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讲解范例6篇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讲解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讲解范文1

一、设置情境、兴趣引路――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

四年级学生刚接触游记不久,写作水平不高,我选择身边的校园场景为教学资源,采取了小主人介绍校园的方法。在课前我设置了这样的情景:同学们,隔壁幼儿园的小朋友快来我们学校上学了,他们想先来参观了解,我们要做小主人把校园美景介绍给他们,你可以只站在一个地方介绍前后左右各有什么景物;也可以从进门开始,带着客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介绍;也可从四楼、一楼、远处、近处等角度介绍同一个地方,你还可以按时间顺序介绍同一个地方的变化。

学生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所以对这个任务欣然接受,想到要面对比他们小的小朋友,他们显得又热情又自豪又充满信心,将习作的热情燃烧起来,而对教师列出的几个通俗易明白的方向也胸有成竹。

二、交流总结,相机指导――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这一部分我采取了分类汇报――分析问题――提供解决办法的方式,根据具体的学情和学习的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一)定点换景

学生情况:班上有11人采用站在同一个地方介绍前后左右景物的方法。在指名回答的6名同学中能选择具体的观察点,如操场、宿舍走廊、课室门口等,但顺序表达有点乱,如从左到右讲过后,又兜回来讲左边,“换景”时容易走过场,前边后边、左边右边是什么讲完就无话可说。

对策1: 例文展示

四年级上册《观潮》:作者的“点”在“海塘大堤上”,从远到近,再从近到远描写潮水。“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远远看到“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开进,浩浩荡荡” ――浪潮奔腾西去。

对策2:理论认识

选定一个基点不变,或远近高低,或左右上下,或东西南北,如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将不同的景物依次描写出来。这就是定点换景的写法。

对策3:解决方法

1. 示右图,帮助解决顺序之难。选择观察点填于圆圈内,此点应是最佳视觉,再列举如从远到近顺序,以及在这种顺序下的景物。

2. 定其中一个方位作为主要景物,其他景物作为陪衬。

3. 11人分两组,组内的每个同学选择一个方位口述,如一名同学以植物园的凉亭为基点,详细讲述凉亭左边的假山水池。一名详细讲述凉亭右边的杜鹃花,再集中全组轮流发言,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详说,其余略说,最后连接成文。

(二)移步换景

学生情况:有22人用了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介绍。看来大家都比较喜欢这种方便直接的方法,但指名回答的6个同学中,都存在着一个问题:第一个地点介绍得比较清楚,当地点变换时就容易条理不清,言而无序、跳跃性大,如坠云里雾里。看来这是游记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难掌握的方法。

对策1:理论认识

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景物,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这种方法叫做移步换景。

对策2:例文学习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讲解范文2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学习语文的真谛。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手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指在反复吟诵中,对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仔细地品味与琢磨,从读中感悟领会其中含意,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文质兼优的课文,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出来的内在情感,通过轻重缓急或抑扬顿挫的朗读形象地表达出来,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体会语感。如朗读《观潮》(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时,先引导学生领悟潮来前的情景,用平缓、柔和的语调朗读环境描写的语句,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钱塘江边上……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把波涛汹涌的钱塘江潮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置身其中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这的确是“天下奇观”,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语感的培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语感。文本的语感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在感悟形象中动情,在动情中抓住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朗读,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学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语感。如朗读《我的战友》(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内心活动和在烈火中壮烈牺牲这两段话,要求学生围绕“我”“焦虑、担心、祈求、难受”的复杂感情,用略带颤抖、低沉的声音去读。

二、推敲品析,增强感悟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

《麻雀》(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句话中的“像一块石头似的”修饰成分删掉,让学生体会这样删掉行不行。经过讨论得出删掉修饰成分不行,不能形象地表现出老麻雀飞落时用力之猛,动作之快和老麻雀的着急,紧张的心情和它的勇敢;《我的战友》这课,“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多分钟。”通过比较同学感觉到虽然是同一个“才”字,在不同的语境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才”用在句中,表现了作者觉得半个小时太长了,第二个“才”字用在句中,表现作者觉得二十分钟太短了。可见,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揣摩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韵和情味,从而培养、促进语感的发展。

三、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讲解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感恩教育 教学策略

引言

陶志琼博士说:“什么是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让小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感恩教育不仅有益于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也大有裨益。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意义

