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范例6篇

融媒体时代

融媒体时代范文1

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数字电视、电脑、手机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交互式信息和服务的一种传播形式。新媒体较传统媒体而言,具有传播形式多样、信息及时、传播内容个性化、受众选择性互动性强等特点。据统计,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微博用户达3亿多。随着4G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将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

我国公共舆论生态格局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也发生了悄然变化,新兴媒体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面临挑战。从意识形态领域看,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群众思想多元化,社会矛盾更复杂,这就要求作为社会稳定器和安全阀的媒体发挥重要而又积极的作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媒体人应当肩负起的历史责任。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在媒体融合时代,我们要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和考虑媒体发展趋势,探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本质属性,充分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各具优势,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尽管这几年新媒体发展速度惊人,但新媒体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与缺陷,比如新媒体原创新闻不足、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不够、网络新闻趋同化等等。它在向用户提供海量资讯的同时,也良莠不分、泥沙俱下。在目前的环境下,新媒体还无法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推动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传统媒体尽管面临着持续的挑战和发展的危机,但经过多年发展后所具备的优势使得它依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主流地位不被动摇。

首先,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优势之一就是内容生产力。翻看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内容,绝大多数的报道依然来自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有的甚至仅仅是传统媒体的“搬运工”而已。可以说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对传统媒体具有相当高的依赖性。

其次,传统媒体拥有一大批职业化的优秀新闻传播工作者。他们接受过新闻传播工作的相关专业训练,拥有丰富的采编经验、采编方法和采编手段。对于新媒体来说,即使能组建自己的新闻采集队伍,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

再次,传统媒体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在受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公信力和影响力,具有较好的品牌形象,这些都是传统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在转型、提升、融合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的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最后,传统媒体拥有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和运作机制。传统媒体在多年的采访经营过程中,与社会各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积累整合了广泛的社会渠道和资源。

所以,尽管新媒体挤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是传统媒体拥有优于新媒体的人才、资源、权威性及品牌等优势,传统媒体在一段时间内依然保持主流地位而难以被取代。只有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联动融合之路,相互依存、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和谐健康的舆论环境。

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

面对新的形势,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在感到危机与紧迫性的同时,更要考虑在当前这个大背景下,如何积极勇敢地进行转型,融合发展。

1.解放思想,打开新思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不应该逃避或焦虑,而应怀着满腔热情去探索、互动。要敞开胸怀,拥抱新技术,打开新思维;要转变观念,创新驱动,以创新思路坚守舆论阵地;要拓宽思路,抛弃传统的包袱,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2.提升素养,适应新要求。人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核心要素。媒体的融合发展对每一名媒体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更是传统媒体人转型融合中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对内容的要求标准非但没有降低,而是革命式地提高了。原本几百字或者几千字的文章,如今以几十个字甚至是标题式的导语吸引着受众的眼球,阅读、收看的主动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了受众手中。这就要求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更加全面,不仅要有非常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有熟练的图片软件使用能力、视频编辑能力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图表制作能力,要有对新媒体信息的获取、解读、运用能力等。

在当前媒体环境演变的情况下,负责统筹协调的媒体负责人也要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和能力:要能够洞察传媒大势,要勇于决断和承担风险,要善于用人,融合是没有经验可循的试验和尝试,这就要求媒体的领导层知人善任,用智慧来用人管人。

3.内容为王,进军新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价值创造的原点,是媒体取胜的法宝。一个不生产内容,只做内容聚合、分发的APP――“今日头条”却能融资1亿美元,估值5亿美元,尽管这引起了关注和思考,但其5亿美元的估值证明了内容的价值。

传统媒体要加强解释性报道和深度报道的力度和厚度,提高这些报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首发率和率,取得新媒体舆论场的主动权。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性,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凝聚社会力量,加大主流价值观新闻内容的覆盖规模。

4.推进融合,运用新技术。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的引领作用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即是因为有先进技术体系的支撑。媒体要实现智能匹配、融合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

要运用新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构建全媒体化的业务流程。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体信息的速度和广度优势相结合,通过流程重组,实现内容信息的统一采集、加工、编辑,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各种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信息获取需求。

融媒体时代范文2

在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不断更替中,媒体形式以及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借助于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报纸、广播、杂志等传播媒体逐渐被新兴的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等手机媒体挤占市场。然而,在媒介大发展的时代下,传统媒体并不是被新兴媒体所代替,而是各种媒体的相互融合过程,这种全媒体时代带给了受众以多样化的个性选择。手机媒体是全媒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手机媒体与体育传媒的融合能够改变现有的体育传媒面貌,带来各方面的创新实践。

