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姑娘范例6篇

回族姑娘

回族姑娘范文1

论文摘要:文山苗族在其长期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婚姻模式,在恋爱、婚礼上呈现出不同样式。在对待苗族传统婚姻模式上,只能继承其积极成分,抛弃其消极成分,给苗族婚姻道德赋予新的内容和含义。

“苗族是他族对整个苗族的族称”。苗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史学家认为,黄帝是今天汉族的先民,而蛋尤则是现代苗族的先民。汉史与苗族史话均有记载:“蛋尤因与黄帝发生争战,后退出黄河流域,成为三苗集团的成员之一,三苗被禹击败后,苗族先民逐步西迁,唐宋时期,苗族深人到黔西北、滇东北和川南一带。”明末清初,苗族开始迁人文山。《邱北县志》载:“苗族明初由黔迁人”,《马关县志》说得更具体:“苗族,本三苗后裔,其先自湘窜黔,由黔人滇,其来久矣。”可见,“文山的苗族是明清之际从贵州省迁来的”。我国的苗族分为三大方言区域:即以湖南西部、贵州东北部、重庆等为主的东部苗族;以黔东南、广西一部分地区为主的中部苗族;以阳、遵义垂直以西云南大部的西部苗族。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苗族894万余人,云南省共有苗族人口104万,其中,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苗族人口为420589人,约占全州人口总数3322720的 12.66%,文山州的苗族人数占云南省苗族总数的40.44%,是云南省苗族最多的地州。

苗族婚姻是苗族“男女两性结合而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形成了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夫妻关系。”在苗族婚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经历过血缘婚、对偶婚等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苗族的婚姻逐步从对偶婚转变为一夫一妻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女子对于夫妻居住地的变化,因习惯的惰性决不是那么适应,于是有了举行婚礼后,新娘即返回娘家居住,只有逢年过节或农忙之时才到夫家小住几天,直到怀孕临产才到夫家长住的“坐家”的习俗(“坐家”指夫妻结婚后,女方即与丈夫共同生活在一起,湘西、贵州的苗族在历史上大都不坐家)。

恋爱

苗族恋爱时机多选择在一年一度的“踩花山”(后来成为一种健康的娱乐和集会场所),这是苗族青年男女恋爱寻偶的美好时机。苗族青年男女通过在一起对歌、跳舞,小伙子和姑娘得以相互认识、了解,当男女双方相中了合意人,便向对方倾吐爱情。一日相爱,男方以花裹脚和花围腰带赠送女方,而女方也拿出自己千针万线绣制的花帕、包头回赠。有的姑娘手里拿着作为苗族青年男女初次定情信物的小圆镜,在花山场卜找到她心中所爱之人后,就以镜为凭ii‘下终身,或约定来年相会。凡参加踩花山的男女青年,不论已婚未婚,都可以自由选择对歌,他人不得干预和阻止,但山歌的内容应该是健康的,尤其是已婚男女,不能在对歌时贬低白己和对方的配偶,以免影响家庭关系。除踩花山外,横箫和响蔑也是苗族青年男女恋爱的媒介,头不便表达爱情的男女青年,通过横箫和响蔑传情,知音的男女一听到横箫响,就知道是什么人吹的,送情的是什么人。姑娘只要听到箫音,便知对方约自己在某时某地约会。

一般碍于启齿的姑娘,也可以通过响蔑的音调把白己的意思传递给情人。另外还有对歌,尽管互相不熟悉,只要对上一次歌,便知对方的清,多数苗族男女通过对歌而结成夫妻。对歌有两种形式,一是面对面对歌;一是隔山对歌(用猪尿泡绷紧筒底的竹筒,中间牵上长长的线,两方各持一头,线拉伸后可通话,因此,也叫“土电话”。凡已婚的女子,其夫一般都不允许对歌。

在苗族传统婚姻中,说亲是促使男女走向婚配的重要手段(即使是自由恋爱也这样)。说亲的形式有以下几种:男女双方互不认识的,先由叔伯带着男方去向女方求婚,女方答应后,再托媒前去说亲;属男女双方白己交往认识,彼此情投意合的,直接由媒人和叔伯带着男子前去说亲;男女自愿结为伴侣,且女子已到男子家中居住的,只需媒人和叔伯去女方家说亲就行r。

苗族的媒人均由男子担任,称为“媒公”(夫妻双全,有儿有女,能说会道的正派人)。一桩亲事需请两个媒人,称为“大媒公”、“二媒公”,女方也要相应托请合适的媒人与之对话。由媒公、叔伯带着男方去说亲时,一般要带两壶酒、两斤肉、一定的香烟和几百元钱,还有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说亲时间 一般在晚上,待大家坐定后,男方卜动向女方父母敬烟,若女方父母接烟就表示这门亲事有进展,有希望;若女方父母不接烟,就说明女方父母不同意。女方父母接过烟后,男青年用碗将自己带去的酒倒给女方父母和白己的媒公、叔伯每人一碗。双方一边谈,边喝酒,媒人表明来意,介绍男方的姓名、年龄、家境、为人等基本情况,征求女方父母、叔婶、哥嫂的意见。若同意就叫女子出来,征求她的意见,男子要趁机向女子求婚,女子若同意,这门亲事就算定了。此后,双方媒人就可商议酒席和送彩礼事宜(可当场商议,也可另约时间。)商议时,男方蝶人要在房屋中间摆一张桌子,在桌上放6个斟了酒的小碗,然后邀请女方媒人和叔伯入席,男方媒人坐e:席,女方媒人坐}子席,双方叔伯在左右侧坐,女方父母和

其他人不人席。经过一番周折,一切事宜经双方商量妥当后,男方媒公就可以带着男方家人离开女方家,路近的连夜赶回,路远的可去亲戚朋友家住夜,第二天再走,绝不可在女方家过夜。

婚礼

苗族的传统婚姻有父母包办和自由恋爱两种形式。包办婚姻,通常是女大男小,男女双方又多为亲戚关系,在姑娘还未成年之时,男方父母就送给姑娘衣裙等物品即为定婚,待姑娘长大后再正式结婚。成婚之时,男方家要向女方付一定银钱作为身份钱,女方家也要给女儿一定的嫁妆,比如以一头牛或一头猪作为女儿的嫁妆等。

自由婚姻,各地苗族的凤俗不一。当今马关、麻栗坡两县的苗族青年男女利用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以对山歌的形式选择配偶。《马关县志·风俗志》载,每当正月踩花山时,“众苗女遥立场外作羞涩不前态,有苗男子以油脂涂于长绳,两人拉其端围之,故作欲污女衣之状,诸苗女乃被迫r上场,或三或五相聚而立,任凭苗男选择。”倘若某男青年看中某姑娘,小伙一子便撑开一把花伞,罩住这个姑娘,并首先主动唱求爱的歌。“如姑娘也有情意,便以唱歌回答,如不同意,以沉默拒绝或从伞底下溜走。经对歌,双方情投意合,男方便察告父母,寻找蝶人到女方家提亲。对于男女自愿缔结婚姻,父母又不同意的,则女随男奔。男的把女的藏在亲戚家,然后找媒人告诉女方父母。”

