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论文范例6篇

隔代教育论文

隔代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隔代教育;社区;社区支持;路径

家庭教育在历史中存在已久,而作为家庭教育方式之一的隔代教育发端于上个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父辈用于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势必造成与子女交流的时间受到压缩,祖辈就需要花大量时间与孙辈交往,自然就产生了隔代教育问题。文章结合已有的研究发现,以及前人作的理论研究,结合社区特色,提出社区支持的实践路径。

一、隔代教育

(一)概念界定

隔代教育的定义:韩云霞认为隔代教育就是祖辈家长对孙辈的看护和教育,一般是在三代家庭和隔代家庭中进行。[1]孙青霞认为隔代教育是在祖辈家长和孙辈之间进行的,是祖辈对孙辈的成长发生影响的过程,这一影响过程实际上也是祖辈与孙辈的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2]王国为认为隔代教育是父母不在的情况下由祖辈抚养的方式。[3]黄珊认为隔代教育是指祖辈与孙辈生活在一起,对孙辈承担一定的或主要的教育责任。不论是完全有祖辈抚养,还是祖辈只承担白天或部分时间段的照顾,都是隔代教育的范畴。[4]综合以上定义,文章认为隔代教育是指祖辈与孙辈生活在一起,一天的某个时段负责孙辈的生活以及在这段时间内祖孙的相互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S社区隔代教育现状

(1)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此次调查对象之一为S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阶段的学生,随机选取2年级和4年级各一个班,男女比例基本协调。收集调查问卷82份,有效问卷80份。调查对象的家庭结构情况,有46户家庭是属于核心家庭,只和爸爸妈妈居住的两代共居,而有5户家庭是完全由祖父辈与孙辈隔代共居的家庭,也就是说,剩下的29户家庭是由小孩、父母、祖父母组成的三代共居家庭,这类家庭占调查总数的36.3%。此外调研还对S社区居住的老人进行随机调查,收集调查问卷共55份,有效问卷52份。有30.9%的调研对象在51-60岁之间,而有45.5%的调研对象在61-70岁之间,其余年龄阶段所占比例较小,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是这两个年龄阶段的老人正在经历隔代教育。

(2)培华社区隔代教育的主要问题:本部分不对隔代教育的利进行论述,旨在通过发现其弊端为下文研究树立问题意识。

一、祖辈虽然关心孩子学习,但在如何对待孩子的学习方面存在分歧。祖辈主要负责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大多数难以承担学业辅导的工作。这是由于祖辈生活年代的原因,他们很少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因此文化素养较低,对孩子的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相比父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体现了“消极性”的祖辈占多数,同时,很少有祖辈会和学校老师沟通,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祖辈关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面的知识匮乏。要求孩子听话、顺从,以及用威胁的方法来教育孩子都是被现代教育科学所批判的,这一问题反映出近一半的祖辈都存在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究其原因:祖辈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形成于期间或之前,教育观念落后于时代,很多时候不能理解孙辈的想法与行为。

三、并且大部分祖辈不愿参加社区课堂,多数认为这是孩子父母的任务,责任感不强。

四、由于孩子长时间与爷爷奶奶在一起,对亲子关系有一定的影响。祖辈与父辈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不一致,有时发生严重的冲突,造成两代关系紧张,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尤其是在关于孙辈教育上产生严重问题时,由于祖辈对孙辈的溺爱,使得祖孙关系更为亲近,容易引发家庭矛盾,造成亲子隔阂。

五、祖辈溺爱幼儿易导致形成不良的个性,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老人过于关爱幼儿,导致幼儿智能发展受阻,自理能力不能得到适当的发展,形成骄纵的性格也不利于孩子的培养。

三、社区支持理论下培华社区隔代教育的实践路径

该理论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社会支持就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取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社区支持就是社会支持的一部分,社区对隔代教育支持的功能是学校教育所不能给予的,对家庭来说社区不仅是一个资源的提供者、关怀者(给社区中的隔代家庭给予关怀),而且还是信息的传递者。所以社区支持对家庭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6]

1.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内容

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概念的核心在于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保障祖辈与孙辈受教育权利,培养社区幼儿的生存发展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本文认为,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要在政府政策中明确规定关于社区支持的相关权责义,建立和完善社区的管理组织机制,营造重视隔代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和社区环境,增强社区里每个家庭接受社区支持的主体意识,提高社区居民参与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工作真正实现。

