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范例6篇

英汉互译范文1

关键词:翻译 文化 脱节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跨文化的交流,是沟通文化之间的移植活动。“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尤金・奈达)。任何语言都不仅体现该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以及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而且也反映其文化思维、民族心理、人文历史、社会价值,同时也蕴藏其民族的人生观、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如政治和等。汉语和英语是东西方两种典型的语言,汉字和英文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系。从文字的构成到思维方式,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到周围的环境,从所经历的发展到目前的经济条件,从历史的变迁到文化的沉淀,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另一民族的文化中可能是盲点。英汉互译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脱节。

一、词汇脱节

语言离不开词汇,词汇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元素,是最活跃、最有弹性的但又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份。由于它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物质环境、社会结构、精神信仰等等的最先表现形式,有些词所指的各民族中各自特有的事物,因此,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有时没有对应语。

如:在6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一群对社会现实不满的一代年青人,他们披长发、着异装、酗酒吸毒,但这些并不表示他们玩世不恭,有很多人对社会问题有严肃的态度、独特的见解,英语中把这群人称为“hippie”,把它翻译成汉语时,如果采用音译,则可翻译成“希比士”。但中国人对之会茫茫然不知其真正内涵,现把它翻译成“嬉皮士”,大概能让人明白其涵义,但还不能真正表达出美国文化在特殊时期产生的这种独特现象。

同样,中国悠悠的文化中独特的天干、地支、属相、农历、节气、阴阳、算命等在英语中也没有现成的对应词来表达,绝大多数在翻译时只能音译,这使英美读者很难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有的尽管采用了意译,但还是不能表达得淋漓尽致。如:中国的“端午节”是人民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只是其中的一项活动,因此“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并不能真正表达传统意义上的“端午节”。再如:“抓周”是中国古代风俗,相当于算命,人们习惯在小孩周岁时让其随意抓取一些东西来预测他的志向或兴趣。把这民族文化内涵特别丰富的词语翻译成英语时只能采取释义的方法来做解释:When a child is just one year old,he will be told to choose one thing among many others,the adults will predict what his interest is or what he will be in the future by what the child chooses.

二、词义脱节

英国哲学家威特根斯坦(Wittgenstein)曾说过:“一个词的含义只能从该词在语言的应用中去获得”(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its use in the language) ,而且词汇的语义必然印着民族文化的烙印、隐含民族文化的内涵。因此一部分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如:英语中的“baby kissers”是“吻婴儿的人”,但常指那些为拉选票、讨好选民的政客,他们在公共场所拥抱小孩,亲昵无比,其目的是为了哗众取宠。再如:liberalism在汉语中所对应的翻译是“自由主义”,但汉语中的“自由主义”是指缺乏原则性,无组织、无纪律,强调个人利益的一种错误的思想作风(汉语大词典),是一个贬义词;而英语中的“liberalism”具有明显的褒义,根据《新编韦氏大学词典》中的解释,它是“一种建立在相信事物发展、人的善良本性、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张保护政治和民众自由权的政治思想”;再如,在汉语中,“醋”常可以用来形容男女交往中的妒忌心理,如“吃醋”、“醋坛子”,而在英语中“醋”只是一种调味品。因此,在翻译句子“他吃醋了”,不能翻译成He is eating vinegar 或 he is drinking vinegar而要意译成He is quite jealous 或He is full of jealousy /He is in his jealousy.

有些词或词组不能望文生义,谨防词义陷阱。

如下列英语中的表达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

busboy在英美国家指“餐馆或旅馆的勤杂工”,而不是中文的“公共汽车售票员”,confidence man、personal remark、child’s play在英语中分别表示“骗子”、“人身攻击”和“容易干的事”,不能按字面意思对译成中文的“有信心的人”、“个人评论”和“儿戏”。再如:take your fingers out表示“动手干”不是“别插手”,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不能译成中文的“令人发指”而应译成“令人非常愤怒”,free living奢侈的生活(不译为:自由生活),small talk家常话(不译为:小小的谈话)a white night不眠之夜(不译为:白白的夜晚),China rose月季花(不译为:中国玫瑰)。

而下列中文中的表达也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

摇钱树:不能直译成money tree,而按地道的英语表达法应该是cash cow。

三角债:不能直译成triangle debts,因为三角债不真的表示涉及三方的债务,而是泛指多方债务,因此用chain debts才能表达出其意。

三、历史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脱节

在世界上任何语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词或词组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或来源典故。尤其是习语、成语、歇后语等等。

英语to pass the buck不能译为“把银元递下去”。根据“The words and their stories”(by Herbert Sutcliffeand Harold Berman,Voice of America,Washington,D.C. 1978) ,这个词源于中:The phrase seems to have come to life in the gambling houses of West. There,a silver dollar was put in front of a player to show that he would be the next dealer to pass out the cards. A dollar,silver or paper,was called a “buck”. 后来被美国总统引用成“推卸责任”。President Gerald ford dramatized the phrase after taking Richard Nixon’s place in the White House. Ford announced in a special television broadcast that he had decided to pardon Nixon for any crimes he may have committed as President. Ford said such a decision had to be made by him alone,that he could not let others do it for him. “the buck stops here,” said Ford.再如:几百年前一位英国作家曾经说过:“Ah,each finger today is a thumb,I think”(啊,看来今天每个手指都成了拇指/手脚不听使唤)。因此“all the thumbs”就被用来指“手脚不听使唤”。还有“to talk turkey”、“to logroll”、“over a barrel”等所表示的“谈正经事”、“相互捧场”、“落入困境”都有其历史典故。翻译时要准确表达其意必须对这些词的源头了解清楚。

汉语中的绝大多数成语都有其出典。“此地无银三百两”,传说有个人把300两银子埋在土里,上面写了张字条:“此地无银三百两”,他的邻居王二看到后把银子偷走了,也留下字条“隔壁王二不曾偷”。这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比喻要表白自己,却反而暴露自己。因此如直译成“There isn’t 300 liang of silver buried here”西方国家的人就不能明白其隐藏的意义,所以意译成A guilty person gives himself away by conspicuously protesting his innocence.

