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聚源中学范例6篇

都江堰聚源中学

都江堰聚源中学范文1

按照省委书记刘奇葆“灾后的重建工作,必须科学务实,对灾区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发展负责”的指示精神,都江堰人坚持把统筹城乡、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向着“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典范”的目标,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灾后恢复重建攻坚战。

今天,都江堰人仍在爬坡上坎,艰难探索。在这片灾难的土地上,虽然苦痛与艰辛仍在,但已绿满山坡,翠上枝头。

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重建是简单复制,还是更高的起点?

住上新房子的老百姓,如何过上好日子?

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能否到达?

对口援建的上海,用怎样的力度和速度,推进着都江堰的重建?

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发现,有着青城山与都江堰的这片土地是独特的。

发现独特的都江堰市――这个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因李冰治水而成就了天府之国的城市,也许,是我们认识有着非凡意义的科学重建、认识灾后新四川的开始。

一问规划 是复制,还是更高的起点

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依靠科学,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复原,而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造。

“科学重建,规划先行。”对那些劫后余生的城市、乡村,和人们,绝不能是一句口号,一个标语。

无论是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等,规划所担负的,不仅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希望,更有所有生者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地震周年之际,我们走进都江堰市的一片板房聚居区,这里集中了办公楼垮塌的所有政府职能部门。都江堰市委、市政府提出:只有解决好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才考虑政府行政机构的办公楼建设。因此,规划局、统筹局等系关都江堰未来的部门都居于此。我们的采访从此处起步,延伸到这个千年古堰的山水之间。

规划:将科学进行到底

“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去年7月3日,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上述“三个尊重”被郑重写入。而在都江堰规划局局长曲军的介绍中,“三个尊重”同样被多次提及。

事实上,震后17天,都江堰就对灾后的重建规划进行全球招标,目标是建成科学规划、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

震后两月,面向全球借智的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介绍会举行,10家参与规划设计的机构展示了设计方案。目标是既借鉴国际国内灾后重建的先进经验,又不复制其他城市的模式;既保留原有的人文风貌和传统特色,又在国际化理念的推动下得到提升。而几乎所有的与会专家都认为,新规划的难度非同寻常,因为这是一个突发的、特别的规划过程,而非传统的城市规划,它面临的灾民安置、生活恢复、产业重建等主要问题,是传统规划所没有的。

震后4个多月,9月26日,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正式出台。未来的都江堰――“以世界遗产为核心,顺水一体,依山两翼,北山南田,组团布局,可持续发展”。“一体两翼三带”的城市新格局跃然于规划图上,如同展翅的仙鹤,鹤舞山源,振翅欲飞。

在都江堰街头采访,居民对重建的规划方案十分有信心。“我们要把都江堰打造成绿色城市,凸显‘天府水乡’的亲水性,既现代又生态,成为一座‘不用空调的城市’。”很多人说出了和规划局副局长陈捷如出一辙的比喻。

科学规划是全域都江堰的规划,不仅仅考虑城市建设规划,从城镇到村庄、从基础设施到农房建设,规划数不胜数。

2008年9月9日14时30分,“灾后农村住房重建规划设计会战”动员大会,在都江堰等成都的4个重灾市、县同时举行。省内外147家规划设计单位、2000多名设计人员参与会战,在一个月内高质量完成了427个灾后安置点的规划设计。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规划设计首次全面进入了农村住房建设。

在科学的引领下,“个性”也得到张扬。

中兴镇的产业发展规划,尽显当地特色资源。他们依托临近的成都东软学院,发展IT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建设由1个中央美术馆、8个个人美术馆和1个美术研究所组成的“中国现代美术馆群落”,目前占地2100亩的一期工程即将开始建设。

而紫坪铺―龙池―虹口―线,则以“激情虹口,魅力山乡”为目标进行发展,正鼓励农家乐经营者寻求社会资金进行联建,并在红色村和高原村原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基础上,打造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带……

[记者手记]“科学重建,规划先行”在都江堰绝不是一句口号,一个标语。在城乡统筹局长罗朝鹏的工作日志上,规划工作会具体到村,具体到每一位村民。“农民的房子每建好一座,我们就要建成一个景点,就是为了和我们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结合起来。”我们相信,这就是规划的力量,这就是重建背后的“上档升级”。

统筹:城乡相融和谐音

采访车开在通往天马镇向荣村的路上,在震后新修的道路旁现出一段正在开挖的沟槽,下车打探,原来是在铺设污水管道。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以后,我们这里的污水也要集中处理。”

这是一个让人欣慰的小插曲。震后一年,都江堰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不但没有止步,相反,灾后重建与试验区建设结合,继续向着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深水区”进发――

2008年11月11日,《都江堰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正式下发。随后,以都江堰市青城山镇泰安村等为代表,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终于有了第一张法人证。凭着这张薄薄的证书,泰安村农业合作联社向村民提供了贷款反担保,村民们获得了较为大额的贷款。曾经资金短缺、迟迟无法动工的青城山镇泰安村重建工程一下子全面开花。

今年的五一节,“联建第一人”王全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当天,我省震后首个乡村连锁客栈在他家开门迎客。“当时联建的时候就规定,投资联建方所修房屋只能用于商业而非住宅,这就为我们进行产业联建打下了基础。”王全的邻居王正良介绍说。

上述两例对农民的政策由救济向发展转换的事例,是用统筹城乡的办法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出发点和意义所在。

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这样描绘灾后重建后的蓝图,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推进农村灾后重建,展现在都江堰市人民面前的将是一个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经济社会协调推进和公共服务配套共享的新型城乡。

这个蓝图是一个全域都江堰的蓝图:将统筹城乡发展纳入大视野、大背景中来审视,站在战略层面来思考,着力打破城乡二元规划壁

垒。为此,都江堰市编制完善了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完成了205个农村安置点规划方案以及市域教育、卫生、交通、通讯、文化、广电、电力、供排水、天然气等公共设施重建规划,形成了覆盖全域、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为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5年的统筹城乡基础加上一年的奋战,城乡一体的成果已经“精彩纷呈”――

翠月湖镇清江村,村民们的新房正陆续完工。从去年11月底以来,清江村运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开展“院落统规自建”试点,占地28亩的林盘里,128幢一楼一底的新房如雨后春笋,错落有致地矗立起来。“村民们决定,等新房全部盖好后,摆百家宴庆祝乔迁新居。”洁江村党支部书记杨军满脸喜悦。

新房的完工更多地带来了生活方式的转变。青城山镇石桥村,采取“社会资金开发重建”的方式,由村民通过比选形式选择投资者进行新型社区建设,并配套社区活动中心、幼儿园、警务室、卫生所等公共服务用房和乡村客栈等经营性用房。集中居住区建成后,将为群众带来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和股金收入,极大地拓展了收入渠道……

[记者手记]这就是都江堰的“全域”理念,从城市到乡镇,再到星罗棋布的农村聚居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再到产业发展和生态修复等,一个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民意:重建的“源头活水”

早在规划重建之初,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就制订了“民生优先、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试点推进”的原则。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地震中,都江堰城区超过50%的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意味着要重建一座城市。最先,政府规划将受灾的数万人安置到聚源,一则缓解老城人口过多的压力,二则推动聚源新区发展。

永久安置房将建在聚源新区的消息传出后,群众意见如潮涌来。民意调查,93%的老城区居民表示不愿搬迁,强烈要求在原址重建房屋。在强大的民意面前,规划最终调整了。

兼顾民意和科学规划,都江堰朝着“重建典范”做出另一种努力。

重建刚启动时,政府部门初步考虑,农村住房重建实行统规统建,在规划点位尽量实现受灾村民集中安置。可征求受灾群众意见时,村民却不统一。有人想原址重建,恢复损毁的农家乐,不仅可以解决眼前的困难,还能增加财产性收入:有人觉得统规统建点离自家的承包地太远,不利生产;缺乏建房资金的村民,则愿意选择统规统建。在愿望的表达中,还有更生动的语言:“难道要我们拿着锄头上楼哇?”

于是,都江堰市的领导干部走村入户,将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理解掌握,参与决策。调整后的规划,尊重了受灾群众的意愿――

在城区荷花池片区居民中开展的2次重建方式选择问卷调查,听到了和谐心声:只要政府牵头提供优惠政策和贷款,其余的事,我们自己来做。

在欣禾村统规统建点,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住房呈组团式分散布局,设计人员利用池塘在房屋组团之间形成自然隔断,为村民开办乡村旅游客栈预留了发展空间,村民喜不自禁……

[记者手记]这是民意的表达,民意的实现。这是最本源的问题――科学重建,目的何为?“都江堰重建什么?为谁重建?肯定是为群众,为城乡居民。他们才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主人。尊重他们的意见,应该是重建一座城市的基本原则。”掷地有声。这就是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的回答!

二问农房重建 “造房”,还是“安居”

农房重建不仅仅是重新盖起房子,还有农民生活方式的进步,工作方式的更迭,更有 新的财产性融资渠道等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内涵。

在“5・12”特大地震中,都江堰市共有13余万农户受灾,7.7万农户房屋严重受损或倒塌,城镇受损房屋10万余户。

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是繁重而艰巨的住房重建任务。

不仅仅是重新盖起房子

大地震后不久,正忙于救灾的罗朝鹏,奉命起草一个推进农村产权改革的文件,罗朝鹏的身份是都江堰市委副秘书长兼统筹城乡工作局局长。

斟酌再三,初稿写的是“加快轻灾区,顺势应时推进中灾区,创造条件、稳妥推进重灾区的产权制度改革”。城乡统筹是成都市最近几年的重点工作。但罗朝鹏觉得,正是紧急救灾之际,这种改革似乎不必着急。

没想到,成都市市长助理、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看完之后说“写反了。”

之所以在灾后重建中要如此重视城乡统筹,有一个大背景最近几年成都市的城乡统筹试验,为农村灾后重建打下了很好的政策基础、物质基础、干部基础、市场基础……要完成农房重建,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城乡统筹中的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无疑是个助推器。

整个都江堰市,试图围绕着一个支柱产业――旅游,重建整个农村和城镇。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重新盖起房子,而是借助这次重建,跃升基础设施,整合提升产业。

这是一个庞大的目标,要将千万个体安置下来,并让他们对自己的利益分配满意或者说基本满意,其繁杂之程度,其他重灾区难以类比。

政府的智慧在解决问题中升华

“钱从哪里来?”是推动灾后永久性农房重建工作的最大难题。

都江堰市农房重建需要资金100多亿元。

这对于极重灾区都江堰市的财政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而绝大部分受灾农民也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重建费用。

