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十年后的我范例6篇

写给十年后的我范文1

――摘自新浪微博:@下一站布拉格

缘起,一个共同的约定

10年前,2002年12月1日,60名孩子在西湖边的教室里,各自写下一封信:《写给十年后的我》。这些信被装进两个牛皮纸的大信封,信封上横七竖八地落满了12岁少年踌躇满志的签名。封信的那一天,孩子们围着老师一个劲地问:“这些信,10年后我们真的能收到吗?”

10年后,2012年10月17日,当年作文班的吾老师(现在是《小学生时代》的首席编辑)打开了这两个大信封,准备把自己收藏的60封信完璧归赵。为了兑现这个10年之约,《小学生时代》和《钱江晚报》携手,一起寻找这60个长大了的孩子,吾老师还专门为此开通了新浪微博――“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10年之约即将到期,我想知道,你们儿时的烦恼解决了吗?当初的理想实现了吗?”

2002年,这60名孩子属于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两个作文班,分别在文学部三楼的313教室和316教室上课。如今,他们正是20出头,风华正茂,大部分人正处于大学毕业前夕。

@下一站布拉格(10月16日12:57):10年过去了,这些信依然保存完好,信封上的笔迹还是那样清晰。我换了工作换了电话,你们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或许还有大学)……我们就这样各自散落了。

当时留下的线索,就只是两个大信封上的签名和一份点名册。

@下一站布拉格(10月16日13:26):薛晋的签名是霸气的超大号字体;汪晨骅,特立独行的反写印章体让我想起你的笑;那个真人和笔迹一样清秀的夏冬非;用拼音字母代替真名的张奇,我还保留着你送给我的书签;谢谢胡三乐,是你把我们共同许愿的那一个日期留在了信封上;腼腆的田梦菲,把名字写在信封的反面;王天宇,我承认你狂野的行草让我辨认了好半天……

“看见签名就会想起十年前他们的样子。”吾老师指着这些稚气却充满个性的签名,陷入了回忆:“字写得最大的薛晋,浓眉大眼很有气场;写了名字又涂掉的何为,特别调皮,他当时不愿意把信密封起来,我说不管写成什么样都得封起来,留给10年后的自己好好看;只留下拼音缩写的ZZQ(张奇),当时就说要考考我,看10年后还记不记得ZZQ到底是谁,哈,我还真没有忘记他……内向的孩子把名字写在角落里和信封背面,自信霸气的孩子字写得特别大,还有的已经在用艺术字签名了。313的女生多一些,信封最中间的地方留了出来,316的调皮孩子多一些,整个信封都写满了,有人光签名不算还画了个冰淇淋甜筒。”

临拆封又发现一个惊喜――调皮男生刘嘉睿,竟然把名字签到了封口的内侧,缩成小小的一团,难怪正反面找了好几次都没看到他的名字。这个发生在10年前的类似躲猫猫的搞怪行为,预示着这会是一个有趣的“寻找”游戏。

故事,是一个个“时间胶囊”

所有的人,包括吾老师在内,都非常好奇10年前的孩子们会在信里跟自己说些什么,会留下什么样的梦想告白。

“我还记得他们大概的样子,记得他们课堂上的小故事,但是不记得他们当时是怎样和自己对话的了。不知道这10年来,他们有了哪些变化和成长?有没有一直在为梦想而努力?会不会有人因为这封信而想要重新捡回丢失的梦想?”吾老师慢慢地拆开了信封。

胡三乐(信件选摘):你现在在哪儿上大学?是我心里最基本的浙江大学还是好一点的北大?清华?或者是国外的哈佛?剑桥?牛津?……如果都不是的话也就太对不起学习一直很好的我了。(不要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如果是的话我就太想骂你两个字了:“人渣”)……

赵一驰(信件选摘):我想过我的模样会不会像爸爸。在我心目中爸爸的模样还是很帅的(模样指的是除了身材以外的部分)。我最崇拜的人就是我小姑姑,她可是博士学位啊。现在美国当医生。请你务必给我“寄”张“照片”。

陶力行(信件选摘):在此10年后,你远赴英超。哈哈,你可真伟大啊。你以高大的身材,颇有个性的发型和一套出神入化的过人、射门技术,在曼联锋线坐稳主力。啊,你真的好伟大、好伟大啊,真不愧是我。

张奇(信件选摘):现在妈妈最希望我长大能帮她洗一次脚,你千万别忘了。我希望能一直读到博士后,能创造一台真正的机器人,能一举成名……愿上帝能助我心想事成。

还有的同学,对着假想中的未来自己,轻松聊起了家常:

吴振宇(信件选摘):你现在还倒霉吗?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在一次秋游中,在车上别人呕吐,吐在“我们”身上,而游玩中,又被别人推入石灰坑……我可以希望你运气好一点!