《辞海》曰:感恩,即在得到别人的帮助之后,对他人产生的一种感激和爱戴之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父辈们经过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后,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现在的小学生从小便生活在蜜罐里,冷漠自私、唯我独尊、缺乏责任感、耐挫能力差等心理特点凸显无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各个媒体平面搜索到许多案例:

事件1:东东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最近因在课堂上故意喧哗被老师罚值日。他一肚子的怨气,回到家后要求爸爸妈妈到学校去替他值日,否则的话他就绝食。最后,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太忙,不能脱身,爷爷奶奶亲自到校替孙子擦黑板、扫地、擦玻璃。

事件2:雯雯在课堂上走神了,被老师发现,受到了批评。课下,雯雯恶狠狠地对同桌说:“真可恶,一点也不给面子,等我长大了,一定找机会好好地给这家伙一个教训。”

事件3:“六一”儿童节到了,政府、学校为贫困生准备了爱心礼物。上台领取时,阿旭嘻嘻哈哈,一脸的无所谓,下来后还对同学们说:“就这点东西,捐赠的人也太抠门了吧!”他们贫困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

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甚至于已经成为一种认知常态。为了一点小小的挫折、误会而离家出走、伤害亲人、报复社会等案例也不时地见诸报端,都让我们伤心不已、徒留嗟叹。文教材中,有许多如卧冰求鲤、扇枕温衾的典故,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格言,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词名句。当我们阅读自然山水的文字时,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山河,感恩自然馈赠;学习无私亲情的课文时,要引导学生领悟父母之爱的伟大、深沉……点点滴滴、润物无声,有效地渗透感恩教育,促进小学生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这或许也正是课程改革的初衷。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内容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只要我们敏锐捕捉、深入挖掘,就一定能够觅得丰富、精彩的感恩教育的内容,为有效渗透感恩教育提供素材。

(一)自然馈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编者安排了《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这几篇文章,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强大的魔术师,在我们的面前呈现出精彩绝伦、神奇瑰丽的美好画面。在享受这篇篇美景的同时,我们也要心怀敬畏与感恩,以自己积极的学习态度、谦逊的人文品德,和大自然一起健康成长,共享和谐。教学《观潮》时,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师:同学们,现在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谈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1: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两丈多高”,该有多高啊,恐怕比我们的教学楼还要高,这是多么壮观的画面啊!

生2: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震耳欲聋的声音,这浩浩荡荡的气势,让我特别想去见识一下钱塘江大潮,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生3:这篇文章中我喜欢的句子很多,很多,几乎每个句子都让我甘之如饴、爱不释手,我想大自然给了我们如此丰厚的馈赠,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常怀感恩之心,不乱扔垃圾,不随意践踏草坪,不破坏公物,不随地吐痰,等等,让大自然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永远美丽、万古常青。

……

另外,感恩自然的材料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也屡见不鲜、俯拾皆是,像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就编有《第一朵杏花》《走,我们去植树》《沙漠中的绿洲》《天鹅的故事》等文章,只要我们心怀感恩,善于发现,眼前就一定繁花似锦、姹紫嫣红。

(二)祖国历史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编排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一文,教学时老师可以联系五年级下册《囚歌》一诗开展对比阅读,组织学生交流阅读这两篇文章的感受。

生1:读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折服于它恢弘的气势、高超的制作技术,引用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生2:再读《囚歌》,我依然怀着莫大的沉痛与崇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变得更美好,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生3:无论是《囚歌》中革命者艰苦卓绝的斗争,还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中流露的古代艺术,这两篇文章都让我由衷地感受到,我们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不屈斗争精神的民族,我为自己是一名炎黄子孙而无比自豪!

……

悠悠数千年,祖国的历史既有唐宋华章的精彩,又有屡遭侵略的耻辱,这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一定的渗透。教学中适时地把握这些素材,不仅有益于升华小学生感恩教育,而且对塑造他们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大有裨益。

(三)父母亲情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编排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学生们非常感动于教材中母亲牵着作者、背着妹妹、挑着重担的画面。他们是善于联想的,在强烈的心理共鸣中,学生们纷纷谈起了生活中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

生1: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我第一次独自上学,心里很高兴,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拐弯的时候,我无意地回头,竟隐约发现爸爸就跟在我身后不远的地方。我瞬时明白:爸爸,就是无时无刻的爱。

生2:有一次妈妈炖了三个鸡腿,说我们一家人一人一个,我一会儿就狼吞虎咽地下肚了。后来,爸爸说自己太胖了,肉吃多了不好,便把他那只给了我,妈妈也说自己不爱吃,她的留到晚上让我再吃。记得当时我特高兴,现在才理解,父母的爱多么伟大、深沉。