成都市给农户的补贴平均每户2万元,这显然不够,而都江堰的想法是,尽量让重建的农房具有旅游的价值,按照这样的标准,一户至少要10多万元。

对于原本在旅游区开办“农家乐”的农户来说,他们想趁此机会提升档次,不再满足于地震前简单的设施,有些甚至想开商务酒店,要实现这些目标,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

将农村土地“资源”变成资本,推进农房重建。成都市城乡统筹试验的成效在此时体现出来了。

一开始,政府的想法主要是给农民“统规统建”,集中居住。简单说,就是农民让出一部分宅基地给政府,变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指标,政府给农民统一建住宅,标准是每人35平方米。

然而一些农民却有抱怨,尤其是青城山旅游区的农民。“地震前他们搞一个农家乐,收入少则几万几十万,好的上百万。 ”罗朝鹏告诉记者。

广征民意,反复调研,后来被各大媒体广为关注的农房重建的“十个模式”出炉了。

因地制宜,在各个地方施行不同的模式,让农户选择。这些模式包括:统规统建、和社会资本的联建、原址自建等。

地处青城后山旅游区的大观镇茶坪村,就是运用市场化手段、利用社会资本、采用“联建”方式,实现了一三产业互动。

不过,有的企业以为可以趁机圈地,签

约之后迟迟不动工。市政府向投资者保证,会及时发给各种权证,但“联建”协议并没有规定投资者应及时开工。发现问题的都江堰市后来迅速改正。

在整个农房重建中,政府还要考虑“四性”:发展性、相融性、共享性、多样性。

因此,解决了资金的问题,接下来政府面对的,是如何说服农民,把房子建得和周围的景观相协调。

在青城后山的泰安村,一些人想把屋子建成欧洲洋房,这和川西的自然风情显然不搭调,有一些人想修得“大红大绿”,还有些人想跟着别人的风格修,却不利于风格的多样性。

这些都让基层干部很头疼,他们跟农民讲川西的风貌特色和旅游的关系,甚至都江堰市的市级领导也到现场对话。

问题总是不断出现。就拿现阶段来说,个别特重灾区,像处于地震带的龙池、虹,等地,选址很难,土地有限,却不能急:交通不便的地方引入社会资金很难,政府只有另想他法,对于“联建”方式建起的房子是“小产权”之说的非议影响企业的信心

而政府的智慧也正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升华。

指标换住房的向峨试验

向峨乡的农户95%都选择了统规统建。由于地处断裂带的要冲,一年前的地震让向峨乡95%以上的房屋全部垮塌。

向峨乡党委副书记艾光明告诉记者,加上绿化、道路基础以及综合配套等,全乡16个安置点需要投入建设资金7.5―8亿元。艾光明告诉我们一个数据,2007年,该乡全年财政收入也不过180万,不到16个安置点所需资金的四百分之一,巨额的资金缺口对向峨乡政府来说是个大难题。

这一难题却在震后自上而下的重建决心中,出现转机。

成都市《关于支持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的实施意见》明示,住房重建资金主要由农户自筹资金、国家及地方政府下发的灾后建房专项救助资金、社会建房捐赠资金、挂钩项目资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资金等5部分组成。其中“统规统建”的,主要来自政府灾后建房专项救助资金、社会建房捐赠资金、挂钩项目资金等。向峨乡农房重建的资金来源就属于这类情况。

去年春节前,2000多农民搬进了包括棋盘新村在内的3个安置点,8月30日前,向峨乡全乡16个安置点的所有人都将入住新房。

按每人35平方米的标准,向峨乡的农户们住上了或即将住上别墅式的新房,但他们同时要承担三项义务享受住房救助后,自愿放弃原宅基地并自行还耕;永久安置房选择服从乡、村分配;对安置房修建占用土地,服从乡、村、组对土地的调整。

若选择“货币化异地安置”,农户同样需自愿放弃原宅基地。成都市规定,选择货币安置的农户放弃宅基地,将按每人3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偿。主管灾后重建的向峨乡副乡长李俊告诉记者,全乡3686户农户中,选择货币安置的只有121户。

地震前,地处偏壤的向峨乡也试行过“统规统建”的村民集中居住计划。“我们曾做了两个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但当时在实际运作中,难度很大。”李俊说。

采访中,对于“十种模式”的推行,不少基层干部评价:“如果你只给农民一个选择,很多人会有不满。但如果给他很多政策去选择,他考虑的就是哪个政策更好。这也是民主的体现。”

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从传统走向现代

吴祖贵是向峨乡农办主任,有着二十几年农业工作经验,被村民们尊称为“吴老师”;他告诉记者。灾后重建结束之后,村里农民的生活条件不仅大大改善,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收入来源也将发生重大改变。“水、电、气、光纤齐全,环境舒适的墅式新房让农民的生活方式至少进步了20年。”乡党委副书记艾光明说。

在向峨乡棋盘新村安置点采访时,记者看到一户人家门前正在住房子里搬家具,原来是一些建筑工人租了这套房。房东叫董建,一家4口人,选了两套两人居的房子,将其中一套租给了建筑工人。

吴祖贵说:“住户们前阵子还在商量,等都安置好了,就在网上房子租赁信息,将住户们多余的房子租出去,让成都以及其他地方的人来向峨度假,并为他们提供很好的配套消费。”

“除了将余下的房子租出去,我们还可以在家门,打工,日子会比地震前过得好些!”红火村村民任永贵说。

跟农房重建相伴而生的,是农业产业的提升,“龙头企业”的入驻,让当地的茶叶、猕猴桃等产业能持续发展,住上了新房的农民可以在家门口打工。

放弃宅基地,搬迁进“统建房”,这不是简单的迁居事件。住户们拥有“双证”,即房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证,这意味着他们拥有了真正的居住产权,而这个产权是一项可以担保融资的财产性权力。

这让农民们有了一个新选择――户主可以进行房产的交易和抵押,进而延伸到产业资本,或者转型为产业工人、甚至产业投资者。

链接:广受关注的都江堰农房重建“十大模式”

向峨模式:指标换住房,探索统规统建新珞。

大观茶坪模式:运用联建,实现一三产业互动。

蒲阳花溪模式:原址自建,打造灾后重建典范。

翠月湖清江模式:衣房统规自建,原有宅基地整理还耕。

安龙徐家院子模式:欠院落原址,自建复兴川西林盘。

青城山石桥模式:建设新型杜区,安居又乐业。

青城山泰安A模式:产权抵押贷款,增添发展动力。

青城山泰安B模式:置换平移,破解资金瓶颈。

天马向荣模式:指标换资金,重建发展双胜利。

紫坪铺镇沙湾村模式:产权融资,开创联建新路子。

三问产业 住进新房子,如何过上好日子

“现在,我们有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地的支援,那么援助期过后又怎么办呢?我们必须要找到都江堰今后发展的支撑。支撑是什么?是产业!”

去年5月,地处断裂带的都江堰市向峨乡,遍地废墟、满目疮痍。今年5月,当我们再次来到这里时,几乎被翻天覆地的变化惊呆:漂亮的农家小楼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和鲜花丛中;依稀还带着伤痕的碧绿山野,成片的茶园、果园苍翠欲滴,薄雾弥漫。小小的村落美丽的新居,在秀丽群山的环抱中格外抢眼。

望着远处群山中若隐若现的房屋,我们逮住路人便开始发问:附近的人都住进新房了吧?山上的人全部迁下来没有7住进新房子了,山上的地谁种,散居变群居,生活上是否习惯?住上别墅式的新居,怎么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

厚道老实的灾区群众没有把我们当外人,喜怒哀乐统统向我们倾诉――

“房子修得好,住起安逸!”

“房子好但一时还不习惯。”

“自家的地离得远,耕种不太方便。”

“住上新房子了,我们还想过上好日子……”

怎么过上好日子?向峨乡的蓝图正在展开。不止向峨乡,其实,整个都江堰市早就开始未雨绸缪。

地震后不久,成都市市长助理、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就告诫全体干部:“现在,

我们有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地的支援,那么援助期过后又怎么办呢’我们必须要找到都江堰今后发展的支撑。”

支撑是什么?是产业!按照这一思路,震后的都江堰市,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大力恢复基础农业设施,并以现代农业为目标,相继在园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水平上取得到了巨大的突破。让都江堰受灾群众过上好日子的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正在谱写。

镜头一:特色产业助重灾区增收

时间:2009年5月8日;

地点:都江堰市向峨乡

“去看看我的茶园吧,很漂亮的。”苟少成热情地邀请我们。在参观他们村刚刚落成的漂亮新居时,因为问起了他家以后怎么创收的问题,似乎是为了消除我们的担心,苟少成一再说他家以后的生活没有问题。

还飘着细雨,山路非常泥泞,苟少成一边提醒我们注意路滑,一边向我们介绍起他家的情况。

他是向峨乡红火村六组村民,种茶大户,全家5口人。在去年的地震中失去母亲,父亲变成植物人,自己8处骨折。地震后,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引进了龙头公司,茶叶的销路很好。他家的5。多亩茶园一年至少净收5万元。现在,身体基本恢复的苟少成很乐观:“我的茶叶好卖,一家人的生活不成问题。”后来,听向峨乡政府的同志介绍,苟少成还带动了同村的人成为种植大户。

跟苟少成一个村的唐礼群是弥猴桃种植大户,最近,准备再多承包点地扩大规模。当地一些农民还参与了龙头公司的分红,“除了收租金还要参与分红,这让住进统规统建集中安置点的农民,心里更加踏实。”向峨乡农办主任吴祖贵告诉我们。

苟少成的茶园占了几个山头,茶叶长势很好。唐礼群家的猕猴桃挂满了枝丫。看来,一个收获的季节很快就会到来。

延伸: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都江堰市结合灾后实际,在山区,沿山区重点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在平坝区重点发展粮经高效农业。通过3年恢复重建和5年全面提升,都江堰市将基本建成经济效益显著,生态环境优良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区。

其中,向峨乡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猕猴桃、三木药材,茶叶,笋用竹四大特色产业,规划到2010年,高标准建成猕猴桃基地2万亩、三木药材基地2万亩,茶叶基地1万亩,笋用竹基地1万亩,成为山区优势产业与生态观光农业互融发展,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促进生产方式不断转变的典范。

镜头二:资源保护让徐家林盘“变脸”

