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范例6篇

于丹论语

于丹论语范文1

一、 于丹为什么这样红

于丹的成名得益于她的《于丹〈论语〉心得》,她在“百家讲坛”节目中以大众化的解读方式,将《论语》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人生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等几个方面从不同视角进行解读,其著作《于丹〈论语〉心得》问世后即洛阳纸贵,创下数百万册的销售神话。

于丹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造就的。正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功能将学术的于丹一下子推到大众面前,而中央电视台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更强化了它的传播作用;中华书局和报刊杂志的推波助澜也点燃了当今中国百姓心灵深处对于通俗易懂的人文理论的强烈渴求。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产生了内在的文化需要,这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现代化的需要。人们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探求、对先贤圣哲修身的笃信和对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热切期盼,正是于丹走红的原因。如今的社会急速发展,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各种冲突和矛盾纷至沓来,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寻着自我的坐标和定位,寻求着心灵的寓所和慰藉。人们需要这种文化,于丹正是把一般人难得接触的古代经典《论语》诠释得如此接近生活、吸引普通大众。她根据自己的体验,结合现代人的需要,用古人的思想来解决现代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灵问题,把孔子的思想为我们所用,这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要求是和谐一致的。

二、《于丹〈论语〉心得》引发的学术思潮

于丹是当代中国文化生产机制所创造的众多神话之一。就像这个机制曾经创造了郭德纲、易中天、安意如一样,它也创造了于丹这个可以向大众提供文化消费的符号,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便把一向波澜不兴的学术界“搅”得风生水起,热闹非凡。

1.于丹对《论语》的自我认识。于丹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访问时说:我解读《论语》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唯体,一是唯用。唯体是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包括历来《论语》的不同版本、历代各家对《论语》的不同注释等;至于唯用,每个人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去做延伸和解读。正如于丹所说:“我读经典的心得没有标准答案,无所谓正确与否,只是一种感悟方式。”针对《论语》是“精英文化”一说,于丹认为,民主并不限于政治概念,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权利,过去的做法是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大众文化被认为是属于消费性的、商业性的;精英文化则是垄断的,视为专利的。但是,于丹认为,文化民主应该也是草根群众与生俱来的权利,大众也有权利了解经典。面对学术非议的声音,于丹说,这是个多元化解读的时代,什么声音都可以发出,用什么角度去解释《论语》都可以,问题是应该以宽容作为前提,懂得包容异端。

目前,中国评论界基本上持有两极看法:肯定者认为她结合感性与理性,将《论语》解读得既生活化又深入浅出;否定者则认为她的解读不够严谨,学术专业不足。

2.正方观点:创新经典,时代新解。追捧者认为: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诸子百家学说,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事。不可否认,孔子的《论语》有其时代局限,也不乏有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仍是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

一个新型的社会,特别是当它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时,学者不能不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对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重新认识,重新探索。这使我们想到人类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民族文化的辩证与否定本性;同时,也使我们感到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价值所在。

其实,传统和现代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形式会变但精神不会变。于丹没有对经典进行“书呆子”式的考证,而是对经典“唯我所用”,创新地把经典中所倡导的精神与现代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并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现代化、个性化的解读,她所拈出的孔子思想的精髓正符合这个时代的精神需求。何况于丹的讲座与传播“国学”无关,她讲的不是“国学”,而是“心得”;于丹的听众是大众,不是专家,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她精益求精的解释。有专家借此比喻象牙塔内潜心从事研究的学者就像是一项专利的研发人员,而易中天、于丹这些学术明星则是把专利转化成产品的人,“我们需要专利,也需要把专利转化成产品”。易中天和于丹的成功正是放下了学术架子,让学术走出书斋,走近百姓,走近生活。

如今的传统文化领域确实需要一批精深的学者去做专业性很强的学术研究;但是,在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也需要一批学者深入浅出地宣讲传统文化,让专家的研究成果被大众所认知。同时,百姓之所以喜欢由“百家讲坛”演变而来的《于丹〈论语〉心得》,是因为它还具有速成教材之功效,是一种快餐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快餐文化也是一种市场需求,它满足了部分人追求精神文化的需要。因为,现代社会生存的形态是多样的,学习的形式也是不同的,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欣赏兴趣,我们要允许经典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形式吸收和利用。有时候我们吃厌了中餐,不妨也换换口味,尝试一下西餐,体验一下不同文化的差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3.省略.2007.7.9。

