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声明范例6篇

文章声明

文章声明范文1

[关键词]方以智;训诂;道;语言哲学

晚明至清初的哲学,在反思汉民族巨大的政治失败的过程,将这种原因归结为宋明理学的空疏。他们在解经方面又极力反对两宋及明代中前期的义理之学,力求通过对经典语言、文字的确切解释,以求准确地理解经典的原意,从而发展出了一套语言哲学的思想。作为这一时期杰出思想家代表之一的方以智,在语言哲学方面取得超越同时代人之上的成绩,他一生所学涉猎广泛,“质测”与“通几”兼治,在音韵、文字、训诂、文章与道之间关系的研究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其早期《通雅》、晚期《易余》之《知言发凡》、《时义》、《薪火》和《东西均》之《道艺》、《神迹》、《不立文字》等篇,都是集中借“小学”阐发其哲学思想的重要著作、篇章,他曾提出了“欲通古义,先通古音”、“言者,载道之器”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语言哲学思想。而他率先提出的“以音求义”语言哲学思想,被戴震及其后学段玉裁、高邮王氏父子所继承并得到深化。

(一)“以音求义”

“以音求义”是贯穿《通雅》一书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方以智语言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梁启超说:“密之最大的发明,在以音求义。”方以智十分重视文字、声音的研究,他说:“函雅故,通古今,此鼓箧之必有事也。不安其艺,不能乐业;不通古今,何以协艺相传。讵日训诂小学可弁髦乎?理其理,事其事,时其时,开而辨名当物,未有离乎声音文字,而可举以正告者也。”在方以智眼里,“鼓箧”不是故纸堆,不可小觑,其中“必有事也”。他认为古经之声音、文字涵理、涵事,是通晓古今之理事、传续古圣贤之道的重要途径。“小学”不是局限于表面的声音、文字而已,其中涵有古圣贤之心。他说:“小学有训诂之学,有字书之学,有音韵之学。从事《苍》、《雅》、《说文》,固当旁采诸家之辩难,则上自金石、钟鼎、石经、碑贴,以至印章、款识,皆所当究心者。”在这里他明确地说明了研究“小学”的目的是“皆所当究心者”,从而在新的历史高度总结了汉唐训诂与魏晋、宋明义理之学的辩证关系,开创了以文字、训诂的人文实证方法,求达古圣贤之道的新的哲学思考路径。

方以智借“小学”阐发哲学的方法就是从研究声音、文字开始的,即以“声音文字为缘,入之两端”。在早期著作《通雅》中,方以智尤其强调声韵在“小学”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这是方以智语言哲学的一大特色。他说:“备万物之体用,莫过于字;包众字之形声,莫过于韵。”在方以智看来,古经之文字、声韵即涵有宋儒所谓的“体用”之道,而研究声韵乃是较文字更为基础的识“道”工作,这种说法明显是对宋儒贬低训诂工作而空谈性命之道的反动,表明方以智决意另立一种从声韵、文字人手的哲学思考路向。他说:“惟声音可通古今人物之情,文字其寄托者也。”意即人们必须通过语音来会通古今人物之性情,而文字只是声音的寄托者;换言之,只有语音才是圣人性情的原始载体,是古人之心与道的最初体现,所以他说:“今日定序、正音,为万世宗。”从求古圣贤之道与文化的传承方面来说,方以智的这种做法明显较朱子一系以哲学方式求古圣贤之道的方法更具有实证性的特征。

方以智从声音、文字的起源来考查音韵、文字与古圣人之心、意的关系,提出“因形立事,附声见意”的音、义关系,说明“欲通古义,先通古音”的道理。他说:“人所贵者心,而不离五官。始造文字,皆意也,而不离五者,则当以意为第一。--然先形事者,以就可见者起意也。名为五官,用时并用;名为六书,一字并存,如见日月之事(自注:即指日月之事,即有日月之声),而指为日月之意即会焉。特以因形立事,附声见意。而意多字少,转借为多。总言之惟形与声两端,而意在其中。”古人创造文字以立“意”为主,故人所贵于心;字有形涵事,皆从客观“可见者”起意,说明文字是古人对当时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反思的结果,是理性抽象的结晶,其中固然蕴藏着古圣贤之心与意。他还特别强调声音与事、意的对应关系:“指日月之事,即有日月之声”,“而指为日月之意即会焉”。这样,声、事、意一体并存于有形之字,有其事,即有其声,即可见意;见一字而知其形、声、事、意、心,五者同时并用,故可“因形立事,附声见意”,见字知音即可知古人之心与意,因此他将研究声音、文字等“小学”的活动提升到“皆所当究心者”的哲学研究高度。