同样“赔了夫人又折兵”也有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不能直译成“lose one’s lady as well as his men”,因根据它的比喻意思 “想占便宜没占到反而遭受损失” 来译成“try to make gains only to suffer dual losses instead”.

四、因生存环境风俗习惯不同而产生的文化脱节

英国是一个岛屿国家,历史上航海业很发达,因此英语中产生了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惯说法,英语中有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的说法,表示“奋力图存,勉强渡过难关”的意思。All at sea表示“不知所措”;in the same boat表示“处于同样不幸的境地”,如:The twins both failed in the exam,so they were in the same boat(这对双胞胎考试都没及格,所以一样倒霉);spend money like water类似于中文的“挥金如土” ,因为英国的水太常见,太平凡了,类似的还有: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蝼蚁之穴,可以溃堤 life is compared to voyage/人生好比航海 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 /乘风扬帆或趁热打铁。而对应地:汉民族的生活离不开农业和土地,因此常用“挥金如土”来比喻用钱的无度和随意;还有如:as we sow,so shall we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no gains without pains /不劳动者不得食,always taking out the meal-tub,and never putting in,soon comes to the bottom/坐吃山空。另中文中的“面如土色”,不能翻译成the color of earth,因为西方人以白种人居多,他们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惊吓都不会面如土色,因此可按他们的习惯翻译成as white as a sheet。

同时英国的天气变化多端,它始终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因此用有关天气的表达来喻指其它也就不足奇怪了。如:英语中after rain comes the sunshine 翻译成中文为“苦尽甘来”,等于sweet comes after bitterness;在英国是难得有好天气的,fair-weather可以用来比喻“风和日丽”般的人生坦途,fair-weather friend喻指不能共患难的朋友,fair-weather aircraft指无论什么天气都能飞行的“全天候飞机”。

同样,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素来崇尚“吃”。“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中国人把“食”视为头等重要之事,因而产生了与吃有关的词语(许多饮食文化)。

如:在中国“鱼”是富裕的象征,“米”是主食,汉语中用“鱼米之乡”来喻指富庶的地方,但如翻译成the town of fish and rice会令英美人不知所措,因他们习惯吃面包、喝牛奶,因此可把“鱼米之乡”翻译成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汉语中用“添油加醋”来形容对某事的夸大其词的描述,“油”和“醋”都是中餐中的重要调料,加了它们,菜的味道就不一样了,但西餐和中餐不同,翻译时不能直译,如:经她的一番添油加醋,这件事情的性质竟完全改变了。应译成:After her adding highly colored details to this affair,the nature of the whole matter has been completely altered.

五、因思维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脱节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普遍强调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独立性,他们对已充满自信,不谦逊,自我表现欲强烈;而中国人常年受传统儒家道德的熏陶,“谦受益,满招损”,对自己的价值判断通常以自贬的形式出现。如:待客时,尽管有许多精心准备的丰盛的菜肴,还会客气地说:“没什么菜”,“不成敬意,请多多包涵”等。但译成英语时,千万不能译成“There is not many dishes”,那样西方人会认为你主人待慢他、不热情,因此要按他们的习惯译成:I well prepared these dishes,hope you will like them. 再如:当西方人当面赞扬你You are so beautiful/great时,不能回答成“哪里哪里”或“一点也不”,而要谢谢人家的夸奖:You are so kind to say so/ Thank you.

结束语

除了以上所论的这些方面以外,由于信仰、价值观、社会环境等等的不同也产生了许多中西文化的脱节和差异。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地理、宗教、习俗等环境里的独特创造,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传播和交流文化。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译者所忠实的,不是原文的零字,而是文字所组成的语意。”钱钟书先生也说过:“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了。”因此对于在英汉文化中存在的一定程度的文化脱节,在互译时要尽量了解并避免。

参考文献:

[1]陈达.英汉互译理论与与践.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2003.

英汉互译范文2

关键词:形合;意合;特点;策略

一、形合与意合的意义理解

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是任何语言所共有的两方面特征,但这两方面的特征在不同的语言中它们在表现趋势上存在着差异。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美国传统辞典》)给形合定义为:“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即从属结构从句与主句的依赖和从属关系。在《现代语言学词典》中,hypotaxis指"各种依附构式",特别指"从属连词连接的组构成分",即特别指主从句关系。形合强调了一种依赖和从属的关系。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美国传统辞典》)给意合定义为: “The coordination of grammatical elements such as phrases or clauses, without the use of coordination element.” 即不使用并列连词或从属连词的并列句或并列短语。意合(parataxis)强调的是各种语言单位间的并列关系。

主从关系在英语的语法体系中要求利用从属连词连接,而并列关系既包括不出现连接词而靠标点、语调连接的并列结构,也包括带连接词的任何并列结构。

二、英语重形合与汉语重意合的特点

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英民族重形式分析和逻辑推理,强调由一到多的思维传统,注重形式逻辑。英语的表现法,严密地受逻辑形式支配,概念所指定界分明,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扣接,句法功能呈外显性。汉民族历史上研究“天人合一”,重视整体形象,注重空间移动加上汉语是非拼音,非形态语言,它不具备形态发生的物质手段,因此汉语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很疏放的语言,形式机制很弱,句法功能呈隐含形式。

(一)英语重形合

1.频繁使用关系词和连接词。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如who, whom, whose, that, which, what, when, where, why, how等,用来连接主句和定语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如and, but, or, yet, so, as well as, (n)either…(n)or…及while, when, as, since, until, so…that, unless等,用来连接词、词组、分句或状语从句。如:在我不再当电视制片人的这三年间, 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家里使用计算机终端进行的。For the last three years, since I stopped working as a television producer, I have done much of my work as a telecommuter.

