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的功效范例6篇

柴胡的功效范文1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吗丁啉;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以恶心、呕吐、嗳气、泛酸、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多认为其与遗传、心理、饮食、环境刺激、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酸刺激等多种因素关系密切[2]。我院采用西药吗丁啉联合中药复方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 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7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均参照《实用内科学》[3]中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所有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慢性上腹部疼痛,且反复发作,并伴恶心、呕吐、嗳气、泛酸、腹胀等症状,经内镜、B超和实验室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胃肠肿瘤等器质性病变,且肝肾功能均正常。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28~52岁,平均年龄(39.4±4.6)岁;病程1~ 7年,平均病程(4.1±0.8)年;观察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27~53岁,平均年龄(40.1±4.9)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9±0.7)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吗丁啉(多潘立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10mg/次,3次/d,饭前30min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基本方:柴胡12g,陈皮12g,川芎10g,香附10g,枳壳10g,白芍10g,甘草6g。嗳气呃逆甚者加旋覆花10g、代赭石10g;返酸嘈杂甚者加黄连3g,乌贼骨12g;恶心呕吐甚者加法半夏10g;食少纳呆甚者加山楂15g,神曲10g;腹痛甚者加元胡10g,川楝子10g]。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治均连续治疗4周。

1.3 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显效:治疗期间,患者腹胀、早饱、上腹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大部分或者完全消失,疗程结束后2个月无复发;有效:治疗期间,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但未完全消失,疗程结束后2个月后复发;无效:治疗期间,患者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经过药物治疗后,两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疗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86%,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吗丁啉为胃肠促动力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和张力,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同时也能增强食道的蠕动和食道下端括约肌的张力,从而抑制恶心、呕吐[5]。

中医无“功能性消化不良”之病名,可归属于“痞满”、“胃脘痛”等病症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或七情内伤致使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表现为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胃痛,痞满,病位主要在胃, 涉及肝、脾二脏,发病基础是脾失健运,发病关键是肝气郁滞,致病因素是胃气不降,宜以疏肝解郁、和胃止痛为主要治法[6]。

柴胡疏肝散为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甘草等药味组成,主治肝气郁滞证。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陈皮、枳壳理气调中,香附行气导滞,共为臣药;白芍、甘草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柔肝止痛,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兼做使药。诸药合用,共凑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功效[7]。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柴胡疏肝散联合吗丁啉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进而提示该方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吉耀. 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57-506.

[2] 蔡少峰,付焕香.健脾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4例[J]. 河南中医,2013,33( 7) :1103 -1104.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66-187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3.

[5] 梁伟.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6):408-409.

柴胡的功效范文2

历代医家认为,柴胡味薄性升发,功擅透表泄热,是治疗邪入少阳半表半里所致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头晕目眩之症的要药。西医认为,感冒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有发热、畏寒、流涕、咽痛、头晕、头痛、食欲减退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之所以能防治感冒主要在于其具有以下几种功效:

1.解热作用:柴胡中含有柴胡皂甙和挥发油,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具有毒性低、退热迅速的特点。

2.抗菌抗病毒作用:据研究证实,柴胡除具有抑制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外,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柴胡不仅能够用于治疗感冒,对感冒引起的各种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3.镇咳作用:柴胡中的柴胡皂甙有很强的镇咳作用,其镇咳作用与西药相当,但却没有西药所具有的胃肠道反应和成瘾性。

4.调节免疫功能作用:柴胡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防病、抗病能力,同时又能预防和治疗由感冒引起的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另外,它还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在临床上,用柴胡治疗感冒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其常用方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取柴胡、半夏、生姜各9克,黄芩6克,人参、甘草各3克,大枣12枚,每日一剂,用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此方主要治疗邪入少阳所致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呕吐等症。

2.正柴胡饮(出自《景岳全书》):柴胡9克,陈皮、芍药各6克,防风、甘草各3克,生姜4片,每日一剂,用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此方主要治疗外感风寒所出现的发热恶寒、头痛身疼等症。

