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乡的诗词范例6篇

关于思乡的诗词

关于思乡的诗词范文1

一、把握诗人思乡怀人的情感,加深了解诗人情感的思路

在把握诗人的情感之前,我们首先明白这类诗歌的分类,它们可以分为(1)羁旅愁思,如,温庭筠《商山早行》。(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如,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鉴赏示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的情感思路是:这是一首七绝诗词。凉秋夜半,霜气迫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使船上的旅客不禁引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又远远传来叩人的心扉。这首诗描写了水乡秋夜幽寂清凉的环境,抒发了羁旅者的孤独凄凉的感受和萦绕心头的缕缕乡愁。

又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斗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首诗的情感思路:首联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景,抒写了出门在外的作者罹故乡的感情。颔联历来脍炙人口,诗人将六种典型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山间早行特有的画面。颈联写刚上路时见到的景物,尾联写旅途的景色,使诗人联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从而将“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诗人怀乡之恋情。

二、鉴赏思乡怀人诗词中的意象,了解诗人心中的各种情感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就是我们常说的寄托意义。只要看到甲的形象,就会联想到乙的寄托意义,甲乙两者是联在一起的。譬如:松柏寄托坚强,月亮寄托相思,杨柳寄托惜别,秋风寄托悲凉,春风寄托喜悦,荷花寄托高洁,寄托归隐等等。诗人借助这些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一)掌握抓意象的特点。例,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对于这首诗,自先抓住物象组合所体现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关注诗歌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句,作者,注析,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语句,找到理解的切要点,“次”:驻扎,停泊。“客为诗人”。第一句点题,联系注释,可推知洛阳是故乡。“客路”自己要走的旅途,“行舟”“乡书”“归雁”这些意象表达了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在洛阳故乡,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感情。又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一首散曲小令,曲牌名为“天净沙”,题目是“秋思”。这是抒发天涯旅人的代表作。这首小令共描绘了三幅画面,且这三幅画面均由一组名词短语构成,特色十分明显,第一组画面:枯藤,老树,昏鸦,给人的感觉是灰暗、苍凉,孤寂、萧瑟。第二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又给人以“温馨”的感觉。第三组画面: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让人觉得冷清、凄凉、路途遥遥。这又都围绕着一个“愁”字。第一组从正面衬出游子的乡愁,第二组从反面衬出游子的乡愁,第三组直接点出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

(二)抓意象的特殊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特有的内涵入手。例如,对月思亲而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下是诗中常见的意象。1.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2.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如,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以芭蕉为闷悱。3.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这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手法。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4.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斑马鸣”。从以上描述的意象中,反映出诗人的各种情感。

三、鉴赏思乡怀人诗句的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诗词的艺术水平

我们阅读古诗词,要了解诗人,例如(1)以景衬情。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民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例(2)即事写情。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一首《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恰当,形成情境交融,十分确切生动。

关于思乡的诗词范文2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 设疑 探究 有效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18-02

探究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意识、一种学习方式。古典诗词具有语言凝练、表意含蓄等特点,有更大的探究空间,更适合采取探究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设疑启思,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化其探究意识。

一 于无疑处设疑,探究炼字之妙

中国古代诗人非常讲究诗歌字句的锤炼,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的正是诗歌语言的锤炼。有的诗因一句出彩而流传千古,而一句诗往往因一字之异体现优劣。

唐代诗人郑谷经反复揣摩将诗僧齐己《早梅》中的“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诗意因一字之改而显准确、生色不少,被誉为“一字师”。类似的因讲究炼字传唱千古的诗句数不胜数,“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和“云破月来花弄影”等都是古典诗词中炼字的典范。

古典诗词教学中要重视对语言的咀嚼品味,善于于无疑处设疑,引导学生通过置换比较,探究炼字之妙。

以“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周邦彦的《兰陵王・柳》)为例,句中的“直”字看似平常,却是词人精心锤炼的诗眼。在解读时,可设疑:词人用“直”来形容柳荫,是否恰当?你有怎样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匠心。柳荫之所以“直”,在于柳树笔直成行,时当正午,日悬中天。用“直”形容柳荫,逼真地描绘出春日正午汴堤上柳荫的情状。如果联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能从“直”中体会出一种单调、寂寥的意味。另外,就整句来看,笔直成行的柳荫与烟里婀娜起舞的碧色柳丝,构成了直与曲、刚与柔、静与动的对照。所以,“直”字不仅准确地描摹出事物的情状,还渲染出一种寂寞、单调、苍凉的情调氛围,可谓“平字见奇”。