……

千百年来,歌颂父母之爱、美好亲情的文章数不胜数,引导学生积累、品读这些文本,是积极渗透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与载体。时常沐浴在爱的长河里,知恩图报会像一粒粒春天的种子,在成长的岁月中破土、发芽,并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方式

新课程背景下,创新课堂模式,改革教学理念蔚然成风。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以开放的胸怀,构建种种行之有效、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渗透感恩教育。

(一)课堂活动

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采取以下几项课堂活动渗透感恩教育。

首先,诵读体验。这篇文章有很多雷棣的语言描写,组织学生诵读这些语句,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感恩体验,让他们了解现在社会的和平是多么地来之不易,我们要像雷棣一样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长大后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课堂辩论。就“雷棣应不应该接受哥本哈根大学教授的邀请”这一话题展开辩论,不应该接受邀请的原因是雷棣需要学好本领,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昂首阔步走进大学;应该接受邀请的原因是雷棣只有尽快地到大学里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尽快地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观点各异,本质却是一样的,它们都有着浓浓的感恩心理,而这正是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初衷。

再次,随堂练笔。就“爸爸,我想对你说”这一话题,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雷棣的口吻开展随堂练笔活动,一方面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还可以深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潜移默化地渗透感恩教育,润物无声。

(二)实践作业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六”安排了“和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的写作内容。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实践作业,而不必急于开始写作,如“回家后要认真端详妈妈,或者爸爸的脸、手、脊背,或者腰、脚5分钟,然后用笔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吃完饭后主动帮助妈妈刷洗碗筷,注意观察妈妈的表情,倾听妈妈会絮叨些什么”、“尝试着送给爸爸一份礼物,可以是一首歌、一个拥抱、一幅画,或者是写给爸爸的一封信,给爸爸端一盆洗脚水,或者在爸爸洗澡的时候给他搓一次澡,通过爸爸的表情变化揣摩他的心理活动”……

这次实践性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写作时不但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而且情真意切,对爸爸妈妈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受此启发,我们可以结合植树节、教师节、母亲节、感恩节等中西方节日,联动学校各德育教育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升华感恩教育效果。

(三)结合网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安排了“我最敬佩的人”口语交际活动,为了激发孩子们的交际灵感,我们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一些精彩的感恩教育视频,利用班班通教学设备在教室掀起一阵感恩的热潮。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学生们的感恩行动、演讲情况,还有他们的相关习作上传到网络中,供网友评论点赞,最大限度地升华感恩教育活动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走进了社会各行业的各个角落,结合网络技术开展语文教学、感恩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浓郁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有效引导他们形成科学、健康的网络意识与习惯,为他们今后的成长铺就一条阳光大道。

诚如安东尼所说,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感恩之心。感恩教育既是小学阶段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更是每个人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抗击风雨、毅然前行的精神杠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当立足教材、注重细节,以开放的胸襟、创新的态度,在点点滴滴中有效渗透感恩教育,为培养一批批德才兼备、阳光健康的世纪人才不遗余力。

参考文献

[1]王从吉.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2011(06).

[2]王伟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J].学周刊,2010(11).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讲解范文4

利用克隆、缩放功能,教会学生质疑解疑

在执教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之《乞巧》一诗时,我发现古诗中有不少词语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在质疑环节,将一个“问号”属性设置为“无限克隆”(如图1)。当学生对某个字、词、句不理解时,就可以请学生上台来拖拉问号至古诗中不懂得地方。

而在解疑环节,我利用电子白板将讲解内容缩小,同时摆放在主页面,并根据学生的需要,置于顶层,放大便可,非常灵活便捷。

通过这些资料的随机缩放呈现,学生总结出读懂一首古诗可以通过找注释、阅读资料袋、查字典、请教、上网搜索等方法。

利用“翻板”、“移动”等功能,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在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时,我充分利用白板的书写笔、“翻板”工具模板、对象移动等功能,将操作的权利交给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在预习检查环节,我先出示第一组三个词语:琉璃瓦、画舫、横槛,指名学生朗读,并用电子白板笔,在汉字“舫”、“槛”上标调,以正音。

下拉遮盖,在提示模板中显示和词语对应的图片。指名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用图形笔给词语和图片连线,借助图片理解词义。最后,利用翻板功能,点击图片显示正确答案,朗读巩固(如图2)。

