合肥之旅作文范例6篇

合肥之旅作文

合肥之旅作文范文1

关键词:综合交通体系;旅游交通;合肥旅游

1引言

在旅游业“吃、住、行、游、娱、购”六大构成要素中,交通作为旅游业的六大构成要素之一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旅游者从居住地向目的地完成整个旅游活动的重要保证。没有交通就没有旅游行为的发生,没有交通体系的完善就谈不上旅游业的大发展。目前,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旅游活动已从“饥渴型”向“温饱型”、“享乐型”发展,旅游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旅游交通体系构建的意义尤显重要。

根据保继刚和楚义芳的研究,旅游交通所涉及的空间尺度和旅游过程可分为3个层次:外部交通、由旅游中心地到风景区的交通、内部交通[1]。外部交通所涉及的空间范围较大,其交通方式主要是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由于克服外部交通所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外部交通的舒适与否对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地区完整的交通体系的构建应该是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体现,包括航空、铁路、公路等。在不同的地区,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有不同的方式,在某些地方甚至还体现为水运。目前关于旅游交通对旅游的影响研究主要有:有关城市内部旅游交通体系的完善研究[2];区域内部交通方式对旅游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3];从理论上探讨交通对旅游的影响及发展对策[4];某种旅游交通设施对旅游者的影响[5]。这些研究更多的是探讨某种单一交通方式对旅游业的影响,如青藏铁路建设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其对策[6]、杭州湾跨海大桥对宁波旅游业的影响及其对策[7]、京九铁路的开通对沿线的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促进作用[8-10],而整个交通体系对具体地区旅游业的影响却鲜有研究。

交通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加强交通建设是适应旅游业加速发展的推进器,然而单一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现在整个交通体系的完善对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在目前情况下重视研究整个交通体系的建设对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意义更为重大。因此,本文以合肥地区交通体系的建设为例,研究其对合肥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

2合肥旅游业概况

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029.48km2,其中巢湖水面面积233.4km2;市区总面积838.52km2,其中巢湖水面面积72.93km2,市区建成区面积为224km2。合肥地处皖中,地理位置优越,又是省内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它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自东汉末年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合肥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表现为:城中汇成片,城郊连成带,远郊聚成块,而且成同心圆状分布,由老城区向郊外扩散成核心圈、城郊圈、远郊圈3个圈层[11]。具体旅游资源的分布见表1。

表1合肥市旅游资源区域分布

区域类型合肥市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合计

地文景观14218

水文景观542213

气候生物景观11--2

历史遗产8133125

现代人文吸引物353--38

抽象人文吸引物2---2

旅游服务未列未列未列未列未列

合计52257488

注:①“巢湖”境域分别在合肥、肥东、肥西各计1次,故总数达88个。②表中数据是合肥市旅游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合肥市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的数据。

从合肥市的旅游资源分布和旅游资源的品味上看,市区资源点数量多、密度大;郊区和郊县数量少、密度小;市区的资源以历史和现代人文类型为主,郊区、郊县以自然资源为主。人文旅游资源较为突出的是以历史名人为底蕴的名人文物和遗址、遗迹;自然旅游资源以水文景观突出,突出的是巢湖,它的面积广,离市区较近,可开展多项水上休闲活动。就其旅游资源而言,合肥有山有水,但山上旅游品质都不高;有名人古迹,但文物遗存规模都不大[12]。

3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合肥旅游业影响分析

3.1合肥的交通基础及未来交通网络的构建

在公路方面,到2005年合肥市全境内高等级公路里程达1045.6km,其中高速公路214km、国省道公路369.3km、重要县道462.3km。随着合六叶高速2007年11月28日全线通车,以及于2008年年底即将通车的合淮阜高速路的修建,合肥四周将形成以合宁高速、合徐高速、合六高速、合淮阜高速等高速公路组成的环城公路圈;同时,206国道、312国道从合肥穿过,合肥已成为重要的区域交通中心。

在铁路方面,合肥市有开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厦门等地的直达快车。随着合宁高铁于2008年4月18日通车和合武高铁的相继铺建,从合肥至南京仅需45min,合肥至武汉的行程也在2h之内。沪汉蓉铁路和宁西铁路的建成通车,使合肥成为全国性的铁路交通枢纽。

在空运方面,现在正在使用的合肥骆岗机场最大吞吐量为750人/h,年设计旅客吞吐量为150万人次。随着合肥的大发展,骆岗机场已经跟不上发展的需求,2004年9月安徽省政府首次提出建设合肥新机场。新机场位于合肥市肥西县高刘镇附近,定名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距离合肥市中心直线距离31.8km。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按照4E标准建设,可供世界上目前已投入商务运营的所有飞机起降,2010年将完成首期工程,设计到2020年目标年吞吐量将达到950万人次,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2.24万t,年起降10.04万架次,高峰时达3400人次/h。在水运方面,合肥港是规划中全国十大经济区内河航运网中心之一,并被列为长江水系首批开发的重点港口。合裕航线是合肥通往长江的唯一重要水运通道,这条黄金水道将成为合肥通江达海的“水上高速”。2006年11月合裕航道整治工程全线竣工,完善了以合肥为中心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犹如把合肥搬到了长江边。

这些重大交通项目都将在2010年前后完工(图1)。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机场、港口将构成立体综合交通,一方面增加了合肥经济社会的吞吐能力,为合肥市建设拓展了新通道。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奠定了合肥作为省会经济圈中心城市的地位,对合肥市的旅游业来说将会产生一次突破性的飞跃。

图1合肥交通体系图

3.2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对合肥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进一步突显合肥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目前,合肥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较低,这一方面与合肥市本身的经济实力和区位条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合肥的旅游资源特点有关,但这并不影响其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虽然合肥不像黄山、青岛、苏州那样的旅游名胜城市,但是衡量地区旅游发展潜力的标准是综合吸引力和旅游接待力,并不仅仅是旅游景点的规模或数量。旅游名胜城市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和存在的条件,它必然是旅游目的地。而旅游中心城市的前者除了拥有一定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外,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拥有政治文化中心、空地交通枢纽、旅游接待设施齐全等条件,因此它既是旅游目的地又是旅游集散地。合肥市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扩大了它作为省会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辐射力。合肥市在旅游业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推进品牌战略,打造旅游的拳头产品”,重点打造包公和李鸿章名人文化、淮军文化、环巢湖综合旅游带;“合巢”联手,将巢湖建成区域性旅游休闲中心和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降低了旅游的时间成本,提高了旅游的舒适度,增加了合肥旅游的吸引力,这些将推动合肥旅游事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强化了合肥市旅游集散地的积聚效应,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凸显。

