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折纸范例6篇

青蛙折纸范文1

2、第二步,沿着正方形的其中一边对折。

3、第三步, 双层的长方形折纸(双层是为了增加弹跳力),沿着一角折成三角形,打开,沿着另一个角也折成三角形。

4、第四步,打开,翻转到背面,沿着之前折三角形留下的印记,对折一半的位置。

5、第五步,翻转到正面,沿着刚才对折一半的痕迹,压进去,折成三角形。

6、第六步,同第三步到第五步相同,另一边也折成这样的三角形。

7、第七步,其中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锐角,沿着三角形的顶点折一个小三角形。其他同理。

8、第八步,小三角形的斜边(就是最长的边)沿着等边对折。其他同样的做法,折成青蛙的四只脚。

9、第九步,翻转到正面,其中的一双脚的顶点折成一个不正规三角形,另一边同样的折法。

10、第十步,把后边对折上去,再上一步的不正规的三角形的钝角放入其中的缝隙当中去。

11、第十一步,翻转过来,沿着四条腿的中间对折。

青蛙折纸范文2

你们知道吗?除了剪纸,我还会折纸。但是我会折的东西可不多,如果你要来考我的话,我恐怕过不了关。如果,你不是来考我的话,是来看看,或者你还不会折,想来学习的话,那我就给你露两手。

你先坐在椅子上等我一会儿吧!我去准备几张纸。好了,现在我已经拿到了几张大纸,可以马上折给你看了。好了,现在我拿了一张绿色的纸,别忘记青蛙的颜色是绿色的。当然,你没有绿色的纸也没有关系,可以折好以后,再涂上绿色。我保证在五分钟之内你就会看到一只青蛙。不用说这一定是我折的青蛙。如果你想知道这青蛙是怎么折的,那我就把这只青蛙送给你,你可以自己带回去慢慢地研究。如果实在研究不出来的话,那么我再告诉你,动手教你折吧,好吗?

另外,我要教你折一座宝塔。先拿一张纸裁成一个正方形。再把沿着对角对折,把另外两个角也对折一次,然后,拿着这两个角往中间挤,把挤出来的两个角对齐压平。接着,我把四个角折上去,然后把这四个角挖开来压成一个正方形。接着,我把四个正方形的角都折上去。最后我把两边翻开,然后把四面对着中间线折,接着再把它翻回来。翻过来以后你会看到两面都有一个三角形,可以翻的东西,你就把它翻过来,这一座宝塔的一个层面就做好了,你再照这个样子做六层,把这七层叠高,就成了一座七层楼高的宝塔了。

怎么样,我讲的话你都听明白了没有,你一定非常聪明,一听就会吧。好了下次再告诉你折一些其他的东西吧!朋友,再见!

青蛙折纸范文3

想当第一名

(自我认知智能)

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比赛时,你想当第一名吗?如果没有得了第一名,你会怎样?

摇摇A 生气

摇摇B 难过地大哭一场

摇摇C 安慰自己没关系,下次再争取

诗情画意

(语言智能)

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使它读起来充满诗情画意。试试看!

例:风在水田上捉迷藏。

1. 雨在小河里 。

2. 星星在夜空中 。

3. 露珠在水草上 。

4. 青蛙在池塘里 。

动物的叫声

(自然观察智能)

你知道小动物们都有怎样的叫声吗?请把它们一一对应,用线连起来。

比赛输了

(人际关系智能)

摇摇如果一个小朋友因为听写比赛输了就哭了,应该对她说什么呢?(请在选项前的中打“√”。)

摇摇

没关系的,下次比口算,也许你就赢了。

摇摇别哭了,下次你会赢的。

摇摇哭什么哭,真没出息。

摇摇摇

青蛙运动员

(数理逻辑智能)

划船比赛就要开始啦!每个青蛙运动员必须站在和自己的号码对应的小船边。请给他们连线吧。

找不同

(自然观察智能)

一群青蛙争先恐后往水田中央跳,这两幅图中有6处不同,你找出来了

最大的荷叶

(视觉空间智能)

仔细看一看,哪只青蛙能够跳到那片最大的荷叶上?

小小青蛙

(音乐智能)

肚皮大,眼睛鼓,唱起歌来呱呱呱。小小青蛙多可爱呀,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活泼可爱的歌曲吧。

会跳的青蛙

(身体运动智能)

教你折一个会跳的青蛙!