又如,在初读课文后,为了检测字词,同时反馈学生是否能够发现作者的游览顺序,我在白板课件中出示颐和园的景点名称,但打乱了先后顺序。利用电子白板词条可随意拖动的功能,请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移动词条,整理各景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汇报学习成果。这一环节,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学效果非常好。

利用“配对”“排序”,检测学习成效

在交互式电子白板Notebook软件中,附带多种活动模板,便于教师设计游戏、活动或练习。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的复习巩固练习中,我利用配对活动模板设计了一个词语和词义配对的游戏。学生可以将右边的词条,如“浩浩荡荡”拖到左边的空白中,并与相应的解释配对。最后,电脑会进行批改,显示正确答案。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讲解范文5

关键词:时段分期 教材 现代文学史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在北平召开。10月1日,以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在天安门宣告成立,一个有别于旧“中华民国”的新中国诞生了。作为曾扮演中国革命重要推手的现代文学,尽管其历史跨度仅三十年,但仍在高校中获得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1]截至2014年10月,仅以读秀数据库为考察对象,其收录的大陆现代文学教材已达150种以上,这些教材对现代文学的时段划分聚讼不一,从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出发,对其作进一步的辨析厘清很有必要。

一、五十年代:建国初期政治文化的风向标

1950年5月,新中国教育部召集的全国高等教育会议通过了《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规定《中国新文学史》是各大学中国语文系的主要课程之一,并交代其授课内容为:“运用新观点,新方法,讲述自五四时代到现在的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史,着重在各阶段的文艺思想斗争和其发展状况,以及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等著名作家和作品的评述。”[2]《〈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的草拟工作由老舍、蔡仪、王瑶、李何林、陈涌担任,陈涌因忙未能参加。草拟工作参照了蔡仪、王瑶、张毕来的大纲,由李何林执笔完成。该教学大纲界定新文学的特性为:“新文学不是‘白话文学’、‘国语文学’、‘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等等,新文学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学”。[3]学习新文学史的目的为:“一、了解新文学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二、总结经验教训,接受新文学的优良遗产。”[4]显然,新文学史课程大纲参照《新民主主义论》中的相关论述,在批判胡适、周作人等人“新文学”观的基础上完成了大纲的体系建构。该大纲将新文学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时期:“一、五四前后――新文学的倡导时期(一九一七―一九二一);二、新文学的扩展时期(一九二一―一九二七);三、‘左联’成立前后十年(一九二七―一九三七);四、由‘七、七’到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一九三七―一九四二);五、由‘座谈会讲话’到‘全国文代大会’(一九四二―一九四九)”[5]。从以上时段划分中,我们不难读出知识场参与新中国权力空间建构的努力:将现代文学的节点定在1921年和1942年,是为了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延座讲话对文学的影响;将一九二七―一九三七的文学概括为“左联”成立前后十年,在凸显左联成立的时代背景时强调了共产党领导“左联”的贡献。该时段划分虽然适应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政治文化诉求,但也将丰富多元的历史固化为符合主导意识形态的简单模式。《〈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中对于现代文学的时段划分一直是高校教材编纂的圭臬,只是在现代文学的时间起点上略有差别。现将此阶段的教材列表如下:

表1:

现代文学史教材 作者 出版情况 时段分期 备注

中国新文学史稿 王瑶 1951年9月开明书店(上册)

1953年8月新文艺出版社(下册) 第一时期:伟大的开始及发展(1919―1927)

第二时期:左联十年(1928―1937)

第三时期: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1937―1942)

第四时期:文学的工农兵方向(1942―1949)

中国现代文学史略 丁易 1955年7月作家出版社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萌芽期(1917―1927)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明确提出与初步发展期(1927―194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更大发展期(1942―1949)

新文学史纲 张毕来 1955年11月作家出版社 第一期:1918、1919―1927、1928 未完,仅第一卷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刘绶松 1956年4月作家出版社(上下册) 时期的文学(1917―192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1―192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1937―194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45―1949)

从以上四种文学教材表征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可以看出,王瑶倾向于将1919年“”定为现代文学的起点,并冠以“伟大的开始”的标题。张毕来则明确提出以鲁迅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为开端,他认为鲁迅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揭橥了新文学的开端。而丁易和刘绶松倾向于将发生“文学革命”的1917年定为现代文学的起点。值得一提的是,四种教材虽然都或明或暗提到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但将二文的新文学“发端”意义模糊化,只将其作为受到高度评价的“五四”运动的背景低调处理。