柴胡的功效范文3

[摘要]小柴胡汤为和法代表方,具有和解少阳、疏肝利胆、宣畅三焦、健脾和胃、通津液、降相火等功效,切合肝癌肝郁脾虚、肝火内盛的病机,可用于肝癌的预防与治疗,对肝癌常见症状如黄疸、血证、腹水、发热及栓塞后综合征等亦有较好的疗效,与其他诸法合用更可拓展其在肝癌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柴胡汤;治疗应用;肝肿瘤;中药疗法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人参、黄芩、大枣、半夏、生姜、炙甘草组成。一般认为其具有和解少阳、和解肝胆脾胃、宣畅三焦之功。小柴胡汤的主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和少阳提纲证“口苦、咽干、目眩”。第101条指出“伤寒,中风,小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为小柴胡汤的扩大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后世对小柴胡汤的化裁极为灵活,临床应用范围较广泛。本文试结合临床实际探讨小柴胡汤在肝癌中的应用。

1 少阳与肝癌

论及小柴胡汤不能不论及“少阳”。少阳病以相火为本,少阳为标,标本俱属阳,故少阳从本以相火为病为主;就经络脏腑而言,手少阳为三焦,足少阳为胆,故少阳病与胆、三焦及肝有密切关系。相火与命门、三焦紧密联系。相火源于命门,寄于肝肾,三焦为原气之别使。生理状态下,“少火生气”,相火蒸化肾水化生为元气,为人体生命的原动力。“相火以位”,相火当位,则为动力之源。病理状态下相火离位,“壮火食气”,而成燔灼之势。周岱翰教授认为此语是对肝癌过程中肝火内盛病机的精确描述。小柴胡汤功能疏利三焦,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枢机动转,则相火归路通矣。相火归位,燔灼自息。

肝癌主证常表现为上腹及胁下肿块、右胁疼痛、黄疸或腹水等,症状及体征类似于中医“黄疸”、“膨胀”、“积聚”、“瘕瘕”等疾病。肝癌病及上、中、下三焦,与脾胃、胆腑关系最为密切,兼症常见癌性发热、黄疸、腹水、出血等。小柴胡汤功能疏肝利胆、疏肝健脾和胃、降上逆之相火,契合肝癌病机,因此以小柴胡汤灵活化裁在肝癌病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小柴胡汤防治肝癌

2.1 对肝癌的预防作用:小柴胡汤对肝癌有预防作用,这已为中日两国的临床研究所验证。如日本Oka等观察小柴胡汤对肝硬化患者肝癌累积发生率及累积生存率的干预作用,将26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小柴胡汤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经过5年的长期随访,治疗组肝细胞癌累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果剔除HBsAg阳性病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5年生存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如果剔除HBsAg阳性病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研究表明,小柴胡汤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可作用于肝细胞癌发生的起始阶段。

2.2 对肝癌的治疗作用:肝癌常见相火为患,口苦口干、发热胁痛、胃纳减退、胁下痞块、大便干结、黄疸等为肝癌常见的症状。其病机为相火逆上、木横乘土、瘀血结聚于胁下;相火升炎,津血易耗,是以少阳之病,独传阳明者多。故肝癌病初多见少阳阳明合病。相火逆上,不能下藏,则上愈热而下愈寒;相火不能蛰藏于肾水,则肾水渐寒,火不生土,脾肾俱虚,水湿内停,水肿膨胀之疾作矣。故肝癌晚期多见三阴病。治疗宜敛降逆上之相火,兼调脾胃,用于肝癌颇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柴胡汤不仅有明显的改善肝功能和抗纤维化的作用,且具有增强免疫、诱生细胞因子、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等作用。现代临床报道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癌皆有良效。如常敏毅以小柴胡汤加味(柴胡35g,黄芩20g,法半夏20g,党参30g,生甘草5g,藏红花1g,有腹水者另加龙葵30g治疗原发性肝癌,其中对疼痛、发热总有效率达86.7%,腹水总有效率67.2%,呕吐为53.4%,不思饮食为33.0%。赵红鹰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采用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并配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其中癌灶客观疗效评定结果与仅使用放疗、化疗、介入治疗比较,有效率前者为36.67%,后者为23,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为46.67%,后者为6.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2.3 用于肝癌常见症状的治疗