一、全媒体时代下的体育传媒特征

全媒体时代下提供给了体育传媒以更加丰富的媒介传播形式的选择,也由于人们生活观念以及方式上的变化,体育传媒也体现为更加多样化以及人性化的传播方式。在全媒体时代下的体育传媒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及时性

体育传媒在新的时展中,具有更加高效和及时的传播效率。新兴的网络媒体能够对信息进行十分快速和便捷的传播,在体育传媒中也充分利用到了这些新兴媒体的发展,将体育新闻的报道范围和方式扩大,及时的更新体育信息,从而让受众最快的接触到体育实时新闻内容。

(二)个性化

个性化的体育媒体特征是对现代人追求精神享受以及个性特征心理的一种反应。由于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内容有了更多方面的关注,个性化的追求改变了市场需求和状况,这也同时带来了体育传媒中的个性化改变。体育传媒有了更加精细的划分,不同项目以及不同风格的体育传媒被分别呈现在特定的受众面前,从而受众能够从中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

(三)专业化

在以往的体育传媒以及新闻报道中,娱乐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追求内容,但在全媒体时代性,对于专业性的追求则更加深入地提下了体育传媒的新特征。这种专业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析:一方面是体育传媒技术本身的专业化,另一方面是对体育活动以及项目的专业化报道和解析。通过专业化的体育传媒,能够向大众普及体育知识,提高个人的体育认知,从而营造积极良好的社会风貌。

二、全媒体时代下手机媒体与体育传媒的融合

在全媒体时代下,手机媒体作为后起之秀表现出了强劲的媒体特征和需求,手机媒体能够提供给人以更加高效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在全媒体时代下,手机媒体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新兴媒体形式,在体育传媒中,通过对手机媒体的运用,能够促使体育传媒更好的发展。

(一)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

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媒体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手机媒体带来了跨媒体的传播和融合过程。在手机媒体的发展过程中,还呈现出它所特有的发展趋势。

1、个性化定制服务

手机媒体是一种便携式媒体,时空限制也较小,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带来了手机媒体的优势。手机用户可以十分方便地从手机媒体上获得自身感兴趣的新闻信息,而不是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而无处下手。

2、全面的媒体融合

手机媒体还充分发展了扩充了媒体之间的融合空间,带来了全媒体的发展新局面。手机媒体能够将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体形式都融合起来,在一个最终的移动终端上进行资源的互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3、增强用户粘连度

由于手机媒体能够做到对用户需求和信息的及时意见收集,可以提供给用户多方面的互动体验,从而带来了较好的用户粘连度。手机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增强对用户的吸引程度,从而将这种粘连度更好的利用和发展起来。

(二)手机媒体与体育传媒融合的新思维

手机媒体具有十分良好的市场前景,在体育传媒中通过与手机媒体的融合,能够带来体育传媒的新思维和新形式。

1、促进媒体的良性发展

通过手机媒体与体育传媒的融合,能够带来媒体形式以及媒体内容的良性互动发展。利用手机平台体育消息和报道,能够提高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效率,同时也由于个性化的需求品质增加,也可以促使体育传媒提高其报道质量。

2、增强传媒的创新精神

手机媒体与体育传媒融合还能够带来传媒创新精神的发展。传媒过程本身是要建立在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和引导上的,需要具备十分敏锐的触觉,才能将传媒功效发挥到最大化。手机媒体与个人之见的距离很近,而体育传媒是人类社会中的一项重要传媒内容,两者之间的巧妙融合,能够带来传媒之路的新发展。

3、提升体育的传播价值

体育传媒是需要体现相应的传播价值的,既有体育精神,也包括了相应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观念。在全媒体时代下的手机媒体与体育传媒的融合过程中,体育传媒本身的传播价值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也能够从中得到提升。

三、总结

融媒体时代范文3

一、作为媒体产品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营销效果

(一)经济、文化、社会的宏观效果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热播,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对受众产生了影响。从经济方面来看,该系列节目的热播为节目本身、制作单位以及播出平台都带来了经济效益。大众的注意力转变为节目授权收益、广告收益、产品销售收益等,产生了各种经济行为,参与市场流通。从文化方面来看,传统文化元素在继承的基础上得以创新使用,使得社会遗产能够传承延续。该系列节目还起到了为大众提供知识和娱乐的作用,是寓教于乐的文化节目,具有新时代的教育意义。从社会方面来看,在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及河南大象融媒体技术有限公司的带领下,节目的制播整合了河南博物院、河南各地市文化建筑等资源,实现了社会资源和社会分工的协调和统一。

