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儿范例6篇

隔代育儿

隔代育儿范文1

但是,无论这样的养育模式有多少不足,它依然是目前中国最普遍的养育组合。这当中,有年轻父母迫于工作压力的无奈,其实更多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骨子里的亲情。与其一直纠结其中,不如用各种努力和智慧将它变得美好。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隔代育儿的大家庭美满而和谐,此次有3个幸福之家亮相。我们也请来了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为这个话题诊脉,并开出对症良方。最后,我们还将《父母必读》杂志近8年“隔代育儿”栏目中无数家庭的智慧汇总,奉上10句箴言。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这样的养育模式变得更好!

婆媳,本就是一种缘分

受访奶奶/蔺玉华(红黄蓝教育机构幼儿园总园长)

她是风度翩翩的幼儿园总园长,但平易近人。她是活泼可爱的艺术团老师,和同事一样,亲切地称呼园长为“蔺妈”,工作上遇到困难会第一个想到她,平时也喜欢和她聊天、撒娇。“蔺妈”对小老师们爱护有加,节假日时更是挂念这些家在外地的小姑娘们,总把她们叫到自己家,做上一桌子好菜招待。

婆媳之缘

缘分来了,谁也挡不住。她突然变成了她儿子的女朋友,和准婆婆反而一下子不知该怎么相处了,谈恋爱的时候,甚至连“蔺妈”也叫不出嘴。没过多久,她升级成了儿媳妇,这下,“蔺妈”真的变成了自己的妈妈。这一切都像美好的童话故事。

美好并没有随着“公主与王子结婚了”而结束,现实生活总有更多惊喜。孙子的到来,是这个家庭一直期盼的,就像蔺园长自己所说:“我们家已经很久没有小孩子了,所以得知儿媳妇怀孕,你知道我和老伴儿有多高兴!”接着就是全家呵护下的孕育,这之中,婆婆亲自制定营养食谱,每天严格地督促儿媳妇运动。而且全靠她坚定的鼓励,让身材十分娇小的儿媳妇得以顺利地顺产。

一次风波

月子里的每个产妇都会有情绪波动,蔺园长对此非常理解,所以一向和颜悦色。只有一次,因为儿媳妇闹脾气把自己妈妈亲手做的面条推开坚决不吃的时候,蔺园长才稍稍加重了语气,拿出了领导的架势和她谈话:“你看,你妈妈那么远地赶过来照顾你,来趟北京都没空到处去玩,你还要闹脾气。她每天让你多吃些,是为你的身体着想,也是为了孩子。你是个明白的孩子,自己想想吧!”儿媳妇把自己关在屋里大哭了一场,出来后乖乖地吃了鸡蛋面。婆婆后来听儿子说,儿媳妇晚上是这样转述这件事的:“今天老妈尅我了,她真的生气了。她还从来没跟我这么生过气呢!可我知道她是为了我好。”

她亲自制定营养食谱,鼓励身材娇小的儿媳妇坚持顺产。她尽力调整好养育团队,让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顾,让年轻的妈妈不再感觉无助。

调整育儿团队

出了月子之后,儿媳妇独自在家照顾小家伙,蔺园长工作很忙,但也是尽力帮着一起带。每天她最早起来,先把小家伙抱到自己屋里,让儿媳妇多睡一会儿。但是,细心的蔺园长还

是发现儿媳妇变得郁郁寡欢,情绪也有些烦躁。而且自己在工作和照顾孙子上两头忙,也有点力不从心。于是她决定马上调整养育团队,请个人来帮忙。这个人选,可让蔺园长费劲了心思:用保姆不放心,最好是请家里人来。她翻开通讯录一个个地查找、筛选,最后终于说动了自己的妹妹从外地过来帮忙。育儿团队马上变得强大起来,蔺园长及时地把儿媳妇从“孤军奋战”的无助中解救了出来。

职业导师

小家伙健健康康地成长着,儿媳妇要不要回艺术团带班,成了这个家庭又一次面临的问题。蔺园长虽然心疼孙子,但更支持年轻妈妈在有足够援手的情况下不放弃自己的事业。她和儿媳妇说:“你现在是个好妈妈了,但是艺术团却少了一个好老师。你的孩子需要你,更多的孩子也需要你。回不回去上课,你自己最后拿主意吧!我都会支持你。”这个时候,那个总能为年轻老师指点迷津的“蔺妈”又回来了。而且,后来只要儿媳妇去上课,蔺园长一定会赶回家帮忙,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如果自己实在太忙,她会动员儿子尽早回家。