2.3.1 用治肝癌黄疸:黄疸是肝癌常见症状。黄疸初起,因湿热内蕴、肝胆不利而成者,以往来寒热、厌食呕恶、面目身黄为特点;治当和解退黄为法,方用小柴胡汤,临证常可加茵陈蒿、栀子清热利湿退黄。

2.3.2 用治肝癌出血:出血是晚期肝癌患者最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相火燔灼是诱发肝癌出血的重要原因,小柴胡汤能降逆上之相火,使之归位,燔灼息而血自止。小柴胡汤和解枢机,通表达里,通津液,和胃气,实乃和法之代表剂。如呕血于上者,由相火逆上、胃气不和所致,使用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呕哕自止,血自安静,而不上潮矣。小柴胡汤能疏肝理气,健胃和中,升清阳,降浊火,通津液,化痰饮,从而使肝气条达,脾升胃降,气机升降疏畅而不郁,水津四布畅达而不停,为治疗及预防血证怒复、食复、时复及呕吐、泄泻等兼症的首选之剂。

2.3.3 用治肝癌腹水:腹水也是肝癌常见症状,属中医“臌胀”病范畴。肝、脾、肾功能失调以致气滞、血瘀、水停腹中是形成臌胀病的主要病机。小柴胡汤有疏利三焦、疏肝解郁之功,从而达到气机畅达、水道通利之效。

柴胡的功效范文4

柴胡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其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北柴胡又名黑柴胡、硬柴胡、竹叶柴胡、津柴胡等,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质硬而韧,气微香,味微苦。南柴胡又名红柴胡、狭叶柴胡、软柴胡等,根较细,圆锥形,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柴胡分布较广,在我国东三省及内蒙古、冀、鲁、苏、皖,陇、川、豫等多个省区都有出产。北方地区多习用北柴胡。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

柴胡是常用药之一,多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及脱肛等。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柴胡命名的方剂就有6首(共112首),其中最著名的方剂就是治疗少阳经病的大、小柴胡汤,还有一首四逆散方,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组成,多用于治疗阳气郁结厥逆证引起的手足不温,腹痛、泻下等。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散,最初用于肝郁血虚症,后将其加减又衍化出很多变方,到现代有很多已被制成中成药。明代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中又有以散表寒为共同功效的六个“柴胡饮”,其中正柴胡饮被制成中成药。正柴胡饮由柴胡、防风、陈皮、芍药、甘草、生姜组成,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等,用水煎服,疗效显著。此外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是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和芦根组成的,可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治疗属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症。常用中成药柴银口服液主要由柴胡、金银花、黄芩、葛根、荆芥、青蒿、连翘等药物组成的,可清热解毒、利咽止咳,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属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咽痛、汗出、鼻塞流涕、咳嗽等症。以上三种成药都是用于治疗外感证的,但使用时仍需注意区分,如果感觉怕冷并伴有发热头痛无汗且舌苔薄白,多属于外感风寒证,应选用正柴胡饮或感冒清热颗粒,二者之中,正柴胡饮多用于外感风寒的初期,症状较轻,当发热较重或咳嗽咽干时则选用感冒清热颗粒。而柴银口服液则适用于发热的同时伴有出汗、怕风,且有热证表现如流浊涕、舌边尖红、舌苔黄等。近年来有实验证明,柴胡的退热效果非常明显,有临床报道其制剂对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在24小时内退热率高达80%以上。