(二)社会群体的中观效果

不同的社会群体虽然自身角色定位存在差异,但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影响。在河南卫视连续推出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节日相关特别节目并广受关注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围绕该系列节目的出圈,召集相关单位领导、行业专家、研究学者等,在郑州举行了文化类节目创作的座谈会,分析了该系列节目的成功原因,总结了河南卫视的工作经验,并对日后文化类节目的创作提出期望和要求。除了业内的认可之外,该系列节目也受到媒体单位、网络大V的推荐和支持。“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频频被《人民日报》点赞,包括新华网、央视网在内的众多主流媒体纷纷进行转发推荐,拥有庞大粉丝数量的网络意见领袖也主动进行宣传。

(三)受众个体的微观效果

对于分散的受众个体来说,节目的播出为其带来了知识的普及、视听的欣赏和身心的陶冶。据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品牌推广部总监、“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执行策划徐娜介绍,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播出以来,屡掀浪潮,累计超300亿流量助推传统文化出圈:2021年河南省春节晚会全网点击量超50亿,接下来的系列节目的全网点击量均超25亿,其中《端午奇妙游》点击量突破60亿,《中秋奇妙游》创65亿点击量新高。除了数据增长,受众也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该系列节目的热度维系中来。河南卫视在新媒体平台涨粉迅速,截止到2021年12月,已拥有245万微博粉丝、258万抖音粉丝,其在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二、媒体产品的五个层次解读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产品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核心产品、有形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潜在产品五个层次。这里的“产品”在现代营销学中虽然指实体产品,但对于整体考察电视节目也具有参考意义。

(一)核心产品:根植本土文化,传递精神内核

核心产品是指产品最基本的效用和功能。“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根植于本土文化,在中国传统节日到来之际,为受众打造了一场场视听盛宴,从多维度传递了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观,让受众由表及里地理解节目的内涵。节日、文化、场景是节目的核心元素,也是满足受众视听需求的基本条件。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下,“唐小妹”、纸扇书生、洛神等形象让本在书籍、画像、博物馆里的历史记忆生动起来,展现了中华文化之美。另外,节目背后的寓意以及价值观的传递是重要的内核部分,巧妙的立意和真切的情感是感染受众的重要因素。例如,《中秋奇妙游》中的武术节目《少林·功夫》以嵩山少林寺练功为场景,传递出不怕困难、直面挑战的精神品质。

(二)有形产品:中国元素映衬,技术手段辅助

有形产品是承载核心产品的外在形式,“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随处可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技术手段等都是对核心内容呈现的重要辅助,受众得以沉浸式地领略节目场景。每期系列节目都由多个紧扣主题的部分组成,并通过创意编排层层递进。其中,《中秋奇妙游》在60分钟的晚会时长里,共设置了10个节目,采取“剧情转场+节目表演”的方式,表现了“团圆”“祈福”“航天”等主题,展现了皮影、舞狮、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另外,《唐宫夜宴》采用“5G+VR”技术将演员与虚拟场景相结合,《龙门金刚》通过3D数字化扫描技术对洛阳龙门石窟进行舞台取景,这些方式的运用使沉积的历史画面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鲜活起来。

(三)期望产品:切中受众偏好,文化娱乐并存

期望产品是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希望拥有的产品属性。对于该系列节目来说,受众希望能够以最便捷的渠道和最小的成本接收到最有效的信息。首先,在播出内容上,“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将中原文化与当代受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相结合,创作出“文化+趣味、流行、视听”于一体的媒体产品。《清明奇妙游》中的节目《我们是一家人》将最新出土的青铜尊拟人化,用Rap说唱的形式让文物开口说话,并结合网络流行语和鬼畜手法表达了“中华一家亲”的理念。其次,在传播渠道上,该系列节目在播出前、播出时、播出后的三个阶段利用电视、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传播渠道最大范围地传播节目内容并接受受众反馈,形成了全面、交叉、立体的传播网络。

(四)延伸产品:自制巩固受众,他制拓展受众

延伸产品是核心产品的衍生部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延伸产品主要分为自制和他制两部分,自制即河南卫视或官方合作的平台(如河南博物院、剑侠情缘三游戏等)的文创或衍生产品,他制即受众自发制作的漫画、表情包等。新媒体产品是传媒集团产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媒体的延伸①。河南广播电视台在2021年河南省春节晚会“出圈”的短时间内,迅速成立了河南唐宫文创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唐宫夜宴及系列IP的运营,在85天内便设计推出了46款产品。同时,在节目播出后,互联网也涌现出一批根据节目形象和内容自发制作表情包、漫画等延伸产品的受众,不断为节目注入活力,吸引用户关注。