品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可以探究的是:为什么用“落木”而不说“落叶”?学生通过“木”与“叶”不同意蕴的比较,可以更好地感受诗句所营造的萧瑟意境,还可读到因生命的有限、消逝与宇宙的无穷、永恒对照而产生的沉郁悲凉之感。

在《声声慢》教学中,有位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三杯两盏淡酒”中词人为什么用“淡酒”而不是“浓酒”?淡酒如何御寒?通过思考探究,学生明白了“淡”字别有意味,不是指酒的浓淡,而是凸显愁情,因愁情浓而觉酒淡。

教学中抓住学生容易忽略的关键字设疑引起关注,其意义倒不在于得到某个确切的答案,而在于培养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使学生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自能设疑,自能探究。

二 于空白处设疑,探究手法之妙

诗歌创作中固然有浅平直露、一览无余的,但更多的讲究含而不露,含蓄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追求之一。古典诗词往往因语言凝练、表意含蓄而形成艺术上的空白,给多元化解读提供了空间。教学中利用诗词的空白处设疑探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之妙,进而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美。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出彩的篇章之一。作者已不可考,加之诗中主人公多种可能性的存在,给这首诗的教学提供了探究空间。诗中写一个人采花送给心爱的人,人们习惯上认为是思妇思念在外的游子,其实这只是一种可能;游子因思念家中的妻子而采花相遗也是合理的。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诗中的主人公是游子,还是思妇?”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思考,从而在探究中理解体会诗歌委婉曲折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也叫“曲揣彼意”“悬想”“婉曲”,学生很早就接触过,“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就属此类。诗人不说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是写远在故乡的兄弟们登高时佩上茱萸而发现少了一位兄弟的缺憾,表达的情感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杜甫的《月夜》更是通篇从对方落笔,和这两句异曲同工。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联系探究,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什么是“曲揣彼意”,以及这一手法的妙处。

以景作结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结句技巧,能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王昌龄的《从军行》就是以景作结的典范之作。诗人以一幅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收束全诗,给人留下的是“高高秋月照长城”那样苍茫、旷远的“空白”,以无含有,情寓其中。至于诗人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则需要读者驰骋想象加以体味、探究。你可能从中读到无限的乡愁,也可能读到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还可能读到对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抑或许这几种情感兼而有之。这就是以景作结而带来的情感表达的“空白”。教学时抓住这类“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加以探究,可以更好地体会表现手法的高妙,正所谓“情不可尽,以不尽尽之”。

古典诗词欣赏是最富有个性、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不同年龄、不同阅历和不同个性的读者,对同一首诗的理解是不完全一致的,诗词中空白处的探究更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重视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三 前后关合,探究语言的深意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每一首古诗词都像一件玲珑的艺术品。有效地解读古诗词,需要着眼诗词作品的整体把握,注意各联(句)之间、上下片之间的关联,做到前后关合。

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于多采用含蓄隐约的借喻,诗句本身的意思就是隐约含糊的,诗的主旨更是众说纷纭。庄子的蝴蝶梦,杜鹃的春日啼血鸣,海底珍珠蚌的眼泪,蓝田玉的袅袅青烟,这些借喻总让人颇费猜测,但把开头的“一弦一柱思华年”和结尾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关合考虑,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借喻指的是昔日的年华与情怀。往事都如过眼烟云,繁华一瞬而已,况所忆皆失意之事,诗人的怅惘、悲戚、无奈、迷离之情自不待言。由此看来,尾联看似平常,却道出作者深意,大有更上层楼、愁添一重之感,把全诗的主题投放到更深一层的失落、迷惘和凄伤之中!