钱家俊(信件选摘):你要帮我感谢叶家祥,他几次冒着“生命危险”在学校给我吃彩虹糖,请我吃里脊串,借我玩电子宠物……不报答他我过不去啊。

郑彬斌(信件选摘):现在的我在一心一意复习,想参加华杯赛。对了,有道数学难题想让你解一解(内附),如果那时有时光邮筒、时光机什么的,帮我寄过来,好吗?(注:这粗心的马大哈,忘了把这道数学题附在信末。)

范天能(信件选摘):前几天,妈妈买回一只鸡,这只鸡不出10分钟就被消灭了,我面前的鸡骨头成了珠穆朗玛峰,妈妈爸爸面前却成了孤山。(老师当年的评语:只要发挥吃鸡的精神,你一定能心想事成。)

在黄辉的信里,还说到了10年后的吾老师:“我特别想知道吾老师变成了什么样,是不是一个满头白发、皱纹不少的老奶奶?”哭笑不得的吾老师给了他这样的批语:“不至于吧?我会老得那么快?一定让你大吃一惊。”

寻找,从一份点名册开始

遗憾的是,当年那份点名册上记录的联系电话,如今很多成了空号。能幸运联系上的10多位家长,大多还记得当年孩子在少年宫读书的情景。一位家长说:“没想到老师还留着孩子的梦想,我非常非常感激。”也有家长主动要走了吾老师的电话号码:“让孩子主动给老师打电话才是尊重。”

《钱江晚报》上的“寻人启事”发出不过两三天,当年写信的60个孩子便陆陆续续地找到了30多个。有的是被自己的家长、亲朋看到了报纸上的名字,有的是被同学“推荐”和指认出来的,被网络点名的同学兴冲冲地跑到吾老师的微博上报到:“报告,我被某某同学当萝卜挖出来了!”还有的在微博里惊呼:“我和×××是初中(或高中、大学)的同学,但我一直不知道,其实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是同学了!真是太神奇了!”

@下一站布拉格(10月18日23:06):今天被@很多次,那些个躲在时间幕布后面的少年,在微博里拿掉了“记忆的头套”,变成了风华正茂的青年!男生大都长到了我要仰头的高度,女生个个青春美丽,怎么可以这么好!这么好!!

@下一站布拉格(10月21日22:59)一个小遗憾:有童鞋激动地找我,说信封上没看到名字,问自己的信有没有在里面。我查了查,没有,他很失落,怪自己当时翘课了。我也很后悔,那会儿我为什么不狠一点,逼他补上这个作业呢?

写给十年后的我范文2

你好!

二十年后的我,你还好吗?二十年后你已经33岁了,亦或者说34岁,那时候你会不会结婚,如果你没结婚,找个嫁了吧。如果你结婚了,你可是对不起二十年前的自己哦,说好的一辈子不结婚,不过,如果你真的结婚了,希望你也就是希望我的爱情甜蜜美满,长长久久。

二十年后的我,不知道你是什么工作,亦或者你没有工作,毕竟二十年前的我是多么的颓废,甚至不敢与人交流,脾气古怪。二十年前的我对不起你,如果你有工作我很好奇是什么工作。是继承家族成为一名老师吗?妈妈从小告诉我,当老师很累,不知道现在这个受不了苦的我会不会当老师。是作者吗?二十年前的我文笔不好,却希望能在文坛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想想,真的是狂妄得不了,如果你当了作者,我会是你的头号粉丝,永远支持你。

二十年后的我,我深感对不起你。那时候的你恐怕已经因为现在的我而定型了吧。我希望你不要被人欺负,不要被人厌恶,和所有人愉快相处,不,和大多数人愉快相处。身体健健康康,这人啊,身体不好有在多福也享受不过来。