三、媒体产品出圈的营销路径

(一)购买决策五阶段模型

菲利普·科特勒和凯文·莱恩·凯勒在《科特勒营销思维》一书指出,消费者对新产品产生购买决策行为会经历五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收集、方案评价、购买决策和购后行为②。消费者的购买很大程度上不是即时发生的行为,会有认知、选择、反馈的过程。首先,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工作人员会在节目播出之前将节目亮点画面以视频、图文等视觉呈现形式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先行投放。受众能够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提前接收节目的信息,并对节目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技术手段有所了解,从而自觉将“系列节目”与“传统文化”连接在一起,形成对精美文化节目的初步认知。其次,受众在逐渐形成初步认知的过程中,也在被动地接收同时段其他节目的大量宣传,“传统文化盛宴”与“现代明星歌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使受众产生了收看该系列节目的欲望。在直播结束后,受众通过视频平台、社交平台等渠道对节目做出肯定的反馈并自发产生参与宣传的行为,节目的热度得以持续并延伸。“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五个阶段的条件,为节目出圈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差异化营销

在泛娱乐化和泛流量化的节日氛围中,河南卫视以差异性的核心内容和表现形式成为舆论焦点,并成功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制作出既叫好又叫座的节目。近年来,各大省级卫视都会以节日为基础来策划节日晚会,主要节目元素以“流量明星+歌+舞”为主,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受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区别于其他卫视的泛娱乐化和明星歌舞节目,立足本土文化与主旋律创新融合,打造出不能被轻易模仿或替代的节目,由此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另外,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部分晚会割裂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无法满足受众在特定节日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归属。区别于快时尚包装下的流量明星歌舞表演,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抓住了观众情感满足的痛点,通过文化、人物、地域等符号唤起了受众的记忆和共鸣。

(三)整合营销

节目团队综合运用了多种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并在传播过程中植入了交互、开放、共情等互联网传播基因,在扩大传播面的同时也提高了传播效果。该系列节目营销的主体是河南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和生活方式,该中心便根据节目制播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了相应的营销宣传组合,使得传播链条不断延长,达到了全民狂欢的传播效果。另外,节目播出前,节目组通过在新媒体平台的话题互动和创意征集等制作方式,让更多受众参与进来,并利用热搜设置悬念、制造话题等,起到了预热效果。节目播出后,官方自制和受众他制的延伸产品继续刺激受众的参与热情,包括众多网络意见领袖和主流媒体的推荐,也对节目的破圈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品牌营销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塑造并沿用了“唐小妹”(包括漫画版、古代版、Q版等)的IP形象,成为贯穿系列节目叙事模式的主要切入点,也是观众对该系列节目的印象和记忆的具象化表征。河南唐宫文创传媒有限公司的成立也助力实现了“唐小妹”IP效益最大化,从而持续为该系列节目注入热度。“唐小妹”的出圈更是加速了河南卫视出圈,让河南卫视在全媒体矩阵的传播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深入人心,助力河南卫视实现从注意力到影响力的转变。由此可见,“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已成为国内文化类节目创新的典范。

四、作为媒体产品的文化类节目营销建议

首先,明确五阶段战略,保证战术实施。购买决策的五阶段模型是将节目内容与受众紧密联系起来的重要前提,也指引着节目各环节的策划方向。就节目的前期策划来说,文化类节目的特质是中华文化元素,要有兼备守正与创新的媒体思维,牢牢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守正是要利用传统文化元素打造节目场景,唤起受众的文化认同和集体记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则需要面对当下和未来,融合新的流行元素,符合新时代的受众群体需求,为传统文化增添新的活力。就节目的播出与宣传而言,团队成员要具备营销思维,协调配合,利用“微传播”各平台,抓住传播链各环节进行营销,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其次,读懂消费者,达到有效差异化。差异化要求节目团队通过一系列行为,使所创作的节目明显区别于其他同类竞争者,打造有特色的节目内容和易识别的节目场景,以此占据受众心里此类型节目的优先地位。菲利普·科特勒认为,有效差异化需要满足重要性、明晰性、优越性、可沟通性、不易模仿性、可接近性和盈利性等原则。对于文化类节目来说,有效差异化要求节目团队根据受众需求和自身的资源条件,通过便捷的收看交流方式让受众获得节目竞争者难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节目内容。同时,节目组也能收获收视率、点击量或广告费等利益回报。再次,整合渠道传播,实现扩散最大化。在场景时代下,媒体产品营销环境的吸引力与媒体产品内容的吸引力同等重要。文化类节目需要维护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协调好与意见领袖等传播主体的关系,重视传播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发散性。统一性即节目内容传播的统一,发散性即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最大程度地吸引潜在受众的注意力。除此之外,还应利用受众与其社群的力量进行传播。如今,社交媒体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获取、交流、信息的方式,具有瞬时指数级增长的能力。开发具有开放、共享、互动等互联网基因的衍生新媒体产品,并利用基于成员共同兴趣爱好形成的社群进行传播,能够不断激发受众参与式创作的热情,甚至反哺节目创作。最后,打造品牌IP,获取长尾效应。文化类节目品牌的生成可以根据节目定位或受众反馈,在展现文化内涵、满足受众需要的基础上,在受众头脑中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形象,最终获得受众情感的认同。运营和管理品牌是在节目品牌生成后产生更强生命力和更长生命周期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强化、活化、联合、延伸等方式。品牌强化需要传播者利用与受众的每个接触点不断传播品牌理念,让品牌深入人心。在品牌稳定发展或有下降趋势时,需要各方面更新换代重新活化品牌。品牌联合是通过找到有共性的其他品牌共同开发新产品,通过流量共享来获得新受众。利用已经建立起的品牌开拓新产品类别,利用其影响力助力推广新产品,从而获得长尾效应。

