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歌词范例6篇

抒情歌词

抒情歌词范文1

关键词:通俗歌曲歌词 动植物意象 抒情 矫情

在当今开放与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通俗歌曲通过各种渠道潮水般涌现,不计其数。许许多多的歌曲还未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就被淹没在滚滚歌潮里。为获取受众关注,取得轰动效应,通俗歌曲必须推陈出新,用创新的亮点打动受众。

歌词的创新尤为重要。歌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歌曲主旨的载体,是决定歌曲能否得到受众青睐、广泛传唱的要素之一。许多通俗歌曲歌词的创作都在出新出彩上狠下功夫,形式不一而足。近些年有很多通俗歌曲歌词把创新的立足点定位在运用动植物意象来抒感上,运用的动植物意象种类繁多,运用方式五花八门,抒情效果良莠不齐。有些歌词里的动植物意象生动形象、耐人寻味,是歌词抒情的亮点所在,歌词因此拥有了强大持久的生命力;而有些歌词的动植物意象生拉硬扯、哗众取宠,虽一时引人关注但不久就销声匿迹。

当代通俗歌曲歌词运用动植物意象来抒感由来已久,但近几年扎推出现的现象引人注意,也令人思考。

一、通俗歌曲歌词运用动植物意象的成因

通俗歌曲歌词运用动植物意象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求新求异的创作动机

在层出不穷的歌潮里,脱颖而出是通俗歌曲追求的目标。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的歌词往往是通俗歌曲获得成功的法宝。为了达到出新的目的,有些通俗歌曲歌词借动植物意象来抒情,取得了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在此类通俗歌曲被广泛传唱之后,跟风之作频现歌坛。

2.抒情联想的特殊需要

歌词篇幅短小,容量有限。想要在有限的篇幅之内,生动、完整、深刻地表情达意,必须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来帮助抒情,运用动植物意象就是手段之一。另外,在词作者创作之时,基于表达需要所自然产生的以动植物为类比对象的联想也是歌词中运用动植物意象的一个原因。

3.动植物意象更具优势

动植物在客观世界里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为人所熟悉,因此,动植物意象相对于其他意象来说,更加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运用。

二、通俗歌曲歌词运用动植物意象的作用

通俗歌曲歌词准确而巧妙地运用动植物意象作比,或使用动植物意象象征,能够实现想象的转移与链接,可以超越一般的叙事抒情模式,构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分类举例阐述如下:

1.新颖不俗,引人注意

通俗歌曲歌词里的动植物意象,有的十分新颖、典型,符合受众的文化和心理需求,因而备受关注。例如玉镯儿作词的《白狐》:

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

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夜深人静时可有人听见我在哭,

灯火阑珊处可有人看见我跳舞。

我爱你时你正一贫如洗寒窗苦读,

离开你时你正金榜题名洞房花烛。

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

我是你千百年前放生的白狐,

你看衣袂飘飘,衣袂飘飘,

海誓山盟都化作虚无。

……

这首歌几年前在茫茫歌海中一炮走红,得到受众的普遍喜爱和广泛传唱。它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歌词选用了“白狐”意象,“白狐”是一个具有浓厚民族文化内涵,带有传奇色彩的动物意象。受到《聊斋志异》和民间传说的影响,“狐”成为中国人文化意识里一个特定的符号,有恶也有善。歌词里的“白狐”是一个善良贤淑、美丽痴情的女性形象,带给受众一种奇妙的虚拟联想,一种自我轮回的审美体验,“白狐”幽怨的诉说,充满悲情的故事唤起了听众的假想共鸣,深深打动了听众。

2.托物象征,富含寓意

通俗歌曲歌词里的动植物意象,有的被歌词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影射现实生活,抒情言志,寓意深刻。李宗盛作词的《我是一只小小鸟》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

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

也许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

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

……

我是一只小小鸟,

想要飞呀飞却飞也飞不高,

我寻寻觅觅寻寻觅觅一个温暖的怀抱,

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

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啊你们好不好?

世界是如此的小我们注定无处可逃,

当我尝尽人情冷暖当你决定为了你的理想燃烧,

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

……

这首歌作于1990年,至今已传唱了21年,博得了不同时代的广大受众的喜爱。歌词中“小小鸟”这一象征性的意象,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歌词借助“小小鸟”意象,犀利地反映出现代人奋斗的无奈、生存的孤独和内心的彷徨与期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生存的严肃思考。意象鲜明生动,寓意深刻,富有哲理,不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抚慰并激励那些历尽坎坷、饱经沧桑却又矢志不渝、奋斗不止的理想追求者。

3.借物抒情,妙趣横生

有的动植物意象活泼可爱,歌词中用来抒情言志,妙趣横生。例如林建昌作词的台湾校园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

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

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

现在上来干什么?