综观以上教材,我们也能看出现代文学教材的编写与新中国的政治风向紧密相连。王瑶的时段划分从标题上即能看出受到第一次文代会的影响。丁易的时段划分则根据第二次文代会提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来重新审视现代文学史。刘绶松则按照中国革命史理论来套用现代文学史,将国内革命战争与民族战争的时段划分等同于文学的特有分期。

二、:学生编写现代文学史的热潮

1958年“”时期,高校掀起了学生编写文学史的热潮,当时多作为教材讲义油印后在内部交流,正式出版的现代文学史教材只有三部,除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还有吉林大学中文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教研室教师和新闻系学生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现将三本公开出版的教材列表如下:

表2:

现代文学史教材 作者 出版情况 时段分期 备注

中国现代文学史 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学生 1959年7月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一时期:1919―1927

第二时期:1927―1942

第三时期:1942―1949

中国现代文学史 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小组 1959年12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共三册) 第一编:1917―1927

第二编:1928―1941

第三编:1942―1949 在“”深入教育革命期间,1958年8月,吉林大学中文系师生掀起大编教材运动的产物。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文学史教研室 上册于1961年12月出版;下册于1962年2月出版(原书无出版社说明) 第一编: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1919―1942)

第二编: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阶段(1942―1949)

在教材的时段分期上,复旦版与吉林大学版是基本相同的。二者编纂的时间接近,遵循的理念也一样,都认为文学史实际上是阶级斗争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分期,就是“在服从于中国革命各阶段的分期的前提下,依据中国现代文学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道路上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来划分。”[6]根据以上论述,现代文学的第一时期(1919―1927)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生期。尽管一九一九至一九二一,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七处于不同的革命时期,但二者文学并无大的区别。现代文学的第二时期(1927―1942)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和成长期。现代文学的第三期(1942―1949)以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为标志,讲话的发表“是继‘五四’之后的第二次更伟大、更深刻的文学革命。”[7]同时也揭橥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大学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则直接以延座讲话为界进行时段分期,讲话前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期”,讲话后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阶段”。前者尽管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意识的改造没有提到日程上,“这就形成了革命文艺运动的最大最根本的弱点。由于这个弱点的存在,所以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彻底的解决,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缺点。”[8]而在讲话发表之后,以上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革命的文艺工作者沿着同志所指示的工农兵方向前进,深入工农兵群众,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并获得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9]很显然,该书将现代文学的进程简化为讲话前后两个时期,其目的是为了突出的延座讲话。这一方面与官方开展的声势浩大的延座讲话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有关,同时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左倾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文艺路线”已被文艺界奉为圭臬,成为解读现代文学唯一正确的理论武器。

三、八九十年代:承续中的突破

十年,现代文学受“30年代文艺黑线论”的影响受到批判,当然也无史可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早的一部现代文学史为唐|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册(1979年6月出版,到1980年12月出齐其他两册,其中第三册为唐|、严家炎主编)。在“唐|本”第一卷问世后,出于教学工作的应急需要,高校上演联合编写教材的热潮。现将此阶段的现代文学史教材略举如下:

表3:

现代文学史教材 作者 出版情况 时段分期 备注

中国现代文学史 唐|、严家炎等 第一册:1979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主编)

第二册:1979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主编)

第三册:1980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严家炎主编) 五四文学革命及其发展(1917―1919)

五四―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19―192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

抗战开始后的文艺运动(1937―1942)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的创作(1942―1949)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南地区七院本书协作编写组 1978年10月,湖南省益阳地区湘中印刷厂印刷 第一编:五四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

第二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

第三编:抗日战争前期的文学

第四编: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华南师院、华中师院、开封师院、

暨南大学、武汉师院、广西师院、湖南师院等七院校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协作编写

(内部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十四院校编写组 1981年6月,云南人民出版社 五四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19―192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7―1937)

抗日战争前期的文学(1937―1942)

抗日战争后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42―1949)