哦!差点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二十年后的龙龙还好吗?那时候他已经快五十了,不过我会一直喜欢他的,相信你也一样,我们会看到小龙,小小龙。看着他们似曾相似的面容想起他们的父亲,爷爷。

二十年后的自己……

写给十年后的我范文3

大学时代的唐骏外表属于中等偏下,跟现在也差不了多少,按照那个时代来说属于弱势群体,跟现在的很多中小企业一样。但是别看我是弱势群体,当时我就很有追求,这追求是什么?就是对异性的追求,我当时在寻找谁是我的目标,最后我看到我们隔壁系的一位女同学,后来我还仔细打听了一下,这位女同学是我们当时北京邮电学院五十大美女,大家不要小看五十大美女,因为当时我们有157位女同学,这个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

你要想,当时那个时代,我是属于弱势群体,没有太多手段追求她,所以我采用了一个非常传统、有效的方式,做什么?就是开始给她写信。第一封信我写什么呢?我告诉她我是唐骏,身高1.82米,按照现在的惯例是交了个简历,很简单。另外,大家也知道,由于当时我属于弱势群体,写一封信基本不会被她理睬。于是,我继续写,又写了第二封信,给她介绍了当时国内国际的形势,并且就重大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有创意,所以做事一定要有创意。

紧接着,我还跟她写了第三封信,我说:给你写信,我知道你也不会理睬我,但是我不是一时喜欢你,而是一直喜欢你,我会一直写信给你,直到你喜欢我为止。大家知道,那时候女孩子纯啊,跟现在女孩子不一样,那时候的女大学生哪经得起三封信啊,我当时说“等你十年、等你二十年”,说明什么?做任何事情要有持久的心态。那时候女孩子看到我的三封信一下被轰倒了,然后约好了见面。

第一次我和她见面是看电影,什么电影忘记了,在学校散步时我就说,你是我一生当中最喜欢的女性,干脆就嫁给我吧,那时候女孩子纯洁,她问唐骏你是真的吗,我说我真的是非常认真,她说:你如果是认真的那我就嫁给你吧。然后,我们一起走过了23个年头。多简单啊!

我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听上去像个很简单的故事,你不觉得我的恋爱模式和现在工商界说的商业模式一样吗?

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首先,简单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好的商业模式,我们看到很多商业模式有太多太多的环节在里面,你依赖着太多成本在里面,这样的商业模式一定有缺陷;第二,好的商业模式也一定要有创意在里面,你如果跟随别人做的话,你没有太多机会。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意在里面。我写的第二封信是不是很有创意?虽然是介绍了国际国内的形势,但是那时候没有人这样写,就是很有创意的。第三,商业模式是可持续性,就是让人家觉得你的商业模式可持续,今天可以赚钱,明天也可以赚钱,后天可以赚更多的钱。

写给十年后的我范文4

笔者一直想收藏一通沈从文的手札,不仅是因为沈从文先生的章草在中国现代书坛占有重要一席,还因为仰止一代宗师的文学成就和自由主义精神。

我一直期待着与沈大9币的章草结缘,而且等了多年。正如大师说过的:“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这份良缘终于在几年前得以喜结(图1),便是那通与我有缘的沈从文的手札,笔者试释文如下:

朱溪:

谢谢你来信总不忘劝我的话。自己真是中年无用人了,除去牢骚,所谓生活,就剩余无多了。近来大致是天气不行,只想与世界离开,文章是写来也全无意思的,我似乎在做文章以外还应当做一点其他事情。但目下则除了这样写写一块五一千字的小说以外就是坐到家中发自己的脾气,或者世界上也应有这种人点缀,所以无法与命运争持了。

身体不好则只想回此平清,可是还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我可以来去自由。目下则一离开上海就得饿死。有人在我《龙朱》一文上又称我为天才,可不知道这天才写完文章倒到床上时是何等情形,前说写《雨后》时有灵感可以自豪,我倒将为我一面想到病倒在床的母亲一面写出《龙朱》与《雨后》那样文章为奇事了。不死之前大约还得写五百篇罢,自己想起自己,却真只能笑的。日子是快过年了,只愿你好好过日子。我们太容易老了,能在年青时荒唐一点就不妨荒唐,不要太老成,幸福得多。

