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例6篇

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

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文1

【关键词】礼貌表达 授受表现 缓解压力

礼貌表达研究的中心人物B&L(Brown & Levinson)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中“威胁他人面子的行为(FTA)”是很难避免的,因而人们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礼貌策略。Leech将礼貌表达的理论定位于个人的语言表达技巧的研究范畴,并把礼貌原则分为以下六个准则。

“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感准则”。

表示动作行为之授受的日语补助动词中的「~てくれる和「~てもらう(以下简称受益补助动词)除了表示发话者(一方)从他人的动作行为中受益之外,还用于表示请求对方做某事、用于嘲弄奚落等消极负面事态。不同形态的受益补助动词的用法几乎都与礼貌策略(Politeness Strategy)相关。

本文主要结合B&L以及Leech的礼貌原则及策略,从礼貌策略的角度分两个方面对「~てくれる和「~てもらう的使用形式以及功能进行探讨。日常使用和学习中最为常见的单纯表示受益的用法部分从略。

一、在请求句中的使用及作用

请求行为在交际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请求行为会给被请求者造成负担,它属于B&L指出的威胁面子的语言行为,要遵循礼貌原则,在表达方式上讲究策略。请求语气的表达关键在于授受补助动词的选用,下面举出两个礼貌原则在授受表现中的应用。

1.负担最小化原则的应用

想促使对方实施某行为时,如果采用命令或直接请求的表达方式,就会违反Leech的“得体准则”中的“尽量要使他人负担最小化”的准则。因此需要避免直接请求或命令的形式,可以采用疑问句、愿望句、条件句等形式使语气更加委婉、柔和,以达到缓解对方心理压力的目的。下面举3种请求表达方式。

疑问句:お早めに回答していただけ(ください)ませんか。/您可否早些答复我。

愿望句:ご感想を聞かせていただきたいのですが。/我想听听您的感想。

条件句:返事は必ずしますので、気長に待ってもらえる(くれる)と嬉しいです。/

一定会答复你,如果你能耐心等待,我将很感激。

上面的三个句子都属于间接请求的表达方式,其中条件句最能够直接表现出给被请求者

的高度的恭敬客气。其请求内容是以假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即发话者完全尊重被请求者的选择,不对其抱有“接受请求”的指望,如果对方接受了那是自己的幸运。这种态度不会对被请求者构成“面子威胁”,可以使其毫无顾虑地选择拒绝。下面再举几个以条件复句的形式,间接表示请求的例句。

①大体の年齢と性別を付記していただける(くださる)と幸いです。/如果您能附记年龄、性别,我将感到非常幸福。

②その温泉をお勧めの理由も教えてくれ(いただけ)たら有難いです。/如果您能告诉我推荐那家温泉的理由,我将十分感谢。

③もし本当に帳簿のつけ方を無料で指導してもらえる(くださる)なら大変助かります。/如果真能为我指导记帐的方法,那可是对我帮助太大了。

④ご意見?ご要望をお気軽にメールしていただけれ(くだされ)ば幸いです。/如果能把意见要求及时发送给我们,我们将非常感谢。

以上例句都属于‘负担最小化原则’的应用。通过采用条件句和表示自己受益的授受句结合在一起的方式,达到缓解被请求者的负担的效果。

2.慷慨准则的应用

慷慨准则是Leech在“礼貌原则”中提出的六条准则之一。“慷慨准则”又包括两个次则,其中之一为“尽量使自己的利益最小化”。而日本学者姬野根据Leech的此项次则指出了相应的语言表达层面的准则,那就是“要尽量说出自己的利益之大”。

此原则运用于制止对方做某事的否定请求中。比如“请不要把车停在这儿。”此句属于接近禁止语气的否定请求。如果译成日语的「ここに車を止めないでください。或「ここに車を止められると困ります。将会违反Leech的“慷慨准则”。如果使用受益补助动词,使之变成「ここに車を止めてもらうと(くれると)困るんですけど...就符合姬野的“要尽量说出自己的利益之大”也就是Leech的“尽量使自己的利益最小化”的准则,达到慷慨待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效果。再看两个例句。