苗族结婚形式除男家方迎娶,女方家陪送外,在马关的“红苗”、麻栗坡的“自苗”中,偶尔还有抢婚习俗。抢婚有两种,一种是男女双方恋爱成熟之后的一种象征性的仪式,具体是由男方事先约几个亲戚到女方村庄旁等姑娘出门,把姑娘“抢走”。女方兄长一旦发现,便邀人假装追赶,一直追到男方家,让男方家以酒饭款待或赠给若干银钱礼物。“姑娘被抢到男方家后,男方家用一把伞将她罩住,在事先为她安排好的住处,由男方伯母或其他应约的女性长者用一只活公鸡在姑娘头上绕三圈,谓之‘捉魂’。姑娘便可正式成为男方家成员。待二三日后,男方家才正式聘请媒人去女方家说明情况并求婚。这时,女方父母要做些形式上的吵骂,最终才答应男方,然后商议礼金,择吉日举行婚礼。女方父母一旦答应婚事,男方就必须将抢来的姑娘送回娘家。”另一种抢婚,则是真正的抢劫,即由男子约上儿个同辈到女子所住的村庄旁等候,一见姑娘出村,便强行抢到男家,在他们看来,姑娘一旦被抢到男方家,便丧失了再回到娘家的权利,日后,男方仍然需要派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待姑娘和其父母都同意后,方可举行婚礼。婚礼一般选择在十月、冬月或腊月(这期间是农闲,有粮食,且无雷声)。

苗族娶亲很隆重,也很热闹。迎亲的队伍有媒人、新郎、陪郎、叔婶、弟妹、亲戚、单日去双日回(迎亲的人数也是单数去双数回)。迎亲队伍到女方家后,要经过摆场、清礼、认亲、猜调,拦路这五道关卡,才可以把姑娘娶走。摆场关是女方家设在家门前方的关卡,此关有一个守关人,当迎亲的队伍到来时,女方的守关人就起身相迎,或递烟或敬茶,并以此为题,展开对歌比赛。清礼关是女方家在清点礼金、礼品时设的难关,此关过不去,迎亲人就不能享用晚餐。认亲关是男方为报答女方家对女儿的养育之恩和感谢女方家的热情款待而向女方父母、叔伯、兄嫂、弟妹所举行的跪拜礼。猜调关是赛歌关卡。拦路关是在迎亲队伍返回时,女方的若干人给迎亲队伍敬酒送别的仪式(名为敬酒送客,实则以酒醉人,从中取乐)。这五关,是考验男方媒人的聪明才智,检验男方家庭经济实力,衡量迎亲人酒量,作为一种形式,当然也是考验男方是否真诚的方法。

认亲中的跪拜礼,是在娶亲进程中新郎伴郎应向亲友重复跪拜四次,以考验男方对婚事是否执着。第一次跪拜是在订亲时,由媒人带着新郎和伴郎去认识女方的爷奶、公婆、父母、哥嫂、弟妹等亲属,新郎和伴郎向女方的亲属敬两杯酒,就地跪拜行礼。第二次跪拜是新郎到女方家娶新娘的当天晚上,在女方的家人、亲属和帮忙的人全部到场以后,在堂前铺上一张草席,由男方媒人主持,让新郎和伴郎首先拜祖堂,二拜爷奶公婆,三拜父母叔伯,四拜媒人管事,五拜厨官饭匠,六拜哥嫂弟妹,七拜帮忙弟兄,八拜双方娶送亲之人。行跪拜礼要求很严格,新郎和伴郎不仅要双膝卜跪,还必须双掌触地叩首两次。第三次跪拜是在娶亲队伍出发之前,女方家堂前铺上草席,新郎和陪郎得向女方父母、媒人和娶亲的帮手跪拜。新郎把新娘娶回家后,当晚还得举行第四次跪拜。其程序和气氛与第二次跪拜相同,由新郎和伴郎向男方的亲属和帮手跪拜。每一次跪拜,新娘都不参与。

新娘被迎娶至男方家的路上,由小姑陪伴步行,途中要吃一顿晌午,不管从新娘家到新郎家路程远近,都必须在傍晚时进家(如新娘、新郎住同一寨子,新人也要到野外走一走,在野地里吃顿晌午,到傍晚才能回到新郎家。正如俗语所说:“苗族讨老婆,不黑不进窝”。新人(指新娘)到达新郎家门前,必须举行进门礼,然后才进入洞房,晚上不闹新房,“当晚新娘新郎不能同床”。这是因为大多数苗族认为,婚礼期间有客人在,影响不好。新娘由送亲女伴陪宿,第二天或第三天新娘在丈夫陪同下再返回娘家(俗称“回门”)。在新婚后的三年内,夫妻俩每次回到女方家,进门时都要鸣放火枪或放鞭炮。这三年中,每年的正月初二,男方都要带着肉、鸡、半巴把等食物到岳父岳母、叔伯婶娘家拜年。

在文山州内,苗族的婚姻在各地、各支系又略有不同。马关县夹寒著“红苗”(孟卑)男女婚姻基本上是自愿结合,由男子偷偷将女子带到自己家中,然后向女方家求婚。苗语中“伯之”,实际上是“抢婚”(但以现在人的眼光来看,实际上是自由恋爱,也叫“悄悄地走”。)的一种,两三天后,男方派两个媒人带着酒向女方父母及其亲友倒酒赔礼。倒赔礼酒之后,还要向女方父母支付一定的礼金,并准备数十斤甚至几百斤肉,几卜碗酒,宴请女方亲友。男子将女子带走时,如女方兄弟知道,要追赶,甚至追赶到男方家,男方家招待吃一顿酒饭,有时还要赠送追赶者一定礼金,方可将追赶者打发回去。除“伯之”外,也有由父母请媒人订婚的。夹寒答的“红苗”盛行“转房”,即兄弟死了,哥哥或弟弟均可娶其妻,死者的兄弟如拒绝,可以转给堂兄弟,若堂兄弟也拒绝,才能转嫁于外家男子。江坡脚阿得上寨(马坊上寨)“青苗”(孟斯),盛行姑母与舅父的子女通婚,并且多早婚,由父母包办,订婚时男方要支付礼金。在订婚当天,男女双方家人和亲友共吃槟榔,以象征团结和友好。麻栗坡县塘子边“白苗”(蒙豆),解放前流行姑舅婚和转房制,“据26对夫妇调查材料看,行姑舅婚的有7对,弟娶其嫂和兄娶其弟妻的2对。有多妻现象,在26对中有4对是多妻。”马街瑶人旁的“白苗”,则盛行抢婚风俗。男方事先派两名男青年到女方住的村子旁等候,姑娘出来就抢。把姑娘抢到男方家后,在姑娘的房前,先用一把伞将其象征性地罩住,再由一老妇人捉只公鸡,在姑娘的头[绕三圈,即“捉魂”,经过这一仪式,姑娘便正式成为家庭成员,无论是自愿被“抢”来的或真被抢来的,都不能离开男方家,在抢后三天,男家派两个媒人到女方家求婚。媒人去时要带些烟酒,招待女方父母。经过求婚、交礼金后,另择吉日正式接亲。但在接亲前夕,须将抢来的姑娘送回娘家。

苗族在缔结婚姻和举行礼仪过程中有不少禁忌。如忌打雷下雨时接新娘,认为不吉利,今后孩子长不好;妇女不能在长辈面前走过,要绕到他的座位后过去;不是当家的妇女不能楼;媳妇只能同丈夫和婆母同桌吃饭,不能同公公同桌吃饭等。

苗族先民到了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逐渐取代采集、渔猎。男人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也日渐提高,男子也要求把私有的财产传给子女。所以,婚姻形态从族外婚,经过不稳定的对偶婚,逐步向一夫一妻制过渡正是适应了社会的这种变化。“从妻居变成从夫居”,母系氏族演化为父系氏族成为历史事实。

文山苗族的这一深刻变化确有历史遗迹。.文山苗族《留姑娘》中写到:“远古的时候,人类的婚姻,儿子嫁出去,姑娘留下来。留下来做哪样?留下来讨新郎。留下来管家常。绣花纺麻线,织裙裁衣裳。姑娘手灵巧,样样都停当。可是盖房子,姑娘没主张。地基不会挖,木料不会找。柱子立不起,椽子搭不上·一再说种庄稼,姑娘也没法,不会挑粪草,不会犁和耙……又说放牛羊,姑娘更着难,路远难得走,山高不好攀。”居于此,“阿爹改了心,阿妈变了意。儿子留下来,姑娘嫁出去。几子管家常,样样都在行,盖房种庄稼,又会放牛羊。”劲正是男女在生产劳动中的这种变化,使苗族先民实现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到以男性为中心的父系氏族的转变。马关、麻栗坡等地苗族的“抢婚”习俗,实际上是苗族先民从母系到父系、由“从妻居”到“从夫居”转变的印迹。

