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教案范例6篇

青蛙教案

青蛙教案范文1

临泽县大鸭小学 汉语新闻报道组 张丰

“咕儿呱,咕儿呱,咕儿咕儿呱......”叫声一片,这是怎么了,噢,原来是青蛙在开研讨会。

实用技术培训中心的青蛙校长主持了会议,会议有两项内容:一是通报近日来各地发生的安全事故;二是针对安全事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求生方案。

青蛙校长念通报了:4月28日瓦尔斯地区的一匹青蛙在稻田里捉虫,不幸106只被卖青蛙的贩子们用电子捕蛙仪捉走了,现已送往星级大酒店;5月3日可伯卢镇的315只青蛙因到刚打过农药的麦田里去捉虫而中毒,经抢救95只脱险了,另外220只已命归黄泉;3月17日可马屯县124只青蛙结伴跳到踞河中去洗澡,突遇从硫酸厂投入踞河中的废水而身体腐烂。念到这里,青蛙校长抹了一把泪用沙哑的声音说:“同志们,现在形势非常严峻,我们的生命安全已受到严重的威胁,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在大难临头之际,希望大家能够稳定情绪,群策群力,共度难关,下面我们就防范求生工作进行研讨,请同志们能出谋划策,制定科学可行的防范求生措施,以拯救我们的蛙族。”

青蛙们踊跃发言,经过讨论,制定了如下的方案:

一、立即对实用技术培训中心的教材进行改编,由原来的捉虫技术改为逃生技术,从明天起就进行逃生技术培训。

二、成立特工侦察信息小组。严密探察蛙类活动区域内的蛙贩活动情况,发现捕蛙仪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三、成立监督化验领导小组。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批业务技术精湛,能迅速辩认,并能排除其故障的技术骨干。

四、培养一批具有敏锐洞察力和责任感的青蛙记者,加大宣传力度,使他们能够深入到各个基层、角落,将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呼吁人类不要无辜残害青蛙,因小失大,要知道每只青蛙每年创造的价值要超过他们自身的价值好多倍,保护青蛙也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本方案自2007年10月30日起实行

实用技术培训中心

2007年10月30日

青蛙教案范文2

曾经在我区一所乡镇中学听过一节公开课,由市里的一位名师上示范课(下面称为×老师)。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的折射》。预备铃声响,学生走进教室,他们看到大屏幕上的图片、桌上的器材,很兴奋。上课铃声响,学生安静下来,这节课开始了……

二、案例描述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新一章的学习,首先请大家看一组漫画。

(漫画内容:第一幅画上有一口井,井底有一只青蛙,井边有一棵小树,此时,青蛙看不到小树。第二幅,下雨了,井里蓄了一些水,青蛙竟然能够看到井边的小树了。)

教师:大家看得懂这组漫画吗?我们学习过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井口挡住了青蛙的视线,青蛙看不见小树,可是为什么井里有了水之后,青蛙就看见了呢?大家讨论一下吧!

学生讨论:

“因为有水之后青蛙的视线范围变大了!”

“也许是光线进入水后不沿直线传播了,拐到青蛙的眼睛里了!”

“也许是有了水之后,在青蛙看来小树往井口移动了!”

教师: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啊,我们来听听大家的意见。

学生1:我觉得光线进入水中后就不沿直线传播了,所以青蛙才能看见小树的!

教师:哦,这样啊,大家看他分析得有没有道理呀?

学生:对!就是这样!

学生2:不是!(这个声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教师:哦?那请这位同学来说说,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2:因为有了水之后,青蛙漂上来了!

(教室里安静了几秒钟,出乎意料的解释!)

听课教师有的不禁笑出来了,这个解释完全偏离了这节课的轨道,很出乎意料。此时,学生中也传来了笑声。

教师:大家不要笑,想一想,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呢?青蛙在井底看不见,有了水之后可以上来啊,那不就有可能看见小树了吗?