⑤こんなに忙しい時に辞めてもらったら(くれたら)、客の応対に支障を来たすことになるがね…/在工作如此繁忙的时候辞职,会影响接待客人的呀。

⑥私の言う事を誤解してもらうと(くれると)困るんでね。/要是误解我说的话可不好办呀。

上面两个句子的本意分别为①不要在如此繁忙的时候辞职。②不要误解我说的话。再看句中的「誤解する和「腹を壊す都是使发话人感到为难、麻烦的行为,但通过后续表示受益的补助动词「~てくれる、「~てもらう,可以体现出发话人慷慨待人的原则,有利于保持相互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表示消极、负面事态的陈述句中的使用及作用

Leech认为采用何种礼貌方式和程度要考虑谈话双方的颉颃度友好度协调度对立度来决定。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冲突、矛盾等消极负面事态是很难避免的,表现在语言中就是责难、埋怨、讽刺等语言行为。希望保持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而不希望与他人对立是人之常情,这就需要采用种种语言表达的策略。下面举出两个礼貌原则在陈述句中的应用。

1.赞誉准则的应用

Leech的“赞誉准则”中的“尽量减少对他人的责难”的准则,运用于发话者蒙受某种损失或与对方产生冲突时的语言表达中。比如对方多管闲事,给发话者带来麻烦,造成不愉快时,如果说一句「余計なことばかりするね(净管闲事。)则埋怨、责怪的语气较强。但如果使用受益补助动词将其改为「余計なことばかりしてくれるね。则变成“嘲弄奚落”语气,这说明发话者并没有“责难对方”,反而还有余地把对方的言行当做“开玩笑”来对待,这样可以缓解与对方的对立情绪。再看下面两个例句。

⑦よくも約束を破ってくれたね。/你竟敢给我失约。

⑧痛いところばかり突いてくれるね。/好家伙,净揭我的短。

「~てもらう也有表示“嘲弄”的用法,但在例句⑦、⑧中不能替换「~てくれる。由于篇幅关系,「~てもらう表示“嘲弄”的用法部分从略。

2.慷慨准则的应用

慷慨准则除了应用于在上面提到的“制止对方做某事的否定请求”表现中之外,还用于以下两种非受益的场合。其一是,对于发话者的某种提议,对方响应不够积极时,通过使用「~てくれる,“说出自己的利益之大”,来解消对方的困惑,达到慷慨待人的效果。如下面两个例句。

⑨いやなら断ってくれていい、大したことじゃないから。/如果不愿意可以拒绝,没什么。

⑩気に入らなかったら破ってくれて良いから。/如果不喜欢,可以给撕了。

其二是,「~させてもらう的形式使用于给发话人自己带来损失、麻烦的事态的情况。

使用受益补助动词「~てもらう符合“说出自己的利益之大”的准则,可以带来保持相互间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效果。如下面两个例句。

返品送料は弊社の負担とさせてもらいます。/退货的邮资由弊公司负担。

宅配料は全て弊社負担とさせて頂きます。/送货上门的邮资由弊公司负担。

综上所述,做为礼貌表达的策略,在以疑问愿望条件等形式表示请求的祈使句中,或在表示消极负面事态的陈述句中,使用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和「~てもらう,可以使语气变得柔和、委婉。这样可以缓解对方心理负担和相互间的对立情绪,以达到慷慨待人、保持相互间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小泉保.入門語用論研究―—理論と応用[M].东京:研究社,2001:133-138.

[2]姫野伴子.負担と利益.埼玉大学紀要人文科学編(第41巻)[C].埼玉市.埼玉大学教養学部发行,1992:47-56.

[3]守屋三千代.日本語の授受動詞と受益性―対照的な観点から―.日本語日本文学(第12号)[C].东京:笠間書院,2002.

[4]井出里咲子任 栄哲.人と人を繋ぐもの―なぜ日本語に授受動詞が多いのか―.言語.第30巻[C]东京:大修館書店,2001:42-45.

[5] 蒲谷宏.日本語教育で授受動詞をどう教えるか.言語. 第30巻[C]东京:大修館書店,2001:52-53.

[6]堀江裕子.「~テモラウの機能について―—テクレルと対比して.名古屋女子大学紀要人文社会編.第48号. [论文集]. 名古屋市:名古屋女子大学发行, 2002:263-276.