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这首歌自面世到现在已有三、四十年的时间,一直在广大成人及儿童受众中广泛传唱。歌词中憨态可掬、执着进取的“蜗牛”形象十分可爱。歌词借用“蜗牛”和“黄鹂鸟”两个动物意象,巧妙含蓄、简明生动地表现出歌词的主题,犹如一则现代版的托物言志寓言。

三、对通俗歌曲歌词频用动植物意象的观察与思考

综观通俗歌曲歌词动植物意象运用的实际效果,大体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巧妙运用动植物意象抒情,受到广泛关注。意象形式新颖,内涵丰富,成为歌词抒情的亮点,歌曲受到广泛喜爱和经久传唱;第二种,运用独特的动植物意象抒情,十分惹人注意。意象形式新鲜,歌曲受到广泛传唱,但为时不长;第三种,滥用动植物意象抒情,缺乏吸引力。意象牵强附会,形式趋同,缺少内涵,歌曲没能得到广泛传唱。

1.抒情的妙用

在众多运用动植物意象的歌词中,有一些新颖生动、内涵丰富的经典词作。

上文提到的《我是一只小小鸟》、《蜗牛与黄鹂鸟》就很有代表性,此外比较经典的还有齐秦作词的《狼》和唐磊作词的《丁香花》等。

《狼》的歌词是在台湾诗人纪弦《狼之独步》的基础上改编创作的,歌词中塑造的“狼”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较原诗有所改变,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狼》的歌词如下: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走在无垠的旷野中,

凄厉的北风吹过,

漫漫的黄沙掠过。

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

报以两声长啸,

不为别的,

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

歌词篇幅短小,内蕴丰富,“狼”这一意象颇具象征意义,耐人寻味。“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形象而又简明地刻画出“狼”的形象,数量短语“一匹”具有设喻功能,描绘出“北方的狼”高大凶悍的特征;“无垠的旷野”、“凄厉的北风”、“漫漫的黄沙”概括出“北方”的环境特征;“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点明了歌词的主题。这首歌曾经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传唱甚广。

《丁香花》的歌词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写给一个身患绝症、花季早逝的女孩的。歌词用“丁香花”作比,营造了浓重的悲伤气氛,抒发了强烈的怀念之情。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

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

多么忧郁的花,

多愁善感的人啊!

花儿枯萎的时候,

当画面定格的时候,

多么娇嫩的花,

却躲不过风吹雨打,

飘啊摇啊的一生,

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

就这样匆匆你走了,

留给我一生牵挂。

……

“丁香花”这一意象与歌词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身世有相似之处,意象鲜明典型。这首歌一经推出,风靡一时。

2.抒情的特用

有一些歌曲由于动植物意象的独特运用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歌词里的动植物意象不一定用得精当,但客观上的确引起了广大受众的兴趣。比如《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和《你是我的玫瑰花》等。

《老鼠爱大米》的歌词用意象“老鼠”作喻体,构成一处非常另类的比喻。“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不管有多少风雨,我都会依然陪着你……”,这样的比喻有些“语出惊人”,带有调侃的味道,着实吸引了不少受众的注意。

《两只蝴蝶》的歌词用意象“蝴蝶”直接叙事和抒情,“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亲爱的你张张嘴,风中花香会让你沉醉……”“我”和“你”以“蝴蝶”的形象出现,这种化人为物的写法给人带来一种新鲜的感觉。

《你是我的玫瑰花》的歌词用“玫瑰花”意象比喻“爱人”,“一朵花儿开,就有一朵花儿败,满山的鲜花,只有你是我的珍爱……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这一比喻不是首创,且极其通俗,还是吸引了为数不少的受众。

上述三首歌曲,不论歌词里的动植物意象用得如何,由于“新鲜”和“与众不同”,一时间都受到注意,得到了广泛传唱。但这些歌曲犹如昙花一现,流行不久以后就进入衰落期,甚至被众多受众所抛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歌曲歌词的意象只是迎合了受众一时的猎奇心理,歌词内容流于浅俗,不能满足受众心理和文化的深层需求。

3.矫情的滥用

有些歌词滥用动植物意象,要么是故意制造噱头,要么是跟风模仿,缺乏内涵,形式雷同,没能得到受众的普遍喜爱和广泛传唱。

比如《猪之歌》和《蚊子爱情进行曲》两首歌词里的动物意象就有故意制造噱头之嫌,《猪之歌》的歌词描写了猪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等,尽显“猪”的丑态,如“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感冒时的你还挂着鼻涕牛牛……”;《蚊子爱情进行曲》展现的是男女谈情说爱被蚊子叮咬却丝毫不顾的场面,语言混乱不堪,如“左前方三公尺有一男和一女,目前被爱情密集猛烈攻击,集三军的火力见目标用力吸,蚊子要胜利趁人类谈情说爱……”如此之动物意象运用,令人匪夷所思。此类现象不在少数。

另外,跟风模仿运用动植物意象的许多歌词,形式雷同,意象缺乏内涵。比如《××爱上××》歌名形式的歌词就有很多。《老鼠爱大米》和《狼爱上羊》出现得比较早,其中的动物意象多少还有些抒情效果,还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而后来陆续出现的《狐狸爱上熊》、《老鼠爱上猫》、《香烟爱上火柴》、《猫咪爱上鱼》和《当刺猬爱上玫瑰》等歌曲,歌词的命名和意象的使用已经雷同到令人惊讶的程度,很难再引起受众的兴趣。

注释:

[1]本文歌词语料以及歌词作者主要引自百度MP3・歌词和百度百科。

[2]举例所用歌词的标点是本文依据歌词句意所添加。

参考文献:

[1]张藜.音乐里的文章事[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2]尤静波.流行歌词写作教程[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

