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党的一封信范例6篇

写给党的一封信范文1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为了保卫边疆,我们有的战友英勇地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些可亲可敬的英烈,除了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胜利的捷报,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可贵的东西呢?在烈士们出征的地点,我翻看着他们的遗物。在许多烈士的背包里,都留下了一封以不同形式给不同对象写的遗书。这一封封遗书啊,就是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党的赤胆忠心。请你们记住这倾注青春热血的一字字一句句:

一封未发出的家信

七班战士刘安荣,是湖南汉寿县人。攻打那行地区四号高地时,他在敌人密集火力封锁下,奋不顾身抢救负伤的战友唐明朗,不幸胸部中弹牺牲。在他出征的背包里,我们发现了他一封未发出的家信——

双亲大人:

我们马上就要出征了。同志们正忙着打点行装。因为从来信知道,你们有点为我担心,所以我要抓紧时间写这封信。

我不说你们也知道,战争是要流血的。我在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就教我读过《为人民服务》中“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在战斗胜利的时候,如果你万一接到我的烈士证明书,望你们千万不要难过,不要悲伤;要为你们的儿子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因为你们的儿子能和胜利站在一起,为祖国人民出了一口气,这是我们全家人的光荣。

现在,祖国南疆的稻田已经灌满田水,边境地区的社员正使牛下田了。正是为了保卫他们和平地生活,不,也是为了保卫你们,保卫正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祖国,我们要迎着枪弹去出征。在班务会上,我们都表示了决心:出发的时候,要昂着头,挺起胸,大步奔向战场……

亲爱的爸爸妈妈:孩儿相信你们是坚强的。不坚强,去年就不会送我来当兵。战士是宁可流血不流泪的,战士的父母更不要流泪……

出征的军号已经吹响了,儿有很多话要对你们讲。……请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你们的儿子 安 荣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五日

最后一份人党申请

共青团员、一班副梁同养,在攻打板兰二号高地时,冲在最前头,为部队开辟通路,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在他留下的日记本上,我们看到他最后的入党申请——

敬爱的党支部:

战斗中牺牲常常是很突然的。我担心在我牺牲的时候,不能留下我的遗愿,就写这封信作为最后一份入党申请。

由于我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当兵四年还不是个党员,我辜负了党对自己的培养……现在,战斗就要打响,我终生遗恨就是不能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奔向战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献身。

我知道,如果我不幸牺牲,就再不能接受党的考验。我恳切地请求党支部能根据我在这次自卫还击战中的表现审查我。够条件的话,就在我的墓碑上用红笔写下六个字:中国共产党员……

您的战士 梁同养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四日

两块一毛钱党费

三班烈士莫纪朋,在自己经常学习的里,夹着一个洁白的信封,里面装了两块一角崭新的人民币。在的最末一页白纸上,他留下了一段给战友的遗嘱——

不知名的好战友:

当你打开这本,发现这两块一毛钱的时候,请代我把它交给党吧。一毛钱是我三月份的党费,剩下的两块钱是我以后二十个月的党费。因为我相信,为革命而死,我的政治生命是不会停止的。所以我要继续交纳党费。

在战斗中,只要胜利需要,我是什么都舍得的。流血,我舍得;牺牲,我也舍得。唯一舍不得的就是我的政治生命。我请求党组织在我牺牲以后,永远也不要把我的名字从党员队伍中抹去。

好战友:一定要代我告诉党啊!向你致以最后的敬礼!

中共预备党员 莫纪朋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四日

写给党的一封信范文2

1930年初,从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回国多年的萧三又重返莫斯科治病,同时在“东大”兼授中文,不久即被介绍到“国际革命作家”机关刊物《世界革命文学》任中文版编辑。“国际革命作家”组织由流亡苏联的各国作家和苏联的一些进步作家组成,他们拟在1930年10月于苏联哈尔科夫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组织者除邀请萧三外,还请萧三写信回国邀请中国进步作家派代表参加会议。