方以智认为对声音、文字等“小学”的研究目的是接续古圣人之道,使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他说:“删述大集与万世共熏,性与天道岂忧其断乎?”他考订文字、音韵是为了掌握与传承古圣人之微言大义,使圣贤之道流行不竭而与“万世共熏”。“性与天道”就是涵于声音、文字等“小学”中的“大者”,他认为《通雅》之作即在于“识其大”,他说:“客有过曼寓者,问《通雅》音义而及之,且识其小。”他明确地反对将《通雅》视为一般的训诂或仅仅是对音韵的考订工作而忽视其中的微言大义,表明他已自觉地将对声音、小学的研究工作擢升到作为体认天道的语言哲学高度。

方以智在主张训诂“达其实”的同时,也反对“诵死人之句”,他深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所以他力主“虚实并济”、汉宋兼采,他说:“用实者虚,用虚者实,虚实本一致也。当合汉宋,及今参集大成焉。,,[。’(第2—3页)即是说在声音文字之实学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的要求有所创发,不能死守古人之章句,他甚至认为“朱子教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有错行之用焉”。他说:“读圣作当虚心,以从经见,百氏当化,书以从我,察其两端,由中道行,中备四时,随其环应。”用传统的话来说,这就是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用现代西方解释学的话来说,这是从被动地解释文本到主动地积极创造。可见,方以智提倡训诂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不同以往的人文世界,这种理论与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具有相同的思想内涵。

(二)“言者,载道之器”——方以智工具论的语言哲学思想

方以智以“欲通古义,先通古音”为基础,积极探讨古人之心、道与言辞、文章的关系及读圣人之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作用,将语言哲学扩展到对文字、言辞、文章等“艺”的哲学与美学研究,丰富与深化了语言哲学的研究范围。他经史并济、兼采百家、采撷中西之长,使他的语言哲学理论既表现了通经致用的时代特色,又表现出深刻、系统的个性特征。

方以智以“气”论为基础,简明地揭示了“言”的形成过程及言与心的关系。他说:“气贯虚而为心,心吐气而为言,言为心苗,托于文字。”“言为心苗”,意即“言”是“心”外在表达,这里的“心”当然是指人的思想、思维或理性,将这种“心苗”记录下来的即是文字。“备万物之体用,莫过于字”,高度肯定了文字对思维的物化作用。他在《东西均,声气不坏说》一文中提出的“人心以言出气”的说法,揭示了语言与思想的关系。

在《药地炮庄·齐物论第二》的前序中,他明确地表达了“道”对“言”的依存关系,他说:“言者,载道之器,利害极大。”圣人之言承载着圣人所体认的天道,是圣人的思想结晶,是天地之心的体现,所以对待圣人之言一定要慎重,不可“糟粕文字”。在西方约300年之后,像方以智一样,思想深奥又晦涩的大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在,在思想中形成语言,语言是‘在’之家。”二者无论在语言形式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体现了语言哲学的人类共通性及中国文化在此方面的优越感。

所以,读圣作不只是弄懂其中深奥的字词而已,他说:“吾少以辞为主,及长乃知文以明道也”,“古人深于义,当于理,文之以其辞而已。”对待古人之言,不可简单地视之为文辞的客体对象,要深明其中的“义”与“道”。不过,方以智并不否认言辞的重要性,他说:“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以言乎使命之辞也。”辞的“使命”就是行使“相传相示”古人之心与意的功能,所以辞不可以缺少。方以智即此提出“贵达”的读书方法,他说:“凡谓之辞未有不贵达者,亦未有达而犹贵枝叶者也”,“彬彬者,辞达之谓也”。“圣人之情见乎辞”,“达”就是要领会辞中圣人之性情、悟圣人之心,并化之为行动,“彬彬者”即是。否则,就会出现“六经既不尊,则师心无忌惮者群起矣”的社会现象。读圣人之作的最终目的小在教化以提升个人的德性,大在治理整个社会,从而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以达到“善用”之目的。

(三)“文章即性道”