[2]解玺章:《于丹是怎样炼成的》,《中国青年报》,2007.3.26。

[3]张稚丹:《于丹为什么这样红――于丹现象启示录》,《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2.7。

[4]徐晋如、杨昊欧:《解读于丹》,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11。

于丹论语范文2

自古就有一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中国的统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通过《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还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我们都想要建立一个大的坐标,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而不至于像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于丹的论语读后感所想传递出的是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价值取向,朋友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你的人生。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所想表达的意义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吧!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2):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

于丹老师讲授《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犹如高山上一颗劲松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触及。而于丹老师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他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他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我第一次见到“国民幸福指数”一词,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志之间、夫妻之间,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抑郁于胸。“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渺小了。”自己劝自己,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于丹论语范文3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

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链接是广泛的,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题却是单纯的,单纯到没有色彩,没有性别,没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度。她把《论语》这部书通过白语化的方式,用许多浅易的故事,把一般人很难懂得的《论语》通过心得的形式来解读,变得通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事的原则。她带领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2000年前的圣人引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着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近了我们心里。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和道理,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通过《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事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的更好更实。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恼,还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心得,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中的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经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点,对别人就会厚道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别人的过错,可以实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道。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于丹论语范文4

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乍富的阶层,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孔夫子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么样?

老师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也不会因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一个人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这样一种儒家思想传承下来,使我们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内心富足的君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

陶渊明曾经当过83天的彭泽令,那是一个很小的官。而一件小事便让他弃官回家。

有人告诉他,上级派人检查工作,您应当“束带见之”。就如同今天,你要穿正装,扎上领带,去见领导。

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就是说,他不愿意为了保住这点做官的“工资”而向人低三下四。于是把佩印留下,自己回家了。

回家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心情写进了《归去来兮辞》。

他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我的身体已经成了心灵的主人,无非是为了吃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就不得不向人低三下四、阿谀奏承,我的心灵受了多大委屈啊!

他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于是就回归到自己的田园。

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

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

又是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

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

什么叫“恕”呢?老师又加了八个字,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学一个字两个字,就够用一辈子了。

保持一颗诚敬的心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论语》,真能解开现代人的心结吗?

孔夫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这么多学生,也是家家都有难心的事情。那么他们是怎样看待人生遗憾的呢?

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有一天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没有!

他的同学子夏就劝导他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夏自称自己的名字叫“商”。他的话分几个层次:

既然死生、富贵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归,个人无法左右,那就要学会承认并且顺应。

但保持一颗诚敬的心,减少过失,对他人谦恭有礼,却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做到的。

一个人能做好自己,普天下的人就会爱敬你如同手足兄弟。

所以,做一个有良好修养的真君子,又何愁没有兄弟呢?

尽管这段话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提倡人格的尊严

我们常常会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

其实,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

孔子特别强调做事情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给出的答案乍听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

孔夫子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

他当然不赞成以怨报怨。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无止无休。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幸福,还有子孙的幸福。

而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

在两者之外,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

孔夫子就是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为人之道

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他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尊敬。

对有官位的人,应该表示尊敬;对身上戴孝的人,他们是遭遇不幸者,也应该表示尊敬。对盲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弱势群体”,更应该表示尊敬。

这就是一种礼仪,这就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孔夫子在其他场合也是这么做的。

《论语・乡党》记载:“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乡亲们一起行饮酒礼,仪式结束后,孔子总是要等扶手杖的老人出门后,自己才走。乡亲们举行驱除疫鬼的仪式,孔子一定穿着朝服,恭敬地站在东面的台阶上。这都是一些小礼节。其实,所谓圣贤的言谈举止就是这么朴素,它让我们觉得圣贤未远。他依然在把自己感悟到的道理,留给我们,一起分享。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问他的老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修己以敬。”好好修炼自己,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

子路一听,又追问:“如斯而已乎?”这样就行了吗?

孔子又补充了一点说:“修己以安人。”修炼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让别人安乐。

子路显然还不满足,又追问:“如斯而已乎?”

孔子又补充:“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炼自己,并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像尧、舜这样的圣贤之君还发愁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做好呢。做到这一点,难道还不够君子吗?