时间:5月11日

地点:都江堰市安龙镇

成青旅游快速通道旁,徐家林盘内流水潺潺、竹林阴翳。每家每户或是竹木栅栏,或是花草围栏,院落之间相映成趣。曲折蜿蜒的小溪绕过小桥,穿过林盘,流经每户人家门前,勾勒出典型的川西民居景象。

这里的“农家乐”远近闻名。今天,正好碰上双流县五六十人的考察团来学习取经。

“随便坐哈,茶马上端来。”徐家林盘“美味农家”的老板娘王大姐乐呵呵地招呼着客人,忙得不可开交。

终于抓到一个空档,我们拉住王大姐问她家的经营情况。王大姐快人快语:“地震前我就开着农家乐,但是生意不太好,一年就挣一两万元吧。现在大不一样了,政府帮我们重新打造过,你们看到的,院子整得这么好,客人不请自来。周末更加火呢。”“现在每月挣多少?”“营业额五六万元嘛。”丢下一句话,王大姐又忙着招呼客人去了。

后来,我们从乡政府办得知,王大姐他们的农家乐不用交税,所得收入全部归己。

延伸:徐家林盘面积约50亩,共有38户村民居住。在大地震中,徐家大院房屋受损比较严重。震后, 大家认识到了生态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主动将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及林盘保护结合起来,户与户之间分权不分家,相互借景,资源共享,打造了一个小巧精致、颇具特色的旅游休闲接待群落,在保护好现有耕地和林盘地基础上,解决衣民的收入,发展问题。

劫后佘生的都江堰人,生存的智慧似乎集体进发,各种致富方式遍地“开花”。

石桥村,一个依山傍水的村落。地震中,80%的房屋垮塌、受损。如今,投资公司在石桥村整理了约150亩酒店开发用地,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和衣用地主要发展旅游度假休闲服务业和都市体验衣业、现代生态观光种植业等。

根据村民自愿,凡是愿意进入新型杜区集中居住的按照人均40平方米住房、3平方米经营性用房股权安置,主要建设为院落形式的乡村客栈、青年旅社和度假公寓。村民除了收取林地,耕地租金外,还将从经营性用房中获得分红,从土地上解放出的劳动力可进入产业园区务工增加收入。

镜头三:十万亩现代生态农业显大手笔

时间:2009年5月14日

地点:都江堰市崇义镇

崇义镇大桥村,昔日零星散乱的小块承包地,如今变成了平整辽阔的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沟渠四通八达,道路便捷通畅。宽广的田野里,机械化栽种的秧苗已经昂起了头,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巨大玻璃温室内,蝴蝶兰、天堂鸟、凤梨等珍贵花卉含苞待放;多个单体大棚里,辣椒、茄子、豇豆等时令蔬菜生机勃勃。

真是灾后重建发展的大手笔啊,这片春意盎然的土地,将会给四川农业的巨变带来怎样的示范效应,我们实在难以预测。

回答我们的问题时,许水蓝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她是大桥村村民,一家五口,地震前靠丈夫在都江堰打点零工补贴家用。今年初,许水蓝家附近修建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于是,她就到这个园区来打工,一天挣三四十元。

“我家就在这个大棚后面,可以照顾家,又可以挣些钱。加上把上地租给公司的租金,一家人比地震前过得更好些。”许水蓝说。

来自上海的技术指导员黄聿长告诉我们,这里是上海援建的农业核心示范区,正在培育的都是防病的优质品种。农民在这里打工、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还可以从苗圃里购买优良品种自己栽种。

“农民的生产方式正在改变,生活方式也将随之变化。”都江堰农村发展局的同志说。

延伸:都江堰十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是上海援建都江堰的重大衣业工程项目。项目区包括11个乡镇,集聚区耕地面积为16万亩,占全市耕地的56%,覆盖农业人口17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39%。建成后将新增耕地面积1万亩、新增粮食5100吨,核心区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

到2011年,该项目将全部建成。十万亩现代生态衣业集聚区综合工程将充分发掘和展示都江堰市衣业和农村的“水利文化”:“农耕文化”:“民居文化”,将观光,休闲、体验农业与衣业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创造新衣村建设的新模式,成为粮食安全,产业稳定、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四问旅游 国际旅游目的地,能否到达

都江堰市正向着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目标迈进。旅游的复兴,正在成为这座城市复兴的重要引擎。

作为全国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世界“双遗”城市,地震以前,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已占到都江堰市GOP的51.3%,直接吸纳了20余万人就业。旅游业是都江堰的支柱产业,更是都江堰的标志、形象和品牌。

因此,要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城市,创造性复兴城市,都江堰旅游产业的恢复振兴举足轻重。

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2008年6月30日,国家文物局在都江堰伏龙观举行了“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仪式。由国家文物局支持的二王庙、伏龙观等抢救性修复工程在灾后1个月就进入了全面施工阶段。国家文物局计划投入资金1亿多元,联合全国多家文保单位,力争两年内完工。

由上海市支持的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基础设施修复工程也正在施工。此外,奎光塔、灵岩山、普照寺、城隍庙等各处受损文物设施均在加快维修工作中。

这些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都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原貌恢复,惟其如此,才能够真正保留青城山和都江堰的文化底蕴。

以项目打造国际化的品牌

除了加快推进、精心实施都江堰、青城山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积极推进青城外山、龙池等受损景区景点重建之外,都江堰市通过城市重建规划展示、项目包装和制作文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推介方式强化招商引资,先后签订锦江之星酒店、心族中旅饭店、城隍珠宝商场、都江堰上海人家农家乐连锁店、虹口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区、金叶五星级酒店等项目22个,协议投资53亿元,部分项目已进入履约阶段,部分正在积极跟进落地。

灾后,都江堰市继续推进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道解都江堰》实景演出等大型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目前,总投资1.5亿元的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项目,已投入3000万元,按计划完成了施工图和部分建设用地整理、地勘等工作,主体工程建设已经启动:总投资8500万元的《道解都江堰》实景演出项目已投入1000余万元,完成了演出公司组建工作: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文庙文化公园、灵岩山文化产业园、皮影博物馆、青峰书院等文化产业项目正积极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该市的多元文化旅游内容,大大提升文化品位,推动文化旅游事业的更快发展。

国家灾后重建重点项目: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两中心一馆”(游客中心、数字化管理指挥中心和遗产地博物馆)的总投资6800万资金也已经到位,项目将在近期开工。

乡村旅游,创造性的复兴路

在巩固提升优势旅游业的同时,都江堰市启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创造性复兴。

在近期制定的《都江堰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中,都江堰将着力打造青城山田园风光旅游区和天府源田园风光旅游区,乡村旅游重建以转型升级为主题,将农家乐旅游转型升级为乡村度假旅游。

地处青城后山的大观镇茶坪村,开全省乡村旅游先河,通过社会资金介入,打造“乡村家庭连锁客栈”,并按照国际化、标准化理念进行经营和管理,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村民们不仅重建了家园,恢复了旅游业,更重要的是将同步实现旅游经营模式、经营理念的提升和农民增收方式的转变,使低水平的传统‘农家乐’向乡村酒店或家庭客栈转型升级。”茶坪村村主任刘明福说。

从整个“大都江堰”来看,特色乡村旅游的集镇分布格局也在逐步形成。

根据《都江堰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都江堰未来乡村旅游总体空间布局为“三区一带”,即现代农业休闲体验区、田园养生度假区、山地乡村度假区和农业产业观光带。

《规划》提出,计划在2020年将都江堰打造成“天府之源,蜀味乡村”的国际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按照“当年恢复秩序,三年恢复到震前水平,五年初步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都江堰市正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和提升发展,一项项切实有效的举措,推动着都江堰城市重建的进程。“随着景区景点的恢复、宣传和促销活动的推动,以及轻轨线的开工等,相信我们能够实现这个目标。”都江堰市旅游局局长陈光建说。

五问党建 坚如磐石,他们是否依然如昨

从抗震救灾的生死线,到科学重建的主战场,在古堰流水滋润的广袤大地上,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敢问路在何方

泰安村地处世界遗产地、部级风景名胜区――都江堰市青城后山,旅游服务业是全村的经济支柱。地震给这里带来灾难性的打击,全村80%以上房屋严重损坏或倒塌。想起往日一派繁荣的景象,看着眼前一堆残垣断壁,“农家乐”业主终日以泪洗面。

村党支部书记李贵眼看这破败萧条的景象和村民消极等待的情况,冷静地思考一番后,村党支部将村“两委”干部分为两拨,一拨每天挨家串户走访村民,一拨及时向镇党委汇报村民的思想动态。在集体的智慧下,造就出灾后重建的“泰安A/B模式”并在全市推广。

有了政策的支持,在短暂的欣喜后,村民却谁都不愿意先动,怕担风险。村党支部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当即召开党员大会,52名党员除了3名年老体弱没有参加外,其他49人均齐刷刷地赶到。

党员大会形成了决议: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村党支部委员、村主任杨建康等5户为试点先行启动。

在党员示范户的带头重建示范下,来回奔跑的各种运输车辆和村民们卸砖、卸水泥、砌砖墙的忙碌身影构成了如今泰安村热火朝天的重建景象。

“马不怕”的新难题

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都江堰市经济开发区龙潭湾社区党总支书记马明,从来是个敢想敢干的人,有个雅号――“马不怕”。可灾后重建,“马不怕”却遇到了新难题。

都江堰市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台相关政策规定,选择何种方式重建,尊重同一栋楼三分之二以上业主的意愿。然而,在龙潭湾社区,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几乎没有一栋楼的业主意愿统一能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该怎么办?“马不怕”第一次犯难了,不过他更犯倔了。他带领社区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了解群众意愿,还开了五六次“坝坝会”和群众面对面交流,他们和群众个别交流更是多达800余次。

一次,在和藏羌新村受灾群众的交流中,马明听着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一道灵光突然在脑际闪过:能不能打破楼与楼之间的界限,对大家的意愿进行“组合”呢。

思想就是生产力。龙潭湾社区的“组合式”重建法,不仅有效解决了重建难题,还整合出了10多亩土地资源。

新时期的“四大员”

科学重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更好地服务科学重建,聚源镇

党委创新发明,我们要当好新时期的“四大员”!

