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范例6篇

青蛙写诗范文1

第7课《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学校:XXX小学 姓名:XXX班级 一年级X班

一、教学内容:人教2011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青蛙写诗》

二、教材分析:《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儿童诗。作者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拼音可以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老师重点纠错即可。小孩子模仿力强,老师的师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刚入学的孩子,对新鲜的事物一定很好奇,所以动画就能吸引他们,通过视频孩子很容易认识逗号和句号。他们的表演欲望也强,分角色朗读很适合他们。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两个偏旁;会写“下、雨”两个字。

2、正确有感情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视频中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五、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认识逗号和句号。

六、教学难点:读好儿化音;会写雨。

七、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看过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吗?你们心目

一定有自己喜欢的儿歌或古诗对吧?谁能给大家背诵一首?有一只小青蛙也要写首诗送给你们,想看一看吗?(由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入手,引起学生背诵儿歌或古诗的兴趣。

2、板书课题

认识课题中“写诗”两个字,认识秃宝盖。

过渡:齐读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啊?那我们接下来看看是不是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呢?(给学生埋下问题的种子)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全文,生评价。师指导读“点儿”的儿化音。强调“们”轻声的读法。

2、生学老师的样子练读,读准字音。

2、生读课文中圈出来的生字。

3、读带音节生字。

4、读去音节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偏旁四点底。师点拨“串”是象形字,展示演变过程;“们”形声字,右边的门表示声旁,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这种识字方法很方便。

5、新语境识字。(及时复习刚学过的生字,换环境是为了更好巩固生字)

6、学习书写“下雨”。

观察动画“下雨”笔顺。

书空(记忆笔顺)。

观察每一笔的位置。

师范写。

生描一个写一个。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生评价。

对照展示的字修改,再各背写一个

律动:青蛙跳舞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逗号和句号

1、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淅沥沥”、“沙啦啦”。

问:这是两个拟声词,你知道是模拟什么声音吗?是大雨还是下雨?该怎样读?

过渡:“听,淅沥沥、沙啦啦,雨下起来了,青蛙说“我要写诗啦!”(青蛙的话齐读)

看图体会青蛙心情,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一节。

过渡:青蛙说写就写,瞧,它的诗写成了。课件展示无标点的14个“呱”字。生自读,谈感受。(通过读不带标点的诗,感受读没有标点的句子很累。)

过渡:听说大家不喜欢这首诗,青蛙的三个好朋友要来帮忙,是谁呢?打开书找一找。

指名回答,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学习第二节

问:小蝌蚪要怎么帮忙?找一找、读一读。板书“逗号”生看视频,(小蝌蚪游到诗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逗号)。师生共同圈出青蛙诗中的四个“,”。

师板书“,”。师小结:逗号是一种标点符号,读书时遇到它要停顿一下。

师范读青蛙的诗。(师范读时遇到逗号右手握拳向下拉一下,让学生形象地感受读书遇到逗号时要停顿一下。)生跟读。生再谈感受。(学生通过读有标点古诗和无标点古诗初步感受标点的作用)

过渡:小蝌蚪帮上忙了,它高兴吗?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二小节。

3、学习三四节

“水泡泡”和“水珠”要怎样帮忙?找一找,读一读。

板书“句号”、“省略号”。学生独立圈出“。”看视频(水泡泡、水珠游到诗中)认识“。”

汇报:指名到大屏幕上圈,说出理由。

集体订正,板书“。”

小结:读书遇到逗号和句号时要停顿,不过句号停顿时间要比逗号稍长一点。

师再次范读青蛙的诗,生跟读。(这次范读握拳向下拉两次)

“水泡泡”和“水珠”也帮上忙了,有感情读三四小节。

过渡:青蛙的诗因为有了三位朋友的帮忙变得更完美了,你们喜欢他们吗?让我们扮演一下它们吧!(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四、回归全文,情感升华

1、配乐读全文。(回到整体,了解青蛙的诗就是它的叫声。)

2、还记得刚上课时大家的问题吗?现在有答案了吗?