侧记

那天,采访、拍照接近尾声,蔺园长要带着幼儿园的孩子们去参加演出,儿媳妇则要去亲子班上课。我听见蔺园长在给儿子打电话,语气温和而坚定:“我相信你一定有办法克服困难在6点前回家喽!”我相信这是她生活中沟通的常态:有妈妈的慈爱,更有管理者的智慧。这个大家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会在这样的爱与智慧之下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一点反思

老人在什么时候,都总想着如何能再帮儿女一把,所以说,中国的老人真的很伟大!无论是妈妈,还是婆婆,都是想真心地帮你度过带孩子最难的前几年。也许有的老人爱唠叨,有的老人帮得不到位或者帮错了,但是我们不妨想一想,她是不是毫无私心,一心是为了孩子?若总能这么想,一切矛盾也就会遁于无形,或者能巧妙地处理好。婆媳,本就是一段奇妙的缘分,请珍惜它,别伤了它!

心理医生奶奶的调和之道

受访奶奶/李建茹(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主管心理师)

李老师的孙子小名悠悠,取义悠然自得,内心快乐,这是奶奶亲自敲定并进行诠释的。悠悠聪明、敏感、活跃,对人对事总是呈现出一种积极状态,对喜欢做的事情投入、坚持。提起孙子第一次叫“奶奶”,李老师还是忘不了那一瞬间的激动。那天她正要出门,小家伙挺直身子,清楚地叫出了:“奶奶。”虽然发音不太准,小脸也涨红了,但叫得很清楚。在场的人都很惊讶,因为那时悠悠尚未满周岁。

老一辈人对孙子的感觉完全不同于自己年轻时养育孩子。为人父母时,对自己的孩子会有要求、期待,而人到老年,尤其是那些参透人生的老人,面对孙辈,真的能做到无所求,没有功利心。

最佳模式

李老师家采用的是奶奶、姥姥两位老人一起帮年轻父母带孩子的模式。

小两口婚后有自己的住处,李老师一直并不太过问年轻人的生活,她说这是两个家庭平安相处的基本界限。孙子出生后的最初阶段,是姥姥来主要照顾宝宝。大概到了小家伙10个月左右的时候,姥姥一个人照顾起来有些吃力,于是奶奶开始介入。但是李老师对自己的定位是姥姥的“助手”或“助理”,白天去,晚上走,两个老人配合得很是默契。李老师说,两边老人怎样协调一起帮着儿女带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亲情的确能包容很多东西。

母女之间发生了不愉快能做到既往不咎,而婆媳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没有血缘关系,仅仅是一段因姻缘而生的新关系,就要敏感、脆弱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智慧相处两个老人一起带孩子,如果有意见分歧该怎么办?李老师的原则是:先和自己的儿女沟通,由儿女将意见带到小家庭中交流,达成一致后再和自己的父母沟通。她说这样做比直接超越亲情关系去表述要妥当得多。幸运的是,李老师自己是心理学专家,姥姥也非常好学,经常看育儿书,妈妈就更注重科学养育,所以,这个养育团队并没有太多的观念冲突。但是,生活习惯毕竟还有不一致的地方。

李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例子,她说儿媳妇有晚上开灯即拉上窗帘的习惯,开始她没太在意,当她从儿媳妇的动作中意识到这一点后,就一直让自己注意着遵从这个习惯。李老师对此的解释是:“家庭之事无大小,接纳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习惯,是生命中习得而来的,某些习惯对当事人来说是重要的,保留下来必然有特定的心理意义,所以一定要尊重和接纳别人的习惯。”适当放手作为专家型奶奶,李老师会不会无形中给了儿女一些压力呢?李老师就这个问题特意询问了儿子,儿子却爽快地答:“没有。”但是,作为习惯自省的心理学家,她还是觉得,不管是专家型奶奶还是普通的老人,其实都会在帮年轻父母时带给他们一些隐形的压力:年轻父母以为自己能胜任的一些事情,做起来却没有想象得那么得心应手,而姥姥、奶奶应对时则明显要轻松从容许多。不过她觉得,这样的压力会随着年轻父母育儿水平的提高、经验的丰富而逐渐消失,只是老人一定要适时地学会放手,给年轻父母成长的机会。