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文2

《兰亭集序》作为王羲之散文体裁的代表作,古往今来被无数仁人志士精评细品,其中探讨最多的是作者通过《兰亭集序》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人生境界。该文作为高中语文必修篇目出现在我们视野中,如何在达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引导学生品味、感悟王羲之对生命嗟叹,探讨此间透露的人生哲学,是教师应该认真研讨的重难点目标。名师学者对此篇序言散文的解读不胜枚举,本文另辟蹊径,从课文中三个主要的语气助词“也”、“哉”、“夫”入手,引导学生涵咏品味其间妙处,领悟作者在特定时期特殊环境下传递出来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本内容,熟读成诵;

2.把握书序的体裁特点,掌握文言鉴赏的方法;

3.通过“也”、“哉”、“夫”虚词的比较探究,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对文言知识的掌握和对语言特点的鉴赏,难点在于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在开始今天的新课之前,老师想与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

(PPT展示)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宋)曾巩《墨池记》

提问:这主要是讲了一件什么故事?哪位同学能简单概括或者复述一下。(请学生回答,提示难解的字词,帮其疏通文意)

明确:这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故事,也正是由于王羲之孜孜不倦的勤学苦练,才最终使他成为一代“书圣”,才创造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PPT展示兰亭集序书法图片)兰亭集序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其内容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兰亭集序》。

二、诵读: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语气语调,把握节奏,读准字音,结合文下注释把握文章大意。(5分钟)

点拨:癸丑、会稽(kuài jī)、修禊(xì)/事也、流觞(shāng)/曲(qū)水、趣(qǔ)舍万殊,“趣”通“曲”、感慨系(xì)之、嗟(jiē)悼

齐读。

点拨:读后发现文段各段内容区分明显,作者的情绪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有什么不同,我们再细细品读一番。

分段朗读。教师示范朗读第一段。第一段是兰亭集会盛况的概要,作者心情较为愉悦,读时娓娓道来。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第二、三、四段,并说明该段大意和作者的情感变化。找出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词句,并用文中的话概括。

明确:“乐也”――“痛哉”――“悲夫”

精读:思想探究

“乐也”、“痛哉”、“悲夫”,我们发现不同的心境,使用的语气助词也不同。“也”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也,在这里放在句尾,作为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表达的是对事物固定状态的肯定或确定。如“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二)如果我们去掉“信可乐也”中的“也”字,变成“信可乐”,句义上有没有变化?哪里有变化?

明确:句义上没有变化,但是语气上和句式上有变化。助词本身就是起语意表达的辅助作用,对句子本身的意义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大。说话人是在传达一种新的事情或状态,若去掉“也”,只是一种平淡的叙述,带上了“也”,则是特别地传达出一种肯定的语气,说话人的语气得到了加强,情感也得到了深化。三月的江南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作者与志趣相投的友人会与山川林野之间,饮酒赋诗,抛开尘世的纷纷扰扰,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自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目之所至,大好风光尽收眼底。感情美和句式美达到了完美统一。“所以游目骋怀”,这里的两个动词“游”与“骋”极力表现了动作幅度之大和胸怀之宽。所以作者的感慨“信可乐也”。乐的是此情此景,是乐人也是乐事。“也”字在这里不仅加强了作者喜不自胜的情感,也在句式上使行文整齐划一,富有韵律美。

“岂不痛哉”的“哉”的使用又有什么意义,如何使用“哉”表达作者的心境的?

明确:“哉”在这里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呢”或者“吗”,如“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岂独一琴哉”(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此处加强了反问语气,表明作者痛之切,难道不悲痛吗?“哉”字含有强烈的语气,且常用在反问句、疑问句中肯定有力。在此段中,作者的思绪由眼前的景物转而至对人世的感慨。由“乐”转“悲”,“俯仰一世”夸张的手法极言人生短暂,人们应该怎么度过这短暂的一生?虽然人们选择的生存方式存在差异,但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快然自足”。然而一切都逃不过时间的仓促,一切将随着死亡而消失殆尽。此段其实就是在论述一个问题,那就是“俯仰一世”。时间是残酷的,死亡的不可抗拒感和人在生命长河中的无力感交织在一起,对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来说,心中自是无限慨叹。一句“岂不痛哉”戛然而止,悲痛之情萦绕不尽,思绪满怀!

最后一段最能体现作者情绪的句子有哪些?(“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夫”字在表达作者情感时有什么作用?

明确:“夫”作为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或“了”,在一定的语境中含有一定的感彩。在这里,我们结合上下文,可以推断出“夫”字是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悲叹,也是对庄子“齐物”思想的一个否定。“一死生”和“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夸大了生死的相对性,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认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种观点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是荒谬的。活着能创造价值,死了却一无所有,一切归零,活着和死去不可能等量齐观,所以作者扼腕而叹:“悲夫!”