扩大合肥市旅游腹地: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强化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为借景旅游提供了可能性。合肥的旅游资源禀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肥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传统旅游资源的不足以及规模和体量偏小,这就要求合肥在发展旅游业时另辟蹊径,借景旅游。合肥地处皖中,周边资源密集,品味也较高,北有凤阳明皇陵与中都古城、寿州古城和亳州古城,东有滁州的琅琊山,西有大别山的天堂寨景区,南有万佛湖、天柱山景区以及大巢湖景区,江南还有黄山、九华山和徽州古民居。黄山、九华山、徽州古民居是世界遗产,其中黄山还是双遗产;亳州、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柱山、琅琊山是4A级旅游景区。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更好地把这些景区、景点与合肥串联起来,借景发展,形成旅游产品,进一步增强合肥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促进旅游产品的升级:对外交通的改善是提升一个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引擎”。合肥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将会加强合肥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互动,有助于提升合肥市的旅游业,加快融入“长三角”大旅游圈。合肥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将大大缩短与“长三角”的时间距离,而“长三角”地区又是中国最强劲的旅游输出地,合肥要想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中占得一席之地,必须进一步提升其旅游品质,不但要发展初级的观光旅游,还要大力发展更高层次的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等,对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为这些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提供了发展的契机,新机场的搬迁扩容、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水道的疏浚、城市内部交通的完善等本身就是城市魅力品质的体现。交通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城市品质的提升促进了旅游品质的提升,旅游产品的升级又彰显了城市的魅力,彼此之间相互促进。

重视潜在的影响:公路、铁路、机场的修建无疑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车辆、飞机的尾气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环境问题将会对旅游业产生一定的冲击。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将会带来大量的游客,蜂拥的游客若集中于某些景点景区,则会对该景点景区产生较大的压力,甚至是破坏。当然,随着交通体系的完善,也会方便本地游客的出行。合肥临近的是旅游业发展相当成熟的“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旅游资源对合肥乃至安徽的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果合肥在对外宣传营销方面不到位,就会对本地的客源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随着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善,发达的外部交通将会使合肥成为旅游集散地,如果合肥不能借助交通体系的构建发展本地大旅游,那么合肥也只能是看到“过客匆匆”,上演“只见客流,不见客留”的尴尬局面。当我们看到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对合肥旅游业发展带来积极效益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给合肥旅游业带来的冲击。

4新形势下合肥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4.1继续完善城市内部的交通体系

在提升外部交通的同时,合肥也要发展城市的内部交通。随着金寨路高架桥的开通、长江路的拓宽,以及城市内部其它道路的修建,合肥市内部交通的通达性大大提高,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连接更为畅通,各个景区将无形合并,壮大景区的实力。合肥市的旅游资源存在着点多、面广、体量小的特点,必须通过对旅游景点景区进行整合才能做大做强。如何整合呢?通过交通联系的增强无疑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4.2打造拳头产品,推进品牌战略

目前合肥市的景区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因此需要找准其优势资源,打造其拳头产品,打响品牌战略。合肥作为“三国故地,包公故里”,可大打历史文化牌,特别是包公文化牌。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合肥现存的包公文化景观设计的战略层面较低,仅局限于园林和文物领域,未能发掘出包公文化内涵中真正动人心魄的文化力量。目前游客对合肥的包公文化旅游产品游客之所以不感兴趣,主要是内容展示少,形象太苍白,不能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因此应深挖包公文化内涵,打造出属于合肥自己的旅游品牌。

4.3合纵连横借景旅游战略

合肥本地旅游资源的品质对合肥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发掘本地旅游资源为主的同时,需借助与合肥相接壤的六安、巢湖、滁州、淮南等地的旅游资源《,安徽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要以合肥为中心,巢湖和大别山为依托,皖中5市为载体,打造泛巢湖国家旅游区[13]。这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品味高,一旦与合肥联合发展之后将会产生1加1大于2的效果。

4.4高端旅游市场的开拓战略

合肥背靠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合肥发展商务旅游提供了基础。商务旅游者是一个高消费群体,是旅游市场的高端市场。高端旅游市场的开拓取决于城市整体的经济活力及由此而形成的综合吸引力。另一方面,商务旅游又可大大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合肥缺乏“名山大川”类的传统旅游资源,发展高端旅游市场是合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的举措。东莞市是一个传统旅游资源相对不足的城市,但他们依靠地区产业发展的商务旅游振兴了旅游业,合肥可借鉴东莞旅游业的发展模式。

4.5大力进行城市形象宣传战略

一提起深圳就想起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一说起潍坊就想起风筝,但说起合肥就不能使游客立刻联想其特色,可见合肥目前的城市形象定位并不明确。2001年,合肥市旅游局委托中科院地理所旅游规划研究中心编制的《合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把合肥市旅游总体形象定位为“具有园林特色的科教、文化旅游名城”,旅游形象宣传口号为“包公桑梓地,黄山北大门”、“包公故里,江淮科教城”[14];2005年又委托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编制了《合肥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该规划将合肥形象定位为“包公故里,滨湖名城”;对本市,定位为“美丽合肥,休闲都市”;对本省,定位为“包公故里,魅力都市”。整体形象宣传口号为“包公桑梓地,滨湖生态城,黄山北大门”;省内宣传口号为“安徽人游省城”;市内宣传口号为“合肥人游合肥”[15]。可见,合肥的城市形象定位既不明确又不断变化。因此,合肥需要对城市形象进行定位,并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让旅游者了解合肥,记住合肥。

5结束语

合肥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正在构建之中。随着这些重大工程到2010年相继完工,有关的影响将逐步得到印证,相关的问题也会逐渐凸显出来。提前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合肥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对地区旅游业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为未来合肥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89.

[2]NkdolaosDritsakis.Co-integrationAnalysisofGermanandBritishTourismDemandforGreece[J].TourismManagement,2004,25(1)∶111-119.

[3]MarcialPincus.SustainableTourismPlanningandTransportationinTexas[M].SWUTC/99/167107-1,1999.8.

[4]来逢波.交通对旅游的影响及发展对策[J].铁路运输与经济,2006,7(11)∶85-86.

[5]周蓓,孙华程.九黄机场对九寨沟国内旅游者结构与行为的影响[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3)∶286-290.

[6]朱弘,谢涤湘,刘迎华.青藏铁路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经济地理,2005,11(6)∶910-914.

[7]张红贤.旅游交通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和宁波旅游业为例[J].区域经济,2006,(454)∶273-274.

[8]黄志刚.京九铁路对江西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1997,1(1)∶37-40.

[9]叶岱夫.京九铁路南段沿线地区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热带地理,2000,3(1)∶48-52.

[10]邓世文.京九铁路与井冈山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9,4(2)∶116-119.

[11]张浪.发展地方特色旅游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7(4)∶41-43.

[12]章尚正.论合肥市的大旅游发展战略[J].合肥学院学报,2004,6(2)∶45-50.

[13]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旅游局.安徽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Z].2006∶9.