2.频繁使用介词。介词是英语里最活跃的词类之一,是连接词、语或从句的重要手段。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介词,汉语则常常不用或省略介词。在英语中,介词包括简单介词(with, to, of, in, between)、合成介词(inside, within, without, onto)和成语介词(in front of, because of, along with, according to)等。而汉语则喜欢用动词。从表面上看来这似乎只是词类成份上的差异,但实际上反映了两种语言在遣词造句方法及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各自特点。在翻译中我们必须认真注意各自的特点,可把含有动作意味的英语介词译为汉语动词,这样可以做到两全其美,既处理了英语中难以对付的介词,同时又增加了译文中动词的数量,使之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如:With envy he watched their faces: Edith, Ethel, Gerty, Lily.他怀着妒羡的心情注视着一张张脸庞:伊迪丝、埃塞尔、歌蒂、莉莉。

3.使用其他连接手段。除了以上这些连接手段,还有动词不定式,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如性、数、格、时、体、态、语气、比较级等)及其保持前后一致的关系,广泛使用代词以保持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以及使用 “it” 和“there”作替补词(expletives)起连接作用等。英语常常综合运用上述连接手段连接各种成分,构筑长短句子来表达语义、语法关系及逻辑关系等。如:From a hill above a corpse-strewn plain a general speaking to his officers, leaned upon his spear. 陈尸遍野的平原,将军站在小山上,手扶长矛,向部署讲话。

(二)汉语重意合

汉语注重隐性连贯(covert coherence),注重逻辑事理顺序, 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话语中词与词、句与句等语言单位的结合主要是借助语义上的关联进行,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汉语的意合性主要通过以下手段来体现:

1.使用语序代关联词。汉语的许多主从复合句虽然不用关联词,形式类似并列复句,但分句含义却有主有次。从句若前置,一般有“因为”、“如果”、“即使”等含义。据统计,汉语中三分之二的因果句不到必要时不用关联词。如: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If the Dragon king wants a white jade bed, he applies to the Wangs of Chiling, it's said.

2.使用排比、对偶等整齐、匀称的句式来替代关联词。汉语的排比句、对偶句具有形美、音美和意美的特点。因此,在这类句子的英译时就存在着一个形、音、意的问题。一方面要体现汉语句式的形美、音美和意美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不拘泥于汉语句式的约束,而根据英语的要求做适当的调整。如:If you confer a benefit, never remember it; if you receive one, remember it always.施恩勿记,受恩勿忘。

3.使用紧缩复句。中文里有一些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凝固起来的固定句式统称为紧缩句,其特点为:以单句形式来表达复句内容。在这类句式中,分句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联系往往是隐含的。因此在中译英时,我们应该掌握必需的中文语法知识,通过逻辑分析,弄清楚句子成份之间蕴涵的逻辑关系,透彻理解中文字句里潜在的、内涵的、深层的意思,使译文表达得准确、流畅。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

4.使用四字格。四字格是汉语里广为运用的语言形式,被誉为中国古代汉语文字的"活化石",因为它具有文字简洁、凝练,结构对称、严谨,语调和谐、悦耳,内涵丰富、形象等特征,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汉语成语结构稳定,极大部分以四字格出现,在政治、文艺、科技等文体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常常是意合法的佳作。如:搞得我心乱如麻。It made me upset.

三、形合法与意合法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虽然我们强调说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是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我们不能单纯地用某一确定具体的方法翻译,即用形合法汉译英,用意合法英译汉。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翻译对象,经过全面分析后根据翻译对象的特色及要求分别用形合法或意合法进行翻译。

首先,一般情况下,尤其在讨论句子层面的翻译时,采用常见的做法:英译汉时,注意显性关连词语的隐性化,变形合为意;汉译英时,注意隐性关连词语的显性化,变意合为形合。要切忌机械地“对号入座”。试比较一下几组汉语译文

(1)If you turn to the left, you will find our institute at a distance.

a.如果你向左转弯, 你就可以远远看到我们学校。

b.向左转弯就可以远远看到我们学校。

(2)I can't trust him, because he is not honest.

a.因为他不老实,所以我不相信他。

b.他不老实,我不相信他。

以上英语句子中的各个成分(如词、词组、分句)之间都有连接词( so that; if; and; because; that)来表示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形式比较严谨。通过比较各例的两个汉语译文,我们就会发现:译文a保留了原文的重形合的特点,因而显得生硬罗嗦,“翻译腔”十足;而译文b舍弃了原文的重形合的特点,采用汉语意合的方法组合句式,即将原文的连接词略去,然后按汉语的表达方式对原句进行必要的改组(先发生的事情先讲,后发生的后讲,消除原先形合的痕迹),因而译文读起来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而在汉译英时, 我们应先弄清句子间的关系,确定其类别(是并列还是偏正关系),然后选择恰当的关连词语,把汉语句子结构中意合的隐性连接手段在英语译文中将它显性化出来。如:有聚就有散。We never meet without a parting.