[3]许自强.歌词创作美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抒情歌词范文2

关键词:鉴赏妙处;领悟感情;品位语言及手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94-02

在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古诗词鉴赏的试题年年出现,并逐渐的规范化,其分值一直在6~8分之间。取材上,唐诗宋词一枝独秀,但有时也会出现曲或现代诗;题型上,由客观题向主观题倾斜,以简答为主,有时兼有选择和填空;内容上,更注重个性化的鉴赏能力的考查。新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我们的《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能够阅读浅显的古诗词,学会鉴赏古诗,了解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语言特色、常见的表现手法等。”可从考生历年来的考试情况看,许多考生在古诗词鉴赏这一领域失分还是比较多,凭感觉或一概不知者大有人在。对于接触古诗词的初中生来说,可以说诗词鉴赏确实是个难点,但只要找对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就可以化难为易,取得实效。为此,我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粗略的谈谈古诗词鉴赏的方法,以期对中考的考生在鉴赏的思路和方法上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最终达到提高考生的中考成绩、增强文学鉴赏能力的目的。

一、把握诗歌的内容及主题,鉴赏名句(词语)的妙处

在鉴赏古诗词时,反复的体会诗词的内容及主题,循着一定的思路,就能鉴赏名句(词语)的妙处。如2011年遵义中考试题,陆游的《诉衷情》第1题中请你鉴赏:“觅封侯”一词用得好,请简析其妙处。做这类鉴赏题,首先要把握住单个词“觅”的意思,“觅”是“寻求”、“执着追求”的意思;然后再看这句诗或这个词是否有用到典故、修辞手法等,如果有,那就要答出来,显而易见,这句话中有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最后结合内容及主题,看诗句(词语)表达(抒发、表现等)了什么愿望(抱负)等,“觅封侯”一词表达了诗人执着追求、渴望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同样,2012年遵义中考试题,李白的《行路难》第2题中也是请你鉴赏:“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写得好,请做简要的分析。这两句诗和前面的《诉衷情》第1题一样,都用到了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再联系内容及主题,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君主的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这类古诗词的内容和材料均来自教材,那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要准确把握每一首诗或词的内容和主题,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相信在中考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反复朗读,领悟诗意,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反复朗读,领悟诗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的内容即反复朗读,体会作品中所叙述之事及所绘之景(物),然后在脑海中呈现所展示的相关画面,再根据这些画面去联想和想象,感受作者处于其中的某种思想或感情。如2010年遵义中考试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第2题”与2012年贵州安顺中考试题“《蒹葭》第2题”,均考到了同一类问题: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情感大致可以分为:友情、思乡(思念亲人或朋友)及爱国之情等,要领会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思想感情,还要了解作者写作诗歌、抒发感情的背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第2题在反复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诗歌抒发的是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蒹葭》第2题反复朗读,联系诗意及背景,就能领悟到诗人抒发的是对美好爱情(意中人、恋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诗词是在反复朗读中发现美的。的确,经过反复的朗读,我们能体会到诗词的内容,进而明确诗词抒发的思想感情。在中考中也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利用鉴赏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深挖细究,品位诗词的语言及艺术表现手法

抒情歌词范文3

泉。”因此,课改之后的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不约而同地把中国古典诗歌鉴赏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而许多求知若渴的中学生在众多选修课中,也把古典诗歌鉴赏作为首选科目之一。但是,再美的东西看多了也会出现审美疲劳,再精粹的诗歌连续学上一段时间,恐怕学生也会厌倦。所以,作为老师,就要努力创造多种形式点活诗词鉴赏的课堂。

关键词:诗歌鉴赏;词眼;名句

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所以自诗歌鉴赏在中考试题中出现以来,就深受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好评。但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以前诗歌鉴赏的复习,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选项常见的错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后来中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 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察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面对新的题型和要求,怎样才能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考场上圆满完成诗歌鉴赏的答卷呢?根据我在诗歌教学中的体会,我认为对古典诗歌的阅读与鉴赏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诗眼”或“词眼”

2003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题第一卷,选考了王维的《过香积寺》,在解释了“诗眼”这一概念之后,要求考生从诗歌颈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之中找出爵眼并结合全诗加以赏析。这充分显示了高考对考查考生把握诗歌语言能力的重视在诗词作品中,能成为“诗眼’’“词眼”的,一般都是用得特别精炼传神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或形容词。它们不仅使所写之景所状之物准确生动有声有色,而且在表现诗词的意趣方面。也堪称神来之笔。例如,宋祁《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只一”字,境界全出,写尽了“红杏枝头”的浓浓“春意”:微风轻拂,春花烂漫,峰飞蝶舞,生机盎然!又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亦可谓千古绝唱。一字千金!有的语言,貌似平淡而实有深意,品读之时,需特别留心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自居易《琵琶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中的“绕”字和“寒”字――“绕”字拟人,明写月之有情,暗衬人之无情;至于“寒”字,则与朱淑真《秋夜》“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中的“凉”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语双关,既写外部环境如夜风、江水、空床之寒冷,又见人物内心之悲凉,耐人寻味。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那倾国倾城之一“笑”的背后,饱含了老百姓多少辛酸和血泪啊!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只是“荔枝来”时“妃子”那绝美的一“笑”吗?不,我们该看到的,是“百姓哭”,这,才是诗人真正想表现的精魂!