侧记

李老师在答应我们的采访之后,一再要求拍照时必须带上姥姥,她说姥姥才是最辛苦照顾孩子的人。拍照现场,李老师担心儿媳妇着急上班,一再催促先拍孩子和妈妈的几组。几个小时里,奶奶和姥姥依然保持着配合的默契,不管是照顾孩子,还是一起换衣服、摆姿势,颇像一对心有灵犀的老姐妹。作为心理学家,她的确有着调和复杂关系的专业能力,但我觉得,尊重、接纳以及愿意为他人着想,才是她能使复杂关系简单化的终极秘诀。

隔代育儿范文2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50%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平昌作为贫困山区县大量人口外出务工、经商的中青年更多,家中的幼儿大多由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隔代教养。据我对本园幼儿的有关统计,隔代教养的幼儿占到总数的80%以上。这种隔代教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祖辈们较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管束和引导,从而导致幼儿养成放任甚至放纵的性格特点;加之,祖辈与孙辈年龄悬殊,“代差”明显,无法承担对孙辈的教养。不良的隔代教养严重阻碍了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想法加强对隔代教育这一特殊幼儿群体实施有效教育。对于远离父母身边的隔代教养幼儿给予更多的爱,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伟大的教育爱和亲情爱给这些孩子以帮助和引导,让他们象其他孩子那样在爱的海洋里健康成长。

(一)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幼独立意识和自我服务能力

隔代教养幼儿普遍存在依赖性强和自我服务能力差的现象,由于爸爸妈妈不在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会更宠孙子孙女,生活上照顾得很细致入微,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每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较正常的家庭来说,这些隔代教养儿童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依恋更强烈,生活自理能力更差。针对这些情况,及时调整主题活动内容,比如主题《我是好宝宝》、《鞋子嗒嗒响》等。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使幼儿萌发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识,减少幼儿对亲人的过分依赖,训练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增强自信。

二、开展角色游戏,满足隔代教养幼儿的情感需求

孩子对爱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父母、亲人、老师、同伴,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对老师、同伴情感的需求更迫切。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可爱的动物,如“鸡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等形象来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在游戏中,鸡妈妈、鸭妈妈的一个温柔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称赞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沁入孩子的心田,满足了孩子渴望得到关心与爱护的情感需要。同时,在与同伴一起游戏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快乐,享受着同伴的掌声带给自己的一份自信,从而有利于隔代教养儿童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品质。

(三)开展亲子游戏,增进隔代教养幼儿与祖辈感情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的能力。”针对隔代教养幼儿的特殊家庭教育群体――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爷爷、奶奶亲眼目睹幼儿园的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教学方法;同时,也引领家长用科学的亲情爱教育孩子。在开放日的活动中还可以组织亲子游戏活动,增进孩子与爷爷、奶奶的感情。

(四)搭建参与平台,给幼儿展示自我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作为教师要善于放大镜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开发幼儿的潜力。小朋友喜欢体育,动作发展好,可以让他领操;小朋友喜欢画画,就可以让他帮助其他的小朋友,小朋友喜欢跳舞,可以让他当小老师。总之,结合隔代教养幼儿的兴趣与爱好,通过画展、文艺演出、运动会等大型活动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享受获得成功的快乐。

(五)捕捉教育契机,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

自私与任性是隔代教养幼儿的一大缺点,教师就应抓好这个缺点的事例,及时的教育孩子要学会与同伴分享,学会谦让。比如: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总想独占玩具,老师应该耐心教育:“要是你的玩具都被别人拿走,没有玩具玩,你的心理会怎么样?”让他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感同身受;等等。另外,还可有意识地选择各方面相对优秀的孩子主动与“隔代教养”孩子交流、沟通、合作,与其做朋友。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的良好氛围、需要父母师长的关爱,更需要好的朋友,好的玩伴。孩子在园期间通过同伴之间的长期相处交流,有问题的“隔代教养”孩子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各方面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对对方也是一种促进,可以使这些原本优秀的孩子更加富有爱心与社会责任感。这些措施,对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无疑是一种高效之举。