此时,左联已在上海成立了近半年时间。因鲁迅时为主要领导人,故萧三直接写信给鲁迅转左联,告知“国际革命作家”的邀请,希望左联能派代表参加。不久,萧三收到左联来信,其中称:“由中国现在派作家出国去苏联,碍难实现,即请你作为我们的代表出席。”这样,萧三就作为左联的代表出席了“国际革命作家”代表大会。之后,他便留在“国际革命作家”远东部工作。萧三在苏联架起了左联与世界进步作家联系的桥梁,他向世界介绍鲁迅,介绍左翼进步作家及其作品。作为左联在国际组织中的唯一代表,萧三为上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艺运动融入国际进步文艺思潮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萧三给左联写的信,是1935年底由秘密交通送到上海交史沫特莱转左联的。史沫特莱为美国人,却受聘德国《密勒氏评论报》,任驻中国记者。写给左联的信由史沫特莱转交,是由于这年的2月上海左翼文化界遭到了大破坏,因叛徒告密,中共“文委”成员中阳翰笙、田汉、杜国庠均被捕,幸免于难的只有周扬和夏衍,他们被迫分头隐蔽,正常的组织渠道因此中断,“文委”与中央失掉了联系。

当时在苏联的萧三急于要与左联联系,但一时又很难找到合适的中间人,于是他想到了史沫特莱。他知道史沫特莱与上海左翼文化界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身为美国人,她在上海的自由度很大而且很活跃。此前的1933年6月至1934年4月,史沫特莱在苏联逗留了10个月,曾与萧三多次晤面。史沫特莱前往苏联,是应莫斯科一家出版社之约撰写一本反映在中共领导下江西苏维埃情况的书。萧三得知消息后,专程前往她下榻的旅馆看望。之后,又专门邀请史沫特莱到家里吃饭,并交流了对中国左翼文化现状的看法。史沫特莱随后又应萧三之请,在莫斯科的国际作家代表大会上就中国的文学发展状况作了专题报告。萧三称当时的史沫特莱“一刻不停地忙忙碌碌,急于做好她的工作”。正是这次莫斯科之行,史沫特莱给萧三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着这样一段历史,就不奇怪萧三为什么要托史沫特莱转交他写给左联的信了。

史沫特莱收到萧三的信后,第一反应就是将它交给鲁迅。她知道鲁迅是左联的领导人,而且始终保持着联系,就在不久前,她还忧虑鲁迅的健康,并一再敦促他赴苏联疗养。当然,她这善意的建议未能被鲁迅接受。鲁迅以“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一走了之的,总得有人坚持战斗”为理由而婉拒。

此时,鲁迅与左联的关系非常微妙,他虽然名义上仍然是左联的领导人,但事实上已近似于名存实亡。由于当时左联的个别党内领导同志对鲁迅不够尊重,加之原来负责与鲁迅联系的左联行政书记胡风辞职,在一段时间内左联的一些事务鲁迅并不知晓,甚至于连左联的刊物鲁迅也收不到了。对于这样的局面,鲁迅是颇感痛心的。虽然鲁迅对左联情有所系,但他又不得不接受眼前的现实,最终选择了超然的态度。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史沫特莱在内山书店将萧三的信交给了鲁迅。

信的开头写道:“左联的同志们,这封信愿和你们谈一件事――一件很重要的事。”这封信在总结左联5年来的成绩后,笔锋一转,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左联的问题:

然而当民族危机日益加紧,民众失业、饥荒、痛苦日益加深,所谓士大夫、文人在民众革命潮流推荡之中有不少左倾者,他们鉴于统治者之对内反动、复古、对外失地、降敌、卖国,亦深致不满。中国文坛在此时本有组织广大反帝反封建的联合战线的可能,但是由于左联向来所有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未能广大地应用反帝反封建的联合战线,把这种不满组织起来,以致“在各种论战当中,及以后的有利的情势之下未能有计划地把进步的中间作家组织到我们的阵营里面来”,许多有影响的作家仍然站在共同战线之外……同志们,在这里我们要追溯一番左联关门主义之由来。我们以为左联之关门,要从其唱“普洛文学”说起,因为这个口号一提出,马上便把左联的门关上了。因为这一口号,这一政策,便不能团结一般先进的但仍未能“普洛”化的文人以及自由派的作家,尤其在当初的时候,“普洛”文学家对非“普洛”者的态度更只是谩骂,大有“非我族类,群起而诛之”之概。

