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幼儿童交在线范例6篇

欧美幼儿童交在线

欧美幼儿童交在线范文1

关键词:合作;小组学习;教师多种角色

一、瑞吉欧教育中"合作"的概述

瑞吉欧教育中,合作首先是一种相互关系,在教育活动中,为了使教师与幼儿的合作顺利进行,幼儿与教师就要协调自己的行为,发展与建构合适的合作模式。合作的另外一层含义是教师与幼儿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享用所有的教学资源。此外,瑞吉欧教育中"合作"的三大特征是强调关系、强调参与、强调和谐。关系是瑞吉欧教育的理论基础,这种关系包括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等。同时受杜威"做中学"观念的影响,瑞吉欧教育者鼓励幼儿放心大胆地参与探究过程,经常在活动中创造机会,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用多样地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谐体现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和谐、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和谐、儿童与环境(第三位教师)的和谐。

在看到瑞吉欧教育中"合作"的先进性的同时,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幼教"合作"教育元素的缺失。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土文化的特点,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优秀的和完善的课程模式。瑞吉欧教育中"合作"对我国幼儿学校教育有如下启示:

一、重视幼儿与幼儿之间合作意识的培养

(一)我国幼儿教育中幼儿与幼儿的"不合作"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不合作"的现象很常见。具体案例如下:

早餐过后,老师让幼儿自由地到区角里去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小明拿了汽车模型,小红拿了心爱的布娃娃,很快,每一个小朋友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玩具。可没过多久,小明和小红就争吵了起来,教师赶紧过来询问原因。小红委屈地说小明抢了我心爱的布娃娃。小明却说我没有抢,我看他没有玩了,我就把他拿过来了。教师没有看到他们游戏的过程,不知谁对谁错。最后教师让小明和小红都站起来,不许再玩了,到墙角去站着反思。

上面的案例,我们看到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首先很民主地让幼儿自己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但是接下来并没有在旁边观察,也没有提供任何地帮助,放任式的游戏。当游戏中出现矛盾冲突时,教师只是惩罚,只是让幼儿自己去反思。但是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就决定了他不能真正理解教师罚站的原因。教师也失去了一次很好地培养幼儿合作的机会。教师完全可以让小明和小红一起玩布娃娃,并和他们一起商定公平的游戏规则。现阶段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是每个班级人数较多,管理起来很吃力,为了维持班级的秩序,教师强制幼儿服从教师的安排,这样会压抑幼儿的天性,不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二)小组学习-幼儿与幼儿"合作"的理想学习方式

瑞吉欧教育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来促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小组内教师引导幼儿对未知的世界进行探索。一般情r下,小组是自愿组成的,成员基本是2-4名儿童,最好不超过6人。瑞吉欧教育者认为影响小组学习的因素有人数、年龄、能力水平与兴趣、性别、在一起的时间、友谊、学习材料的选择等。他们认为2-4名幼儿组成的小组,有利于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彼此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助于产生认知冲突。

小组学了关注幼儿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外,同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知识和想法表达出来,并且努力让其他组员理解、接受、支持。

结合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开展小组学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

儿童自主与教师引导是瑞吉欧教育者在小组学习中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他们认为在幼儿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边要尊重幼儿的决定,同时也要指导幼儿的活动。我们要用这样的观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不断尝试用这样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教师为幼儿提供合作、交流的精神环境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积极的,充分交流与合作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在这种环境中自主地去探索未知世界,答疑解难。除了幼儿自发地交流与合作外,教师也要为儿童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如启发幼儿轮流提问,交替回答。

3、教师要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合作。

教师必须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完成活动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制定幼儿完成活动的时间表,前提是必须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时间顺利地完成活动。教师要做的就是不要着急,静静等待,就会有意外地惊喜与发现。

二、重视幼儿与教师的合作意识的培养

(一)我国幼儿教育中幼儿与教师的"不合作"

我国幼儿教育中幼儿与教师的"不合作"的情况也很常见,以下以一个教学片段为佐证,

在一节美术课上,教师发给每一个幼儿一张白纸,一盒水彩笔。今天绘画的主角是小草。接着,开始上课。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开动小脑筋去想一想,现在是什么季节?

所有幼儿:春季(齐声答)

教师:很好,那你们想一想,春季有什么特征?

幼儿1:天气变暖了,我们可以出去玩了,

幼儿2:水面上,鸭子、鹅都出来游泳了,

幼儿3:树变绿了,开出小花,

幼儿4:燕子飞回来了,

幼儿七嘴八舍说着,教师接着说:大家想一想,小草是不是长出来了?

幼儿齐声回答:是。

教师接着说:小草是不是很可爱?

幼儿齐声回答:是

教师:那我们今天就来画小草………,之后就有同学在下面自言自语,为什么非要画小草啊?怎么不能画鸭子?怎么不能画树呢?另一个小朋友反驳到:老师让画什么就画什么。

上面的案例中,课前的师生对话,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但是,实质上,还是教师掌握教学的节奏和教学内容,对于幼儿不同的声音,教师很少会采纳。只是按照教师心中的预订计划去开展活动。教师认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学计划。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每节课都草草收场,很少会因为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而改变教学计划。同时,教学内容也一成不变,以前上什么现在还上什么。不会考虑现在的幼儿跟以往幼儿相比,认知水平和社会经验存在差异。

(二)教师多重角色------幼儿与教师"合作"的理想方式

瑞吉欧教育认为最优质的幼儿教育的直接创造者是幼儿教师。虽然他们坚信幼儿有巨大的学习的潜能,但是当幼儿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或活动停止时,教师需要介入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教师一直在扮演着材料的供给者、活动的帮助者、指导者、推动者、合作者、记录员和研究者的角色。教的教必须建立在幼儿愿意"学"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按照预设的步骤不成不变的进行。教师应该关注幼儿怎样进行学习?学习的方式是什么?而不是幼儿学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

结合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转变教师多种角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有师幼合作的指导理念

教师要做到信任幼儿,信任幼儿指的是相信所有的幼儿

天生就具有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主动建构的能力。幼儿在这方面的潜力是非常深远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发展它。教师要这样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才会使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与幼儿的合作中,因为幼儿小小的进步和发现而欣喜若狂。