3、小结:是啊,青蛙“呱呱 呱”的鸣叫声,在作者心中就是一首美妙的诗,这多有趣啊!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声音,也有各种各样美丽的风景,它们在你心中又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一同分享。(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继续学习本课的欲望)

五、作业:

从课外书中找到一首小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九、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小蝌蚪逗号,

水泡泡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十、教学反思:

1、整堂课以青蛙为主线,青蛙带着新语境词语从河对岸过来,学生读完,青蛙来到教室同学生一起学写字。学生累了,在同大家一起律动。接着给同学写诗。开始没带标点,学生不喜欢,因为有三位朋友帮忙,学生又喜欢上了这首诗。

2、教学中在识字环节主要是学生自学,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用形声字和象形字方法在今后生活中认识更多汉字。

3、通过学生读有标点和无标点诗感受标点的作用。

4、在认识逗号和句号环节,通过动画演示小蝌蚪、水泡泡、水珠一点一点游到青蛙的诗中,让孩子形象地认识逗号和句号。并且由师生共同圈出逗号过渡到学生独圈出句号,顺理成章。

5、读有逗号诗时,老师右手握拳向下拉一次,遇到句号时,向下拉两次,学生通过直观的动作,明确了句号停顿时间比逗号长。

青蛙写诗范文2

我不认得王小妮这位女诗人,过去也没看过这位女诗人的诗。可近日,我读了她在2010年5月号上半月《诗刊》上发表的9首诗,不由得不佩服。她的诗,我个人直感,是最纯洁、最丰美、也是最难懂的诗。但一旦读透、读懂,就会感到异常亲切,在心里扎下了根。

在此,我先将当代锋芒毕露的诗人、文学评论家徐敬亚在《诗刊》上回忆王小妮的一段话摘录如下,让我们先了解王小妮是怎么样的一个女才子,然后再读她的诗。

徐敬亚先生在文中说,王小妮:“她,像街头上任何一个人那样活着,安详地洗衣、煮饭。读一些字,写一些字。她把那些字,从天堂的辞典里,像沙场秋点兵那样轻柔地取出来,巧妙地抽出一丝丝纤细的光。她靠纺织着那些光,额外的活着。她自造了帝王的高傲,用来默默地抵御着漆黑无边的庸碌和蒙昧。

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倾听者,一个不反驳的人,一个无声自语的人。

“她,是这个家庭24小时的钟点工。一个全天候的母亲。一位全日制的妻子。她像一位上帝派来的一流保姆,兢兢业业地看守着无数个电、水、气的开关,管理着五、六个不容窥视的房门。一日三餐,她和顺地从她的天空之梯上按时走下来,在菜市场、洗衣机和煤气炉之间,她带着融化的由衷母性,为她的丈夫与儿子烧煮另一种温暖的作品。在这一切之后,她才是一个世界上‘全职’的诗人。

我们,都是凡人。让每一个写作者无比遗憾的是:在令人向往的美妙思想空间下,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日夜拖着、守着一个疲惫无比的身躯。

“在我的视野中,没有一个女人像她那样躲避着金钱内部包含着的阴影。在今天的中国,她尤其不是一个眼红和怂恿的妻子!她那样执意地追逐着精神,一而再,再而三地伸出那置生存于不顾的手,试图把一个维护家庭基本衣食的丈夫。拉回到她那白纸的天堂。她的性格中,有一种喜欢寒冷、清癯、倔俏的怪癖,像喜欢瘦瘦而孤傲的骨头。

“……在最看重名声与利益的年代,她几乎不用与自己的私念战斗就可以安然默默地写作。”

读了徐敬亚先生对王小妮的素描,我们对她的人格、人品、诗格、诗品至少有个大概的印象。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读她的一首诗――

凌晨的蛙叫

荷塘上那亮片那手鼓那流光

蛙群争着蹿跳水面

拿额头顶撞天。

天光出卖这些哑嗓子

谁在起跳,四爪就在闪烁中暴露

水边潜伏无数杀手。

失眠的晚上,弹簧纠结水光

我睡在荷花垫上

听着一片哀鸣。

大伙读了吧,字句也都认得,可诗人在荷塘边看蛙群蹿跳,听蛙群卖弄嗓子,这是什么意思?而且,水边还潜伏无数杀手,谁是杀手?杀手要干什么?特别是结尾两句:“我睡在荷花垫上,听着一片哀鸣”,谁又在哀鸣呢?为何哀鸣呢?