(六)开展生日活动,让隔代教养幼儿感受关爱

在园里,老师可为“隔代教养”孩子过生日的活动,或单独为一个情况特殊的隔代教养幼儿或将生日临近的几个隔代教养幼儿集体一起过生日,组织其他小朋友一起为其庆贺,点燃生日蜡烛,唱起生日歌曲,组织学生即兴表现各种节目,让这些隔代教养的幼儿充分感受来自同伴、老师及周围环境的关爱!同时,老师除开平时谈心外还可借过生日的机会,与孩子说说“悄悄话”,当他们忠实的倾听者,让他们尽情地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体验老师给予的妈妈般的爱。

隔代育儿范文3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问题与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概念的界定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在本文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儿童留在户籍所在地,使得儿童不能跟随父母共同生活,无法得到父母的有效监护,全权委托长辈监护,由长辈进行教育和管理的现象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2.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

2.1隔代教育逐渐成为最常见,最让父母放心的家庭教育方式。隔代教育是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为监护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由于隔代教育主要是儿童最亲密且又最疼爱儿童的长辈监护,父母则往往更加认同隔代教育是最适合,最放心的监护方式。

2.2农村留守儿童的被监护质量不高。首先是生活质量不高,由于隔代教育的祖辈往往是过惯了艰苦且又俭朴的生活,只能保证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其次,因为祖辈往往都较年迈,无法承担众多的体力活和家务,这使得本因被照顾的留守儿童反而要承担起照顾祖辈的义务。最后,祖辈往往都未受到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没有足够的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帮助,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2.3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引导。由于祖辈和留守儿童存在思想观念上的代沟,难以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又忙于农活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看管孩子,这就给孩子创造了无人监督的“自由空间”。同时,隔代监护人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无法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式和心理疏导,采取暴力的行为进行惩罚式的教育。

二、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

隔代教育过程中,祖辈有丰富的时间和精力去监护和照顾小孩,由于血缘关系,他们认为帮助子女照顾小孩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晚年生活能够与孙辈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也能从中获得许多乐趣。然而,因为老年监护人年龄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在监护孩子方面力不从心,缺乏精力,不但照顾不好孩子,反而更加需要孩子来照顾他们。同时,老年人陈旧的思想观念和受教育水平有限无法与新时代孩子思想进行良好的沟通。再者,老年监护人由于亲密的血缘关系,使得祖辈过分溺爱孩子,纵容诸多不良行为嗜好的产生和继续,引发后续更加严重的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

三、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

1.祖辈自身条件限制了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

隔代教育将祖辈把对孩子的疼爱扭曲变成一种溺爱,会将孩子引向注重努力赚钱忽视读书重要性的道路,严重扭曲孩子的价值观。祖辈陈旧的思想观念阻碍了孩子们创造思维的形成,文化水平低无法给孩子提供知识的熏陶和新知识的补充,进一步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忽视了家庭在孩子成长道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学校生活的单调乏味

我国农村教育资源明显落后于城市水平,农村地区教育落后,基础教育设施不完备,娱乐设施就更无法进入到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们的生活中。农村留守儿童就无法在单调的学习中获得放松和享受学习的乐趣,同时农村学校教育人员水平有限,不能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无法为孩子提供父母般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也就不能在学校找回缺失的那部分亲情的温暖。

3.政府方面的原因

3.1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制度的不健全。首先是城乡间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在教育投资方面,国家投入力度重点在城市,这就导致农村教育水平低,教育设施不完备,教学工作难以正常展开;其次国家对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过低,表面上的制度却不能真正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农民需要寻求自我保障的形式;最后,农村劳动就业问题严重,缺乏相关保障农民就业的政策制度,农民工不能同工同酬,社会地位较低。

3.2农民缺乏本地获取经济收入的渠道。农民在农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都是依靠土地,但是这种靠天吃饭的不稳定状况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各方面消费水平,如教育经费,生活必须品消费等方面。迫使大批农民外出务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3.3政府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文化的力度不够。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一些新型的娱乐方式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吸引力,特别是一些农村黑网吧在利益驱使下,无视国家明令禁止未成人上网的规定,将暴力,血腥以及低级趣味的不良文化病毒一样的祸害着农村留守儿童。国家由于对城乡制度重视程度的不同,对农村不良文化的监管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缺乏对农村复杂形式的研究,未能针对农村的特殊性制定特定的监管制度。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对策

