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悟范例6篇

清明感悟

清明感悟范文1

清明,一个充满和矛盾的日子。万物更新后的春意盎然,对应的却是故先人的缅怀,似乎仅有不期而至的绵绵春雨,才能抒发这种情绪。

三天假期成为众人踏青的日照,旷野和墓地里,随处可见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携老扶幼的扫墓大军。

每年清明,祭祀先人,打扫墓庐,是中华民族沿袭数年的习俗。

清明节,一个诞生在春暖花开的美好节日,意就非祭祀如此单吧。在我们的传统认识里,清明就是祭祀亲人,先人的一种方式,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这太平盛世的和谐社会里,我们应该通过一种方式,告诉我们的先人,今天的发展进步有他们的一份贡献。今天,新法规下清明赋予了,我们更充实的涵义。清明不仅意味着祭奠先人,更是阳春三月,人们出户外踏清的好时期,给自己的新年孕育一个好心情。

清明感悟范文2

公公是1986年去世的,那时他正植壮年,却撒手人寰,抛妻离子,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我们这些年,在离公公安葬地80多公里的城市生活、工作,因为工作、家庭、孩子都等一个个我自以为是的原因,很少在清明这天去祭奠老人,去的次数屈指可数,以前,婆婆总说她不信这些,可是随着婆婆一天天越来越老,她老人家好像越来越看重去祭奠公公,春节前去、清明还去,我想她一定越来越怀念过去那些旧时光,那些装满幸福的日子。

春节前,我们一家人去看望、祭奠公公,那一天,刚下过几天纷纷洒洒的雪,一路上,柏油公路上虽然看不见雪,但到处还结着些薄冰,车子不敢快行,中午时分到来墓地,那是一个很大的坟场,虽说记得公公墓地的大致位置,但是,等车开过去,还是走错了方向,仔细辨认,才找到地方,那一天异常寒冷,到处被白雪覆盖着,大伯家的已经来过了,大伯和公公的墓前还残留着烧纸钱的痕迹,我们又清扫了一下公公墓上的残雪和杂草,在公公墓前给他老人家说了家里的一切都好,也说了家里的一些期盼,那一刻,我们很希望公公地下有知,收到我们烧去的纸钱,和大伯相互照应,不要孤单才好,同时,也希望公公给我们力量,把想做的事情做得更好。我们看到公公的墓因为时日长了,显得有些旧,墓碑上的碑文也褪去了以往的颜色,于是我们想至少要把碑文重新修正一下。今天,又是清明,我们一个因为不想停下手中的事情,我也想孩子上补习不能没人照顾,也就没跟婆婆和小叔子一家去看望、祭奠公公,可是,心里却始终不能释怀,觉得很愧疚,忍不住要写点什么,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愧疚之情。

我想,无论我们再忙,无论是为了生计忙碌,还是为了孩子操心,都不应该把这当做忽视亲情的籍口,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一天天老去,我们那时是不是也更加希望得到孩子的关注和关爱,我们现在人到中年,很多时候会觉得疲惫、劳累,可是想想有老人在是福气,我们就应该加倍努力,更多一点关注亲情,关心我们的老爸老妈才对,有空时多陪陪老人,清明时放下手中的事,看看、祭奠一下离去的亲人,在那里,我们看到平时不常聚在一起的长辈、兄弟姐妹和家里的亲戚,觉得亲情一下被拉近了,这正是我们平时渴盼又常常被忽略的,也许这也正是清明节更深远的内涵。

清明感悟范文3

艺术创作要有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和支撑,美学是指导艺术创作的理论依据,而古代儒家的美学思想、道家的美学观点和佛教禅宗的美学感悟是我国古典美学体系的源头活水。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于建立适应新时期艺术创作的美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古典美学;书画艺术;儒家;道家;佛禅

几千年来,我国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对美的认识、思考和论述,是汇成我国古典美学理论体系的源头活水,它滋润着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书画艺术的根系,使之绽放出绚丽多姿的奇葩。我们回味“源头之水”,旨在促进新时期艺术审美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一、儒家的美学思想