从以上例子可以明显看出,在以句子为层面的结构中,英语多使用以连接功能为基础的形合手段,而汉语主要依赖逻辑语义的内在衔接,形成一种隐约的意义脉络。因而,在英汉互译中,我们要把握好隐性和显性的转换。在译文中有意识地体现目的语的特征,减少让读者感到格格不入的异化味道,从而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其次,在处理语篇翻译时,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和各自的写作风格,尤其是原文作者为了达到一定的写作目的所使用的不同的修辞效果,翻译手段要作相应的变化:直接用原文的组织手段,保留原文风格的译法,或采用与原文相反的手段。

如:

And now I looked much better than I did when Bessie saw me; I had more color and more flesh, more life, more vivacity, because I had brighter hopes and keener enjoyments.(Jane Eyre by Charlotte Bronte)而如今,我看上去比当初贝西见我时好多了。我脸色已更加红润,人已更加丰满,更加富有生命力,更加朝气蓬勃,因为有了更光明的前景和更大的欢乐。

该句中有两处因果关系,前者是意合,后者是形合。前者是现实世界中事件的因果关系,是语外关系;而后者是语篇中存在的因果关系,是语内关系。现实世界中的因果关系客观存在,不言自明;而语篇中的因果关系反映的是说话人的世界观或认识,因此必须指出和强调。

四、结束语

所谓形合,就是主要靠语言本身语法手段;所谓意合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联系,因此,英语结构紧凑严密;汉语结构简练明快。故而,我们在做中英文翻译的时候必须考虑这种中英文结构上的差异,从而避免“翻译腔”,使得翻译的文章去除明显的翻译“烙印”。

参考文献:

[1]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英汉互译范文3

关键词: 英汉互译 文化可译性限度 翻译方法

可译性研究(translatability)一直是翻译研究的关键问题,指人们通过翻译,将一种语言(源语)用另外一种语言(译语)表达出来,实现不同语言使用者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可译性研究探讨两个方面的内容:可译性(linguistic translatability)和不可译性(linguistic untranslatability)其关键在于译语表达能否准确而完整地再现源语表达,包含内容的表达和形式的表达[1]。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认为:语言是自我的表达,也是文化的反映[2]。从宏观角度来看,英汉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具有广泛的共性和相互渗透性,相当一部分文化信息可以在另一种语言表达中找到契合对应和平行对应的表达,是可译的。从微观角度来看,英汉语言使用者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文明程度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性决定了英汉翻译的文化可译性限度(cultural limits of translatability)[3]。文化可译性限度涉及源语与译语在文化上的差异,包括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社会历史等许多方面的内容[4]。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受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影响,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而文化的差异性是由所从事的物质生活方式及所建立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多样性造成的。由于各个国家的地理环境不同,文化起源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模式与特征也各不相同,特别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均有很大的差异[5]。

笔者认为,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当在忠实于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分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采用归化译法、异化译法或补偿法等各种翻译手法,尽可能地拓展源语作品的可译性限度,尽可能使译语作品达到与源语作品在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上的一致性。其中,归化译法提倡用译语文化所有的表达方式,反对引入源语文化的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在译语中找到与原文内容对等或相似的表达方式,直接进行翻译;异化译法则主张保留源语文化特有的表达方式,把它输入到译语文化中去,也就是所谓的直译法,要求译者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向译文读者介绍源语文化;补偿译法要求译者在归化译法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注释或补充一些信息,帮助读者理解可能因直译而难以理解的译文。笔者将通过实例分类阐述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可译性限度,探讨不可译性向可译性转化的翻译方法。

第一,受地理环境差异影响的可译性限度。中国在自然环境上属于封闭性的大陆型,几乎没有内海,辽阔的内陆远离海洋,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耕型社会,倾向于固守耕地[6]。于是,汉语有许多与农耕劳作有关的语言表达,比如:中国农民一般用牛来耕地,于是人们将辛勤劳作的人称之为“老黄牛”,将大口大口地喝水称之为“牛饮”,将固执己见、不懂变通的脾性称之为“牛脾气”;再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挥金如土”、“瑞雪兆丰年”,等等。西方在自然环境上属于开放性的海洋型,欧洲大陆实际上被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等内海所分割,古希腊和古罗马属于海洋-商业文明,远古时期,欧洲有许多游牧民族,随处迁徙,流动性大,西方社会呈现出海洋商业文明的开拓外向性[6]。于是,英语有许多与渔猎和航海有关的语言表达,比如:人们常常用与海洋动物相关的词来喻指人,“The best fish swims near the bottom.”(有价值的东西不会轻易得到。)“as close as an oyster”(口风很紧)、“to throw a sprat to catch a mackerel/whale”(小本赚大钱)、“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进退维谷)。因此,在表达“豪饮”这一概念时,英语为“drink like a fish”,因为西方人认为鱼一刻也离不开水,用鱼来形容一个人喝得多最为贴切,而汉语为“牛饮”,因为牛来形容豪饮再恰当不过。

第二,受风俗习惯差异影响的可译性限度。出于相对保守的民族特性和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中国社会的家庭观念比较浓厚,异常注重长幼辈分,在称谓表达上比较复杂,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亲戚关系都能再汉语中找到相应的名称,绝不能乱用,而相对开放的西方社会提倡以个人为中心,家庭观念相对淡薄,在称谓表达上极其简单,不但称谓没有清楚的区分,甚至连性别都不分[6]。比如,英语“cousin”一词,既可以指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又可以指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同样的,汉语里的“妯娌”和“连襟”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难以通过归化译法来翻译,但这并不是说类似这样的中国文化独有词就无法翻译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妯娌”是“哥哥的妻子和弟弟的妻子的合称”,“连襟”是“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可以通过异化译法分别译为“women who are married to brothers”和“men who are married to sisters.”于是,“她们是妯娌”这句可以翻译成“They are married to brothers”,即只要稍加变通,把原来的名词译成结婚的状态;同样的,“他们是连襟”这句可以翻译成“They are married to sisters.”