……

左联内部工作许多表现,也绝不似一个文学团体和作家的组织,不是教育作家,吸引文人到反帝反复古之联合战线方面来的组织,而是一个政党,简单说,就是共产党!一般人也认为左联便是共产党。加入左联便要砍头――这在文人是要想一下子才能决定的呵。

萧三最后的结论是“取消左联,发宣言解散它,另外发起、组织一个广大的文学团体”。

这是一个出乎鲁迅预料的结论。虽然对萧三批评的左联宗派主义表现,鲁迅也有同感,而且感触十分深刻,但对解散左联这样的决策,鲁迅并不同意。好在萧三在信中“希望同志们过细讨论”,并称“也许因地隔情疏,指的不很周到”。所以鲁迅并未急于亮明自己的观点,更何况他对难以驾驭左联的现状已有自知之明。

鲁迅决定将信交给周扬,因为周扬是当时左联的党团书记,是左联的实际负责人。为此他特意让许广平将信誊抄一份留存。鲁迅已经很久没有同周扬联系了。一方面是由于对周扬的工作作风不满意,彼此隔阂日深,话不投机;另一方面也由于田汉、阳翰笙等“文委”成员被捕后,周扬有一段时间的隐蔽。

鲁迅将萧三来信交给胡风,让他设法转给周扬。胡风自从辞去左联行政书记后,只在左联挂个名,不参加左联的任何组织活动。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以后,加深了和鲁迅的友谊关系和工作关系,也和彼此信任的几个盟员保持着友谊关系。”

胡风也不知道周扬时在何处,他随后通过1934年下半年出任左联组织部长的王尧山辗转将信送达周扬。无论是鲁迅还是周扬,读完萧三的来信都有一种感觉,即信中反映的内容绝非萧三个人的意见。事实也正是如此,萧三这封信所表达的思想完全是当时中共驻共产国际首席代表王明所强加的。用萧三自己的话说:“这封主张解散左联的信,是1935年共产国际第7次代表大会之后,王明逼迫我写的。”

早在9月间,王明即对萧三说过:“左联太左,搞关门主义,你写封信回到上海,让他们解散左联。”当时萧三不以为然,迟迟没有写这封信。两个月后,也就是11月初的一天,萧三与王明不期而遇。王明并没有忘记此前他对萧三的指示,他厉声问到:“你写信到上海叫他们解散左联没有?”

萧三答:“没有写。”

王明十分不悦:“难道你不赞成统一战线吗?”

“赞成。”

“那为什么不写,是不是因为你是左联的代表,左联解散了,你就当不成代表了?”王明并且冷冷地说:“你不写,我找别人写。”

萧三明显感觉到王明话语中含有“威胁,讽刺、激将”的成分。虽然他对此很不满,但他认为“我是共产党员,我不能不听党的命令”,不过,“听到王明这个命令,我始终不愉快”。

萧三的心情非常矛盾,一时拿不准主意,便找到当时与王明同住莫斯科柳克斯旅馆的另一位驻共产国际代表康生。

康生听萧三一说,并不明说要解散或不解散。但说,左联也的确太左了,搞关门主义,常常把党的决议作为自己的宣言发表。这次长谈,最终促使萧三写了那封解散左联的信。

若干年后,关于这封信,萧三说:有人说我屈服于王明,写了信。我说,不如说我被康生这一套“理论”说服为好。驻苏两个党的代表都如此主张,我怎能不于11月8日写那封信由鲁迅直转“左联的同志们”呢?万里之外指使人们做事,本来荒唐已极,何况我当时也想到学苏联的样:解散“拉普”,组织更广泛的统一的作家协会,不更好些吗?