史料补充:对人生苦短的感慨植跟于魏晋士人的心中,纵情山水的快乐是短暂的,老之将至的痛苦是必然的,所以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所以《古诗十九首》中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相较于西晋文人对仕途功名的追逐,东晋的王羲之淡化了对物欲的享受和对功名的贪恋,而寄情山水,淡泊明志。既清正为官,又“放浪形骸”。所以他不会有庄子的绝对的逍遥,是务实而不物质的人。所以他明白生的可贵和死的可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提醒世人在有生之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是多么必要。

三、研读:各抒己见

学习了王羲之对待生死的看法,你持何种态度?说一说你的人生观或者生死观。(学生自由陈述观点)

四、小结

王羲之从人类审美同构的角度,把个体放在历史长河中来看待,由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嗟叹,共同的感叹,使古往今来的人们相沟通,相延续,肉体虽灭迹,但精神之流水滚滚而东,永不停息。王羲之从横向的天地万物到纵向的历史长河,超越了个体生命,而走向了永恒的精神不朽。“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王羲之《答许询诗》)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把握短暂的生命,驱散浮华之物的遮蔽,使生命放射出本真自然的荧光,使个体获得充分的发展,做出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从而获得精神的永生。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对照王羲之的《兰亭诗》,比较诗与《兰亭集序》,品味二者的异同,深切体会诗人的旷世情怀。

兰亭诗 王羲之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压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板书设计

畅叙幽情: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俯仰一世:岂不痛哉

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文3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18.五、六两句中哪两个字表达了诗人为李白等人含冤受屈的愤慨和抗争?第八句中的投诗赠汨罗,是指谁?(5分)

答案:“憎”和“喜”二字表达了诗人为李白等人含冤受屈的愤慨和抗争。“汨罗”指屈原。

19.前四句用什么托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用天末起风、感秋托兴。抒发了对友人李白的思念和关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

关山月

陆 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闯,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第19题 这首诗以什么线索贯穿全诗?指出统领全诗的一句。(4分)

答案:以“月”为线索。“和戎诏下十五年”。

第20题 分析这首诗写了几个场面,形成了怎样的关系?(5分)

答案:将军、壮士、遗民构成的三个场面。形成对比关系。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鱼梁:指鱼梁洲,在襄阳岘山附近汉水之滨。

梦泽:云梦泽,在今湖北监利以北。

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的碑。

第19题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哲理?具有怎样的语言特点?(4分)

答案:表达了整个世界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哲理;语言朴素,通俗易懂。

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文4

【案例背景】“长文短教,短文深教”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常用的方法。《记承天寺夜游》是篇小品文,自然应该是短文深教。这篇文言文,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传达出微妙复杂的心境。此文深教的着眼点,我定位为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教学预设时,课堂程序主要设计为三个大环节:一、读顺(读得通顺,力求字正腔圆);二、读懂(扫除文字障碍,读懂字面意思);三、读透(走近苏轼,体会苏轼微妙复杂的心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读透”这一环节。为了引导学生读透课文,我采用品读文章重点词句和引入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本以为,课堂会循着我的预设思路有条不紊地开展,但是,在课堂教学时,意外却不期而至。

【案例描述】课堂进入了“读透”这一环节时,为了引导学生读懂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情感,我作了如下设计。

文章中,作者发出感慨,哪一句直接表明他的感慨?关键是哪个字?

我先抛出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找出了答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关键字是‘闲’。”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闲”字的内涵。先让学生给“闲”字组词,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文中“闲”字所传达的情感,它和哪个词语的意思比较接近?这个问题有难度,学生的回答虽有些意思,但都与文本隔着一层,未能真正讲透。

见此情形,我开始引入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1.背景介绍(旨在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明白苏轼历经生死大劫,在黄州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2.苏轼写于黄州的词句(旨在让学生感受苏轼在黄州寂寞、凄凉的心境)。3.苏轼的儒家理想(旨在让学生明白苏轼有政治上的远大抱负,有着坚守精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苏轼的心中充满了忧伤、寂寞和凄凉)。

这种心情下,如何理解苏轼月夜游寺的行为?