2.培华社区隔代教育的实践路径

(1)政府支持: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在社会层面首先要应对的就是有差异甚至不公平的公共政策、制度与教育制度,促使社区里的隔代教育相关者获得社会层面的认同。因此,首先政府应出台关于社区和家庭重视隔代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来增加社区支持的资源供给,构建完善的社区支持的教育法律制度和政策制度。制度支持还只是一种法律法规上的规定,机制却是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实践的保障。机制支持主要是建立社区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构来保障社区里的家庭能够真正享有社区教育资源,以及运用与行使教育权利的过程。保证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实现,就应构筑完善的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

(2)环境支持:在缺乏社区支持的家庭环境氛围中,很多家庭并不会利用社区里现成的教育资源,也缺乏与社区的互动,从而隔代教育的相关者无法运作和实施,而支持性的社区教育环境,则可使社区里的各个家庭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良性互动并结成一定的教育关系网络,从而拥有更多且不断扩大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资本。因此,环境支持是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关键环节之一。社区可举办家长交流活动,让家长交流育儿经验,让家长树立教育孩子的责任意识;社区设读书角,提供祖辈学习的各种育儿书籍;社区开设家长课程、讲座让家长吸收各种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在社区营造良好的学习与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3)心理支持:我国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不仅体现在缺乏社区参与家庭的制度、机制和环境,而且还体现为家庭对社区教育资源缺乏状态的不断内化,形成严重的排斥意识。家庭中的父辈与祖辈往往没有受过专门的隔代教育训练,父辈的教育素养并不高,也没有意识到社区对家庭的支持作用,这些都妨碍了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实现,形成“孩子的教育是学校或者父母的事”的心理,从而导致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工作进展缓慢。因此,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还必须注重心理支持,协助家庭中的祖辈与父辈树立社区意识并提家庭教育者的教育素养。具体方式通过开展儿童之家辅导儿童减轻祖辈的心理压力,社区组织学校、社区、家长有效沟通缓减各方的压力。(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韩云霞・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初探,中国家庭教育专业网

[2]孙青霞・隔代教育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N]・丽水日报,2005-3-21

[3]王国为・祖辈照料下一代的误区,家庭与下一代国际学术研究会文集[M]・背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237页

隔代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隔代教育 教育理念

新课改不仅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管理措施是一次全面的整顿,而且对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会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学教育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人文化,而且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师范类院校又是这次新课改的前沿阵地,因此师范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在难免。笔者长期在师范院校工作,又多次参加教育实习,对于这一点深有体会。本文试从教育对象、课程设置、教育理念等几个方面阐述师范院校历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合理模式。

一、“隔代教育”普遍社会化的现象是专业设置调整的新支点

教育对象的普遍社会化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各国都曾有过,但中国这种教育对象的普遍社会化与社会的发展却极不协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隔代教育”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再加上网络世界的诱惑,中学教育对象的普遍社会化在我国几乎成了一种畸形的发展。有材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另外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认为,做家长的,特别是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王极盛在数万人中间做的一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

如何看待中国的隔代教育,长远看隔代教育弊大于利,但也不能全盘否定隔代教育。王极盛也认为,现在还不到讨论要不要隔代教育的问题,而是要想办法搞好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通过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合力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

我们之所以没有坚决反对隔代教育的模式,是因为隔代教育在当今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一般地说来,祖辈与孙辈之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其次,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再次,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促进儿童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这些优势对中学教育对象身心的健康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隔代教育有其潜在的不利因素。

首先,容易形成溺爱。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产生“隔代惯”的现象。祖辈家长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得不到矫正。

其次,思想观念陈旧。许多祖辈家长不顾时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用老观点要求孩子,教给孩子过多的老经验,缺乏开创性精神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再次,亲情不易弥合。由于隔代抚养和教育,久而久之便造成孩子与其父母产生感情隔阂。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甚至滋长逆反心理,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最后,负面影响严重。隔代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因此,年轻父母不管怎么忙,也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把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有一项资料显示,中国有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教育有关。有不少问题少年从小都是由祖辈家长带大的。当前在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时,结论也是在隔代教育和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呈高发状态。