孔子告诉我们的,首先是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修身”是对家国、对社会负责任的第一前提。孔子和弟子力争做“最好的自己”,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对家国、对社会的责任。

别人曾问子路:你的老师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后来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呢:“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当我发愤用功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当我快乐欢喜的时候,我会忘了忧愁。在这样一个行所当行、乐所当乐的过程中,不知道我的生命已经垂垂老矣。这是孔子的写照,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理想人格的一个写照。

交友之道

孔夫子说,人这一辈子,说起来七八十年,好像很长。但是划分一下,可以分成三个大的阶段:少年、壮年、老年。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东西,而要成功越过这三道坎,同样离不开朋友的帮助。

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人在少年时很容易冲动,要注意不要在情感上出问题。我们经常看到,高中生、大学生因为感情问题出事。这时候,一些好朋友作为旁观者看得更客观、清晰,所以好多自己解不开的疙瘩也许会从朋友那里找到答案。

到了中年。孔子说,人在这个阶段,“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人到中年,家庭稳定了,职业稳定了,这个时候就会谋求更好更大的空间,这就极易与他人产生矛盾和争斗,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所以孔子提醒,人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告诫自己,不要跟别人争斗。你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假如一个更好的职位最终没有选择你,你应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哪方面还做得不够好。

在这个时候,你要结交那种有平常心的朋友。他会帮你看开暂时的得失,超脱利益的纠缠,得到心灵的抚慰,获得精神的栖息地。

那么到晚年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孔子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人老了,心态容易走向平和。这个时候,人要正确对待你得到的东西。这里面其实大有深意。

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

你从社会上收获友谊,收获金钱,收获情感,此时你已经收获了很多,就像是一个新家,逐渐被东西堆得满满当当。你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满,最后就会累于得。

我们经常看到,老年朋友在一起,往往是抱怨。抱怨儿女,说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们拉扯大了,现在都去忙了,连回家来看看都没有时间;抱怨说我们当年干革命,一个月才拿几十块钱,你看看我孙女,现在一去外企就挣三四千块,这对我们老干部公平吗?

如果老在说这些东西,那么原来的所得就变成生命的一种隐痛,一种负累。这时就需要朋友的开导,学着舍弃一些东西,这样也就远离了烦恼。

《论语》里面真正专门谈论交友之道的文字并不多,但是它教给了我们一种智慧。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什么样的素养;看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

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满分揭秘:

《论语》――2500多年前的孔子经典语录,今天还能对我们的心灵产生触动吗?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方面来解读《论语》,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本刊特从新近推出的《于丹〈论语〉心得》一书中选取若干节,以飨读者。

于丹论语范文5

――于丹

日前,“美女学者”于丹被《中华读书报》评为2006年度“红人”。去年“十・一”期间,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播出于丹主讲的《心得》,由于她睿智、从容、淡定的演讲风格,在观众与《论语》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好评如潮;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于丹心得》首发印数就高达60万册……面对“鱼丸”(于丹粉丝的代称)的热捧,于丹淡淡一笑:“我是个很普通的女人,只不过现在学术界老头居多,而我是一个不算太老也不算太丑的女性,所以得到大家的喜欢。我认为,一个‘完满’女人,必须扮演好职业、家庭、社交、心灵这四种角色。”作为一位41岁的女性,一位两岁女儿的妈妈,于丹又是如何演绎“完满”女人的角色呢?

责任女人:上我的课要打扮得漂亮

于丹除了国学研究者、传播者的身份外,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传媒教师。作为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她给本科生、研究生上电视新闻专业课,还给每一届本科生讲授古典文学课程。她会竭尽所能备好课,讲好课,但是走下荧屏,她更看重自己的传媒教师的角色。于丹一直遵循着“学生是老师永远的责任”这个标准,她不会由于各种原因而耽误授课,哪怕是出国都不能耽误授课。

谈到这点,于丹坦言这是受求学历程中老师的影响。于丹出生于书香门第,从3岁开始就跟姥姥练习毛笔字,4岁读《论语》,5岁半读《红楼梦》。可是,在体验阅读快乐的同时,她又深深地陷进了孤独。于丹是个独生女,由于父母在“”期间被下放,所以她没有玩伴,跟着姥姥在一个大院子里长大。随着一天天长大,于丹的内心变得纤细、敏感而压抑,于是,她选择了写日记。