合肥之旅作文范文2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灌注;做减法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131-03

1 肥城乡村旅游的概况

肥城是桃文化胜地,境内有世界上最大的桃花园――十万亩桃花园,是发展乡村旅游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肥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平原与丘陵相间的地形,使10万亩桃园极具游览价值。春季桃花遍野,争奇斗艳,秋季果实累累,香飘万里,宛若人间仙境。加之广大农村至今还保持了原始的乡村风貌,同时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桃民俗,为肥城发展乡村旅游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2004年10万亩桃花园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可以说,肥城的10万亩桃园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非常独特,是其它任何地区无法比拟的。另外,肥城还有“全国林网千佳村”、“千亩核桃园”、“千亩板栗园”、“汶河万亩大桑园”、“天然氧吧”翦云山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资源。同时,肥城还有牛山穆柯寨、中华商圣文化园、左丘明文化园等旅游区,可以与乡村旅游形成良性互补,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因此,肥城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理想地域。

2 发展肥城乡村旅游的思路

一个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开发出适合本地实际的乡村特色旅游产品,不可求全求大而投巨资,违背乡村旅游以“真”引人的本质,开发一些虚假的景观景点。因此,结合肥城资源优势、地域文化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分析,发展肥城乡村旅游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2.1 “文化灌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旅游业是经济行业,更是文化行业,旅游一定程度是对“他文化”的一种欣赏和探求。目前,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是都市居民,都市居民出游乡村,是要暂离其都市文化常态,去享受乡村农耕文化的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乡村旅游的“主餐”,也正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因此,肥城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要特别注意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灌注,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这是肥城也是国内乡村旅游顺利发展的主要问题。

(1)“天人合一”原则。桃园、田畴、农舍、篱笆、豆角秧,窗含新绿,努力增大“大自然”在游客心目中的份额,多在“绿色桃园”、“绿色户外”上做文章,使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上更加贴近自然,融入自然,使乡村真正成为游客“回归自然”的绿色怀抱,使游客从楼房和汽车中暂得解脱。

(2)宁静舒缓生活节奏原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丢掉钟表,不闻号令,凭意愿行止起坐,如炊烟轻袅,如闲云舒卷。农事活动安排要“里紧外松”,营造宁静闲淡氛围。

(3)农家活动展示原则。采摘,灌园,牧牛羊,饲鸡兔,都可让游客短时参与并配以讲解示范。

(4)农耕场面展现原则。把农耕生活形态的一些典型景象提纯集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地再现于乡野大地,让游客参与其中。

2.2 农旅结合复合性开发

乡村旅游资源不属稀有旅游资源,几乎所有具备地缘优势、交通便利的都市周边地区都可以搞乡村旅游,因此难以形成垄断竞争优势;乡村旅游也不是暴利项目,不能奢望高门票收入;加之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对抗投资的高风险性。因此,为乡村旅游探索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非常必要。肥城走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是一种可行性较强的发展模式。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可试行以下做法。

2.2.1 种“色彩田”

美学素质较高的种植者可以考虑到农作物的色彩。肥城的十万亩桃花园最大的缺陷就是春天色彩比较单一,除了一望无际的粉红的桃花之外,就是黄呼呼的黄土地,容易使人视觉疲劳。因此,应该大胆尝试种“色彩田”。春之麦苗最先给大地带来绿色,桃花红时杨柳吐翠,秋季让桃园换上秋色的金黄。景色之“色”就是风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田”如同画在大地上美丽的图画,使农民在种田的同时为游客贡献色彩缤纷的田园风光。

2.2.2 种“迷宫田”

具有旅游知识的种植者都能种出“迷宫田”。无论是庄稼作物,还是桃树的栽种,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把田埂渠道设计成迷宫的线路,让游客在桃园、核桃园、板栗园或青纱帐内乘趣游走;也可以把桃园等各种果园搞成“迷宫园”,各路段设置不同品种的鲜桃为奖品以提高旅游者的兴趣。

2.2.3 设立“动物幼儿园”

把各户幼禽幼畜集中起来办“动物幼儿园”,能够吸引儿童游客;或在风景雅处设“牧场”,牛羊悠然食草,牧童手握横笛,于绿茵地上野餐或烧烤,别有情调。

2.2.4 增加游憩功能

在田园适宜处设石桌石凳遮阳伞,或利用树阴渠旁置躺椅秋千,把大自然建成游客的大“庄园”,让游客充分享受广阔的户外空间。

2.2.5 设立“戏水场所”

把用于桃园及农作物灌渠硬化并适当加宽,为游客提供戏水场所。也可修建“人工泉”(把出水口适当掩蔽),喷洒“人工雨”(把喷灌设施加高),这都能激发游客的兴趣。

2.3 “做减法”来营造乡村旅游环境

肥城发展乡村旅游,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不能“轻环境营造,重设施建设”,以高资金投入去大兴土木,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低门槛”,“门槛”低了,广大农民就能踊跃参与,形成规模,进而创出品牌。同时,“门槛”低了,意味着投资少,效益相应的就高。降低“门槛”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减法”。第一是在现有的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减”,将已经建设或者准备建设的不符合农耕文化要求的项目或活动减掉;第二是在乡村旅游项目开始设计时遵循“减”、“简”的思路进行建设;第三是减掉一些需要高额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以“俭”为原则进行投资建设。具体的办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2.3.1 减去污浊求“净化”

首先是“讲卫生”。卫生条件好了,游客才能放心吃住、安心游玩。所以,猪舍牛棚、粪坑柴堆等一系列不卫生的“辅助设施”,应该转入“地下”或迁出景区,只留果蔬“上阶绿”,花木“入帘青”的明窗净舍。

2.3.2 减去异质求“纯粹”

减却“异质”是去除或掩去工业化、现代化设施,使游客进入景区有进入“桃花源”的“隔世”之感,“只知有秦,不知有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暂时忘却现实烦恼,沉浸于田园乡梦。

2.3.3 减去繁杂求“自然”

减却“繁杂”是突出自然景观,弱化“人间烟火气”。“森林中的小屋”,“荒原上的落日”,景区只突出“天”与“人”,最容易唤起“天人合一”,心凝神释的高层审美感受。

2.3.4 减去“烦嚣”求宁静

“烦嚣”是都市生活的一大弊端,肥城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做“宁静”。不要机器轰鸣,喇叭高叫,人头攒动及人声鼎沸,也不要如电视剧《刘老根》中的俗艳色彩,“乡村集市游”除外。乡村旅游的客人多数有着高层次审美需求,他们追求“人间有味是清欢”,投入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人的舒缓宁静之感。“天籁”更能突出乡居之宁静,如鸡啼、犬吠、鸟唱、蛙鸣,可适当点缀。

对乡村旅游来说,“做减法”比“做加法”更经济,“做减法”后的乡村旅游环境更清简、更洁净,田园意趣更浓。“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出现在田野上的景观符号虽然数量少了,但蕴涵的乡村农耕意味更丰富、更典型、更纯粹。

2.4 要构建地方特色旅游接待系统

乡村旅游风景区的旅游接待要素,长期以来,虽然以“农家乐”为主,受到了游客的青睐,但还应该在继承其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产业链。

2.4.1 住宿产品

肥城乡村旅游特色住宿产品的打造,最关键的就是要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在历史上,肥城农村的传统民居就是石头房子,非常有特色,给人质朴优雅的感觉。而且这些石头房子大多已经废弃不用。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应该加以修缮和保护,这些就是肥城乡村旅游接待系统中的特色住宿产品。在发展过程中,要追求“外粗内细”的效果。虽然外表粗糙,但内部却应该力求满足游客的需求,干净卫生,向“星级”看齐。不可以“返朴归真”为由,忽略了内部设施的完善。