萧三这封来自于万里之外并且带有很好主观愿望的信件,在上海左翼文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写给党的一封信范文3

1949年9月4日,萧芸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她的父亲毕业于湖南大学,后来在常德农校任校长;母亲是长沙周南女校的才女,解放后在湘潭教书。

1957年,萧芸的父亲被打成“”,不久被送去劳教。1965年7月,16岁的萧芸报名上山下乡,与89名知青来到湖南湘潭县姜畲乡,组建了湘潭姜畲知青茶场。

1968年12月31日,知青茶场解散,萧芸去了一个别人都不愿去的偏僻山村―――姜畲乡老虎岩生产队落户。后来,萧芸认识了一个叫李开彦的人。他是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弟弟,比萧芸大两岁,南昌航校毕业后分配在株洲320厂。支书家里想为他找个对象,他们相中了萧芸。萧芸对李开彦的条件还比较满意,俩人组织了家庭。

1977年,萧芸在农村生下了一个女儿。她原打算就在农村度过一辈子,但知青大返城的浪潮,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

14年后带着女儿返城

1979年7月中旬,已在乡中学当民办教师的萧芸,碰到了大队管收发的人,那人说大队部有她的一封信。在此之前,萧芸已多次向有关部门写信,请求解决她的回城问题,但都石沉大海。信是湘潭县公安局寄来的,萧芸拆开信一看,里面附着一张表,同意萧芸和女儿将农业户口转为城市户口。萧芸在这突至的惊喜面前流下了眼泪。

结束了14年半的知青生活,萧芸被招工到株洲市湘江机器厂南华幼儿园当了一名老师。那时,纷纷回城的知青所遇到的生活困难多得不可想象。大部分人虽然有了一份工作,但在工资级别、住房分配、福利待遇上都得从头开始。特别是那些下乡插队十多年的知青,有的像萧芸一样在农村成了家,如今拖儿带女,身无长技,干的工种是最差的,拿的工资是最低的。萧芸想不通:难道知青在农村劳动的成果,就这样被一笔勾销了?难道他们那一段献出了人生最美好年华的“蹉跎岁月”,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被湮没?

冒险写下“知青福音书”

湖南省湘潭县的部分知青,在萧芸家里议论纷纷。知青们对她说:“萧芸,你有见识,文笔也好,你代表我们写一封信,要求把我们下乡的农龄改为工龄。我们都在信上签上名,如果闯了祸,你坐了牢,你的孩子由我们大伙照看。”萧芸何尝不希望这样,这些问题也同样困扰着她,但现在要她执笔写这封信,她不能不有所顾虑。后来萧芸还是同意了。1982年国庆节的傍晚,她经过深思熟虑,几易其稿,终于写好了这封后来被人们称之为“知青福音书”的信。信中写道:

在农村,我们日复日、年复年,泥水里滚,汗水里泡,一干就是十多年(最长农龄达15年)。在党的政策召唤下,我们流着热泪回到“娘家”……

令人费解的是,在城里,复员军人的军龄算工龄,家属、闲散劳力转正前的合同期、临时期算工龄,而作为有组织、有号召、有计划的上山下乡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下乡知识青年的“农龄”却被一笔勾销了,这点我们无法理解,也不能忍受……

我们希望,国家在调整低工资、制订工资改革制度的时候,能考虑到我们的客观情况和实际困难,能在国家财政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我们的经济地位,使我们能和全国人民一道富起来,不至于永居“第三世界”。更重要的是,要使“下乡吃大亏”论无立足之地。我们真诚地希望,我们微弱的呼声能唤回国家领导传送的“福音”。

写好这封信后,萧芸又做了3件事:一是请3天假回了一趟老家,帮父母打了2000斤煤饼;二是把自己的毛衣毛裤拆了,又添了几斤毛线,给女儿织了几件毛衣;三是找丈夫坦言,如果出事了,让他马上提出离婚,以免受到株连。萧芸已经为这封信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信虽然已经写好,但寄给谁呢?萧芸想到了从湘江机器厂调到湖南人民出版社《美育》杂志社当编辑部主任的潘运告,他是萧芸当时认识的最大的一个官。

知青命运被改变

此后,这封信便开始了它独特的旅程。潘运告接到信后,认为信中所提的问题非常重要并且带有普遍意义,遂转交湖南人民出版社有关领导,并建议以本社收集的一种社情民意的名义提交湖南省委。出版社党委在此信上附了呈辞,加盖了鲜红的印章,此信遂被转到湖南省委办公厅。当时正好湖南省有一批急件,派专人坐飞机到北京请总书记批示,于是这封信又加盖了湖南省委的大印,飞呈总书记的案头,成了落实政策“六年两千件”中的一件。