1.祖辈和父母要更新教育观念,创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

作为监护人的祖辈们应主动转变自己的陈旧观念,将只注重孩子温饱转到注重教育和健康成长的中心上来,对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和想法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孩子更快乐的生活和健康的成长。祖辈作为监护人要理解和尊重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下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引导孩子学习,培养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兴趣爱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

2.学校应转变教育形式,丰富学校生活

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就应该发挥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主导作用,去掉功利性色彩,将只注重学业知识的获得为唯一衡量标准转变为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标,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激励留守儿童向更好,更优的方向发展。

3.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充分履行相应的职责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下,应严厉打击农村“黑网吧”接收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其次,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使得农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户籍制度的缺陷使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权。这就需要政府打破教育壁垒,降低城市中小学入学门槛,方便进城务工子女能够入学。第三,农村因为教育投资力度不够引起的一系列教育瓶颈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改善教学基础设施,聘请高素质高水平教学人员进行教学。最后,政府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鼓励发展乡镇经济,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留住农民发展本地经济,实现本地就业,更有利于教育子女,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减轻留守儿童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智,朱成科.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3.4:7-10.

[2]李雯婷.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基于隔代教育对其的影响[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月,第21卷第10期.

隔代育儿范文4

个案:王大妈凑孙被嫌弃很委屈

今年60岁的王大妈中午丧偶,一个人艰辛将儿子拉扯大,儿子结婚成家后,王老太退休后就一直盼着早点抱上孙子,好趁着自己还有余热“凑凑孙”,也帮忙减轻儿子请人的经济负担。其实,她也因为退休前工作忙常常顾不上儿子,为了弥补过去对儿子的亏欠,孙子出生后,王大妈主动要求帮忙照顾,媳妇产假结束后就将儿子交给奶奶带。但是老太太特别喜欢亲孙儿,喂养也不讲究,很溺爱,媳妇表示不满,王老太甚觉委屈,后来还与儿子儿媳因教养理念不同常争吵,儿子和媳妇索性不让她带孙子……明明自己尽心尽力,为何儿子媳妇还有意见?王大妈非常伤心苦恼,感觉自己被嫌弃并将儿媳妇投诉到广州市妇联。

分析:隔代教育观念不同是导火索

冯德泉分析:王大妈中午丧偶,一个人艰辛将儿子养大,形成一种精神寄托和相依为命心理,退休后便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儿孙身上,从而形成过分关注和过分溺爱。在年轻的时候,王大妈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照顾,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对宝宝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宝宝,这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这是造成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

冯德泉说,目前类似王大妈这样的老人并不少,他们相对育儿知识老化,思想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养宝宝,这种教养模式会影响宝宝健康成长,尤其会导致宝宝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意识。因此,老一辈的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被儿童的父母所嫌弃。

支招:解铃还需系铃人

冯德泉指出,要化解隔代教育中的矛盾,关键是做到扬长避短,各取所长,使隔代教育能与亲子教育无缝对接,必须共同努力,让二者互补而非对立,进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需要祖辈和儿子媳妇双方的共同努力,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儿媳和儿子要和老人达成育儿共识,要有统一的教育方法和刚性原则。这是与老人一起教育孩子的前提和保障。两代人往往对教育孩子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如年轻一代比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而祖辈家长们则看重做人的道德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虽然祖辈家长对孙辈有溺爱娇惯的毛病),这就需要两代人相互沟通,统一认识,择善施教。还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

2.其次,两代人一定要坚持及时有效沟通。两代人协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规,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孩子的父母,要以开诚布公的方式,平等、请教的语气和老人沟通交流、探讨育儿问题。这样,老人既乐于接受,又有利于消除育儿分歧。

隔代育儿范文5

3 个问题:

1. 您愿意帮儿女看孩子吗?谈谈您的感受。

2. 在隔代育儿上,您有对自己的儿女最不满意的地方吗?