2.4.2 餐饮产品

特色餐饮产品是现代餐饮企业保持生命力的法宝。作为乡村旅游中的餐饮产品更是如此,除了餐饮企业应具备的基本卫生条件之外,作为经营者应该在菜品上下功夫。不要以自己的消费观念角度来考虑问题,应该认真分析游客的消费心理。游客在都市已经吃腻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他们想吃到的美味应是“忆苦思甜”式的菜品。经营者应充分发挥乡村的资源,开发各种“田园农家菜”,例如肥城近年来开发的“桃花宴”、“肥桃宴”等特色餐饮产品,颇受广大游客的欢迎。但应注重文化内涵的注入,打造餐饮名牌,吸引游客的同时要注意食品的安全。

2.4.3 购物与娱乐活动

“购”是旅游六大产业要素中的重要一个,关系到一个地区整体旅游经济效益。近些年来,国内的旅游购物消费在不断的增加。肥城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也要格外注意这一点。自2000年以来,在当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结合肥城独特的地域文化――桃文化,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桃木旅游商品,如桃木剑、桃木拐杖、桃木梳、桃木如意等,已获得“全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等20多个国际、国内奖项,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到肥城不买桃木旅游纪念品已成为游客的一种遗憾。另外,笔者认为今后肥城还应深入挖掘桃文化,发展创意与桃文化、桃民俗有关的娱乐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丰富旅游内涵,真正打出桃乡的特色来。

2.4.4 旅游交通条件

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不要因为道路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旅游者因看不到路标而找不到目的地的情况发生。道路的狭窄也会使驾车的旅游者在坑凹不平的乡村道路上行走艰难。现在人们驱车前往肥城的家庭旅游者越来越多,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桃花旅游节,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来肥城观光旅游。随着近年来政府投入的不断加大,道路设施的完善使肥城的乡村旅游发展得越来越好。

2.5 找准目标市场

一个旅游产品在开发之前,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市场分析。肥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有着天然的市场优势。肥城地处“山水圣人”旅游热线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而“山水圣人”旅游圈的资源构成中,人文景观过多,缺少满足休闲娱乐方面需求的自然景观。肥城发展以桃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项目,恰好适应这一市场需求,与“山水圣人”旅游圈实现一个良性的互补,共同促进发展。

同时肥城方便快捷的交通,只要稍加宣传,就可吸引济南、济宁等周边市场及北京、天津、上海等远程市场的客源,具有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肥城乡村旅游的发展无论是对“山水圣人”旅游区还是对肥城本地的旅游,都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 结语

乡村旅游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一方土地,亦农亦旅,同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游憩效益,是一项值得扶持及推广的优势产业。通过上述分析,只要开发恰当,桃乡肥城乡村旅游市场大有可为。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使更多的农民改变传统观念,参与旅游市场经营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将旅游资源转化为农村致富的一条新路,把乡村旅游的“蛋糕”越做越大,让更多的农民尝到甜头。

参考文献:

[1] 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2] 申葆嘉.旅游学原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7.

[3]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4] 黄郁成.黄光文.论农业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J].旅游学刊,2003,19(10):79~81.

[5] 张延毅.董观志.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7,17(2):108~112.

合肥之旅作文范文3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首批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城市,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具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形成了以肥西三岗、庐阳三十岗、蜀山南岗、长丰水湖、瑶海磨店和肥东赵光为主的7条乡村旅游观光带。截至2008年4月,合肥市从经营服务场地、接待服务设施、景观环境保护、服务项目等四个方面评定出全市星级农家乐共101处,标准从低到高设置五个星级,星级越高,农家乐旅游档次越高,其中5星级农家乐3家、4星级16家、3星级14家[3]。通过对合肥市农业旅游观光园的调查,发现随着合肥市农业旅游观光园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开发层次低,缺少系统规划。由于缺乏农业旅游观光园宏观的开发指导,加之管理体制和相关的管理法规不健全,出现了投资随意性和开发盲目性,大家一拥而上,景观规划随意性强,缺少系统规划。②农业旅游项目单调,形式雷同。由于对乡村旅游资源认识不足,只注重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少量景观元素,设计单一,旅游项目单调,都以采摘、垂钓等传统农业旅游项目为主,整个园区缺乏长久的吸引力。③农业旅游缺少当地的人文内涵和特色。大多数农业旅游观光园缺少当地本土的人文内涵,对当地的文化挖掘不够,形式趋同,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使人们感觉每个观光园都差不多,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吸引力。④园区旅游管理不足,品牌意识不强。很多园区的旅游功能往往是其生产功能的延伸。由于人员素质、重视程度和经济能力的问题,使旅游功能处于次要地位。加之品牌意识不强,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缺乏市场竞争力。⑤资源利用效果差。很多农业旅游观光园不重视自己的资源优势,一味效仿其他的农业观光园的做法,导致有自己的优势资源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浪费资源。此外,开发层次低、旅游项目单调、缺少人文内涵和特色、管理不足、资源利用差等问题严重束缚了合肥地区农业旅游观光园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合肥市农业旅游观光园的现状,本文以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为例进行分析。

2案例分析———桃蹊农业桃主题公园

2.1项目概况

合肥市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东瞿、汪堰等村,周边有三国遗址城、合肥市董铺水库等重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园区北依滁河干渠,东依汪郢干渠,西临东瞿干渠,三面临水。在这样一个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环抱下的地方开发农业旅游观光园,充分借助了周围环境的优势,保证了园区的客流量,也为以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园区由采摘区、园林苗木栽培区、管理区和停车场组成,采摘区分为A、B、C、D几个区域,主要树种为桃。其中,A区为早熟桃(5月中旬到6月中旬)采摘区,B为中熟桃(6月中旬到8月上中旬)采摘区,C区为百果园区(全年采摘),D区为零星采摘园区。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了在一年四季都可进行采摘,使游客们在任何季节都可享受采摘的乐趣。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注重生态规划,构建合理生态格局。它为合肥市西北部地区增添了一片200hm2以上的“森林肺片”,每天吸收消耗工业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200t以上,制造释放氧气和负氧离子145t以上。同时,还可吸收大量粉尘,净化空气,调节空气湿度,涵养水源。生态园对降低合肥碳排放,提高周边地区环境质量,促进该地区居民身心健康意义重大,尤其是对合肥大水缸———董铺水库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以桃为主题,打造特色园区和现代农业品牌。桃占总规划面积的70%左右,辅以核果类的李、杏等果树树种,营造出200hm2桃花源。同时,果园餐饮部设立特产自选销售专柜,推出具有纪念意义的“桃主题”纪念品、地方特产、名产和玲珑可爱的小工艺品、小挂件等,达到农业经营和文化经营双赢局面,打造自己的农业特色品牌。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依托特色农业,不但发展“采摘”、“垂钓”等传统项目,而且发展园区内景观建设,增强休闲设施,让游客既可体验农家乐,还可体验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情趣。同时,该园区结合产销为一体,注入商贸理念,让生产出的果品有市场。园区还积极与安徽省各高校和六安市果树研究所合作,进行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园区科技力量。园区果树新品种的示范栽培对周边形成了巨大的辐射作用,带动了合肥近郊等地开发绿色生态果园,栽培高档果树新品种1000—1333.33hm2,对调整该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提升水果种植技术和绿色水平,提高市场水果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园区还是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和生态农业素质教育基地,每年可接待合肥各大高校尤其是安徽农业大学等在校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15000人次,接待在校初高中学生素质教育20000人次,意义深远。桃蹊农业旅游观光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桃树和其他果树,在策划理念上注入旅游、示范、教学、商贸概念,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模式,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