婚姻选择限制

长期以来,苗族与其他民族包括汉族很少通婚。历史上造成的一些隔阂以外,风俗习惯、语言不同,给彼此间的通婚带来了很大困难。另外,苗族长期以来实行的族内婚制(婚姻是在同一部落的两个或几个氏族之间进行)也造成了苗族与其他民族不易通婚。在一些苗族地区,出嫁姐妹所生子女不能通婚。因为姐妹之丈夫按习惯,无论同姓与异性,都以兄弟相称,姐之夫称兄,妹之夫称弟,所生子女相互的称呼与亲兄弟姐妹间的称呼无异。在苗民看来,兄弟与姐妹禁止通婚同样适用于姨表兄弟姐妹。

受流放的影响,在婚姻选择上,与汉族接触比较多的苗区,受生辰八字的制约,苗族男女要选择互相匹配的生辰八字。如属虎的不能和属猪的相配,属狗的不能和属鼠的相配。有的地方服饰不同不能通婚,辈分不同也不能通婚。另外,苗族有严格的婚姻限制,即同姓不能通婚。

回族姑娘范文2

玉米棒:非洲刚果农村青年男女的婚恋往往以赠送鸟与玉米棒的方式来确定。小伙子向姑娘求爱时,常常把一只烤熟的鸟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并且说:“这只鸟是我亲自打死的。”如果姑娘看中了他,就会收下这只鸟,并且回赠一个玉棒子给他,满脸微笑地对他说:“这玉米是我亲手种出来的。”于是,两人定下终身的大事。

槟榔:缅甸勃欧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爱的方式有单独进行的,也有结伴同行的。小伙子来到姑娘家,姑娘用槟榔招待小伙子。开始时,小伙子说话转弯抹角,熟悉以后双方便直接了当地谈起恋爱来。此后,小伙子经常来到姑娘家里,姑娘的父母也非常知趣地有意避开。当男女双方产生爱情时,小伙子便用槟榔盒作定情之物送给姑娘。

缅甸勃族青年男女谈恋爱比较自由。晚上,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地来到姑娘家的屋子旁,或直接进了姑娘家,边吹弹乐器边向姑娘求爱。这时姑娘拿出槟榔招待小伙子。小伙子也用自己随身带的槟榔招待姑娘。如果姑娘接受了某个小伙子,其他的小伙子就自觉地离开,绝不打扰他俩人的谈情说爱。

蜜糖水:按照俄罗斯的传统婚俗,相亲这一天,媒人把小伙子及父母领到姑娘家,与姑娘及双亲见面。双方见面后,小伙子和他的父母穿堂走过或站在门外的台阶上,对姑娘进行评论,交换意’见,决定是否向姑娘求婚。这时,姑娘的母亲端来一碗糖水,如果小伙子只用嘴沾一下碗边,不饮碗中蜜糖水,说明小伙子不爱这个姑娘,如果小伙子把碗中蜜糖水一饮而尽,就表示他相中了这个姑娘。

咖啡:欧洲巴尔干半岛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小伙子向姑娘求婚,会受到热情的款待。姑娘家准备好丰盛的酒菜,迎接前来求婚的小伙子。席间,小伙子可以尽情地向姑娘倾诉爱情,毫不羞涩。酒罢饭毕,主人把一杯咖啡端到小伙子面前,让他品尝。求婚成功与否,全由这杯咖啡来决定:如果这杯咖啡是甜的,那就说明小伙的求婚已被接受;如果咖啡是苦的,就表示女方不同意小伙子的求婚。

鱼肉:在苏里南有一印第安人部落,男子向姑娘求婚的方式是送鱼,表示自己是精通捕鱼技巧,能够自力谋生,能承担起家庭重担的男子,如果姑娘有意就会亲手把鱼烹成美味回赠给求婚者。

鸡肉:傣家青年男女恋爱,傣语称为“约骚”,当地汉族称为“串姑娘”。傣历新年那一天,傣家竹楼里到处可闻杀鸡声,鸡烧好后,姑娘穿上盛装,把鸡肉拿到集市上去卖,等候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来买。兴高采烈的小伙子纷纷前来问价,如果姑娘说:“吃了再称”,吃后又加倍要钱,便是不喜欢了。若姑娘喜欢买鸡肉的小伙子,姑娘便会递给小伙子一个凳子,让他坐到自己身边。这时。小伙子说:“我们傣家有句俗话:‘一起吃才香,一起抬才轻’,我俩一起吃,鸡肉才会更香。”姑娘对答说:“我们傣家也有句俗话:‘放开来吃才香,放开来才利索’。这里人多嘴杂,干脆我俩抬到林子里去吃。”姑娘和小伙子便一见钟情。

鸡眼:苗族人在选择结婚良辰吉日时,男方父母一定与媒人同赴女方家商定。女方家杀公鸡一只,煮熟之后,双方共同观看鸡眼,此礼仪一般在深夜举行。如果鸡的双眼全睁或全闭,则表示吉利;如果鸡眼一只睁着一只闭着,则认为不吉利。看完鸡眼,双方就开始协商婚期,一般订在“午日”或“子日”,他们认为这两个日子是大吉大利之日。

鸡酒:居住在贵州省织金洞风景区新庄村的苗族人忠厚老实,勤劳纯朴,苗族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从古至今以自由恋爱为主。

他们的恋爱方式是在“晒月亮”、跳花节、对歌、赶街等集体活动中相识,认识后,就互相以对歌等形式来了解和交流思想感情。如果父母不反对,双方都认为性格合得来、感情较好、有志同道合的理想后,就商定时间由男方请寨中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来提亲。提亲这天,男方请人带来两只大红公鸡来到女方家,把两鸡当众杀死,将两滴血放在酒里混合后让男女双方饮下,表示百年到老;鸡心、肝不切破按原样煮熟吃下。表示永远不变心;鸡肠子也不切断,吃了后表示连接一起,永不分离。吃鸡血酒和吃鸡心、肝、肠时,由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说一些吉利话和比喻词,这桩婚事就定下来了,然后约定时间举行婚礼,这就叫吃鸡酒。

他们结婚一般不操大办,女方也不向男方家要彩礼,只是男方适当给点钱给女方,让他置办一两套衣服裙子和买一点蜡染刺绣用料。女方家一般也不陪送什么嫁妆。婚礼既俭朴又热闹,双方也不因结婚而负债。

茶:新娘茶是广西的婚俗,新娘茶就是新媳妇于婚后的第二天必不可少的第一件事――给亲人敬茶。

回族姑娘范文3

关键词:《阿诗玛》;彝族撒尼人;文化心理 神性

“人类学家在进行文化与人格研究时,主张人的人格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有关,并主要关注文化的传承,他们所使用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濡化(enculturation)’,即个人接受社会文化规范、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文化传统的过程,他们认为,个人是通过文化的学习、适应来掌握应付环境的手段的,因此,文化对跟人的个性、认识和行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选自黄剑波著《人类学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从文化模式论角度来说,彝族撒尼人对于《阿诗玛》的解读以及《阿诗玛》对于撒尼人心理、行为模式的影响,其实都是由其内在文化模式决定的。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彝族先民对于《阿诗玛》的元话语设置是深埋在撒尼人心中人神观的隐喻和影射,后代子民在世代遗传中继承了和先民相似的文化心理。《阿诗玛》对撒尼人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影响,也是文化模式的反映之一。