何谓新时期的“四大员”?灾后重建政策的讲解员、灾后重建形势任务的宣传员、群众灾后重建的服务员、靛工作的信息员。

镇上专门挑选了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政策讲解组,各村(社区)设立了政策讲解员,负责向群众宣传讲解灾后重建各项政策,已累计为群众宣传讲解400令人次。

十万亩粮经综合工程聚源示范片是灾后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开始有部分村民不了解政策,以为是劳民伤财的花架子工程,不愿进行整治搬迁,甚至有阻挠行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到项目涉及的村组,通过“院坝会”、“板房夜话”等方式,认真倾听,耐心讲解,终于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认可,主动配合项目道路、沟渠涉及的拆迁和院落归并等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记者手记]采访中,都江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扬杰有两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是“把推进城乡统筹和灾后重建作为检验和识别千部的主战场”:二是“在各基层党组织中积极营造鼓励探索,支持攻坚,宽容失误的改革创新氛围”。我想,正是由于这样的创新思路,这样的坚强保证,都江堰才能诞生这么多的奇迹。

六问援建 一流上海,建起怎样的快车道

一支庞大的上海援建队伍,活跃在都江堰灾后重建的第一线。在他们背后,是上海援建的89个项目,是65亿元的投资。

目前,常驻都江堰的上海设计、建设、监理以及医疗、教师、志愿者等援建队伍1200多人,施工队伍4000多人,整个上海援建队伍大致在6000人左右。

上海的援建并非只帮助当地恢复基础设施。政府作为中间人,鼓励对口支援企业走进灾区,这就是上海援建中不可忽视的援建灾后“造血”功能――经济合作。

发挥“造血”功能的经济合作

作为这项工作的负责人,上海援建指挥部经济发展组组长贺毅群坦言,让灾区实现“造血”并非易事,“因为经济合作的主体是企业。企业需要什么,与当地需要什么,这之间有需要对接的地方”。

不过,上海援建者们仍然迎难而上。去年7月初,都江堰的辣酱、猕猴桃、茶叶、泡菜等特色农产品就进入了上海百联集团旗下各大超市销售。

向峨乡的种茶大户和猕猴桃种植大户告诉记者,对于销路并不担心,其原因是上海企业的入驻,让销售渠道更加畅通。

这些种植大户也许并不知道,他们的产品去年进入上海市场,由于享受零进场费的“绿色通道”,都江堰的企业节约入场费1000多万元,签订购销合同2.5亿元。

企业的生产有了保证,产品有了销售出路,盈利所得也增加了当地税收。而这一切,并没有花政府一分钱,农产品从都江堰田头到摆上上海的超市货架,前后也不过两三个星期。

上海企业还组织都江堰的受灾群众到上海进行培训,学习新技术、管理经验,形成援建工作的综合效应。

进入赏态的合作项目

都江堰农业产业院科技示范区,一群官员模样的人往返于各个大棚,在不同的示范区驻足低语。他们是上海援建指挥部的人,在上海孙桥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的示范区前,他们与随行人员及企业负责人交流着,不断地提出要求,企业负责人频频点头。

上海孙桥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是去年来到都江堰的。与他们一起来到都江堰的还有其他企业,他们与多个行业开展经济合作。

上海援建都江堰的33个经济合作项目进入常态、浦发银行与都江堰市政府签署50亿元授信协议、震后6000多名游客来到都江堰旅游……

去年,上海和都江堰两地有56家企业签订了48个经济合作项目。目前,已经有33个项目完成,进入了常态阶段。

在这23个项目中,包括了服务贸易类、旅游合作、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其中,旅游合作项目对当地的经济拉动作用最为明显。因为旅游占当地经济份额的51%。旅游业从业人员达10万人,仅导游就有2万人。

不仅是关注某一个产业的发展,上海援们也十分主重产业的联动效应。上海一家企业准备在都江堰建造一座五星级的酒店。该企业与都江堰的园区达成了这样的合作协议;园区10万平方米的厂房由上海建成后免费送给园区,但是其土地使用权交由该企业。今后五星级酒店建成后,上海作为管理方,还将带来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造厂房涉及工业,酒店则是第三产业。”贺毅群说,两地由此展开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间的联动。

合作有突破也有底线

上海在两地经济合作中,有突破,也有底线。

浦发银行与都江堰市政府签署了50亿元授信协议,同时在都江堰设立了分行,这是援建工作中一项冒风险的突破。震后都江堰有大量安居房需建造。在此之前,政府要进行土地平整。可这项工作需要大量资金,对于震后财政捉襟见肘的都江堰市政府来说,这成了重建路上的一大难题。由于政府无法提供抵押,按照惯例,没有商业银行愿意受理这类贷款。浦发银行愿意签订50亿元的授信协议,看重的是上海援建项目的可靠。而当地的重建工程也由此驶上了快车道。

经济合作也有底线。上海市政府支持对,支援企业开展经济合作,但前提是企业自身扎根后要能生存,同时不能为都江堰的可持续发展留下“后遗症”。因此,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一概无法得到审批。

当时上海有一家生产管线的企业看中了都江堰庞大的重建市场,准备进军都江堰。项目签订后,企业才发现,当地市场竞争激烈,靠企业自身很难与当地企业竞争。“他们就希望指挥部把他们列为援建工程的指定企业,但这是不可能的。”该项目最终被搁置。

重塑当地经济的“造血”功能并非一日之功。“我们需要时刻平衡热情与理性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更要关注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贺毅群说,援建的经费、时间、范围是有限的,但是“造血”同时体现的社会援助、经济合作是无限的。

都江堰必将凤凰涅

对话成都市市长助理、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灾区群众没有简单地等、靠、要、没有依赖于国家和社会的支援,我们自身确实在苦干实干,我们正在走出灾难的影响,我们坚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在地震中受到重创的都江堰市,如今是灾后重建的一派繁忙景象。

“抓住重建契机,探索破译‘城乡二元结构’的科学路径,努力争当全省灾后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建设的示范。”在刘俊林脑海中,有着重建的一幅宏图。

这样的雄心,加上科学的理念和统筹城乡的办法,都江堰注定将成为一座让世人瞩目的城市。

都江堰人民站起来了,正在走出灾难的影响

《四川党的建设》:去年12月28日,总书记在都江堰市视察,作出了都江

堰要在灾后重建中走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省委,成都市委也明确要求都江堰市要成为灾后重建和科学发展的样板。作为极重灾区,都江堰市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以说极其复杂。要成为“样板”:信心和力量源泉来自哪里?

刘俊林:地震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都江堰市极大的关怀、支持和帮助,全国人民向我们奉献了极大的爱心和援助,这些都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地震灾害使我们备受上级的关切,备受社会的关注,为我们争取支持,加快重建提供了有利条件。地震以极端的方式检验和锻炼了干部队伍,凝聚了党心民心,密切了干群关系,为加快重建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有条件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

地震的破坏非常大,但没有动摇我们的发展根基。在重建工作中,我们面临重大而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灾后重建的机遇。灾后重建为我们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机遇,为我们实现可持续、更高水平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二是扩大内需的机遇。中央将灾后重建作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内容,落实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们加快灾后重建,提升发展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三是试验区建设的机遇。经过近几年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我们初步建立了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办法、体制机制和规划体系,干部队伍积累了宝贵经验,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并广泛赞同。去年以来,我们作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点中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建设示范区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灾后一年,我可以很自豪地说,都江堰人民站起来了!虽然还很困难,但是我们有信心。灾区群众没有简单的等、靠、要,没有依赖于国家和社会的支援,我们自身确实在苦干实干,我们正在走出灾难的影响,我们坚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坚持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

《四川党的建设》:面对纷繁复杂的重建工作,都江堰市坚持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进行灾后重建、科学重建。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刘俊林:“5・12”特大地震以最极端的方式,最全面地检验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果。如果没有5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果,我们要应对这么大的自然灾害,是不可想象的。都江堰市一年来灾后重建的实践也证明,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之举,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破冰之举,也将是都江堰市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实现重建提升的动力之源。

《四川党的建设》: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在重建中怎样体现和落实?

刘俊林:我们本着“对历史负责,向世界交代”的态度,汇集全球10家顶级规划设计联合体的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科学编制了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形成了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域覆盖的规划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农村住房重建方面,按照“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要求,遵循”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原则,着力打造产业支撑有力、建筑特色突出、自然生态优美、公共服务共享的现代农村。城市住房重建方面,通过对青城山片区、古城区等世界遗产保护区域实施建筑密度控制和建筑品质提升,对中心城区进行科学规划,进一步展示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山、水、田、城、林、堰的城市特色,塑造“显山亮水、秀城融绿”的城市魅力。

群众是灾后重建的主体,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依靠群众

《四川党的建设》:您多次强调,群众才是灾后重建的主体,要充分依靠群众,充分相信群众。最近我们在都江堰市采访,看到群众积极性非常高,是否可以说,群众路线是科学重建、和谐重建的基础和前提?

刘俊林:当然。我给你举个例子。去年8月,启动农村永久性住房重建时,都江堰市最初规划了160个农房重建点位。向受灾群众征求意见,某乡镇有村民说:安置点离承包地有2公里,太远了,能不能修改?后来,规划人员找群众代表座谈,在尊重群众意愿、符合当地实际的情况下,这个镇原来的一个点变成了3个点,全市现在规划了205个重建点位。灾后重建要真正让群众参与进来,充分相信群众,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这是确保灾区和谐、稳定的基础与前提。

政府在城市重建、农村重建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能不能实现稳定。能不能做好的前提是愿不愿意做好,第一是能不能深入到基层。这一阶段都江堰的干部集体是做得很好的,对基层情况非常了解,能够深入下去。第二是愿不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用科学发展观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必须要稳定和谐,必须要尊重群众。重建中,大量的工作要与群众打交道,征求受灾群众对灾后重建的意见和想法。这项工作难度很大,群众诉求很多,但是再难也要让受灾群众看到希望。只要我们坚持贴近群众,广纳群言,集中民智,相信群众,尊重创造,信息公开,务实透明,我们的重建就一定是和谐的、科学的。

凝聚起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川党的建设》:回顾一年来都江堰市的重建工作,如果简单总结,您认为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刘俊林:目前来看,我认为有四点是比较有效的。

一是用统筹城乡的思路抓重建,初步破解了“用什么方法重建”的难题。运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将试验区建设与灾后重建紧密结合,确保了重建目标、工作思路的一脉相承,使灾前灾后城乡规划、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保持了有机衔接、统筹推进的态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近几年来统筹城乡发展形成的经济基础、体制机制、社会建设等方面优势,为灾后重建提供了科学方法和动力。

二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初步破解了“灾后重建谁来建”的难题。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得以加快推进,根本就在于各项决策部署顺应了群众期盼,体现了群众利益。实践证明,在灾后重建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放手让群众干,全力支持群众干,才能凝聚起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坚持市场导向、创新机制,初步破解了“重建资金哪里来”的难题。我们结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城乡产权流转中心和产权融资担保平台,让群众有了自利,更加主动地“算好自己的账、调好自己的田、建好自己的房”,实现了把政府导向与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有机结合,不断激活了农村资源,加快了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转。

四是让群众共创共享成果,初步破解了“如何让群众得实惠”的难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以人为本的内涵在推进科学发展问题上的最终体现。通过用统筹城乡的办法推进农房重建,加速了农村财富积累,经测算,全市6万余户农房重建投资总额在60亿以上,户均拥有财富价值将在20万元以上。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让群众共创共享重建成果,才能端正抓重建、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让群众从灾后重建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用科学巧干来破解难题,用埋头苦干来推动重建

《四川党的建设》:加快灾后重建步伐,提前完成重建任务,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刘俊林:目前主要有三大难题:一是“经济余震”尚未消除。部分经济指标在今年可能还难以恢复。二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金融危机带来了企业经营困难增大、投资者信心、个人消费信心减弱等问题,对我们的招商引资、灾后重建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三是维护稳定压力较大。灾后重建涉及千家万户,社会稳定事关全局,特别是城镇住房重建、项目拆迁征地、安居房分配等工作,群众高度敏感,社会高度关注。总体上讲,灾后重建任务“急、难、重”,工作推进必须“稳、快、好”。

《四川党的建设》:如何“稳,快、好”:实现重建目标?