2.2规划设计方案

合肥市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区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周边有三国遗址城、合肥市董铺水库等重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园区北依滁河干渠,东依汪郢干渠,西临东瞿干渠,三面临水,分布在合肥市近郊区,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规划设计方案为:①在设计理念上桃蹊农业旅游观光园注入旅游、示范、教学、商贸概念,达到“一区多园,一园多用”的目的。正是抱着这种理念,园区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入进去,每建设一个园区都考虑到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教学和商贸、销售等因素。②园区走企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桃蹊农业旅游观光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桃树和其他果树,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商贸的概念,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模式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③规划设计方案注重细节上的推敲。方案中在左侧路边设置了一个主入口,在上下两条路上设置了次路口,满足了园区内的交通流量。在主入口处增加了一个亲水平台,并用浮桥连接了右侧的景区,亲水平台上设置了两道景墙,可刻上与本园区有关的人文信息,增添园区内的人文景观。亲水平台与对面的凉亭隔水相望,在亲水平台周围还增加了一些水上游客项目,如快艇、游船等,这既增添了园区内的园林景观,又增加了园区内的玩赏性。右侧园区分别设置了两块铺装地,靠南边的保留了原来的花架设计,靠北的设置了一个攀岩假山游乐项目,丰富了园区内的游乐活动,让人们来到园中既可采摘、垂钓,还有其他的娱乐项目可供游玩。此外,改进方案中设置了3个可供游玩和休息的区域,分别是亲水活动区、攀岩活动区和休息观赏区。通过这三个区域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原设计中只是一个花架和树木的搭配不足,改善了园区内主要以采摘为主、娱乐活动较单一的窘境,同时提升了园区的档次,创造了优美的园林景观和人文景观。这样不但丰富了园区内的游览项目,而且增添了园区内景观效果,让游客在园中既可高高兴兴的采摘、游玩,又可以享受一份大自然的静谧。

3合肥农业旅游观光园发展对策

合肥之旅作文范文4

继旅游业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后,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又再次提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思路。肥西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政策,从2004年,肥西县委、县政府就鉴于全县工业经济比重过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本文由收集整理从谋划肥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发展旅游业提到重要的位置。2004年12月,在县委七届五次全委会上正式提出“旅游肥西”战略,作为全县“实力肥西、富裕肥西、旅游肥西、开放肥西、和谐肥西”五个肥西战略之一;“十一五”期间,肥西县委、县政府,切实将旅游业与工业、农业一起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近五年来,肥西县将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2008年度,旅游综合实力位于全省第六位,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旅游目标管理优秀单位。2009年接待游客19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8亿元,占全县gdp6.6%。2010年?我调研的紫蓬山风景区是肥西县着力打造“三岗苗木、三河古镇、肥西老母鸡、紫蓬名山、环巢湖、淮军文化”六大旅游品牌之一,兼具紫蓬名山、淮军文化之名,在肥西旅游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紫蓬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南的肥西县境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1992年7月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98年9月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aa”级风景名胜区。2009年创4a级景区圆满成功,2011年9月又被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如何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绝好的发展时机,把紫蓬山的旅游经济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笔者认为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应是当务之急。作为旅游产业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现阶段却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由于旅游景区体制复杂、政出多门的管理格局,加之普遍存在的区位制约、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匮乏的问题,使得我国旅游景区的专业化经营水平低,市场经济适应性差,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管理体制改革是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

一、紫蓬山旅游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

紫蓬山风景区以“保护第一,适度开发”为宗旨,以“淮军故里,福地名山,生态王国,健身乐园”为主题,将其定位于城市近郊集生态旅游、佛教人文、体育运动、休闲度假为内容的大型综合性省级风景名胜区。紫蓬山风景区包括紫蓬山、圆通山、周公山、大潜山、磨墩水库和大堰湾水库,面积为121.46平方公里紫蓬山自清代开始便有“庐阳第一名山”之美誉,以 “一寺”(西庐寺)、“二水”(大堰湾水库、磨墩水库)、“三山”(紫蓬山、圆通山、大潜山)、“四圩”(刘老圩、张老圩、张新圩、周老圩)享誉四方。自然景观:主要以地景和水景为主(分别占景点总数的37%和25%),并以紫蓬山、大潜山、大堰湾水库、磨墩水库等处最为突出,山水景观灵秀,生物种类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良;佛教、人文景点:目前以紫蓬山、大潜山开发为主重修了西庐寺大雄宝殿、观音殿,佛园景区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露天佛雕群;刘铭传故居、墓园,张树声、张树珊、周盛波故居为淮军文化圩堡群所在地,李典墓、葛金墓。运动休闲景点:笑翻天体育乐园,省水上运动中心训练基地,紫蓬湾国际高尔夫球场,山地自行车比赛训练基地、自行车比赛赛道;三十八所观光塔、山门文化休闲广场,紫蓬山休闲度假湿地公园,另有紫薇园、樱花园等景点。紫蓬山在合肥地区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按目前游客人数发展预测,十二五末,旅游人数可增加到9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目前的 1.2亿元增加到2.4亿元。

在蓬勃红火的旅游背后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旅游产业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现阶段却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由于旅游景区体制复杂、政出多门的管理格局,加之普遍存在的区位制约、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匮乏的问题,使得旅游景区的专业化经营水平低,市场经济适应性差,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管理体制改革是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

当前市场的背景下,紫蓬山风景旅游区却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的模式,属于事业性质,纯属公益事业,经费靠财政拨款。紫蓬山管委会既有保护的职能,又有组织生产、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能,设紫蓬山管委会,负责整个景区管理,管委会以地方党政领导担任管委会主任,各部门成员从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组成,基本和政府重合,管委会成为了地方政府以旅游发展目标重新组合起来的另一个称呼。管委会有近百人,可主要参与风景区管理的不足十人,这种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景区的经营管理和成长发展。

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工作人员缺乏市场经营意识。机关工作的惯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具体负责经营管理的部门自主性缺乏,受到各方面约束无法放开手脚。由于工作人员身兼管委会和政府工作双重任务,无法全身心投入景区工作,并且更愿意把精力放到对自己发展有帮助的政府工作中,造成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专业旅游经营管理队伍。

2.存在问题

正因政企不分,事企不分而导致的诸多弊端,如疲于应付事务性管理、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下,机构臃肿等,导致目前紫蓬山旅游存在以下问题:

2.1紫蓬山品牌吸引力不够强

紫蓬山虽然具备上述资源优势,但从全县来看,旅游收入

所占比例并不多,2009年游客虽超过50万人次,但旅游收入却仅占全县10%,这说明紫蓬山的品牌吸引力并不强。

紫蓬山旅游资源丰富,但对紫蓬山风景区的打造维护,涉及紫蓬山管委会和周边数个乡镇,没有统一策划,存在重景区建设轻品牌整合、重产品设计轻整体形象等,加之部分景点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编队式管理和服务水平不到位,难以与紫蓬山旅游的主线很好对接等,在开发中尚未培育出具有极强吸引力的景点。