2、主题活动中的师幼合作

主题活动的制定、实施、结束,都是教师和幼儿共同

商定完成的,首先,教师要对幼儿进行细致耐心地观察和研究,发现大多数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之后形成研究的主题。在主题实施阶段,幼儿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并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可行的方案,并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地为幼儿提供活动所需要的材料,随时记录下幼儿的行为和语言。在主题结束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由学习和经验交流的机会,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三、重视老师与老师的合作意识的培养

(一)我国幼儿教育中教师与教师的"不合作"

幼教队伍中等级森严,每个班级有3个教师,主班教师、配班教师、保育员。他们会分成个一、二、三。主办老师最大、配班老师老二、保育员地位最低下,只负责干活。他们会各负其则,分的很清。以下是一段幼儿园主班老师和保育员之间的对话:下午要举行全园的讲故事比赛,班级里的幼儿都很兴奋,主班老师不停地维持班级的秩序,半个小时下去很疲惫,就气愤地对保育员说:"你为什么不能帮我管管孩子。"保育员也气愤地反驳到:"我辛苦打扫卫生的时候,你也没有帮过我呀!"两个教师互不相让。

上面的对话,反映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的教师之间"不合作"的现象很严重,甚至到了仇人的地步。所有的这些情形幼儿都看在眼里,对幼儿也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 资源共享者和教学合作者-教师与教师"合作"的理想方式

瑞吉欧教育者深深体会到,个人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同时也不了同事和专家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在瑞吉欧幼儿学校,无论是哪种老师都采用集体协作的方式去工作。

结合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与教师之间通过会议和非正式会议交流思想

每周安排教师至少有6个小时的时间,聚在一起讨论、交流自己的思想,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相互之间取长补短。除此之外,可以利用中午午餐的时间进行非正式会议,也称午餐会议。在午餐会议上进行非正式的思想交流。

2、成立教师研究指导小组

幼儿园所有教师在一起共同组成研究指导小组,一起为幼儿的主题活动出谋划策,进行指导。在小组内,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职责,高度重视团队合作。有的教师负责组织活动,有的教师负责记录活动,有的负责整理。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必须与他人(同事和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观点、意见。他们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研究幼儿,给幼儿提供最适宜的帮助。

参考文献:

杨艳芳,意大利瑞吉欧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4

李英,瑞吉欧教育中"合作"研究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3.4

王金芳,意大利瑞吉欧小组学习方式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2):57

谭友坤,从教师专业成长看瑞吉欧教师角色理念[J],内江科技,2009(30):4

孙殿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若干思考[N],协商新报,2013-2-22

朱家雄,王铮等译,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中的儿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李艳苹,从《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看瑞吉欧教育[J],赤峰学报,2008(8):146.

陶虹,感受瑞吉欧[J],早期教育,2007(4):35-36.

欧美幼儿童交在线范文2

关键词 小学化 身心危害 等待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意识的提高,现代社会人们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和教育培训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幼儿园本应是孩子享受童年时光的最佳场所,但现在幼儿园中的“小学化”倾向却使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应有的色彩。

1 小学化的表现

1.1 学习要求高,教学内容超纲

我国虽然进行了素质教育改革,但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沉重等现象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渐渐蔓延到了幼儿园阶段。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幼儿园,尤其民办园中有坐满了“小小学生”,他们被要求学习拼音、书写汉字、做算术题,完成家庭作业等,而作业大多是内容单一的文化知识。目前许多幼儿园为了保证幼儿园的生源,纷纷应家长要求,通过教中班、大班的孩子算术、英语、拼音、识字等来最大限度的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教学内容大大超前于孩子的身心所需。知识灌输式的教法在幼儿园中并不新鲜,孩子到中班和大班便开始学习小学的内容,便忙于识字、背古诗、认数字。更有甚者打着幼小衔接的幌子,教授大班和学前班的孩子小学课程,并且无论从程度还是从范围上,其内容都超过小学一年级上半学期水平,幼儿玩的权利被剥夺,严重影响了儿童心理健康。

1.2 行为规范多,教学方式机械灌输

幼儿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幼儿园照搬小学行为规范,过多的限制孩子的手脚活动,这本身就不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这种行为规范之下,幼儿园中坐姿端正、专心听讲并机械回答老师问题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而手脚随便乱动,上课分心精力不集中将会被教师视作违规,对于教师的提问孩子回答不上来、大声喧哗甚至没有举手都会受到斥责。连课间的休息都要严格遵守“安静”的要求。可以想象,这些“小学化的行为规范”,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尽管方便于对幼儿的管理,但这种固定限制幼儿自由的固定方式,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这些行为规范中逐渐泯灭。这些要求用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都显得严苛,用来规范幼儿的行为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涉及到各个领域,教学活动方法、形式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为了追求学习效率和成效,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渐渐向小学靠拢,转变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为主。孩子每节学习活动课程的时间一般为三十分钟左右,绝大时间均是老师讲授,孩子缺乏观察及游戏活动,没有时间去消化知识,机械灌输模式的教学交给孩子的只是无意义的知识,孩子没有亲眼看、亲身感受、认真动脑筋,是无法学到东西的。

2 小学化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

(1)生理方面:学前教育阶段最强调的是发展幼儿的身体健康,但幼儿园的小学化管理却对学前儿童的身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新生儿每日排尿20~25次,1岁时每日排尿15~16次,1岁半左右小儿可自动控制排尿,排尿间隔时间逐渐延长,至学龄前和学龄期每日6、7次。①在幼儿园中,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幼儿在非常短暂的课间活动中才可以上厕所,很多小朋友都害怕在上课的时候跟老师说去上厕所,被看做是“不乖”而遭到训斥。而学前儿童年龄越小,膀胱容积越小。②幼儿憋不住尿却会被不明就里的老师看做是故意捣乱上课秩序。此外,幼儿也不宜长时间书写,3~4岁的儿童,上下肢的活动已经相当协调,能够很好地完成各种粗动作;而比较小的肌肉发育较晚,5~6岁的儿童,手部的肌肉才发育迅速,能初步做一些较精细的工作,但是时间不能持续过久,容易产生疲劳。③幼儿园的知识传授要求儿童手部的工作量远远多于四肢的运动,这种不符合规律的做法不仅会影响到儿童的肌肉发展,同时也会让应该得到锻炼的肌肉得不到良好发展。教师要求儿童时时保持安静,生搬硬套小学生地行为规范,一味追求成效只会危及儿童身体健康,造成体质羸弱,呆板木讷。

