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古诗词范例6篇

励志古诗词

励志古诗词范文1

【关键词】古诗文 教学 励志教育 策略 路径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本文即从这一“育人”的终极目的出发,对“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励志教育”这一论题进行相关探究与阐述。

一、励志教育的内涵及其在古诗文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励志”一词的解释是:“奋发志气,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一般认为,“励志教育”主要包括“信念教育”“道德教育”“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等内容。

在现行中学古诗文中,与“励志”有关的名篇名句不胜枚举,这就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学资源。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去领略蕴涵于其中的语言文字之妙、诗情画意之美,也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适当的励志教育。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处于养成与建构的动态过程中,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抓住某些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某种“传道”——励志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有裨益。

二、中学古诗文教学中励志教育的实施策略

在古诗文教学中实施励志教育,首先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与启发。这既是由古诗文教学的特性决定的,也是由励志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例如,在阐释荀子《劝学》中的名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尘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时,我就曾引导与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当我们在无涯学海中遭遇某种难关时,能否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攻克它?当我们在人生旅途中遭遇某种障碍时,能否以“用心一也”之“蚯蚓精神”扫除它?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与启发下,一个个畅所欲言,将自己在往昔学习与生活中显露出的畏难情绪进行了一番自我检讨,并表示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将以荀子的名句进行自我激励,直至“痛改前非”。

古诗文教学中的励志教育,一方面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与启发,另一方面,更需要学生自己的领悟与体验。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是励志教育的传世名篇。该篇描述了作者青春年少时一段刻骨铭心的求学记忆。在剖析该文中“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一段时,我曾半开玩笑地对学生说:“如果你们遇到这样训斥学生的老师,早就投诉到校长那里去了吧?”学生们先是哄堂大笑,继而沉思默想,最后有几位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一位来自偏远乡村的同学,谈到自己家境比较贫寒,与宋濂当年的处境极为相似,读了该文后,有“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最后表示自己今后将更加坚强、谦逊与好学。

我听了学生们的发言后,觉得他们对师生关系、学习态度、生活条件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在研读此类课文时,需要学生们设身处地地对作者当时的处境与心境进行联想与想象。与此同时,还要对照自身情况进行换位思考,从而获得相应的领悟与体验,最终达到“自我激励”之目的。

再次,需要师生的对话与共鸣。这种对话与共鸣,既可来自古诗文文本(或作者),也可来自教师的现身说法,或学生的切身体验。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有一段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解读该段时,我的“本能”反应是要与学生一起“分享”我的一段人生经历:高二那年夏天的一个中午,烈日炎炎,父亲突然叫我和他一同去给玉米地除草。刚干了一会儿,他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觉得种地与读书哪个更苦?”我略带怒气地说:“当然是种地比读书苦十倍百倍!”父亲立即说道:“我的目的达到了,咱们回家吧!”一路上,父亲几次欲言又止,最后饱含深情地对我说:“孩子,你从小身体单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你这辈子像我一样在家种田种地,你的身体是支撑不了的。你要努力读书,考上大学啊,为你自己,也为我们一大家人争口气!”父亲的话让我刻骨铭心,时刻激励着我发愤学习。一年之后,我终于考上了大学。我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我父亲虽然未曾接触过孟子的上述励志名言,但是,我从内心感觉到,他用“苦行僧”般的方式来激励我发愤读书的行为,与孟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们听了我的“励志故事”后,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共鸣。有一位女同学甚至当场表示,要以孟子的名言和我的经历作为其今后“自我激励”的精神支柱。

三、中学古诗文教学中励志教育的具体路径

在上文中,笔者阐述了在古诗文教学中实施励志教育的有关策略。接下来,有必要从更具可操作性的层面提出实施励志教育的具体路径。

首先,我们可以用“诵读”的方式实施励志教育。反复诵读那些脍炙人口的古诗文文本,以致烂熟于心,并进行适当分类整理,为我所用,是实施励志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