学生中陆续传来了肯定的声音。

教师:大家不要笑,这位同学的思维很不一样啊,他给出了另一种解释,而且也是合理的猜想啊!青蛙漂上来能不能看见小树?

学生(齐声):能!

教师:我们给他鼓励的掌声好不好?

学生鼓掌,学生2的脸上露出了喜悦,但也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老师的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安慰的意思。

教师:好,大家想想,如果假定青蛙在井底的位置没变,那大家觉得会是什么原因呢?你觉得呢?(教师示意学生2作答)

学生2:如果青蛙不动的话……

教师:那么请你上黑板来作一下图吧,先画出小树上的光线进入到井里。

学生2画出了光线。

教师:很好,我们现在看到光线进不到青蛙的眼睛里,可是青蛙确实看到了小树,那这条光线要怎么传播才能进入青蛙眼睛里呢?

学生2在黑板上用直尺左试试右试试,回头跟老师说:“光线拐弯。”

教师:说得很好!光线拐弯!在光学中我们不说拐弯,我们换一个词,叫做偏折,这种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发生偏折的现象就叫做光的折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家再给他一点掌声好不好?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教师向学生2投去了肯定的目光,学生2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成功的喜悦,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三、案例反思

青蛙教案范文3

关键词:民间织锦;蛙纹;文化内涵

我国的织锦绚丽精美,驰名古今中外,有“东方绚丽的朝霞”之美誉。其中我国的少数民族织锦是传统织锦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各少数民族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织锦竞放异彩。从织锦中的纹样和造型可以看到他们独特的民族风格,如苗锦图案中对龙与蝴蝶的大量描绘,;鸟纹在壮锦、侗锦中占较大比重;黎族以青蛙作为织锦中的主体纹样。其中蛙纹在很多少数民族织锦中都有呈现,说明蛙对各族人民的特殊意义。

一、 蛙纹造型的地域性

蛙是人类文明史上崇拜的古老动物。中华民族对蛙的崇拜源于先民对恶劣的自然灾害的祈福,历史久远,而且呈现出一条由北而南的传播路线:从马家窑彩陶蛙纹,到成都平原金沙遗址蛙型金箔以至中国西南与南方各民族地区的青铜鼓及文身、织锦的蛙纹造型。

蛙纹最早出现是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中,在马家窑文化时期,蛙纹开始在彩陶的内壁和外壁上大量出现,并在这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演变出具有时代烙印的风格。马家窑文化早期,蛙纹样趋于写实,多饰于彩陶的外壁;中期(半山类型),蛙纹往往以似蛙非蛙、似人非人的蛙人合一的形式出现,有些学者将其冠名为“神人纹”[1],这一时期蛙纹趋于意向;晚期(马厂类型)的蛙纹则已经蜕化为形如“w”或“M”的几何形图案符号了,向抽象化发展。

在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两枚蛙型金箔(2001年发掘)的蛙缩头,两只圆眼并列,身型类亚字,四肢两两相对弯曲向内卷。这两件金沙遗址的蛙型金箔的形状类似马家窑彩陶后期马厂类型的蛙肢纹基本模式。

而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广泛流传着许多与崇蛙有关的习俗,各民族织锦纹样中蛙的造型也各具特色。我们在黎族妇女的文身和服饰中看到的人物纹、动植物纹,以及几何纹几乎都是与蛙形有联系的,多为线形的抽象的青蛙纹,经过长期的演化发展,变成了几何的“回”形纹样;苗族蛙纹常常是提炼夸张的几何图案——方头、一对曲折而有弹性的长腿,对称排列在两边,省略了前腿,或者是菱形、抽象的云勾纹;瑶族织锦中的蛙主要是单线条,并以俯视的角度出现。单独的蛙型成长方形,前后各两只对称的匀长的腿。而人蛙合一的连续性构图是以蛙字形的拉手的人形来代表自我,作为护符或替身,可帮助抵挡一切灾难,是人类最初的自画像,也表达了人类从对自然的崇拜过渡到对自我的崇拜;青蛙在壮族人民心中,是一种能够与天地相通的神灵,能够保丰收和促进种族的发展繁衍。因此人们把青蛙铸于铜鼓上以通天地,并且在红水河流域一带盛行着“蚂蜴节”。