(2)心理方面: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完成的,通过爬楼以及之后对各年龄阶段孩子其他学习领域的实验,得出了任何一项教育试验活教育内容针对某个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由此可知超前的或过于强调收益的教育是无意义和低效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爱弥尔》中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成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在这种教育之下,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幼儿,摇头晃脑地背着三字经不解其意,机械地算着两位数加减,小小年纪说大人话办大人事,这并不是“懂事”,而是一个束缚了个性的机械复制品,他们原本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杀了,所谓的兴趣挖掘只会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古板生硬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兴趣缺失,超年龄的学习内容泯灭孩童天性。

3 多点耐心,等待儿童成长

儿童诞生于母腹,像一粒渴望向外界生根发芽的种子,具有成才的条件和可能。成人需要对他进行引导,但并不是说成人能够按自己所想去随意安排孩子的人生。教育应该将儿童内发性的成长及其精神本性作为依据,而不应该把他视为任意涂抹色彩的“白板”,或者把他视为可以随意捶打定形的金属,如果那样他的本性和自然天赋将丧失殆尽。自然界中万物都有自身的规律,教育欲达成效必须要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在这个追求效率的年代,急功近利的心态使成人在教育孩子上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为迎合这种心态,幼儿园引入小学的课程,开设兴趣班,为显现出幼儿园的“教学效果”,进行超前和灌输教育,孩子计算、识字的能力确实是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几道数学题、几篇田字格上的汉字、几首古诗就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吗?现在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毋庸置疑,违反了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提前教育、过度教育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且收效甚微。所以在幼儿期,教育者更多应该是用一种等待成长的心态,多一点耐心,过度的教育只会使儿童产生厌恶情绪,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

注释

① 欧阳新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54.

② 欧阳新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54.

③ 欧阳新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49.

参考文献

[1] 沙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冷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 欧阳新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欧美幼儿童交在线范文3

参会者通过主题报告、分会场报告与研讨、现场观摩与研讨等形式就以下议题展开了广泛交流与讨论:(1)对儿童艺术的多学科审视;(2)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儿童艺术教育理论;(3)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研究;(4)儿童学科艺术教育研究。

在主会场上,共有6位儿童艺术教育专家作了视野广阔、内涵丰富的主题报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席、台湾师范大学郭祯祥教授向大会作了题为“当代儿童艺术的若干取径”的报告。她以艺术教育为切入口,探讨了何谓“儿童艺术”,介绍并比较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儿童艺术教育取径。前者以罗恩菲尔德为代表,强调人的天生艺术潜能;后者则更加注重文化对儿童艺术的影响,如威尔森认为,儿童会从周围生活摄取影像,家庭、社区、同伴等外在力量会取代“儿童自由向外”的发展模式。郭祯祥认为,每一种理论、取径与教学法都有其瓶颈与限制,任何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均应致力于充实自己的教学工具箱,不同的个体需要不同的策略,因材施教才能享受教学的乐趣,促进教学相长。

中华美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滕守尧教授在《儿童:生态视角下的完美与完整》的报告中从哲学美学的高度,用简洁的话语解说了何谓“原型”,解析了“原型”与中国道家学说、中国艺术、儿童之间的关系。滕守尧认为,儿童的本性就是道,就是自然。儿童是天生的两极创造者,他们既能上又能下,既听话又调皮,既建设又毁坏,如此游走于两极之间。正是因为有了这两极,才有两极之间的联通,才产生了新的东西,才具有灵气。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儿童的期待往往是做个“完美”的人――只能顺从听话,不能野蛮调皮;只能双脚走,不能单腿跳;只能正走,不能斜走;只能说“是”,不能说“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能听,不能说;只能得100分,不能得60分,如此等等,实质上就是砍去一极,只保留认为好的一极,追求所谓的“完美”而放弃“完整”。如何改变这一习气?滕守尧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真正学会把儿童看成一件艺术品,保留其自然本色,不强求他们做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尽力让他们做一个“完整”的人。滕守尧引入“完美”与“完整”概念,既形象地阐释了他所提倡的生态式艺术教育观,又是对生态式艺术教育观的拓展。

两位教授的发言引起了参会者的共鸣,大家就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及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作用展开了热烈讨论。主要观点如下:(1)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生态观指导下的、多方面融合的教育,注重“整体性”“辐射性”和“融合性”。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多元集合体,不仅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文学、影视等,每一门类还要从美学、艺术史、艺术欣赏及创作等多角度加以考虑;艺术教育要与其他领域的教育相融合;“走向生态的”艺术教育是以幼儿为中心辐射教师、家长,是多方面参与的教育。(2)文化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生活在当下社会的儿童,不可避免会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该考虑文化内涵,即教育内容是否能够展现文化内涵。选择什么样的内容给儿童,不能仅从形式上考虑,而应对作品内涵加以理解和深入挖掘。这同样是生态式艺术教育的价值选择。

享誉全球的瑞吉欧儿童教育中心主席Carla Rinaldi在报告中对学习和创造力作了反思和再思考,认为学习的过程与表达、交流及艺术活动的过程紧密相关。参与艺术活动也是一种学习。儿童天生就有与人交流的欲望,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教师关注儿童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要敞开心扉倾听儿童的心声,要让倾听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著名的零点项目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艺术教育学科负责人Steve Seidel作了题为“美育过程中的参与式学习”的报告。他以7岁小女孩索菲亚的绘画作品为例,深入探究其学习经验的方方面面,包括构思、即兴创作、评论、表演和展示、练习和实验等,并以此说明艺术创作过程中儿童是怎样学习的。他认为“关注学习过程”是艺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研究的取向,并指出“画”既是作品,也是创作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培养儿童独立安排工作的能力,使儿童不仅能提出问题,还能积极投入到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去。

对当前国际幼教界产生深远影响的“瑞吉欧”和“零点项目”,不约而同地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无论目的性艺术教育还是手段性艺术教育,其过程都值得关注。正如Steve Seidel所说,“关注学习过程”是艺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研究的取向。