3. 请说说您觉得儿女做得最好的或者最让您感动的事。

我们找了10 位帮子女带孩子的老人做了访谈,问了同样的3 个简单的问题,于是收回了30 个不同的答案。这30 个答案里,可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也可能有你不屑一顾的说法。但是,它们也许能给你一点点启示:我们该如何辩证地看待隔代育儿里的矛盾,该如何善待帮我们带孩子的爸爸妈妈、公公婆婆。

回答1

1. 说实话,很累。我和老伴儿都是快70 岁的人了,身体也都不太好。本来我们一直想着退休了,搬到稍微安静点儿、空气好一点儿的郊区住,可是为了帮孩子一把,只好把这计划搁浅了。

2. 我有两个女儿,小时候我是一个手指都没碰过她们,现在都说年轻人的教育理念先进,怎么我们家那两位都一致认为男孩子有时就得打一打呢?!尤其是女婿,有时急了上去就给孩子一下,孩子很怕他。我小外孙是挺淘气的,而且越来越淘气,但是淘气的孩子也聪明啊!是不是给打傻了他们就满意了?!

3. 好在孩子们在钱上没让我们为难过,每个月都给足够多的钱,逢年过节还都送很贵重的礼物,让我们在亲戚、邻居面前很有面子。

回答2

1. 挺解闷儿的。我和老伴儿的脾气不合,以前就爱抬杠拌嘴。给儿子看了孩子之后,我们俩没工夫逗闷子了,每天忙乎孩子都忙乎不过来。

2. 他们每周五把孩子接走,周日晚上送回来。我最不满的就是周末他们老带不好孩子,带孩子乱去不适合小孩儿的地方,给孩子乱吃,经常是送回来的第二天就生病。孩子一生病我们着急不说,他们不也得请假带孩子上医院吗?!

3. 今年春节,两个孩子给我们老俩报了个旅游团,让我们到欧洲转悠了一圈,算是见见世面吧。其实他俩挣钱也挺不容易的,尤其是听说还是儿媳妇坚持让我们去的,挺感动的。

回答3

1. 怎么说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总不能让孩子们都不上班在家看孩子吧,只好我们帮他们一把了。

2. 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他们那什么“早教”理念了。我孙女还不到2 岁,每周末她妈妈都要带她上什么课,一会儿是音乐启蒙,一会儿是亲子班……有时她妈妈没空我们就带着去,我一看,不就是带着孩子玩儿吗?!我问了老师,一次课差不多100 多块钱呢!非带孩子

跑那么远的地方、花那么多钱玩儿,真想不通!

3. 我这人心直口快,经常数落我儿媳妇,难得的是她从来不还嘴。有时我事后想想也挺不合适的,毕竟那不是自己家的孩子。

回答4

1. 我们倒是挺愿意帮着看,但是心有余力不足。所以刚开始试了试,不行,折腾不起,还是请了个小保姆,我们帮着打打下手。

2. 觉得年轻父母们有点儿不负责任,他们还老说是我们娇惯孩子。孩子吃饭吃得不好我们喂就说我们养育方式不对;孩子有点儿小要求能满足的时候不满足非招他哭……反正我觉得他们有时是不是太“照本宣科”了?

3. 知道我们俩牙口都不好,每天都要跟小保姆交代,把饭做软一点,把菜炒烂一点。就凭这点,我们就挺知足的了。

回答5

1. 不愿意,以前我们有几个关系特别好的老姐妹,总是一块出去玩啊、打打牌什么的。现在全被拴在家里了。

2. 太呵护孩子了,一个男孩子养得没一点儿阳刚之气!我白天一个人带他还好,晚上他妈妈一回来就大呼小叫的,好像我们家哪儿都有危险,哪儿都对她儿子构成威胁,至于吗?!

3. 儿子以前大大咧咧的,可能是自己有了孩子的缘故吧,现在变得细心了。我有时随口说想要什么,缺什么,过不了几天就买给我了。我要是说哪儿不舒服了,也赶紧带着我去看看,或者给买点儿保健品什么的。

回答6

1. 我岁数相对年轻,身体也不错,带带孩子倒是不算什么。而且不都是这样吗?!