柴胡的功效范文5

患者,女,38岁,2016年5月22日以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热伴咽痛2周初诊。患者5月9日开始起病,前2d发热有恶寒,发热持续2周,每于傍晚17:00至夜间23:00发热,测口温38.6~39℃,无汗,伴有明显咽痛、两下颌酸痛及胸痛,无头痛,不咳嗽。纳食差,睡眠一般,二便尚调。5月19日查甲状腺功能提示总T3.05nmol/L(增高),总T.229.83 nmol/L(增高),TSH0.10 mU/L(略低)。经当地人民医院门诊诊疗,临床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经静脉滴注治疗1周,疗效不显而转诊中医。患者8岁时有肠伤寒病史。其人面色黄暗,精神疲倦,脉弦细,舌红,苔腻白。

处方荆防柴归汤:荆芥20g,防风20g,柴胡根30g,黄芩5g,姜半夏15g,党参15g,生甘草15g,当归10g,川芎15g,白芍30g,白术20g,茯苓20g,泽泻20g,干姜10g,红枣20g,7剂。1剂/d,水煎分2次服。

6月12日第二诊:服药7剂后发热完全退净,药后易汗。纳食与体力明显增加,咽痛大减,下颌酸痛及胸痛缓解。末次月经4月22日,既往月经规整。脉弦细,舌淡嫩红,苔薄腻。

与小柴胡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善后,水煎,每剂服2d。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见于中年妇女。发病有季节性,夏季是其发病的高峰。起病时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起病多急骤,发热,伴以怕冷、寒战、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最为特征性的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和压痛,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重。病变腺体肿大、坚硬,压痛显著。有的患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自数周至半年以上,一般约为2~3个月,故称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热用小柴胡汤是黄煌教授较为成功的经验。

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热用小柴胡汤的依据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热,短则十天半月,长则数月。通常每天傍晚开始体温上升,发热时寒热交替,半夜到凌晨退热,退热时伴有出汗。这种热型,与小柴胡汤主治的“往来寒热”“休作有时”一致。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多伴有甲状腺肿大疼痛。而颈部的疼痛,可以视为小柴胡汤证“胸胁苦满”的延伸。

临床观察发现,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热大多见于女性,特别是见于月经期感冒后的持续发热。这种经期发热,与《伤寒论》所谓的“热入血室”相似,而热入血室证的主方,就是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热,起效比较快,通常在3~5d内退热。

小柴胡汤用于亚怠性甲状腺炎发热的经验

柴胡的用量宜大,通常为30~60g。张仲景小柴胡汤用“柴胡半斤”,如按1两等于15g折算,应该达到120g,那么本例患者的药量还是保守的。另外,柴胡宜用地下部分,即柴胡根。如用柴胡叶,退热效果不能保证。有报道称,柴胡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中柴胡皂苷的含量有7倍之差。退热时柴胡要重用,甘草也应重用,其用量笔者多采用柴胡的50%。柴胡、甘草是小柴胡汤的主药。从《伤寒论》原方加减可见,方中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均可以减,唯柴胡、甘草不可去。柴胡、甘草同用退热作用好。宋代《普济本事方》以柴胡、甘草同用,治疗伤寒之后体瘦肌热,名柴胡散。

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热用小柴胡汤加味与合方的经验

柴胡、荆芥、防风,是后世常用的药对,荆芥连翘汤、荆防败毒散、十味败毒散等方中均有如此组合,大多用于发热、肤痒、身体痛为特征的疾病,加入小柴胡汤有加强祛风散热透邪的功效。

柴胡的功效范文6

    1 儿童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个亚型,3岁以前发病,以社会交往能力有质的损伤、语言发育障碍、行为刻板和兴趣狭隘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依赖医学及教育康复等手段治疗训练,尚无临床治愈案例报道。近年来,临床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儿童自闭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药用:柴胡10 g,煅龙骨15 g,煅牡蛎15 g,桂枝6 g,党参12 g,黄芩6 g,姜半夏9 g,生甘草6 g,熟大黄6 g。每天1剂,水煎服。随症加减服用1个月,疗效明显。