以上专家从多元文化视野对儿童艺术教育进行了理论探讨,美国肯恩大学Lily Chen-Hafteck教授和纽约大学PhilipTaylor教授则分别从音乐和戏剧领域,从学科艺术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儿童艺术教育理论问题。

Lily Chen-Hafteck在《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新视角:发现和培养幼儿的潜能》的报告中探讨了建构主义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及音乐在儿童成长中的角色问题。她认为应该重建音乐教育的概念,音乐是一种专门性课程还是一种普适性课程,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她指出,在儿童音乐教育中,教师要了解儿童校外音乐经验,要观照文化背景进行音乐教学,同时要考虑音乐的多元目的,不能仅仅将其视为技能教育。她倡导要相信儿童具备天生的音乐潜能与知识,相信音乐活动能够激励与吸引儿童学习。音乐的种子需要好好呵护,我们应该给儿童提供可探索及创造的环境。

Philip Taylor深入探讨了戏剧的多种认知方法以及构成这些知识评价所面临的挑战。他认为,目前的评价模型往往未能顾及审美维度。大多数戏剧教育工作者关注那些没有关联的技能的传授,原因在于大多数学校定位不准。什么是戏剧?什么是艺术?这都需要重新界定和思考。Taylor认为戏剧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创造一门艺术审美的课程,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客观地评估学生。

关于学科艺术教育与综合艺术教育的讨论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此次会议并未就与此相关的某一具体问题达成共识,但还是给了参会者很多启示。如必须确立多元文化学科艺术教育理念;明确超学科的学科艺术教育目的,不仅应关注艺术学科本身,还要关注艺术家的成长、艺术学科的发展、艺术素养的培养等问题;兼容各种艺术教育模式,探寻适合的教育途径,等等。

除了主会场上的精彩报告与发言外,大会还设立了四个分会场,参会者分别就提交的论文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及幼儿园教师分别介绍、分享了各自不同的经验。例如,美国塔夫茨大学Mary Eisenberg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边霞教授介绍了她们共同的研究成果,以“与自然合作”活动为例,展示了儿童美术学习中的12种支架,并就儿童美术教学中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台湾花莲教育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秀菊教授与大家分享了绘本创作教学的故事,展示了大量制作精美、极富创意的绘本;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在确立讨论的基础――音乐教育首先应该而且必须是“人的教育”这一基本价值立场后,引入快乐与成长、自由与秩序等七对当前冲突激烈的微观价值矛盾,试图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发现这些矛盾中的共生价值,并尝试找出实现这些共生价值的可能出路,拓宽了儿童音乐教育新视野。此外,台湾爱弥儿幼教机构驻校艺术教师徐德成所作的该园课程介绍,美国波士顿Advent学校Yvonne Liu-Constant博士对艺术在幼儿园之多重角色的探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黄进博士关于童年与艺术关系的论述,张金梅博士的幼儿戏剧教育内容建构,以及来自各大专院校和一线幼儿艺术教育工作者各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经验,均引发了参会者的热烈讨论。

参会代表还分别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幼儿园、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进行了教学观摩活动,如美术活动“茂密的树林”、早期阅读活动“我爸爸”、歌曲欣赏活动“数羊群”等。活动结束后,参会者对活动目标、过程、实施等问题进行了点评和交流。幼儿园现场观摩与研讨活动丰富了参会者的实践经验。

总之,这次大会为不同文化、不同观点搭建了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及幼儿园教师就当前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力求从多学科、多领域的视阈交融中生成新观点和新方法,并致力于促进儿童艺术教育研究共同体的形成。在坚持自由、开放的学术对话,理性、客观的学理探讨,广泛、深入的问题分析,多元、多维的学术话语宗旨下,面向艺术教育前沿,面向艺术教育未来,为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推进整体性综合研究,启迪创意思维,促进知识创新搭建了平台。

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仅有知识技能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没有艺术素养的人是不完整的人。艺术教育,尤其是儿童艺术教育必将是一个恒久的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创新,反思与调整。

Discussion, Observation, Reflection, Exaltation: A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f Children Art Education and the 1st National Seminar of Children Art Education

欧美幼儿童交在线范文4

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以三至六岁幼儿为读者对象,以表现幼儿眼中的现实世界或心灵中的幻想世界为主要内容,再现幼儿审美情趣为重要美学特征,为培养幼儿成为健全社会人的启蒙文学。幼儿文学对幼儿的审美、想像、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幼儿文学鉴赏则是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理解、想象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线索、人物情感、角色冲突,并激发幼儿积极主动运用符号、语言、肢体动作等进行创造性表征的活动。但现今的幼儿文学作品良莠不齐,老师及家长如果没有鉴赏优秀文学作品的能力,就不能正确把握其内涵及教育价值。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提高教师和家长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促进幼儿提高阅读、语言表达、创想再造、多元表征的文学鉴赏能力与水平。

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创造性游戏形式,是幼儿通过与作品互动感知、理解、想象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线索、人物情感、角色冲突,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创造性表演的一种游戏。对丰富幼儿生活体验,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认知、情感、语言表达、创造性想象等能力发展。其中亲子表演,更是通过家长的参与、熏染,激发每一个孩子参与表演的兴趣,营造让孩子自主、自信、自愿表达的氛围。

但目前那些文学作品适用于幼儿表演游戏的研究少,没有表演游戏剧本。大多表演游戏的开展也仅限于幼儿复述文学作品中的对话,配以简单的动作表演。如何充分挖掘文学作品鉴赏与幼儿表演游戏的最大价值,促进幼儿、教师、家长文学鉴赏、语言表达、多元表征、创想再造能力的提高?我园在实践中探索以下做法:

一、理论引领实践

我们先选取了瑞吉欧、加德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作为实践研究的引领和支撑。

(一)瑞吉欧“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

瑞吉欧认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文字、动作、图象、绘画、建筑构造、雕塑、皮影戏、戏剧、音乐……等,都是儿童的表达语言。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实施文学鉴赏、表演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视每一位幼儿为一个能自己认识思考、发现发明、幻想表达并富有巨大潜能的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鼓励、认可接纳他们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进行探究和表达;给孩子提供自我探索、自我表达、相互交流、分享展示的机会和条件。