除了主要的动词、形容词之外。虚词的表现力亦不容小觑。例如,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空”二字,写尽了英雄身后的冷落萧条。《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和《诉衷情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之中的“空~ 先”二字,道出了陆游心中多少英雄迟暮报国无门的哀痛和感伤啊!在写景状物或表情达意方面,“诗眼”“词眼”确实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阅读时必须重点关注,用心揣摩。

二、名句

有的名句,写景抒情。凸显了诗词优美的意境。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了一幅多美的秋日山居图啊!诗人先写雨后青山月夜之美,再写山间清泉流淌之韵:暮色苍茫,一轮明月高悬碧空,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松林间洒下星星点点斑驳的光影;月光下,清清山泉从溪石上淙淙流过,就像一支优美的奏鸟曲在身边回响。写完这清幽雅致的山中月夜,诗人还不忘点一笔和谐纯美的村居生活:天真无邪的姑娘们从河边洗衣归来,竹林里便传来了一阵阵欢声笑语;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月下荷塘的宁静,掀落了亭亭玉立的荷叶上无数晶莹的水珠。诗人仅用20个字,就将山村清新如画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纯朴和谐的生活美写得水融,为下文抒发心中的热爱之情眷恋之意打好了基础。

唐代诗人于良史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一名句之中,“月”“花”二字紧承上文之“夜”与“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既见水清夜静,月白花香,又从“掬水~ 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之童心未泯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只两件,却是点到为止,以一当十。上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下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染上衣襟。将花香体香一分为二。一合一分,上下对举,从字句到意境,无不使人倍觉诗意盎然,妙趣横生。“掬”“弄”二字。写景写人,生动传神。这两句,作为全诗的精髓所在,如石蕴玉,似水怀珠,令人叹为观止!

三、分析表现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美

1,抒情方式

(1)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隋,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隋方式。

(3)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如普希金的《致大海》诗人通过采用呼告的手法,表现了他绝不忘记大海的誓言,决心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为自由奋斗不息的情怀。

2.表现技巧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在鉴赏诗歌时,一定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这样我们才会在鉴赏诗歌时获取更多的美感。常见的艺术手法有:烘托、用典、虚实、象征、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动静结合等。

结语:

总的来说,诗歌鉴赏的难度不算太大,只要对诗歌饶有兴趣,运用一些恰当的方法和技巧去赏析它,我们定能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从而步入诗的殿堂,获取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抒情歌词范文4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

一、诗歌教学第一步――捕捉诗歌的意象

理解诗歌其实并不难,在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的情况下,不看教学用书,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来。

首先,必须把握几个概念。一、诗歌的主旨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大多数诗歌、诗言志,歌抒情。有的诗歌是托物言志,有的诗歌是借景借物抒情,由此可见,诗歌的主旨就是言志抒情。而志、情在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又属于理性的内容。二、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什么?一般情况下,人类识识事物的规律是:由表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人类就是通过感性的事物(表象的、个别的、具体的)来理解理性的内容。而诗歌中的意象就是一些感性(能看见的、听得到、感受到的形象)事物。因此,教学生捕捉诗歌的意象是理解诗歌主旨的第一步。

大多数诗歌是通过一幅幅图画来表现诗歌的主旨的。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所选的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首诗,第一、三、四句就能构成三幅不同的图画:结庐图、采菊图、飞鸟图。这三幅图画,就是此诗的意象。这些学生通过阅读能感受到。再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其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花、泪、鸟是这首诗的意象,学生也是能找到的。现代诗歌也一样,如臧克家的《有的人》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当牛马。”这首诗,其中“骑”、“呵,我多伟大”、“俯”、“做牛马”是意象,学生也能找出来。

二、注意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志与情

理解诗歌最关键的是怎样通过意象来理解作者的志与情。一般来说,诗歌中的意象意义并不是它的本意。一个词就有它的三重意思。这个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这就是诗歌之所以含蓄、耐人寻味、意蕴深长的主要原因所在。沿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通过意象这个表象去推测本质的志与情,也就是让学生思考:在当时的背景情况下,这个意象的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可能是什么?学生不难根据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的三幅意象图作出以下推测:结庐图――僻静;采菊图――闲适;飞鸟图――自由。那么,整个诗歌的志与情就出来了。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再让学生说出“真意”的含义就易如反掌了。也不难根据杜甫的《春望》中的意象推测出: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痛快的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花、鸟、泪,同样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由此,通过诗歌中意象就较好地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志与情。那就是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思想感情。有了以上的基础,学生理解现代诗歌就更容易了。学生根据臧克家的《有的人》中的意象可能推测出:骑――压迫、剥削,“呵,我多伟大”――狂妄自大,“俯”――忠诚老实,“做牛马”――任劳任怨,作者运用对比突出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旨,学生就自己能推测出来了。

三、教会学生品味诗歌的表达技巧,做到触类旁通

中学生受视野和阅读能力局限,应重点了解诗歌鉴赏的一些基本方法,学生要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则又必须明白诗歌表达技巧的特点,诗歌表达技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同抒情方式的使用

“诗言志”的功能决定了诗乃个人情愫的载体。如何“言志”传情呢?按抒情类别分,无非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诗贵含蓄追求蕴藉,因此诗的主流是间接抒情。

1.间接抒情

它包括两种形式,借景(或物)抒情,和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1)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物有所感触,把自己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托在这些景物中。通过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合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这是一种间接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此诗写楼头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妙在它写孤帆随波而去,望到碧空尽头,帆影不见了,只见长江滚滚,流淌着友情,至此一个送别者深情的惆怅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表面全是写景,但却写了景中情,情中景,做了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

这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二)烘托映衬手法的运用

烘托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廊周围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艺术创作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三)虚实相间

“虚实”这是古人论文章的常用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等。

(四)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所谓“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叙述事件,直接讲出的意思。“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打比方的意思。

“兴”是“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辞也”先讲别的东西,以引起要讲的事,就是引起的意思,故又叫“兴起”。