二、蛙纹表现的历史文化记忆

美国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认为:“世界上众多民族的艺术品,从表面上看仅仅是单纯的形式装饰,而实际上却同某些含义相关联。”[2]如原始彩陶艺术品中的蛙纹、龟纹、鱼纹、人面鱼纹等,在我们今天观赏这些艺术品时,不仅仅是它们单纯的图案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因为它本身所含有的意义而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原始先民的蛙崇拜观念源于蛙本身的形态或独特的感知能力对人类的启发。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由于环境恶劣,生存力低下,人类只有最简单的生存繁衍的期望,而蛙的肚腹浑圆,产子繁多,与孕妇的腹部形态及其相似,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人类出于对死的畏惧和对生的崇拜,自然而然地把青蛙当作崇拜对象,以祈求后代繁盛,因此,蛙具有了最原始的生殖崇拜的象征意义。

到了农耕生产时期,生产力以及人们的观念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天灾仍然频繁,雨水对农作物的丰欠影响很大,人们除了祈求人丁兴旺,也希望家园平安,风调雨顺。蛙对天气的变化非常敏感,人们发现通过蛙鸣声调的变化可以预知雷雨是否即将来临,近期是否大旱等。这无疑引起了先民的想象,认为蛙具有呼风唤雨的神力,将它们看成是能够抵挡洪水、保护田园的神力无比的佑护神灵来崇拜,于是“把对雨水的依赖汇集到青蛙身上,形成了蛙崇拜”[3],并有了“祭蛙求雨”这种古老的祭祀习俗。直到今天,居住在广西红水河上游地区的壮族还有这一盛大传统节日——祈雨的蛙婆节。后来蛙的形象又逐渐演变为代表月亮的蟾蜍,认为月亮的圆缺变化是因为月宫里的一只蟾蜍吞吐而形成的。以上可以看出人类对蛙产生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月亮崇拜的原始宗教哲学思想。

三、 民族情感的传达与文化意义

蛙是一种古老的图腾,曾主宰和支持着南方各氏族部落。远古先民对青蛙或蟾蜍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祈求。蛙神崇拜是原始先民对生活现状的美好祈求和原始的宗教观念的产物,亦对各民族的艺术文化影响很大,在图画、音乐、装饰、舞蹈等方面均有表现。各民族的蛙造型各异,反映了各民族各自的情感取向。但相同的是,都把蛙看作是祭祀求雨的神灵和女性生殖的象征,我们可以在流传下来的织锦艺术中感受到先民对于蛙的特殊情感。

在苗族传说中,蛙是雷公的孙女,被派到民间视察民情,为保风调雨顺,作物丰收,人们祭祀青蛙,因此有了“蚂拐节”。广西苗锦的“蚂拐纹大花锦”中的蛙纹提炼夸张成为方头、一对曲折而有弹性的长腿,纹样构成大气,构图完整丰满;对蛙的崇拜在壮族、侗族民间的影响很深,广西壮族地区的“蛙婆节”就是一种祭蛙求雨的仪式,与苗族的“蚂拐节”相似。广西花山崖画,长达二百多公里,有人像1300多个,人物均作双腿半蹲,双手弯肘上举的蛙形舞蹈形象,表现的是对蛙神的祭祀场面;黎族民间传统观念中蛙是母爱的表达,它多产子,善抚育。创造的蛙神则是男性,形象英武,有辟邪驱疫的能力。他们还把蛙视为自己的始祖,将蛙纹刺于身体上,死后便能归依祖宗,也表达了对先祖的怀念。黎族的蛙纹造型夸张,省略了前腿,增长后腿,巧妙的表现出了青蛙跳跃的动态特征;瑶族织锦中的蛙纹以单线条为主,前后各两只对称的匀长的腿,以人蛙合一的拉手的人形形象作为可以抵挡一切灾难的护身符和替身。因此,织锦中的蛙纹纹样及其造型,不仅是一种图案艺术,更寄托着人民美好的愿望,是人民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映射物,承载着我们的民族性格,也反映了人民的意识形态。