(二)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多元智能论”提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八项均等重要的智能且呈现出的特点、强弱不同。教育者应该清晰的看到每个孩子的强弱,善于提供充分展示其智能强项的机会,引导幼儿以自身强势带动弱势智能领域发展。我园全班同时开展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就秉承这一理念:引导教师、家长,都能用宽容、接纳的态度看待孩子在创意表演、创意音效、创意道具制作小组游戏中不同、独立且有个性的表现,最大限度的挖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尊重个体差异,让孩子主动参与到集体表演中,促进其潜能的迸发。

(三)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提倡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获得真善美的熏陶。我们在设置表演游戏内容、方法与组织指导策略时都遵循这一思想。作品理解与表演和表演场景的布置、服装道具设计与制作等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给孩子们创造积极参与引导幼儿构建欣赏、再现、创造表征文学作品的实践智慧。

二、“三基”助推解读――接纳孩子的个体差异。

(一)基础一:学习培训,打好教师正确解读幼儿的基础

我们利用各种学习培训直接将教师目光引向“了解孩子差异、尊重孩子创想、解读孩子心灵”。先后派教师到上海、南京、江阴等地进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语言教育》、《幼儿戏剧表演》的学习,引领教师充分了解各年龄段幼儿认知、语言、发展特点,为真正了解读懂幼儿行为,理解尊重每一位幼儿需要,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打下理论基础,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植于心,落实于行。

(二)基础二:“案例剖析”问题式研讨,打好教师实施精彩教学活动的基础。

我们从教师教学实践中选取案例,从幼儿行为表现、教师教育行为方面进行剖析,引领教师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倡导因人施教。例如:组织全班的幼儿同时参与表演游戏,在场地安排、表演分组方面出现:各小组之间相互干扰、教师不能掌握所有孩子参与表演的情况、道具服装形式单一等,我们就采用现场观摩录像、照片再现形式和老师研讨以下问题:

1.孩子在表演游戏中是快乐自主的吗?

2.如何有效利用班级场地,合理分组划分表演区域,分组开展表演游戏?可以怎样分组?

3.各小组分别开展哪些活动?怎样进行小组交换,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参与到表演中?

研讨中,老师说:“原来觉得孩子们能按照我们剧本的要求一板一眼、坚持表演就是愿意参与游戏了。现在看来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孩子,忽视了孩子主动参与、自主选择的需求。”有的老师说:“平日忙于在各表演小组中穿梭指导,忽视班级嘈杂干扰、道具单一、幼儿缺少可用的替代物等问题。通过多次实况分析我们最终达成共识:

1.幼儿表演游戏区别于幼儿舞台剧表演,它应让每一个幼儿主动参与、大胆尝试,感受到自由组合、自主选材、创造性表演的快乐。

2.根据我园园舍小的实际情况,除了区域活动外,我园集体表演游戏每周一次,分二组同时进行。即表演组、道具组,每周交换小组活动,保证每一位幼儿都参与、提高教师组织指导实效性的同时,也成为我园“乐做”特色课程创意美术活动的内容之一。

(三)基础三:多元家园共育活动,打好亲子合力共赢的基础。

为了保障家园共育的实效性,我们充分利用亲子阅读会、图书漂流分享、亲子童话剧表演、推介故事等活动,将《抓住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家中怎样指导幼儿阅读》、《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表演》等教育内容,以班级家长沙龙、网上互动论坛、家长执教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思想碰撞与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及指导幼儿阅读水平,同时引导家长正确看待每一个孩子不同的发展,耐心等待孩子成长。

三、“三平台”实践悦读――让幼儿敢于表达、乐于表现。

(一)平台一:班级“晨光小喇叭”,让孩子敢于尝试“我能行”。多听才会说。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我们整理收集了适合各年龄段欣赏的文学作品,挖掘其教育价值进行归类,整理出《晨光小喇叭―幼儿故事精选》、《教师妈妈讲故事》,以及不同类别的《向家长推荐亲子共读故事精选》。各班在晨间、餐前、午睡、离园时按需取材,分别采用听录音、教师讲、同伴讲等方式。晨光小喇叭的启动,让更多孩子爱上故事,感受到“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讲故事―我能行”。

(二)平台二: 晨光童话剧团,让幼儿、教师、家长爱上表演我园童话剧团的建立从最初的教师剧团、宝宝剧团一路发展壮大,一直到现今成立了亲子表演剧团。每个班级从幼儿园推荐的绘本故事中选取适宜孩子表演的内容,改编成亲子童话剧本,组织有兴趣参与的家长和幼儿,每月进行班级亲子童话剧排练、展演。家长们既是演员又是剧务、道具和编导,先后将童话剧《小青虫的梦》、《白雪公主》、《小红帽》、《狼和小羊》,搬上舞台。和家长同台表演,孩子们异常兴奋,表演的兴趣和欲望更强烈了,台上台下碰撞出快乐的火花。

家长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对表演游戏与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多家长说:“亲子表演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孩子自信与表演的勇气,还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孩子,增进了亲子关系,同时对幼儿园的课程更加深入的认识,形成了家与家、家与园的教育合力。”

欧美幼儿童交在线范文5

《中国青年报》报道,“技术公益”近日首次在“2012中国计算机大会”上得到介绍。公益软件“帮孩子回家”可以将现场手机照片与全国丢失儿童照片库比对,并迅速返回人像识别结果;“万家团圆计划”则利用学校和工厂的已有网络,将计算机改制成操作十分简单的视频通话机来“突破互联网的最后100米”,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视频聊天和留言;淘宝网将免费午餐设计成虚拟产品,筹集到800多万元的资金。

初步来看,“技术公益”只不过是将原有的较成熟技术稍加改造,便利公益活动各环节,还远未达到专门研发、领先推动与强力支撑的效果。换言之,其日后仍将大有可为。

打开闭塞的心

今年9月,深圳曾有19名家长联名写信拒绝自闭症儿童龙龙入读普通学校,《羊城晚报》报道,龙龙日前已重回宝城小学,随之带来的是由校方、壹基金、国内权威自闭症研究专家、志愿者等合力提供的“融合教育”方式。龙龙将接受自闭症专家的心理、行为等方面的专业干预,从不定时听课逐步过渡到正式随班就读,壹基金也将派人到学校讲解自闭症,让学生们更了解自闭症的孩子。