接着,我把学生引回到文本,提出以上疑问,学生很自然地回答:“是一种排遣、发泄。”我补充:“文中苏轼的心中充满了忧伤凄凉,抒发了贬谪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学生感受到了苏轼忧伤、寂寞、凄凉的心境后,我便接着引导学生感受苏轼的旷达乐观。我引入资料:儒道的隐逸观(旨在让学生感受苏轼的旷达乐观)。

被贬于黄州困苦境遇中的苏轼,传达给我们的情感仅仅只是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吗?

同样,我把学生引回到文本,又提出疑问。于是,就有一些学生回答:有喜悦之情,我感受到了苏轼的旷达乐观。见学生循着我的引导答出了我所需要的答案,我很高兴。于是,我对“闲”字进行了小结:“‘闲’既表明自己有着闲情逸致,又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从而,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旷达乐观。”

就在我准备再通过品读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描写景物的句子来进一步感受苏轼的心境时,课堂出现了意外。有学生举手说:“文章中,读不出苏轼悠闲喜悦、旷达乐观的一面,相反,文中苏轼的心境是忧伤悲凉、郁愤难平的,作者含蓄地发着心中的牢骚。”

我一愣,忙请他陈述理由。这位学生是班中的语文尖子,知识面广,文本也钻得深,曾一集不漏地看完康震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苏轼)》节目,对苏轼有一定的了解。他说:“苏轼是个旷达乐观的人,比如《水调歌头》这首词就体现了他的豁达。但在《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中,他传达出的心境是悲楚辛酸、郁愤难平的,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句,是出现在文章最后的,是全文的中心句,最能传达作者情感。“闲人”什么意思?“闲人”就是不能为世所用的人,苏轼有才华难以施展,有抱负难以实现,他以“闲人”自诩,不是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吗?”

话音刚落,班中立即响起了一阵掌声,好多学生点头赞许。确实,他分析得挺有道理,回想自己研读课文时,不也认为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吗?只是后来看了教学用书和相关的资料,才把苏轼在文中体现的心境理解成: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知人论世”是一种解读的方法,“着眼于文本”更是一种解读的方法。于是,我决定调整教学内容,循着这位学生的发言继续深入下去。我说:“刚才好多同学认为文中作者的心境是忧伤悲凉、郁愤难平的,他抒发的只是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而没有传达出悠闲喜悦的心境,没有表现出旷达乐观的情怀。那文章传达出的作者的心境究竟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再次细细品读课文,抓住关键的字句进行分析。”

学生再次朗读,几分钟后,开始发言。

生1:我认为作者的心境应该是悲凉的。文中的环境描写,色调幽冷,虽富有诗意,却给人以凄清寂冷之感。如果作者要表达自己悠闲喜悦的心境,那画面的色调应该暖色一些。

生2:我认为作者的心境应该是悲凉孤苦的。“念无与为乐者”,表明作者的心是孤独的,既然是孤独的,又能有多少快乐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作者不寻别人只寻张怀民。只因张怀民与他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同病相怜,互宽互勉。

生3:我认为作者是有欣喜之情的。至少他看到皎洁的月光是高兴的,“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然”一词,直截了当地体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生4:我认为作者有一颗闲适的心。文中的环境描写语言优美,意境空灵,如果没有一颗闲适的心,又怎能描绘出如此至纯至美的画面呢?

…………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临近下课,我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文章传达出的情感是微妙复杂的,既有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也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不过,‘赏月的欣喜’与‘漫步的悠闲’这两种情绪是淡淡的,是短暂的;‘人生的感慨’与‘贬谪的悲凉’则是作者的情感基调,是自始至终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当然,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只要有理有据,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

【案例反思】

课堂教学要重预设。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教师上课前至少要明确6个问题:1.这节课我要教什么?2.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怎样的目标?3.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的教学程序如何安排?4.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什么方法?5.每一个环节中,师生如何互动?6.学生学这篇文章会遇到哪些困难?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情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做了精心预设,通过品读文本与引入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感受作者的心境。在这过程中,我受《教师参考用书》和一些习题的影响,把作者的心境理解为“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并想尽方法把学生朝这个方向引导。其实,只要学生感受到作者寂寞、凄凉、忧伤以及自我排遣的心境就行了。再者,引入的资料多了一些,使学生在没有读懂文本之前,就已有了一个横在他们与文本之间的结论。

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文5

一、 怀古咏史诗特点

(一) 形式标志。标题有古迹、古人名,或有“咏”“怀古”“咏怀”等字眼。

(二) 表现手法。常用典故、写景、对比、衬托、抑扬、讽刺等。

(三) 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写眼前衰败、荒凉、萧条,也写历史事件经过,抒发感慨。