五、结语

融媒体时代范文4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传统电视媒体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电视媒体被称为是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观看视频的需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础的娱乐方式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多的乐趣。传统电视媒体作为最具有效力的传播媒介 ,主要的特点有 :第一 ,视听兼备性特点 ,传统电视媒体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具有多样化的功能 ,内容简单易懂 ,容易被人接受。第二 ,权威性。权威性同时是受专业领域 ,地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中央台与地方台的广告相比 ,前者比后者具有更明显的权威性。传统电视媒体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通常大多数重大的政治会议、体育赛事都是在电视媒体上播出。

随着电视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电视观看需求的增加,传统电视行业实现了集信息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政治部功能为一体的电视媒体播放平台 ,给人们观看信息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给电视媒体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人们在新媒体上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 ,逐渐忽视了传统电视媒体。传统电视媒体的性能无法满足人们当前的观看需求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 ,传统电视媒体需要改变播出方式,才能适应时展需求。

1.2 新媒体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第一 ,新媒体具有较强的传播性 ,构建了开放性的传播环境,受众也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文字、画面、声音和视频等都可成为信息传播手段。第二 ,舆论监督特点 ,公众可以作为舆论监督主体 ,成为信息的加工者 ,普通公民也可成为新闻的评论员,使政府工作更加透明化 ,更容易听到各个阶层人员的不同心声。

近年来 ,新媒体行业发展迅速 ,在 2013 年进入了关键的发展时期 ,在 2013 年后呈现出独占鳌头和风生水起的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占据了人们的生活 ,视频网站抢占了大量的传统媒体用户 ,多屏大数据概念在人们的心中被逐渐灌输 ,对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移动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继承了互联网媒体发展理念,是互联网媒体发展的延伸和重要体现 ,支付宝、微信、微博等软件的出现 ,展现出了移动终端的发展地位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将原本不相关的领域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了新媒体强大的动力。在2013 年 ,多屏大数据概念正式引入 ,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渠道 ,一些商业经营企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媒体广告营收和媒体管理 ,改变了行业的发展模式 ,对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电子商务和媒体领域的发展 ,对提升移动互联网媒体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支撑。2 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媒体的受众量减少

近年来 ,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年轻人选择了在移动设备上观看视频 ,在很短的时间内瓜分了传统媒体的受众量 ,开始远离电视屏幕。通过调查分析 ,2015 年国内通过网络看视频的观众已经超过了 8 亿人次 ,并且认为在网络上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 ,信息的来源更加真实和可靠。因而,能够看出当前受众对传媒媒体的公信力呈现出下降趋势。导致传统电视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无法

从电视媒体中直接分享经济红利。

2.2 传统媒体的广告量减少

传统媒体的发展主要依靠广告投入,电视台依靠广告来进行节目制作和生产 ,给员工发放工资和福利 ,通过调查分析 ,传统电视媒体广告每年正在以 15% ~ 20% 的速度在增长 ,而互联网上的广告却在以每年 40% 的速度在增长,在 2013 年以后 ,甚至已经超过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广告数量 ,中国的广告市场较大 ,新媒体的诞生 ,瓜分了电视广告市场,有很多企业在新媒体上投入广告 ,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 ,减少了传统媒体的广告投入量。

2.3 传统媒体的体制受限

电视台是国企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实施国企体制,与当前的市场发展趋势呈现出不相适应情况 ,给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降低了传统电视媒体的灵活性和市场性。传统电视媒体的国体性质能够得到其他媒体不具备的资源,但是这一优势也是自身劣势的展现 ,长期使用国企体制 ,严格遵循上级的行政命令 ,官僚作风较强 ,制约了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内容 ,给新媒体提供了发展机会。

2.4 传统媒体缺乏技术优势

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快速的发展起来,与自身的非线性交互性有直接关系 ,受众在新媒体下不仅可以作为信息的接受者 ,同时还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 ,给受众提供了更多与信息亲密接触的机会 ,提高了公众参与信息沟通的热情。而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而言,开放性存在严重不足 ,全国大多数的传统电视媒体处于半交互状态 ,受众的自由度局限性较大 ,数字电视基本上是传统电视频道的平移 ,手机电视业务正处于起步阶段 ,并且内部的功能相对较少,相对于新媒体技术上存在较大障碍 ,无法实现双向功能 ,互动性、受众的参与度较差 ,无法与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 ,受众的参与度不高。