都江堰聚源中学范文2

“你在站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这首《断章》让我们无限遐想,那小桥、那流水、那江岸、那小楼……

在瓯江,似乎更能理解这首诗。这里,最美的景致不是香樟、鹅卵石、古亭江流,而是随处可见摆开画架写生的人,在他们眼里,笔墨间的江流青山舟船渔人是景,可在路过的人看来,他们才是景。

千年古堰的前世今生

本以为古堰画乡是一个地方,到了瓯江边,才知道,古堰与画乡是隔江相望的两个所在。此行第一站,“古堰”堰头村,是以千年古堰“通济堰”命名的古村落。

刚到“堰头”,一眼便见到村口的文昌阁,飞檐翘角的青瓦屋顶长满野草,墙面斑驳陈旧,像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候在那里,迎接每一位来客。一块石碑,静静矗立在一边,陈述着它的历史。

走进堰头村,沉寂斑驳的街巷,花窗月影的老宅,高大巍峨的牌坊,庞大的千年古樟群,清清凉凉的渠水,构成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

沿着临渠的古驿道穿行,未几,宽阔的松阴溪上,一道辽阔的“虹”横跨眼前,顿生抒意胸怀之气。只是,这拱形的大坝,这一滩碧波,便是1500年历史的通济堰?完全不是想象的水流湍急、两岸鹅卵石堆积。江南的“堰”,果然秀美平和。

古堰由一条拱形大坝、一条通行渠、一个泄水闸、一个通济闸组成,通济渠、泄水闸、通济堰在堰头处安排得非常紧凑,通济堰的水通过通济闸源源不断流进渠内,不管松阴溪的水是咆哮奔泻还是轻歌曼舞,只要一经此处,流水便乖乖“听话”,悠悠而淌,千年如此。

堰头旁边,是一座低矮的黑瓦房,那是通济堰的龙庙,怀着崇敬踏进古屋,发现里面供奉的不是龙王爷,而是通济堰的“魂”,座座石碑林立,记载着通济堰的风雨历程。

透过碑文,我们追溯通济堰的源头,从蜿蜒如蛇的大坝发现古人的智慧:

公元505年,通济堰为解决泛滥的松阴溪建成,最初的木筱结构,不堪洪水肆虐,每年皆需大修。直到南宋,参政何澹奏请朝廷,调兵三千,历时三年重建大坝为块石结构。大坝以千棵千年松木为坝基,为稳固石块,沿江筑起36座炼铁炉,用铁水灌入石坝缝内。

站在堰头,面对叠翠的山色、澄碧的流水、千年的古堰,感觉历史就横在山水间,仿佛触手可及却又时光悠远。

画乡,画自己的家乡

沿着松阴溪向前,到堰头村村头,溪水汇入瓯江,站在两江交汇处,但见江水清澈如镜,几只小船懒散卧在岸边,渡娘撑杆、游船缓行,江面涟漪层层荡漾开去。远山如黛,倒影水中,两岸的芦苇花开得茂盛,微风吹过,便羞涩低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江岸对面一排古民居沿江而建,岸边有三三两两的垂钓者,更多的是支着画板创作的画家……

石板铺就的老街,两旁被画室填满。随意走进一家画廊,古香古色的店铺,门口、墙上、墙角都挂满了画,瓯江风光、水岸港头、碧湖香樟、古村老屋、乡间野趣……古堰画乡的景致,通通收入画中。有的已经裱好,有些刚刚完成,有些才画了轮廓,店里都没有人,随你参观,好容易碰见一个,询问之下,才知今日天气好,都出去作画了。

上世纪80年代,一群借鉴法国巴比松画派技法的画家前来碧湖、大港头写生,逐渐形成丽水巴比松画派。1991年开始一年一次的“巴比松油画展”,拉开画乡帷幕。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画家来到瓯江边,从路过到小居,最后定居。

“我一不小心就留在了这里。”影色大自然的老板徐世隆,2007年来古堰画乡采风,被这里的风景吸引,第二年便居家迁来。见到他的时候,他正摆开画板在画自己住的小楼。“画家画家,就是要画自己的家。”他胸前的围裙沾满颜料,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他说,古堰画乡是他的转折点。“我就是要从商品画走向原创,才来到这里的。”原来他一直从事行画创作,虽适应市场,一味的临摹却失去了自己的思想。画乡的美景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而画乡的油画大师更给了他进步的最大动力。“来这里写生的人极多,行内画家的交流最能激发创作灵感。”

这样的人在画乡很多,他们或绘画或销售,年收入都在五六十万元以上。大港头村安静的江滨路老街,2007年才不过两三家画廊,不到五年已陆陆续续有40多家。

这些画廊里,一位白发老人最为显眼。他是唐雪根,古堰画乡的大名人,街头巷尾都有他的工作室。虽然已经70多岁,依然精神矍铄。他自诩“小镇上的将军”,始终坚持原创。

他的60米长、3米高的超长油画《东方潮》便是在古堰画乡所绘。为什么会选择在古堰画乡画钱江潮呢?“古堰画乡很安静,钱江潮虽澎湃,但作画需要内心宁静,这里非常适合创作。”在他看来,画乡的美,在于拴住了他在这里作画的心。

一有闲暇,他就背着相机穿梭在小镇的各个角落。如今他正在为丽水创作:60件风景、60件古村民居、60件山民、60件民用器皿。“用眼睛去看,用心去画,就是爱这片土地最好的方式。”

守望家园,走向自然。画乡,或许就是用画笔描绘最美的家乡罢。

留住伊人在水一方

一个千年古堰,一个新兴画乡,瓯江将其分隔两边,关联甚小。古堰画乡,成功将两者串联起来,这个听上去十分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名称,源于一个实质性经济发展缘由。

为充分利用两地历史、文化优势,政府把隔江相望的两个地方纳入同一个范畴,借“古堰”扬“画乡”,突出历史底蕴,以“画乡”推“古堰”,彰显文化传统,再围绕油画产业促进经济建设。“别的地方是拼命找文化渊源,我们则是选择性有取舍地发展地方文化。”古堰画乡管委会副主任杜良飞如是说。

“现在想入驻画乡,就没那么容易了。”古堰画乡油画协会会长陈金仁笑。能留住画家,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这里,能感受到一种油画文化产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陈金仁说。古堰画乡十分重视油画产业的发展,为打响知名度,古堰画乡修建了展览馆,收藏知名画家、丽水巴比松画派代表画家的作品。

近几年,政府牵头举办了“观看的姿态”油画展、首届古堰画乡艺术沙龙精品油画展、全国知名油画古堰画乡写生创作、丽水巴比松风景油画展等系列活动。有了归属感,越来越多的画家慕名而来,不能“安家”,起码要寻找宁静的“安身”所在。

“在水一方”是这里的美术写生创作基地,接待了无数美术、摄影爱好者。其总经理徐萍十分自豪,光她这里一年接待写生采风的学生和画家近四万次。“常常里面还没退房,外面已经有人提着行李等候了。”不过几分钟,又来一批学子。

沿着老街,一会儿就走到了码头。渔船泊在岸边,一个男孩正在画船上的渔网,一笔一画,在水光云影里描绘着古堰画乡的春秋。

小贴士:

都江堰聚源中学范文3

鲁贵卿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

“都江堰三角法则”模型

都江堰水利工程,素有“天府之源” “镇川之宝”的美誉。她修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历经2000多年岁月沧桑,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并且仍按照当初设计建造者的思路和方法有效运行,其中必然蕴藏着先人们的巨大智慧和哲学道理。2003年和2004年,笔者带着工作中对解决传统国有企业人员困局的思考,先后两次来到都江堰,在叹服古人巧夺天工的智慧的同时,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治水秘诀引申到当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

都江堰工程的三点启示。就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江堰工程给了我们“三点启示”:疏导是根本,团队永恒,人人皆可成才。

疏导是根本。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无坝引水,其治水的核心在于“疏”,通过巧妙的设计,有效地疏导水流和沙石,达到水流大小可据旱涝调、水流快慢可据地势调、沙石流向可据水流调、沙石清理可据引导调。人亦如是。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人性如水性,有善的、驯服的一面,也有恶的、肆虐的一面,对人的管理必须顺应人性规律、因势利导、扬善抑恶,使员工行有方向,干有目标,自由流动,各得其所,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

团队永恒。都江堰主要有五大主体工程——百丈堤导水、鱼嘴分水、飞沙堰溢洪、凤栖窝排沙、宝瓶口引水。五大主体工程之间以及主体工程与附属工程之间,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围绕“使成都平原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成为稻米飘香的天府之国”的目标,共同发挥分水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作用。由此感悟,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只有团队成员加强沟通协作、配合互补,围绕团队整体目标共同努力,团队才会实现基业永恒。因此,打造精干高效的团队,使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分工有序、权责分明、精诚合作,自觉为团队永恒贡献力量,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