从蛙图腾的流传地区可以看出,蛙是南方各民族中流行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图腾之一。是出于人类繁衍、发展的需要而存在的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它的艺术造型与悠远意境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是我国各民族发展史与美学史的重要史料。(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朋川.半山、马厂彩陶上的神人纹[A].中国艺术(第5期)

青蛙教案范文4

许多教师在上数学课时喜欢用儿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而且也收到了特别的学习效果。于是,我两次在“用字母表示数”的试教中把“数青蛙”儿歌请入课堂教学中。

第一次试教时,我满怀信心地用儿歌直奔主题,让学生“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地唱下去。学生特别有兴趣地唱着。突然,一名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并大声说:“这样数下去永远也数不完的。”“对!真棒,那你能用一句话把这首儿歌数完吗?”课堂顿时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有学生说:“几只青蛙几张嘴。”有的说:“多少只青蛙多少张嘴。”可就是没有学生说出我所要的结果——n只青蛙n张嘴。我心里正在着急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n只青蛙n张嘴。”我非常高兴地表扬道:“你真聪明!晓得用字母来表示数。”没想到那名学生说:“王老师,我刚才悄悄看了一下书,看到书上是这么写的。”多么诚实的孩子,虽然他的回答让我有点失望,但还是肯定了他,说:“能从书本上找到答案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很好。”这样看来,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字母表示任意数的含义。

下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四年级的学生理解不了把字母看做抽象的符号,如果直接给出字母,那么学生不就会认为字母代表的是数字了吗?于是,在第二次试教中,我改变了方法,直接出示用字母表示的加法交换律,问:“谁能举个数例?”学生纷纷举手,七嘴八舌:“3+4=4+3”“4+10=10+4”,有的还说出分数、小数来。这时,我让学生小结便问道:“这么说,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数呢?”学生齐声说:“可以表示任意数。”快下课时,为了再次活跃课堂气氛,我又用了“数青蛙”儿歌。我说:“最后,让我们一起唱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学生个个情绪高昂,异口同声地唱起来:“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可刚唱完两句,大家的语速慢了许多。我说:“能不能稍微快点呢?”没想到课堂一下子混乱起来:“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6条腿”“4只青蛙4张嘴,4只眼睛4条腿”… …正当我要制止这场混乱时,下课铃声响了。

第二次试教后,我再次反思,到底失败在哪儿?在同事的指点和帮助下,我明白了失败的原因:没有把教材吃透,“数青蛙”儿歌用在课堂上应该是作为一种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而不是拿来作为一种简易的儿歌去提高课堂气氛。

回顾这次同课重构教学,我想,我还必须在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上面多下功夫。而正是同课重构活动给了我一个成长的平台,让我向着高效课堂迈进。

青蛙教案范文5

教学详案

[课时建议]1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彩碟,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

2.训练幼儿立定跳远35~40厘米,发展幼儿协调能力。

3.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玩法。

[活动准备]

1.彩碟与幼儿人数相等。(彩碟的做法:用两块圆形的布重叠起来,里面装上棉絮,再将圆周缝制起来即可。)

2.用卡纸剪的害虫若干条、小筐四个。

[活动过程]

一、今天天气真好,青蛙妈妈要和青蛙宝宝去玩了,我们开着汽车去,青蛙宝宝要握紧方向盘(彩碟),我们要出发了。

爬高山(掂起脚尖走),下山坡(半蹲走),开快车(快跑),开慢车(慢走),车拐弯(转身),最后转成大圆圈。

二、游乐场到了,青蛙宝宝们来活动一下身体。

1.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四节彩碟操。(音乐贯穿始终)