方以智除了对声韵、文字、语言等器与道的关系有精辟的论述之外,还深刻地分析了文章与性道、道与艺等关系,提出“文章即性道”和“道寓于艺”的独特见解。他以声音文字为切入点,全面展开对内与外、道与器的关系的分析,如他在论及道与艺的关系时说:“知道寓于艺者,艺外之无道,犹道外之无艺也”这样,他就将语言哲学扩展到艺术哲学。

他说:“士以读书明理为业,犹农工之刀耜也,志道游艺,外内一致,张弛鼓舞,全以此养之而化之。文章即性道,岂曼语哉。进德必居其业,立诚用在修词,大畜日新。道寓于器,会通典礼。赜不可恶,效天法地,道不远人,所贵振衣挈领,播种培根,一树全仁,何碍葱蔚。”在这段文字中,仅从语言哲学方面来说,他至少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信息:第一是“文章即性道”,意指文章蕴含着圣人对性与天道的思考;第二是“立诚用在修词”,表述了读书对道德修养的作用;第三是“播种培根”,意即学问理应从字词等基础工作做起,因为“一树全仁”,字词之中自有天道在,故不能离器而言道、“偏上以竞高”。

文章声明范文2

【关键词】钢琴套曲 《维也纳狂欢节》 音乐语汇 文学性 逻辑性

《维也纳狂欢节》概述

舒曼称《维也纳狂欢节》是“一首伟大的浪漫奏鸣曲”。作为一部典型的回旋曲式组曲性钢琴作品,《维也纳狂欢节》共五乐章,分别是快板、浪漫曲、谐谑曲、间奏曲和终曲。《维也纳狂欢节》(OP.26)是舒曼将个人情怀融入于音乐内在的系列钢琴作品,作品清新动人,青春气息浓厚。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的音乐特征。而这种音乐特征,集中反映在文学性和逻辑性上。

《维也纳狂欢节》音乐分析

第一乐章:主部主题建立在bB大调上,主题一出来,德奥的田园诗气息便迎面扑来。主部主题在全曲音乐形象的确立以及音乐情绪的导向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显然,主部的音乐所表现的正是节日欢腾的气氛和热烈的舞蹈场面。

例1: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第二插部舒曼采用了弱起,并运用跨小节的同音连线正是想把重拍上的音拿掉,使得这一插部与前后的主部欢腾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这一部分跨小节的同音连线带给了作品更多的不安因素,有着谐谑曲的特征。第二、三乐句中,主旋律在左右手先后出现,延迟两个小节出现,一问一答,形成对比。乐句结束后的三跳音柱式和弦,在这以连音为主的插部中尤为明显。

例2:第二插部

在第三插部中,高音声部双旋律形成两个声部层,中声部乐曲的旋律线条,起到支撑和装饰作用,音乐层次分明,富有弹性,演奏掌握清晰度和颗粒性原则。左手在一句结束后伴随的重音,左手的低声部四个音一组,做到乐句有呼有吸,像一个舞者踩着三拍子在舞蹈。

第一乐章的尾声(CODA)是带有插段的动力性结尾,bB大调,和声与织体丰富,旋律线清晰。仿佛天空中平行的三道虹线。大段落尾声,是舒曼对贝多芬的体现。

第二乐章:一个篇幅短小的再现式浪漫曲g小调。通过旋律片段的重复和两次下行旋律话语表现其忧愁的心境。第一部分主和弦五音位置的d2开始乐句的下行,并且三次重复后,旋律继续移高四度模进。和声层次也由三声部转为四声部。二四拍变为三四拍,调性转为C大调,7小节的中部是第一部分的再现。见例3。

例3:第二乐章开始部分

第三乐章:降B大调的带有小型回旋的谐谑曲。大量的附点节奏运用使得乐曲音响精灵充满魅力。中部一个意外出现的降D将旋律转入到A大调(见例4)。短暂的八小节,一个不安定的属七和弦出现后,便回到了降B大调。

例4:第三乐章中部转调

第四乐章:这是情绪热情的一首间奏曲,降e小调的热烈澎湃,似乎作曲家有千言万语在此刻都想表达。诉说的旋律中声部的分解音型织成背景。低音八度有力但也是片段式说明。歌唱性、乐汇的诉说,是舒曼在这个时期特别思考的问题。

例5:第四乐章的声部进行

第五乐章:终曲部分,作曲家以最急板舒曼降B大调,快速的二四拍达到每分钟158拍,素材很精简,体现了德国音乐的简单明了,但在和声功能上具有动力。舒曼的个性鲜明体现在二四拍的三连音创作中,短促有力。

