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传说范例6篇

关于春节的传说

关于春节的传说范文1

关键词:中韩;春节;民俗;异同

中图分类号:K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116-04

从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成功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中国越来越关注作为亚文化圈共同的岁时民俗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岁时民俗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岁时民俗和节日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是指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由此所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项。春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不仅在中国,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韩国、马来西亚等很多亚洲国家春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节日,特别是韩国,春节即舍尔是韩国两大重大节日之一。中国的汉文化很早就传到了朝鲜半岛,两国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受此影响,韩国的传统风俗很多与中国相同或相似,但中国文化在韩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和当地的文化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形成了许多具有韩国特色的风俗习惯。农历春节在韩国和中国都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但是由于民族、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同一节日在两国的过法和意义却有所不同。本文将从中韩春节(舍尔)的由来、风俗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的异同,并探讨其对中韩两国交流的影响。

一、中韩春节(舍尔)起源的异同

(一)中韩春节(舍尔)的相同起源

春节也叫过年,古时候以“年”作为时间单位,因此春节和舍尔就成为了新年伊始。同时,由于它们与时间单位以及日常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制定时间的历法相当重要。因此在中国和韩国,指定春节(舍尔)的日子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过去,春节与舍尔,是根据日月的组合周期换算成太阴太阳历得出的,即所谓的农历。而现在,以半个月和一个月为周期换算得出的太阳历结合季节形成了24节气,也就是阴历。阴历计时是统一的新罗时代从中国传到韩国并开始使用的。这就是中国春节与韩国舍尔的共同起源。

(二)中韩春节(舍尔)的不同起源

韩国的春节(舍尔)虽然是统一新罗时代从中国传过去的,但是传过去后和韩国国内文化相结合,对舍尔来源的阐释有些不同。而关于中国春节的起源在学术界也还存在一些分歧。

1.中国春节的由来。由于远古时代文献缺乏,春节的具体起源时间不详。学术界关于春节起源的几种假说(例如“源于腊祭或蜡祭”说、“源于巫术”说、“源于鬼节”说等),证据尚不充分。考古资料显示,我国七八千年前已经出现发达的农业生产。“岁”字原来是一种收割工具。当时的农业是一年一熟制,每年收获一次。收获之后,人们用“岁”杀牲祭祀,“岁‘又称为该祭祀的名字。最后,“岁”字成为时间段落标志,称为年岁的岁。“年”字原来也是标志农业生产的字,《说文解字》说:“年,谷熟也。”后来,“年”的字义也发展为时间段落标志,与岁相当。《尔雅・释天》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有了岁、年的概念,自然就会产生过新年的习俗。所以,新年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

关于春节民俗的兴起,民间的传说故事有所记述。传说故事《过年的来历》(参见《节日的传说》,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讲述了春节的来历。相传很古老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深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头如狮子一样威武,身躯像牛一样肥壮,力大无比,发怒时一声吼叫,山摇地动”。这种猛兽常常窜进人们的住处猎食人和牲畜,为害极大。特别是每年的岁末严寒之时,更是作恶多端,弄得百姓惶惶不安。人们同这种猛兽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终于找到了它的弱点,发现它最害怕三种东西:一是红颜色,二是火光,三是响声。于是,在每年的岁末之时,“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着火堆,夜里还通宵不睡觉,打打敲敲闹得震天响”。这样吓跑了猛兽,求得平安。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年岁末家家户户都张贴红纸对联,点灯燃烛,敲锣打鼓,通宵守夜。这种做法,“相沿成习,一代一代流传下来,这就是‘过年’。这日子就是现在的大年三十和初一”。还有其他一些传说故事,从“大年三十守夜”、“祭祀灶王神”和“贴春联”等多个侧面述说春节的兴起。

关于春节的传说范文2

【关键词】春节 ;宗法社会 ;血缘情分 ;核心意义

【作 者】李俊群,宁夏大学政法学院教师 。银川, 750002

【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 )01-0191-003

On 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Li Junqun

Abstract: What’s the Spring Festival? This issue relates to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he main par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is a society of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which is a consanguinity community stressing on the status grade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consanguinity as its ligament. While the core sense of traditional Spring Festival lies on which is a kind of festival ceremony holding traditional consanguinity community of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acquaintance society together so as to make them harmoniously run. The ceremony provides the people with strong intention and emotion of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the chances and ligament for relative intercommunion.