1983年元旦刚过,南华幼儿园园长突然通知萧芸到厂办去一趟。一进门,办主任就问:“你给省里写过信吗?”“嗯。”萧芸点头。“写的都是啥内容?”“要求把下乡知青的农龄算入工龄中。”办主任仔细打量了一下萧芸,僵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你真有两下子,省委办公厅来了电话,让我们办转告你,总书记对知青待遇作了批示,国家有关部门正着手调查解决知青的工龄问题。”听到这里,萧芸的一颗心总算落了地。

写给党的一封信范文4

会员申请覆盖如何写作入党申请书封面怎么写首先,必须要使用黑色中性笔或手写笔,不得打印。 其次,文本或盖允许有错别字,不可改变的现象。 第三,在施恩座的两头。正确的格式(思想汇报) 会员申请(应注明) 第四,文本。第一线的文本也必须写上会员申请或思想汇报 开始叫:亲爱的党组织 最后:会员申请必须写(思想没有报道) 这 敬礼 称谓还要写具体的庭院、等级、类别、姓名和日期 - - - - - - - - - - - - - 一方的要求,应用形式,写着: 1、写作方申请表格须自愿、经过郑重的考虑,而不是由一个冲动,来不得半点勉强。因为申请入党的人,这意味着是否已经准备好接受一个* * *的政治责任成员的利益,党和人民的需要,牺牲一切他义无反顾。 写出申请表格、聚会之前,应学习和党的基本知识、理解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党员的权力和职责,提高党的认识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党为动力。 三方,一般应由自己写申请书(书面),这样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决心党,拥有对党的的真实感受。 4、接近实际联系自己的思想关于党的认识和要求,请勿复制报纸和书空上的内容,不要谈论自己的真实思想。 五、DangZhongCheng诚实,精确地反映自己政党政治的历史和其他有关的信息,入党申请书封面怎么写不得有任何隐瞒和伪造的 其次,主要内容包括入党志愿者以下几个方面: 1。在晚会的态度。通常第一段必须清晰写出自己的态度,入党,即“我志愿加入中国* * *”。 2。理解来参加聚会。这部分主要包括:如何实现党的纲领和章程;如何理解历史,尤其是第一手经验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何实现党的领导和现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党对动机、目的。最后,一方是唯一正确的动机,那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好对付了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写信给正确的动机的演变过程,并最终方认为必要时,也有一定的理论的交易。 4。它们的优点和缺点。每一个在你的强项和弱点,并逐一做深入的分析,要有发扬优点入党申请书封面怎么写,克服缺点的决心和措施。 5。确定聚会。申请人填写ZhiYuanShu只是党的党员们必须履行的一方手续,即使是在党的组织,想要看方聚会后的言行。因此,在ZhiYuanShu方表明,不是你们所接受过的思想准备,进一步的努力后,方或态度或测定等。

写给党的一封信范文5

结识,

全身心投入革命运动

李1896年9月出生在湖南长沙县一个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青年时代就一心向往光明、追求进步,比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很快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

1916年春,李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第二部,毕业后留在一师附小任初级部主任。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蔡和森、蔡畅等人,并很快加入了由发起的新民学会,成为学会的骨干。

新民学会成立后的第一项活动,是发动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酷爱学习的李积极响应,第一批报名参加。1918年8月,他与、罗学瓒、张昆弟、邹彝鼎等前往北京开展留法预备工作。不久便与李富春、张昆弟、贺果等,进入蔡元培、李石曾组织的华法教育会在保定育德中学开办的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1919年10月3l日,李、李富春、张昆弟、贺果等162人,乘坐法国“宝勒加”号邮船自上海启航,经过40多天的旅途颠簸,于年底到了巴黎,暂住巴黎西郊哥伦布华侨协社内。

在华法教育会的帮助下,1920年春李与李富春、贺果等人进入施乃德钢铁厂的勒哈佛尔分厂做工。后来又转入蒙达尔尼胶鞋厂,边工作,边学习,广泛地涉猎社会主义学说。不久,李、李富春、张昆弟、李林、贺果等组织了“勤工俭学励进会”,1920年8月,李将他领导的勤工俭学励进会改称“工学世界社”,在团结旅法勤工俭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922年6月,、赵世炎、李等聚集在巴黎近郊的森林里,宣告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成立。赵世炎任书记,负责宣传,李负责组织。1922年底,李回到国内,向中共中央递交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信件,请求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党中央在一次会议上批准其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同时,由蔡和森、介绍,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3年2月,李受组织委派回到长沙,任湖南自修大学教务长。4月,他接替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职务。此后,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建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及党的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奉献出自己的毕生心血。