例6:终曲部分

《维也纳狂欢节》作品中的音乐语汇分析

1.旋律语汇

旋律语汇是舒曼文学性体现最为充分的手段。作者以朴实无华的笔触,在五个乐章设计了旋律形。旋律横向多为短旋律的片段顿挫,纵向使用复调手法而形成多线条旋律。他习惯旋律简洁表达。不少旋律是用模进手法写成。例如第三乐章开场,旋律不但是音乐形象鲜明而且在不同音区进行模进,造成清新的对比,并通过重复深化了主题。

旋律发展是通过低音区和高音区的卡农式的交替模进而获得的。主旋律是双音的连接,另一低音旋律的音型与主旋律相同。两旋律形成交织,音乐形象凸显。

2.节奏语汇

节奏是舒曼钢琴创作中对文学性和逻辑性凸显的重要手段。在第一乐章等节奏中,节奏重音与节拍重音形成交错不同步,第四乐章等节奏,都说明了舒曼的情绪波动和音乐形象的冲突营造。节奏的不规则出现是舒曼个性的体现,也是浪漫与现实的艺术冲突对抗。

3.和声语汇

舒曼将他的变化半音经过处理而产生的和声意外运用到极致,变幻莫测,和声语汇异常丰富,和弦的有序连接,产生新颖的音响。大量不协和的七、九和弦的使用,产生不稳定和紧张感。多层次形成交织,和声功能Ⅰ、Ⅳ、Ⅴ正音级为主,也有重属和弦加入,让作品更具推动作用。

4.特殊技法语汇

在第二乐章的结尾小节,舒曼为了使曲调趋于明朗和使终止感更有力度,运用到著名的“皮卡迪三度”进行收尾。“皮卡迪三度”是巴赫时期惯用的用于尾声的小调性和弦临时变为大调性和弦进行收束的技法,因为是小三度变为大三度,故称为“皮卡迪三度”,表现了柔和的云雾撩开后光线照亮之感的音响表现。

5.引用手法

第一乐章中第四插部,舒曼引用了马赛曲主题,激进革命的他,对马赛曲的旋律情有独钟。舒曼用它塑造英雄形象,以三拍子来演奏旋律,用丰满的和声展现了节日人民的载歌载舞的场景,从而将作品推向了乐章中的高潮。当时维也纳当局正在禁演马赛曲,而舒曼借用战斗歌曲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含沙射影地讽刺了当局。

结 语

总而言之,舒曼《维也纳狂欢节》音乐语汇丰富,构思巧妙,文学性、逻辑性强,这些都折射出舒曼的古典浪漫气质和思想光芒。对舒曼音乐语汇及文学性、逻辑性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舒曼的钢琴创作及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时期钢琴语言和音乐创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oan chissel.苦僧译.BBC音乐导读――舒曼:钢琴音乐[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

文章声明范文3

听,爸爸的声音多美

冬天的早晨格外冷。有一天,我又睡过了头。眼看就要迟到了,我心急如焚,跑到爸爸的房间敲了敲门。但转念一想:爸爸每天工作很累了,还是让他多休息会儿吧。于是,我迈开步子准备往外冲。

谁知还是吵醒了爸爸,他追出来急切地问:“是不是又要迟到了?走,我送你去。”沙哑的声音满是疲惫。话音刚落,爸爸就转身到屋里,快速穿好羽绒服出来后,对我说:“儿子,书本和文具都要拿好了,千万不能落下了!”

慌慌张张来到楼下,我发现爸爸没戴手套,就提醒他:“爸,你没有戴手套啊,我回去给你拿吧!”爸爸拉住我,清了清嗓子,说:“算了,时间来不及了。”

一路上,爸爸骑着摩托车,飞快地疾驰在呼啸的寒风中。途中,爸爸告诉我:“儿子,趴在老爸背上吧,就不那么冷了。小心,别着凉了。”听着爸爸沙哑的声音,我不禁有点难过:都怪我,要是我早点起床,爸爸就不用受这个罪了!而现在我居然还让他大早上陪我喝冷风。想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为了不让爸爸看见,我将脸紧紧贴在爸爸厚实、宽大的背上,顿时感到无比的温暖。

不久,便到了学校门口。爸爸把我放下,搓了搓那双快要冻僵的手,说:“这鬼天气,确实有些冷呀,你快点去教室吧。”