2.2紫蓬山旅游市场发育程度不够高

肥西县尚无一家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大型旅游集团,区域合作、市场秩序维护、品牌塑造等工作,只凭政府主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落实。目前,紫蓬山没有善策划、精运营的旅游企业,组团旅游能力不强,政企不分现象明显,主题化开发不够,旅游人才队伍缺乏,目前整个紫蓬山景区专职导游仅有2人,远远不能满足日益个性化的旅游消费需要。旅游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景区及附近乡镇的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太小,无法满足团队旅客的需要,遇到节假日、各种比赛活动更是无法满足需求,这使得在今后的发展中难以应对市场的要求和竞争。

2.3紫蓬山品牌关联带动作用不够大

紫蓬山风景区整体规划范围包括周边的紫蓬镇和铭传乡,但由于旅游功能配套不够,与紫蓬镇、铭传乡等的文化教育产业、新农村建设、特色农业的互动与整合不够,旅游业的“乘数效应”不明显,当地农民和农村经济从旅游中收益不够,对周边地区产业升级的带动促进作用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这一地区发展旅游的热情。

2.4资金投入不足依然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

紫蓬山近几年虽然通过本级政府投资、向上争取资金、引资等各种措施加大景区景点、基础设施的建设,但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逢庙会、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停车场、公厕、餐饮等基础设施都远远超出其承载能力,而目前资金的投入远未能解决这些问题。由于管理体制问题导致部分引资企业亏本经营,大大挫伤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如笑翻天体育乐园的投资者在欢乐岛投资利润丰厚,在紫蓬山却亏本。

种种现象表明,现行的管理体制严重束缚旅游经济的发展。由于风景旅游区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科学的旅游景区管理新模式,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紫蓬山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

对于紫蓬山旅游景区的发展而言,我认为应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形成一个既有利于保护又有利于发展的管理体制,是至关重要的。但风景旅游区又不能等同于企业,由于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多个方面考虑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在风景旅游区的开发保护中,要加强公私合作,合理利用政府和企业的优势

1.积极探索更科学的管理模式

目前现有的风景区管理模式有两种。一是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国家集风景旅游区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于一身,景区的管理、保护和开发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景区的门票及其他旅游项目由国家定价(一般定价很低),收入上缴国家。公益性强的景区(景点),如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的核心区、文物保护区、宗教朝拜地等实行国家经营管理,由国家委托专业人士经营。严格控制旅游的过度开发,保护自然文化遗产。

二是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真正把风景区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将其作为独立的主体推向市场。存在的市场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项目的形式招商引资,由多个投资主体进入景区行使经营权;另一种方式是垄断经营权,以一家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垄断经营。由于政企职能分开,产权比较明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效率得到了提高。但也要认识到,旅游业是以持续为目标,需要将经济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考虑,而企业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环境效益。紫蓬山风景区要充分利用两种模式的优点,再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如黄山风景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

2.改革管理体制

紫蓬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主体是国家,为保证国家产权的统一和国有资产的收益,应有一个权威机构行使风景旅游区资源产权。对产权进行统一管理;负责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审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租赁,风景旅游区资源使用权转让、风景旅游区资源保护规划等。该权威机构可视需要,在各片区设立派出机构。发展建立风景旅游区日常管理机构。并对其拥有领导权、监督管理权和对风景旅游区

资源开发经营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权。日常管理机构由派出机构代表、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代表、当地群众代表、开发经营单位代表等组成,具体负责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的监督管理,监督国有资源的用途,保证国有资源保值增值,并进行风景旅游区日常的市场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整个管理系统的经费均由国家按旅游税收的一定比例统一拨付,以防受地方政府部门和经营者的牵制。要让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法律及制度保障。 建立规制风景旅游区开发和保护的体系 。目前虽然有《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但是这些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对一些新做法缺乏裁决的依据,对实际执行中的一些破坏资源、侵蚀国有资源、使用权不明确的现象难以做出有效认定和判罚。尤其在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开发行为进行规范,具体操作上对旅游资源的权力归属没有清晰的界定。要明晰风景旅游区产权,并使其规范化运作,就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将景区开发行为予以规范,对破坏景区资源的行为和做法给予惩罚。

3.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

风景旅游区不是单指景观资源,而是以景观资源为核心,由产品系统和支持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在风景旅游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分清旅游景观资源和旅游经营资源。旅游景观资源不应作为风景旅游区创收的主要途径,而要以保护为重,应建立景区财政补贴制度,为景区维护经费来源提供保障。旅游经营资源才是我们的改革重点(包括住宿、餐饮、娱乐设施等),是增强竞争活力,提高风景旅游区的收入的来源。紫蓬山风景区要在旅游经营资源上继续挖掘,以特色为导向,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在今后五年,如何加强和保护现有资源,继续挖掘旅游资源,以特色为导向,提升景区竞争力,将成为景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

首先要加快淮军故里圩堡群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并将其作为五年中对外推介的重点旅游项目。淮军文化中独特的圩堡群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历史资源,而随着学术界对李鸿章、对淮军的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淮军文化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使淮军文化旅游的推出有着极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随着大陆与台湾交流的日益深入,作为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故乡的肥西紫蓬山风景区,也将成为发展对台交流的一个基地。因此,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打造淮军文化圩堡游,这也将是紫蓬山又一项特色旅游项目。其次要打响森林生态旅游牌。紫蓬山旅游开发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要求进行发展,而在保护现有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发展生态旅游将是最好的选择。旅游发展的趋势是森林旅游等生态旅游形式,而紫蓬山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为其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保障,而市民经济收入的提高、节假日的增加又为这种旅游形式提供了可能。为充分发挥紫蓬山资源优势,提高效益,在落实紫蓬山旅游总体规划定位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紫蓬山森林生态文化旅游。森林生态文化旅游是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人文景观为点缀、全面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各种旅游要素相配套的综合型产业。

4.积极拓展外延,完善紫蓬山旅游产业链

一味通过提高门票价格来搞景点开发,旅游产业最终只能走进一条“死胡同”。如今的旅游产业是全方位的,连着娱乐、交通、餐饮等众多行业,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发展旅游

合肥之旅作文范文5

一、注重研学旅行,

打造实践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合肥市大胆突破,敢于创新,将研学旅行作为实践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我们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走出校园,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早在2008年,我市就开展了“万名学生合肥工业游”活动,被国家有关部门称之为开创了全国教育界先河。201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鼓励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同年,教育部在全国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合肥市被列为全国首批三个试点城市之一。在此基础上,我市确定了28所试点学校。我们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研学旅行常规活动,各学段至少1次,研学地点坚持小学四年级以上在本地、初中在本省、高中在国内,同时还要求学生在研学旅行期间集体住宿。2002年9月和2013年9月,合肥市连续两次受教育部邀请参加全国首次研学旅行座谈会和全国研学旅行试点工作中期研讨会,并在大会上介绍经验。