    2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临床患者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根据舌脉诸症临床辨证证属心胆虚怯型,邪郁少阳。治法宜和解少阳、安神定志,笔者临床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加浮小麦30 g、生地15 g。水煎服,每日1剂,5剂后症状减轻,睡眠可达7~8 h,原方继服30剂,诸症尽除,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有研究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对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发病、治疗和预后有重要影响[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良好方药,且临床未发现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 梅尼埃病

    临床辨证证属邪郁少阳,阴虚饮停型梅尼埃病。治疗予和解少阳,通调津液,潜镇安神。笔者临床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药用:柴胡20 g,龙骨30 g,牡蛎30 g,党参12 g,半夏10 g,黄芩12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2次服。当日服药后未呕吐,夜间安然入睡,次晨眩晕减轻,恶心欲吐,双耳堵塞感均除。连服7剂,眩晕、呕吐均愈,大便正常,又服7剂以资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发。有大量研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梅尼埃病[3],能和解少阳、通调水道,使津液重新分布,从而纠正水饮停聚、津液匮乏的病症,临床疗效显着。

    4 精神失常

    患者平素善愁易怒,郁郁寡言,自觉畏寒、乏力、失眠多梦,随之精神失常,语无伦次,继后打人骂人,毁物撕衣,经西药治疗效果欠佳,时好时坏,求诊时,患者已数日未眠,举止言行异于常人,面赤怕风,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薄,脉弦细。笔者临床药用:柴胡9 g,龙骨30 g,牡蛎30 g,半夏9 g,茯苓15 g,桂枝10 g,大黄10 g,黄芩12 g,珍珠母15 g,龙胆草15 g,甘草6 g。并加服重镇安神药,药后即能入睡,连服7 d,语言不乱,举止正常。数月余来就诊,一切如常,随访6个月未见发作。柴胡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可协调阴阳,祛痰调气,定志摄神,能有效改善神经系统耐药,控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作。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柴胡龙骨牡蛎汤的抗神经作用机制[3-4]。

    5 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眩晕为肝阳上亢、扰动清空所致。现代医学认为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以眩晕、头昏、恶心、猝倒等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偏头痛、颈项痛或酸胀僵硬、颈椎活动受限,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丹溪心法·头眩》提出“无痰则不作眩”。究其根本原因,系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导致风阳上扰,加之气血不足,痰瘀互阻,清阳不升,脑失所养而致。治以疏肝解郁、滋阴潜阳、平肝定眩为法。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工作,临床上广泛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笔者具体用柴胡10 g、生牡蛎20 g、生龙骨20 g、黄芩10 g、半夏10 g、党参20 g、桂枝10 g、茯苓20 g、川芎15 g、天麻15 g、葛根15 g、桃仁10 g,临床效果明显。研究结果表明[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能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动脉系统供血情况,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6 经断前后诸证

    经断前后诸证属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绝经综合征”。目前西医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又增加了罹患中风、胆囊炎、子宫内膜癌、血栓性疾病、乳腺癌等疾病的风险。笔者根据其发病的原因及特点[6],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方用:柴胡15 g,龙骨20 g,黄芩10 g,生姜5 g,人参10 g,桂枝10 g,茯苓15 g,牡蛎20 g,半夏10 g,大枣5枚。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随临床辨证加减3周,疗效满意。