沈从文廿日

这通手札是沈从文写给程朱溪的。程朱溪(1906~1952年),安徽绩溪人。民国14年(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开始诗歌、小说的学习和创作。后来在国民政府担任要职。出版有散文诗《天鹅集》,中篇小说《父与子》。根据《沈从文文集》中的记载,此通手札应写于1929年。当时,浓从文在上海专事写作,与胡也频、丁玲一起创办《人间》《红黑》杂志,信中提到的《龙朱》一文就发表在《红黑》第1期。但由于经营不善,《人间》《红黑》相继停刊,沈从文陷入了债务的泥潭,仅靠写作来维持家庭生活。在信中写道:“我似乎在做文章以外还应当做一点其他事情,但目下则除了这样写写一块五一千字的小说以外就是坐到家中发自己的脾气……目下则一离开上海就得饿死。”从字里行间能感到沈从文此时此刻生活的窘迫和事业上的挫败。

鲁迅手札中记载 徐梵澄与鲁迅的关系缘于版画 张瑞田

鲁迅在1929年至1930年的日记中屡次提及徐梵澄。1928年9月13日,鲁迅写道:“晴。上午收杨慧修所寄赠之《除夕》一本。午后收大江书店版税泉三百,雪峰交来。得诗桁信。下午得张天翼信。得诗荃信。晚得钦文信,夜复。寄协和信并泉百五十。假柔石泉廿。”1929年10月25日、11月30日、12月14日、12月29日,均提到诗荃,要么得诗荃信,要么给诗荃寄信、谈画、寄书。

鲁迅墨迹中有一通与诗荃的手札,研究鲁迅书法的人无不对此津津乐道。

诗荃,即徐梵澄,生于1909年,卒于2000年,原名琥,谱名诗荃,字季海,湖南长沙人。1945年底,徐梵澄赴印度参加中印文化交流,先后任教于泰戈尔国际大学和室利阿罗频多学院。1978年回国,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徐梵澄是著名的精神哲学家、印度学专家、宗教学家、翻译家、诗人,有十六卷《徐梵澄文集》存世。

上世纪80年代,在《读书》杂志上看到徐梵澄的文章,但不知道此人就是鲁迅日记中的诗荃。此后,徐梵澄的光芒被更多的学人沐浴,我们才顿悟,同时代还有这样一位清洁、高贵的读书人。

徐梵澄与鲁迅的关系缘于文章、版画。1929年8月,徐梵澄赴德国留学前夕,去向鲁迅辞行。鲁迅知道徐梵澄即将远行时,感叹道:在中国没有24小时了。停顿片刻,鲁迅又说:哦!你还有点稿费在这里。然后,鲁迅把一叠钞票交给徐梵澄。几十年后,徐梵澄在《星花旧影》一文中深情写道:“当时我颇写些杂文和短篇小说,不时寄给先生。刊登后便去领些稿费。或多或少,总是每干字五元。这次回来一数,实在优待了一点,几乎是八元一千字,一共三十余元。――出国的计划,我早先告诉过先生,这时也毋庸多话了。”

到德国的徐梵澄一直与鲁迅保持联系,其中重要的纽带就是版画。

现代作家中,鲁迅对美术的态度严肃、认真。陈丹青说:“清末民初、‘五四’前后,重要的文人而能单来举说和美术的关系者,似乎很有限:康有为、梁启超、胡适、陈独秀、周作人,鲜有长期而深度介入美术活动的记录。”

鲜有,不等于说没有,鲁迅就有“长期而深度介入美术活动的记录”。鲁迅与版画的关系,就是证明。

1998年,纽约古根海姆现代美术馆举办了首次中国美术大展,从1900年至1980年的各个专题,展现了民国与新中国几代人的代表作品,有国画、油画、版画和书籍装帧。时在美国游学的陈丹青参观了这个展览,他直言不讳地说道:民初那代人的新国画,既过时,也比不得古人;徐悲鸿、林风眠的早期油画,虽令人尊敬,但实在过时了,且在纽约的语境中,显得简单、脆弱、幼稚。使我吃惊的是,左翼木刻,包括鲁迅设计的几件书籍装帧,不但依旧生猛、强烈、好看、耐看,而且毫不过时,比我记得的印象更醒目、更优秀――纵向比较,左翼木刻相对明清旧版画,是全新的、超前的,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横向比较,与上世纪初德国、英国、苏俄及东欧的表现主义绘画,也是即刻响应、同期跟进的。