儒家群体以孔孟为代表,他们有很多关于审美的论断,略举一二便可窥见一斑。

其一就是孔子在老子区别理解“美”和“善”的基础上,倡导人们在艺术实践中把“美”和“善”统一起来。这就使得艺术审美有了极强的哲学辩证思想。《论语》中有两段记载说明了孔子的这个思想:

《阳货》:“子日:‘礼云礼云,玉帛

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八佾》:“子日:人而不仁,如礼

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前一段记载是说,“乐”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不只是悦耳的钟鼓之声,它还要符合“仁”的要求,要包含道德的内容。后一段记载是说,一个人如果不仁, “乐”对他就没有意义了。这两段记载都强调了同一思想:在“乐”(艺术)中,“美”和“善”必须统一起来。

笔者十分赞同北大教授、著名美学家叶朗对孔子关于“美”和“善”相统一的解释:“美”与“善”的统一,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是形式,“善”是内容。艺术的形式应该是“美”的,而内容应该是“善”的。

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正体现了孔子的这种美学思想。

王羲之《兰亭序》的艺术成就为世人公认,这幅“天下第一行书”是“美”和“善”完美统一的代表。从艺术表现形式上去体味,书圣用笔有藏有露,侧笔取势,起承转合,笔意畅达且自然精妙,结体变化多姿,匠心独运,风格古朴,神韵典雅。从内容和主题上去欣赏,文人墨客少长成集、群贤毕至,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观天察地、畅叙幽情,兴谈人生之感慨,悲论生死之虚诞。这种雅集真是千年美事时过难求,这种感怀方为大彻大悟令人明心醒事。这是一幅形式和内容亦即“美”与“善”统一得尽善尽美的不朽之作。

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形式角度去欣赏,长卷幅面承载着一河两岸景色,简练的笔触、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千百人物情态,通幅构图主次分明、虚实相生,通过市井的繁华表现当时国泰民安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只有长卷的幅面才能承载,众多的人物只有简练的笔触才能清晰再现,宽阔的幅面只有巧谋篇、妙布局才能使繁华得以再现,形式与内容(“美”和“善”)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其二是孟子关于“共同美感”的论述。他在《孟子·告子上》中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段话说明一个人所共知的道理:人人都有相同的感觉器官,所以人人都有共同的美感。孟子的论述符合人的生理本能,符合人类对所品所见所闻等一切事物的审美共同感觉。当然,由于孟子所处时代的局限,他不了解人的美感不仅具有共同性,而且具有差异性(时代差异、民族差异和个体差异),但单从中国书画艺术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共同美感”观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就书法创作而言,作品的观者尽管身份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喜好和情趣不同,但他们对于书法美的感悟、评判都建立在一个“共同美感”的基础之上。假如我们把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刚入校门的六龄学童的初次写字作业放在一起作比较性试验,让接受过初级文化教育的人来评判二者的优劣,可以断言,没有人说王羲之的《兰亭序》不美,也没有人说六龄学童的初次作业不难看,这是人们对于艺术的“共同美感”使然。由此可见,评判和欣赏中国书画艺术是依据世人公认的“共同美感”的审美原则进行的。可以说。孟子是这个审美原则的第一起草人。

对绘画艺术的评判也是如此,这里就不做赘述了。仅从上面谈到的孔、孟两大家的精辟论述,我们就可体会到中国古典美学中儒学的成分及其对后世书画艺术创作的重大影响。

二、道家的美学观点

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是老庄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提出的“道”、“气”、“象”、“有”、“无”、“虚”、“实”、“玄鉴”、 “自然”等对于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其中“有”、“无”、“虚”、“实”学说对中国书画艺术创作中的章法布局起着点石成金的作用。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有”和“无”构成了宇宙万物,如:地为有,天为无,地因天存,天因地在,缺其一则无另物;就现象界来说,世间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或者说是“虚”和“实”的统一,统一即是美的境界。老子的这个美学论断被应用于中国书画的创作之中,使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在章法布局上有了可供遵循的原则。