韦庄《菩萨蛮》一词用语直白,表层含意显豁,似乎无可深究,但只有全词前后关合,才能读懂其中的深意。如,末尾两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面上是说没到年老时不要还乡,回到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看似为前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作注脚。可细细读来,“未老莫还乡”在叮咛嘱咐不要还乡的话语之下,道出的却是还乡的愿望和现在不能还乡的苦衷。虽然开篇便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并极力铺写江南之美,但旷达的表面之下,涌动的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是“还乡须断肠”的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这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情感只有关合前后才能理解体会。

四 由此及彼,探究深沉的情感

诗缘情而作,诗言志。一个优秀的诗人,一首优秀的诗作,往往不只是抒发个人的喜怒哀乐,爱恨忧愁,也抒写人民和时代的呼声,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加之诗歌借助意象传情达意,意象的多义性也带来了情感的丰富性。准确全面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往往需要展开联想,由此及彼,正所谓“知人论世”。

“悲秋”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也是杜甫《登高》一诗的感情基调。但是杜甫心中、笔下的悲愁显然不同于他人感伤秋日萧索的闲愁,虽然诗歌的前两联也是从眼前的景物写起,然后发“悲秋”之叹。解读这首诗时,要注重感悟探究,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诗歌,并联系时代及作者个人的境遇探究。从这首诗中不难读出,“秋”不仅指季节之秋,还指人生之秋、家国之秋,杜甫的“悲愁”,是因为离乡漂泊(万里、作客)、衰老多病(百年多病)、孤独穷苦(独登台、潦倒)、国运衰微(艰难)等引发的,所以全诗表现的情感有羁旅之思、怀乡之情、暮年之叹、衰病之怨,更有家国之慨等深沉的情感。

阅读《涉江采芙蓉》,读者不难感受到游子思妇的相互思念之情,也往往会为他们真挚笃厚的感情所打动,但对于“忧伤以终老”所体现的一腔无以名状的忧愤往往较少关注。教学中可以设疑启发思考,如“何以有终老之叹?”或“‘忧伤以终老’是否只是一对感情深笃的人无奈的叹惋?”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进行由此及彼的探究。

在那个时代,士人悬梁刺股、寒窗苦读,只为一朝求取功名。但汉末朝政混乱,外戚宦官交相干政,举官不再问品行、学业,只看门路和金钱,这就使得一般士人大多投奔无门,功名无望。所以,“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是当时普遍的主题,“忧伤以终老”的痛苦与忧愤也具有深广的意义。通过这样的联系探究,学生不难体会到,终老之叹是东汉末年大多数文人的人生之叹。

设疑启思,教给探究的方法,是有效解读古典诗词的重要策略,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语文教学尤其是古典诗词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获得知识,培养审美、审智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旺吉.创设情境教古诗――浅谈古诗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师道:教研,2011(4)

关于思乡的诗词范文3

为了更好地掌握古诗词赏析的技巧与方法,有必要对古诗词进行分类梳理。

一、古诗词的主题分类

1.伤今怀古

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主要内容有: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如《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借此感慨历代王朝兴亡;《破阵子》(宋?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表达壮志难酬的感叹。

2.咏物言志

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如曹操《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江城子》中,苏轼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

3.写景抒情

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及安逸恬淡的生活为主,其主题有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写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如杜甫《春夜喜雨》抒写对春雨的喜悦之情。《西江月》(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出了乡村夜晚恬美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4.战争动乱

这类诗词主题主要有: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表达山河沦丧、国运衰微的痛苦。

5.行旅送别

这类诗的主题一般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诗句,写出了长期在外漂泊游子的思归之情。

古人离别之际,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有的思乡怀人,如王维《渭城曲》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抒写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对友人情深意长的勉励。

二、古诗词赏析的入口或方法

1.从表达技巧入手

诗词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借景抒情,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的思乡之情。

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诗词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用典、白描、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象征、对比等。

修辞手法的成功用运,能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如采用比喻、拟人、双关等手法能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2.正确揣摩古诗词语言的精妙

我们阅读时要特别留心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在诗中所表达的意蕴。《早梅》有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一”字扣题,说明梅花开得特别早。再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中的“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感。