2. 他们都是“80 后”,除了上班经常加班,还要去游泳打球、跟朋友聚会、出去旅游什么的,不怎么管孩子,也不把孩子接走,就有时晚上过来看看。我觉得这样对孩子不太好吧?!而且我也没个能真正消停会儿、喘口气的机会。

3. 我女儿知道我爱臭美,经常给我买衣服,或者给我些商场的购物卡让我自己去买。前一阵还安排我照了一次艺术照,好像最后连拍带制作的花了5000 多块钱呢!女儿还是挺知道怎么讨我欢心的。

回答7

1. 生活就是这样,当时是我们的父母帮我们看孩子,现在我们老了退休了,帮孩子们看孩子也是天经地义的。

2. 我们两个人还看不好一个孩子啊?!非得给找个保姆来,弄得我们老觉得有个外人在家里特别不自在。

3. 女儿挺宠孩子的,很少跟孩子急,更别说批评孩子,她主张的是“赞美教育”。但是要是外孙女对我们有一点点不尊敬,哪怕是走的时候忘了说再见都要很严肃地呵斥孩子。这也对,孝敬父母,身教胜于言传。

回答8

1. 不愿意,但也没办法。最大的问题是干了那么多活也就算了,心里还老不高兴。

2. 白天打无数个电话回家,一会儿问喝奶了没有,喝了多少毫升,是不是用开水冲的;一会又问大便了没有,给没给用护臀膏……明摆着对我不信任。

3. 隔三差五地带点儿我爱吃的东西回家。但是从来也没给买过什么像样的东西!

回答9

1. 看小孩儿挺有意思的,觉得自己也变年轻了。每天为了孩子我们也得出去走走、晒晒太阳,不是挺好嘛!

2. 年轻人自己当了爸爸妈妈之后还是一点儿不注意自己的作息时间,天天耗到夜里十一二点睡觉。我以前就老说他们,现在晚上又把孩子带得特别没规律。不过有时候也是因为他们加班啊、应酬什么的回来就挺晚的了。

3. 女婿挺实在的,单位里发什么了都先拿我们家来,过节什么的都先紧着我们家的时间安排。上次我病了住进医院,女婿天天下班来照顾我,特别尽心。虽然他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但我看得出来他那份心。

回答10

1. 我只能尽力去做,但好坏就不管了。其实我也知道孩子们肯定有不满意的地方,但基于没有更好的人能帮他们,也只好这样了。不过我还是希望他们能经常给我一些“肯定”,年轻人现在对孩子不是都讲究“自信教育”、“鼓励教育”吗,我们这些老人也需要鼓励啊!

2. 就知道跟孩子嚷嚷,这算什么教育啊?!我跟孙子从来都不大声说话,孙子可听我的呢!

隔代育儿范文6

【关键词】隔代教养 祖辈 幼儿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197-02

一些年轻人由于各种原因把教育孩子的重担交给了自己的父辈,由他们来照顾自己不懂事的小孩,这类由祖辈担当起对孙辈实行教诲、抚养的责任便是隔代教育。本文以儿童隔代教育的祖辈家长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并分析了隔代教育弊端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儿童隔代教养质量提出建议。

一 隔代教养现状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隔代教养中存在一些弊端,因为有些祖辈的教育理念与当代社会或多或少会存在不同,祖辈在心理上必定也带有老年人的思想。因此生活中经常会有年轻人抱怨老人的育儿方式不合理,而祖辈则指责年轻父母不够细心,尤其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这种矛盾尤其明显,造成家庭生活不和谐,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无益孩子的独立成长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家一个孩子,孩子少了,祖辈们容易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有些老年人对孙辈们的请求是有求必应,真正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古语。但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容易造成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严重限制了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阻碍其独立行为的发展。

2.限定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成长

年轻父母,因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接受的知识信息多。相对年轻父母来说,祖辈一般思想观念陈旧,知识老化,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观念上仍沿袭传统的方法,对孩子的一切在他们眼里的“冒险”无条件的阻止,无形中抑制了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有一些文化水平低、思想陈旧的祖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意识地给孩子灌输了一些封建迷信的文化内容,间接增加了孩子创新发展的难度。