中学教育对象的这种社会化、个性化、自主化特性的集中凸显,为当今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再加上当今高校中相当部分的学生自身就是隔代教育的一员,这就更使得师范生的培养步履维艰,隔代教育的很多弊端他们不仅不以为然,甚至于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敌对情绪。所以,师范教育如果不加强这一方面的课程设置,不对这些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准老师”作心理上的提前铺垫,后果可想而知。

笔者在最近带队参加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的学生普遍反映,现在的中学生女生比男生更社会化,更难管理,厌学情绪更为严重,甚至于发展到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还引以为自豪的境地,仔细了解,这些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一年或者几年都见不上自己的父母,属于“全托”型的隔代教育。用一线教师的话来说,那就是爷爷奶奶只管吃、住,至于孩子的思想、学习等等一概不管。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师范教育一方面应加大教育实习,特别是教育见习的课程设置,以保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衔接,另外,适当开设一些教育教学讲座,邀请一些一线的教师做一些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的报告,确保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新人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些改革对于师范类高校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二、教育理念的改变是师范专业课程调整的理想最终目的

关于教育理念,德国近代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其《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就指出:教育应该始终贯彻适应自然与适应文化的要求。这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展儿童的心智,坚持教学的“形式目的”与“实质目的”的统一,必须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进而提出了适应自然、遵循年龄和个性特征与其发展阶段、教授真正所需要的知识、注重直观、加强知识的巩固、讲求“形式”与“实质”教学目的并重和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教学原则。可以这样说,教育理念的科学化将会使师范生课程调整走向其理想的最终目的。

传统的教育观往往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教师布置什么作业,学生做什么作业。学生缺乏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挥创见,主动发现真理。未来是一个多变、充满问题的未来。个人的生存、社会的发展要求具有这样一种素质和能力,即“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以一种全球主义的视野探究问题的实质,自己思考,独立判断解决问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应为学服务的新理念,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下,全程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教材、学案走向教师。

新课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能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发挥创新性思维,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隔代教育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教育服务功能 隔代教育 现代家庭 教育子女 家庭教育 教育形态 亲子教育 现代社会

一、隔代教育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1、祖辈具有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

作为已经养育过子女的祖辈,在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方面较之年轻的父母更为成熟。他们对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要比孩子的父母知道得更多。祖辈社会实践比父母丰富,积累了丰富的阅历,重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孩子的营养和身体状况)并提前加以预防。因此隔代教育的子女,一般而言,身体的素质较好,他们在对孩子的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明显要优于非隔代教育的子女。

2、祖辈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养育孩子

相对年轻的父母而言,祖辈不再有工作的繁重压力,时间和精力比较充足,而且心态平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祖辈的带养可以减轻父母在事业和生活上的负担,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发展,使孩子的成长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上有了较好的保障。

二、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纵然隔代教育具有优势性,但由于祖辈在教育观念上比较保守、落后,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比较片面、单一,以经验育人,因此隔代教育也存在不足。不恰当的隔代教育将对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缺陷。我们要正确认识其弊端,并将之尽量地最小化。

1、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

隔代教育中的孩子往往受到祖辈极度小心的保护,与父母相处时间不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使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心胸不开阔,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祖辈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对孙辈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余逸群在对首都1000户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老人过分溺爱孙子的占86%。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增强他们的依赖感,变得任性而娇气。由于祖辈本身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不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影响,不懂得因特网等现代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2、不利于孩子优良品德的培养

同样由于祖辈对孙辈的无限度溺爱,事事包办,百依百顺,导致孙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利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从小养成怕脏、怕累、怕吃苦的坏习惯,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及探究问题的能力。祖辈对他们的百依百顺,纵容护短,致使孩子自高自大,不利于培养他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谦虚、礼让等优良品质。同时,祖辈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孙辈的物质需要,宁可自己节省也不亏了孩子,导致孩子从小不知道勤俭节约,浪费成习。