Key words: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society of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consanguinity affection; core sense

春节无疑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在现在市场经济越来越深入发展的时代,我们却日益感到春节的淡化,对此情况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而思考中我们首先必须回答“春节到底是什么”这一根本的问题,才能知道为什么有现在春节淡化的现象产生。学术界对于春节的研究成果是非常丰富的,有学者把春节的功能归纳为五点,即“吃”、“玩”、“聚”、“祭祖”、“敬神”,并从这五个功能的淡化来解释春节的淡化①。这种归纳虽然从内容上列出了春节所具有的各项功能,但失之于简单,没有突出这些功能的主次方面,更没有突出作为节日的春节所具有的内在意义来,即没有回答“春节是什么”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揭示春节的传统意义来回答“春节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节日往往是与各种各样的仪式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节日仪式是由处于某个共同体②中的许多人来举行的,而这许多人又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才能结合成一个共同体,因此,仪式活动就必须要能满足举行仪式的共同体中的人群的某种共同的内在需求才能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否则,仪式就会因为其丧失了人们的内在体认而沦落为仅仅是僵死的仪式,并最终会被抛弃掉。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无疑也是最为重要的节日。我们把春节又叫过年。我国早在夏代之前已有“年”的时间概念,有“年”自然就有过年的习俗,所以春节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③春节是由许多民俗活动或者说仪式活动所构成的。与春节相关的礼仪活动和民俗活动非常丰富,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扫尘、贴门神挂年画、放鞭炮、祭祖团年、除夕守岁、拜年、接财神、送穷、舞龙等等,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的各项民俗活动都和春节相关,人们通常都把它们看作过年的一部分。换言之,广义的春节概念可以包括从腊八直到元宵节的一系列活动,时间跨度是最长的,活动也是最多的,因此是最重要的节日。④世事沧桑,春节期间的活动内容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历经变化,但春节本身却能顽强地传承几千年而不衰,这一切能够发生,都与人们赋予春节以意义有关,或者说与春节期间的活动恰好能够满足人们的某些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精神的需求。那么,在过去,春节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意义呢?

传统节日大都建立在原始的多神信仰之上,观念杂乱,活动松散,信仰淡薄,天长日久,节日的动机渐被遗忘,人们不知道因何而过节。⑤因此,对于春节的真正源起,我们已经很难考证了。不过,对于春节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我们却能够还原出来,因为我们自身也是这历史河流之中的在场者。要真正了解春节的内在意义,我们必须从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直占支配地位的宗法社会和熟人社会入手,因为宗法社会和熟人社会(或说乡土社会)构成了传统人们的生活共同体。

宗法社会,也可以叫做宗族社会,从西周确立和完善宗法制度以来,这一制度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运行的主要模式⑥。正如古希腊城邦是由一群处于同一地域内、在利益上有共同性、而且在生活方式上和上具有一致性的人们组成的共同体一样⑦,宗法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注重身份等级的血缘共同体,虽然是等级社会,但是以血缘关系为主。血缘之为血缘就在于生命的根源是同一的,成员之间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他们是同宗同族的,所以在以血缘性的方式所展开的生活世界里,社会成员之间不是实质性对立的关系。在我们看来,古代宗法社会是等级森严的,但在他们眼中与其说是等级,不如说是家庭中敬老爱幼、兄弟姐妹的自然血缘关系,人与人之间被一团浓浓的血脉温情包裹着,所以他们只要靠角色、情分、道义来连接就行。⑧宗法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父子、兄弟关系,由父子关系扩充而为官民关系、君臣关系,由兄弟关系扩充而为朋友关系、江湖义气关系,但以父子关系为最最基本。在我们看来,古代的父子关系是不平等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是一种糅合了父子亲情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展开为一系列的规范,如冠礼、婚礼、相见礼、乡饮酒礼、丧礼、祭礼等,这些礼仪规范从小孩小时侯就开始教育,通过刚性的礼与柔性的乐共同整合,当然柔性的东西有很多,如父子、长辈对晚辈的亲情关爱等也可以是柔性的东西,都可以化解刚性的礼的强制性。因此,人们不但不反感这些礼仪规范,反而对之产生依恋之情⑨。另外,出于维持宗法共同体的这种血脉温情的关系的需要,传统社会在价值观上并不突出利益取向、功利取向,而是取非功利取向,否则,这种血亲共同体就会解体。因此,宗法社会是一种靠先天的血缘关系和后天的重义轻利的文化价值取向整合起来的共同体,人们对这样的共同体有着情感上的和价值上的认同。

虽然春节的产生早于周代宗法制度的确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节日的意义是会发生变化的,后来的人们会赋予它以新的意义,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春节,也不能不深深打上这种宗法血缘共同体的烙印。宗法社会强调血缘亲情关系,强调人情往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春节期间的许多活动是围绕着血缘亲情和熟人人情往来而展开的。其中拜年,就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一说起“过年”,我们马上就会把它与“拜年”联系起来,这正说明拜年已成了春节的文化象征,也可以说是传统春节的内在意义之所在了。

纵观拜年有如下几种:一是家拜。即家族之间拜年,一般都是先在家里进行,然后才出去向四邻好友拜年。二是亲戚之间的拜年。从正月初二或初三开始,人们领着孩子,带上礼品,轮流到舅舅、姑姑、姨族家拜年。三是团拜。团拜是“元旦朝会”的延续。古时,“朝会”是诸侯或臣子朝见君主的仪式。“元旦朝会”则是在元旦这一天,臣属以及外国使者等朝见君主的一种盛大礼仪,目的是庆祝新年的到来,也是封建时代一种节令风俗活动。团拜是春节的传统庆贺方式,从其具体含义来分:有围成一团互行拜礼的团拜;有聚在一起互相祝贺的团拜。从参加者范围来分:有官方的团拜,有亲族的团拜,有朋友之间的团拜等。⑩