人人皆可成才。都江堰工程的建成,完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结果,原本平淡无奇的卵石、山体、岩石,甚至是最不起眼的沙子,在设计者的手中都仿如点石成金,从而造就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千古传奇。都江堰工程中支撑鱼嘴的金刚堤,就是由岷江河床里的碎石、沙子堆积而成。这些不起眼的、看似毫无用处、甚至于有些负作用的碎石细沙一旦集中堆砌起来成为“金刚堤”,就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确保鱼嘴完成“分四六、平水旱”的使命永不废坏。同样的道理,“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人才在于发现,在于培养,在于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因此,“人人皆可成才”不是一句空话,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涵。

可以说,“疏导是根本”“团队永恒”“人人皆可成才”即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给我们的三点启示,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三条基本法则。

“都江堰三角法则”的基本内涵。由上,笔者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都江堰三角法则”(如图1)。

从字面上来看,“都江堰三角法则”源于企业借鉴都江堰工程治水的智慧,而之所以定义为“三角法则”是由于其特殊的几何意义。“三足才能鼎立”“铁三角”等体现出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形状,“任何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均可构成一个三角平面”则体现了三角形的全面性。从示意图来理解,“都江堰三角法则”由外三角、内三角、核心圆三部分组成。

外三角。外三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三条基本法则,来源于都江堰对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三点启示。外三角三条边的关系是:“疏导是根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团队永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略,“人人皆可成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内三角。内三角表达的是决定组织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要素缺一不可,“目标”解决“为什么干”、“机制”解决“怎么样干”、“素质”解决“会不会干”。

核心圆。核心圆以人为中心,体现人是组织的核心,“以人为本”是都江堰三角法则的核心思想。企业把人看作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性,管理需求。因为人性如同水性,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不管人性假设如何,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需求,就是追求幸福、美好的事物,如同水最终都是奔向大海;二是人性是复杂的,不能简单以性本善或性本恶来假设人性,如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既有被驯服的一面,也有肆虐的一面。因此,企业对人的管理汲取了都江堰工程治水的智慧,一方面关注员工需求,尽量满足员工美好愿望;另一方面顺应人性规律,关注人性,因势利导、扬善抑恶,使员工在企业能够各得其所,各就各位。

“都江堰三角法则”本质内涵是企业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系统地将员工和企业整合起来,构建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人力资源核心理念、政策和具体措施等要素的协调运行,实现人与岗位、人与组织、组织与战略的有效契合,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都江堰三角法则”的内在逻辑关系。 “都江堰三角法则”的外三角、内三角、核心圆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外三角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则;内三角体现组织能力建设的基本要素:核心圆中的“人”是内外三角的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内外三角的三条边一一对应,体现了组织能力建设与人员资源管理的相互融合,协调一致。

“机制”对应“疏导是根本”。中医理论认为“经络疏通,百病不生”,易经上也说“变则通,通则久”。企业致力于用疏导的思路,系统整合人力资源选、育、用、留各环节工作,将员工的行为导入到预定的轨道,并根据执行情况给予相应的激励和约束,从而激活人力资源,使企业这池春水有效流动起来,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基业长青。

“目标”对应“团队永恒”。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建立企业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体系,并通过推动的体系的“共知、共识、共行、共享”,使团队共同目标和价值观“固化在员工思想里,融化在员工的血液里,落实在员工的行动上”;二是打造高效团队,构建简单明朗、分工协作、求同存异的人际氛围,发挥员工的长处,调动员工积极性,让员工感觉到强烈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素质”对应“人人皆可成才”。这其中有两层意思:一是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和开发,平淡无奇的石头能够成为都江堰的中流砥柱,首先在于建设者的雕琢和打磨。同样的,人才在于培养,在于历练。二是要致力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经典名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就是说,人都是有缺点、有不足的。“先有伯乐,才有千里马”,人才在于发现,在于用人所长,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

“都江堰三角法则”的实践

在贯彻“都江堰三角法则”的过程中,中建五局始终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大胆创新,从内外三角对应的三个方面入手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实践工作。

清晰目标。“都江堰三角法则”内三角顶边“目标”对应外三角底边“团队”,解决的是“为什么干”问题,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要围绕团队确立,只有当员工都坚守相同使命,秉承相同价值观,朝着共同目标努力,才能形成无坚不摧的战斗力,企业团队才能实现永恒。

目标愿景引领团队。中建五局确立由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战略思路、战略目标、管理方针等一整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目标体系,总体愿景是“把五局建设成为‘社会尊敬、员工自豪’的现代化建筑地产集团企业,成为全国一流的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商、全国一流的基础设施专业营造商、全国一流的房地产品牌发展商”。在战略实施上,践行“四步走”战略(见图2),并每年根据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主题年”形式重点解决。

“信·和”文化凝聚团队。多年以来,中建五局着力打造“以信为本、以和为贵”的“信·和”主流文化,在团队建设上,用文化的力量塑造团队共同的价值观,将企业目标灌输到每个员工,使员工自觉践行“信·和”文化。中建五局的“信·和”主流文化(如图3)源于中华文化、湖湘文化和中建文化,并结合中建五局的实际情况而来。在精神层面,建立了包括基本表述、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愿景、企业目标、管理方针等在内的一系列体系;在制度层面,建立了覆盖企业运营各个环节的65本标准化手册,300多项制度、办法、程序;物质层面,建立了涵盖企业物质经济状态、五局名称、标志、CI形象、网站等在内的系列工程。在思想文化建设上,开展了四次重大行动,推动企业管理升级:一是2003年起,实施“信心、信用、人和”三项工程建设,推动五局扭亏脱困:二是2006年起,践行“立德、立人、立业”企业三立使命,推动五局做强做大:三是2009年起,开展正确处理“公与私、是与非、言与行、苦与乐”这“四组关系”大讨论活动,推动五局科学发展:四是2012年起,开展“学习超英好榜样”活动,推动五局转型升级,将“忠诚不渝的信念、公而忘私的情操、是非分明的品格、以苦为乐的境界、言行一致的作风、关爱群众的美德”的“超英精神”推向全国,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健全机制。“都江堰三角法则”内三角右边“机制”指向外三角左边“疏导是根本”,解决的是“怎么样干”的问题。中建五局将“疏导”的思想贯穿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着力打造三大机制。

创新引导机制,重组业务流程,确保职责牵引轨道畅通。通过组织结构设计的方式裁减管理层级,形成“局一公司一项目部”三级扁平化的组织体系,提高了工作效率;运用岗位体系设计的方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织机构设置和定编定员,确保各岗位职责清晰、权责对等:通过实行法人管项目的方式,构建授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

创新激励机制,构建“四三五”薪酬体系,确保职业发展通道畅通。“四三五”薪酬体系是指四大职业通道(如图4):行政管理系列、专业技术系列、项目经理系列、工勤技师系列;三大晋升梯子:一是岗位级别,二是职务职别,共设十一级,三是工资级别,共19级76档;五大工资单元即岗位工资、津补贴、保险福利、效益工资、专项奖励五个组成部分。“四三五”薪酬体系的实施,使员工行有方向,干有目标,为员工提供畅通的职业生涯发展渠道。

创新竞争机制,严格绩效考核,确保进升退出通道畅通。在竞争机制建设方面,中建五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科学招聘管理、分类用工管理、竞聘上岗等方式,确保员工进出及上升渠道畅通。中建五局将重奖和严惩相结合,着力打造“金条加老虎”的绩效管理机制,并营造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氛围,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通过奖惩分明的约束机制,在下属单位和员工中有效传递压力和动力,在全局建立起全面拉网式的、立体交叉式的考核体系。中建五局在内部还大力倡导执行力文化,要求企业各个层面各司其责,“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把事做正确”,确保全局上下步调一致、反应快速、政令畅通,最终保障企业目标达成。

提升素质。“都江堰三角法则”内三角左边“素质”指向外三角左边“人人皆可成才”,解决的是“会不会干”的问题。中建五局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和配置,努力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对合适的人,进行合适的培养,放到合适的岗位,促使人人都可以成才。

队伍建设。在队伍建设上,重点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花大气力抓好核心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在选才用才方面,中建五局提出人才观念“七成定律”,从看人(一个人如果70%优点,就是优秀人才)、知人(要用70%的注意力发现人的长处)、用人(候选人能具备应征岗位70%的要求就可以使用了)、管人(一个团体有70%的人符合职位要求,工作尽心尽力,就是不错的团队)、容人(别人提的意见,包括批评和建议,要花70%的精力去反思自己)、做人(能做到有70%的人认可你就算不错了)上运用“七成定律”,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青苗人才一后备干部一两级领导班子”梯队体系,完善“接班人计划”,制定集人才的选、育、用、留为一体的员工培养体系——青苗计划,建立新员工招聘的素质模型标准,运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选拔高校毕业生;通过导师带徒、青苗工程等方式不断培养新员工的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制定后备干部选拔机制,并对后备干部实行优进劣退的动态管理。

能力建设。在素质能力建设上,中建五局总结出了“721”人才成长规律,即一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70%来自于实际工作岗位的锻炼,20%来自于本人的业余学习,10%来自于脱产培训学习。中建五局通过有组织有意识地安排员工进行不同的岗位锻炼,进行轮岗交流,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中建五局持续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一年一期领导干部学习班、一年一期中层干部培训班、一年一期新员工入职培训班、一年一次青苗人才座谈会、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班、一年推荐一本书等。中建五局实行培训全员覆盖,并将信和学堂作为员工持续学习、提升素质的载体和平台,实施“千人研究生计划”,为中建五局持续发展提供思想、理念支撑和人才支持。信和学堂通过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扩大讲师队伍,开发精品课程等方式,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都江堰三角法则”应用的成效

中建五局通过多年一以贯之的坚持运用和持续完善“都江堰三角法则”,有效地破解了国有企业“人”的困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释放了生产力,从而使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老国企焕发了青春,步入了持续发展、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在“都江堰三角法则”的指引下,中建五局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的局面完全改观,实现了由人事管理向战略导向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转变,建立起了科学、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实现了人员能进能出(10年时间引进员工10000多人,流出员工6000余人)、干部能上能下(中建五局中层以上干部岗位205个,提拔、降职、免职、交流913人次)、收入能增能减(岗变薪变、绩效定薪);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重组了人力资源工作流程,人力资源基础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标准化、信息化;构建了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遵守规则,按程序办事”已经成为员工的共识,“尊重贡献,崇尚简单”已经成为企业的主流。