抒情歌词范文5

       抒情表意系统始终是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化门类。庞大的抒情话语部族之中,呼号、诅咒、祈祷无不表述了强烈的激情;相形之下,抒情诗的独特意义在于拥有一批规范的美学形式。这不仅可以追溯到"诗言志"、或者"诗缘情"的悠久传统,而且还包含了一批持续地承传沿袭的抒情诗格律。这些美学形式有效地集结和凝聚了种种情绪冲动,使之成为一个有力的声音。诗人为什么字雕句琢,呕心沥血?抒情诗的美学形式赋予字句奇异的魔力。

如果人们开始考察抒情诗美学形式的缘起,那么,人们不得不追溯至抒情类别的历史。初期的抒情类别显明,诗、歌、舞是同源的。《今文尚书·尧典》之中有一段著名的证明:"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朱自清在《诗言志》一文之中解释说:"这里有两件事:一是诗言志,二是诗乐不分家。"(1)朱自清认为,这与初民生活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

       ……以乐歌相语,该是初民的生活方式之一。那时结恩情,做恋爱用乐歌,这种情形现在还常常看见;那时有所讽颂,有所祈求,总之有所表示,也多用乐歌。人们生活在乐歌中。乐歌就是"乐语",日常的语言是太平凡了,不够郑重,不够强调的。明白了这种"乐语",才能明白献诗和赋诗。这时代人们还都能歌,乐歌还是生活里重要节目。(2)

       考察中国古代戏曲的时候,王国维从中另一个方面谈论到诗、歌、舞与古代敬神祭祀的关系:"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事神,必用歌舞。"(3)这很大程度地解释了抒情类别的共同起源。一个更为普遍的意义上,朱光潜甚至认为,诗和歌的同源是世界诗史的公例。按照他的区分,诗的进化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  有音无义时期。这是诗的最原始时期。诗歌与音乐跳舞同源,公同的生命在节奏。歌声除应和乐舞节奏之外,不必含有任何意义。原始民歌大半如此,现代儿童和野蛮民族的歌谣也可以作证。

       二、  音重于义时期。在历史上诗的音都先于义,音乐的成分是原始的,语言的成分是后加的。诗本有调而无词,后来才附词于调;附调的词本来没有意义,到后来才逐渐有意义。词的功用原来仅在应和节奏,后来文化渐进,诗歌作者逐渐见出音乐的节奏和人事物态的关联,于是以事物情态比附音乐,使歌词不惟有节奏音调而且有意义。较进化的民俗歌谣大半属于此类。……

       三、  音义分化时期。这就是"民间诗"演化为"艺术诗"的时期。诗歌的作者由全民众变为自成一种特殊阶级的文人。文人做诗在最初都以民间诗为蓝本,沿用流行的谱调,改造流行的歌词,力求词藻的完美。文人诗起初大半仍可歌唱,但是重点既渐由歌调转到歌词,到后来就不免专讲究歌词而不复注意歌调,于是依调填词时期便转入有词无调时期。到这个时期,诗就不可歌唱了。

       四、  音义合一时期。词与调既分立,诗就不复有文字以外的音乐。但是诗本出于音乐,无论变到什么程度,总不能与音乐完全绝缘。文人诗虽不可歌,却仍须可诵。歌与诵所不同的就在歌依音乐(曲调)的节奏音调,不必依语言的节奏音调;诵则偏重语言的节奏音调,使语言的节奏音调之中仍含有若干形式化的音乐的节奏音调。音乐的节奏音调(见于歌调者)可离歌词而独立;语言的节奏音调则必于歌词的文字本身上见出。文人诗既然离开乐调,而却仍有节奏音调的需要,所以不得不在歌词的文字本身上做音乐的工夫。诗的声律研究虽不必从此时起,却从此时才盛行。……(4)

       当然,诗的历史上音义之争并非一蹴而就。中国古典诗词之中"词"的兴盛可以视为音乐的一次复活。"词"是"诗"之后一种后起的抒情诗形式,因而称之为"诗馀";词源于配乐的歌词,起初的词人是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填词。词的形成再度证明了音乐对于诗的顽强支配。不少事例表明,音乐并未很快消失在诗的文字推敲之中;相反,音乐扮演了人们享受诗的中介--或者说,音乐的中介使诗有可能成为一种文化娱乐: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焕齐名。……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焕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之焕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谐大笑。

       --《集异记》

       叶梦得云:柳耆卿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於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避暑录话》

       尽管音乐与诗如此亲密,但是,最后的分裂仍然不可避免。这是为什么?专职诗人的出现或者乐谱的失传均是一些著名的解释。然而,无论是话语还是音乐,两种形式的成熟同时还意味了"音"和"义"的冲突逐步加剧。对于诗人说来,乐谱的音律可能成为一种束缚拘禁了语义的自由表达。苏珊·朗格曾经揭示了音乐对于话语的压抑和吞噬:"当歌唱中一同出现了词与曲的时候,曲吞并了词,它不仅吞掉词和字面意义上的句子,而且吞掉了文学的字词结构,即诗歌。虽然歌词本身就是一首了不起的诗,但是,歌曲绝非诗与音乐的折衷物,歌曲就是音乐。"苏珊·朗格看来,一首完美的诗时常抵制音乐的收编,诗的背后存在一种不可放弃的文学形式;反之,一些二流的诗更易于皈依音乐,成为音乐的组成部分。(5)这个意义上,诗--真正的诗--最终还是选择了语言。