1. 准备一张20cm×10cm的长方形的纸,把它折成2个正方形,再对折,对折,如上图所示。

2. 两个正方形都像这样

3. 像图上那样,折4个三角形,作为青蛙的前腿和后腿。

4. 把青蛙颠倒过来,折两个三角形到中间,形成青蛙的脊椎。

青蛙折纸范文4

关键词:e环境;幼儿;美术资源;应用;研究

所谓的e环境,就是网络电子环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从而构建出我们现在应用集网络、电子、通讯为一体的环境。e环境为美术资源的整合奠定了基础,从而有效地丰富了幼儿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致,培养与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因此积极研究e环境下幼儿美术资源的应用形式与产生的效果是极为必要的。

一、e环境下美术资源能够为幼儿创设出多彩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幼儿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乃是激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即来自幼儿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那么依据情景教学理论,可以推测的是e环境下美术资源的应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推动他们想象思维的发展进程,此时幼儿就可以凭借自体眼、耳等器官去感受某一物体的特征,在兴趣的引导下参与描画活动。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这一课时,笔者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为幼儿展示了金灿灿的稻田、丰收的果园、五彩的树林等图景,从而彰显出独具风格的特点。而之所以认为e环境下美术资源的应用达到了丰富教学环境的目标,主要是因为其取代了“黑板+粉笔”的教学环境,此时幼儿能够观察的特点,知道了是多种多样的以及能美化秋天环境等客观事实。e环境下美术资源的应用还能达到启发幼儿思维的效果,例如在本次教学课堂上,教师向幼儿提出“你眼中的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时,有的幼儿说的花瓣像豆芽,有的幼儿说像烟花,还有的幼儿说像卷发。总之,e环境下美术资源不仅仅来源于教材,互联网上资料的展示能够开拓幼儿眼界,丰富教学环境,调动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二、e环境下美术资源的应用能够培养与锻炼幼儿的手工能力

幼儿教学阶段美术课堂的开设使幼儿初步认识到美的环境,而美的再创造与幼儿动手动脑、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息息相关的。e环境下构建的美术课堂不再是教师操作、幼儿观摩的局面,而是幼儿思维自由发展发挥的“圣地”。

例如,在教学《学剪青蛙》这一课时,教师让幼儿准备了剪刀、浆糊、蜡光纸等材料,同时告知幼儿剪纸是民间特有的一种艺术这一事实,继而利用PPT为幼儿展示青蛙折剪的具体流程,幼儿在反复观看的过程中掌握了对称纹样剪纸法基本的动作要领。例如,采用对边折的方法折出对称图形,为了折剪出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特征的青蛙,幼儿知道了可以将青蛙的外形用铅笔勾勒出来,继而应用剪刀环绕轮廓的线条将其慢慢剪下。eh境下幼儿美术课堂的各类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教师发现幼儿参照PPT上演示的步骤进行剪纸操作时,有的幼儿剪出的青蛙眼是圆圆大大的,而有的幼儿剪出的青蛙眼简直就是一条缝隙,该名幼儿调皮地说:“这只青蛙在睡觉!”总之,e环境下各类美术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本次美术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赋予了幼儿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对美术素养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e环境下美术资源的应用为幼儿提供自我展示与评价的机会

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思维发展的模式是不同的,因此在e环境下的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关心每一个幼儿身心成长的动态,为幼儿创造出畅所欲言的机会。

例如,在《蜗牛去哪儿了》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为幼儿播放了一只蜗牛在树下缓慢爬行的视频,但是就在那一瞬间小蜗牛竟然不见了。此时教师可以向幼儿发出这样的疑问:“蜗牛去哪里了呢?小朋友是否能够应用各种彩笔描画出小蜗牛的行踪呢?”此时,就有幼儿画出了小蜗牛在大草叶下睡觉,在展示的过程中这名幼儿说,小蜗牛之所以躲在大草叶下是因为不愿意锻炼;也有幼儿画出小蜗牛去找花姐姐的图片。对于上述两个幼儿展示的作品,教师应该给予赞赏的态度,并应用一些“你画得真好!”等激励性的语句,以达到培养与提升幼儿自主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创造等各项能力的教学目标。可见在e环境下水彩笔、纸张等各类美术资源得到了切实的应用,大大优化了幼儿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e环境下幼儿美术资源实效性充分的彰显出来,协助教师顺利地完成幼儿美术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幼儿园美术课堂具有神秘性、探索性、娱乐性以及创新性的特征,最大限度地强化了技能训练的完整性,同时也展示出现代美术的多元化形态,培养了幼儿的欣赏与审美能力。

青蛙折纸范文5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育;研究性;学习方式

当下,面对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诸多弊病,尤其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来说,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在笔者看来,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合研究性学习方法十分必要,这才是摆脱当下初中数学教育窘境的最佳途径.以下,笔者就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详细剖析,希望能给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带来教学改革的契机.