“虚”和“实”,是中国书画创作中时时要体现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概念理解上是对立的。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作者能巧妙地、合理地将它们进行调和使之达到有机而完美的统一,这正是对老子美学思想的践行。

中国画不同于西洋画,单从画面形式的表层意义上看,它对构图的要求相当高,要通过多种方法(如:知白守黑、虚实相生等)使观众的视觉与感知达到平衡;从艺术审美的深层次来品味,它要体现作者的美学素养乃至启迪观众的思维并从中得到教益,撩动观众的情绪并从中享受愉悦。所以,在构图上要求虚与实相得益彰,体现老子美学思想的精髓。具体地说,比如一幅梅花的构图,如果不懂得虚实相生的道理,将繁枝密朵布满整个幅面,该虚未虚,当实未实。不分主次,不论层次,满目繁花,处处枝条,令人眼花缭乱而不知重点,观众看后必定兴味索然,评价不高。

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用抽象的线条语言传情达意。相对来说,虽然书法不如具象的中国画那样通俗易懂,但书画同源,在某些方面书法与中国画有诸多相似点。清代书法家兼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其《艺舟双楫》中讲到,他曾受到邓石如的启发,邓在谈到书法的章法布局时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这段话谈到中国传统艺术书法和绘画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计白以当黑”,他倡导的做法就是在绘画的构图和书法的章法之中做到“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这正是对老子“虚实相生”美学观点的继承和实践。在书画创作中践行这个观点,不使幅面安排得过满过挤,留出必要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虚实相生而使画面更显空灵、更有生气。在通常情况下。对悬于展厅的一幅书法作品就其整体来看,欣赏者们不会用很多的时间从微观上考察书写者用笔的正误与否、点画的精到与否、线条的精致与否、结字的合理与否,更多地是从宏观上衡量作品的几个重要要素,如风格神韵、章法布局等,而章法布局的重中之重就在于“虚”与“实”的辩证处理上,该疏则疏,该密则密。

三、佛教禅宗的美学感悟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是多学科、多门类学问的集大成者。不只儒家、道家的审美观对中国书画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千百年来,佛教禅宗的美学感悟也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很难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找到佛禅美学感悟的具体表述文字,但能从可以见到的只言片语和佛禅信徒的艺术实践和论艺言语中归纳出佛禅美学感悟的大概。佛禅崇尚精神生活,追求最崇高的境界、最透彻的觉悟、最正确的真理,这是被凡夫俗子视为玄妙学问的大智大慧。佛禅是怎样看待世间万事万物、以怎样的思维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最高追求呢?其实就一个字:悟。怎样悟?——苦行、戒律、禁欲、禅定!在这些清规戒律的约束下讲求强制的修炼和对佛法的自悟。

古代中国书画艺术的践行者们受佛禅感悟的影响,并在对万事万物的体察和研究中“悟”出了书画艺术美学的玄机,他们或信佛体事,或参禅悟理,把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悟运用于书画创作过程中,使笔下之作蕴含佛禅思想的玄机妙理。历史上有很多书法大家本身就是佛禅高僧,他们以佛禅的思维方式研究书法,以苦行精神习练书法;还有为数不少的士大夫书家或与禅僧有密切的交往、深厚的友谊,或在禅学上有精深的研究。这样的实例许多朝代都有。

杨隋(炀帝)以前就有智果、怀仁等僧人把书法当作修炼自身的功夫来做:怀仁历二十年集王字成《千字文》;智永历三十年写《千字文》800本广赠各寺院。

唐初书家虞世南撰《笔髓论》,其中谈到书法时说:“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其中“必须心悟”、“澄心运思”和“神应思彻”强调的就是,要按佛禅的要求在苦练中自悟书理;中唐书家怀素本身就是佛禅中人,他的大草书法无疑是从禅悟中变出新貌的;晚唐的僧人书家释亚栖基于自己的顿悟认识到一个从未被人发现的重要规律——“凡书通则变”——这里的“通”作“通晓”解,“通晓”即彻悟,说的是只要彻悟了书法的玄机就能变出属于自己的书体来。“若执法不变,纵能人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是书家之大要”。他的这段论述正是禅悟的结晶,一语道破自悟通变、创新自立的玄妙。