       当然,诗并没有遗忘音乐产生的附加值。语言许可的范围之内,诗竭力保存音乐的遗迹。这即是诗的格律。韵母、平仄、节奏、句式,这些元素均是诗的格律产生起伏和复沓的组织手段。诗的格律制造的声音美学表明,音乐仍然潜伏于语言之中;或者说这是以语言为素材的音乐。

2

       20世纪新诗的诞生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议论纷纷的话题。迄今为止,新诗的成就与缺陷一言难尽;我仅仅想从一个事实开始--新诗毁弃了古典诗词的格律。无论是对于抒情诗的形式演变史还是围绕诗的艺术社会学,这个事实的后果都是意味深长的。

       显然,新诗的诞生是世纪之初白话文运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人们可以说,新诗与白话文运动的主旨是一致的。让诗重返民众,让诗回归引车卖浆之徒中间,这是倡导新诗的一个首要目的。摧毁佶屈聱牙的句子,恢复清新质朴的文风,这同样是新诗的旗帜。胡适在《谈新诗》之中说:"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因此,中国近年的新诗运动可算得是一种’诗体的大解放’。因为有了这一层诗体的解放,所以丰富的材料,精密的观察,高深的理想,复杂的感情,方才能跑到诗里去。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决不能容丰富的材料,二十八字的绝句决不能写精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言五言决不能委婉达出高深的理想与复杂的感情。"(6)从二三十年代的"文艺大众化"到四十年代的"工农兵方向",拒绝和打击精神贵族始终是新诗念兹在兹的主题。然而,不无讽刺意味的是,20世纪之末的新诗还是收缩到一个极为狭小的区域之内。尽管诗人时常为自己制造某种君临天下的骄傲--诗依然被形容为文学的皇冠;但是,这一切越来越像一个自我安慰式的夸张。一方面,人们对于诗日益冷漠,读诗的人日益稀少;另一方面,许多诗正在变为一种怪异的语言织体,或者一种无解的谜语。必须说明,上述的形容并没有隐含贬斥新诗的意味--新诗的现状包含了众多复杂的历史原因,同时,新诗的现状仍然潜藏了强烈的反抗主题;我想指出的仅仅是这一点:新诗与大众相互离异的原因是否与格律的丧失有关?

       五十年代之后,对于新诗的非议不绝于耳。相对于传统的古典诗词,新诗似乎缺乏"诗味";相对于市井或者田间的大众,新诗又过于深奥--新诗的魅力甚至远远不如地方戏曲。毛泽东曾经以诗人和革命领袖的双重身分提出一个救助的方案:在民歌与古典诗词的基础之上发展新诗。毛泽东没有对这个方案进行详细的解释,但是,人们可以发现,民歌与古典诗词的共同之处即是--可诵可咏。很大程度上,音乐是聚集大众的有力形式。许多人或许还记得一个有趣的事例:"毛主席语录歌"。不论这个事件的动机如何,谱曲之后的毛泽东语录口口相传--这些抽象的论述因为乐曲而嵌入人们的记忆。五六十年代,一批适于朗诵的政治抒情诗试图建立某种新型的音律;但是,这批诗的宏大政治主题以及登高而呼的广场效果均已破产。这种大型形式以及汹涌的激情多半被目为一种浮夸的姿态而遭到抛弃。

       七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的中国新诗--起初被命名为"朦胧诗"--并没有对音律问题予以足够的关注。这一批诗的焦点集中于象征性意象与语义的探索。意象的迭加、共置及其张力以及语言的多义、矛盾、暧昧无不得到诗人的精心考虑。许多时候,诗人试图发现种种隐秘的语言可能以及因此而显现的精神可能。然而,这种诗是"看"的,而不是"听"的;这种诗的文本意义远远超出了音乐意义。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一批校园诗人提出了"口语"与"日常"两个范畴抗拒"朦胧诗"的艰涩。这与其说是返回大众,不如说折向了一种玩世不恭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拥有另一批哲学传统。这种"口语"与"日常"和大众对于诗的期待相距遥远。总之,20世纪后期的新诗仅仅活跃于精英圈子之中。无论是"朦胧诗"还是"口语派",这些美学分歧均是精英圈子的内部话题。

       我愿意重复一个结论:这里的"精英圈子"不是一个天生的贬义词;或者说,臧否世纪之末的中国新诗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所企图引申出的一个事实是:世纪之末的中国新诗已经无力承担大众的抒情形式。对于文学说来,这种抒情形式空缺。

3

       大约是八十年代初期,盒式磁带、日本的三洋牌录音机和邓丽君的歌曲共同侵入了中国社会。磁带和录音机产生的话题是海外的电器水准和走私问题,邓丽君的歌曲引出的概念是"气声"和"靡靡之音"。没有多少人预见到,一种新型的抒情形式正在电子技术的协助之下悄悄地完成。文化生产掀开了新的一页。"音乐工业"--这是两个相距遥远的概念奇异地联合--暗示了这种文化生产的可观效率。无论如何评价这种现象,          特别是--无论诗人如何表示不屑,人们都该承认,流行歌曲已经全面占据了抒情诗空出的位置。诗依然门可罗雀,流行歌曲却如火如荼。诗人依然一只笔、一张纸,冥思苦吟,他们的心血之作印刷之后在纸张的世界小范围地传颂;相形之下,流行歌手拥有现代的生产方式。他们在设备精良的录音棚里一句一句地录音;经过机械复制、外表包装和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磁带和激光唱片进入大大小小的商店,吸引住无数歌迷。后者显然表明了电子技术、机械和市场联手之后的不凡能量,同时也证明了音乐的抒情意义。现今,一些著名的歌手已经篡夺了诗人的声望而成为社会的偶象。谁还会为北岛、舒婷或者另一些诗人发狂呢?人们千方百计地得到的是张学友、罗大佑或者那英、田震的签名。的确,现今人们的引经据典不再摘引唐诗宋词,流行歌词的引用率大幅度上升。"潇洒走一回"、"一张旧船票"、"心太软"、"爱拼才会赢"、"把根留住"--诸如此类的歌词朗朗上口。这是一个文化转折的标志。