人才队伍结构大大优化。通过运用“都江堰三角法则”,中建五局人才队伍结构大大优化,呈现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趋势。2002年时,中建五局是“三五”牌员工结构(在岗职工4876人,离退休职工4870人,不在岗职工5555人)。到2009年底,亏损企业清零、职工内债清零、下岗员工清零,国企冗员多、负担重的历史遗留问题彻底解决。到2013年底,员工平均年龄从37.1岁下降到31.2岁,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从35%提高到86.1%,管理人员从54%提高到97.1%,本科以上占比53.7%,员工队伍结构呈“V”型变化(如图5)。

企业凝聚力显著增强。“都江堰三角法则”在中建五局的成功运用,有效促进了企业在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在财务指标高速成长的同时,五局的经营结构、组织结构、队伍结构、市场布局、体制机制、企业文化、社会信誉等非财务因素也发生了重大的良性变化,企业运营品质大为提升,扁平化组织优势、年轻化队伍优势,企业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程度日益提升。

2003年以来,中建五局消化安置原下岗员工再就业近3000人,归还职工内债3.8亿元,员工年均收入连续十年年均增长21.9%0中建五局通过提高薪酬福利使员工享受企业的发展成果,通过建造一个公平、宽广的舞台让人才感到有用武之地,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多种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通过价值观体系建设,“信·和”文化已融化在员工的血液里,以“信心、信用、人和”取代了以往的“三失”现象,彻底改变了中建五局的精神风貌、工作作风、价值标准、内部氛围,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大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大大提高,对企业满意度显著提高,使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一起迸发出来。

企业社会价值大幅度提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都江堰三角法则”体系构建以来,中建五局的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加速发展,呈现出了850增长曲线(如图6),年经营规模由2002年的20多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300多亿元,利税总额由2002年的0.4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0多亿元,企业资产总额由2002年的20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60多亿元。

都江堰聚源中学范文4

关键词:都江堰;青城山;RMP理论;养生旅游

2015年5月23日,正式启动打造“中国・青城山・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新征程,这也将是全国首个以康体养生为主题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1]以促进其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一、养生休闲旅游

(一)养生旅游的概念

养生旅游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健康需求,将养生资源与旅游结合,从而衍生出的一些独具特色的养生旅游产品卖点,而根据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也有相应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2]同时也是一种以优良的环境为基础,以养生为主题开发有助于旅游者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专项旅游产品。[3]

(二)养生旅游国内外发展现状

养生旅游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以健身活动与医疗护理为特征,满足旅游者放松、平衡的目的和逃避工业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现已较成熟。[4]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生态养生为主的法国“浪漫普罗旺斯”、养生SPA与瑜伽印度喜马拉雅“安南达”、还有韩国以整容为主和泰国以医疗为主的医疗养生旅游等。[5]

我国的养生旅游始于2002年海南省三亚保健康复旅游和南宁中药养生旅游,还处于发展初期,对养生旅游本质、运行机制、以及开况都缺乏全面的认识。

2006年,都江堰市政府围绕‘中国式养生’的理念,纲要提出打造国际养生博览会,并建设以中医药国际研发中心为核心的支持体系和养生体系,几年下来都江堰-青城山地区的养生旅游发展小有成就。[6]

都江堰养生旅游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分析和规划,而在旅游资源规划方面,RMP分析法是一个很实用的方法,本文将采用此种方法对都江堰-青城山地区的资源、市场和产品的开发进行分析。

二、RMP分析法

吴必虎(1999)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旅游市场调查分析预测、旅游产品开发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旅游规划实践,提出了资源、市场、产品的分析流程,即RMP分析方法。即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资源分析和市场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行产品分析,并最终提出以旅游产品为中心的规划框架。[7]

三、都江堰-青城山养生休闲旅游的RMP分析

(一)资源分析

1.自然资源分析

都江堰市位于岷江上游、成都平原的西北方,居于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的“上风上水”,历来有“天府之源”美誉。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造成了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

2.人文资源分析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技术的璀璨明珠。而在青城山东麓有距今约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芒城遗址,在中国同时期古城址中实为罕见,出土的大量文物对研究古蜀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3.宗教资源分析

青城山是道教的发祥地,青城山的道教养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纯文化研究,即学者们对道教典籍中的养生思想及传承方式进行研究;二是结合旅游研究,即将道教养生文化融入旅游开发其中,形成特色的道教养生旅游。[8]

(二)市场分析

1.宏观市场

2015年共有41.2亿人次国内或出境游,旅游行业收入达4万亿人民币。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相较2014年的30311亿提升近万亿。从全球的旅游经济成长趋势来看,未来15年内,旅游行业将进入生态、养生的“休闲时代”。

2.来川旅游和来都江堰青城山旅游的现状

近年来,都江堰旅游飞速发展,2014年全市旅游人次达到2014.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1.8亿元。跟全国各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一样,都江堰旅游业依旧以传统观光体验产品为主,但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追求在旅游中收获健康体验,尤其是养生的旅游需求。

3.养生旅游开发的巨大市场

据北京国际健康论坛报告,我国人口中15%属于健康,15%属于非健康,70%属于亚健康,那么80%以上的人将是养生旅游的客户群或者潜在客户群。

(三)产品分析

1.田园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都江堰-青城山地区有薰衣草、川穹等百草园基地和猕猴桃等农产品基地,可以在此基础上,将田园的资源进行加工转型,例如进行猕猴桃的加工,可以开展农家乐特色旅游形式等。

2.康体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2015年已经有医疗集团入驻都江堰-青城山地区,前后陆续有许多的医疗养生、中医养生在此投资,将在此打造一个集养生、抗衰、医疗相融合的酒店式的国际化抗衰老中心。

3.道家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青城上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源地,其所具有的道家人文资源不可估量,都江堰-青城山地区可以多加运用这一独特的道教资源,抓住游客虔诚于宗教的心理,对其道家养生旅游产品进行开发,打造全国特色唯一的道家养生旅游目的地。

4.医疗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医疗养生旅游是养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早在2008年都江堰市被授予全国长寿之乡的美誉,其生态环境幽静,是医疗养生旅游开发的绝佳之地。

5.中医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都江堰市是“国家中医先进县”、“全国首批中医养生准入试点县”因此在这样的城市容易上,更有成都中医药大学等该等医学院校的支持,将在都江堰-青城山地区成立中医养生集聚区。

6.运动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充分运用都江堰-青城山的山地等资源,开发其运动养生旅游产品,成都双遗马拉松将于2016年3月在都江堰地区开跑,类似于马拉松这类的运动将更多的在都江堰-青城山地区举行,促进形成都江堰-青城山地区运动养生旅游目的地。

四、都江堰-青城山养生旅游开发研究设想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多元化的养生休闲旅游产品

在高压力和快节奏生活下,很多人希望可以在旅游期间缓解身心疲劳、调节身体健康等, 根据人们对于养生旅游的需求,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人的不同需求,开发符合各种形式的养生休闲旅游产品。

(二)确定市场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发养生休闲旅游产品

都江堰-青城山要建立全国首个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这个养生旅游目的地既是面对全国的人群,也吸引全世界的人们到此进行养生旅游。由于都江堰-青城山有道教等特殊的资源,可以针对性的开发养生休闲旅游产品。

(三)拓宽产业链,与地产合作,促进开发养生休闲旅游产品

产业融合,能更大激发产业的活力,都江堰-青城山利用其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与地产行业合作,从而促进两个行业的发展。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合理利用RMP理论对都江堰-青城山地区进行资源,市场和产品分析,从而系统,针对性的开发养生旅游产品,促进都江堰-青城山全国首个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的建成和发展。

虽然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但是由于本文在对都江堰-青城山地区进行分析时并没有实际的实践,因此在实践中可能还需要做略微调整和改变。(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都江堰聚源中学范文5

【摘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成都双遗马拉松赛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周期性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发展的关系以及赛事举办城市对城市品牌效应的影响。对成都双遗马拉松赛与城市文化形象、城市群众文化活动、城市环境保护的耦合效应进行研究。

【关键词】周期性 体育赛事 城市品牌发展 耦合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中国的竞技体育开辟了新的里程碑,也使得体育赛事推向高潮,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焦点。体育赛事以其独特的影响力和广阔的宣传力,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群众也开始关注于体育赛事。体育赛事己经被认为是城市文化的活招牌,城市品牌发展综合实力的体现,体育赛事的举办不但可以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因此,研究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发展也就变得尤其重要,都江堰作为一个双重非物质文化遗址的旅游城市,以都江堰马拉松赛事作为研究对象,既有利于都江堰马拉松赛事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体育赛事促进都江堰城市品牌发展,同时也对其它城市举办与开展体育赛事具有借鉴意义。

1.周期性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发展

周期性是指定期不定期的就会发生的现象。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等都具有周期性,正是因为周期性使体育赛事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体育活动的参与也越来越多,关注体育赛事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今,体育赛事的举办城市己经成为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标志,展示城市竞争力、城市推广的一种新途径。

1.1体育赛事的举办可推动城市文化发展

体育赛事推动着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体育产业文化赋予了城市物质文化、城市精神文化新的内涵。城市的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表现,如体育场馆、城市交通、城市标志性建筑等都可纳入城市物质文化的范围之内。他们大多以法律或规范的形式确定下来。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体育赛事增强了市民自豪感,提升了市民素质,城市形象的提高等。

1.2城市品牌发展需要体育赛事来展示

体育赛事作为一种提供竞赛和服务产品的事件,其规模和形式受游戏规则、传统习俗等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历史文化背景。城市对体育赛事的举办可以满足不同参与者在多层次的需要,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的冲击,带来显著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城市的发展需要特殊的形式来展示和宣传其独特的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体育赛事便成了城市品牌发展展示魅力有效途径。

2. 举办周期性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的关系

2.1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竞争力的作用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城市发展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也是城市文化的主导因素。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要素,其它城市很难通过其它方式来获取。体育赛事的举办为举办城市留下了丰富的体育文化遗产,如体育运动设施,体育场馆等。标志性的体育场馆也会成为赛事举办城市旅游新的景点,丰富了体育赛事的物质文化,如水立方、鸟巢等运动场馆,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就成为了北京市新的旅游景点,成为了一种文化遗产。奥运火炬祥云的设计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成为了奥运会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大型体育赛事使用的场馆设施也会成为旅游的新资源。为城市的文化事业提供了新的Y源。因此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许多造型各异的城市地标、文化长廊、体育公园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建筑视觉景观形象,有效促进了城市视觉景观文化的发展,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直接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2.2举办城市文化对城市品牌效应的影响