中学时代,于丹感觉最受挫折的就是数学成绩不理想,最害怕听到严谨的数学老师喊她的名字。她甚至有些恨老师,希望老师哪天生病不能来上课。就在一个雨天,大家都欢呼着老师病了不能来上课时,老师却出现在教室门口。于丹从老师额头上渗出的汗珠中知道老师是伟大的,并给自己定下了当老师的目标。可糟糕的数学成绩一直困扰着于丹,直到高中时碰到另一位数学老师才出现转机。那位老师不会硬性“打压”他们,而是在高考前带大家出去玩,以减轻压力。高考那年,全班同学都考上了大学,于丹也考取了中文专业。至今想起那位老师,于丹仍然心怀感激。

成为大学老师后,于丹把教师的职业不只是理解成传道授业的职责。在学生眼里,于丹没有一点学究气,而是一位性格开朗,现代感、时尚感很强的老师。于丹讲的课很受欢迎,本来500人听的课,却要准备能容纳1500人的教室,最后有的同学还是没有抢到座位。于丹对学生的要求极“高”,尤其是对女学生。于丹对她们说:“上我的课都要打扮得漂亮点来,谁要是今天穿的衣服不漂亮,就回去换掉。”于是,校园里都盛传“于丹的学生都是内外兼修者”的说法。

女学生逛街都爱叫上于丹,都说她挑的衣服就是好看,男学生看足球比赛也都爱邀于丹一起看。“传说”中于丹最糗的事莫过于带学生出去玩,玩得兴起,她吆喝着大家都爬到大树上。结果,公园的保安把树团团围住,让他们把老师找来,学生们不由摇摇头,相视一笑:哎,总不至于说“老师也在树上”吧。

对此,于丹呵呵一笑:“大家之所以说我特别爱玩,学生们能知道,其实这是我的一点感悟和体验。我希望读书是生机勃勃的活动,我不希望我的学生都只是一个书生的形象。作为一位传媒教师,把学生带好,是我的第一要务。”

幸福女人:他是我的英雄,我是他的美人

于丹坦言,一个完美的女人,家庭角色一定要丰满,不能有缺失。如果家庭走向离异或为了工作而不要孩子,那么她事业再成功,作为一个女人也是失败的。一个女人应该是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于丹说自己一样都不缺,家庭生活其乐融融。

如果你到过于丹的家,一定认为自己走错了:眼前俨然就是一个绚丽缤纷的儿童乐园:从地板到天花板,从沙发到茶几,从摆设到挂件……处处都与孩子有关,装扮得简直比幼儿园还幼儿园。客厅里,还挂着一张于丹抱着女儿笑得阳光灿烂的合影。

由于工作繁忙,于丹陪女儿的时间很少。但是,在所有的亲人当中,女儿仍然跟她最亲。因为其他人都在“教育”她,只有于丹带她“疯”。女儿每次看到于丹,就知道那个能带她去玩的人来了。于丹不再让孩子从小听古诗文,而是给她讲故事、说道理,其他时间就让女儿痛痛快快地去玩。于丹常说:“我自己之所以长大后变成了一个话痨,就是对小时候少说话的一种‘变本加厉’的补偿。”

曾经有读者写信问于丹:“你觉得什么是女人最大的幸福?”她思考半天,答案却是――撒娇。

对此,于丹解释说:“一直到很老很老,还有男人愿意你在他面前情不自禁地、柔肠百转地撒娇,那就是最大的幸福。而男人面对撒娇的女人时,会生出保护的欲望,觉得自己是男人。所以,我说无娇可撒的女人是寂寞的。但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能使你有撒娇的情致和冲动的,正如没有一朵姣花能在贫瘠的土壤里怒放一样。正因为这样,每个男人都因为自爱而爱煞撒娇的女人。那一刻,他便是我的英雄,我是他的美人。”于丹说,女人要是聪明而装傻起来,任男人铁骨如何铮铮,最后也不过是“绕指柔”。

女儿几个月大时,于丹常一边把她抱在怀里在电脑前飞快地打字,一边还给几个朋友发短信。于丹笑言:“人家都说我跟打了鸡血似的。”被冷落的丈夫可“不乐意”了,当晚召开家庭会议,商议找小阿姨照顾孩子。于丹自知理亏,当即怀抱女儿,伸直双脚表示同意。