这似乎要猜,似乎很难懂,但诸位只要细细揣摸,好好回忆,从自己的生活中深深思索,就能燃起内心以往的火焰……可不是么,相当年,公元1969~1972,我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于荒坡上种西瓜,一日傍晚我迈出在野外居住的瓜棚,绕着三十亩种瓜的料礓地转了一圈,忽发现坡下有个约三分大的小池沼,水面上密密地浮了一层绿萍。满池子青蛙“呱呱呱”地叫得几快活几热闹,真有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味。我霎时忘了自己“牛棚黑帮”的身份,心里袭来一缕温柔,缓缓蹲了下来,边听这野外的“爵士乐”,边与蛙类同乐。就在这时,浮萍中隐隐地显露出一个小小的“绿三角”,它悄悄地、悄悄地,像京剧中那种下身脚移、上身纹风不动的台步,向一只唱得正欢畅的青蛙逼拢……说时迟,那时快,当“绿三角”离捕获物尚有尺把远时,猛然跃起:哟,一条青光闪闪的水蛇――口衔住青蛙的后半身,青蛙一面挣扎,一面哀叫,但一秒钟一秒钟地逐渐衰弱,慢慢地不动了,无声了,整个池沼都静悄悄了,只见蛇口中的捕获物一厘米、一厘米地在消失。这个达尔文的生物界图景,把我惊得目瞪口呆:这“绿三角”,这水蛇,隐蔽得几深、几妙,它在捕吞青蛙时,青蛙不仅毫无知觉,还兴高采烈地唱着“幸福之歌”!我回想自己,运动初期被揪出前,不也和这只青蛙一样:在幻想着脱胎换骨,幻想着为这世界上最纯洁、最美好的主义奋斗一生、写作一生,可顷刻之间,被推入“黑帮”深渊……我不也是一只“青蛙”么?不也被人类“水蛇”在一个沼泽里活生生地吞噬了么?!自然界竟是这么无情。人世间又是这么相似!

我在小池边,又仔细观察了几次“绿三角”吞食青蛙的可怕景象。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青蛙群始终不接受教训,每当水蛇隐蔽地干掉蛙们一只同类,池子里要沉寂一阵,但过一会儿,一只只青蛙又露头、跳跃,“哇哇哇”地欢腾不停,好像唱:“没事了,没事了,幸福的生活又来到!”也正是此时,“绿三角”再显示一次不动声色的残酷。我看了下表,此种重复每次约五分钟。这――不就是王小妮的诗《凌晨蛙叫》的另一个版本么?也正如她描绘的:“天光出卖这些哑嗓子……水边潜伏无数杀手……我睡在荷花垫上,听着一片哀鸣。”这哀鸣,过去有,现在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的社会,在不同的山山水水……不说是遍地哀鸣,却也常有所闻啊!对不对?

好啦,这封信就到此打住。让我再重复一次本信的标题:最纯洁、最丰美、最难懂的王小妮的诗――是意义最深刻的诗。

下面是我摘录的、大家这次寄给我的好诗句,请欣赏:

可怜的征婚广告

像一只只麻雀/在啾啾的呼号/那声音/来自于/那些寒冷的空巢。

(河南郏县 石群良)

我的心

我的心/是一把收拢的小红伞/在多雨的季节/为你撵开//我的心/是一口倒悬的无言钟/在寂寞的午夜/为你而鸣//我的心/是颗成熟的石榴/在凄凉的深秋/为你含笑。

(安徽淮南 徐满元)

爸爸的肩膀就是一道墙

爸爸的肩膀就像一道墙/那是我们全家的避风港/不管雨有多大风有多狂/那里总是最温暖的地方//不管云有多密雷有多响/那里始终是充满着阳光//爷爷奶奶靠在那里/脸上堆满慈祥/妈妈把情系在那里/幸福的泪花滚烫滚烫//我把希望寄托在那里/拥抱着甜蜜进入梦乡/爸爸的肩膀就是一道墙/那是我们全家的避风港。

(山东烟台 郜辉)