身处艰难逆境,

仍在坚持“一要革命二要党”

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纠正当时统一战线工作中一些“左”倾失误,李根据中央的精神,提出了一些调整党外人士关系的政策。他认为,阶级斗争的总趋势是朝着缓和方向发展的,在这种形势下,统一战线要更广泛、更充分地运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加强团结,发扬民主,并把它贯彻到人民内部关系的一切方面。这些具有马克思主义远见卓识的正确观点,在当时“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被作为“投降主义”、“修正主义”,横加批判。此后10多年里,李成了历次政治运动的对象,1960年至1964年,李先后遭受两次错误批判,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在“”期间,李又遭到极其残酷的迫害。

1967年9月,李被关押起来。由于精神上的摧残和生活上的虐待,他染上了结核性腹膜炎。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转变成了慢性腹嗅炎,年年复发,痛苦不堪。即便如此,李还是抱定三条信念:第一、坚信马克思主义一定会胜利;第二、自己要精神挂帅;第三、尽可能看书学习。坚定的革命信念,使这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顶住重重压力和折磨,奇迹般地生存下来。

1975年,李被迫离开北京,被安置到湖北咸宁温泉镇。在那里,因为不准带家属,年近八旬的李生活上无人照料,过得十分艰难。一次洗澡时他不慎摔倒,把腿也摔折了。在精神上,他更是受尽磨难,不能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周围的人不了解他,对他采取歧视的态度。苦闷之中,李拿起了马、恩、列、斯著作和《选集》,进行了一番通读,特别是那套《选集》四卷本,书都被他翻破了,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记号,其中许多篇章和段落他都能脱口而出。

时间长了,一起下放的干部感觉到这个“李和生”(李当时的化名)一定是个不平凡的人,认为这位老人有着丰富的阅历、宽阔的胸怀和坚定的意志。一些有悲观情绪的同志,也乐于与李老谈谈。李就给他们讲革命斗争的历史,鼓励他们坚强起来。这样,周围的人们渐渐地关心起李老的生活来了。有时他们要到镇上去转转,就帮李老捎回想买的书。有一天,一位当地干部家里蒸了包子,请李去吃。已久不见荤腥的老人,一见包子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大家见到这般情景,心里一阵酸楚,劝李老人慢慢吃。

1975年底,专案组提出《关于李的审查结论》,诬陷李“一贯,反对,反对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李写信给党中央,对《结论》中的不实之词进行申辩,同时要求保留党籍。他想,只有保留了党籍,才能在晚年做一些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情。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时,等人坚持要开除李的党籍,但遭到邓小平等同志的反对。以后,、邓小平批准李保留党籍。李重新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那一天,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被撤职批判长达15年的李终于又能为党和人民工作了。每当回忆起这段人生坎坷,李老总是说:“我一生无论遭受什么挫折,无论职务怎么变迁,只坚信两条:一要革命,二要党。”

恢复工作以后,李把补发的l万多元工资交给组织,作为他一次性上交的党费。1979年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的一次大会上,组织上宣读了中央对他的决定之后,他作了即席讲话,建议大家:第一,一定要有全局观点,要把仇恨记在、“”身上,同时把我们的全部心血倾注在加强安定团结和实现“四个现代化”上;第二,要力戒骄傲,既不要背过去受、“”迫害的包袱,也不要背过去工作成绩的包袱,这样才能轻装上阵;第三,要消除隔阂,加强团结;第四,要多为党和人民做工作,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听了李的肺腑之言,在场的人无不为他顾全大局、不计个人恩怨的精神境界及高涨的工作热情所感动,全场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耄耋之年获,

竭尽全力为党工作

李重新出来工作时,已是83岁高龄了,凭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耿耿忠心,他全然不顾耄耋之年,重病在身,仍竭尽余力地要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