有一次,于丹和丈夫为选择出行方式发生了争执,正当都固执己见时,于丹突然扁着嘴巴,粉着眼圈,软了声气……丈夫赶快走过来,抱着于丹说:“亲爱的,这次听我的,下次听你的,OK?”于丹立刻回话:“OK!”丈夫诧异地看着于丹,摇摇头,又用嘴唇在她的额头“吧嗒”一下,然后开心大笑。不消片刻,他们便甜蜜万分了。

熟识的朋友曾打趣于丹在专业面前是“强悍的”,而在丈夫面前是“羞涩的”。一次,某省电视台的实习生到北京录制新节目,编导阿姨对他说:“在录节目之前会开个会,于丹老师要来对选题做些分析和建议。”过了一会,编导阿姨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她刚生完孩子,四十岁才生小孩,听说她妈妈以前也是到处讲学,四十岁才生她。她十分能说,你肯定会晕……”实习生听着,不时地吐舌头,心想,这个老师应该是个强硬的女性。

令人想不到的是,于丹竟带来了女儿的照片,还不厌其烦地向大家介绍:“这是一百天的,这是满月时的,这是最近的……孩子很乖,我也没怎么操心,平时有月嫂带,我更省事了……”实习生后来才知道这只代表了于丹三分之一的口语表达水平。于丹拿起编导的选题,只是扫上几眼,就开始滔滔不绝。两个小时后,会议结

束,实习生和编导阿姨要送于丹下楼。于丹转身说:“我老公在楼下等我呢!你们别送我啦!”望着于丹幸福跳跃的背影,编导阿姨感慨道:“真是幸福的女人啊!”

自信女人:要从“两点一线”走出来

于丹说,女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有朋友、有聚会,有喜欢的娱乐项目。于丹先后为中央电视台十多个频道的近50个栏目做过策划;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论语》而一炮走红。她以感性的解读、明朗昂扬的态度,从而缩短了《论语》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完成了一个大社交的角色。“做君子,不要做小人。”于丹遵循着这样的操守与朋友交往,与亲人相处。而在社交角色的转变过程中,于丹也享受这种君子之交的美好。

2006年11月26日的中关村图书大厦,读者从5楼排到楼下的南北广场,形成“之”字形队伍,就是为了等于丹的签名。不知原因的路人见到这阵势赶紧报警:“中关村图书大厦人特多,好像出事了!”

在签了4000多册书后,于丹的手腕开始胀痛。工作人员赶忙用热毛巾替她敷上,但根本不见效,反而妨碍她签名的速度。于丹干脆将毛巾往边上一放,继续飞快地签名。当天《于丹心得》卖了12600多册,而于丹在7个小时内签名的书超过了1万册。在签名过程中,于丹有两次搁笔长时间和读者握手。一位是80多岁的知识分子,他拉着于丹的手说:“谢谢你啊,给我们找回了孔子。”还有一位是身上还沾着泥浆的农民工,他握着于丹的手什么话也没说。于丹的眼角有些湿润,坦言这些心灵体验不是可以从书本上领悟到的。

于丹接受不少电视节目的访谈时,是自信而从容的,与观众的交流也是诚挚的。在一次访谈中,一个年轻观众突然站起来向于丹要电话号码。旁边的工作人员赶忙上前制止,指出他这样做是不礼貌的。那位年轻观众羞愧地连忙低头坐下。于丹觉得这样十分不妥,节目结束后,她就把一张写了电话的纸条递给了那位年轻人。

于丹给研究生们上课时经常跑到酒吧,点上零食、饮料,一边玩一边讲课。一次,一个学生想考考于丹,就问她:“于老师,参加舞会,该怎么着装啊?”不料于丹略做思考,便娓娓道来:从男士白色领结、大燕尾服到黑领结、小燕尾服,再到穿无袖或无肩裙子女士可以戴长手套,但是开始跳舞或者晚餐开始时应当脱掉……学生们个个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社交礼仪专家。

于丹却简单地总结:“记住,对朋友的态度要永远谦恭,要常常微笑着同别人交谈、交往。当别人给你介绍朋友时,你应集中精力去记住人家的名字。要学会容忍,克服任性,要尽量理解别人,遇事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如果做到这几点,就会让朋友感到亲切、可信、安全。”

纯净女人:当不可救药的“玩乐主义者”