励志古诗词范文2

[关键词]唐诗宋词;古典情怀;教学品鉴

中华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流芳至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脉搏,也是世界文学中独一无二的精神盛宴。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词,蕴含着高贵的古典情怀,它们既是古人内心的道德法则,又是今人学习品鉴传承的精神动力。当代学生置身高速发展的电子网络时代,加上物质的充裕,多元文化的影响等客观因素,他们对古典诗词“既爱又恨”。“爱”之古韵久长,又“恨”之难以品鉴吸收,而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词教学,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品味诗词蕴含的古风古韵,深入品鉴其古典情怀。

一、“古典情怀”的界定

诗词大家周汝昌先生说:“诗讲究性灵,有神韵,有境界。”先生所云“性灵、神韵、境界”广义上讲,就是指诗的音、韵、质、境,音韵和谐,质文并茂,境界自出,可算是诗的天成之品。狭义上讲,可以理解为诗词本身所蕴含的情怀。百度汉语上,把“情怀”理解为“含有某某感情的心境”、“心情、情趣、胸怀”;更进一步可理解为某个人在特定的时境中具有的心胸情怀。“古典情怀”则指在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词里表现出来的个人或集体与时代关联的情感价值观念。这种情感是时代召唤与个体奋发共同作用的产物。

二、“古典情怀”的内涵

古典诗词源头甚广,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词作品中,主要包含如下几种情怀:

(一)寻求安身立命的乡土情怀。中国人一直有浓厚的乡土情结,多数人骨子里难以释怀的都是关于乡土、家国的客观存在。古代诗人在其诗词中寄寓了对故乡的眷恋不舍之情,那片存留成长轨迹的土地,仿佛是支持此生施展大志的支点。少小离家,却不忘老大归家。衣锦还乡自然是欢欣,客居流浪仍然心存乡情。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让无数眷念故土之人潸然泪下,温庭筠“客行悲故乡”让背井离乡之人更加失魂落魄。

(二)伸展宏愿的家国情怀。古人崇尚“有国才有家”的“大我”之观。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荣辱休戚相关。读书出仕或横刀立马建功立业以报效国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即使身老心伤,也不忘为国尽忠。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是为国惜才、为国安达而愤慨呈请的呼喊。古人骨子里的爱国心,是支撑他们一路勇敢前行的动力。叶嘉莹先生说:“要培养年轻人的爱国心和民族精神,不能只靠空谈死板的说教,而一定要使他们在精神上或情感上受到感化和感动才行,而中国古典诗歌就正充满了这种感发的力量。”个人对于国家的特殊情感,都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沾染不同的特色,但是,文人志士骨子里的爱国精神是一致的:国家兴盛繁荣,个体才会有生存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三)存思含愁的重情情怀。亲情、爱情、友情,一直是古典诗词讴歌吟咏的重要内容。浓郁得化不开的亲情,让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甜美又迷惘的爱情,美好o限,燕子双飞,鸟儿双宿,此情可待,往往却成追忆;浊酒一杯,征程万里,劝君尽酒,哪怕远隔千山万水,真挚的友情亦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减色半分。

(四)关照自然中沉思人生的追问情怀。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能盖压全唐,不仅在于诗题一字一景,景境统摄全篇,更在于作者在沉醉自然的同时,有对人生、宇宙的深沉的追问:花月流水永恒?人生渺茫短暂?王勃看落霞,观孤鹜,秋水长天下不禁追问:阁中帝子何时已去?沉思今朝,更不坠青云之志!他们对于自然的关照中,都有发自生命内里的思索和嗟叹:自然永恒浩渺,生命该怎样度过!