1979年,李任中央统战部顾问,后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他虽已退居二线,仍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以长期革命斗争的丰富经验,积极向党中央提出建议。

中央统战部于1978年6月在烟台召开关于摘掉“分子”帽子的会议。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次会议没有结果,但对促成这一问题的解决起了很大作用。这次会议后不久,李看了会议文件,认为不仅要摘掉“分子”帽子,还应进行甄别。早在1962年,李就曾提出过类似问题。这一次,他又给当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同志写信,再次提出这一问题。同志对此非常重视,不久这个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1980年5月,李针对中国封建社会历史长,封建主义传统包括封建思想体系、封建风俗习惯影响深的特点,根据当时党内外的思想状况,并总结了“”的教训,向邓小平同志建议,在政治思想领域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同时,要从理论上、思想上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残余。小平同志很重视这些意见,在同年8月18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对于反封建主义问题作了更加全面的重要讲话。以后,中央在研究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等重大决策和措施时,也考虑了反对封建残余思想这一重要因素。

1981年,在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时,李多次发言,坚决维护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思想,正确地评价同志的功与过,并总结他晚年犯错误的经验教训,同时把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与作为科学理论的思想区别开来,阐明思想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2年9月,李在党的十二大的书面发言中,深刻地剖析了派性的实质、特点以及对党的事业的巨大危害,尖锐地指出从各级领导岗位中彻底清除“三种人”的极端重要性。他说:“某些领导班子内一二个有权势的人,结合一些沾亲带故(各种故旧关系)的、气味相投的分子,安插在所属的部门和地方,进行损害党的利益以至争权夺利的活动。”“他们往往隐蔽在党组织之内,进行非组织的活动,像白蚁钻进栋梁一样,悄悄地、使人不易察觉地啃坏党的肌体。”他的发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83年夏,李病重住院,但他仍十分关心党的建设和即将开始的整党工作。对中央送来的关于整党决定的草案,他反复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修改意见,被起草小组采纳。

李的每一天,工作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一是撰写关于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的著作;二是撰写自己的回忆录《回忆与研究》;三是完成中央交办的一些工作。他每天早上7点半就来到办公室,阅读一两个小时的理论著作和文件后,便开始伏案写作,一天工作时间达八九小时。疲劳了,他就推着助步车在走廊里走一会儿,或者在桌上摆摆扑克牌,算作休息。

李晚年工作繁忙,惜时如金,但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却一丝不苟。在他的办公室里,各类来信每日不绝,一个月就有百余封。处理这么多信件,老人虽感吃力,但仍把它作为一件重要的工作来完成。

在李收到的来信中,有大量询问和了解党史及党史人物的信件,对此,他从来都是认真处理的。1988年底,李老住院一个多月,出院后身体一直欠佳。为了他的健康着想,工作人员将一些自认为不甚重要的信件暂时扣压下来。当发现一封信已被压了4个月时,李生气了,一遍一遍地重复说:“这像什么话,这怎么对得起人家。”读完信后,他随即复函表达歉意,并解答了对方提出的问题。这以后,李给工作人员订了个规矩:每星期一下午为处理来信时间,届时将所有来信编号排队,送他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登记在案,以备察考。

在诸多来信中,李最重视的是申诉信件,特别是曾经与党合作共事过的爱国民主人士的冤、假、错案,他更为重视。

1983年夏,一位姓张的归国华侨为落实政策问题来京上访,给李写了一封申诉信。李老委托他的儿子数次去张先生的下榻处,询问了解情况,并及时将这一问题转报有关部门。当了解到这位张先生的要求不符合有关政策时,李又委托工作人员再次去他住处,向他详细解释有关政策,使这位先生深为感动。

在李的一则日记里这样记着:“1983年5月6日,XX介绍他的学生XX来京,说她来京几次,问题未能解决。我决定要张武成(秘书)去了解她几次来京的情况经过,再看情况处理。她送了点心、罐头和酒。点心退去会坏的,就留下了,罐头和酒退还给她,送她20元钱。”

残年有志惜晚晴,

鞠躬尽瘁功炳青史

1984年初,李病重住院,遵医嘱暂不会客。一位湖北的上访者来到医院,要求将一封申诉信呈送李老,经警卫人员说明情况后即离去。警卫人员随即将此事报告李老。李批评了警卫人员,并要他们立即将信追回。李认真看了来信,又立即将信批转有关部门。