实际上,需要帮助和引导的决不仅仅是龙龙,包括校方师生、政府官员在内的许多普通人,皆需学习如何正确看待和对待特殊人群。两方长期隔离造成的藩篱,亟待打破。

“候鸟之坟”

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只候鸟进行洲际迁徙,8条迁徙路线中有3条穿过中国。由于地形原因,湖南、江西等地存在着中线候鸟必经的“千年鸟道”,但这些要害地段却成了“候鸟之坟”。

《钱江晚报》报道,一部鸟类纪录短片日前在网上激起热议。拍摄者李锋曾跟同伴8次深入湖南罗霄山脉,用镜头记录候鸟迁徙时遭遇的杀戮。猎杀候鸟不仅成了风俗,甚至已造就食材供应的产业链。近日,位于“鸟道”要冲上的湖南新化、新邵、隆回三县签订了联防公约,试图打击三县交会地带的非法捕猎活动。

醉驾不归

“好醉,还是得开回家”——这是新浪网友“安娜830321”的生命中最后一条微博,就在当晚,她酒后驾车时不幸丧生。近日,“高速交警宁波支队”官方微博再次转发了此条微博以示警醒,大量网友留言哀悼,呼吁“珍惜生命,远离醉驾”。

虐童之殇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曾广泛地令人产生错觉:中国儿童仿佛正经历着他们最好的时代。衣食无忧、父母溺爱、社会呵护,乃至于孩子们的骄纵任性也成了“过于幸福”的明证。但最近,浙江幼教颜艳红揪住幼童双耳上提的“虐童”照片却公开撕碎了这种假象,随即曝出的还有西安女童因不会算数被老师狂扇数十耳光,四川雅安一小学保安用弹生殖器的手段百般体罚学生。

事情的公之于众归功的是网友和媒体的深挖,一些家长甚至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自己孩子所受的虐待。有人指责教师资格的审查和教学机构的管理制度,可其实,中国目前仍在根深蒂固地将儿童视为家长的“个人财产”,将儿童权益划入家庭“内部事务”,一厢情愿地假定所有家长都会全面仔细、负责专业地处理关于自家孩子的一切问题,一旦家长疏忽,孩子便失去了所有依靠。而许多家长目前仍仅将“虐童”理解为身体侵害,而照顾监督不够、精神虐待与疏忽等都可能涉嫌虐童。有调查显示,我国28%的家庭自身便存在情感虐待的“冷暴力”,且多来自夫妻关系恶劣的家庭。然则,哪怕是目前的法律也对其爱莫能助—我国《刑法》并无“虐童罪”,哪怕是激起社会愤怒的“虐童案”也只能以行政处罚和“寻衅滋事罪”处理。如若继续监督不力、刑罚缺失、救助不畅,儿童的幸福在哪里,社会的未来又在何处呢?

变味的“出国考察”

如今,日渐频繁的“出国考察”已在大众语境中变了味道。大众一边批判中国在很多方面“落后于世界”,但又在潜意识中认定“出国就是烧钱,考察便是旅游”,仿若与国际接轨是无需付出太大成本、待在中国翻翻资料就能完成的转变。

当然,此类误区绝非根源于国人观念,而是长期以来公费支出不透明、出国考察走马观花之故。近日,官方宣布“中国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的团组数、人次数、经费数连续3年大幅下降,两年便节省经费30亿”。仔细思忖,如若不是深受经济危机影响,这岂非就是在侧证之前的出国考察都存在“可有可无”之嫌。不管则滥觞,管则紧缩—中国是否可有“中庸之道”?如今,除了官方行为之外,儿童慈善基金会的出国考察项目同样受到了强烈质疑。虽然基金会比政府反应更加迅速透明,其马上公布了详细行程单,对考察项目的起始、目的、经费来源等皆做出解释,但舆论仍认为其间“有蹊跷”。慈善机构不断受到挑战的公信力,与政府公信力似已是同病相怜。如果政府出国经费再不下降,恐怕社会舆论也难善罢甘休。

其实,正当合理的考察正是打开国际视野、提升国内环境的极佳方法。但若是出行前没有目的和计划,出行时没有观察与交流,回国后又不见思考与总结,一切皆被蒙在盖子里,纳税人或捐款人自然不乐意。

飓风“桑迪”让美国如临大敌

超级风暴“桑迪”10月29日开始袭击美国东部地区,至31日已造成至少50人死亡,预计死亡人数还可能继续上升。奥巴马暂停了竞选活动,在白宫指挥救灾活动。风灾或致美国物质和商业损失500亿美元。

联合国审查日军慰安妇问题

当地时间10月31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日内瓦召开会议,针对日本的人权现状及相关政策进行审查。日本则就大地震灾民疏散措施、福岛核事故中受灾民众健康对策等问题进行表态,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日军慰安妇问题再度被提及。

历届日本政府和日本天皇,曾就慰安妇问题,在各种外交场合和访问中,都表示出了不同程度的谢罪和赔偿意愿。然而在2007年,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却说,当年日军“强迫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之说“缺乏证据”;今年8月,首相野田佳彦再次表态,认为这事没证据,不承认。

评:野田佳彦曾把问题搬上联大讲台,现在,他必须向世人说清楚慰安妇问题。

伊朗禁出口50种商品保内需

据美国媒体10月30日报道,面对日趋严厉的西方制裁,伊朗为保证必需品供给而禁止大约50种基本商品的出口,其中包括小麦、面粉、糖、牛羊肉等红色肉类、铝、钢锭等。伊朗迈赫尔通讯社称,靠政府补助资金购进的某些商品也被禁止再次出口。

石油出口是伊朗硬通货收入及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在过去一年中,伊朗石油出口量大幅下滑,间接导致进口商品量也锐减。据悉,伊朗进出口贸易多数通过海上运输,但由于贸易程序繁琐,或担心失去其他生意,越来越多的西方船舶公司正减少与伊朗的贸易往来。

评:伊朗货币对内通胀、对外贬值,不把民众稳在温饱线上,还怎么向俄罗斯购买武器?

减免希腊债务? 德国说不!