我小跑着奔向教室。班主任在门口看到冻得哆嗦的我,赶紧把我拉到他的办公室。我以为班主任要批评我来得太晚,心里正忐忑不安的时候,班主任端给我一杯热水,微笑地说:“看你冻得小脸通红,先把它喝了再进教室吧,小心感冒了。”

顿时,一股温暖与感动涌上心头。于是,我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负他们的关心。

【升格指导】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感情真挚,可是也有些不足之处:

1.文章中心不明确。当爸爸把“我”送到校门口后,“我”一路小跑去教室,被班主任拉到办公室,并接受了他端来的一杯热水。这个故事的发展,初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问题。可是,纵观整篇文章不难发现,这个情节会导致文章的中心不明确,不集中。试想:作者叙述故事到底是赞美“父子情”,还是“师生情”呢?显得模糊不清,令人不知所云。

2.缺少点题的语句。仔细阅读文章,我们懂得了爸爸的声音飘在“我”学习的道路上,响在“我”的耳边,给“我”温暖,让“我”领悟到了父爱。但是,文章从头到尾都没能扣住题目内涵,缺少画龙点睛的词句,点题意识也不够。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建议作者从如下方面进行升格:

1.明确中心,确定主旨――赞扬深沉的父子情;

2.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对班主任关爱“我”的相关叙述可以删去,这样就使得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3.结尾紧扣文题,添加点明中心的语段,加强结尾的表达力度,揭示全文的主旨。

【升格佳作】

听,爸爸的声音多美

冬日悄悄来临,早晨也变得格外寒冷。那天,爱赖床的我又睡过了头。

眼看就要迟到了,我心急如焚,跑到爸爸的房间敲了敲门,但转念一想:爸爸每天工作很累了,还是让他多休息会儿吧。于是,我迈开步子准备往外冲。

谁知还是吵醒了爸爸,他追出来急切地问:“是不是又要迟到了?走,我送你去。”声音里尽是疲惫。话音刚落,爸爸就转身到屋里,快速穿好羽绒服出来后,说:“儿子,书本和文具都要拿好了,千万不能落下了!”

慌慌张张来到楼下,我才发现爸爸没戴手套,忙说:“爸,你忘记戴手套了,我回去拿吧!”

爸爸忙拉住我,清清嗓子说:“算了,时间来不及了。”

一路上,爸爸将摩托车骑得飞快。车子在清冷的街道上疾驰,寒风呼啸而过,吹得脸刀割似的疼,仿佛我们前面有一堵风墙,毫不怜惜地扑过来。

爸爸吸着冷气,说:“儿子,趴在老爸背上吧,就不那么冷了。小心,别着凉了。”听着爸爸嘶哑的声音,我不禁自责起来:唉,都怪我,要是我早点起床,爸爸就不用遭这个罪了!因常年劳碌,爸爸的嗓子时常发炎,以至于他的声音有些嘶哑了。而我居然让他大早上陪我喝冷风。想到这里,我的眼角不禁湿润了,然后将脸紧紧贴在爸爸厚实、宽大的背上,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

不久,我俩到了学校门口。爸爸把我放下,搓了搓那双冻得通红的手,说:“今天确实有些冷呀,你快点去教室吧。”愧疚再次涌上心头,我扯了下爸爸的衣襟,低声说:“爸,您回去的时候骑慢点儿!”“你别担心,只要你没有迟到就好。好了,赶紧进去吧,要专心听课啊!”爸爸冲我微微一笑。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赖床了。每当我想偷懒时,我的耳畔总会响起爸爸的叮咛:要专心听课啊!爸爸的声音,就像一首动人的乐曲,催我奋进;爸爸的声音,就像深沉的父爱,让我感动。

【升格小结】

文章经过成功升格,优点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

文章声明范文4

关键词:小波降噪;白噪声;仪器噪声

引言

目前,常用的去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FFT去噪方法[1]:该方法主要是对携噪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分析其频谱,对不需要的频谱成分进行抑制,随后对抑制后的频谱做傅里叶逆变换,得到降噪后的信号。该方法有着“一刀切”的缺陷,就是把带通之外的频谱部分完全的滤掉了,这样势必导致信号中的有用成分的损失;(2)小波去噪方法[1]:该方法则是通过对携噪进行小波分解,根据噪声与有用信号能量集中程度的不同,对分解后的小波系数进行阈值处理,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