彝族撒尼人的文化心理模式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源自神性崇拜。先民借助自然万物、神思考,缓解来自自然和内心的焦虑,除此以外神性崇拜还能约束人性中不可调节的原始冲动等,形成规范。这样的神性崇拜和塑造体现在彝族人生活和思考的各方面,民间文学作品和民俗都可以归纳到该民族文化心理模式的外化形式。而《阿诗玛》就是彝族撒尼人神性崇拜的文化心理模式选择的外在文化特质的集中和整合载体。

一、《阿诗玛》的神性解读

(一)命定的神性

《阿诗玛》塑造了一个女神形象。其叙事中常用到的类型元素,例如阿黑遇到的 “难题考验”等元话题,都是爱情故事中常见的,但是极有可能是人们在传唱中添加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抹杀和掩盖阿诗玛神性的塑造。爱情的背后,是注定的神性书写。

1、阿诗玛的出生

所有版本都对阿诗玛的出生进行了大肆渲染和描写。首先是阿诗玛出生的时间,选自西南民族选自《云南民族文学资料 第三辑》:

“妈妈生我,蛇年蛇月蛇日生,属蛇时候生。生我有三日,生我的爹妈,给我取名字――属蛇的年头,属蛇的时候,给我取名字,给我取的名字叫阿诗玛。”(“蛇”字撒尼文读“诗”,故取名阿诗玛。)

蛇年蛇月蛇日生,名字中也有蛇,这样的出生并不是巧合,而是蛇崇拜的表现,阿诗玛女神塑造的重要元素。彝族民间叙事长诗《赛玻嫫》,一般称为“七妹与蛇郎”,讲述了人间姑娘七妹和蛇郎相恋经过磨难最后相守的故事;彝族妇女服饰图案中的蛇形纹;云南楚雄哀牢山中段婚育习俗中将木蛇视为生殖吉祥物,并认为第一个孩子是蛇神与妻子所生;雪子十二支中,高贵的有血的六种中第二种便是蛇。因此,阿诗玛蛇年蛇月蛇日蛇时的出生时间和取名,都说明了她不是一个普通女子。

其次,叙事模式。对神和英雄的出生进行渲染是民间文学常见模式,常赋予人物“异质”特点。常见模式有:特殊怀孕方式、出生时间;外界异象;形象怪异;天赋异禀等。阿诗玛的叙述模式是符合民间文学中神性塑造的大趋势的。

2、与应山歌姑娘身世的暗合

阿诗玛未能逃脱,遇到一条大河,她被水冲走时出现的应山歌姑娘所救。应山歌姑娘是什么人?在《云南民族文学资料》中对她的注释:应山歌姑娘,传说是一个受苦的姑娘,被公婆虐待,后到山岩里成了神。《阿诗玛文献汇编》写到“撒尼传说中,她是一个很有名的美丽可爱的姑娘,出嫁后,由于忍受不了公婆的虐待,就跳崖自杀。她婆婆到处找她,到石崖前喊她,崖石那边有同样的声音回答,以后,大家就叫诗卡都勒玛为应山歌姑娘”。

“十二崖子上,住着另一个姑娘,她的名字叫诗卡都勒玛,她的命运和阿诗玛一样。她是个勤劳美丽的姑娘,大家都把她爱在心上,偏偏她的公婆,对她百般折磨。天造老石崖,天崖四角方,她逃到十二崖子上,把石崖当作家乡。亲人则样喊她,她就怎样回答。可爱的诗卡都勒玛,从此就叫做‘应山歌’。”

在众多异文中都有唱到阿诗玛被公婆和公公虐待的情节,例如《阿诗玛文献汇编》中收编的杨放整理的一则“公公呀,不给绳子要我去找柴,我走到荒山上,找柴找了三大捆,只有一捆是湿柴,烧完了湿柴啊,他们还没说完闲话;婆婆呀,不给背篓要我去找菜,我走到野地里,只有一个围腰的苦菜,吃完了苦菜呵,他们还没说完闲话;丈夫呀,不给小瓢要我去打水,我跑在河边,一手一捧当作瓢来用,打得浑水一木桶,吃完了浑水呵,他们还没说完闲话。”

除此以外,原载于《西南文艺》上的阿诗玛版本中也有相似的情节。阿诗玛不仅嫁给了不愿意嫁的人,在夫家的遭遇也非常可怜。二人命运相似,她最后被应山歌女神所救也是早有埋伏的,更是对于阿诗玛神女身份的巧妙暗示和呼应。

(二)神的责罚还是度化?

在长诗的最后阿诗玛被洪水冲跑时被应山歌姑娘救起,最后变成了回声,看似是神的惩罚,实质上是阿诗玛由人羽化成神成仙的必然结果。不管将这首叙事长诗中阿诗玛和阿黑的身份解读为兄妹还是恋人关系,都不能抹灭――长诗是为了塑造阿诗玛的神性形象,包括了阿诗玛出生时辰的神性设置以及和应山歌姑娘身世的巧妙吻合。

1、阿诗玛消失的必然性

阿诗玛被神女救起,消失变成了回声,其实有人们心理要求的必然性。因为人们对于阿诗玛的设想不是平凡人家姑娘,她美丽善良、聪明能干,对她的预设是神女,所以阿诗玛是不能回到凡间的,一帆风顺不能烘托出人物的神性和特殊性。神女必定要经过磨难,最后的存在方式必定永恒而传奇,才能与整体契合,因此阿诗玛变成回声是大众对神女形象的必然要求。

2、责罚背后的度化

阿诗玛逃离的是恶,逃离恶人折磨难道不应该吗?神的责罚的论断显然已经不能成立。那么又应如何看待最后情节?应山歌姑娘既然已经在洪水中救起阿诗玛,为什么又要阿黑找牺牲来才肯放人?为何大费周章地惩罚使其变成回声,何不让她被洪水卷走变成神女呢?从某种程度上说,阿诗玛是应山歌姑娘的姊妹。首先,阿诗玛身世和应山歌姑娘身世相似。其次,阿诗玛消失后变成回声,这与应山歌姑娘的身份也是一致的。另一方面,阿诗玛变成回声之后的反应。有许多的异文描写阿诗玛变成回声之后和应山歌姑娘一起生活的场景。

“天空出彩霞,红光照四方,彩霞托着两个姑娘,两个姑娘像姊妹一样。两个姑娘去一个屋里住下,两个姑娘亲热地说着知心话,高高的十二崖子顶,开出了一朵并蒂花。” “可爱的阿诗玛呵,耳环亮堂堂,银镯戴手上,脸上笑眯眯,眼睛放亮光。”(选自《云南民族文学资料 第三辑》)

阿黑没有找到要求的祭祀牺牲白猪,阿诗玛没能回家。照理说她应伤心,但文中对她的描写都是乐观开朗的。阿诗玛和应山歌姑娘像姊妹一样非常开心的生活在一起,形象比她之前更加美丽动人了。可见,她蜕变成神女是必然,全文对她的塑造符合另一个应山歌姑娘身份。因此,难以完成的祭祀牺牲、变回声留在十二崖子,实在是有意而为之,是阿诗玛羽化成仙的重要步骤,神对她的度化。