从以上几种拜年的方式可以看出,拜年主要是在亲人之间和熟人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活动,这种亲人熟人间的情感交流正是维系宗法社会和熟人社会的存在所需要的,因此,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它深深地打上了传统宗法社会和熟人社会的烙印,宗法共同体和熟人社会构成了传统春节存在的基础。如果把传统春节的祭祖、祭神活动再加上的话,那么,春节的意义,正如张惠敏先生指出的那样:“一是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是祭祀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祁盼人生幸福。三是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人生定位,担负社会责任。四是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感情之波,体味生活之乐。”[11]

一直到解放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一直没有去触动传统社会的这一基层组织形式即宗法血缘社会。天翻地覆的变化发生在l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1950年,当时的政务院通过《乡人民政府组织通则》,规定设立乡一级政府。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自秦朝以来一直以县为地方最低层和民国以来以乡村作为地方自治基础的做法,将政权的触角直接延伸至农村基层,不仅把党支部建在村上,还以村为单位建立了共青团组织、民兵组织和妇女组织。紧接着,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农村)和城市单位制把社会整合起来,使得人民不得不依附于国家。这是一个由国家计划的、经济上高度集中的、思想上高压禁锢的、缺乏流动性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在意识形态上大力鼓吹阶级斗争,所谓“亲不亲,阶级分”,以阶级的界限来取代宗族的界限,甚至有意识地搅动宗族内部的仇恨,在法律上把宗族机构宣布为非法,宗族制度被视作封建阶级的一套予以取缔。[12]虽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但这种由国家强力组织起来的社会依然是一个静止的社会,缺乏流动性和竞争性是其显著特征,人们依然是生活在熟人中间,这依然是一个熟人社会,并且更为根本的是,国家对宗族制度的取缔并没有让人们内心的那种宗法观念和情感也随之而消失,这种宗法情感仍然在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在那段思想禁锢的年代春节依然顽强地存在下来,人们依然期盼着过年,也正由于此,在改革开放解除了思想上的禁锢之后,神州大地又迅速恢复了全国人民喜迎春节的隆重场面[13],这正可以说明人们的宗族情感的深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春节把祭祀拜祖、年节世俗、风土人情、庆祝活动巧妙地集为一体,从而为宗法社会的和谐运转添加了剂,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这正是春节的传统意义。

注 释:

①王明美:《淡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节日走势―― 以春节为例》,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除这文章之外,周建国的《春节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载《社会》2002年第2期)也是侧重从功能角度来思考春节的,而没有由功能的简单罗列而进一步深入下去。

②关于共同体的界定,学术界有很多观点。腾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从人类结合的现实中抽象概括出人类群体生活的两种理想类型:共同体与社会。共同体表示由本质意志所决定的,以自然情感和传统习惯为联结纽带而形成的关系亲密、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共同体;社会表示由选择意志决定的,以理性计算的共同利益或共享价值观(有约束力的的思想和语言秩序)为联结纽带而形成的以利益合理、契约等形式的社会联系。我倾向于把腾尼斯的观点结合起来,即从共同体中的个人内心对共同体的情感体认的角度来界定共同体,而不管这种情感体认是出于自然情感、传统习惯,还是出于理性计算的共同利益或共享价值观。参张云昊:“从前现代到现代――共同体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载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6月。

③杨琳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④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载《民俗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傅德岷、韦济木、马培汶著,《中国传统节日》,重庆出版社2005版。

⑤杨琳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6页。

⑥钱杭著:《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版,12页。

⑦浦兴祖、洪涛主编:《西方政治学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⑧林安梧:《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哲学省察》,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⑨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版,第249~278页。

⑩ 李英儒编著:《春节文化》,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版,第127~128页。

关于春节的传说范文3

关键词:节日 习俗 社会功能 文化内涵

一、春节和圣诞节的由来以及习俗

(一)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春节,在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就有记载:“夏曰岁,商曰记,周曰年。”因为其在农历的岁首,又称“岁”。春节的概念,最初的含意都来自农业。周人主要是根据农作物成熟的周期来认识“年”这个概念的,《说文•禾部》:“年,谷熟也”。《谷梁传》中也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在农作物成熟的时候,周人要举行一年一度酬神庆丰收的活动,这就是过年的雏形。汉代太初元年创立了太初历,俗称夏历,确定正月为岁首,初一为元旦,过年的节日就基本定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是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国民政府为了顺应农时、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而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传统意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司命菩萨”。每逢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灶祭”的仪式一般在黄昏时举行,一家人到厨房向灶王敬香,并用饴糖供奉,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甜言蜜语”。祭灶过后,人们便正式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就是 “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的大扫除。“尘”与“陈”谐音,因此扫尘就有“除旧布新”的涵义,就是要把一切“晦气”扫地出门。春节最热闹的活动当然是放爆竹。其原始目的是驱鬼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拜年又称“拜正”。正月初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就是自家人对拜,往往是晚辈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长辈再给晚辈以期望,并讲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春节贴“福”字也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地方人们还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已到。