2.5 传统媒体对新媒体战略发展思考不足

在 2014 年中央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里面详细阐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对推动新兴媒体的融合,促进新兴媒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大多数电视台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以电视台为中心 ,主要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以促进传统媒体发展为主要方向 ,没有意识到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和新媒体的优势,对新媒体的战略发展思考不足。传统媒体改变思想观念 ,意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 ,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3 新媒体和传统电视媒体对比

3.1 传统媒体的优缺点

3.1.1 传统媒体的优势

首先 ,内容和信息量大 ,有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作为支撑,记者的数量较多 ,在全世界各地进行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其次 ,拥有强大的版权作为支撑 ,电视媒体品牌悠久 ,历史深厚 ,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最后 ,充当宣传政府文化的重要作用,拥有政府的扶持。

3.1.2 传统媒体的劣势

传统媒体属于国企性企业 ,受官僚体制及机构影响较大,导致传统媒体产生一系列通病 ,思想僵化及市场敏感度不高等现象严重 ,竞争意识不强 ,秉承稳中求胜心理 ,节目内容过于陈旧 ,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需求。

3.2 新媒体的优缺点

3.2.1 新媒体的优势

首先 ,自身具有较强的科技水平,新闻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快速性及广泛性特点 ,突破了内容和位置的禁锢 ,通过互联网能够将不同地区的人们紧密的联系起来 ,实现了资源共享。其次 ,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多样。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限的扩展内容 ,从而使内容变成活物。最后 ,移动互联网在发展中建立在了解受众的基础上,将主要社会财富资源集中在互联网新媒体上 ,给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

3.2.2 新媒体的劣势

首先 ,由于新媒体的信息量较大,给人们的信息选择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不确定信息较多。其次 ,对虚假信息的处理难度较大 ,信息使用者通常会运用网络进行不良信息 ,增大了信息的虚假性 ,信息阻拦工作较为棘手。再次,把关人缺位 ,导致危机言论扩大。新媒体给大众参与信息沟通提供了便利 ,大众的感性声音往往会压倒理性声音 ,这些声音不能立足于事件的本身,有些则表现出别有用心情况。相关部门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言论 ,导致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失去主动权 ,激化社会矛盾 ,导致事件发酵 ,最终形成严重的后果。

4 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说明在新媒体竞争时代下 ,传统媒体的转型策略,特结合以下案例进行分析。《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 ,以亲情为主线 ,走家庭温馨路线。该栏目是传统电视媒体上的一项重要栏目 ,拥有较高的收视率。由于广电总局的限娃令,导致第四季与前三季的制作模式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对节目的模式进行了改版,改为鲜肉爸爸和素人萌娃的模式 ,并且播出平台变成了芒果 TV。该案例说明了传统电视节目受制度影响较大,导致节目播出受到较大的限制 ,节目内容的多元化较为缺失。《爸爸去哪儿》第四季在网络平台上播出 ,秉承前三季的亲情温馨路线 ,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感动 ,在网络上有着较高的点击率,明星爸爸的微博粉丝数量飞速增长 ,在网络上所产生的力量远远大于在湖南卫视本身自有资源中的作用 [10]。湖南卫视借鉴互联网优势进行视频播出 ,促进了营销的精准性 ,提升了节目口碑,并且影响力较大 ,话题效应不断显现 ,有着较高的收视率 ,充分的说明了新媒体的影响力。这与湖南卫视的强大推广平台有直接联系 ,促使《爸爸去哪儿》栏目持续走红。湖南卫视通过加大对新媒体的应用,在节目营销过程中取得了成功。因此 ,传统电视媒体要想长久发展 ,必须要借鉴新媒体发展优势 ,向新媒体转型。

《2016 超级女声》是一档由湖南卫视、芒果TV、天娱传媒联合打造的选秀综艺节目,于 2016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登陆芒果 TV,据悉该项目将通过构建内容 + 产品 + 社区的综合体验互动娱乐平台 ,创建社区互动生态圈 ,实现全民互娱、力图开启真正意识上的互联网全民选秀元年,报名通道线上线下全面覆盖 ,与前几季的超级女声的赛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主要是通过网络票选决定选手的去留 ,是一项纯网综艺节目。播出平台主要以芒果 TV为主 ,而不是通过电视台来播出。以往的《超级女声》决赛主要是由专业的乐评人来决定选手的去留 ,在总决赛时 ,通过专业乐评人和现场投票的形式来选出冠军人选。而 2016 年的《超级女声》改变了这一评选方法 ,网民的投票直接影响着选手的去留 ,从海选到正式决赛 ,每场比赛都是以直播的形式来实现,网民可以边看节目边投票 ,并且可以通过弹幕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给喜欢的歌手加油。节目组给每个选手建立专属的 ID,选手可以与网民直接进行聊天,吸引网民投票 ,网民的投票数量直接决定选手的去留 ,以网民的喜好度为主要的评判标准。《2016 超级女声》相对于往届的超女,实现了节目内容的创新 ,给受众提供了更多参与节目互动的机会 ,每个选手都是广大的网民选出来的 ,提高了比赛结果的真实性。充分说明了新媒体强大的优势 ,新媒体在互动方面相对于传统媒体更具优势,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和节目的收视率。