3.无益于孩子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小孩在祖辈的宠爱下,很难接受父母的严格要求和管教,乃至发生抵触,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诲没法进行。由于孩子的心智还不健全,隔代教育极可能导致小孩产生某些心理问题和疾病,如老年人大都不喜欢运动与外出,喜欢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而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生活环境中,容易造成孩子缺乏应有的活力,扼杀孩子活泼的天性,养成孤僻的性格。最终导致孩子为人不够大度,不善于与人交际等,极其不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养成,甚至导致孩子的心理扭曲等。

4.造成家庭气氛不和谐

有关心理学研究调查证明:家长与孩子亲情培养的重要阶段就是孩子的幼儿时期,如果在这段时间孩子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的亲情对象就会发生改变,并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产生很深的情感。隔代教育发展中的儿童因为长久和祖辈生活在一起,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把本身的感情全数转移到了祖辈身上,彼此产生了深挚的感情,这种家庭模式在生活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各种问题,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二 隔代教养的优势

1.老人对孩子有耐心

祖辈家长都非常喜欢孩子,同时,他们没有工作和生活上带来的压力,心态比较轻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以和孩子一起生活为乐,所以相对年轻父母来说,老人会更有耐心去照顾、教育下一代。加上老人的儿童心理使得他们更愿意和孩子玩,所以就能建立更好、更融洽的感情,也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2.老年人丰富的教育经验

祖辈家长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他们认为不应该抑制孩子天性,孩子应在一个舒畅、快乐的环境条件下自由生活,不必刻意强求孩子做些什么。对孩子在生活中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他们相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知道得更多,所以祖辈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能够在一定方面更好地引导孩子。

3.隔代教养使得年轻父母能够缓解压力

孩子有祖辈教养,年轻父母压力得到一定缓解,能够更好地把精力投放到事业和工作上。同时通过带孩子缓解了老年人的孤寂,使其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获得快乐,拥有一个年轻的心态,更好地面对生活。

三 对策

隔代教养有其不足之处,也有许多优点,所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采取扬长避短的方法,充分发挥其优势,消除缺点,为促进隔代教养孩子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础。

1.关注个体差异

由于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家长的素质不同、教养水平不同,隔代教养的方式也存在不同。如有的属于过分关注型:孩子本来能自己做的,代为其劳。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隔代家长们取消了;有的则属于严厉惩罚型:因循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致使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自闭的心理。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勤做家长工作,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也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类型的隔代教养祖辈家长,实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指导方法,以期促进指导的有效性。在这里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观察力,能通过幼儿的言行举止观察出家长在教育上的问题,进而能够更好地开展家长的工作。

2.祖辈家长要与时俱进

祖辈家长要想在隔代教养中做好自身对小孩教育的责任,必定要注意本身的思想进步。祖辈家长中有许多人在教育观、儿童观、世界观等方面,落后于新时期的思想,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祖辈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幼儿互相学习的办法,经常请幼儿给自己讲解新知识,请幼儿教自己他们所学的东西,这样既能提高祖辈的认知水平,也能帮助幼儿进行知识巩固,促进幼儿进步。

3.实现角色转变

祖辈家长要接受育儿知识,又得运用育儿方法于实际,我们计划将祖辈家长直接纳入到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中,挖掘与有效利用祖辈家长的教育资源,动员鼓励祖辈家长积极主动地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参与到幼儿园的主题方案活动中,在实践过程中促使祖孙两辈得到共同成长。利用一流的服务和社区联手创设亲子苑活动基地,通过情境点评方式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祖辈教育模式家庭提供交流、学习的场景,以实现他们美好善良的愿望。

四 结束语

隔代教育有利有弊,这个过程中老年人的某些不足是年代的特定产物,但一定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慢慢地消失,逐渐趋于完美,祖辈将会学习到新的教育理念,建立新世纪优秀的“祖辈团体”,更好地培养新一代的健康成长。今后的社会,隔代教养会越来越普及,它需要一种更加科学、先进的模式,让祖辈和年轻父母各自找准自己的位置,实行积极的、科学的教育模式,通过共同努力,彻底走出“隔代亲”教育误区,提高下一代人的总体人口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淑萍、王建军.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浅析[J].文教资料,2008(10)

[2]张.关于农村留守学前儿童隔代教养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以安徽省太湖县某幼儿园为例[J].学苑教育,2012(19)

上一篇速用

下一篇4月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