宋代大书画家、文学家苏东坡与僧人佛印过从甚密是人所共知的,他非寺中人,却通佛家理,并使自己的书画作品散发出佛禅境界的香火味。佛禅思想对苏东坡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可从黄庭坚对他的评价中看出。黄庭坚说苏东坡的诗、书、文具有脱尽凡俗的禅意;其实黄庭坚本人也笃信禅宗,自言“是僧有发,似俗无空,非梦中梦,见身外身”,难怪他评说苏东坡时用禅家语以譬喻,也难怪他的书法尤其是他的行、草书脱尽唐法,尽显宋意。

不仅宋代不少书画中渗透着佛禅思想,宋以后的许多艺术美学观点也在佛禅的影响下形成。后人有言: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那么,宋尚何“意”?说到底是尚禅意,即借书画来表达他们对世事万物的别样感悟,把功名利禄、冷暖炎凉置之度外,让心灵进入幽、深、清、远、淡泊、宁静的境界。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也是著名的禅宗居士,自名其书斋为“画禅室”,他作书画喜用淡墨,章法安排力求简约疏朗,这分明是在寻求一种清谈绝俗的境界。他也常常以禅理论书论画。

清代的石涛、八大山人等,无心求媚以迎合时俗,笔下的画有荒寒、空寂、冷漠的禅境。笔下的字也是冷漠于世、简疏于情,同样是禅意的清苦意境,但又透出难得的清新。

民国初年,禅意书画仍为有识者所继承,不仅有人在佛禅感悟和至高精神境界的启发下创造了空灵缥缈、远离尘世般的书画艺术。还有一些自鸣清高的文人墨客也从佛禅感悟中汲取营养,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寻求虚净自足的意境。

清明感悟范文4

一、感悟教学法的定义:

感悟教学法强调的即是“自悟,顿悟”。我们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推之。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它就是“领悟”。自觉、灵感等的产生都在领悟中突发,这种突发的领悟就是“顿悟”也可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式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

二、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强调的是“自悟,顿悟”,于是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自悟”,即告诉我们“悟”的主体是“自我”,即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所以基本原则是要尊重学生的“自悟”。在此我们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悟”,但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能读懂的课文,学生并不能读懂其深刻含义。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则应激励学生仔细揣摩,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获得更加深刻的领悟。孔子云“导而弗牵。”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例如教学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我考虑的是要根据阅读材料的主体情趣,提供条件和环境,让学生把自己的最先感知,最深感受表达出来。但在设想教程时,我觉得有难度。《故都的秋》的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心境是二十年代人物的心境。作为现在的年青人要去体会那时人物的心情,恐怕很难产生共鸣。于是我作三步尝试:(1)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的主体情趣即“清、静、悲、凉”。(2)引导学生感"语"悟情。如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皇城人海中一椽破屋,清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里一坐,仰头看见的是那很高很高碧绿的天地;耳边是飞鸽的飞声,低头细数着槐树底一丝漏下的月光和破壁腰中蓝色牵牛花加上那疏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的陪衬。”让学生品味选段中的“破屋”“破壁”“疏落”“秋草”,悲凉秋意早上心头。特别是文中一段"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上去即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学生体味眼前所描绘的景物,引发心中皆有的感情,他们便心领神会,觉得无比真切,无比自然。(3)引导学生感文悟情。“文”即作品的整体。感“语”是作品的局部阅读,但更应注重的是整体阅读。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表明:感觉并不是各种感觉要素的复合,所谓知觉并不是先感知到各种成分再注意到整体,而是先感知到整体的现象而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成分。再以《故都的秋》为例。引导学生理解此作品可以从表现手法、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但都离不开内容。任何孤立的理解都没多大的意义。前面我谈到的利用《故都的秋》的语言悟情,但离开作品的整体,所悟的情则显得淡然。如果把文中的议论抒情一段与借景抒情一段综合起来理解,使学生感悟更深刻。因为作者在议论抒情一段中强调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阶层,不同境遇的古今中外文学人士,尤其是诗人都有着共同的感受即“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思作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强调秋给人的悲凉感受。学生读之,仿佛自己的某些感触也得到恰到好处的表现,从而更深层次地感悟郁达夫先生创设的“清、静、悲、凉”的意境,理解作者特有的苦闷、阴郁、落寞的心情。