春天的夕阳

渐近黄昏/西边的太阳/散射着柔柔的光//暮色苍茫/巍峨的群山/小河收了笑靥/编织着彩色的梦//田野里/预示丰收的麦苗/野花笑吟吟/啊。夕阳/送来春景、春光、。

(安徽涡阳 刘怀建)

丁香雨

一场丁香雨/从唐诗下到宋词/一直下到如今/我在雨中站成/一株相思树//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轻轻播响记忆的风铃/无法忘记你的微笑/美如晨曦/你的歌声带给我一片春色//此时突发一种意念/希望你能出现在我面前/即使就那么无言的对视/也能点燃心灵的圣火/一段情缘长成一棵千年古树/扎根在爱的沧海桑田。

(吉林敦化 韩影)

此祝

青蛙写诗范文3

星期天早晨,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刚进门,就看见一位老爷爷在不停地吆喝:“卖青蛙喽,我的青蛙是野生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大家快来买吧。”顿时,一大群人就围了过去,我也挤进去看个究竟,只见地上放着一只大竹篓,里面装满了青蛙。老爷爷手里拎着几只青蛙,这些青蛙在不停地挣扎着,痛苦地呱呱直叫,仿佛在说:“求求你们放了我吧!”可是,还有许多人在买青蛙,把它做成了美味佳肴。看到这一幕,我感到很心痛。

青蛙是名副其实的“捉虫专家”。它主要以农业害虫为食物,只要它们一出来活动,青蛙就会立即抓住它们,把它吃掉。据统计,一只青蛙每天能吃掉60多只害虫,从春季到秋季的6-7个月,一只青蛙就可以消灭一万多只害虫。每只青蛙吃掉这么多害虫,成千上万只青蛙吃掉的害虫就很可观了,因此,青蛙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

青蛙不仅是庄稼的保护神,还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有动听的蛙声,人们就有了丰收的希望。难怪辛弃疾曾写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着名诗句。也有现代诗人张志真的《悯蛙》一首:长夏原野青青黄,田间蛙类抓虫忙,祈求买卖田鸡客,莫让青蛙餐桌亡。

同学们,赶快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保护人类的朋友——青蛙吧!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陶都小学三年级:王育辰

青蛙写诗范文4

【关键词】教材;写话;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提到“写作”或者“写话”,许多学生就会眉心紧锁,不知道该如何下笔。那作为教学者的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感觉到习作并不是一件难事呢?那就得从写话入手。学生会写话了,自然而然就会写作文了。

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低年级写话训练既是对“识字与写字”目标的检验,也是对“阅读目标”的提升。

如何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依托内容丰富的教材,由浅入深,逐步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通过加强词句的训练,让学生会写;通过延伸课文主题内涵,激发自主写话兴趣,让学生主动写、愿意写;通过拓展想象空间,提高了学生表达的完整性;通过赏析诗歌等手段,优化学生写话的语言文字。

一、加强词与句的训练,夯实写话基础

低年级学生词汇量较贫乏,学生容易出现句子干瘪无味等问题。写句子时,学生习惯用最简短的话来回答问题。如“浪花——海面上有很多浪花。”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长此以往教师若不能及时引导类似作答的句子,将会滞后学生写话能力,并形成白开水似的写话思维习惯。如何指导学生走出误区将句子写具体、写丰富,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色彩、加动作变丰富。我告诉学生,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是非常优美和有意思的。它们有表情、有动作、有颜色、有感情。我们在写句子的时候,要多用用这些词儿。例如,“浪花——海面上有很多浪花”给它加上颜色——“浪花——海面上有一朵朵蓝色的浪花。”还能给“浪花”加上动作词——“风一吹,海面上翻滚着蓝色的浪花。”再形象些——“海面上翻滚着蓝色的浪花,像一个个跳着舞的蓝色精灵。”经过层层递进的引导,句子不断丰满,学生也爱写了。

二是激发想象、打开思路,让生活场景再现。例如,你什么时候帮助过别人,是怎样做的?帮了别人后心情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求学生在写句子时脑海中就要出现一个个鲜活的画面,这样的句子才会丰盈富有生命力。

三是激活灵感、教会表达。课文里有这样的描写“春雨落在——洒在——滴在——飘在——”同样意思如何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开心”还可以怎样表达?“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经常点拨指导,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学生写句子才会真正变得简单轻松,才会喜欢写句子。