5 基于新媒体竞争时代下的传统电视媒体转型方法

5.1 加大对科学技术的应用

新媒体在传统媒体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引擎作

用 ,为了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电视媒体需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 ,为传统媒体提供发展的可能性。传统媒体在发展中需要以高新技术应用为核心 ,建立数字化和信息化为依托的传统媒体 ,构建电视网络全业务数字网,使电视节目向着商业媒体服务商及综合信息提供商的方向转变 ,促进网络产业的战略升级。在新媒体背景下 ,传统电视媒体必须要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向 ,向着网络电视、3D电视和电子商务领域发展 ,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 [12]。传统电视行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必须要意识到新业态的发展优势,以便扩充电视产业空间 ,细化市场构成方式 ,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观看需求。相信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引导下 ,传统电视行业通过改变自身的节目编排、及直播形式,能够实现对新技术的全面融合 ,构建全方位、全渠道和多终端的一体化流程 ,促进传统业务与新业务的有效融合 ,促进传统媒体行业向着新媒体不断转型。

5.2 创新产业发展体制

融合媒体的发展 ,需要借助传播技术和传播模式优势,促进传播机制改革和创新。传统媒体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竞争格局 ,促进自身业务、技术和终端的不断融合 ,需要加大对电视媒体发展体制的创新 ,清除掉传统电视媒体计划体制下的障碍和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因此,需要加大对传统媒体行业创新的力度 ,将新媒体的新兴业态融入到传统电视媒体中去 ,构建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加大对影视行业的股份制改造 ,促进影视行业企业改制,大力推进传统电视媒体改革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3]。需要将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运营发展的主体 ,将内容向产品转变 ,将频道向品台转变 ,将观众向用户转变 ,推动企业的健康成长,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提升在受众心目中的价值。

5.3 内容传播更具多元化

在新媒体时代 ,受众对内容传播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有着较高的要求,受众主要是运用手机和社交网络进行引擎搜索和信息获取 ,选取的内容要更具针对性和分众化特点 ,传播的内容要更具多元化。新媒体的发展建立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 ,传统电视媒体需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优势,通过建立信息平台的形式 ,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提供有力的渠道。上海广播电视台在内容传播方面做得非常好 ,通过对发展机制、体制、技术、终端和业务进行改良 ,使手机屏、电视屏和电脑屏形成了三屏贯通,使内容传播更具多元化。一方面 ,电视媒体要注重产品创新 ,优化内容结构和经营机制 ,提高节目的创作能力和营销能力 ,注重内容品牌 ,通过多媒体终端对影视内容的需求,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视频、游戏和移动信息产品。

5.4 与市场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近年来 ,电视媒体发展迅速 ,与网络媒体呈现出同步的发展趋势,使传统电视媒体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首先 ,由于传统的电视媒体发展运营模式与当前的市场发展趋势存在着不相适应情况。因此 ,需要构建多通道和开放式的电视媒体平台,促进电视媒体内部资源的有效融合 ,促进资源的共享 ,将有力的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和包装 ,提升电视节目的价值 ,构建完善的电视节目运营体系 ,与市场的发展渠道相符合,对促进电视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 ,加大技术支持 ,促进传统电视节目资源逐渐开放 ,了解当前市场的发展情况 ,通过市场运作和利润分配 ,吸引更多的企业主要向电视台靠拢,形成了强大的电视节目内容利益的系统。最后 ,促进电视媒体、手机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 ,以有线电视为主要的切入点 ,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的协调发展 ,形成完整的数字产业链条。在数字化及内容多通道的前提下 ,电视媒体的市场营销盈利具有多元化特点 ,使传统媒体在技术的发展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盈利模式,与市场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14]。

融媒体时代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068-01

当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新媒体重新为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方法,因而为传统媒体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未来社会,媒体将以何种形态后形式出现,现在都还难以想象,面对新挑战与新形势,传统媒体该如何改变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而新媒体在发展过程总也存在一些缺陷,因而无法仅仅靠它的力量来推动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重点探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充分融合。