关心木刻的鲁迅,当然关心徐梵澄前往的德国。陈丹青不是说了吗,鲁迅木刻的眼光“与上世纪初德国、英国、苏俄及东欧的表现主义绘画,也是即刻响应、同期跟进的”。他给徐梵澄写信,请这位学生代他在德国收购版画。徐梵澄也是严谨、认真的人,他不敢让鲁迅失望,常常去海德堡等地的画廊寻找鲁迅的所要。为了提高自己对版画的审美能力,徐梵澄拜德国木刻家瓦德博先生学习木刻。鲁迅于1930年4月30日的日记写道:“昙。上午同广平携海婴往福民医院诊。午后同三弟往齿科医院。往内山书店。三弟赠野山茶三包。收诗荃所寄在德国搜得之木刻画十一幅,其直百六十三马克,约合中币百二十元。又书籍九种九本,约六十八元。”这批作品,是徐梵澄为鲁迅代购的第一批德国版画作品。此后,徐梵澄又陆续代鲁迅购买了20多幅版画作品。因徐梵澄有瓦德博先生的指点,他代鲁迅购买的版画均是名家作品,其中包括塔尔曼、梅斐尔德、巴尔拉赫等人的作品。

写给十年后的我范文5

三代人的收藏故事

生活中,岳父姜椿芳喜爱收藏字画,他家里的客厅是京剧大师马连良家的排练厅,面积比较大。“”之后,他交给我一个任务:把退回来的字画进行分类整理。我找来几大本明清和现代书画家名录作为依据,把书画作品一幅幅展开,铺在地板上仔细查看、登记。这是一个大开眼界又长知识的工作,我仿佛被人世间崇高和真切的情感所包围,脑海中想象着他们在创作这些书画作品时的情景;感动于先辈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完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每天岳父下班回来,我都急切地向他汇报我的工作成果,把我感兴趣的字画介绍给他听,展示给他看。他又把他了解的名家情况讲给我听,我才逐渐了解到这些字画后面藏着的更加深厚的学问,从此,我也深深爱上了收藏书画。

我也从小画画,并靠画素描考上了中央歌剧院舞台美术工厂。后来剧院领导和歌唱家郭兰英等人发现我的歌唱能力,我又被调到歌剧一团。

在岳父的熏陶下,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到现在,我也收藏了不少书画作品,也有一些当今名家之作。

女儿纪翔宇从小看到人家送给我的作品都题写上我们夫妇的名字,她问我为什么不写上她的名字,后来一些书画家题写落款时,我就说“题我女儿的名字吧”。现在,她也收藏了一些质量不错的作品,

看着家中根据季节和节日更换挂着书画作品,感觉就像换了新房子、新环境,而能够认识那些人,了解书画背后的故事,则更让人心生感动。

姜椿芳:不因字画畏权贵

“”时,岳父姜椿芳家中被抄,只剩下几张床和一张小餐桌,他多年收藏的珍贵书画也全部被抄走。1975年1月,邓小平复出工作,在总理的支持下,开始了对“”的全面整顿,其中包括对“”迫害的大批干部的冤假错案进行改正。同年4月19日,姜椿芳终于被释放回家。有关部门把原先抄走的书画退了回来,但很多都已被损坏。不仅如此,有关部门还强行收买了四幅字画,其中有赵朴初先生送给他的清代“十八罗汉图”,收买的理由是宣传迷信,每幅收买价格为二角钱,并强迫他签收。姜椿芳拒绝签字,更没有要那八角钱,赵朴初得知后也深为那四幅画而惋惜。后来,这四幅字画都不知了去向。

同时,岳父还有令人吃惊的毅力和才能,书画上的草书、篆书没有一个字他不认识,干支年号他看一眼便知公历是哪一年。岳父告诉我,他年轻时喜欢篆刻,对各种字体都有过研究,干支年号转换成公历,则是他在秦城监狱时,怕自己脑子变迟钝,不断给自己出题目练出来的。