(二)圣诞节的由来和习俗

圣诞节也称“耶稣圣诞瞻礼”、“主降生节”,在每年公历12月25日。在宗教上它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圣经》的记载上帝决定让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和更好地相互关爱。耶稣是因圣灵感孕,由童女玛丽亚所生的。玛丽亚是巴勒斯坦北部小城拿撒勒的木匠约瑟夫的未婚妻。因为玛丽亚在婚前就怀孕,约瑟夫本打算悄悄退掉婚事。一天夜里,上帝派天使在梦中告诉约瑟夫说:“不要嘀咕了,把玛丽亚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一个男孩儿,你们就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后来,玛丽亚在马槽中生下了耶稣。于是这一天也就称为了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诞节。

世界上有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庆祝圣诞节,假期从12月24日到来年的1月6日。今天圣诞节的许多风俗都来源于《圣经》中关于耶稣诞生的传说。与中国的春节不一样,它的节俗活动具有相当浓厚的宗教特色。圣诞节前夕也就是平安夜。根据耶稣诞生在这天夜里的说法,平安夜应该是一个狂欢夜。当天晚上,全家人共进丰盛的晚餐,围绕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表达内心的祝福。在这天晚上,人们会看到一群可爱的小孩挨家挨户的唱诗歌报佳音。因为耶稣的出生的那一晚,一位正在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有声音自天上传来,向他们报告耶稣降生的好消息。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里到处向人们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今天,报佳音已经变成圣诞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与中国的春节一样,“吃”也是传统圣诞节的第一要务。像中国人一样,西方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圣诞大餐。这顿圣诞大餐包括:鸡、鸭、火鸡、色拉、面包、蔬菜。最具特色的是各种甜点。只有吃过这几种食物,在新年中才会有好运。

通过比较得出,中国的春节主要来自于民俗,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春节节期的选择是人们对现实生产和生活的总结,是对农事活动节律的概括,是对各种天体运动规律认识的运用。而圣诞节则完全来自宗教。但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宗教故事又何尝不是来自民间,来自人们的创作呢?

这两个节日的性质不同,一个是传统的民俗节日,而另一个是全民性的宗教节日,但是它们的节俗活动中也有极为相似的地方。比如:年夜饭和圣诞大餐,压岁钱和孩子们的圣诞礼物,用来装饰的春联年画和圣诞树,对家人朋友的深深祝福,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等等。无论形式多么不同,生活中人类真实的愿望总是相通的。

二、春节和圣诞节的社会功能

(一)交流功能

春节有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距离越来越大。而春节正好可以为人们提供沟通与交流的好机会、好场合。在春节期间,人们不论多么繁忙,都要从天涯海角、四面八方回到家里,聚在一起倾吐真情、享受温馨。只有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现实的功利中回过头来,真诚地看看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圣诞节也有家人团聚共进晚餐的传统。这一天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亲切交谈,叙述离别之情,吃大餐,唱圣诞颂歌,互赠礼品,迎接新年的到来,是一年中全家人最激动的时刻。在圣诞节期间,人们也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加深亲人、朋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圣诞日上午全家人会在圣诞树下拆礼物。不论春节与圣诞节的形式有多么的不同,但就节日中所传达和交流的真实美好的情感来说,它们是相似的。

(二)社会整合功能

春节可以增强现代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具有较强的社会整合功能。现代社会的发展逻辑告诉我们,社会的日益分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实,于是一定要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将彼此不同的个人维系成一个整体。春节就正好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在春节民俗活动的交流和熏陶中,人们体会到了个人属于家庭,家庭属于地方,而地方属于国家,并由此产生了差异中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海外的华人华侨来说,只要一想到春节、过年,他们就会很快产生一种认祖归宗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认同感。

圣诞节作为一个全民性的宗教节日也有其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西方文化较之中国文化,更加注重个体存在的价值,把个体看作是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在近代西方,法律对个人权利的规定甚至深入到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各自享有隐私权以及个人财产权等等。但以个人为本位的西方社会却并没有因此而分崩离析,因为宗教发挥了其强大的维系和整合功能。在西方的节日中,很多都与宗教有关,如: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等,都用来强化宗教的观念与意识,而圣诞节只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代表。

(三)经济功能

现代的春节是“假日经济”的黄金时间,具有较大的经济功能。春节一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各个商业领域都呈现出“火爆”的情景。每当春节来临,人们的消费额都呈大幅度上涨的趋势。近几年来,人们的消费档次也越来越高,春节在酒店预定团年饭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春节前后,各大商场的服装、食品、礼品的销售额是节节攀升。在某些大城市,假日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此外,选择在春节期间结婚的年轻人也很多,婚嫁消费也是拉动春节经济的一项重要的原因。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春节是一年中经济最活跃的时期之一。

与春节一样,圣诞节的经济功能也是勿庸置疑的。西方人也会在圣诞节前疯狂的购买圣诞礼物。实际上,圣诞节的商业行为早在11月份就开始了。随着圣诞节的临近,商店会变得越来越拥挤,人们的购物会达到疯狂的程度,该买的买,可买可不买的在心情好的时候也会买,全然没有平时的理性与冷静。也许这正是春节和圣诞节经过漫长的历史选择,至今仍然拥有活力的内在原因。在社会功能方面,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最为相似。