(五)逆境犹且坚韧的奋怀。“穷且益坚”,即使身处逆旅,抑郁不得重用,依然孜孜努力奋发。杜甫一生踬踣流离,却仍不忘大庇天下寒士;辛弃疾拍遍栏杆,虽无人会其登临意,依然横刀立马、犁耕纸上。

(六)人格平等的自我激励情怀。钟鼓馔玉的物质盛宴,却难以换取诗人内心的狂放与人格的平等。李白傲骨铮铮,仰天长笑,扬长拂袖是对其自身高贵精神的自我肯定与激励。诗人一颗高贵的心因不失品格而流芳千古。王维以山水的纯净照应人格的晶莹,绿苔石碣上、蜿蜒溪水里,自然盛放着不容沾染玷污的人格魅力。

总之,古典诗词里呈现的古典情怀,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宝贵财富,它给我们点亮了精神的明灯,让我们在这个摸爬滚打的物质奔流的时代,不至于失去了本心,失去了诗心!

[ 参 考 文 献 ]

1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M].

北京:中华书局,2016..

励志古诗词范文3

中华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这些经典的古诗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可贵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这些祖国优秀文化精神,足以成为少年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对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学校将“古诗诵读活动”作为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列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我们学校开展“诵读精典诗词,弘扬民族精神,”活动,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拓展素质教育实施渠道,创学校之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在开展“诵读中华古诗,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中,我校努力做到思想上重视,制度上保证,行动上积极,工作上扎实,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把推进民族精神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收获和体会

1、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诵读中华古诗,弘扬民族精神”活动的开展,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后勤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正在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

中华古诗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亲人、热爱朋友的健康情感。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形成了诵读古诗的良好氛围。很多学生不满足老师指定背诵篇目,自己找来其它古诗背诵。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的故事”、“诗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背诵的古诗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古诗的方法,并能运用与课外自读古诗,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古诗运用于作文之中。

三、我们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去寻民族文化之根,立民族精神之魂,在诵读古诗过程中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精神底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诵中华古诗,强学生素质,读千古经典,奠成才之基。这在我们回族小学特色教育中又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励志古诗词范文4

一、咀嚼词语,品析意境

对于古诗词的探究离不开对字词的品味以及咀嚼。每一首诗词讲述的故事都是由字词组成的,而且其中的某些字词还蕴含着丰富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咀嚼诗词中精练的语言入手,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文本中创设的多种意境,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感受诗词之美。

例如在教学《泊秦淮》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中的主要意象,通过初读古诗,大家找到了烟、水、月、沙等意象,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引导大家的目光集中到古诗的前两句上,尤其是第一句中写到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很多学生对“笼”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认为这个字平时很少用,但是在这里读起来却让人感觉非同凡响。于是教师鼓励学生深入探究这个字,提示学生可以用类似的字换一换,看看效果如何。在大家的讨论探究下,学生认识到这个字将诗中提到的四个意象――烟、水、月、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感觉整个环境既柔和宁静,又迷蒙冷寂,用笔虽然清淡,但是意境浮动,将一幅淡雅的水边夜色图描摹得淋漓尽致。

从这个教学实例中可以看出,咀嚼诗句的字词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对字词的品读,能够很好地把握诗词中的各种意境之美,体会诗人用语的精练和精妙,从而深刻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深厚情感或者深刻内涵。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词语,品析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补白背景,知人论世

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学生之所以在理解方面存在困难,这和学生对古诗的写作背景不够了解有一定的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补充一定的背景资料,例如写作背景以及作者资料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在创作时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心态,学生解读古诗就会变得比较轻松容易了。

例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在小序部分作者就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时间是中秋佳节,这自然会让学生想到此时阖家团圆的情景,接着作者又写到“兼怀子由”,可见词人是要借这首词来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这时学生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苏轼的弟弟现在在哪儿?作者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怀念自己的弟弟?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吗?”这就需要有背景材料的补充才能解答学生的疑问。于是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苏轼和自己的弟弟分别已达七年之久,他们兄弟二人感情很好,不仅在文学上志同道合,而且在生活上也是兄弟情深。但是路途的遥远,二人只能通过书信联系,在这个中秋之夜,作者怎能不想念自己最亲近的人呢?所以作者才在这里借月抒发思念之情。