赵朴初:佛家的远见

抗日战争初期,姜椿芳在上海从事地下党文化工作,认识了从事慈善事业和佛教研究的赵朴初先生,从此成为最亲密的战友和朋友。赵朴初对我们也像对自己孩子一样。赵朴初每写作一首新的诗词都会讲给我们听,当时我会背诵不少他的诗词。我们结婚时,赵朴初夫妇亲自到场祝贺,并把他的诗作《芝麻开花节节高》书赠给我们,表示祝福。

1976年,总理病逝,天安门广场上怀念总理、痛骂“”的诗词很多,其中不少模仿赵朴初的诗词风格,有的干脆就把作者的名字写为赵朴初。那段时间我一有工夫便去天安门广场,不敢用笔抄录那些诗词,只能用脑子记,然后到赵朴初家里讲给他们夫妇听。当时有关部门还分别找赵朴初和他妻子谈话,气氛十分紧张,好像要把他们夫妇抓起来。但赵朴初无所畏惧,他经常与姜椿芳见面,交谈当时的政治形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让我的岳父――当过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局长的姜椿芳,在诸多马列著作中查找有没有“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论述,从一个侧面说明他们对那种极“左”的东西何其反感。赵朴初热爱北京,“四五”运动后,他对北京人爱憎分明的立场很是赞赏,并题诗“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此事事新。五十万年过一瞬,还看今日北京人。”并把这首诗赠给我们夫妇。

上个世纪90年代,我请赵朴初看我们剧院的演出。他对古筝改革感兴趣,对古曲“高山流水”有了新的想法,于是写了一首散曲给我们:“可怜那伯牙琴只为子期弹,却不料今日弦鸣万众欢,恨当年高山流水知音少,几曾知低抹轻挥听者难。今日啊!满堂倾耳献高山,奔昆仑屋顶车轮转……”2006年7月10日,火车真的开上了天路,这是佛家的远见,赵朴初在佛国也会听到这隆隆的火车声。

楚图南:八十习字

“千山闻鸟语,万壑走松风。居身青云上,植根泥土中。”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楚图南赠给我的书法作品中的一首诗作。

楚图南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到哈尔滨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哈尔滨三中当老师,我的岳父这一时期考入三中,成为楚图南的学生,解放后他们都成了党的高级干部。楚图南对我们夫妇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你爸爸见到我都给我鞠躬。说这是行弟子之礼。”

楚图南长期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工作,先后出访过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80岁以后,楚图南开始练习书法,每天上午都要练一个小时,他戏称自己是练气功。他还给自己取笔名为“高寒”,并存有两方印章,一方是“高寒八十岁以后书”,一方是“高寒九十岁以后书”。我多次看他在家习字,虽已如此高龄,还亲自裁纸、研墨、盖章,一切自理。楚图南德高望重,是民盟中央主席,中国世界语协会主席,我岳父姜椿芳病逝后,他还亲自为自己的学生题字:“效忠革命 专研马列主义;弘扬文化 倡办百科全书”,总结他的学生的一生。

启功:大家“刷”字

启功先生是书法大家。他性格爽朗,语言表达极富个性。当年在全国政协文化组,我岳父和他是正副组长,经常在一起开会,关系很好。

我爱人在荣宝斋工作,启功也经常去那里,告诉我爱人,“我和你爸爸同岁,我比你爸爸大一个月”,“我也是荣宝斋出身,二百五起家”。这是说最初他的书法作品最高只能卖到250元。

一次,我们夫妇去启功家,正好赶上沈尹默的亲属从西北来到启功家里求字。谈到沈尹默,启功兴致很高,高兴之余便说:“你们别白来,我给你们刷几笔。”启功还讲:“前不久,杨尚昆同志让我给他写幅字,我问他您让我写幅什么字啊?什么时候要?杨尚昆同志说,您什么时候有功夫就写,我也不着

急。”启功对我们说,人家求你写字是看得起你。我再给你们讲个故事:“一个人站在画案前,看着画案上的宣纸,得意洋洋,提笔蘸墨正要大笔一挥,画案旁一个人跪在地上,双手直作揖,你们猜这是怎么回事?”我们都说这是感谢那位写字的人。启功则笑说,“不对。跪着的那个人说,求求您了,我好不容易攒了钱,买了宣纸,您手下留情吧。”我们几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那次,启功写了自己最拿手的《登鹳雀楼》送给我们夫妇,“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整幅字刚劲洒脱,写完后,启功自己也挺满意,说:“我写字和你唱歌一样,心情很重要,高兴就写得好。”