(四) 艺术特征。

1. “诗”与“史”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统一;

2. “史”与“志”结合:对现实政治强烈关注;

3. “古”与“今”结合:多维时空组合。

二、 怀古咏史诗常用典故(部分)

1. 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此后“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 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此后,“万里长城”即指守边将领。

3.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 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 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碧玉。后人就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之人为正义事业蒙冤受屈。

三、 怀古咏史诗思想内容归纳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最深处,具有很高鉴赏价值。思想内容有如下几方面:

(一) 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作者身世际遇与古人有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分两种。

1. 对比失落型

有的着眼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感慨自己。古人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自己却被朝廷冷落,不能才尽其用,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故地重游,联想古人,观照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观照,才使这首词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多少人共同心理感受,这首赤壁怀古词也因此才有了长久的生命。鉴赏这类诗词要抓住历史人物、事件和诗人身世联接点,找出共通之处,就能理解作品深刻寓意。

2. 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不得意,感慨身世,观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感伤怀才不遇(怀古伤己)的心境。

如杜甫的《蜀相》,诗人幽幽思古,感慨万千,遥念诸葛亮一生,为他业绩和精神所感动;盛赞刘备礼贤下士、诸葛亮雄才大略、君臣相契。结尾两句,诗人想到诸葛亮多次北伐,情系匡复汉室,有统一中国雄心大计,可惜操劳过度,死于军中。对此诗人充满哀思与痛惜之情。因此,这不仅是一首咏史诗,而且将咏史与讽今、咏人与写己有机结合起来。写诸葛亮雄才大略,就是希望当朝出现类似英雄平定天下;写刘备三顾茅庐,就是讽喻当朝皇帝不要猜忌贤才、黑白不辨;写诸葛亮未捷先死,就是抒发自己壮志不伸、一生潦倒的悲愤。因而咏史诗更显得情韵丰蕴、意义深远,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二) 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大多为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诗人们常借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为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模式时就是怀古最有理由时。分以下几类:

1. 昔盛今衰型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不尽人意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感伤,思古幽情;抒发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感慨,暗含对现实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疾苦,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

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金陵是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触发了无数诗人怀古幽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一个专题。

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都已埋没在荒僻小径里;东晋显赫一时的贵族,更已变成一座座荒凉古墓。

2. 物是人非型

昔日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感觉,让人作冷静思考。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全诗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融合诗人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三) 理性反思

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感慨;此类诗作,作者跳出来,站在历史高度,独抒机杼,表达对历史事实独特观点,启迪世人。这些诗作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

1. 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借古讽今)。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寄警世伤时之意,实际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覆辙。

又如杜牧的《赤壁》,此诗变换视角,讥讽周瑜侥幸成功。开头两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两句议论了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写。构思极为精巧,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辞论调,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

四、 鉴赏方法指津

(一) 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我们对作品涉及的史实、人物一定要了解,这要求我们一定要积累相关历史知识。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弄不清诗中“朱雀桥”“乌衣巷”“王谢堂”典故内容,这诗便没法理解。

(二) 找准接点,体悟感情

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理性剖析,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借古讽今;另一种是感慨个人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表达自己欲建功立业的心情,对现实委婉批评,情感成分较浓。

鉴赏怀古诗词要抓住历史人物、事件、时局和诗人身世之间联接点。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杜甫为什么追念王昭君?二者的联接点一是在王昭君出塞与杜甫“飘泊西南天地间”;二是在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与杜甫“古来材大难为用”悲剧命运。明妃就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就像当年明妃。抓住联接点,就不难揣摩出诗作的含义。

(三) 分析技巧,体察诗心

怀古咏史诗一般先叙事写景,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也有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留有充分想象发挥空间,引发读者思考的。不同写法,由不同主题决定。

怀古咏史诗写法多样。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有用典的,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结:鉴赏怀古咏史诗三步曲:

1. 所写历史的人、事、物、象是怎样的(弄清史实,通解文字);

2.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事、物、象(找准联接点,体悟感情);

3. 诗人态度感情是运用什么方法表达的(分析技巧,体察诗心)。

现场练兵

1. 阅读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 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盾鼻:盾中间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1) 上阕“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战争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 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奔腾,高大战船正在抢渡。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金兵南犯和宋军抗御的惊心动魄场景。