在这首词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主查找背景资料,并在教学时将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这样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古诗词的深厚情感,从而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目标。

三、放飞想象,升华素养

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放飞想象,让学生深入古诗,挖掘古诗中的深厚意蕴,在身临其境中体会文本的内涵,实现对古诗的深刻解读。

在教学李清照的《一剪梅》时,教师就利用鼓励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和联想的方式引导学生体味文本中的优美意境。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词人的独居生活,“红藕香残”点明了秋景的冷落和萧索,在这样的氛围中,作者想到“谁寄锦书”,想象和丈夫一起划舟赏景的美好,生发“月满西楼”的想象。但是月圆人未圆,大雁回归,锦书未来,这样的情景怎不让人愁绪满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化身为李清照,想象这样的情境以及情感变化,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深刻的感触。

古诗的语言含蓄凝练,在鉴赏古诗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画面,而学生丰富的想象可以让他们走进文本渲染的情境中去,身临其境地体会文本的意境和情感,体会文本的内涵。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激活,自主探究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励志古诗词范文5

一、古典诗词在干部思想教育中的必要性

1.党员干部古典文化素养普遍缺乏

现在的领导干部学历高,能力强、知识面广。但除了个别古典文学的爱好者外,大多数的领导干部对古典诗词的掌握仅限于国民教育中的课本里学习过的经典诗词,而且时隔多年后基本上忘记的差不多了,这相对浩瀚的古典诗词来说,仅仅是冰山一角。很多人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以在互联网上叱咤风云,但对一些广为传诵的经典诗词却知之甚少。近几年来,掀起了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潮,这给我们利用古典诗词对干部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2.干部思想教育偏重于道德说教

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日益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以及日益增强的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使领导干部思想也存在价值观念多元、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而传统的干部教育灌输的是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呆板、生硬,让受教育者难以接受。古典诗词却侧重于以情动人,犹如春夜细雨,滋润心田,触动心灵,让人产生共鸣。既避免了抵触和排斥的教育方式,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道德认知。使思想教育的内容不仅丰富了、生动了,而且对领导干部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提高,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人文情怀的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增强,都有很大帮助,从而通过人文精神开发、传递和转化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3.古典诗词是干部思想教育的宝贵资源

3.1中国古典诗词内容丰富、哲理性强。古典诗词是中国灿烂历史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代的古典诗词展现出古代文人独特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情感世界。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传世佳作,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富含哲理。对我们的干部具有无可替代的启迪和教育功效。这些诗词或表现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操;或表现对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或表现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执着追求……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和人文素质,是我们对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宝资源。

3.2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简练、易于记忆。中国古典诗短小精干、语言简练、形象鲜明、情感激越、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诵、生动难忘,这些诗词往往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易懂的文字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对干部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干部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产生情感的变化、心灵的触动和人生的感悟。对干部思想的影响如同春夜细雨,滋润人心,陶冶性情。

3.3中国古典诗词情感丰富、艺术性强。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古典诗词,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与一体,不仅具有极强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且具有真、善、美统一的艺术形象的教育价值。我们利用古典诗词对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就是通过欣赏古典诗词,从心灵深处拨动的心他们的心弦,唤起他们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促进他们人格的形成,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理想的人格、崇高的信念和坚定的意志

二、古典诗词在干部思想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1.用古典诗词净化心灵,摒弃私心杂念

当今世界呈现多元化,各种思潮汹涌而入,影响着干部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当然,绝大多数的党员干部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也一有些干部难免会受到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存在一些私心杂念,无法保持内心原有的那份纯净,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甚至这山望着那山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表达宁静致远的写景诗句陶冶他们的情操: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用于谦的“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鼓励他们忠于职守、甘于奉献、清正廉洁;这些诗词教育我们的干部以淡泊的情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工作、去生活。