新凤霞:霞光万道,瑞气千条

吴祖光、新凤霞也是我们夫妇崇敬的人,来往很多,我们也收藏了他们夫妇的好几幅作品。

新凤霞病后不能再演戏了,心情不好,脾气急躁。吴祖光就耐心地为她创造条件作画,笔墨纸砚、颜料都准备齐全,再加上新凤霞本是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干女儿,受过真人指点,又天资聪颖,进步很快。

从此,吴祖光家里满屋子都是她的画,荔枝、扶桑、寿桃、梅花等等,她用笔开创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后来,吴祖光见她的画有了一定的水平,便开始为其题字。吴祖光的父亲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他本人又是书法大家沈尹默的弟子,书法很好。有人评论吴祖光的字、新凤霞的画是“霞光万道,瑞气千条”。

新凤霞从小没有上过学,连自己的生日也不知道,还是老舍先生给定的生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解放后新凤霞上了文化部的扫盲班,和歌唱家郭兰英是同学。一次在她家吃饭,她对我说:“刚一解放,女干部们都穿上了女式列宁装,上衣上边有一个斜兜,都插上一两支钢笔,显得有文化又神气,我也盼望着自己也能有文化,兜里也插上钢笔。一次我捡了个笔帽,也插在上衣兜里好几天,觉得自己也有文化了。”她边说边捂着嘴说:“不好意思。”不过,后来新凤霞经过自己不断努力学习,不但出了不少书,而且精彩,非常让人喜欢,还成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吴祖光家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齐白石画的白玉兰图,其实,这幅看似平常的画中还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57年,吴祖光被送到北大荒劳动改造,一家老小都靠新凤霞养活,生活十分困难。一次实在没有钱了,家里就把这幅白玉兰图卖掉了,后来几经转折,这幅画又转到荣宝斋。一天,老舍先生在荣宝斋看到这幅画,非常喜欢,花了不少钱买下来。他回家后仔细观赏,突然发现画背面用铅笔写了‘祖光’两个字。老舍先生一想,这一定是祖光家的收藏,于是把这幅白玉兰图完璧归赵,送还回去。买画、送画,大家风范和仁者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

江树峰:有人叫他“皇叔”

1993年11月1日上午,我给住在德胜门外的江树峰打电话,想在3日到他家去。他说不行,“中南海要来接我,等我回来吧。”没有想到这是我同他的最后一次通话,3日,江树峰病逝。

江树峰是江苏省扬州市政协原副主席,的七叔。解放前,姜椿芳是上海地下党文委书记,创办了以苏商名义公开发行的党的刊物《时代日报》和《时代杂志》,的夫人王冶平在那里工作过。刚解放,姜椿芳又创办了上海俄文专科学校(现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冶平又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有了这层关系,再加上江树峰十分崇敬姜椿芳,所以和我们夫妇的关系很好。

当时全国政协成立中华诗词学会时,江树峰是岁数大的,能诗会写的副秘书长;我是岁数小的,不会写诗只能跑腿的副秘书长。他不但古体诗写得好,英语也特别棒,每天都看全英文的《中国日报》。江树峰讲话也很有趣,看到当时北京流行“盖了帽儿了”,他也这样说。他看到我认识人多,能联系,能跑腿,就给我起了个外号“不得了”,还经常让我陪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写给十年后的我范文6

跑步,你救过我两次,如今是第三次救我。

第一次是在小学。我从小多病,小学三年级之前总被父母带着去复兴门附近的儿童医院,那个儿童医院很大,后来我熟悉得常常指点父母哪里是哪里。小学三年级之后的一个班主任充满常识,很严肃地和我谈,身体这样下去不行啊!我说,这样,以后我走路的时候就跑,一路小跑,跑习惯了,身体或许就好了。后来,我就严格执行了,从小学门口到我家,跑十分钟,我书包叮当作响,我跑上三楼,跑进家,我爸的炒菜就上桌了。我爸说,他一听到我书包的响声就葱姜下锅,我跑进家门,菜就刚熟。我跑去报亭买报,我跑去副食店买散装白酒,我跑去工厂洗澡,后来,我真不用去儿童医院了。