城市文化促进了体育赛事文化的发展,城市文化与体育赛事是相互推动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城市人文精神的凝聚都为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城市的品牌形象、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活动和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为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文化的基础。而正是这种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对于举办城市品牌的塑造,才是影响的重要因素。同时城市的文化是促进与其他城市对外交流,扩大城市知名度,提高城市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城市文化应与体育赛事文化相耦合,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必须要以繁荣城市体育文化为前提,同时把体育赛事与城市经济、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有机结合,打造独特的赛事形成城市的文化核心竞争力。让极具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走向世界,与世界先进的体育文化相互交融,吸取世界先进体育文化的精华为己所用,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3成都双遗马拉松与都江堰城市品牌发展的耦合效应

3.1成都双遗马拉松赛与城市品牌发展

马拉松之所以为国内各大城市所欢迎,是因为它对宣传城市、营销城市有着巨大的作用。历史文化名城――成都・都江堰市发现了这一体育运动存在的商业价值,将其注入到城市品牌文化建设发展中来,将体育赛事和城市品牌发展相结合,开辟体育赛事文化的新天地。仅仅举办第二届马拉松,就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效。拉动巨大人流,并且符合都江堰精心设计的体验休闲游预想,这张名副其实的国际赛事名片,已经被都江堰收入囊中,“文化――体育――旅游”的合作模式,正在为都江堰新旅游的示范,为都江堰旅游创造了从景区式观光迈升到全域体验式旅游的条件,同时也让未来的都江堰旅游充满了想象空间。

3.2成都双遗马拉松与城市文化形象

双遗马拉松赛服务于都江堰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体育赛事文化战略部署,促进都江堰“以市育赛”“以市促赛”的产业发展机制。正确的品牌战略部署,不仅提高了市民综合素质,也丰富了城市精神,加速了都江堰市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打造都江堰特色体育旅游城市品牌,马拉松赛事的加入无疑是张新招牌,“马拉松赛”的举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都江堰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赛事的举办与都江堰城市文化旅游的融合将推动整个地区文化旅游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都江堰马拉松赛事是一种现代城市的文化,马拉松赛事作为一种文化,丰富了都江堰市城市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扩大了都江堰的城市影响力、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3.3成都双遗马拉松赛与城市环境

都江堰作为一座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还保有自身城市特色的城市之一,早已经文明于国内外,被人熟知的不仅仅是这里浓郁的文化底蕴,还有独特的风土人情,既是一个古老、祥和、历史文化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拥有先进科学技术国际现代化旅游城市。这里有神奇的水利工程、有闻名遐迩的历史名山与名胜风景区,还有最古老的道教发源地,双遗马拉松赛事首次实现同时穿越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和四川大熊猫自然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两大世界级遗产,来自全球的马拉松爱好者跑进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景区,让马拉松这项全球性的体育运动与都江堰的世界级双遗旅游资源完美结合,堪称马拉松赛事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一座城市独揽双遗产,这独有的资源,正在成就双遗马拉松成为“马拉松最佳赛事”。

4成都双遗马拉松赛与城市品牌发展的未来思考

4.1存在的问题

4.1.1缺少马拉松赛事的专门管理机构

由于现阶段成都双遗马拉松赛事都是政府主导,用行政权力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缺少马拉松赛事的专门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赛事规划。目前都江堰市除了成都双遗马拉松赛事以外,有影响力的国际体育大赛数量并不多,无论是自主创办品牌还是引进赛事,是否适合都江堰市的发展,是否有较大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和研究。

4.1.2成都双遗马拉松的举办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

成都双遗马拉松的举办可能会面临债务负担、投资成本扩大等经济风险。为评估投资,在投资建设前应该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在比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健康隐患和运动性意外伤害风险。

4.1.3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本次马拉松赛事对马拉松赛事市场开发力度不够。没有精心制作赛事的相关产品,赛事的有形产品包括吉祥物、会徽、纪念品没有最大限度的开发出其商业价值,产品开发单一,马拉松赛事的商业开发不足。

4.2成都双遗马拉松赛与都江堰城市品牌发展的发展策略

4.2.1加大体育赛事商业开发力度,促进马拉松赛事向商业化迈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特别是经济现代化的社会,赛事的举办离开了经济的大力支持,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加大成都双遗马拉松赛事的经济投资投入,是向国际化知名赛事迈进的前提,也是赛事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开发马拉松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吸引社会资金来不断提升赛事的知名度,为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其中主要采取具体举措:(1)加大市场的开发力度,通过对体育赛事的策划、包装和经营以提升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2)充分利于传播媒体的商业价值,加大赛事媒体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体育赛事的影响力与知名度;(3)加大与专业体育赛事推广公司的合作,充分让其发挥赛事经营公司在赛事产业链中的作用,提出具有创新市场开发理念,从而提升体育赛事的经济价值。

4.2.2充分调动市民共同参与体育赛事,提升城市文化建设

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尽的,脱离群众的体育赛事最终也将得不到支持与发展。因此,充分调动市民共同参与体育赛事的发展与完善,不断调动市民共同参与赛事的激情,提升城市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举措:(1)强化城市居民的主人公地位,不断加强体育赛事的宣传力度,开展全民参与体育赛事的活动宣传,如组织在学校学生赛事期间观看参与体育赛事的活动与志愿者服务;(2)在社区组织与倡导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赛事”的体育赛事参与活动;(3)在企业建立学习体育拼搏精神,组织和参加体育赛事活动,丰富企业文化活动。

4.2.3突出都江堰市历史文化背景优势,打造具有双遗文化特色的体育赛事品牌

城市文化和体育文化相互融合,打造独特的体育文化是形成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都江堰市最具特色的文化。今后,都江堰市选择赛事不但要从精神文化出发,突出双遗的文化优势,还要考虑和目前赛事的互补情况,不要贪多求全,应该花费更大的精力来培育已有的赛事,使之成为都江堰的品牌。建议根据一次举办和长期举办的赛事进行分类,一次性的有特色的高规格体育大赛,与长期举办的已形成品牌国际体育大赛,更好地塑造都江堰文化的个性,体现体育赛事培育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融合。一些影响力较小的国际体育大赛可以往周边城市或其他城市转移举办权。

参考文献:

[1]何振梁.北京奥运会对我国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4(3):3一6.

都江堰聚源中学范文6

【关键词】旅游文化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都江堰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 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 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1.2 旅游文化分类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企业文化。[2]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3]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1.3 旅游景观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4]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2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3 都江堰景区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想

3.1 都江堰景区文化解读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水利文化。是人们在利用水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到离堆公园的园林建设,都江堰景区处处渗透着水利文化的影子,水利文化就是都江堰景区的灵魂。例如,鱼嘴分水堤的创建,它不同于传统堤坝,为拦水的横“一”,是一个分水的竖“1”。就是这个“一”字写法的简单变化,在人类治水的历史中却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与磨练,这个变化昭示了在人与水的关系中,人类终于站起来了,掌握了主动权,变水患为水利。这种思想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大禹,并将其发扬光大。竹笼和杩槎在水利工程的建造中的运用,也是都江堰水利文化典型的代表。竹笼以柔克刚、聚少成多,在都江堰治水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二,园林文化。是人们在利用空间进行审美时,构筑建筑物、栽种花木、掇山理池等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包括建筑小品、假山、人工池、动物以及安排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和思想。作为风景名胜地的具有景区,园林文化在离堆公园、二王庙、玉垒山公园均有体现,而离堆公园尤为突出。其中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一处假山的堆叠,还是一丛花木的摆放,都非常讲究。其中众多的川派树桩盆景的离堆的亮点。比较遗憾是后来修建的堰功道一改中国传统园林的幽深、曲折为平直、对称的西洋园林风格。二王庙和玉垒山的园林建造也十分出色。作为道教建筑群的二王庙因地制宜,布局严谨,建筑杰出,为川西道教宫观的代表。而玉垒山各处建筑的建造也非常注重与环境的配合。

其三,祭祀文化。是人们为表达对于不可征服神秘力量的敬畏而形成的仪式、节日、禁忌,并因此修建的寺庙、神坛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江堰景区的伏龙观、二王庙、城隍庙均包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内容。除此之外,二王庙的庙会、都江堰放水节等节日和活动都蕴含大量祭祀文化。

其四,其他文化。此外,都江堰景区还有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

3.2 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

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主要包含水利文化、祭祀文化、园林文化、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诸方面。但由于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涉及面较窄,与景区核心文化价值关系相对疏远,因此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主要集中于水利、祭祀、园林三方面。其地位分述如下:

3.2.1 水利文化为核心

由于水利文化涉及都江堰景区的大部分地区,而且是都江堰景区的核心魅力所在,所谓“拜水都江堰”,这里的水其实准确来讲就是“水利”!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甚多,水文化发达区域也应以长江中游平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而水利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则都江堰当仁不让。因此水利文化在景观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3.2.2 园林文化为依托

红花也要绿叶配,再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如果没有美景点缀,也是不够完美的。都江堰景区植被覆盖率高,奇花异卉、亭台楼阁、山溪盆景点缀其间,使其更加耐看,增加了景区的魅力。游人在或走或停之间,美景满眼、步移景异、美妙异常。离堆公园、二王庙、金刚堤、玉垒山公园均有园林做背景。因此园林文化为都江堰景区文化系统的依托。

3.2.3 祭祀文化为皈依

二王庙、伏龙观、城隍庙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敬神、庙会、放水节都是祭祀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二王庙、伏龙观都是为了祭祀都江堰的修建者的。这种传统的祭祀活动表达了当地先民淳朴的感恩心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二郎的生日、六月二十六李冰的生日,人们都要在二王庙举行隆重的庙会,将他们当神仙进行祭祀。从宋朝起,每年清明放水节,地方政府高官要亲自主持都江堰放水大典,沿袭至今,形成了一个盛大的集会和节日。这些祭祀文化对于弘扬水利文化精神,净化和升华旅游者的精神世界都有莫大的好处。这就如同宗教旅游者的朝觐一般,可以升华旅游者的精神。因此祭祀文化为景观文化系统的皈依。是我们建立景观文化系统的目的—增智益神、提升旅游者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有助于我们在开发旅游景区时高屋建瓴,从文化的深度解读旅游景区。而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需以水利文化为中心,园林文化为背景,祭祀文化为皈依。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R.戈尔德耐,J.R.布伦特·里奇,罗伯特·W.麦金托什.旅游业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

[2] 李琼英,方远志.旅游文化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

[3] 刘敦荣等.旅游文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9.

[4] 陈宗海.旅游景观文化论[J].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上一篇原料采购

下一篇信息知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