李做事极其认真,对待群众来信尚且如此,对于中央交办的工作更是竭尽全力。凡中央送来征求意见的重要文件,他总要反复阅读,经过深思熟虑,再提出自己的意见。1983年3月,中央将解决西北1935年一段历史争论问题的工作委托给李,由他牵头组成五人小组来处理。这一问题已历时半个世纪,几十年来几经反复调查处理,一直存有争议,要正确地、公正地解决问题,难度很大。李从调查研究入手,调集了数十种、约100多万字的档案和有关材料,一一过目,详加研究。有些档案史料由于年代久远,字迹不清,他就借助于放大镜。他多次主持召开会议,接待有关来访者,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由于过度的紧张和劳累,87岁高龄的李终于支持不住了。1983年5月13日下午,他从中南海开会回来,极度疲劳。从办公室门口走到座位边,仅几步距离,他却走得上气不接下气。见到这种情形,工作人员和家属都劝他暂缓工作,李老却坚持要一鼓作气将工作完成。争执之间,他激动了,严肃地说:“老了,也要为党干一点事,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党尽一份力,否则活着干什么?西北历史问题是中央交办的工作,累死我也要完成,死了也心甘情愿。”

6月17日,他艰难地从病榻上爬起来,出席解决西北历史争论问题的最后一次会议。当他在两位工作人员搀扶下出现在会议室门口时,在座的人员都向他投来敬重的目光。他气喘吁吁地走了几米,停了一会儿,才艰难地移步就座。休息了好一阵,才能发言。

不久,李主持起草了《解决西北历史争论问题的分析和方针》的文件,由于符合历史事实,公正合理,得到了中央的批准。它不仅使原陕甘边区、陕北苏区的部分老同志放下了包袱,团结一致搞“四化”,也为解决同类问题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由于过度劳累,李住进医院。经检查,肺气肿已转为肺心病、肺纤维化。他在日记中写道:“计算一下病情,的确与过量劳累有关,三月份以来较重的脑力劳动就做了八项。”病情严重时,他也说:“好吧,听从劝告,下个决心,一个月不工作。”一旦病情稍有好转,他又禁不住去修改文稿,有时因为思考问题,彻夜不能入眠。

他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吸着氧气坚持写作。1984年春节,李老在病床上吟成一首绝句:“春回大地百花生,举国欢腾庆日新。我是采薪忧不尽,残年有志惜晚晴。”这是他晚年最后岁月的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充分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质。

写给党的一封信范文6

——《红色家书》读后感

这几天,怀着无比崇敬之情拜读了《红色家书》,一封封动人心弦的红色家书,以其感人肺腑的语言,书写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每次品读,每次都哽咽泪目,深深地被里面的故事所感动。《红色家书》蕴含着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从他们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轨迹,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

坚定信念,一身正气。《红色家书》是先辈给予我们的一份厚重财富,从中可以见到他们对革命事业的矢志不渝、对革命理想的坚定执着,为了革命胜利不惜英勇献身的豪情壮志。在白色恐怖下,面对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共产党人没有退缩,没有害怕,虽身陷囹圄却至死不屈,一身正气,震慑敌胆。1928年5月,毛泽东的堂妹毛泽建被捕,在就义前写下遗书,“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表达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革命必胜的信念。“铡刀下,不变节......杀死我一人,革命杀不绝。”这是共产党员刘绍南在狱中写下的《壮烈歌》中的诗句,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收买,刘绍南不为所动,坚决斗争;面对百般折磨,铮铮铁骨,威武不屈。

至亲至真,感动天地。在亲情与国家之间,无数革命志士选择远离父母妻儿,明知牺牲而无怨无悔地走向战场。然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战斗之余,革命者只能将对亲人的思念埋在心头,溢于家书。可以说,革命者最讲亲情,最懂真爱。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邓恩铭,就义前忍着病痛给母亲写下绝笔家书:“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共产党员王器民临行前在江门市监狱给妻子高慧根写下一封家书, “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牺牲······我和你做夫妻是生生世世,在精神,不在形体”,夫妻二人共同为革命奋斗,真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