第二次是在军校。我在念北大之前,在信阳陆军学院军训了一整年。到军校报到的时候,我一米八零,一百零八斤,一年之后,离开军校的时候,一百五十斤。在军校,每天早上六点起,跑半小时步,再吃饭,每顿早饭,两个馒头,每个馒头比我脑袋都大。

一年军校的底子让我吃了二十年,这二十年的运动只有:念书、思考、饮酒、写作、开会、坐车、乘机。我到了四十岁前后的时候,发现,底子吃没了,再不锻炼,再不用你,不行了。还是一百三四十斤,但是和以前的分布不同了,二十年前是一棵树,抵抗万有引力,昂扬挺立,现在是一口袋劈柴,顺着万有引力,就坡下驴。还是念书、写作,但是两三个小时之后,腰背就痛得叫喊,再也没有物我两忘、晨昏恍惚的状态了。

所以又想起在过去救过我两次的你,重新开始跑步。

随身的行李箱里永远放一双跑鞋、一条短裤、两件换洗的圆领衫,我继续原来的野路子,按照以下五个原则跑步。

第一,敢于开始。和写作一样,最难的是开始。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挤出一个小时,逼逼自己,放下手机,去风里跑跑,风会抱你。

第二,必须坚持。又和写作一样,不想再继续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在所有的情况下,会越来越轻松。听各路神仙说,如果想有任何效果,至少跑半个小时,最好一个小时。

第三,忘掉胜负。又和写作一样,本来就没有输赢,不和这个世界争,也不和别人争,更不要和自己争。争的结果可能是一时风光,也可能是心脑血管意外,后者造成的持续影响大很多。

第四,享受成长。跑起来之后,很快发现,渐渐地,一千米不是问题了,渐渐地,三千米不是问题了,渐渐地,一万米不是问题了。身体很贱,给它足够时间适应,它就能干出很多让你想不到的事儿。又和写作一样,三年一本书,十几岁开始写起,四五十岁的时候,你就写完了十本书。

第五,没有终极。又和写作一样,涉及终极的事儿,听天,听命。让自己和身体尽人力,其他不必去想,多想无益,徒增烦恼。

在这五个原则下,跑步给我带来十个好处。

第一,欣快。肉体运动,肌腱伸缩,坚持一段时间,内啡肽和多巴胺分泌加强,不用药品不用酒精,自然欣快。

第二,甜睡。跑到量之后,身体持续微微热,倒头便睡,一觉儿天亮,做梦都梦到睡觉。

第三,能吃。跑完之后,洗个澡,真饿啊,上菜之前恨不得把筷子当成竹子吃了。等菜上来,狂吃,因为跑步已经耗掉了好几百大卡,心里毫无压力。

第四,能瘦。规律跑步之后,体重能抵抗年岁的压力。人过了四十,很多事儿逐渐看开,但是一觉儿醒来,发现腰身还能套进大学时代的牛仔裤,还有肉眼可及的髂骨和腹肌,还是会开心地笑出声来。

第五,去烦。与其一起搓饭,不如一起流汗。年纪大了之后,聚在一起常常不知道说些什么,尽管没去过南极,但是也见过了风雨,俗事已经懒得分析,不如一起一边慢跑,一边咒骂彼此生活中奇葩一样摇曳的傻瓜。

第六,感受。航空业的确已经发达很久了,行万里路不再是牛人的标准之一,但是很多小时候走过的路我们还没重新走过,和读老书一样,再走一次,再跑一次,很多复杂的感受会超出语言表达的极限。另外,很多小时候没走过的路还是该走。尽管生长在北京,北京很多好玩的地方我还是没去过,所以找个晴天,跑十公里,去牛街吃羊杂。

第七,充电。长期写作一次次提醒我,不跑步不行了。一天写完五千字,如果不跑一小时,第二天完全写不出蹦蹦跳跳的段落和句子。四十岁之后的春节,我只做三项运动:写作、跑步、陪父母吃饭听他们骂街。

第八,放下。跑步能让脑子暂时停止思考,脑子的闪存清空,绝大多数的纠结抹平。如果还放不下,就再跑五公里。放下之后再拿起,心神中会多出很多新意。

第九,偶遇。我在跑步中遇上过黑莓、很多毛的狗、不知名的花、不知名的面目姣好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