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文6

感慨万千的近义词 :

感慨良深、百感交集

感慨万千造句

一、在这里,影子真是感慨万千啊!说不出感动,倒不出的悲伤。

二、年切尔西在这里赢得了阔别年的英超冠军,上个赛季同样是在这里凭借胜利以较大优势甩开曼联获得背对背的冠军。穆里尼奥现在回想起来仍旧感慨万千。

三、杨海山开始还不敢多喝,藏藏掖掖的,陈伯军也不勉强,边喝边说话,回忆着他俩搭班子以来发生的点点滴滴,不由感慨万千。

四、看到家乡的变化,我真是感慨万千,无法表达内心的喜悦。

五、回首时光年轮上又一度春秋寒暑,我们不禁感慨万千。

六、想到你,不禁感慨万千:假如有更多像你这样的朋友,世界将不知美好多少!

七、抚今追昔,杜君雁、苏冰心感慨万千。

八、文天祥辗转回到永嘉,面对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心中感慨万千。

九、望着十里之外,巍然屹立的苍狼城,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十、看到他的两个情人坐在一张桌子旁边,这岂不令人感慨万千吗?

十一、他们都怀着几分嫉妒之心,想说几句风凉话来挖苦一下但是,眼前的景色实在令他们感慨万千。

十二、李鸿星抚摸着这杆大抬枪,不由的感慨万千。

十三、一个王朝的凌夷,总是让人感慨万千

十四、现在再次回到这片先人们曾经和大自然舍死忘生地搏斗过的土地,他不禁感慨万千,也深深为自己这三年没有为这块土地付出一丝一毫的辛劳和汗水而感到惭愧。

十五、转眼个月过去了,从加入俱乐部的第一天到现在,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心中却可以用感慨万千来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

十六、李墨阳在公交车上感慨万千,堂堂一个华夏超级特工,半个月之前还在米国恣意花丛,搞得米国上下鸡飞狗跳,现今却沦落为一个身无分文的“打工仔”。

十七、当两人白发苍苍再次相遇之时,都己心灰意冷遁入空门,一个尼姑,一个和尚,虽感慨万千,但都无言以对。

十八、在飞机上俯视着脚下的众生,李峰不由的感慨万千,再看看前面印入眼帘的葱翠欲滴的长白山,李峰心情也随之好了不少,心中那一股郁结的气也顺畅了。

十九、王毅看见这秦府顿时一震,心中感慨万千,目之所及,一片萧条与凄凉之景,当年的琼楼玉宇、雕栏玉彻、万顷琉璃,现在已是华屋丘墟、不堪入眼。

二十、盛夏已去,初秋将至,傲神州此刻心中感慨万千,无奈有口难开。

二十一、我望着一碧如洗的苍穹,心中感慨万千。

二十二、人们一进公园,就能感觉到古老的传统建筑,楼殿威严,赑屃驮石碑、再看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

二十三、这部历史长篇连续剧,让观众在悲喜交集和感慨万千中感受到那种欲说还休的浓烈的历史沧桑感。

二十四、今天出来网吧通宵,在msn上碰见这两个法国朋友,让我感慨万千:地球真小!

二十五、东湖岩壁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真可谓怪石嶙峋,形态万千。山岩累累,危峰兀立。抬眼上望,山峰像是用绿色染过似的,到处苍翠欲滴。还有气势壮观的陡峭石壁,像是那样的高,那样的陡,抬头仰望,真使人感慨万千。

二十六、回首过去,我们思绪纷飞感慨万千;立足今日,我们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引吭高歌一路欢笑。

二十七、得到这个消息,我心中感慨万千,同样是一起网络认识的,同样是一样的宣传,同样是一样的活动和想法,为什么我们罗田人的反应就这样迟钝?

二十八、望著小小的年纪光著身子的他们,提著小小的桶子,一扭一摆地爬著坡,我心中感慨万千!

二十九、早晨或者是晚饭后,他们便会走下楼来,在历史名人前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伸胳膊撂腿,大张着嘴喘气,期盼自己能像身后的这些松柏一样,长命百岁,万古长青。

三十、这让大家也是感慨万千,果然没有一步登天的事,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会有相应的收获。

三十一、五分钟后我们又穿过城市的废墟上路。在黎明时分黯淡的光线中,路旁的残垣断壁的轮廓依稀可辨,显得气势雄伟而又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