三、改进方式,积极发挥隔代教育对现代家底教育的服务功能

虽然隔代教育具有其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认为隔代教育一无是处,历史上许多大家都是由祖辈养育成才的,如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是由其奶奶带大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是由其外祖母实施的早期启蒙教育。可见,要想发挥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关键就在于改进隔代教育的方式方法。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对隔代教育进行正确指导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级学校,家庭教育是儿童整个教育的基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家庭教育所具备的特点,决定了其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有利补充。因此,家庭教育不是盲目进行的,应该接受学校的指导和帮助,对于隔代教育问题更是如此。学校是传授系统知识的场所,是接受最先进教育理念的机构,可以对隔代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加以正确的指导,让祖辈从理论层面上对隔代教育有清晰的认识,在教育孙辈的过程中能够用正确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指导。

学校对隔代教育的指导在时间和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一是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对教育、隔代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二是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形式,了解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加以解决;三是建立学生的有关隔代教育方面的档案,随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状况,并及时解决问题;四是在隔代教育出现问题时,可以点对点地开展个别性的沟通和交流,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中隔代教育的困难,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参考性方案。

2、祖辈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以适应现代家庭教育的需要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祖辈应该知道,再用以前教育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孙辈已经不合时宜了。因此祖辈要想使隔代教育发挥积极作用,就应该努力更新观念,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从以往的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

首先是努力学习有关教育、家庭教育、隔代教育的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学习隔代教育的正确方法和方式。这就需要加强与学校老师的交流。参加学校举办的有关隔代教育的培训,主动向老师咨询有关问题。其次应该努力了解现今儿童的普遍心理特点以及自家孩子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第三是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能与孩子进行畅通交流的新知识与新信息。能听懂孩子们流行的话语,知道孩子们喜爱的文艺、体育、政治明星,与孩子有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明白孩子的想法,教育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发挥好的效果。电视、书籍报刊、因特网等媒介在祖辈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祖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加强新技能的学习。比如获取新知识、查阅新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技术等等。

3、祖辈要主动参与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协调、配合与沟通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和配合,单靠某一个方面的作用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隔代教育中的祖辈也要与各个方面作好协调、沟通等工作,以促进教育合力作用的发挥。

隔代教育论文范文4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龙迪博士认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才是影响孩子身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物。孩子不是行李,父母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老人,要为养育孩子留出专门的时间。

“创造良好的婚姻家庭环境,对孩子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在我们国家,只有当家长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和学习的。而家庭教育的前提就是教育家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一筠老师也表示:“孩子是父母最重大的作品,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身教重于言教,请父母们不要怠慢自己的作品。”

活动现场,还有网友通过微博了作为担当“隔代家长”的老人的十条“资格标准”: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没有精神障碍或偏差;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不吸烟,不酗酒:了解孩子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见,对孩子有耐心:喜欢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孩子。

据了解,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于2012年申请了“隔代教育培训”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此次论坛只是拉开“隔代教育”的一个序幕,2013年将按照计划全面展开“隔代教育”的宣传、讲座、培训等工作。

隔代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前教育;留守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84-03

1 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辩证关系的阐释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可以做如下理解。

1)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可以通过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1]。

早期,由于马克思对经济决定作用的过多强调,常使人误解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唯一决定因素。比如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卡尔・波普尔曾质疑马克思,认为过分强调经济的作用,甚至夸大认为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是彻底错误的[2]。后来,恩格斯开始着意补充和发展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思想,晚年更是肯定了政治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经济的反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本文试图运用上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来透析中国目前学前教育的一些新现象:关于儿童与数字化、关于留守儿童、关于隔代教育。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任何现象背后必定有其深刻的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的原因。在教育大改革的当下,追溯这些现象背后的经济原因,有利于理解中国当下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帮助解决现实问题,找到适合中国自己的教育方式。

2 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如何教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时代变成“信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且,信息技术不仅仅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带着巨大的破坏力。电脑和网络诞生后,数字化产品不仅自己飞速地更新换代(比如苹果公司iPhone 4时间是2010年6月,iPhone 5时间是2012年9月,iPhone 6时间是2014年9月,恰好每两年更新一代),而且摧枯拉朽地改变着传统产业,比如数字相机对传统相机和胶卷行业的革新,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的替代,等等。这一切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对比一番,任何人都会惊讶得瞠目结舌。然而,如果不作对比,大多数人好像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它。之所以这样,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数字化产品的“傻瓜化”,操作方式极为简单,连傻瓜都会用。