第三,受宗教观念与文学传承差异影响的可译性限度,主要涉及反映英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宗教传说、寓言故事和经典文学作品,等等。

对于表达极度高兴的情绪,汉语有“快乐似神仙”一说,英语有“as merry as crickets”(快乐似蟋蟀)”,这在中国语言表达中是不可接受的。在传统汉文学作品《诗经》、《七月幽风》等中,“蟋蟀”是“忧伤,凄凉”的象征,在《诗经》中,蟋蟀的叫声被用来喻指年末农民悲惨生活的映衬。此后,蟋蟀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其凄苦悲凉的形象出现在汉文学中,如“独申且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宋玉《九辩》)[7]。自从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亨利二世》中用过“as merry as crickets”(快乐似蟋蟀)之后,英语国家的人们就接受了这种比喻,并沿用至今。

对于源于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文献名著的英汉翻译同样存在着可译性限度,于是,对于译文读者来说,“只知其意,不知其源”的不足往往通过补偿译法来尽可能地拓展源语的可译性限度。比如:在翻译《踏莎行》中“桃源望断无寻处”时,译者采用译为“Peach Blossom land ideal beyond the sight.”其脚注为:the Peach Blossom land was The Utopia for Chinese literati.再如:“Helen of Troy”可以翻译成“特洛伊的海伦”(注:源于《荷马史诗》中《伊利亚特》的希腊神话故事。传说美艳无比的希腊王后Helen(海伦)被特洛伊王子诱走,两国因此引发一场战争,结果希腊大胜特洛伊。正是由于海伦,使特洛伊遭到毁灭的悲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交流的日益扩大和对文化认识的深化,在翻译研究中常常出现“昔日不可译者,今时或许可译”的情况。比如,“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女卑是婢,女又何妨成奴”这首诗巧妙地将“僧”拆分为“人”、“曾”,“佛”拆分为“人”、“弗”,将“婢”拆分为“女”、“卑”,“奴”拆分为“女”、“又”,这种巧妙活用汉字字形的拆字法曾一度被翻译界认为是无法翻译成英语的,但是,许渊冲先生在1991年第5期《中国翻译》上刊载的译文却巧妙地解决了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翻译难题,其译文如下:A Buddhist cannot bud into a Buddha.A Maiden may be made a housemaid.它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义,而且巧妙地以“Buddhist”,“bud”和“Buddha”的形似关系,以及“maid”、“made”和“maiden”的音似关系代替源语的拆字手法,上下联句法对称,重音对等,长度相仿[8]。

综上所述,在英语和汉语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下,英汉互译中存在着语言和文化的可译度限度。译者应当积极探索二者在深层意义上的对等,摆脱语言表层的约束,力求译语表达准确而完整地再现源语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表达,实现源语的可译性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2.

[2]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211.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02.

[4]田庆芳.语言的不可译性与文化的不可译性比较[J].上海翻译,2007,(2):48-49.

[5]王桂莲.文化差异与翻译的正确性[J].上海科技翻译,2004(1).

[6]张春柏.2003.英汉汉语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5.

英汉互译范文4

    【论文摘要】:"信、达、雅"为一般英汉互译之标准,而音译则要求更高,用翻译界的一句话来说即"翻译是一门艺术"。音译,其为求其深邃的意境,浓厚的感染力,强烈的艺术效果。又有更好的难度,不仅要求译者准确理解原文,更对译者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引言

    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象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而音译作为英汉互译中最特殊的一种样式,对语言艺术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如果说一般的英汉互译,要达到艺术性水平,必须解决如何用本国语言传达原文风格的问题,那么音译,除此之外,还必须解决如何运用和原着同样最精炼的语言、最富于音乐性的语言,来驾驭严格约束语言,使打翻译达到美的享受,有其以下两个特点:

    1. 音译要再现原作的艺术美

    音译是运用特殊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创造的艺术品,具有形象性、艺术性,表达了某种情节内容、思想感情,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音译,光传意(即做到意义上的忠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保存原作的感情、韵味、意境的风格,要把原诗创造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例如:

    A Widow Bird

    A widow bird state morning for her love

    Upon a wintry bough;

    The frozen wind crept on above,

    The freezing stream blow.

    There was no leaf upon the forest bare,

    No flower upon the ground,

    And little motion in the air

    Except the mill-wheel's sound.

    译文为:

    孤鸟

    孤鸟栖寒枝,悲鸣为其曹;

    河水初结冰,冷风何萧萧;

    荒林无宿叶,瘠土无卉苗,

    万籁尽寥寂,惟闻喧桔槔。

    原诗的诗眼在"widow"(孤寡之意)一词,译者紧扣诗眼,将state 译成"悲鸣",将wintry bough 译成"寒枝",将freezing stream blow译为"冷风何萧萧",将 mill-wheel's sound译为"喧桔槔"。可以说,这种译法在词义上讲是"失实"之处,但它却将原作创造的那种艺术境界给传达出来了,而且译文所渲染出的那种荒寒的意境、悲凉的心情,私以为,较原作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人读罢,不禁从心底泛起一股悲怆之情,对那只孤苦伶仃的鸟儿顿生同情之心、怜惜之意。一首好诗,往往是"意中有境","境中寓言",读后沁人心脾,耐人寻味。译者在翻译时,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直觉的作用,对原作心领神会,而移情于自身,把原作的艺术美音译美表现出来。

    2. 音译是一种创造性的美

    音译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是原作艺术美的欣赏和接受者,同时又是它的表现者。从欣赏到表现,有一个重要环节,即译者的审美再创造,或者叫心灵的再创造,情感形式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的关键是要抓住蕴含在原作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不妨甩开原文形式,选用最佳的词句结构、表现手法,把原文(不仅仅是内容,而且还包括情感、意境、韵味和风格)重新表达出来。例如英国诗人菲茨杰拉德(Edward Fitz Gerald)译波斯诗人俄玛(Omar Khayyam)的"鲁拜集"(Rubaiyat)是传诵诗坛的名作。他不拘泥于原诗的词句,而是吸取灵感再创作,既有英国诗的音韵之美,又传达了原诗的意境,堪称一绝。当然这种例子很多,俯拾皆是,顺手拈来。

    徐志摩的《哀曼殊斐儿》,其音译之美曼殊斐儿,乃是爱尔兰女作家,年轻早故的她在志摩笔下有着令人眩晕震颤的美;而曼殊斐儿这四个字将其冰清玉洁的美好气质衬托得贴切无比,令人神往。这仙女般的名字,是Katherine Mansfield的音译-现时译作凯瑟琳o曼斯菲尔德,但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应有的诗意,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英文名字罢了。