1.完善机制,为研学旅行提供制度保障。一是突出政策引领。《合肥市义务教育“三大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工程,推动中小学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支持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为此,先后出台《关于在中小学生中全面开展强健体魄磨练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活动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见》《合肥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方案》《关于开展合肥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为研学旅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提供政策指导。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共青团、教育、文化、旅游、科技、工业、农业、交通、卫生、应急、保险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形成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推动教育、工业、旅游、文化、科技、农业等融合发展,整合科技馆、旅游景区、工厂、农庄等资源设计提供研学旅行产品,形成工业科技、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红色记忆等内涵丰富的研学旅游线路。各县(市)区和学校也成立相应组织,明确专人负责,有计划地推进研学旅行活动。三是突出课程建设。要求各学校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特点和进度,参考研学旅行目的地的要求,研究制定研学旅行校本课程,纳入到全市中小学的正常教学安排。四是加强考核评价。高中阶段将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计入2~3学分,义务教育阶段将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直接影响中考升学。同时,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研学旅行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畴,纳入团各县(市)区委对教体局团委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畴,纳入各县(市)区政府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畴。

2.严格管理,让研学旅行平安有序。一是把好安全源头。公开招标4A级以上等级的旅行社,为参加研学旅行的师生投保责任险(不低于60万元/人)和旅游人身意外险(不低于25万元/人),同时对食宿卫生标准作出相应要求,保障学生出行安全。二是制定安全预案。要求学校在制定研学旅行活动方案时,必须涵盖安全管理方案,事先对学生走失、歹徒行凶、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作出应急方案。三是畅通家校联系。要求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与家长积极沟通,取得理解和支持,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推进研学旅行的良好局面。

3.精心策划,让研学旅行生动有效。一是发挥学校作用。赋予学校在组织实施上的自,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并在活动内容、线路设计上突出研学旅行的区域性、专业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二是策划“行”的内容。提前了解研学旅行线路沿线的自然风光、人文习俗及历史文化等内容,加强设计,打造精品线路。三是巩固“学”的效果。配合开展征文摄影评比比赛、结集出版、研究性成果展示、优秀学生评选等活动,展示和巩固“学”的成果。四是注重示范引领。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方案”展示、评选、观摩活动,交流研学旅行经验,共同进步。经过七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研学旅行活动,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品牌。

二、强化科技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强化科技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协调共青团、教育、科协等部门互相配合,广泛举办校园科技节、科技周、科技夏令营、流动科技馆进校园等活动,营造科技教育氛围,强化科技教育效果。2013年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16场,参观学生达一万多人次。

2.打造活动平台。连续多年成功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信息学竞赛等市级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及国家相关比赛。连续11年设立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对获得国际、国内高规格科技教育赛事奖项的中小学生给予奖励。在全国第二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市中学生共获得6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和1个高士其科普奖专项奖的佳绩。在全国第十三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中,我市选手一举夺得了7枚金牌、5枚银牌、6枚铜牌。推动共青团、教育、市科协与市关工委等共同组织开展2013年合肥市生物科技夏令营活动,来自全市的80多名中学生走进石台县牯牛降、蓬莱仙洞、石桥步果园等地,进行生态考察,感悟大自然的无穷魅力。2008年以来,我市每年举行科技夏令营活动200余次,共惠及学生10万余人。

三、培育学生社团,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我市坚持尊重教育规律,始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让校园活起来为宗旨,全面加强中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广大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真正把推动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大力推进求发展。出台《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社团建设的意见》,召开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现场推进会,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合肥市首届中学生社团文化节,获得省教育厅和团省委的高度肯定。目前,我市成立中学社团近3000个,已覆盖全市各县(市)区的1000多所中小学校,数十万名学生参与其中。

2.结对共建促均衡。针对中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态势,以及社团发展的市县、区县、校际之间的差距问题,建立区县结对、市区结对、校校结对机制,推动社团结对共建、均衡发展。同时,建立社团活动专家库,加强社团理论建设,加强社团及社团理论评比,以评促建,以展促建。

3.活动开展造精品。鼓励学校培育扶持学术、文艺、科技、园艺、手工艺、体育、动漫等各类社团的发展,通过社团的带动作用,提高广大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各类社团的组织联动作用,开展校内、校际各类展赛活动,努力打造精品。特别是鼓励足球、篮球等体育类社团的发展,引导广大学生不断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2009年,我市率先在全省组织校园足球联赛,推广普及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2013年我市又率先在全国启动高中足球联赛,进一步带动全市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目前,合肥市中小学共有70支足球队伍。2009年至2013年4年间,我市为国家U17男子足球队、国家U13女子足球队、国家U14少年足球队等各级国字号足球队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

合肥之旅作文范文6

“800里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在各种媒体报道和评论中,这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对大合肥来说,巢湖是天赐的资源,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独自拥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全部水面,惟有合肥。

如果我们在最新版的地图上,从合肥四牌楼画两条直线分别到巢湖市中心和庐江县城,再在巢湖市与庐江县城之间画一条直线,三条线组成的等边三角形,正好把整个巢湖水域囊括进来。

在这个等边三角形中,合肥获得的不仅仅是一条环形湖岸,而且是环湖城镇密集区、环湖生态体系、环湖旅游体系、环湖产业体系和环湖交通体系等立体化、复合型的环巢湖主体功能区。

那么,合肥的“大湖经济”,应该如何走?

城市形态之变

“合肥环巢湖首先是城市形态的改变,这就决定了城市空间布局也要随之改变。”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战略研究会会长程必定告诉《决策》。但环湖城市形态改变是多方面的,应该从哪个方向来拓展?

先从合肥所处的广域空间说起。合肥的市域幅员基础已扩展到1.14万平方公里,低于杭州的1.6万,高于武汉和南京,这为构建特大城市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能性。但与之相对应,合肥的城市建成区相对较小,武汉、杭州、南京都在500平方公里以上,合肥只有340平方公里。“这说明合肥的城市规模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表明合肥具有加快拓展城市空间和提升城市承载力的潜力。但要提升合肥的承载力,就必须对现有的‘141’空间格局进行再规划。”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志迎告诉《决策》。

在城市空间上,合肥市政府研究室在《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比较分析研究》中提出,在城市空间形态上,要深化“141”发展战略,推进“一中心、多组团”的城市形态发展。合肥市发改委在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研究报告中也提出,形成以“1+X”特大城市内部城市群为特征、以功能互动为重点的梯度型城市框架体系,从而打造多层面的服务空间。

实际上,这些研究成果对未来大合肥的版图,都做出了相对完整的概括。不管最终提出什么样的概念,采访中大家普遍认为,环湖体系要划分成不同的主体功能区,不能一窝蜂地遍地开发。安徽经济研究院总经济师、宏观经济所所长周云峰认为:“在环巢湖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中,一定要留出沿湖岸的生态湿地3-5公里;二是以北岸开发为主,南岸保留生态功能,不能让巢湖成为四周被建筑物包围的‘死湖’。”因此,要把合肥主城区、以中庙为原点的北岸地区和巢湖市区作为“三核”来布局,这三点恰好在一条轴线上。

对于城市的空间布局,程必定对《决策》分析说:“按照现有的城镇基础和未来发展空间的要求,可以在环巢湖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规划四个不同的组团。”在组团式布局的同时,要提前谋划环巢湖城镇密集区,“可以形成三个层次的环巢湖城镇密集区,”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孙自铎分析说,“首先是合肥主城区,中间是50-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再就是一批特色鲜明且功能较强的小城镇。”

不管是东西南北四组团还是三个层次,亦或是一中心多组团,采访中所有人都认为,考虑到巢湖水治理与合肥的经济能力,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战术上,应选择重点地区,集中优势兵力开发,那么这个突破点应该在哪里?