二、延伸课文主题内涵,激发自主写话兴趣

教材中有的童话故事没有固定结局,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和讨论气氛热烈的机会,将讨论引导到对课文主题内涵的延伸上去,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如在《纪念》一文中,结尾“是谁栽的花呢?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小刺猬在一旁甜甜地笑了”。这里的结尾暗示了花是小刺猬栽的,但结尾并没有直接点出而是让大家去意会。我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是谁栽的花?在经过热烈讨论形成共识后,我又及时地提出了“你会用哪一种方式去纪念?是像小熊、小猴、小兔他们在亭子上刻字留念呢,还是应该像小刺猬一样种花,美化环境呢”这一命题。将学生引导到美化和保护环境,再组织学生开展“写保护环境标语”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写出“小草有情,请勿践踏”、“伸出小手,让校园更美丽”、“爱护公物就像爱护我们的朋友”等标语,按照鼓励为主的原则,我在课堂上对这些标语进行了及时的评价,效果喜人。

三、拓展想象空间,提高表达的完整性

有些教材由于篇幅字数问题,所以将一些故事情节写得简洁,只用一句话概括描述,实际其中隐藏着许多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进行补白。如《池塘边的叫声》一文中,每天傍晚,池塘边就响起了“呱呱”的叫声,那是青蛙在给小鱼讲岸上的故事呢。一句话就概括了青蛙所讲的故事,所以,我抓住这一点积极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进行补白,设计了练习写话的句式,给学生作铺垫。青蛙对小鱼讲到: ;小鱼对青蛙讲到: 。然后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了四个组,一、二组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鱼,三、四组充当评委和记录。在课堂上让青蛙组和小鱼组互相讲述岸上发生的故事以及水里发生的故事,由第三组按照每个故事的精彩程度,按照好、一般、不好进行评价。第四组则按照前面几组的叙述和评价情况将精彩的故事记录下来。通过这种形式的讨论组织,学生们思维的火花四溅。

四、赏析诗歌,进一步优化语言文字

教材中也有许多诗歌,语言美、情趣美、意境美、情感美,假如我们的写话教学能适时适地地引入诗歌,让诗在琅琅书声及师生会心的微笑里自由地翩飞,那么我们的写话教学将会迸发出生命的色彩。所以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这些诗歌让学生进行仿写。如在教学《春天的手》一诗时,我觉得这首诗的语言与孩子们的生活很贴切,所描述的春天就在孩子们身边,所以在教学孩子仿写诗歌时,我引导孩子们说说自己在哪里发现春天了,仿照诗歌的语言与形式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编进诗歌中。有的孩子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春天的手,

温暖轻柔。

春天的手抚摸着柳树,

柳树张开嫩绿的小手。

春天的手掠过大海,

大海唱起了欢乐的歌。

春天的手拂过大山,

大山换上了翠绿的新衣。

春天的手,

温暖轻柔。

拉住春天的手,

春天就在我的心头。

孩子通过对大自然细心的观察,真实地写出了春天的变化。多么感人的一首诗歌啊!这不但是在记录孩子的生活,更深深地隐含着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青蛙写诗范文5

从上次与小鸟交谈之后,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便向小鸟请教,但他只学了一些字,便觉得自己已经满腹诗书,便走了,来到了市场。

到了市场他看见一家卖炒瓜子的店,便上前对店主说:“黄牛大哥这炒爪子怎么卖?”黄牛一愣,说:“你要卖炒爪子?这是什么怪东西?”青蛙又说:“不就是你卖的吗?”黄牛这才明白过来。原来青蛙口中所说的炒爪子是炒瓜子。他对青蛙说:“那不是炒爪子,是炒瓜子,你真应该好好学习汉字。青蛙红着脸走了。

他又来到了鸡妈妈的小吃店买东西,看见东西满目琳琅,不知选哪一个是好,有:牛肉、黄瓜、小菜、便当、包子。但由于写时是竖着写词,横着排列,青蛙不知道,张口便说我要牛黄小便包。鸡妈妈当场晕了过去。