而被称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的学前儿童,他们在数字产品的环绕中长大,会怎么样呢?德国脑科学家曼弗雷德・施皮茨尔在其所著的《数字痴呆化》一书中列出数据:“一项对2000多名年龄在8到18岁之间的孩子和青年的研究表明,在美国,青年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数字媒体上――每天7.5小时,这个时间甚至超过了睡觉。在德国,一项对43 500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9年级学生每天使用媒体的时间将近7.5小时。其中还没有包括使用手机和MP3播放器的时间。”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调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00个受访家庭中,80%以上儿童对iPad等电子产品充满兴趣;尽管家长们希望孩子通过iPad进行益智学习,但73.6%的孩子仅用它来玩游戏。”[3]

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大多数教育界人士表达的都是担忧,因为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已经造成了许多令人头痛的问题:儿童近视率逐年上升,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能力弱化,等等。许多人都在呼吁让儿童远离电子产品,然而当数字产品已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能让儿童远离?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生产力带来的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不可逆转的。就像当年工业革命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工人砸机器泄愤毫无用处一样,今天让儿童远离数字产品,也只能是无用之功。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应这条规律,想办法运用上层建筑的力量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不妨多研究数字产品,告诉孩子在使用这些产品的时候如何保持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如何更好地驾驭这些产品,而不是被痴呆化。

3 农村留守儿童谁来守护?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进城打工。他们本意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然而,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壁垒,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和与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入学制度,使得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从而造成大量的“留守儿童”。百度百科对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全国妇联课题组在2013年5月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称:“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其中,“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和监管缺位,留守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自卑、逆反、怨恨父母,而且往往行为不良,学习成绩不佳。

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不可否认,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再次反观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就会知道,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是一个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上层建筑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党的十已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家庭也需要联起手来采取措施,比如:

1)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分担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本,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

2)农民工较多的城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扶持,取消所谓的借读费和择校费(很多地方已经取消),让农民工子女能随父母进城;

3)建立各种形式的保护网络,如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等,对留守儿童给予及时的帮助。

4 城市隔代教育的问题如何解决?

隔代教育是另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问题。百度百科对隔代教育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些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交给孩子的祖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前面讲的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而把孩子留给祖父母照看,其实就是一种“隔代教育”。但这里着重要讲的是城市的隔代教育。据调查,中国城镇近50%的儿童是由祖父母看护的,在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而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

目前教育界对中国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分析较少,大多讨论都归因于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如老人喜欢三世、含饴弄孙等)。但笔者认为,除了社会文化和家庭观念,追根究底,依然要从经济基础上来找原因。

1)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日趋剧烈的竞争和大城市的高房价,迫使许多年轻父母双方必须全职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又请不起保姆,只能把孩子交给祖父母照顾。

2)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政策。目前正是第一代独生子女成为父母的高峰期,独生子女被视为“抱大的一代”,父母大多习惯为子女包办一切,包括为他们代养孩子。

3)知识和观念的快速更新。事实上,祖父母照看孙辈是中国的传统,隔代教育古已有之。但以前之所以没有成为问题,主要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隔代之间没有太大差距。而近几十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知识、技能乃至观念更新非常快,许多老人几乎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在教育孙辈上自然会产生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媒体不断将问题少年的出事原因和隔代教育联系起来,批判隔代教育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这些批判的声音主要包括:

1)祖父母的过分溺爱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过分保护扼制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

2)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他们保守、封闭,易使孩子与社会脱节;

3)三世同堂,在孩子的问题上祖父母的观念往往与年轻的父母相冲突,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尤其是中国话题最多的婆媳矛盾。

然而不管如何,因传统家庭伦理习惯和近几十年的经济基础引发的隔代教育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正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所说,现在还不到讨论要不要隔代教育的时候,而是要想办法搞好隔代教育,加强其与亲子教育的协调性、相容性,使两者相互促进。

5 最适合我国经济基础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借助马克思主义原理可以知道,任何教育现象和问题均可从经济基础上找出根本的原因。学前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之构成部分,是无法脱离具体的经济基础而存在的,它为经济基础所决定,也一定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方法正是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逐渐形成的,也许它有各种各样的弊端,但正是这些弊端才促使教育管理者不断去改进,促进其发展。