三、春节和圣诞节的文化内涵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我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智能结晶,传承着民族的情感与记忆。而春节正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最高代表。古人把春节定在正月初一象征着日月、天地的新开端,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追求阴阳调和的哲学观念。新年第一件事是放鞭炮,放鞭炮象征着新时间的开始。春节也是人类文化生活开端的象征,祭神、祭祖、拜年是对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重新确证。春节是人生新希望的象征,象征着未来的生活就像节日一样幸福美满!尽管在漫长的岁月中,过年的文化内涵会有所变迁,但其原始的含意却定格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中。过年期间的祭祀活动、禁忌等,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这并不是一般的迷信活动,它表达的是人们的一种真实的情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春联”也是春节文化内涵的重要表征。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的内容会不断地得到翻新,能充分表达人民群众对社会、对生活的新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人们对自身、对社会的深切的关怀……这些都是生活的艺术。能够体验春节、品味春节,是一种人生境界。

总之,中国的节日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色彩,是人本主义的张扬;而西方的节日则充满了宗教的神圣与庄严。

四、结语

节日承载的是文化,传递的是感情。节日绝对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全方位的表现出孕育这一节日的民族的历史文化意识。但是同样作为重要的节日,它们又具有极为类似的社会功能。这两种节日在对外交流和传播过程中的被接受程度是不同的,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对于像圣诞节这样的外来节日我们不能排斥,而对于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我们更应该保护,而且应该在合理改造的基础上加以继承。

参考文献:

[1]李小玲.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探寻与考辩.民族艺.2004(5).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杨琳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关于春节的传说范文4

2010年初,由北京电视台倾力打造的“网络互动春晚”无疑是虎年来临之际最引人注目的嘉年华会之一。如果说传统的电视春晚是一台精英闪亮的艺术盛宴,那么“网络互动春晚”则是一出雅俗交融的欢庆的流水席,不那么华贵,也不那么精致,但却开放、包容、互动、畅达。

作为主流电视媒体的北京电视台创办这一出网络互动春晚,某种意义上,颠覆了此前人们关于“网络春晚=山寨春晚”的刻板印象,不妨视为传统电视媒体向网络平台全方位进军的一次新尝试。虽然,呈现在网民眼前的这一出网络春晚,还多多少少带有传统电视春晚的一些节目样态和演播格局中,对于网民观众的心理预设,也还带有一些传统观众“收看-欣赏”的心理模式,但是就整个网络春晚的创意策划和传播特点来看,仍然散发出鲜明的独特个性:

首先,从创作主体来说,“网络互动春晚”的制作,打破了传统春晚一直被电视专业人员垄断制作的情形,草根网民的力量和智慧开始渗透其中。其次,从播出看,“网络互动春晚”采取带状播出形式,一连七天每晚在同一时段定时定量播出,而非传统电视春晚仅仅在除夕之夜集中在四小时左右的时间内点状播出,一气呵出。第三,在收视方面,传统电视春晚的收视是“共时分享”,亿万观众在同一时刻同步观看同一节目;网络春晚则是“分时共享”,观众拥有更大自由度,从过去被动地接受电视编排,到主动地选择内容和收看时间,实现“主权在民”。最后,节目形态上,不拘一格的新节目样式,藉网络科技之助,富于创新和想象力,令人眼前一亮。

“网络互动春晚”受到广大网民尤其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显现出一些区别于传统春晚的新特点新思路,以下我们选取若干加以分析。

一、参与互动:“表达意见”与“表演展示”

“网络互动春晚”之所以备受关注,既源于它开启了主流媒体联袂新媒体的大幕,同时更重要的是为草根们提供了进行自我展示星光大道。它将受众的参与互动作为构建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使得受众需求与节目传播形态有了“甜蜜的结合亮点”。

如今,传统的电视春晚也开始有网民们不断出谋划策,纷纷献计,但是基本上还是由电视精英们操作,无论主题思想、节目内容设计,还是表演嘉宾的选择,都带有浓厚的精英意识,刻意强调专业性。“网络互动春晚”则不同,它不仅积极吸纳普通网民参与互动,而且网民参与互动的方式也在向纵深发展。

这种发展,首先体现在网民的智慧和意识可以比较充分地渗入“网络互动春晚”的筹备和策划。据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介绍:“七天七台晚会共需要七个导演、演员和节目创意无数,都将来自网民的推选。而七台晚会的主持人,除了北京台自己出七个台里的主持,他们的搭档也全将由网络‘海选’产生。主办方还将在网上全部公开‘网络春晚’筹备过程,随时接受网民建议和监督。”[2]显然,以这种方式布局的“网络互动春晚”,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网民大众的意志,网民们可以参与节目策划、筛选表演嘉宾的人选,从而使得“网络互动春晚”真正体现出某种“我的春晚我做主”的草根特性。