德国《明镜》周刊网站10月29日报道,默克尔重申德国政府的立场,拒绝减免希腊债务。德国财长朔伊布勒此前表示,鉴于德国法律的规定,德国不可能向已经违约的债务方提供新的贷款,而把希腊债务违约的后果转嫁到纳税人身上的做法也明显不符合欧盟当前的政治现实。

欧美幼儿童交在线范文6

森林幼儿园

“一群四五岁的孩子,徒手攀上大树三四米高度,没有保护……”

这是中国第二届自然教育论坛(杭州良渚,2015年11月)的一个讲座,德国森林幼儿园最早发起人之一的Frank Ross先生在陈述户外自然下的德国体验式教育(德国师资培训体系、课程设计,很有经验及系统)。他播放着德国森林幼儿园的视频短片:“天呐!孩子掉下来怎么办?!”我心里大惊。

什么才是孩子尝试冒险的风险判断标杆?作为有一定攀登经验、一定安全意识(也曾犯过傻错)的人,今天我有较多经验能力。但看到这视频,我依然很是吃惊。

在成人社会,德国、欧美的自然体验及探索领域,其整体能力发展无疑是远超越中国的,从卓越探险家到一般户外爱好者,其体能、技术、综合自主能力都确实不错―但针对儿童的开展,成人的理性和教育主张,即使在攀树这个细节上,德国人的做法是否稳妥?

规则及边界,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最基础的一个方法论。一个人对外交流的教育发展,是建立自我与社会(他人)、自我与自我、自我与自然的关系。现代教育往往强调及重点发展前者,那么,或许一个德国儿童在幼年期已被大人鼓励去做冒险尝试,他在发现和建立自己与自然、运动风险的边界(爬树),动物性的本能、个体发展在这种看似恐怖冒险的行为中,悄然成长发育了。童年发展起来的这种风险控制、能力成长,可以延续到他的成年。 如置于中国家庭式尤其老人的家庭环境下,小家伙肯定会被呵斥和被制止的。中国家长年复一年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圈在安全世界里,竭力给他们培养各样的技术技巧。但中国孩子的成长似乎越发艰难,家长的焦虑一代胜似一代。所以,日本式、德国式的这种强悍,不就是这种冒险文化大背景下的产物吗?这是文化根源的差异。

讲到自然教育,德国森林幼儿园是这些年欧洲脉络的亮点。其本源是1950年代的丹麦:一位特立独行的妈妈携自己与邻居的孩子,在森林里自然成长。之后,扩展到北欧诸国。然后:

“德国11月一个寒冷的早晨,柏林以北卡罗镇的一个郊外林区里,一群三四岁的孩子正围坐在篝火旁,唱着歌做游戏。这不是哪个幼儿园突发奇想的野外体验,而是孩子们再平常不过的课堂学习。零下28℃也在户外,篝火熄灭了孩子们会点燃。”

“‘即使零下28℃,我们也在室外待着。孩子们从来没得过感冒。’‘我可能不会事事插手,但我知道孩子们在哪儿,保证他们不会离开视线,大人不在场,能让他们更勇于去冒险。我们的理念是让孩子们自主和互相学习,从经验教训中不断成长。’‘(自己爬树)让孩子们更加倍小心,因为没人保护他们,唯一一次有小朋友从树上掉下来,是因为父母在下面看着,而他想着爸爸会来救我的。’”

这种自然乌托邦式的森林幼儿园,发展到德国后,德国人的效率及影响力,德国式的“实干”、“执行”风格,把它的效应有力地推广及扩展到全球。甚至德国《明镜周刊》认为,森林幼儿园可能成为德国下一个成功的“出口品牌”。目前,整个德国已有1500个以上这样的放养型森林幼儿园。其实,如今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已存在及活跃着数以千计的森林幼儿园与自然学校。

德国森林幼儿园组织的主席乌特・舒尔茨-奥斯特曼讲述,在他们组织成立的二十多年中,尚未发生过幼儿在户外摔断腿一类的严重个案。“我们的伤害意外比在室内幼儿园少得多,因为实际上我们没什么墙壁和地板,更多的是柔软的土地。”他说。

乌特・舒尔茨-奥斯特曼是基尔科技大学的一名女性导师,她认为户外自然教育令孩子们更强壮,也减少了着凉感冒的机会。当然,户外活动还是存在一定危险性的,但这位德国导师坚信,这种教育方式为孩子身心带来的益处远超过潜在的危险。“进入森林幼儿园的儿童,他们对外界的理解能力比其他小朋友深刻得多,研究也显示,他们上学后会更自信和外向。”

林间最后的小孩

欧美世界在近代一直引领人类发展大潮,他们最早意识及警醒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危机,一代代人在思考、呼吁、实践这种关系的修复和改善:在自然教育的典籍历史上,卢梭的《爱弥儿》,梭罗的《瓦尔登湖》,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是不同时代的经典之作、里程碑。蒙台梭利、卡特威尔、华德福等这些大师流派的教育思想家或体系,也对自然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有观察。

在当代,论及自然教育理论架构体系,首推美国的理查德・洛夫的《林间最后的小孩》。他提出:“自然缺失症,这是现代社会愈发传播的现象,孩子们以及成人与自然的接触减少,人们囿于现代城市及工业、电子化的生活中,因此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也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与现象。”洛夫在其新书《自然法则》中,提出一些激励引发性的论点,鼓励人们重新思考当代生活方式。

与德国、日本型自然教育有文化差异―日本、德国更多起于实践且实操为先,再归纳方法论。理查德・洛夫的体系,是美国式的数据调查、观察访谈、分析归纳的系统,是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下的系统发展。其理论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空想型的哲学。

所以,理查德・洛夫的这本书出版之后,他所提出的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在美国教育领域、美国朝野掀起了极大的反思和影响,被誉为《寂静的春天》之后的自然哲学、自然关系的巨作。在他2005年提出这一现象后,奥巴马政府及国会于2009年通过了“No Child Left Inside”法案,以政府立法的形式,督促美国教育系统及各州设立环境教育标准,推动学校及家庭采取行动,鼓励少年儿童到户外进行主动发现式、体验式的学习。

这是美国国家式的效率。

《寂静的春天》是从工业文明和自然破坏的对立,使美国政府从环保工业、行为管理国家角度,去立法处理这种自然环境的关系。《林间最后的小孩》则深入到人与自然的价值观角度,具体影响到教育及立法层面。“当人类越来越多地将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旁观者,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变得积极,自然缺失症或许也将慢慢消失。”