从表3可以看出,该阶段现代文学史在时段划分上与十七年时期并无大的差异。有学者称这些教材“一方面展现出新姿,一方面又残存着旧痕。”[10]值得说明的是,1979年8月出版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九院校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田仲济、孙昌熙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二者打破了现代文学史时段划分的惯例,代之以文艺思潮和作家作品双线推进的方式建构章节,事实上淡化了时代对作家的决定性强制影响,使新时期现代文学史编纂向文学本质回归迈出了可贵的一步。1984年3月人文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唐|主编)延续了这种编纂方式,唐|认为“文学史首先应当是文学史,它既不是作家作品论,也不是文学运动史或思想斗争史,它应当从作家作品中分析来龙去脉,找出规律,将文学的历史发展线索清楚地写出来。”[11]在此种理念的指引下,该版现代文学史教材除了在引言和结束语部分介绍现代文学的发展轮廓外,其他篇幅都以作家的创作为中心展开论述,大大增强了文学自身(而非随时变化的外界因素)的份量,这是“论从史出”的有益尝试。

1984年6月,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出版,该书第一次舍弃了将延座讲话作为现代文学史节点划分的金科玉律式编法,而以抗战爆发到建国前作为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三期。“不再以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来划分抗战前期与后期,因为这样做虽可以说明解放区文艺的发展状况,却不能概括国统区文艺。”[12]黄的著作引起学界的热烈反响,并成为现代文学史时段划分的突破口,此后的教材多沿用了这一划分方法。现将两种代表性教材列表如下:

表4:

现代文学史教材 作者 出版情况 时段分期 备注

中国现代文学史 黄修己 1984年6月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一编:现代文学发生期(1917―1920)

第二编:发展第一期(1921―1927)

第三编:发展第二期(1928―1937.7)

第四编:发展第三期(1937.7―1949.9)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修订本中无王超冰) 1987年8月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7月北京大学大学出版社(修订本) 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第二编:第二个十年(1928―1937.6)

第三编:第三个十年(1937.7―1949.9) 修订本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

四、新世纪:大文化观中的多元姿态

新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文学研究的限阈进一步放开,学术创新得到进一步发展,现代文学教材中的时段划分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现将几种代表性教材列举如下:

表5:

现代文学史教材 作者 出版情况 时段分期 备注

中国现代文学史 程光炜、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刘勇著 2000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2011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上编:(1917―1937.6)

下编:(1937.7―1949)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 孔范今主编 2012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起步(1898―1917)

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发展(1917―1927)

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发展(1927―1937)

中国现代文学新的聚合与分化(1937―1949)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

中国新文学史 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编;丁帆主编 2013年4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四文学的序幕:晚清至1919年

新文学的发轫期:20世纪20年代

新文学的繁荣期:20世纪30年代

区域性文学的总和:20世纪40年代

从表5可以看出,现代文学的开端时间被前置,以上教材都强调晚清因素对现代文学的催生作用,孔范今主编本认为1898年“”失败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20世纪第一次文化启蒙运动,推动中国文学最终迈出了现代化的步伐。”[13]从而使得这一阶段的文化启蒙成为五四文学革命之先导。故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步阶段为1898年至1917年。丁帆主编本认为“从古到今,以国体和政体的更迭来切分文学的历史边界,已成为文学史断代的基本方法。”[14]根据这种切分法,1912年的中华民国元年是新文学的起点。正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在国体和政体纲领,在民族精神层面倡导了对‘大写的人’的尊重,才有了后来‘五四’的‘人的文学’的诞生。”“共和政府创建了第一部具有民主意识的《临时约法》,在制度、政策和法规的层面为新文学运动奠定了基础,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文学审美跋涉。”[15]此种解释显然更符合中国以朝代断史的传统路径,但也存在如何表征“中华民国”的难题。[16]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两种现代文学教材都注重从历史的、审美的角度来评判文艺思潮及文艺作品,这与十七年时期按照意识形态需要来简单定性已有云泥之别。程光炜等著的现代文学史以文学“走向现代化”为总主题。“正是因为1937年抗战的突然爆发,一度中止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把这个有纪年含义的历史符号带入到20世纪民族的集体记忆之中,对文化结构和心理产生了根本性影响。”[17]故抗战前为现代文学的前半期,抗战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现代文学的后半期,这种以民族国家现代性叙事为切入点的编史方法改变了以往现代文学史三个十年的编纂惯例,尽管存在着以社会学理论解读文艺的偏颇,但也为现代文学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向度。

综观以上教材,现代文学的发生演变被置于一个更开放多元的立体审视角度,这种整合多个学科视野的大文化观也为教材的编写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21世纪以来出版的文学史总数达到了229部,比80年代几乎翻了一番。”[18]而这些文学史著作有多部被采用为教材。