文章首先根据Shinozuka理论[2],以Simiu谱为目标谱,模拟了一个风速时程的理论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小波将去噪方案(选择合适的小波基,阈值准则与阈值作用方式),通过对理论计算模型下叠加了白噪声的风速时程下进行了降噪处理,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1基本原理与降噪方案

1.1 小波去噪的基本假定

假设一个叠加了高斯白噪声的有限长信号可以表示为:

其中zi是一个标准的高斯白噪声,?滓是噪声强度。

由于携噪信号中的有用信号部分一般在频域中的能量比较集中,因此在小波分解后其小波系数的绝对值比较大,而白噪声由于在整个频域内能量比较分散,表现为分解系数的绝对值比较小。根据以上特点,可以通过滤掉小于一定阈值的小波系数的方法,来对携噪信号进行去噪处理。

1.2 小波去噪的具体步骤

具体去噪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1)对携噪信号进行若干层的小波分解(选定小波类型与分解层数),得到相应的小波分解系数;(2)对分解后的小波系数进行阈值处理(阈值确定方案与阈值作用方式的选择);(3)重建过程:将处理后的小波系数通过小波重建恢复到原始信号。

2 计算模型介绍

根据Shinozuka理论,风速随机过程可以通过下式来进行模拟:

其中v(t)为风速随机过程;S(?棕)为目标谱,文章的目标谱取为Simiu谱;d?棕为频率增量; ?准n为(0,2π)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相位。

根据公式(2)模拟出的风速时程见图1,模拟的时长为600s。

3 计算结果与分析

为了验证文中降噪方案的有效性,文章特对风速随机过程的理论模型(见图1)叠加了一个噪声比约为15%的白噪声,能量比的定义见下式:

其中Wz、Wy分别为携噪信号的能量,Vz、Vy则为携噪与原始的风速时程。

利用文章的降噪方案,对携噪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去噪前后功率谱如图2所示,图中的原始信号即为风速随机过程的理论模型。

由图2可知整个频域内的白噪声(在频域内频谱是均匀分布的)经去噪后均有所消除,而有用信号则保留相当完整,低频段由于有用信号比较集中而白噪声相对较弱,因此从频谱图上看降噪效果并不明显;高频段由于本身有用信号的成分比较弱,所以降噪效果更为明显。

表1为去噪前后信号的能量比值图,由表1可知,白噪声与原始信号的比值为15.5%,经过文章方案去噪以后,残余噪声的比值降为5.6%,也就是说有63.9%的噪声被去除了,这也说明了文章降噪方案是可行并且有效的。

4 结束语

文章提出了一种小波去噪方案,并将其应用到理论计算模型(模拟风速时程)与实际计算模型(惠州体育馆的风洞测压试验)的去噪分析过程。从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对于目标谱为Simiu谱的模拟随机风速时程来说,文章去噪方案可以在相对完整保留有用信号的前提下去除其中63.9%的噪声,其降噪效果是比较明显的,据此验证了文章去噪方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董长虹,高志,余啸海.Matlab小波缝隙工具箱原理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文章声明范文5

摘 要:本文根据《方言调查字表》的调查材料,把古知庄章组声母在南溪方言中的今读进行不同形式的对比研究,从而概括出古知庄章组声母在南溪方言中的特征。

关键词 :南溪方言 古知庄章组声母 特征

南溪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在方言地理分区中属于西南官话中西蜀片中的岷赤片。钱曾怡的《汉语官话方言研究》中指出:古知庄章声母的今读是方言语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固然与其涉及中古三组声母多达12个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三组声母在汉语方言中的复杂情况。官话方言与非官话方言相比,总的特点是声母复杂,韵母声调简单,而其声母复杂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知庄章声母的读音复杂。

因此,弄清楚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南溪方言中的特征,对于全面了解南溪方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南溪方言中古知庄章声母的今读音

本文根据《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所收的字(减去南溪方言不用的字),讨论古知组(知徹澄三母)、庄组(庄初崇生四母)、章组(章昌船书禅五母)声母在南溪方言的特征。下文今音指南溪方音。

表一、表二横行分摄。表左是摄的名称。果摄无知庄章三组字,所以不列。假蟹止山臻五摄知庄章三组分开合,这五摄各分开合。表头第一行是古声母的组别。古平上去三声总称舒声,今韵母跟古入声不同,所以表一全是只有舒声韵的摄,表二第二行三组各分“舒声”与“入声”两列。为了便于称说,第二行同时用ABCDEF分别标明六列的次序。