目前,以“湖天第一胜境”中庙为原点的巢湖北岸地区,成为一致的聚焦点,即滨湖新区跨过南淝河,向东扩展。周云峰在《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中认为,在主导方向上应是沿巢湖向东“蛙式跳跃”建设,在北岸高起点规划一座“半岛新城”,依次分别布局湖岸生态湿地区、宜人宜居区、商贸商务居住混合区、新兴产业密集区四个功能层次。

为什么是以中庙为原点的巢湖北岸呢?“这一区域具有四大显著特点:开敞性好、少占农地、环境优越、基础设施效率高。”周云峰告诉《决策》,“半岛沿岸水体是巢湖最好的水体之一,地势上向南倾斜,‘坐北朝南、靠山面水’符合居住的普遍要求。巢湖主导风向又以东南风为主,经常有微风扑面而来,加之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湖面和南岸金黄色的油菜花海洋,可以极大地提高合肥的城市品质,增加对外吸引力。”

湖、产、城三位一体

“巢湖大面积的水域,不只是一条风景线,而是一颗大宝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区域经济专家陈秀山形容道。根据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巢湖是合肥独一无二的优势,提供了做大文章的机遇,能够发挥出综合效应。合肥版“大湖经济”也绝不仅仅是环巢湖一个圈,长期跟踪研究合肥发展路径的安徽日报社合肥记者站站长许根宏分析说:“巢湖水面开发是表层的资源利用,进一步可以做好上下游链条的延伸。”

实际上,围绕巢湖向外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也是大合肥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将合肥与长三角地区的苏州、南通、宁波和绍兴相比,合肥在城区经济占整个市域经济的比重和发展程度方面,都不差,合肥的最大差距就是县域经济。

站在巢湖岸边向东看,在长三角核心区太湖流域,周边县域经济全部跻身全国百强县,更是在十强县中占据6席。合肥发展“大湖经济”,能否也创造出类似环太湖县域经济的传奇?

站在“全域合肥”的角度来看,2011年,合肥县域经济在空间上的最大变化,是由原先的“老三县”变成4县1市(县级巢湖市)。新增加的县级巢湖市和庐江县,恰好在东西南三面环抱巢湖水面。在环湖区域的4个县域经济中,位于巢湖北岸的肥西县,已经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这是合肥市“县域突破”战略的最佳体现之一。

从肥西南下是庐江,合肥市政协副主席盛志刚对《决策》分析说:“庐江具备后发潜力,有区位、资源、劳动力优势,庐江是百万人口大县,也是资源大县。”尤其是庐南重化工产业基地,可以发展特钢基地。而且从整个合肥市域来说,庐江的区位是距离长江最近的地方,特别适合重化工业对水运的要求。因此,盛志刚强调说:“庐江即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与庐江对面的是县级巢湖市。“这里已经有一定的城市化、工业化基础,巢湖经济开发区可以作为部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园外园’。”刘志迎分析说,借力合肥经济开发区,既能享受到部级开发区的政策,又可以将无法在合肥经济开发区落户的项目放在巢湖经济开发区,实现互补与利益共享,这是典型的双赢局面。

由此,在产业布局的带动下,“巢湖市将会发展成为安徽省一流的县级市。”程必定告诉《决策》。放在整个安徽来看,已有宁国、天长、桐城、界首、明光5个县级市,分为三个梯队。按照2011年的经济数据来看,巢湖市在桐城之后,位居第4,只能排在第二方阵。巢湖市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于宁国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关键经济指标,都低于宁国。尤其是财政收入,2011年前10个月,巢湖市只有9.43亿元,不到宁国23亿元的一半。

但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十一五”时期以来,中西部省份出现了“省会经济繁荣”现象,合肥同样如此。按照最近5年合肥对周边县域经济的带动速度来比照,孙自铎告诉《决策》:“借鉴肥西‘与市俱进’,跨入全国百强县的成功模式。巢湖市比肩宁国,不是没有可能。”而且,合肥的投资总量大,如果每年有1/10投到巢湖市,5年就是1500亿元,这是其他县级市无法赶超的。

而要拉动县域经济,“一个必须的战略和路径就是走产城一体的道路”,安徽区域经济专家宋宏对《决策》分析说,“产业在前,创造就业吸引人口,然后发展公共服务留住人口,就会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轮驱动。”宋宏还建议,公共服务可以适当超前,借鉴滨湖新区的成功经验,将优质的教育、医疗、商业环境提前布局,创造好的服务环境,“这种服务环境又可以成为招商引资的软环境。”

由此可见,不管是作为未来合肥特大城市新中心的滨湖新区,还是围绕巢湖分布的4个县域经济,合肥版的“大湖经济”一定是产城融合、城湖共生的,湖泊、产业、城市三位一体,才真正是合肥“大湖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可以触摸的未来

“从先天条件上来说,巢湖的基础一点也不比西湖差,而且更具优势。环巢湖不仅有湖光山色,还有温泉、湿地和历史文化遗迹。”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分析说,“将这些资源整合开发,打造一个环湖旅游产业带,将巢湖打造成跟西湖一样的知名度,不是没有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何让巢湖比肩西湖,将是未来大合肥发展进程中的重头文章。

按照区域经济的SWOT分析法,巢湖是合肥的优势和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生态治理便是其中之一。但是,从全球“大湖经济”城市的典型案例来看,不管是欧洲的日内瓦湖还是北美洲的五大湖,再到中国长三角的太湖,发展“大湖经济”都不能陷入开发与污染一定对立的思维窠臼中。

比如环巢湖旅游产业带,统计发现,旅游产业的带动力仅次于汽车产业。目前,从滨湖新区到中庙,从中庙到半汤、从三河到汤池,湖光山色与温泉养生,可以让一直以来缺少旅游拳头产品的合肥盛装起舞,成为安徽旅游产业的中间一极。盛志刚分析说,巢湖东有半汤、西有汤池,可以打造合肥“温泉之乡”的品牌。据悉,合肥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规划已经公开招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走,到合肥去泡温泉”就将成为全国的流行语。

但从本质上说,旅游仅仅是合肥“大湖经济”的一个浅层面。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认为,竞争优势是动态的概念,优势可以在价值链的任何一处作为起点。相比旅游来说,更高端的产业链条,正在巢湖之滨实施或规划实施。其中,滨湖金融城就是环湖高端产业链的一个缩影。

2006年11月,滨湖新区打下第一根基桩,5年来在“外引内建”的策略下,已吸引中行、建行、农行、交行、浦发银行等十多家银行的总部级后台服务基地和证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行业机构入驻。从香港、上海、深圳等经济先发城市金融产业链演变的过程来看,金融机构进驻滨湖新区只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则是加强金融业与工业、商贸、物流和科技研发等实体产业的联动,通过建设要素大市场、承接国际国内金融业务外包等途径,构建金融产业集群,完善金融产业链。“金融业是开放式产业,大合肥可以此为跳板,融入到更大的经济循环体系中,实现价值创造的提升。同时,依托产业链条来集聚人口,增强新城区人气,环湖区域价值也会由此获得极大提升。”相关专家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