       当然,从抒情诗到流行歌,文化的转折背后潜藏了一个生活方式的转折。对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一代说来,录音机、磁带、激光唱片已是日常之物。一副耳机,一个别在腰上的小型录音机,这是他们形象的组成部分。拥有某些歌手的磁带是与名牌T恤衫、跑车、耐克鞋相辅相成的生活用品。这时,享受流行歌曲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时髦。这是一代人的文化标记。这一代人不会继续将内心寄寓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或者"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的句子之中,他们宁可唱《驿动的心》或者《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抒发心中的愁绪与豪情。无论是失恋、乡愁、怀念还是祈愿、友谊、感叹,流行歌曲已经将词与曲融为一体;词的浅显与曲的单纯恰如其分地喻示了他们的心情。无疑,这里的"曲"包含了歌手的嗓声。磁性的,明亮的,沙哑的,绵软的,不同的嗓音形成的声音形象--其中相当程度地包含性的魅力,例如,人们完全可以听出男性的诱惑或者女性的柔媚--远比诗人制造的文字形象更富于感性。由于机械、歌手的感性效果和磁带发行商的有效操作,这种新型的抒情形式终于将诗抛到了边缘。我曾经在《隐蔽的成规》之中如此描述二者的交替:          多数流行歌曲歌词平庸,主题浮浅,但是,它们势不可挡地掠走了大部分诗的潜在读者,无可置疑地占有"休闲和娱乐"行业的绝大多数股份。这与其说是流行歌曲的语言胜利,不如说是流行歌曲传播媒介的胜利。诗拘囿于诗人写作、出版物与读者的传统循环,这是诗的圈子。相对地说,流行歌曲具有远为强大的发行网络。经过音乐合成,流行歌曲进入了电子媒介系统。目前,文字出版物的传播功能、动用的资金以及回收的利润无法与电子媒介系统相提并论。考虑到巨大的投资与相应的回报率,电子媒介系统的运作更大程度地植根于市场体系。从主创人员的经济报酬、歌手的包装到作品的广告宣传、演唱形式,流行歌曲的声势和复盖率是诗所不可比拟的。无论是批量生产、产品宣传、传播手段还是赢利数额,流行歌曲与诗分别属于不同的类型。如果说前者拥有了工业社会的机械生产能力并且成为市场的宠儿,那么,后者更像是即将过时的手工业产品,精致而又乏人问津。的确,流行歌曲因为市场体系的中介而有机地纳入以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发展模式;相对地说,诗恰恰在这里脱钩了。(7)

       相对于诗的文字形象,歌的激动人心在于--这是一种直面相向的艺术。通常,歌手与听众共处于同一时空现场;他们的嗓声和旋律即刻主宰着听众的情绪。这是一种取消了中介物的交流与共振,歌手与听众之间的波动幅度在互动之中愈演愈烈。从环绕篝火的咏唱到广场上的音乐集会,统一的时间和空间保证了歌唱的艺术社会学。即使是华丽的现代大剧院,这种形式依然不变。然而,录音机、磁带、激光唱片的出现肢解了广场上的音乐集会。歌手周围的听众已经解散,可是,高保真的机械仍然维持了听众与歌手直面相向的现场感。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听歌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在寓所里,汽车里,或者在步行的时候;他还可以戴上耳机,没有任何干扰地独享某一个歌手。人们必须承认,电子技术重新设计了艺术。机械制造了现场感与个人化的奇妙平衡之后,流行歌曲得到了最大面积的传播。这时,多数人已经没有必要聚精汇神地注视攀援在语言巅峰的诗人了,明丽流畅的歌声构成了标准化的抒情模式。

       然而,如同一些人已经察觉的那样,电子技术制造的抒情恰恰在现场感与个人化表象的背后阉割了此刻与个性。磁带里播放的是录音棚之中合成的、并且由机械大量复制的歌声;这里没有即兴的灵感,没有此时此地的血肉与神经。歌声的节奏、高低以及情绪的饱满程度不会因为听众置身的真正现场而产生任何改变。即使录音带里的歌咙如痴如醉,这仅仅是机械对于人的应付。如果人们抱怨纸张上的诗没有此刻的滚烫和悲恸,那么,机械规定的抒情情境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相对于诗所流传的精英圈子,流行歌终于拥有了抒情大众。然而,这个"大众"已经不能形象地想象为广场之上的汹涌人流;这个"大众"仍然匿名地分散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仅仅是由于市场和机械的组织而成为"大众"。换言之,这个大众不是一个抽象的主体,也不是一批直面相向地汇聚起来的芸芸众生,这个大众的形成象征了型号相近的电子机械产品与跨地区市场产生的社会组织能力--这个大众是电子技术、机械与市场共同开发出来的。这时,大众无宁说是消费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这个"大众"的分布范围极大地超出了歌手的真实嗓声所能复盖的区域。如果人们意识到,这个"大众"可能是跨民族、跨国界的,那么,人们就会意识到电子技术、机械与市场的社会动员能量。