2.游乐场里真热闹,现在我们一起来玩彩碟,看看哪位青蛙宝宝想出的玩法最多。

3.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4.请不同玩法的幼儿做示范,大家跟着学。如:请幼儿蹲在地上推动彩碟向前滚动;将彩碟放在背上,手脚着地学乌龟爬;将彩碟放在地上幼儿围着彩碟转圈跑;双脚跳过彩碟;向上抛彩碟;两人对着抛接彩碟;几个小朋友合作玩等。

小结:我的小青蛙们真能干,能想出这么多种玩法。

三、小青蛙学本领:

1.池塘里有很多藕,小青蛙们要把自己手里的彩蝶放上去,让上面长出荷叶来。

2.小青蛙现在要去学本领,跳过每片荷叶,谁去跳一下试试呢?

教师请一只小青蛙示范跳,全体幼儿跟着跳。启发幼儿想出不同的跳法跳过荷叶。

小结:我的小青蛙学本领真卖力,都是有本领的小青蛙。

3.“丁呤呤”电话铃响了,教师作接电话状,接着对幼儿说,刚才青蛙妈妈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池塘那边有害虫,请我们的小青蛙们去捉拿。我们赶快集合,分红绿蓝黄四队,一起去捉害虫吧!哪一队先捉完害虫的就是胜者。

方法:每个小朋友跳过本队的荷叶去对岸捉害虫,每次只能捉一条虫子,再跑回来,击第二个小朋友的手,第二个小朋友接着去捉虫,游戏依次进行。对获胜的队进行掌声鼓励。

小结:我的小青蛙真能干,都把害虫捉完了。

4.池塘里的水又清又凉,我们一起去游泳好吗?

青蛙妈妈带领小青蛙们一起游泳,作自由自在划水地样子,然后蹦蹦跳跳地放松一下,再跳上荷叶,抖抖身上的水珠,将彩蝶当作太阳帽戴上与妈妈一起回家。

教学备注

老师和小朋友每人手拿一个彩碟。

青蛙教案范文6

吃过午饭,女儿找出了卷子,按照学校里的规定,让我签字,以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专门查看了她做错的那道题。那是一道和青蛙有关的数学题,问题并不复杂,按照正常道理应该难不住女儿,但她偏偏做错了。我仔细看了女儿的做题步骤,都没有错。再一细看,不由莞尔:女儿竟然是用一只青蛙两条腿计算这道题的!

“青蛙有几条腿?你不知道吗?”我有些哭笑不得!

“我不知道青蛙有几条腿?我从来没有见过青蛙!两条腿是随便猜的!”女儿的回答让我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竟然不知道青蛙有几条腿?

我上网专门百度了一张青蛙的图片,让女儿看。女儿看了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原来青蛙喜欢蹲着,真有四条腿啊!

我本人也在女儿就读的学校教学,我带的是五年级的一个班。下午上课时,我专门在课堂上提出来“青蛙有几条腿”的问题。原本以为这个简单的问题会让五年级的学生不屑一顾。但孩子们的回答令我瞠目结舌。

课堂上先是安静了几分钟,然后从教室后排传来一声怯怯的回应:“应该是两条腿吧!”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开始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这个在乡村学校不算问题的问题:有一条腿!有三条腿……

我听了差点晕了过去!这只是一所县城的小学。连五年级的学生竟然都不知道青蛙到底有几条腿?我想我们目前的教育方式肯定出了问题。

“老师,我知道青蛙有几条腿!”一个响亮的声音,惊醒了有点走神的我。

我示意班里这个平时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说出答案。

“四条腿!”听罢这个学生的回答,我在心中长舒了一口气。但我表面上仍旧不动声色,学着央视主持人王小丫的口气,反问他:“你确定吗?”

上一篇神奇教案

下一篇足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