“网络互动春晚”的网民参与,还体现在很多身怀绝技的特色网民纷纷通过网络平台自我选拔、自我推介,从而登上属于自己的春晚舞台,完成从一个接受者到内容生产者的嬗变。例如,“佛山大叔”便是通过自己在新浪微波中发帖自荐,进而被网友推选,最终成为“网络互动春晚”的表演嘉宾。当然,一批已经走红于网络的焦点人物,也当仁不让地成为网络春晚的表演者,模仿达人天天、西单女孩、中关村男孩、民间女高音黑妮等民间草根的精彩才艺秀,也令人目不睱接。

传统春晚一直是年度新时尚和流行语的发动机,也创造过许多文化新现象。近年来有互联网文化的冲击下,其引领潮流的风头,渐渐渗入更多的网络元素。比如,许多词语都是网上“语言”,不少段子和情节也来自网络“传说”。不过这种“拿来主义”仍然是一种捡拾,一种似乎随意的借用,需要经过由“民间”到“殿堂”的转换。而网络春晚,则直接依托普通网民的无穷智慧,几乎原生态地呈现草根艺术,想唱就唱,想演就演,只要有能力,谁都可以成为“明星”,为网民原创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包容而亲和的舞台。

可见,传统的电视春晚中的观众参与模式――“意见表达”,在“网络互动春晚”中演进成为“表达意见”与“表演展示”并存的模式,这使得普普通通的广大网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字观众”或者“反馈主体”,在互联网构筑的平台上,他们有机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播主体”。

二、观众心理:“收看-欣赏”与“观看-认同-参与”

传统电视春晚的舞台上,专业造诣精深的艺术家和演艺明星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草根艺术家”则难觅踪影。观众们更多是带着“收视-欣赏”乃至“倾慕”的心理观看,不可避免,传受之间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相形之下,网络互动春晚则呈现出“精英草根同欢”的景象,观众大多以一种更轻松娱乐的心态,观看艺术家和明星的精彩节目,也包容不那么专业的“网络同道”的表演,由此产生“自己人”的认同心理,享受参与节目传播的全部过程,此为“观看-认同-参与”模式。

在网络春晚中,不时奏响主旋律昂扬的声音,如谭晶演唱的歌曲《生命》,带给人们积极向上的激情;与此同时,也有散发着纯粹娱乐快意的各种演出,黄渤、陈楚生、曾轶可、李玉刚、维塔斯、金孝妍、红楼剧组诸演员等一批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外演艺明星,纷纷登台亮相,还有“网络达人”的特色表演,掀起一个个狂欢高潮,让人们轻松享受生活的愉悦。网络春晚,可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相得益彰,雅俗共赏,尤其是一些富于特色的草根表演,令不少观众情有独钟。

某种意义上说,特色草根节目之所以成为观众关注的一大焦点,成为网络春晚的“招牌菜”之一,与观众的“移情认同”心理有很大关联。因为,普通人与观众距离更近,观众从节目中看到与自己相似的人,会自然产生熟悉感和亲近感,也会增强对节目的认同。这些特色草根们一出场,很容易被观众所辨识,且容易被记忆。观众们会对特色草根投入更多的情感,更热情地与其互动,特色草根的某些品质也特别容易拨动观众的心弦,使他们在心理认同的瞬间,甚至本能地由衷希望表演者得到他所欲求的一切。例如,民间女高音黑妮的一曲《歌剧2》可谓声震四方,而在她身上更加彰显出无数国产的“苏珊大妈”们那种勇于挑战的魅力,观众也自然希望黑妮可以圆梦。

特色草根受人关注的另一原因,或许缘于其某种“不完美”或者说“缺陷之美”。长期以来,春晚人物都是按照某些标准精心策划筛选的,其身份、语态、动作都是极其“标准化”的,他们固然光彩耀眼、气质不凡,但是多年的完美偶像的毫无缺陷,既让观众“敬而远之”,也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诸如抡车男、暴走妈妈等特色草根也许是不完美的,但是却是一个个无可替代的“个性”象征。

“网络互动春晚”将个性草根、网络达人作为吸引受众的“撒手锏”,其实质是,满足了受众在当下这样一个泛偶像时代,对于自然、本真审美心理的追求,也是大众文化消费心理的一种趋势。

三、节目样式:从网络元素中寻找创作灵感

传统电视春晚的舞台上,相声、小品、歌舞、杂技、魔术等一直是当仁不让的主演,这一模式延袭多年,节目样式也中规中矩。而在“网络互动春晚”中,星光熠熠的明星,率真自然的草根,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出演,成为考验网络春晚制播者智慧的一个焦点,引人关注。

我们看到,在七天的节目中,不少有创意的节目样式区别于传统的电视春晚,异彩纷呈。例如,COSPLAY是当前网络以及现实生活中非常受年轻人追捧的活动,“网络互动春晚”则让明星金巧巧、大张伟、后舍男生组合、白百合等扮演经典卡通人物形象,在熟悉的卡通歌曲中载歌载舞;又如,人们熟悉的《青花瓷》,以不同风格和版本出现,令观众印象深刻;《骗局揭秘》,则虚实相济,成为最受观众肯定的节目之一。