二、《阿诗玛》和撒尼人文化心理模式的相互作用

《阿诗玛》并不是普通民间叙事长诗,是寄托着众多想象的文化符号。其中的人物形象,阿诗玛和阿黑都已神化,神性塑造贯穿始终。

根据公刘在云南圭山撒尼地区了解到的一些新材料,对阿诗玛的研究从一些具体而微的研究中拯救出来,是现实与文本、文化心理相互作用的体现。

“凡遇新婚妇女头胎怀孕,为了保佑婴儿平安落地,需在野中行‘思杜密色达’礼……象征热布巴拉家的大门、柱子、和神位牌。然后将祀神的饭、酒摆好,请毕摩念经,丈夫连射三箭……至此,邪气已经被驱逐,就可以确保生育顺利。据说,射箭者为阿黑,孕妇为阿诗玛。凡祭祀,祈求福佑,就行‘博巴密色’礼。在这一类礼仪中,祈神、供奉对象就是阿黑,在撒尼彝族人民心中,阿黑已经神化相当于汉族的关公。凡遇新媳妇出嫁时,如在途中遇到有石岩,必须绕道而行,其用意在于避免遭受阿诗玛同样的命运。”

射三箭、供奉阿黑、新娘出嫁遇石绕行,都是渴望获取神性的表现。综上所述,这三个习俗不管是受《阿诗玛》影响,还是影响了《阿诗玛》的诞生,都向人们展示了云南彝族撒尼支系的内在神性崇拜。一方面,体现人们的神性崇拜,是神性崇拜的文化心理模式选择的外在表现形式,仪式中表达了对神的尊敬和敬畏。另一方面,在神性习俗中,其实是人们不安心理得到慰藉的过程,对神性角色的自我代入让人们成了神存在的自我确认。在此过程中,人们更加确信阿诗玛和阿黑这两个神性人物的真实性,尽管有部分人不接受神存在的信念,但潜意识仍抹灭不了神性崇拜的族群文化心理模式,反而证明和巩固了文化心理模式的存在。因此,《阿诗玛》故事情节与现实习俗相吻合,证明了《阿诗玛》具有神性,同时也是神性崇拜文化心理模式下现实与文本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总结

围绕阿诗玛的神性体现正是文化心理模式中神性崇拜的证明。而风俗习惯中的神性崇拜,证明了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也是受其内在的文化心理模式所左右的,同时还反作用于神性崇拜的文化心理模式。神性崇拜贯穿了撒尼人的价值观,体现在现实的方方面面,构成其文化核心。(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民族文学工作委员会编.云南民族文学资料第一、三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57年:229.

回族姑娘范文4

黎族:对歌择偶槟榔问亲

黎族婚俗中,对歌贯穿于整个婚姻的始终,对歌择偶则是黎族先人们最常用的一种择偶方式。黎族男女尊崇自由婚恋,通过节庆、婚礼、探亲,赶集和玩“隆闺”等社交活动,用对歌的万式选择心上人,亦用对歌倾情的方式谈情说爱。(“隆闺”是黎语,大意是“不设灶的房子”,黎族习俗孩子长到十三、四岁便要搬到“隆闺”去居住,不与父母同住)。除了对歌,婚恋期间,男女双方还会互赠爱情礼物,海南中部地区多是编织精致的小腰篓、草笠和织绣图案鲜艳的花带,沿海地区的黎族,则以耳环、银圈和小挂包为主。

经过一场甜蜜的恋爱马拉松,如果男女双方表明情意相通,男方在征求父母同意后,就会请媒人带酒、茶和槟榔前往女子家中提亲,说亲一般要经过四次,前两次主要是说明来意,由女方接纳媒礼,但直到第三次女方父母同意亲事,姑娘才可以吃男家送来的食物,俗称吃物订亲一物,主要指男方送来的槟榔,求亲以嚼槟榔定情这一风俗沿袭已久,相传从北宋开始。大家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何小小槟榔会成为终生大事的见证物,槟榔,在海南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待客迎宾的上品,更是联姻婚庆的佳品。槟榔,自古就有待客之果的美誉,“宾”、“郎”在古代都是对贵宾的尊称,从这点就可管中窥豹略见斑。另外,槟榔可以招待远方朋客,预防瘴疠疫病,这一用途也是其成为待客之果的一大缘起。亲事已成定局,第四次提亲,就不仅仅是带食品,还要带钱和服饰等,并与女方父母商定聘礼和吉日。订婚男女一般在订婚日三四年后才会结婚。古时,黎族女子订立婚约还会以纹身标志,由相恋的男子提供图案花纹,女子的姑嫂或姐妹用野刺纹于额头、面颊、嘴唇和颈部,并染之以颜料,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纹身就永久地停留在女子的容颜上,也深深地烙印在其心中,作为他们美丽爱情的见证。至今为止,在甘什岭槟榔谷原住民文化旅游区内,游客还能看到脸上和身上都刻有纹身的阿婆。

TIPS

海南黎族主要集中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其中84.7%分布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琼中、保亭、白沙、乐东、昌江、陵水六个自治县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待遇的三亚、通什、东方三市。少数散居于万宁、儋州、琼海三市和屯昌县等地。黎族的民族语言为黎语,不同地区方言不同。他们信奉“万物有灵”的观念,因此黎族盛行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其中以祖先崇拜尤甚。此外,黎族订婚有一些禁忌,如果恰巧碰上女方家有丧事或者是逝亲的周年忌日,男家就不能前去提亲。另外,在订婚的当天,双方父母不能梳头,否则,子女可能会感染疾病。婚礼举办日期也有禁忌。忌在单月操办婚礼。

苗族:打背传情咬手定情

每逢农历元月初三至十五,苗族小伙子和姑娘们都会迎来他们期盼已久的节日,选偶诉情的隆重节日――打背节。苗家人一般会选择风景秀丽之地,认真梳妆打扮后的年轻男女齐聚于此,小伙子们有的提着画眉笼,有的拿着土电话,多用鸡皮蒙于竹筒的一端,中间系一根麻线自制而成,希望借之通话传情,小伙姑娘们个个笑逐颜开,情意绵绵。节日场地上,人山人海,一片欢声笑语,放眼望去满是容光焕发,活力四射的年轻人。突然,小伙子惊鸿一瞥,劈开人群,冲到一个姑娘面前,一手蒙住她的眼睛,一手挽住她的脖子,让其他小伙子也聚拢过来一起打姑娘的背。打,其实只是充满怜爱的轻抚罢了,被打的姑娘们往往会面透红晕,嘻嘻笑笑,强作挣扎。一旦挣脱,轮到她们捉住小伙子们,就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欢笑声,追逐声,此起彼伏。经过段时间的接触,双方互有好感以后,小伙子便会对心爱的姑娘展开进一步的攻势,小伙子手携猎具弓箭、弩、鱼叉等到溪水河畔抓鱼摸螺,姑娘则静候在溪边烤“三色饭”,直到夕阳西下才尽兴而返。

打背传情只是揭开了苗族男女青年恋爱的序幕。“远路行来脚都软,行到花园见花开;欲想摘花因篱隔,有心给花请开门……”在海南苗寨,每当皓月当空的夜晚,情深意浓的歌声从椰林深处传出,那感觉如坠梦中,飘然欲仙。

“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这是一首广泛流传于海南苗族的歌谣。“咬手”是苗族男女之间一项特别的传达爱意、明送秋波的方式。小伙子向心爱的恋人诉说真情,就会在其住所外,用木叶、鼻箫伴奏高唱开门歌,如果姑娘没有以闭门歌回应,就会跟随男子来到草地或竹林问一起围着篝火对歌欢唱,小伙子也会趁机表达爱慕的心声。姑娘在听了男子的表白之后,心怀幽会的忐忑,羞答答地拉起男子的手,在其手腕上咬下一口。若是女子咬得很轻,而且刻意保持礼貌,说明女子拒绝求爱或已有心仪对象。假使女子狠狠地咬下一口,甚至咬出血印,面露红晕,表示女子对小伙子见倾心,欣然接受,随后姑娘会在小伙子手上系红丝线,小伙子会往姑娘手上拴蓝丝线,并且拿出各自珍藏的手信互赠,如戒子、环、竹笠、腰篓之类的礼品,作为定情信物,陪伴爱人终生。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情人眼里出西施,信物何以如此珍视,正是源于所赠之人的特别,好番郎情妾意。