小青蛙离开了市场又来到了繁华的贸易街。当他来到马路前时,看到一些白色条纹,便问公鸡先生,先生说:“这叫人行道。”小青蛙蹦蹦跳跳的过了马路。面前是一排店,他便念了出来:“香脆冰淇淋、肯德基、一见钟情花店。”突然冒出一句:“深深裤行zuowenku.net。”笑得路人合不上嘴。

看来没有知识是不行的,小青蛙只得回去继续和小鸟学习汉字。

青蛙写诗范文6

一、背词,回顾作者概况

同学们,还记得《清平乐 村居》吗?“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师生齐背。这首描绘农村生活的词作者是谁还记得吗?(辛弃疾)对于辛弃疾你了解多少?学生各抒己见。

师: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写于同一时期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看看这首词又展示出怎样的农村风光?

二、初读,把握词的节奏

1.请一名同学给我们读一读。

2.学生评价。

3.诗词的朗读说简单也简单,无非也读准字音和读出节奏。说难也难,就是难以读出诗词的味道。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要把诗词的味道读出来,恐怕技巧还在其次,重要的是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展现出诗词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译读,感知夜行山村

1.疏通词的大意。

先说说自己的疑问。“明月别枝(别枝即另一枝;斜枝。唐方干《字字有功》诗:“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沉砺《感怀》诗之六:“新蝉噪罢夕阳移,更曳残声到别枝。)惊鹊”意思是说月光明亮惊动了栖息在树枝的乌鹊,乌鹊飞离所在树枝。另一枝也在月光中摇动。与“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风半夜鸣蝉”半夜,清风中传来蝉鸣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在浓郁的稻花香里听到“今天一定是个丰收年”。

“听取蛙声一片”,意思为听到青蛙细心协力地欢唱。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天外有七八个星星,稀稀疏疏的挂着。山前落下两三点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过去曾经住过的土地旁树林边的茅草小店在桥头转弯时,突然出现。

2.发挥想象力,说说作者夏夜所见所闻所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夏夜所见:明月、别枝、惊鹊、稻花、稀星、山雨、茅店、溪桥。

夏夜所闻:鹊声、蝉声、蛙声。

夏夜所感:月夜行田间,听到蝉鸣声,惬意。闻到稻花香,想到丰收年,喜悦。遭到山雨淋,来到茅店前,惊喜。

3.由此可见,这首词上下两阕写的是两种不同的夏夜风光。上阕写晴,下阕写雨。天气不同,但夜行于山村的词人,感情是不变的,那就是:喜爱农村风光以及对丰收在望的喜悦。

4.带着夜行田间的惬意,带着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带着丰收在望的喜悦,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词。想来语气要轻柔些,语调舒缓些,心情愉悦些。

四、赏析,品味语言之美

1.回顾所学的写景的常用手法。

(1)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描摹。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3)调动多种感官。

(4)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

(5)虚实结合。

……

2.这首词在描绘夏夜风光时用了哪些手法?请同学逐字逐句地读一读,找一找。然后集中小组同学的智慧,讨论讨论。

(1)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

(3)运动多种修辞:对仗、拟人。

(4)抓住景物特点。蛙鸣声、稻花香、两三点雨等。

3.辛弃疾被称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是名不虚传的,虽是豪放词的杰出代表,但是写起田园风光来也得心应手。 赏析诗词的一般方法:

(1) 指出表现手法(修辞或感官或借景抒情或其他手法)(2)诗句的主要内容(大意)或从炼字的角度分析词句表达效果(3)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可这样赏析:

一般思路:(一)这两句对仗工整,并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夜风光(或动静结合),写明月惊动了栖息的乌鹊,清风中传来蝉鸣,表现出夏夜的静谧,体现出作者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从炼字角度:(二)这两句对仗工整,并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夜风光(或动静结合),“惊”字传神地月光出现时乌鹊的情态,衬托出月光之明,“鸣”写出半夜蝉叫声之清脆悦耳,衬托出夏夜的静谧。这两句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夏夜的喜爱。

五、诵读,演绎词的情韵

坡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化用这句诗:“好词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唇齿香。”我们不妨就在课堂上把这首词背上,边背边想象其意境,领会其感情,说不定也背着背着唇齿含香,“三月不知肉味”,像孔子听了《韶乐》一样。

师生一起有感情地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