    柏杨的《翡冷翠》其音译,引以意大利的佛罗伦萨(Firenze、Firenge或英文名 Florence)令人读后 瞬间心里仿似从仙境掉到了人间。

    还是徐志摩的独创,将Cambridge译作康桥。虽然主观,但比起同样半是音译半是意译的剑桥,却多了些象征的意韵。歌咏康桥的诗篇也和这独特的名称一起经久不朽。

    把Violin译作梵婀铃,来自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名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换作小提琴,大约就少了一种婉约清丽的和谐。

    大仲马的《三剑客》,里面多次提到法王行宫"枫丹白露" (Fontainebleau)还有巴黎的着名大道"香榭丽舍"(les Champs Elysees)。 只觉得实在是妙不可言,一定是极为美好的场所。枫丹白露其法语本意是"枫树茂密有清泉的所在";而香榭丽舍本意是"欢乐所在的田庐";此情此景,如诗如画 - 不仅字音几近,字意也非常美妙得十分相似。

    "香奈尔(Chanel)"也是一个相当出色的音译;我想很多女孩儿一见这个名字就会喜欢上它 - 如梦似幻的性感、温柔和芬芳,作为女性化妆品和时装的品牌实在合适不过了。

    中式的美丽音译,还有很多体现在电影名字上。比如把非常平淡直白的的《滑铁卢桥》译成《魂断蓝桥》;气氛悠然而出,让人感觉一定是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译作《廊桥遗梦》、一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婚外情,恰恰是这样如此平凡的题材,却被高明的艺术家渲染得缠绵悱恻,哀惋动人,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的人格魅力,使得整个作品甚至亘古以来无数男欢女爱悲欢离合的故事,升华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意外的收获》译作《鸳梦重温》...如古典的四字骈文,优雅微妙。美国有个以前的印第安人居住地Yosemite,现在是着名的旅游胜地。因经常有灰熊出没,就用了印第安人语的"大灰熊"作地名,谁知中式的音译却把它变得如此巧妙。

    二、结束语

    汉字是象形文字,其中含有物象的基因,具有某种空间性和可视性,有一种模糊的图画美,正如着名诗人闻一多所说:"惟有中国的象形文字,可直接表现绘画的美。西方的文学变成声音,透过想象才能感到绘画的美。可是中国文学,你不必念出来,只要一看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诗,立刻就可饱览绘画的美。"老舍先生说的"我们的语言文字之美是我们特有的,无可替代的"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并可以通过语言文字之美译后使读者看到思想之美,意境之美,感情之美,做到音、形、义兼美,"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有光彩。"在英汉互译时如果只是逐字逐句平平淡淡地译出来,韵味尽失,丰姿全无,即使文字流畅,忠实通顺,但不传神,也不能算好的、合格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诗词翻译的艺术》,《中国翻译》编辑部,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

    [2] 杨自俭, 刘学云. 《翻译新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

英汉互译范文5

[关键词]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 英汉互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27-02

语言的比较研究是分析语言特点、总结语言规律的一种有效手段。中国语言学大师赵元任说:“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比较,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吕叔湘先生更把比较看作是语言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他说:“假如能时时应用这个比较法,不看文法书也不妨;假如不应用比较的方法,看了文法书也是徒然。”(吕叔湘,1942)因此,在学习外语时,语内比较与语际比较是十分必要的。吕先生还进一步说到,“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能显出来……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是要跟非汉语比较;要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就是要跟古代汉语比较;要认识普通话的特点,就要跟方言比较。无论语音、语汇、语法,都可以通过对比来研究。”(吕叔湘,1977)

张培基说过,“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故要准确表达原文,译出好的译文,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比较研究两种语言的异同是至关重要的。英汉语是属于不同语系的,差异固然存在,本文旨在了解英汉中被动语态的各自特点,通过比较英汉语中的被动语态,进一步了解英汉互译中主动与被动语态的转换。

一、汉语与英语语态的差异

汉语中句子多用主动语态,而英语中严格区分主客体,且常用无生命名词作主语,句子常用被动语态,而且很多被动的习惯表达。因此,在翻译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两种语言体系在语态上的差异。多数情况,我们把英语中的被动语态译成汉语的主动语态或者是没有明显标志的被动句。但是也有把英语被动句直接译成汉语被动句的情况。由于汉语中可以允许无主句存在或者是被动词的省略,因此英语被动译成汉语时,语态可以根据目标语的语言习惯灵活处理。例如,X-ray examination of the chest and heart should be routinely performed.译为:胸部和心脏X线检查应列为常规。译文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被”字。

英语中被动结构的表现形式是“S+be(get/become)+V-en”,是系表结构的一种变体。如:She was murdered.汉语一般都是“受事+动词”,如“地扫了”。汉语的被动表现形式丰富,除了最明显的标志词“被”以外,汉语中“受”“遭”“挨”“叫”“让”等都可以当作助词来表示被动,或者当作介词来引进实施者。因此,英汉互译中,主动与被动的转换、被动形式的选择都是提高译文可读性的有效手段。

二、英汉语被动句的特点

英语常用被动式,采用“物称表达法”,即“非人称被动式”,如it is believed,it is said,it is thought等,这类被动往往是为了让所说的事实或观点更加客观、委婉。汉语中一般用“据说”“据报道”“众所周知”“必须指出”来对应以上英语中的被动。例如: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and will always take sides with the Third World.(译:必须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将永远和第三世界站在一起。)

汉语的思维方式重“事在人为”,人的动作和行为必然是由人做的,事或物不可能自己去完成这些动作和行为,因而表达时往往要说出实施者,通常采用人称表达法。有时采取泛指人称,如“人们”“大家”“有人”等。不能采用泛指人称则省略人称。

上文中提到汉语“受事+动词”的表达模式,汉语中广泛使用受事主语产生了大量的“当然被动句”。常见于日常的地道汉语表达中。例如:

昨晚我盖了两条被子。(不说:我昨晚被两条被子盖着。)

译:Last night I was covered up with two quilts.