    7 强迫症

    中医学认为,强迫症的发生多由外界精神刺激,七情过伤,久则成瘀成痰,痰瘀互结,导致肝、胆、肾、脑等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属于“郁证”、“癔症”范畴。对于强迫症的治疗,关键在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系仲景为伤寒八九日,误用攻下,使病邪内陷,出现“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形成表里俱病虚实互见的变证而设,现代医学中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效果满意,其中柴胡苦平,疏肝开郁,黄芩苦寒,清热燥湿,两药相合,升清降浊,调和表里,柴胡用量4倍于黄芩,更突出了解郁作用。半夏、生姜、茯苓化痰降逆止呕,宣窍安神。龙骨、牡蛎重镇安神,祛痰镇惊。大黄、桂枝破瘀血,通心阳,逐胃热,止谵语。党参、茯苓、大枣健脾养营,共同起到补养心脾的作用。现在临床上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强迫症,疗效显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7],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明显升高下丘脑、纹状体、边缘区和大脑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及其代谢物水平,可促进大脑皮质和纹状体的多巴胺(dopamine,DA)系统,抑制丘脑下部的去甲肾上腺素系统,有显着的抗抑郁作用。从而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8 胆心综合征

    胆心综合征是指由于胆管疾患所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活动失调以及心电图异常,而心肌本身无原发性病变的临床综合征。胆心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误诊率较高,常被误诊为心脏疾病,造成病情迁延,彭小艳[8]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胆心综合征,效果满意,其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镇静、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

    9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这类患者具有反酸、烧灼感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及声嘶、咳嗽、胸痛、腹胀等不典型的症状和食管外表现。临床用药效果不理想,且停药后极易反复,容易合并抑郁、焦虑状态,因而导致患者反复求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临床实践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用:柴胡12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桂枝10 g,黄芩10 g,半夏12 g,茯苓20 g,大黄9 g,生姜3片,红枣10枚。每日1剂,水煎取400 ml,早晚分2次服。2周后诸症均明显好转。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抑制胃酸过度分泌和解痉止痛作用,其中大黄、桂枝、黄芩、黄连等都有一定的清除Hp的作用,诸药合用对缓解与消除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有显着功效[9]。

    10 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指60岁以上首次发病,以持久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其特点为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繁多的躯体不适症状。抑郁障碍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或情感性障碍。在65岁以上人群中,抑郁症患病率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近年来西医多采用抗抑郁药治疗,但副作用较多,患者依从性差。有医疗机构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获得良好疗效[10]。现代中医学认为,郁病是人体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以脑神不爽甚至脑神被遏所致的以情绪低沉为主要症状,以气机不畅、气血阴阳功能失调为主要病机的全身性疾病。

    11 心脏神经症

    心脏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神经症的一种类型。是由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组精神神经症状。属于中医“心悸”、“胸痹”、“郁症”、“脏燥”等病范畴。临床表现为心悸、胸痛、胸闷、气短,眩晕、乏力、睡眼障碍等症状。中医治疗心脏神经症效果肯定,临床应用《伤寒论》中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脏神经症疗效颇佳。据临床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的主要功效有:①调整心血管系统功能,有利于降低血压,增强血管壁的弹性;②协调阴阳,祛痰下气,通上宣下,对神经系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③治疗虚实痰火于一体,整体协调,上下内外兼顾,确能使人稳定情绪,自我松弛,自我调整,达到心理平衡。临床观察表明[11],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脏神经症,较常规西医应用艾司唑仑与美托洛尔的治疗方法效果更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缓解患者的心悸、胸痛、胸闷、气短、眩晕、乏力等症状效果较显着,同时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患者的依从性亦良好。

    12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以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和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我国血管性痴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血管性痴呆属祖国医学“痴呆”、“呆病”范畴。一般认为,病机为髓海不足、痰浊瘀血阻滞脑窍,故临床多以补肾填精,化痰祛瘀论治,然而,临床效果欠佳。有学者认为,除上述病因病机外,有一个重要的病机即为阴阳失和,现在临床上遇到许多血管性痴呆患者,表现为昼夜睡眠颠倒,神志障碍[12]。张仲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治少阳病误用火攻而致邪热扰神之证,调和阴阳,故本方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之阴阳失和符合病机。临床实践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血管性痴呆[13],在综合疗效、MMSE及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有显着性优势。故此方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上一篇四级考试作文

下一篇人生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