3.抓住古诗词中的意象

许多物象已经被赋予了固定的思想感情。如月亮寄托了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例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就表现了诗人思乡的思想感情。松菊象征了高洁的品格和情操;羌笛渲染了幽怨、凄凉的氛围,充满了别意与乡情的味道;梧桐流露出了凄凉、悲伤、萧瑟、冷寂的感情;杨花随风飘散,使人想到飘零;竹使人联想到虚心、脱俗、孤、刚劲;亭往往是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雁则传递出了游子鸿雁传书的思乡之情。

关于思乡的诗词范文4

中国古代的一些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他们眼中有所见,耳中有所闻,心中有所感,由此触发灵感,写下的诗篇,就是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或描述个人游历的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表达了古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有极高的人文价值。羁旅思乡诗情真意切,真实地表现了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的憧憬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羁旅思乡诗的命题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对思想内容的感受与理解、对遣词造句的鉴赏以及对相关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的辨认与评析等。

一、羁旅思乡诗常见主题

文人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生活潦倒、互勉互慰、珍爱友谊等。

二、羁旅思乡诗常见意象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寒蝉――悲凉。猿猴――伤感。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感。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三、羁旅思乡诗阅读方法

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展开想象和联想,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把握诗歌意境。

2.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作者是怎样把羁旅之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探寻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4.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5.能欣赏一些打破常规的构思方法,感受诗的魅力。

另外,在解答羁旅思乡诗时,我们容易走进以下误区:(1)构图意识不强,缺少整体的画面感。(2)判断失误,对关键字词的理解不到位,随意作答。(3)有一定的见解,但讲不出理由,不能自圆其说,不能联系诗歌本身来分析评价,只是无端猜想或无根据地归纳,答案牵强、生硬。(4)没有从羁旅思乡诗的内容和特点去把握全诗,只是套用一些空泛的答题术语,表述缺少严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阅读训练】

乡 思

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三种写法:一、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三、想望中的人虽远,却近在比邻。”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写法?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着眼空间距离来抒写思乡之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几个层面的“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渡汉江[注]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北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调]沉醉东风 秋景

卢 挚

挂绝壁松枝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简要分析这首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曲仅45字,其所蕴含的情与景却十分丰富。请结合本曲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 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写“归梦”突出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梦”是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分析作者当时怀着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内容作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思乡的诗词范文5

关键词:黄自;诗性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104-01

一、通过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营造出“诗化”的歌曲意境

任何一首成功的艺术歌曲,实际上都是风格鲜明的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的完美结合,是沟通文学和音乐的纽带和桥梁。因此,成功的艺术歌曲创作要求创作者本人不仅要对艺术歌曲创作的音乐技巧造诣精深,而且对艺术歌曲的文学内容要有超人的感悟能力和发自内心的眷恋和热爱。黄自先生能够创作大量的艺术歌曲,和他骨子里对中国诗词的深厚情感是分不开的。他自己曾说过:“我小的时候,最喜欢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当时年幼,连字的意义都不能完全了解,更谈不到什么领略诗中深意。我喜欢它,只因为它的音节铿锵,念起来非常好听。这种对于诗歌的素朴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年时期黄自先生的艺术创作倾向,并成为其后来艺术歌曲创作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艺术歌曲《思乡》创作于1932年,韦翰章词。歌词似于散体诗结构,长短句的歌词清丽典雅,富于韵味,语言凝炼,但寓意深刻,是一首对故乡深情的恋歌,表现的是悠长、缠绵的乡愁情绪,情感的表现是深切、怀念的,音色的基调突出沉静、悠远的特点。歌词所表现的意境是“清明刚过,柳树也已绿上梢头,正是游子思念故乡的时节。当我凭栏而立,无语思乡之时,那杜鹃也在喊着:‘不如归去!’。我不禁在心中激起了万般离愁别绪,恨不能随微波向南流去的落花,一同归去。”黄自先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通过旋律与和声技法成功地渲染了景物和心境的对比,比如,在歌曲开始时,音乐用“抑扬抑”(弱强弱)的摇弋的织体表现柳丝轻拂、和风暖照的画面,把人带入明媚的春天。上下起伏的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又衬托出了温暖宜人的景物和心中惆怅的思乡情绪相互左右的心境。当人声进入时,带入的是淡淡的忧愁情绪,声线由低到高,情感由浅入深。让听者仿佛融入歌曲之中。