“网络互动春晚”在节目样式上出奇制胜,其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紧紧围绕网络特质做文章,通过吸取网络流行元素的方式来改进节目样式。比如,在明星版的COSPALY秀这个节目中,节目样式完全区别于传统的歌曲演唱,节目重心不是耳熟能详的卡通歌曲,而是让观众享受明星们COSPLAY的装扮和造型。除此之外,节目样式的改变,还多少借鉴了网络超链接的立体传播方式:一曲化学版《青花瓷》火爆网络,“网络互动春晚”便安排了多种不同版本的《青花瓷》,而且还配上周杰伦对《青花瓷》被改编想法的VCR,这样大大增强了节目内容的信息量,而不仅是在欣赏一首歌曲。

《骗局揭秘》是另一个关注重心,“从观众反馈来看,通过真实案例改编、明星参演、《法治进行时》著名主持人徐滔现场点评的每场保留节目《骗局揭秘》最受欢迎”。[3]《骗局揭秘》之所以受到观众欢迎,主要源于节目本身“真实+虚构”兼有的样态,不妨视之为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在网络上的品牌延伸和样式变形。它采用时下较为流行的真实再现方式,由明星们扮演一些骗局事件中的人物,用讲故事的手法,展现一个个具有教育和警示意义的案例。节目中,真实再现的扮演手法与网络亦真亦幻的特质比较好地契合在一起,传统电视品牌栏目的“刑侦+普法”特质,被巧妙地植入新型春晚中,通过网络的形式,在强化和扩大自身品牌效应的同时,又助推和延伸为“网络互动春晚”的卖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网络互动春晚”的出现,满足了广大网民们积极主动策划春晚、参与春晚、表演展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和培育了受众“观看-认同-参与”的心理,对“网络春晚”产生期待,逐渐摆脱纯粹“受众”、“数字受众”和“反馈主体”角色的网民们,开始建立以“传播主体”意识,在享受参与节目的同时,也在娱人娱己。

作为传统媒体的一次网络新实践,北京电视台推出“网络互动春晚”有值得肯定之处,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相应明确的主题将整个节目有机串联起来,编排上也略显凌乱。七期节目每期都是相互独立和分散的,似乎缺少一根主线很好地将七期节目横向串联,象一桌流水席,而非一部春晚“连续剧”,前者固然丰富,后者却更有神韵;从节目编排上看,网络春晚大体延袭了传统春晚的模式,歌舞、小品、相声穿插进行,缺乏网络媒体超链接、多时空的特点。其次,草根的“表演展示”空间还可进一步拓展。“网络互动春晚”,顾名思义,网民们不仅可以参与策划,参与表演,还可以让他们与自己喜欢的明星或者网络达人等一起互动和展示,让受众看到网络世界的红人,并发掘新人。最后,部分节目还略显粗糙,这或许是因为筹备时间比较短等原因,还需精雕细琢。

按照媒介技术学派著名学者保罗.利文森的说法,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是朝着更加人性化、朝着弥补此前媒体不足的方向迈进。与此相应,每一种新节目模式或传播理念的出现,都在功能和意识上对此前模式或理念的某种弥补和更新。近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春晚模式”不断遭人诟病,首届“网络互动春晚”的理念和传播实践和理念,它在展示草根风貌、满足草根需求、融合多元意识中所显现出来的自信和风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融汇多种资源和力量,创造新的与之相适应的节目形态,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注释]

[1本文以“北就电视台首届‘网络互动春晚’浅析”为题刊载在《当代电视》2010年第5期,本处还原原标题,并略有修改。

关于春节的传说范文5

春节作为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在传统意义上,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都叫做春节。所以,春节实际上是人们对时间的一种规定,是人们择时而定的一种时间安排。春节一到,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人们在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中,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所以当新春到来之际,人们自然要满心欢喜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于是,古往今来,人们过春节,都讲究吃好、穿好、玩好。而在这些活动中,人们特别讲究的是要通过言语和行动烘托出愉快、吉祥、喜庆、和谐、幸福的气氛。如此,人们在春节期间的一切言语和行动就有许多特别的“讲究”, 如“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这其中有许多都属于伦理的规范和道德的约束。

我国民间把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过去,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要扫尘搞卫生,除旧迎新;还要准备年货,什么鸡鸭鱼肉,什么糖果糕点,等等。另外,屋外要张贴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和福字,门前要挂上大红灯笼,门上要贴上门神像,屋里张贴上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还会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这些活动为节日的到来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气氛。

春节一到,便要燃放爆竹。我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传说中,要赶走“年”这种恶兽,需要用爆竹轰,于是有了燃放爆竹的习俗。这其实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日子,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春节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离家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全家老小在一起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我国北方地区在除夕还有吃饺子的习俗,“饺”谐音“交”,做饺子要先和面,“和”音“合”,所以吃饺子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春节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黏黏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洋溢在大街小巷。我国一些地方春节时还会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活动。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有所不同。

春节的许多传说与习俗,道德意蕴浓厚。

熬年守岁传说

除夕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之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关于守岁的说法,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传说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叫“年”。它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其活动有个规律,即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鲜,而且是天黑以后来,鸡鸣破晓时走。人们把“年”来的这一夜视为关口来熬,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后凶吉未卜,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要在吃饭前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通宵达旦。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熬夜守岁展示了人们团结和睦、相亲相爱、共度美好时光的精神品质。