TIPS

海南苗族现有人口6万余人,居海南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第二位。苗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海南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中的瑶语支,全岛苗族语言统一。没有方言差异。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山区。海南苗族自称“金门”或“金第一门”。“苗”是他称,海南苗族以农耕和种植业为主。主要为祖先崇拜。敬奉皇为始祖。苗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内部通婚有一定限制。同姓不婚。即同血缘关系禁婚。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称为“系娘”,而自由恋爱结婚必须经过“游方”,这是苗语中男女公开谈恋爱和追求异性的意思。苗族婚姻一般有四种:一是“男娶女嫁”。同汉族一样。这种形式最为普遍。二是“招郎入赘”,男方落户女方家长期入赘。传统婚姻中较为常见。三是“做郎换”。即定期入赘,年限多为三到四年。有的长达八年。四是“做娘换”。是女方到男方家居住一段时间。一般是三到四年。

回族:涂脂插花阿訇主婚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婚礼均按照伊斯兰教仪式举行,大都定于“主麻日”(星期五)举行,男女双方在清真寺张贴请帖,婚宴上大都不饮酒,以茶代酒,充满浓厚的宗教色彩。按照伊斯兰教婚俗习惯,婚礼一共要持续三天,头两天仅为前奏,第三天星期五的迎亲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婚礼的第一天俗称“作锅”,意即洗头,新娘要盛情邀请年轻妇女到她家洗头,并在房前的空阔场地搭建大型帆布篷,作为“迎宾堂”,接待亲朋好友。第二天,回族称之为“阿斗撇”或“阿斗格”,新郎新娘都要进行“大、小净身”,更换盛装,以示作为教徒的圣洁。当天下午,新人的朋友分别上门邀请新郎和新娘出去吃饭,品茶欢聚,畅谈家常,共同庆祝。然后由同乡老妪为新娘梳妆打扮,带上手镯、耳环、项链、涂脂插花。“插花”是回族姑娘出嫁时的独特装扮,一般由熟悉回族婚俗的妇女将各式金黄色的镀金钗花,满满地插在新娘的头发上,婀娜多姿,美态尽显。晚上新郎新娘分别在各自“迎宾堂”接待宾客。酒筵的排列也大都为双,菜肴数目一般要8―12道,忌讳奇数。大家唱歌,念清真经文,通宵达旦,热闹非凡。星期五就是隆重喜庆的迎亲日,回族土语称之为“邀”。迎亲日上午,女方家会大摆筵席,一尽地主之谊。依照回族风俗,宾客多以钱财或礼物相赠,日用品会写上名字置于厅堂表示祝贺。这天凌晨,新郎家隆重地设宴酬宾,赠送来访宾客槟榔聊表盛情,随后,新娘身穿盛装,头戴黑纱,随迎亲队伍在热闹的鞭炮声中踏入婆家,这时,婚礼的欢乐气氛步步攀升,慢慢迎来仪式高潮。

男方家会邀请清真寺阿訇(执掌清真寺教务和讲授经典的宗教首领)主持婚礼仪式,念“尼卡哈”。其实,念“尼卡哈”包括写婚书,所以也叫写“伊扎卜”(应允),它是由“念”和“写”两部分构成,或者一人念,一人写。念的内容包括《古兰经》光明章32节,圣训等,并用阿拉伯文写在红纸上。头戴白帽的新郎、面蒙盖头的新娘端坐于阿訇前,表示自己会恪守教规,真诚相爱,患难与共,携手到老。这时,阿訇就会口吟“尼卡哈”向新人身上抛洒红枣和花生等,象征吉利的意头,并带领新郎新娘做“杜阿”感谢真主“”恩准其喜结良缘。

TIPS

海南回族主要聚居现三亚市凤凰镇(原羊栏镇)的回辉、回新两个村。他们笃信伊斯兰教,即回教。生活中严守《古兰经》的条规,生活习俗与其它地方的穆斯林大体一致。当然,其婚俗也严格依照回教教义,深受《古兰经》的约束,但时至今日回民也开始慢慢改变“不忌同性,惟忌同族”的封闭式婚姻,出现民族间通婚的现象。民族联姻正在发展成一种趋势。但通婚的前提是外族男女同意入教,举行宗教仪式,信奉伊斯兰教,遵循回族生活习俗。文中“主麻日”是指伊斯兰教聚礼日。穆斯林于每周星期五下午在清真寺举行的宗教仪式。主麻一词系阿拉伯语“聚礼”的音译。其仪式包括礼拜、听念“呼图白”(教义演说词)和听讲“窝尔兹”(劝善讲演)等宗教仪式。

汉族:做债办婚事设宴迎亲朋

海南人将办婚事叫“做债”,这是对于男方而言。“你的孩子做债了吗?”或者“你做子债了吗?”这种说法,即是结婚与否的询问。探究缘由,为孩子办婚事对当地人来说很容易成为一种负担,往往要举债办婚。另一方面,“做债”,还有还人情债之意,普通民众结婚摆酒席是赔本的,特别是在农村,乡亲们来拜亲吃酒席,可能带来的仅是两升“酒米”,摆婚宴酒多是入不敷出。所以,海南人认为结婚摆酒也是在还乡亲邻里平日的人情债。

海南土著汉族居民也有着自己特定的婚俗习惯,诸如媒婆提亲、红纸合命、槟榔定婚种种环节,而且他们大多喜欢选择在农历节庆或者岁末年初的时候举行婚礼,大街小巷,锃光瓦亮的婚车不时鱼贯而过“招摇过市”;迎亲路上,敲锣打鼓的喧闹声此起彼伏,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喜庆的婚装,洋溢的笑脸,震天的喇叭,异彩纷呈,别开生面。现在,这些婚俗传统有些延续流传,有些开始没落消失。

追击婚宴全过程

媒婆提亲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古有之。古时候,海南汉族婚事中,媒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牵线人的角色粉墨登场,男女双方若门当户对,媒婆在几番斟酌后。就会上门提亲。而男女双方仅是在拜堂成亲后揭开红盖头才初识对方,一眼定终身。当然,这种包办婚姻情况在当代已然绝迹。

红纸合命

男女双方的父母在媒婆左右逢源的美言巧语撮合之下,往往会心动并将各自子女的生辰八字等写在红纸之上。交由命理师来算卦合命。预测男女双方如若真的举案齐眉。命理是否相克,金木水火土五行是否互融。寿数能否相偕等前景,以求心安理得。

槟榔定婚

红纸合命之后就是槟榔订婚的环节。定婚当日,男方要准备一百颗左右的槟榔果,并用新鲜的扶留叶包裹石灰成三角菱形荷包作为佐食。将之送往女方家中,如若女方接纳槟榔之礼,就意味着男方提亲成功。《崖州志》记载对此也有详细记载。崖州地区“俗重槟榔,婚礼纳采。用锡盒乘槟榔。送至女家。尊者先开盒。即为定礼。谓之吃槟榔。凡女受聘者,谓之吃某氏槟榔。”

择定佳期 择日即由命理师算卦以甄选良辰吉日,通常需要提供男女双方生辰年月,甚至包括双方父母的生属。择定的吉日。不仅指迎亲当天的日期,共囊括了送礼日、安床日、迎娶日三个日子安排。

送日启聘

送日亦即报送迎娶日课。用红纸按一定格式书写迎娶的日子时辰,另外,送日的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送聘礼。当天。由媒婆设案,燃香点烛,祭供酒果,将子孙送聘之喜奉告祖先,求祖宗庇荫。女方也要如此行之。说明女大当嫁。保佑闺女到夫家辅助其兴旺发达。“送日”聘礼要一一列出清单交予媒婆,媒婆将迎娶日课和聘礼按清单交给女方家长。并将女方家长回帖带回交予男方。