南溪方言有五个单字调(轻声在外),二十个声母(零声母在内),列举如下:

声调:

阴平:44;阳平:31;上声:42;去声:13;入声:33

在表一、表二里,用右上角数字1 2 3 4 5分别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表里的空格表示《方言调查字表》所代表的《切韵》系统没有的字或南溪方言不用的字,如假遇蟹止效流等摄没有入声,江摄没有章组字,蟹摄开口知组字“滞”,南溪方言不用,故不列。

(二)南溪方言中古知庄章声母的演变

参考文献:

[1]黄雪贞.西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1986,(4).

[2]翟时雨.汉语方言学[M].重庆:西南师范学院出版社,2003.

[3]李蓝.西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9,(1).

[4]钟卫.宜宾话语音调查和研究[D].西南大学,2009.

文章声明范文6

文章的结构,实际是指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

把握好文章结构,有助于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抓住了文章的思路就能准确迅速地理解全文,这也是高考频繁考查文章结构的原因之一。

一、通读全文,把握结构。

1.明确通读全文的重要性。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整体把握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在解题之前,一定要通读全文。不少同学认为阅读要花很多时间,先看题目,然后在文中找答题区域更省时间。但是我们对文章内容一点儿都不了解,怎么找答题区域?那只会让我们盲目答题,在答题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解题前对文章的通读。

2.懂得把握结构的方法。

(1)寻找表明结构的语言标志。关注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及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掌握文章的结构规律:如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分析段内表达方式:有的语段,语言表达方式较单一;有的兼用多种表达方式,对这种语段,可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

(2)根据句意归类把握结构。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其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

(3)根据散文的不同类别把握文章结构特点。偏重于记事散文的结构特点: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偏重于记人散文的结构特点: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偏重于描写景物的散文的结构特点: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3.熟悉具体的操作步骤。分析文章结构和把握文章思路一般可以分为三步,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握文章全貌。

第二步,以段为单位仔细研读,然后用简明的一两句话把段意标示出来,这一步的作用是把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把握文章脉络。逐段细读,标示段意,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方法:寻找中心句;根据关键词语归纳;如果既没有中心句,也没有关键词语,那就要调动已学过的知识自己概括。

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这一步的作用是理清脉络,把握全文的结构。分析文章结构和把握文章思路时,要善于借助作者对思路展开轨迹的提示:借助过渡段,借助承递性词语,借助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借助文章标题。

二、散文结构常考查的四个方面的答题技巧

1.句或段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标题:线索,提纲挈领,表明中心或情感,点明写作对象,抒情载体。

一个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一般是文章的线索,起贯串全文、使文章结构更紧凑的作用。2013年四川高考语文卷要求回答《负重的河流》第⑥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并要求简要分析。回答这一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从结构上看,第⑥段前主要是写河,其后主要是写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回答承上启下这一类题时要回答清楚承接上文和引出下文的什么内容。

2.结构方式。

文章结构方式一般有四种:总分式,简单明了,完整谨严;并列式,大开大合,丰富内容;层进式,层层深入,引人入胜;对照式,前后对比,鲜明突出。2008年看报江西高考语文卷要求指出《朦胧的敬慕》一文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通读文章,概括段意,找出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把握文章的结构。

3.行文线索。

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串全文的作用,常见的线索有:时间、空间、事物、情感、一句话等。2013年浙江高考语文卷要求回答《牛铃叮当》一文中多次写到的“牛铃”的艺术效果。“牛铃”涉及了题目及全文的关系,即在结构上的作用;涉及了表现手法和内容情感方面。从结构上看呼应题目,点明文旨,作为线索,则使全文结构更为紧凑。

4.行文思路。

要抓住文章线索,抓住叙述顺序,抓住结构层次。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卷考查《林肯中心的鼓声》中对林肯中心的演出,“我”表现出哪些情感变化,要求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思路的把握能力。需从文中找出关于“我”心理变化的语句,“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我已经非常厌恶那大贝壳中发出的声音了”;根据最后“我”的表现来看,“我”已经被鼓声震撼了。把握了文章的结构,“惬意――痛苦和厌恶――被吸引、震撼,甚至为之疯狂”的情感线索就归纳出来了。