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论述文学史的编写时说:“一个时期就是一个由文学的规范、标准和惯例的体系所支配的时间的横断面,这些规范、标准和惯例的被采用、传播、变化、综合以及消失是能够加以探索的。”[19]而通过对时段分期的研究,我们在对历史范畴框架内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互动解读中,也能更好地认清文学的自身审美特质与传承渊源。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工程学院校内B类项目的结题成果,批准号:[r2010026]。)

注释:

[1]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文学史教材为《中国新文学史稿》,王瑶著,上册于1951年9月开明书店出版,下册于1953年8月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其新文学的时间界定上起1919年,下迄1949年第一次文代大会。值得说明的是,新文学是指五四文学革命后相对于“文言”“传统”等古典因素而产生的具有现代特征的新质文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前,有关“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文学史论述和作品选,大都使用“新文学”的名称。而从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新文学”的概念便被“现代文学”取代,以“现代文学”命名的著作纷纷出现。“现代文学”对“新文学”的取代,是为“当代文学”概念的提出提供“空间”,是建立一种文学史“时期”的划分方式。

[2]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开明书店,1951年版,序言第三页。

[3][4][5]李何林等著:《中国新文学史研究》,新建设杂志社出版社,1951年版,第3-4页。

[6]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学生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15页。

[7]周扬:《坚决贯彻文艺路线》,人民日报,1951年6月27日。

[8][9]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讲义(上册)》,1961年版,第4页。(原书无出版社标记,封底印有“统一书号:10011・21”字样)

[10]邢铁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述评》,文学评论,1983年,第6期。

[11]唐|:《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编写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2]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

[13]孔范今:《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27页。

[14][15]丁帆主编,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编:《中国新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16]台湾官方政府当今仍以中华民国纪年,大陆则以1949年10月1日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日。

[17]程光炜:《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18]洪亮:《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7期。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讲解范文6

关键词:中考 复习 考点 分工

一年一度的中考迫在眉睫,初三的师生均处于一级战备状态,有些学校马不停蹄地补课,认为复习时间多多益善。其实,回过头想,这是教学中的下策。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学的一个秘诀就是要“知道怎样聪明地花费时间”。对于初三的教学,更是如此。初三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如果不懂得“聪明地花费时间”, 整天书山题海,只会导致学生疲于应付,教师苦不堪言。因此,我们在组织初三复习时,必须讲究“章法”,紧扣教材的知识点,循序渐进,逐个突破,连点成线,构建学生的能力训练系统,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规律和方法。下面就笔者2010年带毕业班工作心得综述如下:

一、明确思路,有的放矢

在中考进入全面复习阶段之前,年级备课组长召集所有成员,仔细研究近几年中考命题趋势和特点。根据教育部关于中考改革的意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中考命题逐渐呈现出这样的趋势:更加强调积累,夯实基础;更加注重探究能力、迁移拓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鉴赏评价能力、信息筛选概括等能力的考查;贴近学生生活,更加关注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创新思维;追求文化品位,关注人文素养,关注学生的道德水准和人生观、价值观;题型多样化,内容生活化,答案多元化。

从近年来很多省、市、地区的中考试卷题型来看,试题推陈出新,形式多样,除了基础知识积累运用、语段阅读、写作等三大板块之外,一些省市还创造性地增加了书写题、读图题,等等,如咱们贵阳市,中考题就单独设计了书写题,要求考生规范正确地书写汉字。但是,无论试题形式如何变化,其中最基本的一点没有变:知识与能力考点。对于语音、汉字、词语、修辞、文体文化常识等语文知识点以及相关语文能力训练的考查,一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正是基于此,在复习中,我们确立了“确定考点――逐个突破――连点成线――模拟考场”的复习迎考思路,要求将各考点(知识点)具体到每一节课,一课一点,点点过关。

二、团结一心,分工协作

1、确定考点,连点成线

考点从何而来?考点来自教材。从七年级上到九年级下的初中六册语文教材,是中考命题的蓝本,它综合而全面地体现了初中语文能力训练要求和各类语文基础知识。

面对初中的六册教材, 首先,我们从不同的训练线索如语音、汉字、词语、修辞、文体文化常识等入手,把六册课本划分为不同的专题,进行系统的梳理,确立我们要着力复习掌握的知识点也就是考点。然后,我们对各个专题进行系统而细致的梳理和罗列,根据内在逻辑,将各个知识点(考点)连点成线,使我们要重点进行训练的知识点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各个专题的知识点有了系统的认识,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必须掌握,哪些只需了解。