感恩哭嫁

婚姻,乃人生一大赏心悦事,但从此离开父母的羽翼,人夫家嫁做人妇,百感交集,五味杂陈。父母恩情的牵绊,让准新娘难免动情落泪。姑娘在临嫁前夕,便开始“哭嫁”仪式,这之前会有有经验的姑嫂“教啼”,哭声异常悲戚,“哭嫁”亦有“哭词”。“哭嫁”仪式,连续三个夜晚。直至迎娶当天转为轻声痛哭为止,否则,准新娘会被视为不忠不孝。出嫁时,于嘤嘤咽咽中诉说双亲恩德,情深意切。直到出了闺房也还在念念有词,令众多亲朋好友红了眼。泪流满面。但“哭嫁”这个风俗,现在已经趋于消亡。

安床祈愿

安床,从表面即可意会,安放洞房中的新娘床。安床讲究按时辰,命理师在择日时已安排好安床日,男方要请来三代双全、家庭和睦、人丁兴旺的一对老夫妻来担当这个角色。其实,新娘床早己摆好,安床者只要在婚床四角分别垫上那个用红纸包襄的铜钱或硬币。随后老夫妻要摸一摸婚床,寄寓新婚夫妻白头偕老长长久久。也可以让聪明白净的大胖小子爬上婚床玩耍,寄予早生贵子的美好祝愿。

迎娶成亲

迎亲前。男方住宅要贴上双喜字和新婚对联。在择定的迎娶日子张灯结彩,男方在香火宅设案供礼品、点香烛,禀告列祖列宗,共享喜庆。在行礼祖上,行礼长辈后,新郎坐上黑色轿子。在媒人的陪同下去迎亲。到新娘村口或宅门外。媒人先行入宅禀告,女方家长出门口迎接,小舅献上“半路茶”,新郎要将“红封”放进托盘,茶毕,入宅后,新郎向女方家排好的供案,施礼三个。方能入座。新郎到来,全村男女老少拥来观看。新娘出门之前,新娘新郎要向女方家中最年长的长辈敬献槟榔,长辈则还以“红封”。

讨糕设席

经过一番跋涉,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到新郎家,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之后进入洞房。新人一进门就向男方父母叔伯等长辈敬茶,父母等长辈回赠红包和首饰。一群小孩子争先恐后拥进去讨“新娘糕”。婚宴专设“十友席”,是新郎官的好友与陪同新娘来的送嫁专席,气氛热闹,趣味横生,甚至还有因这场婚礼认识而结为连理的。

好事听房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洞房花烛本是新人你侬我侬。情语款款的时刻,但是。新房外往往聚集着偷听新人密语的宾客,新娘无奈只能坐着,保持静默。宾客洗耳恭听了大半夜。毫无所获。扫兴而归。新郎新娘若有动作,弄出声响,听房者引颈相传,街谈巷议,好不热闹。

回族姑娘范文5

采花节是甘南博峪藏族人民夏季里的一个重要节日。

美丽的传说变成了采花节

传说很久以前,博峪山谷的一个庄子里住着一家老两口,膝下有六个女儿,家境贫寒,日子过得艰难。

初夏的一天,按规矩该最小的六妹上山采撷山花草药,医治全家人的病痛。由于下山时不小心,摔伤了腿脚,六妹疼痛难忍,伤心地哭着。这时山坡上走来一个姑娘,从背篓里取出药草,在六姑娘的伤口处敷上,很快就不疼了。老俩口为了感谢这位姑娘,就收下了这位没有了爹娘、名叫达玛的姑娘,并认她做第七个女儿。

达玛能歌善舞,心灵手巧,心地善良,每天侍奉二老,纺线织布,耕地播收,勤快麻利,她织的塔九花带,五彩缤纷,无人能比。达玛率领六姐妹踏遍博峪的山山水水,采花寻草,配制药方,治愈了人们的许多疾病,山乡的百姓都很喜爱这位达玛姑娘。

一天达玛上山采药,忽然狂风大作,黑云滚滚,雷雨交加,大地一片恐怖,她被一股狂风卷起,重重地摔下了万丈深渊……

博峪的乡亲们为了纪念这位不畏艰险,救死扶伤,为乡亲们解除病痛的达玛姑娘,每年夏季山花烂漫的时节,在冠以七妹名字的山岗上,依旧爬崖涉涧、采花寻草,并以歌舞来迎接七妹的魂灵,久而久之成了博峪人的一个风俗节日。

农历的五月初五,采花节在博峪乡举行,节日期间八方宾客云集博峪,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到高山林间采摘鲜花、抢水、对花儿、跳乐乐舞、野餐、祝酒、祝福、谈情说爱。

走近博峪

博峪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乡,地处秦岭山地,岷山山系贯穿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青山梁最高海拔4,504米,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山峦重叠,山高谷深。这里地形复杂、气候变化无常,素有“有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1,300多种野生植物满山遍野,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苏门羚、金丝猴等30多种,真可谓风水宝地。

落脚乡政府后,按常理要向家里报平安,经打听才得知该乡不通电话,乡政府与县上的联系是靠一部军用无线电对讲机喊话联系,其景象好似电影里的前沿指挥所,县里邮件的传递,往往需要20多天才能达到乡政府。

在这片土地上无这街那巷的称谓,只有某村某寨,如草坡、崖后头、二坎、阳坡、尖地、曲玛、河坝、古地坝、阿路沟、朱二拉、尖各拉、七里山,这些传统的地名略显原始,但朴素、直观。来到这里的第二天,一个个身着民族服装、打扮得犹如天仙般美丽的姑娘一夜之间撒遍了博峪村庄的大街小巷,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和发饰

在博峪乡4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生活着3,000多人,其峪藏族占98%以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气候的不同,博峪藏族的服装与安多型藏族服装有很大的不同,博峪藏族以布料为主,色彩艳丽,装饰别致,在藏族服装中独树一帜,特别是妇女的服装,令人叫绝。

尔玉是房东的女儿,今年18岁,长得如达玛花一样美丽。今天她也要和村里的姐妹们一起去采花。能上山和大家一起采花,这是一个姑娘成熟的标志。母亲很早就准备好了这天的衣裳,已经放在柜子里许多年了,起床后由母亲和亲友为她穿戴上身。尔玉姑娘头戴用彩带束扎层层折叠的方形黑手帕,用白织花丝线带子从头顶缠压,状若板瓦,别具一格。尔玉内着白色衬衣,胸前系一件边长60公分的正方形囊兜,上角起颈处是黑色布衣,缀22公分的红色排珠,蓝色长袍,袖口较宽,约30公分,缘边镶嵌氆氇 ,印有牡丹、芍药等花卉图案。外罩一件朱红带蓝色花边绫缎坎肩,腰系红色腰带和白色衬底的花格织带,两胯各垂吊一束30公分长的红色穗子。胸前佩带一直径26公分的银盘,上有八宝图案。下身着大红裤子,脚穿红色布鞋,最后再在膝盖以下打上绑腿,就算穿好了全部节日衣装。

最令人陶醉的是腰胯下缀的由300根小辫子组成的大辫子,展开足有四五米长,又黑又粗,就像是黑色大瀑布,特别迷人。

最古老的舞蹈―――乐乐舞

舞蹈是采花节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节日期间村村寨寨都要跳乐乐舞。舞蹈以女子为主,大家围成一个圈,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无任何乐器伴奏,但有传统的舞曲,边唱边跳,在领舞的女子的带领下,大家一起高唱“花儿”,翩翩起舞。舞蹈的动作非常朴实而简单,即相互手拉手并向前后摆动手臂,同时腿向右移动,每移动一步时向下做屈腿动作一次。这是笔者所见到的动作最简单的舞蹈了。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这种舞蹈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过一件画有舞蹈图案的彩陶盆(属马家窑文化),陶盆上画有舞蹈队形纹饰三组,每组五人手牵手一字排开,在清泉和溪流之间舞蹈着,舞蹈者体态轻盈,动作优美,惟妙惟肖。把原始社会一个极富抒情气氛的文化生活侧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博峪的乐乐舞与舞蹈盆的图案相比,无论是在描述舞蹈的动作造型上,还是在舞蹈地理位置上都惊人相似,这不是偶然的巧合,正是我们祖先文明之花渊源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传承的缩影。