二、通过旋律音韵之美,深化歌曲的“诗化”特征

黄自先生作为艺术歌曲创作的大师,成功地利用了词的句式结构,结合音乐的优美旋律和诗句音韵特点,巧妙地表现出了诗词的深厚意境,从而实现了对艺术歌曲“诗化”特点的深化。

以《思乡》的歌词为例: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独自个凭栏无语,更那堪墙外鹃啼。一声声道,不如归去。惹起了万种闲情,满怀别绪。问落花,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我愿与它同去!这首词短短几句,却已经向读者描绘出了一位异乡旅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和惆怅之情。那么运用怎样的旋律来衬托才能为诗词的意境锦上添花呢。黄自先生曾在《音乐的欣赏》一文中提到:“我们需能辨别什么是主要‘乐意’,然后追溯其如何经各种变化……一方面要使各句、各段变化万千,层出不穷。音乐家能解决这个问题,在用一个主要‘乐意’加以各种变化……什么是‘乐意’呢?‘乐意’是一个有个性的精短乐句。”这里的“乐意”指的就是旋律的表现,它的特性是由长短、节奏、曲调起落而定的。作为音乐中达情表意的重要因素,黄自艺术歌曲中的旋律与诗歌语言的配合可谓恰到好处,就象是从歌词的朗诵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一样。他善于根据诗词的内容,使用多变的旋律手法,抒写不同的意境,表达不同的情感内涵。就《思乡》歌词情绪的起伏来说,情感的推进大致是一个推进的波浪式。

三、通过和声之美,来深化诗词的“诗化”意蕴

黄自先生艺术歌曲创作的成功,除上面提到的通过音乐与诗词的结合和旋律的运用来深化诗词的“诗性”意蕴外,和声技法的运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黄自先生的和声技法集中表现在他的和声手法的多样化、民族化以及恰到好处的运用等方面。他系统接受了西方的正规音乐教育,精通西方和声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和声风格民族化的早期探索。在和弦结构上,他较多地运用了附加音和弦、四五度叠置和弦、空五度和弦等,使和声音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五声性的风格,从而与五声调式的旋律或具有一些五声音调的大小调旋律更为融洽。

和声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性的选择。在《调性的表情》一文中,黄自详细地论述了其所持的调性观念“:作曲家表情的方法很多,或以曲调,或以和声,或用节奏及音色,但我以为最细腻而微妙的要推调性的表情”“大调的色彩是鲜明的,好似晚霞那般的红,晴空那般的碧。小调是幽晦的,或如薄暮的暝色,或如昏夜的漆黑。”黄自不仅对调性的色彩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文中还对转调的手法及转调对乐曲意境、色彩的影响作了仔细的描述,他所持的调性观念对其艺术歌曲的创作自然产生了深刻影响。《思乡》作为黄自抒情歌曲的代表作,这首作品就很能体现他的调性手法的特点。在这首歌曲中一开始便是一个#F音,形成小二度的旋律进行,之后多处出现这样升高半音的旋律,增强了乐曲的色彩变化。

综上所述,以《思乡》为例纵观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他以诗词为载体,运用其灵活多变的音乐手法与和声技巧,借助艺术歌曲这一音乐形式,把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融为一体,深化了诗词的美学内涵和美学意蕴。更尤为难得的是,在《思乡》这首歌曲中,更融入了中国儒家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的审美原则,并没有一味地沉溺于低沉、惆怅的情绪,而是强调情感的节制与和谐,表现出了一种对自然美的关注与推崇,这种重视人与自然契合的思想,既有西方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子,更有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意味。黄自先生用他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品味将中华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中国美”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后人的艺术歌曲创作树立起了一座重要的丰碑。

参考文献:

[1]黄自.《黄自遗作集》之《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

[2]黄自遗作集·音乐的欣赏(文论分册).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3]钱仁康.黄自的生活与创作.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4]黄自遗作集·调性的表情.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关于思乡的诗词范文6