“上帝和自然母亲是夫妻,还是只是好朋友呢?”洛夫的儿子马修在四岁时问他的父亲,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理查德・洛夫作为一个学者,采用现代社会的科学调查、研究方法,同时,他和自己的儿子,生活和思考在一个有着多元信仰体系和宗教组织的国家,尤其是基督教文化。这是文化背景差异性。

德国重实践,美国重系统。但整体理论、社会实践发展,都基于欧美基督教文化体系。他们都强调现代科学方法,以儿童为例,丹麦教育学者统计发现,58%的深入大自然接触的儿童,常能发明新游戏,而在较少接触自然的儿童中,这一比例仅为16%。这样的现代社会现象,在中国也已经普遍存在。

“不热爱上帝创造的世界,也不可能会热爱上帝。”

理查德・洛夫认为:“以信仰为基础的环境主义、科学,以及我们的下一代,为什么这么多不信神的人会以‘上帝创造世界’这个观点为基础为自己的观点辩解?似乎‘上帝创造世界’是美国文化中最能表达自然之神圣的一个概念。不管你是否真的相信《圣经》中上帝创造世界一说,这已是我们表达这种价值观的最好工具。”

价值观,这是许多国家和美国的差异性,尤其是目前中国与美国的差别。

“这种精神上的论据是代表将来的儿童提出的,它是最为有力的情感武器,能用来捍卫地球和人类自身。”“我们必须保证世界各地的孩子能拥有亲近自然空间、时间、体验的渠道,只有我们把自己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去珍爱的时候,只有我们信仰孩子们有权利享受未曾受到破坏的大自然恩赐之时,我们才是真正关注自然与人类自身的人。”

这是洛夫给中国读者寄语的最后一句。

日式自然学校

政府政治层面的中日关系,近些年一直敏感。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是东亚文化体系里不容忽视的一支,在现代体系尤其和欧美接轨的思潮方法中,其文化背景有很多优秀成分。在自然教育、日本自然学校领域,它就很有代表性。台湾、香港的自然学校发展,也深受日本自然学校影响。甚至,从名词概念、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日本的自然学校,可谓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发展这类形式的国家。

TWE(The Whole Earth)是日本的第一所自然学校,已有35年发展历史。今天的TWE自然学校在日本七个地方设有分校,共有专职人员四十多人,此外还有许多志愿者和兼职人员为学校工作。每年,约有80000名日本人付费参加这所自然学校的各类活动。其创始人广濑敏通,到今天已逐渐把火炬传递给了下一代人。

到2015年,全日本有近4000所自然学校。

以TWE自然学校为例,其代表了日本自然学校和自然教育系统的一种传统形式。日本自然学校也向其他国家开放。经过长期以TWE为代表的日本自然学校发展,已形成各有特色的环境教育方法和理念,其整体的特点是:综合性强,注重全面实践性,强调小群体的团队活动,注重在自然体验中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不突出个体的技术及户外运动能力(但鼓励)。自然观察、农耕林业的成分较足。在项目设计、思维构想上,常有日本式的精细巧妙。或一言概之,日本的教育风格浓烈,欧美的游戏、创造想象力和运动能力更突出。

以TWE自然学校为例,其在富士山等地有校园实体运营,实现商业收入来源(家长孩子到此体验、接受课程,从而获得收益)。其资金来源也包含来自政府或企业社团的拨款赞助。

TWE作为非政府机构的色彩也多,其每年都提前安排年度讲座或培训,有的是政府或其他机构委托培训,但更多的是对自然学校内部员工的培训。培训的形式有讲座、户外实习等,内容从自然学校的历史、背景到如何开展自然讲解员活动。TWE最为重要的内容,还是为个人与团体提供亲近自然的体验活动。总部及分校全年都有丰富多样的自然学习活动,尤其每年4月到6月,几乎每天都安排活动。日本风格的做事系统化、计划性很强,像富士山下总部的活动,甚至已经预约排满到两年后。

从某种风格上讲,日本、德国的思维与实践就有一定相似性:日本已有一百多所德国模式的森林幼儿园。教育学博士Hiroe Kido的课题即是“森林幼儿园运动”,她说:“这个理念在日本很受欢迎,因为它就像是对残酷的日本社会的一种解脱。福岛事故让日本人重新思考人生,明白到我们应该更多地回归大自然。”

今天,日本的森林幼儿园的学位几乎供不应求,哪怕它没有政府补助,家长需全额自费。而德国,森林幼儿园已经像传统幼儿园一样享受政府补助。

在日本,像其他的栗驹高原自然学校、丰田白川乡栗驹高原自然学校,也都因地制宜,在各自的地区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从风格上讲,东西方文化有差异性,日本(中国台湾等)的自然学校,多体验、观察色彩,关注动植物、农林艺术,略偏静,有着东方哲学式的色彩。

欧美式则更多以营地教育、户外学校存在,略偏动,各样的运动色彩更强烈。体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主流,偏重体能、运动艺术。如NOLS(North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则是基于户外运动探索旅行的教育模式,如攀岩、滑雪、户外野营课程体系。其体系则是模块化的运动、环境系列课程,基于较成熟的商业体系(北美的营地建设、商业户外活动很发达)。此外,日本的不少自然学校,也已经纳入国家编制体系,它有常规语文、数学等国家教育大纲教学,和传统学科接轨。

在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从童子军到徐仁修先生创建的荒野协会,到其他的一些户外培训和民间参与,也相比中国内地发展得更成熟和完善。

说在后面的话

在中国生活了五年的泰国/苏格兰血统的罗娜及罗西姐妹俩,于春节后,随她们的科学家父亲迁居到赞比亚。春节她们离开中国前,我带着自家孩子、罗家姐妹、小鱼儿等孩子,在虎跳峡、金沙江里漂流,他们的快乐是真实而明确的,他们的成长是看得见的。在壮丽的大自然中,这么大的孩子没有文化背景差异。

罗娜家移居原因(她家在昆明已经买了房和车),是不堪中国教育的压力:作业繁重,是英国五倍之多,老师要求每篇作业都要签字,教育把孩子圈在作业、房子里……她们现在读赞比亚的英式国际学校,60%的时间是在运动和户外。对于这些孩子的未来,文化背景差异随着他们的成长,就会渐显。

上一篇离婚起诉书

下一篇反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