三、感悟教学法的策略:

实施感悟教学法,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发现,大胆创设情境,把学生导入“思考的境地”,让学生“知情”“知美”“明理”。确定了这一前提,那么,谈的便是策略问题。

策略(一)引发想象。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例如我收集古诗词中关于月的吟颂的诗句,把这些诗句分成四类主题(1)望月思乡,这是人类咏月的永恒的主题。(2)望月怀人,包含有情人之间的怀念之情,征戍之人对亲人的怀念。(3)月的阴睛圆缺变换的规律。(4)月的多种意象。如“月明如镜”“残月”“朦胧月”“松月”“水月”“烟月”“霜月”。从其形状特征中领悟人生百相。根据这例主题,用电脑制作出各种“月”的画面,再配上诗句,使学生有深刻的感悟。例如对月圆缺变换的规律,学生悟出“阴”与“睛”,“圆”与“缺”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分割。“阴”与“缺”是“睛”与“圆”的基础,而“睛”与“圆”又是“阴”与“缺”最终目的和必然趋势。坚定认识到这一点,学生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审时度势地踏上人生之路,对未来充满信心。

策略(二)引发联想。感悟离不开联想。例如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视、听、味、闻、触等知觉上激起反响,给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联想具有深远感,给人崇高和壮美。如让学生读王之涣的《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滴大江流。”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收放得宜的联想,从中感悟其深远、壮大、崇高的美感。

清明感悟范文5

关键词:作文教学 思维感悟 学生写作

于漪老师曾把读和写喻为语文能力的双翼,提倡比翼双飞。而这双翼中“写”这一翼是最难丰满又最易受损的。作文教学有两苦:一是学生苦,苦于无话可写,生拼硬凑;二是教师苦,苦于学生之苦,强逼硬迫。一次作文训练结束后,学生、教师均有如释重负之感。当写作已成为让人痛苦的负荷时,又怎能提及快乐写作、自主创作?又怎能指望其振翅高飞呢?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作文教学中引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点亮情感的明灯,照亮生活的角落,激发思维的光彩,从而唤起学生昭示情感、张扬个性的创作热情,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感”和“悟”。

《礼记・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之使然”,“感”正是把外物与内在感情连接起来的一道桥梁。用感官去观察自然的细微变化,聆听世间的嬉笑怒骂,品尝生活的苦辣酸甜,这种自发地感受、体味方能产生感动、感慨、感谢、感激等一系列情感体验,触景伤情、睹物思人即是如此。“悟”是这种情感体验的理性思考,是在“感”的基础上发展的第一层次的心理能力。悟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深入了解,反复思辨,最终洞悉、领会与觉醒的过程。悟是一种状态,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状态。“情郁于中,发乎于外”,当情感经过理性的分析思索,褪去了拉杂无序和晦涩难明变得仿佛触手可及时,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用文字抒发表达的欲望。

一、感悟与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感情则是开凿泉眼的工具。创作根植于生活,又必须是对生活的浓缩与提炼。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感悟无疑会充满虚情假意,空洞苍白,如水中月、镜中花,经不起岁月的涤荡、实践的推敲。而不经过感受与感悟的过程,照录生活原样的作品没有可掬可视的真情与见微知著的启迪与警醒,没有意气风发的激昂,也没有娓娓道来的雅致。

二、感悟与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使生活无限延伸,可以使人获取新知,开拓视野,丰富人生体验,为感与悟提供广阔的空间。阅读带来人格的完善,优秀作品大抵是思想深邃、底蕴厚重、情感充沛、语言优美之作,读之如饮甘霖,如沐春风,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滋润,人性得以升华。读书可养性,读书可修身,读书亦可提升文化品位,提升感悟的层次与水平。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对文本的感悟才能吸取作品的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许多作品“用意十分,下笔三分”,要想读懂读透,需要置身其中,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感悟直达作者的心灵,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