【阅读训练】

读莫扎特与忆乡村

耿 翔

大地上的事情,只有大地知道。

当我还在北方的一个小村子里,跟着年迈的父母,像蚕儿结茧一样,完成将被土地封闭的童年时,一种内心的躁动,使我对来自土地的每一种声音都十分敏感,都想通过声音的翅膀,飞抵一片比麦田更令人动情的地方。

莫扎特,我不知道在你生活的大地上,声音的翅膀,最初是怎样飞翔的?当你用耳朵,听见花的骨朵,轻轻地颤动出季节的消息时,你的内心,是否被音乐的潮水浸湿了?那时,站在维也纳郊外的山坡上,你是否做着这样的遐想:大地的内心,也是五颜六色的。要不,这些永远被踩在脚下的泥土,怎会生出这样美好的花朵?正是土地,给了你这样的遐想;正是这样的遐想,塑造了你的童年。由此,世界和我,在百年孤独之后的今天,还能通过你的音乐,排遣内心的寂寞,从而在一种不受时空约束的层面上,让精神获得愉悦。

大地呵,为了富人,也为了穷人,就这样精美地安排着大地上的事情。

现在,坐在把泥土隔在水泥和钢筋之外的长安城里,我想着远在百里的一块大地。尽管我的脚步,对于它已经很陌生了,但它关于泥土的神话,将永远在我的心田里疯长。

其实,我在穿过所有麦田的时候,都是从屋后的园子里开始的。

那是母亲种着黄花、韭菜、茄子和豆角的园子。

我甚至相信,不仅园子里各种开得热烈的菜花是母亲种出来的,就是那些在各种花间,飞得热烈的蝴蝶,也是母亲种出来的。我最爱看母亲在园子里摘菜,因为那时,就有许多蝴蝶落在母亲的脊背、肩膀和头发上,也在采摘着什么。每每陷入这样的画面里,我发现母亲的身上,就集合了乡村里的所有声音。如果把它们用乐谱记下来,且由竹制的笛子演奏出来,就是对乡村精神最经典的歌颂。可惜的是,直到今天,我也没有把浮现在母亲身上的音乐读出来,让它成为我出生的大地上最惊心动魄的事情。但我坚信,莫扎特的全部音乐,都是从母亲身上和对大地上的事情,一种最天才的解读。可以这样想象,当父亲领着他和姐姐,在欧洲大地上为音乐奔走的时候,他的母亲,永远像一位集合着大地上的声音,时刻出现在他想象里的音乐之神,护佑着他,为了后来的我们能听到他天才的音乐,而从大地上的事情里汲取声音的力量。

面对莫扎特,我不能不平静下来,回到母亲没有走出的那片乡土上去。

在那里,我的所有记忆,都与声音有关。在母亲弯腰劳作的园子里,我听过蝴蝶的颤翅声;在母亲祈雨背水的后沟里,我听过老狼的凄哭声;在母亲挖药走过的土城里,我听过野兔的打洞声;在母亲洗衣的涝池里,我听过土蛙的鸣叫声。其实,我能长成一位诗人,用像青铜一样的汉字,写我日出日落中的村子,写我晴天雨天中的乡亲,是因为每天清晨,我第一眼看见的世界,都是在窗户自然成型的画框里,母亲梳着她的长发,随着木质的梳子由上至下的滑落,我听见阳光在她的长发里,发出光亮的声音。

我不知道这就是音乐。但我对这个画面的欣赏,一直持续到我离开故乡。

……

当音乐不再是一种单一音符,而成为一种解读心灵的语言,我的心,每时每刻,都被它的神秘牵动着。或许,在我祖先生活的大地上,音乐,就是引导他们前行的一种神秘的力量。

莫扎特,自从与你结缘,音乐,就浮出旋律的水面,就用思想的重量,侵蚀我的白天,撞击我的黑夜。使我在所有的日子里,不敢放弃生命对音乐的依赖。

放弃音乐,就是放弃生命的质量,我想。

是的,人类曾经拥有的诗意的栖居,已经退到城市的边缘,退到乡村的边缘,退到地球的边缘。在我居住的大唐长安,中国五行中的木没有了、水没有了、土没有了,只剩下一堆制造废都的金和火了。而充斥在秦砖汉瓦旁的音乐,已不是真正的音乐了。

莫扎特,挽救我的城吧,用你的音乐。

[选自《时文“热”读》(第5辑)]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其实,我在穿过所有麦田的时候,都是从屋后的园子里开始的”,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标题在布局谋篇上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