王力指出:“中国正常的被动式是必须把主事者说出的”。吕叔湘、熙指出:“在形式上,‘被’字底下一般要有宾语,表示主动者”。英译汉中,英语的被动结构,汉语一般采用“无主句”“主语省略句”“祈使句”或是“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例如:

1.The senator was assassinated in a theater last night.

译:该议员昨晚在一家剧院遇刺身亡。(译为主动句)

2.History is made by the people.

译: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译为判断句)

3.Many strange new means of transport have been developed in our century.

译:在本世纪,发明了许多新奇的交通工具。(译为无主语句)

三、英汉互译中语态的转换

在翻译活动中,要注意转换思维方式,根据两种语言各自的表达习惯进行被动结构与主动结构的转换。“不论英汉,一个分句的主语与其谓语之间的关系总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但是英语有标准的被动语态,汉语却没有标准的被动语态,只能采用许多权宜之计”(彭长江)。

(一)英语的被动句译为汉语的“被字句”

前文提到了,汉语中也是有被动结构的,只是不常用。英译汉中,必要时仍需保留被动结构。汉语中明显的结构或者是被动涵义,英译时要充分利用英语中被动的表达,增加事实的客观性。例如:

In 1996,he was named one of the 50 greatest players in history.

译:1996年,乔丹被提名为历史上最伟大的50名篮球运动员之一。

(二)英语的被动句译为汉语的“处置式”

汉语的“处置式”(即“把字句”或“将字句”)用于表示施事对受事的处置或支配行为。王力认为,“被动式和处置式的形式虽不同(一是被动句,一是主动句),而其所叙行为的性质却大致相同。譬如一件事,在主事者一方面看来是一种处置,在受事者一方面看来往往就是一种不如意或是不企望的事。‘他把你打了一顿’,在‘他’看来是一种处置,在‘你’看来就是一种损害了。因此多数被动句式是可以改为处置式的。被动句若要转成主动句,也是变为处置式的。被动句若要转成主动句,也是变为处置式较为适宜。”例如:

These questions should not be confused. 译:不要把这些问题混在一起。

(三)英语的“物称表达”译为汉语的“大众主语”

在第二部分提到英语的物称表达,即非人称表达式,这类英语被动句一般都采用汉语的模糊主语或者大众主语来处理。例如:

1.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he experiences of the child in his first years largely determine his character and later personality.

译:人们普遍认为,孩子们的早年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性格及未来的人品。

2.Jordan is reported to be the celebrity with whom most American children feel most comfortable……

译:据报道,乔丹是一位使大多数美国儿童感到与之相处最舒服的名人……

例句1和例句2,都是采用了大众主语,把英语中的被动转化为大众主语引导的汉语主动句,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四、结语

被动结构在英汉语中都存在,英语中被动结构出现的概率远超过汉语中的被动结构。英语中被动的涵义都用被动结构表达,而汉语中被动的涵义表达的方式多样,主要都用主动式表达,就算是被动式,汉语表达被动式的形式也有多种。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对比研究英汉语被动表达式的异同,为提高英汉互译译文的质量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元任(著),吕叔湘(译).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8.

[2]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

[3]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绪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4]刘宓庆.思维方式表现法和翻译问题[J].现代外语,1993(1).

[5]王力.汉语语法史[M].商务印书馆,2005.

[6]彭长江.英汉-汉英翻译教程[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尚信.英汉语言美的对比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8]王芳.浅谈汉英被动语态的应用差异[J].读与写杂志,2007.

英汉互译范文6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互译;求同存异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44-02

收稿日期:[HTSS]2007-03-01

作者简介:袁琳(1965-),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从事英语语言学与教学法研究。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不同国家间的语言交流。

语言交流最终是思想文化的交流。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就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而言,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互有区别。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决定这一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文化的发展能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展和丰富,也会影响整个文化的发展,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人们通常把语言称作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因此,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文化的差异,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课题。通过翻译,尽量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缩短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所产生的障碍和距离,是个既合理又符合愿望的要求。英汉互译要善于存异求同,这应该是英汉互译的一条基本原则。其实,在文化翻译中“求同”不易,“存异”也难。在翻译领域里,“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异”,不是同一个文化类型内部的“异”,“同”也不是一般意义的“同”,不是同一个文化圈里的“同”。

据笔者观察、分析和研究,英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方面

英汉两种文化在数字方面的表达上有差异,并不是说英汉两种语言在自然数的计算与排列上存在着差异,笔者在这里说的是由数字组成的词语在两种文化里表现出的差异现象。汉语中以数字开头的词语数不胜数。如果将这些词语一对一地译成英文,那势必难于做到既忠实原文又能被英语文化所接受。比如说,我们既不能按照汉语字样将“一目了然”逐字译成“one eye sees it a11 clearly”,又不能将“三长两短”译成“three longs and two shorts”,也不能把“七嘴八舌”译成“seven mouths and eight tongues”。这些词语只能分别意译为see clearly at aglance、unexpected misfortune or calamity和with many people speaking all at once。不然的话,英人就会be wide at sea(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二、颜色方面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由于民族文化、历史和习俗的差异,所以也形成了颜色象征意义的不同。中国人按传统操办红白喜事,与西方人举行婚丧嫁娶的礼仪,所用颜色含义就大不相同。中国的新娘穿红,因为我们把红色看成幸福与吉祥的象征,西方的新娘则着白,因为他们视白色为与纯洁的体现;中国人在殡葬老人时披麻带孝,用白色表明悲痛,西方人在葬礼上则穿黑衣服,戴袖章,以黑色寄托哀思。所以如果不注意文化的差异而进行英汉互译的话,就会开国际玩笑了。比如英语中的brown bread不是棕色面包,而是黑面包,同样brown sugar是红糖,而不是棕色的糖;而中文里的红茶,译成英文为black tea,而不能译成red tea,“青衣”应译作black dress,而“青天”应译作blue sky。再如中英文中皆有“嫉妒”的说法,中文里俗称“红眼病”,但译成英文不能直译成red-eyed,而要译成green-eyed。