关键词:雁意象 思乡 怀归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42-01

意象是融于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以我观物,物皆着我色彩”“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于海”。总之,意象是内心观照,是主体心灵同化了的“第二自然”,意象融激情与想象于一体,幽深而含蕴。

雁意象是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雁的思乡怀归情结,始自《诗经・小雅》“鸿雁,哀民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表现周使臣四处召集流民回归故土。在诗歌源头,雁作为象征意味的起兴之物与思乡离愁的情感紧密契合,随着文学的发展,情感倾向越发明显,以至成为一种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反复出现并因此引发某种固定情绪和习惯性联想的程式化意象。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具有一种飞越空间的能力,能自由飞翔,而中国农耕社会与古老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取向,形成了农耕民族的思乡怀归情愫。因此,文人常借大雁抒情,他们或绘雁行,或写雁群,或绘雁声,或写孤雁,寄予浓浓的乡愁。

绘雁行、雁群抒发羁旅思乡之情。每到落叶纷飞的季节,仰视霜天万里,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南飞的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时而“一”字排开,时而又交叉成“人”字,古人常称之为雁阵、雁字、雁序等。雁的春秋迁徙,常常唤起人们逆旅乡思、离恨别愁的幽微情感,因此,雁自然成为羁旅天涯的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王禹《点绛唇》“天际征鸿认行如辍,平生事,此时凝涕,谁会凭栏意”, 词人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飘荡江湖,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将背井离乡的愁绪表达得缠绵悱恻。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诗人长期贬谪,因秋风起、雁南飞触动孤客之心,表达羁旅惆怅之情和思归怀乡之心。赵瑕《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诗人羁旅困顿,心中蕴积愁情,因雁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 李攀龙《长相思》“寒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游子彻夜无眠,因思归而倍觉伤心,行雁惹人,旅客黯自神伤,以雁阵表达了沉郁的乡思之情。

绘雁声,抒发独居异乡的凄苦之情。在北风凄厉、尘沙漫天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南飞的大雁掠过长空、悲鸣阵阵之时,亦能唤起客居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孤寂的诗人在秋雨之夜,听到南来的雁声愁绪万千,怀乡之情不能自已。李颀《送魏万之京》“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哀鸣,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凄厉的雁声,使人怅惘凄切。张可久《清江引・秋怀》“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红叶飘零,黄花堆积,芭蕉雨夜,自然雁鸣伤怀。蒋捷《虞美人》“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壮年之后,踽踽独行,四方飘零,断雁哀嚎,万种离愁包孕心头。这种独居异乡的凄苦感受对边塞诗人来说,更为强烈。如李颀的《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万里荒漠,雨雪纷纷,胡雁哀鸣,胡儿夜哭,将沙场征战的将士厌战之情、思乡之意写得淋漓尽致。

绘孤雁,抒孤寂落寞之情,尽显怀归思乡之意。雁阵,秩序井然,气势壮观,但失群之雁,倍显孤单凄苦,因此迁客骚人每每在遭受贬谪、壮志未酬、仕途沉浮、报国无门之时,自然会想起失群的孤雁,于是,孤雁就成了失意别离和怀乡的代称。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断鸿,喻指江南游子的飘零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进而抒写了诗人怀念故土之情。钱起《送征雁》“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怅望遥天外,乡情满目生”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征雁”也因“独”而孤,孤雁与落日、寂静的秋空等凄清的意象组合,极写旅居他乡的游子的悲苦和孤寂。杜甫《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在安史之乱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诗人飘零异乡,亲朋失联,渴盼回归故里,亲朋团聚。诗中的孤雁,寄予了诗人的影子。崔涂《孤雁》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D缴,孤飞自可疑”。潇潇暮雨,孤雁因失群而独自悲鸣,作者自比孤雁,象征诗人漂泊异乡,写尽其凄苦之意。

总之,雁这一具有张力的意象,以深邃的个性,牵动着文人墨客的情思,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雁文化,因其思乡怀归的情愫散发着恒久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余冠英.诗经选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