三、感悟与个性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大观园里众姐妹同作柳絮词,其中黛玉与宝钗的作品最能体现各自的性格,一个是“飘泊亦如人命薄”的“缠绵悲戚”,一个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高远志向。面对同样的景致,两位同样才华横溢的贵族少女却有如此不同的感悟,不能不说是其个性使然;而另一方面也是个性的差异使得两人观察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感受不同、领悟也不同。人的感悟是有个性差异的,同样是秋风,有人感叹它对生活的摧毁,有人赞美它摧枯拉朽的魅力,有人叹息时光的飞逝,还有人会欣赏它吹得天高云淡,满目金黄,更有人会体味出秋风肃杀的悲凉。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才可以涌现出众多有独到见解呈现丰富个性化色彩的文章。

感悟能力是有差异的,例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这首词中塑造了两个感悟能力不同的人物“卷帘人”与“我”,在看同一景物、经历同一事情时,一个是木然无知,一个是心细如发、百感交集。罗丹有句名言“艺术就是情感”,感悟力强者“感悟吟志”莫不充满“灵性”与“激情”。感悟能力差异其实是由于人的各种素质(心理、文化、智能)差异产生的。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引导学生增强感悟力,提高写作水平呢?

(一)用心观察生活

鲁迅曾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观察是进行感悟的前提。现实中不少学生抱怨生活平淡缺乏亮点,以致作文选材日渐枯萎。其实这是对生活熟视无睹所致,也是缺乏观察能力的表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明确目标进行训练。就是为了达到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室内室外的观察活动,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可以进行专题观察、连续观察、积累观察等。②掌握正确观察方法。要注意观察对象的整体到局部的特征;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突出顺序性层次感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观察;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共同感受。通过锻炼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全面性,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普通人,关注平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发现美,品味生活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还要倡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注那些反映观察改革、社会矛盾、时展取向、世界风云局势的热点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宏观的视角、纵横综合的思维、博大的胸襟,使感悟更厚重,使文章具有时代感、责任感和真情实感。

(二)加强课内外阅读

课内阅读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悟性的培养。①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式思考。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入角色进行积极思考可以使感受更真切、思维更清晰。②巧设疑问层层深入。这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整体理解,有利于培养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洞察力。③利用课文特点巧设课程收尾。可续写、可谈感想、可针对某一看法或疑问进行探讨,既可以加强对道理或哲理的领悟,又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此外,要营造比较宽松自由的课外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为学生推荐丰富健康的读物、创设图书角、进行读书笔记评比、举办读书交流会等,这些方法保证了读书质量和效果。总之,广泛的阅读使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写出的文章大气、积极健康、内容充实、题材广泛、独到新颖。

勤写札记、随笔

不限篇幅,不限内容,一段美文、一个场景、一处风光、一束思想火花、一点感悟都可以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素材,保留灵感,整理思绪,下笔成文后,我们的思想将更成熟完善,不再是一种如丝如缕、若即若离的状态。

转换角度,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突出作品个性

清明感悟范文6

读,便是悟。

读苏轼,读的是纵横恣肆,读的是清新豪健。读“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悟出的是幽愤与疑问;读“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悟出的是气度与高傲;读“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悟出的是孤独与落寞;读“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悟出的娇艳与妩媚。

读苏轼,读豪迈,读潇洒,读慷慨。

读李白,读的是浪漫爽朗,读的是洒脱自如。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悟出的是乐观与通达;读“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悟出的是苦闷与彷徨;读“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悟出的是思念与慨叹。读“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悟出的是感怀与奔放。读“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悟出的是荡气回肠。

读李白,读气魄,读放荡,读不拘。

读李清照,读的是优柔寡断,读的是孤清寂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流露的是怎样的一种愁丝啊;“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是怎样的一种无奈啊;“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是怎样的一种苦楚啊。

读李清照,读凄清,读孤寂,读苦泪。

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悟出的是坚贞不屈。

读“来如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白居易,悟出的是朦胧之美。

上一篇职工福利费

下一篇太空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