近几年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大量发展,许多转发甚多的言论往往贬低中国教育、吹捧国外教育。这里笔者要说的是,国外的教育确实有许多优点值得学习,但不能脱离中国的经济基础去谈教育。一言以蔽之,从国家层面来说,只有适合中国经济现状、能解决中国诸多教育问题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从家庭层面来说,只有适合孩子的特点、能解决孩子身上问题、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隔代教育论文范文6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阻隔本文主要分析了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观原因是人为的、偶尔的、可以避免的,本文主要从教育理论研究者、实践者、教育理论和教育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能尽量消除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

在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分别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但两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阻隔,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不仅影响教育理论研究的价值和应用,也不利于教育创新实践。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阻隔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反思。

一、产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原因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受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影响导致产生阻隔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客观的、内在的矛盾因素,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无法避免的。在发展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客观规律决定了两者之间一定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教育理论比教育实践超前;教育实践比教育理论超前;两者基本同步发展。产生这三种情况都是正常的,而只要两者之间不同步就会产生阻隔。另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各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同时代的科技、政治、文化等的发展水平,人们的思维认知能力等,这就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必然存在阻隔现象。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受主观影响导致产生阻隔

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是必然的,而是偶尔出现的,是可以通过人们的重视和改进从而尽量避免的。

1.教育理论研究者

教育理论研究者是教育理论的提出者,其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教育理论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教育理论研究者常常只重理论研究,而将实践与理论隔离开来,加上遇到一些难以操作的教育实践时,他们往往避而无视,一些教育理论研究者在思想上就没能重视实践,他们认为教育实践与己无关,这就使得教育理论在一开始提出时就严重地与教育实践想脱离。其次,有些教育理论研究者过于看重经验以及主观、机械的总结,当时过境迁时他们依然沿用之前的教育理论。另外,有些教育理论研究者没能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研究真正适合我国发展的教育理论,面对国外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时,他们往往不加甄选,一味套用,导致出现不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教育实践的教育理论。

2.教育实践者

教育实践者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认知在教育实践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情况中,往往由于教育实践者的各种主观行为导致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产生阻隔。

有些教育实践者认为自己的想法够完美,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套理论比专家的教育理论更为有用,从而在实践中完全由着自己的个人理论去指导教育实践工作,忽视了教育理论的作用,但实际上教育理论能更全面、抽象地揭示客观实践规律,由于教育实践者的自负,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出现阻隔。还有些教育实践者缺乏对教育实践发展的敏感度,缺少创新精神,只知道一味模仿别的教育实践者,或者抓住过去的一套守旧的、不合时宜的教育理论不放,这样也使得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出现阻隔。再如,有些教育实践者虽然拥有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但是具体实践能力却比较低下,影响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3.教育理论

在教育理论方面也存在一些影响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相结合的问题。首先,我国的教育理论规范不够完善,一些教育理论术语和用语从定义到外延都显得模棱两可,为教育实践的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在教育理论中常常将现实与理性混淆,理论中期望实现的目标往往被当作已经能实现的目标来对待,这样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实践工作的难度,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出现阻隔。

4.教育评价制度

整个教育行业的评价制度对教育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有明显的作用。如果教育行业对老师的评价指标单纯以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来考量,那么老师就会进而把这个评价标准转移到学生身上,这样在重视升学率的同时,很难真正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引导相符合的教学实践。

二、避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方法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脱节不仅浪费了教育理论,也阻碍了教学的创新实践。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实践能力

教育理论研究者应该重视教育实践,在确保一套新的教育理论推行之前,理论研究者应该首先身体力行将教育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还应该扩大自己的教育视野,避免经验主义和书本主义,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与实践相符的教育理论。

(二)提高教育实践者的理论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教育实践者应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训练自己对教育产业发展的敏感度,学习最新的与当前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理论,同时教育实践者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三)完善我国的教育理论规范

应该加强我国的教育理论管理,对其中一些模棱两可的、不利于实践应用的概念和定义进行完善和补充,同时应该深入研究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用,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真正地融会贯通。

(四)建立和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

由于教育评价体系对于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引导老师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学生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行为。我国的教育产业应该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使教育理论真正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三、结语

我国现行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阻隔,产生这些阻隔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消除这种阻隔,真正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木丹.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