2、依点分工,条分缕析

在明确圈定了复习的范围和重点后,我们年级备课组商议把学生的复习分为以下块:

(一)基础知识复习。包括“语音”、“汉字”、“词语”、“辨析和修改病句”、“修辞手法”、“标点符号”、“语言表达运用”。

(二)背诵默写。包括初中六册课本中的名篇名句和必背课内古诗文、课外古诗文。

(三)文体文化常识、文学名著导读。

(四)图表漫画解读,口语交际。

(五)现代文阅读复习。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小说”、“散文”六大块进行复习。

(六)古诗文阅读。包括古诗词曲和文言文。文言文立足教材,重点落在九上、九下两册书,在知识的梳理上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古今异义”、“常见虚词”、“常见实词”、“重要句子翻译”等板块进行复习。

(七)作文复习。按作文题型分类: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看图作文五类。按题材范围的角度可归结为: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三类。

(八)综合性学习。以专题组成十一大板块,即专题一:农民工;专题二:生活中的语文;专题三:关注我们的社区;专题四:交通;专题五:环保(其中包括有本市最热门话题“三创一办”及“西南干旱”和“水是生命之源”等);专题六:走近孔孟;专题七:走近哥本哈根――关注气候变化;专题八:少数民族;专题九:上海世博会;专题十:地震、海啸;专题十一:国庆60周年。

(九)模拟考试。在确立好复习板块及内容后,我们即以初中六册课本为蓝本,依点分工,条分缕析地逐项开始复习。

比如:第一大板块是基础知识的复习,具体分工到教师,我们由陈老师负责“语音”部分,搜集散落在1-6册课文中要求掌握的字音及平时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编辑打印出来,供全年级共享,同时命好“语音”部分的考题,统一时间测试,统一阅卷,然后根据考查结果各班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在共享备课组的复习资源时,各位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但是须服从全年级的总体安排,不能影响全年级的复习进程。依此类推,第一板块结束后,进入第二板块复习,每个板块均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依点分工,条分缕析来开展复习。

三、精讲精练,逐点突破

为什么要精讲精练?语文,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技能,毫无疑问,它需要依靠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才能形成。但是,由于初三学习任务重、时间紧,不允许我们搞题山题海,搞车轮战术、疲劳战术,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必须抓住关键,把握规律,努力做到“精讲精练”,这样,既可以取得练的实效,又达到节省训练时间的目的,避免了疲劳战术。

“精讲精练”,讲什么,练什么?顾名思义,就是要紧紧围绕各个考点,讲精要之点、练关键之处,逐点讲练,逐点突破。在讲和练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考,从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解决一、两个具体问题。通过复习,学生得到的不再是零碎的语文知识,而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从现代文阅读复习中截取一个模块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

例一:景物描写,是中考常备餐,我们首先告诉学生,景物描写是指文学创作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对节气、气候、风物,景色等的描写。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气氛,揭示人物身份、地位、行动、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如: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中,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有力地烘托了杜小康恐惧、害怕的心理;鸭群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则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

我们总结,中考中关于景物描写常见的题型有三种: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景物描写。面对这种题型,学生就可以从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作答。

例二:诗歌艺术美鉴赏法,是阅读诗歌常用的重要方法。诗歌艺术技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情方式,二是表现手法。抒情方式首先是直接抒情,如《观刈麦》;其次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有的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有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叙事抒情。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使至塞上》等。表现手法常有以动写静、以小写大、虚实结合、象征、联想、想象、衬托、对比,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等。

如:九年级上册《外国诗两首》中《蝈蝈与蛐蛐》,作者没有面面俱到地写一年四季、岁月轮回的大地上鸟虫鸣唱、歌声不断的场景,而是借助最炎热的夏季蝈蝈的乐音和极严寒的冬季蛐蛐的歌儿来表现一年中大自然中的歌声不断,突出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诗歌前后部分形成季节的对比,而在每一部分里又有衬托对比。首先是用“鸟儿因骄阳而昏晕”来衬托蝈蝈不怕炎热的性格,突出蝈蝈的形象;而后用“寂寞的冬天夜晚”、“昏昏欲睡中”的人们来衬托蛐蛐的不畏寒冷,在冬夜里还在唱歌。蝈蝈和蛐蛐是作者表达感情的载体。我们在教会学生上述方法后,要求学生从课本中找出一首诗,进行艺术鉴赏,从而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关注现实,注重创新

上一篇再生能源

下一篇跳皮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