抒情歌词范文6

如果说《诗经》有浓郁、淳朴、粗犷剽悍北方民族的特点,象征着黄河的醇厚、绵长、隽永、历经沧桑不改其荡气回肠本色的话,那么有着温柔、多情、幽静、九曲回肠、风景宜人的长江则是江南民族特色的写照,而《离骚》则体现了这一特色。

《诗经》、《楚辞》这两部作品集是中华民族文学作品的最早形式――诗歌的源头,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都从中汲取了它丰富的精华,特别是它的表现手法。

《诗经》“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后人把前三者概括为其内容,后三者概括为表现手法。这一说法是由宋代大文学家、哲学家朱熹提出来的。因其概括精辟、准确,因而沿用至今。后来《离骚》及楚国其他文人的作品也使用了这种表现手法。

朱熹说:赋者,乃直言铺陈其事也。

比者,乃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这些晦涩、难懂的语言不好理解,而今人概括先秦诗歌及唐宋诗词在写作方法及表达技巧上运用时将其演化、分解为以下:

一、渲染、铺垫、铺陈、烘托、衬托、对比、照应、白描;

二、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三、夸张、比喻、比拟、借代、反复、对偶、互文、象征、寄寓、寄托等。

那么朱氏所说的“赋、比、兴”与今人所概括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

我以为今人所概括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的进一步细化。

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而写景叙事抒情说理是文学语言的表达方式,除宋词重在说理外,其他古典诗词都采用这四种表达方式。《诗经》、《楚辞》中的表现手法也是这四种语言的体现。今人所概括的一、二种表现手法就是“赋”的具体体现。第一种是从描写景物方面来说的。中国古代的诗歌是诗画合为一起的,苏轼在评价王摩的诗画时就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渲染、衬托、烘托、白描、工笔、铺陈、铺垫等本是绘画术语,而将其用在诗歌表现手法上说明这与绘画是相通的。当然,中国的诗歌是以形象化的思维为主,讲究以物象来体会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我们在写诗或读诗时,脑中会出现作者所描绘的具有一定特点的形象,会被头脑中的思维牵着走。因此,写诗是文字连缀的画,而绘画则是色彩涂抹的诗。今人对古代诗歌的内容配以插图,也正是这个道理。不过,画面的内容需要眼睛的鉴赏,反映到大脑,进行再创造、加工、思考,才能品味出诗歌的审美情趣、价值所在,而诗歌则需要通过字词的连缀,发挥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美,是一个更复杂的艺术加工过程。所以,有文学素养,特别是有诗歌素养的人,应懂一点绘画知识,而有绘画技巧的人也应有一点文学才华,这就如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文章千古一绝,绘画更是堪称一流。

写诗的目的重在抒情。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但文贵在含蓄,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情感的含蓄、内敛,个性不张扬,它不同于西方诗歌那充沛洋溢的激情,因此常把自己复杂的喜怒哀乐情感浓缩为一句简短的诗句或蕴含寄托在所描的景物当中。这样今人所概括的第一种表现手法就派上用场了。凡是描写景物的句子都可以用这些词语去分析。不过,有种比较复杂的景和情不一致的表现,这就是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昔我去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等这样的句子就是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综上所述,第一二种表现手法可以概括为“赋”和“兴”的表现,不过“兴”重在写景,在叙事的过程中适当加以景物描写,一般在《诗经》文章的开头,所以也叫起兴。现代流行歌词也用此法。而赋不仅仅为抒情,还为写景叙事,不过朱熹把叙事和抒情归为赋,而把写景归为兴。

至于第三种表现手法,今人把它说成修辞手法也是由“比”派生出来的。这种表现手法只能用来分析某一两个句子,而“象征”这种表现手法,在现代散文中则被大量使用。如,矛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茶花赋》等文章中就用了这种表现手法。诗歌中一般则作为借代来讲,如杜甫《兵车行》的“武皇”借指唐代皇帝,“汉家”则借指唐朝廷,特殊情况另当别论。

这里要说一下,象征与寄托、寄寓的区别: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如,火炬象征光明,江水象征历史长河的浩浩荡荡,象征时光的流逝等。而寄托,是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寄寓,也就是寄托。从以上对两个词的解释上可看出,他们的作用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说法有不同呢?关键是象征是把某种特殊意义直接说出,而寄托则不直接说出;象征是大的意义,而寄托则是个人感受。如蜡烛象征奉献精神,而景物则蕴含个人的感情。

这里还要说一下文学作品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使用:

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但是诗歌是不用说明的。纵观中国诗歌,很少或没有用说明表达方式的。诗歌所用表达方式的顺序是: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如果按照这样的顺序去分析,那么诗歌的表现手法就很容易分析出来了。一般叙述语句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为写景打基础,可以用对偶、对比的表现手法,当然也表达作者的情感,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写景的句子也可看作是间接抒情,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或哀愁怨恨的感情。当然,在写景过程中,作者讲究动景与静景、实景与虚景相结合,这是文字运用的技巧和方法。抒情句一般是直抒胸臆,议论句是诗歌中点明主旨或揭示意义的句子,这样的句子是诗歌的诗眼,也是中心所在,而前面的叙事写景是为其揭示主题做铺垫或铺陈。

上一篇班长的职责

下一篇旋风女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