于丹说,女人还应该有心灵角色,用它来调节自己的取舍,去做真正该做的事,让生活变得单纯、朴素、天真,而不要受到太多因素的制约。于丹到现在仍然坚持每天记日记的习惯,从那里寻找到生命或生活最本质的快乐。

于丹从小就向往到沙漠旅行,大三的那年暑假,她与同班的两位男孩踏上了西去敦煌的列车。到达目的地后的一天,两位男同学出去买东西,到了傍晚也没有回来。于丹想趁机单独去玩,于是,她借了手电筒,怀揣尖刀、头裹围巾,毅然向沙漠走去。不仅如此,她还边走边唱。夜幕降临,四周漆黑一片,天寒如冰。于丹的牙齿不停地发颤,就用刀挖来一堆坚硬的蕨类植物,并用围巾引火,燃起一小堆火取暖……两位男同学找到于丹时,见她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十分生气。一个说:“你不怕渴死?”一个说:“你不怕冻死?”一个又说:“你不怕沙漠里的豺狼?”一个又说:“你不怕沙漠会平移?”

于丹把嘴一撇,说:“我不怕,我有手电筒。”手电筒能抵御什么危险?两个男同学都有些糊涂了,但仍被她幼稚的想法逗乐了。于丹说,那时的心灵最纯净,所以可以忘却害怕。

最近,于丹还喜欢上了南拳妈妈的歌,经常下课小憩的时候来上两句:“牡丹江弯了几个弯小鱼儿甭上船咱们不稀罕/捞月亮张网补星光给爷爷下酒喝一碗家乡/牡丹江弯了几个弯小虾米甭靠岸咱们没空装/捞月亮张网补星光给姥姥熬汤喝一碗家乡……”

于丹认为,她熟读《论语》最大的好处,就是真正懂得了人应该有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应该按照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去生活。在她眼里,朴素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单纯洗练真实,温暖则和从容相关。于丹说:“我现在虽然很忙,但还是以一种从容的心态去面对。比如,我有时候上课在咖啡厅,和记者见面也约在咖啡厅。点上香熏,听听爵士乐,这是我喜欢的。天真和女人的生命状态一致,要永远有一颗孩子的赤子之心,爱玩,充满活力。希望自己永远像小女孩那样欢欣,玲珑剔透,这样才不会被岁月侵蚀。每个人生阶段都是我最好的时光。”于丹非常欣赏林语堂对坡的评价:“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她觉得自己则是“不可救药的玩乐主义者”。

对于生活,于丹喜欢用一个词概括――“enjoy”,她说十分享受自己现在的生活。她目前只是琐事繁多,但是心灵并不忙乱,因为自己有强大的内心定力,所谓心态不乱,状态不乱。只要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享受工作和天伦之乐,就不会冲突。她喜欢《菜根谭》里的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照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她认为,生活中有些不如意的事情必须要面对,甚至要解决,当然也必须穿越。用心去做,用最短的时间解决,事情过去了,心里还是一片海阔天空。

于丹论语范文6

《论语》迄今为止我没有很好的读过,之前我对《论语》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上学到的“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了解的只是凤毛麟角,可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通过听于丹教授深入浅出、声情并茂的讲座,我学到了很多《论语》中的新语句,通过拜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我对《论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虽不是大彻大悟,却也触动了心灵。

【书中片段一】: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一种遗憾,其实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我的感悟】:

我觉得我们在面对人生的遗憾时,不应该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怨天忧人,殊不知这样只能加重内心的痛苦而已,其实只有在最短时间内让自己接受现实,摆脱过去才是最明智的做法。由此可见,我们应该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用的地方,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也让别人快乐起来。《论语心得》中有一则关于一个日本茶师的故事,是讲茶师以一种从容、笃定的气势战胜了一个武艺高强的浪人。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我们往往感到无力应付,这时只要你能走出阴影,保持一颗从容镇静的心,你就可以变得坚强,就可以表现出勇敢,所以毫无武功的茶师凭借内心的定力能够战胜嚣张的日本浪人。

【书中片段二】:

宋人的笔记中记载过苏轼与佛印交往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象什么啊?

佛印说:我看你象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好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这个故事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一样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些人活得欢欣而温暖,有些人却整天指责抱怨?他们的生活真的相差那么远吗?

其实就像我们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怎么就剩半瓶了!乐观主义者则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表述不同,缘于心态不同。

【我的感悟】:

上一篇德国和意大利

下一篇网络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