采花节上的花儿和“花儿”

一大早,我跟着姑娘们出发去采花,全村的男女老幼都来送行,用“花儿”把她们送到村口,祝愿她们一路平安,顺利归来。姑娘们也要用“花儿”表示她们要克服千难万险,采回花来,献给亲人们的决心:“再大的山也要翻过去,挡路的石头全踢开,欢欢喜喜上高山哟,拼命也要把花儿采回来。”采花路上,姑娘们又用对歌的形式唱起“花儿”,一问一答,相互盘根,饶有兴味:“什么东西叫天明?什么东西怕天明?”“公鸡勤起叫天明,母猪懒睡怕天明。” 姑娘们一路行走,一路歌唱,动听的歌声洒满山坡。

中午时分,山花越来越多,姑娘们的歌声也随之进入了一个花的世界:“什么花开朝上哩?什么花开朝下哩?什么开花不结果?什么结果不开花?”“达玛花开朝上哩,知母花开朝下哩,枸骨开花不结果,桑树结果不开花。”姑娘们采满了达玛花后陆续下山了,在返回的路上,又用怀念的歌声向达玛姑娘告别:“百样花儿采齐了,把达玛姑娘丢下了,明年百花开圆了,我们到时又来了。”“碧绿的草坡留给你,鲜艳的花儿陪伴你,含着眼泪离开你,明年今天来看你。”

日落时,姑娘们临近村头,她们全身都是花,有头圈花、辫圈花、项圈花、臂圈花、胸圈花、手携花、背着花,个个都成了花花姑娘。村口边盼望已久的人们,立刻鸣枪致意,上前问候对歌:“你们上山雨打了?”“衣服被刺挂破了?手心手背碰伤了?脚被石坎撞痛了?”“雨点没有打,衣服没有破,手皮没有伤,脚也没有撞,平平安安回来了。” 从这些土生土长的姑娘口中吐出的原汁原味的“山音”让我心旷神怡,陶醉不已。

回族姑娘范文6

全国通行的爱情信物是不存在的,较为时尚的戒指也只在部分地区流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表达美好感情的手段和方式。因此,信物多得难以尽述,下面介绍的仅为较常见的几种。

红 豆

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定情方式大概是“赠红豆”。红豆又叫“相思豆”、“鸳鸯豆”、“郎君豆”,朱红色,有的一端黑色或有黑色斑点,原是红豆树、海红豆及相思子等植物结的种子。男女相爱时互赠红豆作为爱情信物,若彼此各居一方,常因睹红豆而生相思之情。由于它们常被青年男女们用来作为定情的信物,从此便与中国文学结下了难解之缘。南朝梁武帝在《欢闻歌》中有这样的句子:“南有相思木,合影复同心。”至于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相思》,至今仍被男女青年们广泛地传唱:“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寄情”的习俗在现代青年知识分子中仍然流行较广。一对恋人身处两地,倘若一方收到情人从遥远的地方寄来的红豆,一股幸福的暖流会立刻涌向心头,这胜过千言万语,这是带有深沉文化余韵的爱情独白。

破 钱

在恋爱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赠送或收到一件或数件信物。情深意浓者则互换贴身内衣,更深一层者则“破钱”以盟誓。所谓“破钱”,即把一枚铜钱破开,各执一半,表示荣辱与共,生死不离。有一首侗族民歌形象地表达了此中含意:“一个铜钱四个印,铜钱拿来平半分;妹拿一半为证据,哥拿一半为把凭;妹见他人莫起意,哥见他人莫变心。莫变心呵莫变意,共个火塘作伴六十春。”

云南西部的景颇族没有文字,青年男女关系的确定,主要是依赖赠送信物,以物代信。这些信物的意义具体而又复杂,需要当地人详细说明才能领会。当小伙子爱上了某位姑娘,就用树叶包上树根、大蒜、火柴、辣椒等物,再用线细心地包扎好,送给朝思暮想的心上人。景颇族以树根象征思念,辣椒和火柴寓意爱情炽热而坚定。大蒜是请姑娘考虑他的求爱以及他们的婚姻,树叶则告诉姑娘,他有许许多多的情话要倾吐。姑娘如同意,就将原物退回;如不同意,则在原物上附加火炭,表示反感;如需要考虑,就在退回原物时,加上奶浆菜。小伙子接到“要考虑”的信物,即摘两片嫩栗树叶,面对面合在一起送给姑娘,表示愿意与她一起生活,如加上包谷、谷子、豆,表示要与姑娘建立家庭。姑娘如同意就收下,带些烟草回赠;如不同意,就把叶子翻过来,背对背退回,意味着永不来往。如涉及到第三者,即俩人同意,父母反对,姑娘就用叶子包上含羞草、刺、火枪药给小伙子;小伙子要约姑娘私奔,就用叶子包上厥菜尖送给姑娘,如姑娘加茅草叶送回,则表示同意。

植 树

以“植树”作为爱情的信物应该是最现代、最浪漫的。不少新居位于有绿化地带的小区,结婚之日,就餐之前,来宾簇拥着新婚伉俪,在屋前种上两棵四季长青的松柏类树苗,还可在树枝上扎根彩带,写上植树的年月和新人的姓名,以示纪念。当小生命降临后,还可在“夫妻树”旁,植一棵“娃娃树”。十年树人,伉俪情笃,有树为证。

山 歌

喜爱唱山歌的仫佬族,青年男女往往用山歌来作选择配偶的穿针引线的“媒人”。

“走坡”是仫佬族青年男女社交活动的一种形式,是青年人选择恋爱对象的重要时机。每当年节之时,村村寨寨的仫佬青年男女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花源洞,在山坡树下,溪边草地,石旁林间,互相邀约,先是坐着闲谈,不久就唱起山歌来。按照习俗,一般是和别的村寨异性青年对歌。

不管是男的先唱还是女的先唱,这开头的歌都为“抛歌”,也叫“引歌”,即用山歌来招呼,引人对歌,寻伴对歌。比如男的先唱:“唱歌来到会歌坡,本想找伴对山歌,不知有人肯赏脸,唱一首来会一坡。”随着歌声,相聚一边的姑娘们向唱歌的小伙子堆里望去,如果有几个或是大多数的小伙子都被姑娘们喜欢的话,这一群姑娘就乐于开腔对和,唱道:“哥吹横笛唱起歌,妹吹木叶来相和,笛声不停歌不断,随哥唱到哪山坡。”如果是女的先唱,往往唱得比较隐喻。如,“妹有山歌万千箩,一箩抛向一山坡,不管哪个有心捡,捡一箩来送一箩。”同样,小伙子们如果喜欢这些姑娘的话,他们就立即唱道:“哥的山歌比妹多,打开歌喉流成河,妹若口干尽管舀。一碗半勺止妹渴。”

抛出的歌引来了对歌人,双方就唱起来。在此期间,一般先是问礼、祝贺新年新节,然后询问家庭住所、村寨风光、生产生活情况。

对歌结束后,男女青年的心境就像一朵情窦初放的花,期盼着蜜蜂采蜜来。于是“交情歌”开始唱了。一般要唱七八天。

歌越唱,情越深,人越迷,最后,多半是男的主动向女的挨近、靠拢,坐在一起。到了这时不再是对歌,而是开始谈情说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