三、时间方面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在时间观念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在用“前”与“后”分别指过去与将来时,意义就不尽相同。中国人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因而有“前无古人,后有来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继有人”之说;而英语文化的人却正好相反。此差异可以从下面的句子中作一比较: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从字面意思上,中国人可能将其理解为“但是,我们说到故事前面去了”。然而,此句的正确含义是“不过,我们说到故事后面去了”。还有,latest这个词,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最迟的”、“最后的”,在英语的时间概念中的意思是“最新的”。比如the latest news,应译成“最新消息”,而不是“最后消息”;the latest discovery of something,应译为“对某事的最新发现”,而不是“最晚发现”。Be moved back in time,若译成“推后了”而不译为“提前了”,那么,译文就与原意正好相反了。

四、称谓方面

英汉文化中称谓的差异比较大。英文里的称谓比较笼统,而汉语里的称谓异常清楚,身份地位从称谓中分得一清二楚,马虎不得。如uncle一词可对应“叔叔、大伯、舅舅等多个称谓,aunt可对应“姑、姨、婶、大娘”等这一辈的女性,ousin可对应“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八种之多的称谓。

再如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尊称、谦称,如“郭老”、“李翁”、“张公”、“大人”和“鄙人”、“寡人”等。若将这些纷繁复杂的称谓翻译好,实在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英文中几乎没有与此对应的称谓,所以只好将就一律用Mr后面加上姓氏,或统称your humble servant等。

五、问候语方面

汉语文化中一见面常常问候对方“吃饭了吗?”、“到哪儿去?”等,认为是很随和、友好的问候方式,但如果译给英语文化的人,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和Where are yougoing?那么,对前一句话,英语文化的人听了会认为你要请他吃饭,而后一句则会令他们难以接受,甚至认为你在干涉他的行为自由呢。英语文化中见面打招呼只讲Hello!Goodmorning!或谈论天气。如果不清楚两种文化的差异机械直译,会闹笑话,甚至会发生误会。

六、日常生活与社会习俗方面

这方面就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有密切关系了。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就无法把一些日常用语与习俗用语准确地翻译成汉语,反之亦然。如I met my Waterloo.如译成“我遇见了滑铁卢(地名)”,会让人不知所云,但如果了解了“滑铁卢”是个拿破仑打败仗的地点,就知道正确译法应是“我失败了”。再如What he has given you is a Greek gift,从字面意思可能直译为“它给你的是一个希腊人的礼物”。但何为“希腊人的礼物”?无法明白其真实含义。其实Greek gift来源于一个典故,即希腊人用“特洛伊木马”这个“礼物”攻破了对方固守六十年的城池。汉语“中医”一词,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事物,所以翻译家们根据其内涵,绞尽脑汁,反复推敲,最后用汉语拼音加英语Yin(阴)and Yang(阳)译给英国人,并加以注解Yin为female,Yang为male。所以,不同文化的语言互译时是需要仔细推敲、研究的。

七、比喻词语方面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比喻性词语。其中有些比喻的主体(喻体)和喻义完全相同,但由于社会习俗、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喻体和喻义完全对等的比喻性词语在两种不同文化及语言中是不多见的。比如Dragon(龙)在中国文化中用以比喻力量、吉祥等好的含义,而在英语文化中则是一种恐怖的怪物,含有贬义。She is like a dragon意为“她是个泼妇”。再如汉语中“胆小如鼠”,其英译为Pigeon-hearted或 chicken-hearted,与鼠(mouse或rat)毫无关系;而“缘木求鱼”英译为look for grass on the top of the oak,也没鱼(fish)和木(wood)什么事。还有“水底捞月”,英译为fish in the air;“过着牛马生活”英译为to lead a dog's life;“一箭双雕”译为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吹牛”译为to talk horse;“如履薄冰”译为tread upon eggs;“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译为The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八、词汇空缺方面

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中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与之对应的词,这就是词汇空缺。而当一种语言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空缺时,该词就是不可译的。比如,汉语中的“饺子”在英语中就是空缺的,因为这是中国的“名吃”。英语中虽然也有表示类似于“饺子”这种食物的词,如“dumpling”和“ravioli”,但“dumpling”是“汤圆”或“团子”,而“ravioli”指的是“有馅的小包子”,它们与“饺子”不尽相同。再如“旗袍”、“”、“牛棚”以及“麻将”、“气功”、“乌纱帽”、“穿小鞋”等一些词在英语中都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所以严格地说,它们都是无法翻译的。同样,英语中的一些词在汉语中也是空缺的。比如,cowboy和Hippie都是中国没有的产物,所以前者只能用其表面词义翻译成“牛仔”,后者借其音和行为,译为“嬉皮士”。

总之,由于人类文化的共性以及民族文化的个性,英、汉两种语言的使用习惯有同有异,甚至差别甚大,我们必须认真对比研究,翻译时要倍加留意。另外,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 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

文化翻译要靠语言去实现,但困难同时也出在这里:语言固然是交际的工具,但语言同时也是妨碍交际的障碍。文化的形成往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文化的翻译也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才能达到真正交流的目的,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济事的,这不是任何个人能左右得了的。所以,不论从英语教育者的角度,还是从英语研究者的角度,都应该深入了解英美国家文化,理解汉英文化的差异,否则,就不可能做一个合格的英语教育者和研究者。正像王佐良先生所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

[3]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