2.用古典诗词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境界

有的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强,思想意识淡薄,缺乏爱国热情。他们淡忘了党的性质、宗旨、使命;未能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解不深,对社会主流和积极因素认识不清,缺乏爱国热情,对党的事业丧失信心,甚至满腹牢骚,因而不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对这类党员干部,我们就用“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现他们的民族气节;用“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弘扬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用“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来表现他们报国之心;用“向来忧国泪,誓死复如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3.用古典诗词振奋精神、激发豪情壮志

励志古诗词范文6

关键词 古诗词 诗境 诵读 特色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领域里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古人说:“不读诗,无以言。”诵读经典古诗词就是直抵孩子内心的歌唱,它可以雕琢孩子的心灵,感化孩子的性情,培养孩子的志趣,开阔孩子的胸襟,端正孩子的言行,塑造孩子的人格,陶冶孩子的情操。近年来,我在班级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作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一、诗意环境:营造氛围,润物无声

我在班级开展诗香班级建设,将墙壁、生物角、小书架处处都有古诗词的影子,墙上的评比栏上冠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的标题,而“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栏目则粘贴着孩子们自制的读书卡,读书心得。桌子上摆放的小组组牌中亦见古诗,用“花之君子——兰花”“花中清友——梅花”“花中之王——牡丹”“花中佳友——”等花中十友给小组命名,正面写组名,背面写相关的诗句,学生说他们班是在用和“花语诗情”相关的诗句来装扮教室,以花之精神怡情养性,以花之品格感染激励。“花中之王——牡丹”小组的同学在搜集研读了众多牡丹的诗句之后,竟然从资料中发现,洛阳牡丹原来是始于隋,成名于唐,甲天下于宋。教室的墙壁上的诗句,我们年级确定选用吟咏“黄河”的诗句,因为黄河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而作为一名洛阳人,我们更是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黄河水哺育着我们,黄河精神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这些诗句更能引起学生共鸣,领悟到浓浓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我和学生们一起精选了许多吟咏黄河的诗句,从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中看黄河的奔腾不息;从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悟黄河的博大情怀。此外,我们班和本年级其他四个班的班级诗词布置主题也各有特点,分别是“花语诗情”“日月星辰”“上善若水”“山川锦绣”,加上各班墙上粘贴的“黄河精神”诗句,归纳到一起,我们年级的诗词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自然之道”。

这些,都是孩子们诵读经典的一份份收获;这些,不仅成了校园的一道风景,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学生去欣赏、诵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词的陶冶、影响。古诗词就是在这样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环境中得到滋润。

二、经典诵读:情趣课堂,融合所长

经典诵读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语文课堂是古诗词诵读的主阵地,为了使学生真正爱上古诗词,加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讨,课堂上,我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教育技术,来展示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和诗词浑然一体的音乐、生动再现诗文意境的图片,为学生理解古诗文搭建了桥梁,打通了时空的间隔。教师们通过吟、诵、唱、舞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感受诗韵,浸润诗情。古诗课堂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在《惠崇春江晓景》中寻春、探春、赏春,感受春之生机;在《卜算子咏梅》说梅、问梅、评梅、赞梅,感受梅花的高洁品质……在古诗词的教学活动中,不禁令人感悟到: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传承,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信念在唐诗宋词中得到了浓缩和提炼;唐诗宋词凝聚了中国人的自然知识和人生智慧;唐诗宋词寄托着中国人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唐诗宋词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无穷的艺术想象力。

每月一个主题吟诵古诗,让学生在不同的时节积累、吟诵不同的诗词。三月我们以“春天”为主题,四月以“牡丹”为主题,五月以“夏天”为主题,六月以“励志”为主题。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春游芳草地,夏观绿荷池;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感受文化、品味生活。一路走来,琅琅童音,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三、特色活动:品味诗韵,体验成功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对教师来说,在古诗文的世界里,无论李杜,无论韩柳、无论苏黄,随便哪一位,都是古今中外绝世无双的奇才。教读经典诗文,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诵读经典诗词,更是一种永远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