一、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合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研究性学科,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便于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灵活应用.但传统教育模式过于“呆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多数学生在压迫下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继而导致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十分浅显.而研究性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将教学重点由过去的“教”转化为“学”,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不但培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而且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合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培养数学意识,提升数学应用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

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案例

1. 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巧妙地将生活中熟悉的场景融入进来,这种贴近生活实践的内容会瞬间激发孩子们的感情,继而严肃的课堂会瞬间变得活泼轻松,师生之间的情谊会转化成朋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随之增强.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同学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白纸.游戏规则:将各自手中的白纸对折,然后在对折的基础上,再次对折.

教师问:“同学们,第一次对折后,原本只有一层的白纸,变成了几层呢?”

同学们齐回答:“两层!”

教师笑着说:“真聪明,那老师再请问同学们,对折两次呢?”

同学甲抢先道:“老师,我知道,是4层!”

教师很惊讶地说:“这名同学真聪明,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老师想再提问一个问题,经过3次对折之后,将会出现多少层呢?”同学一时无法探知其中的奥秘因此会回答错误或者尴尬的摇头,教师便可以实时的将数学公式引出,说:“同学们,刚才我们操作的这个‘游戏’中包含了一个数学公式.”于是,教师转身把这一公式写在了黑板上:当对折次数n = 1时,层数 = 2;当对折次数n = 2时,层数 = 4,以此类推,所以,对折次数为未知数n,则对折次数为2n.

第二天,教师将以上数学知识换成另一个故事,搬到了讲台上,朗诵“童年的儿歌”:一只青蛙张大嘴,两只大眼翻滚滚,两条后退向后蹬,两条前腿向前飞,扑通1声跳下水;2只青蛙……朗诵完毕,教师笑着问: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折纸游戏,那么,今天通过这首儿歌,我们能不能猜出2只青蛙有几只眼睛,几条腿,而且是扑通几声跳下水呢?跟着这个儿歌或者顺口溜,同学们开始边念叨边计算起来,然后学生会陆续计算出2只青蛙,3只青蛙等几只眼睛、几条腿等.顿时在教师的带动下,全班的学生均踊跃的发言回答.

从折纸游戏到儿歌朗诵,教师将数学知识由简至难向学生传授,极大地启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情景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

2. 模型教学

模型教学方式给学生展现教学过程非常的直观,通过指导学生主动操作和观察来探寻其中的含义.火柴棒模型教学法是模型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其以超高的教学效果广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在“火柴棒模型”教学中,同学们纷纷挤到讲台上,对讲台上的教师所摆出的“正方形”,产生了新奇,随后老师实时的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你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摆一正方形需要4根一样的火柴棒,那么如果老师要想摆两个正方形最少需要使用几根火柴棒呢?该怎么摆呢?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脱口而出:“需要8根火柴棒!”然后自己动手摆了自己想象的正方形图案;此时还有一名同学也发现了一个摆放的技巧能够节省一根火柴棒,老师立刻让他进行示范,结果使用7根火柴棒完成了任务,同学们纷纷鼓掌称赞,老师给予夸赞.就在这时,教师笑着说:“那么要摆成100个‘正方形’,请问需要多少根火柴呢?”

老师可以将全班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进行组内的讨论限定时间,讨论时间结束后各个小组基本也有了自己的答案,然后每个小组派遣一个代表说出自己的答案.一名同学举手示意:“老师,我知道了!”教师笑着说:“那你说说,需要多少根?”同学丙答道:“301根!”教师惊讶地说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同学于是用十分流利的语言答道:“4根火柴棒可以摆1个‘正方形’,7根火柴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这是我们刚才做实验验证过的,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我们一直进行分析,发现其中蕴藏了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可以用公式进行表示即‘3n + 1’,所以如果要摆出100个“正方形”,按照公式求解得出需要301根火柴.

三、结束语

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学案例均取材于现实生活,这一方法的应用将保证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无论是折纸游戏,还是儿歌朗诵,抑或摆火柴,案例可以各式各样,但其核心在于以研究性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领悟数学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陶文平.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5.

青蛙折纸范文6

我的课余生活像万花筒一样多姿多彩,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折纸。

我喜欢去爸爸的店铺,那里有我最喜欢的东西-广告纸。广告纸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我用它折出许多好玩的东西,青蛙、飞机、西装……等大家有时间了,我们来一场折纸大比拼,看谁折的好玩,有趣!

除了折纸,我还有一个活动-摇呼拉圈。摇呼拉圈需要人全神贯注,手眼协调,必须浑身左右摇动。我能摇数百下。有一天,我对妈妈说:“我摇是为了减肥穿旗袍。”哈哈!她听了差点把牙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