万年创建历法传说

相传,古时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一天,他上山砍柴砍累了,就坐在树荫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于是,他便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用来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又启发了他,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万年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当时的国君祖乙,对他讲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于是便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了日月阁,筑起了日晷台和漏壶亭,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阁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祖乙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万年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请您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他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后来,人们在过年时总要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从这则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勤劳与智慧,可以体会古人为民谋福祉的情怀。

贴春联和贴门神传说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这一习俗起于宋代,从明代开始盛行。据说在春节期间贴春联的习俗,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将它捉住,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再后来,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最后,发展到人们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还有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在大门上贴上门神像,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过去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到了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于是这一习俗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人们通过贴春联、贴门神,反映出驱邪镇鬼、诚心向善、祈求福寿康宁的愿景。

扫尘习俗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在春节期间扫尘的风俗。按照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之意,要把一切晦气统统扫出门去。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贴窗花和倒贴“福”习俗

春节期间,人们还喜欢贴剪纸。因为剪纸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出来,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还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拜年习俗

过去,正月初一,人们都要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小辈由长辈带领出门拜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长辈接受晚辈拜年时,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通过拜年,无疑会进一步强化礼仪礼节的观念和意识。

春节食俗

在古代农耕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有方块状的,颜色分黄、白,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饺子也是春节必吃的,一则饺子象征团聚合欢,二则饺子因为形似元宝,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含义。

春节是美好的,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赞美春节的美好诗篇,其中也有着浓厚的道德意蕴。下面略举数首,即可从中见其一斑。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

明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凤城新年辞

清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

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

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

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

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

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

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

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

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

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

关于春节的传说范文6

一、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

作为一个历经25年发展的重要文艺节目,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是重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在于作为一个电视节目它创造了一个电视奇迹,完成了一个电视神话。如果从春节联欢晚会最初的制作意愿考察,它也仅仅是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以文艺节目的综合形式制作的一个联欢活动,就如中国过年时传统中的其他活动一样,春节联欢晚会当然有其特殊的叙事方式,但这种叙事方式更多的应该是民间活动,而今天的春节联欢晚会承载了太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凸显了更为宏大的叙事功能,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的最初的主创者所无法预见的。至于说春节联欢晚会是否年年办下去更是未知。而今,春节联欢晚会不仅要长久地办下去,而且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艺活动、联欢活动。因此,春节联欢晚会的影响和意义是多方面的。

二、春节联欢晚会的影响

(一)春节联欢晚会对中国人过年方式的影响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十分热闹、隆重。自从由中央电视台以春节联欢晚会的形式介入中华民族过年的程序之后,中国人过春节的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主要集中于物质消费转变为更注重精神消费。生活在以电视传媒为主要媒介的现代社会,电视的吸引力和诱惑力是难以抵挡的。电视以自己节目的流动性、形象性、生动性被人们所依赖,春节联欢晚会最初就是借用了电视的这一特性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它使人们猛然意识到过年这个过程除了吃喝等内容之外还有更吸引人、更让人有所期待的东西。

在春节这个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社会、国家都饱含着太多的留恋、希望和期盼,有着强烈的话语诉求。在往昔的岁月里,这种心情、这种诉求是难以完全表达的。春节联欢晚会在除夕之夜利用电视媒体、艺术的手段为十几亿华夏子孙构建了一个温馨的、欢乐的、祥和的、充满希望的公共话语诉求空间,它使人们一边咀嚼着年夜饭一边享受艺术一边沉醉于晚会营造的氛围之中,人们积存了一年还没来得及说甚至还在酝酿着的来年的许多话语通过主持人、演员、节目、晚会一一表达出来,老少皆宜,雅俗共赏。不仅如此,晚会还充分地表达了社会和国家的诉求,努力表达国家的意志和社会各阶层的心声,这就使春节联欢晚会获得了普遍的意义,不仅老百姓需要,国家和社会各阶层都需要,甚至全球整个华人世界也需要,春节联欢晚会成了中国人过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春节联欢晚会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

作为大型的文艺晚会,春节联欢晚会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进一步趋向于大众化、通俗化,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相适应,文化消费成为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文化范畴内,不同的艺术品种、不同的文化产品有其不同的消费群体,而消费群体的大小多少则意味着市场的大小,某一文化品种有了广阔的市场便有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便利的条件。”春节联欢晚会对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在于它充分利用节目在社会各界和广大老百姓中的影响,为各种民族艺术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平台。春节联欢晚会举办25年来,几乎把中华民族所有的传统艺术种类,甚至有些即将失传和绝迹的艺术种类搬上了舞台,凸现了传统艺术的价值,扩大了它的影响。在历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戏剧、相声、小品、杂技、书法、中国画、剪纸、刺绣、民族乐器、民族舞蹈、中国武术、中华绝技等等,无疑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集合和展览。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春节联欢晚会的巨大影响,使一些已经衰微的艺术种类有了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