一、 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状况

(一) 互联网影响下的传统媒体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信息电子时代的到来,在电子时代的影响下,传统媒体也不再局限于新闻广播、电视以及报刊,而是拥有了更多的平台,与此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空间价值。传统媒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我国媒体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直到现在仍然具备广阔的群众基础。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应时而生,此时,传统媒体也在这一时期历经了改革与更新的重要过程。传统媒体本身具备十分厚实的品牌意识,且其经济效益相当突出,因而传统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与广告利益都非常大,比如,电视媒介便具有用户信用率高,所传达的信息可靠真实以及受众范围广等一系列优势。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也越来越趋向于老龄化方向发展,其用户大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他们大部门不太懂网络,因而也不常使用新媒体。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传统媒体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创新以及改革,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 互联网影响下的新媒体

新媒体是在互联网影响下,以传统媒体为基础所形成的新媒介,比如,数字电视、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可以说,新媒体将传统媒体作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延伸与升华。高速与及时是新媒体具备的显著特征,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时速度相当快,并且可进行及时的互动,而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常常是前日发生,见报时间却是明日,因而新媒体完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差。与此同时,新媒体本身与具备一定的弊端,自从新媒体问世以来,一些虚假性的信息多次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并且各种各样的虚构、丑化以及造谣的时间也接二连三的出现。比如,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便是新媒体的网络监管力度不足而造成的,不仅使广大民众造成恐慌心理,更出现了疯狂抢购蜡烛等一系列混乱局面。

(三) 互联网影响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融合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带来,新媒体在其中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就目前而言,移动电视、数字报刊、微信、微博、手机短信、手机媒体、博客、播客等新媒体逐渐崛起,其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我国网民接近7亿人,在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也达到8亿多人,微博使用人数更是达到了3亿之多,越来越多的群体,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基本不关注一些主流媒体了,而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因而,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时加强新媒体建设的思想宣传工作,以便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新媒体信息的传播环境。与此同时,拥有广大受众群体的传统媒体也并不可能一下子消亡,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与壮大,两者之间务必会出现摩擦与融合。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可以说是两者不同文化的融合,早融合之前务必充分认识到各自的特点与价值,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优势互补。

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其优势与劣势,为了更好的促进媒体的发展,应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这两种方式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互惠互利的作用。互联网时代将信息进行高度聚集和传播,传统媒体的改革与更新速度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它目前还无法完全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弊端,而新媒体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因而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的这一优势,从而加速媒体的扩散范围以及传播力度,使信息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进一步增强。比如,新媒体微博便在较强的时效性,140字的短语中能够充分说明信息,通过转发传播,其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使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然而,新媒体缺乏传统媒体中十分严格的监督与管理,虽然信息能够快速传播,但其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却有待考证。因此,在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过程中,务必对两种媒体方式进行扬长避短,从而促进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二、互联网时代影响下全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电子时代也被称为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需要具备全方位发展的媒体。全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需借助互联网,这样才能尽早实现有序且高速的发展。全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遵循该行业具体的规则,结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的特点,及时制定出发展目标与模式。

例如,传统媒体具备传播速度慢、用户年龄趋向老化、管理制度严格以及受众群体之间缺少交流与互动等特点,而新媒体却具备传播速度非常快、受众群体较年轻、网络管理存在较多弊端以及用户间互动频繁等特征,因此,人们开始讲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这两种方式进行有效融合,许多报刊杂志,如《南方周报》、《人民日报》、《半月谈》等,不仅具有纸质的实物报刊,也同时出现了一些虚拟的电子类型,如网络杂志、微信公共平台以及手机客户端等。另外,电视媒体也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网络电视,比如CNTV所研发的网络电视、PPS网络电视、PPLive网络电视、UUSee网络电视、QQlive、云电视以及数字媒体等。将多元化网络电视同传统电视台进行同步播放,不仅充分扩展了各自的受众群体,更加强了群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有效提升了客户群体,也在一定意义上使社会影响力有所提升。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全媒体的进一步发展需有效结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根据两种方式各种的利弊选择出促进媒体发展的模式,从而适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并不是为了“争个你死我活”或者此消彼长的过程,而是新媒体的出现让传统媒体正视自身的传统思维,对其传播方式与能力进行改革与创新;而传统媒体的严谨性,更让新媒体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加强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了加快我国信息时代的发展进程,应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这两种方式进行有效融合与配合,这样才嫩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并通过互补互助的过程,实现我国媒体健康、稳定、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军.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J]. 新闻传播,2014,15:69.

[2] 万雪琪.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 张新月.从现时代特征出发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D].华东理工大学,2015.

[4] 汪E.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

融媒体时代范文6

【关键词】媒体融合 社交媒体 电视 大数据 全媒体 互联网思维

所谓社交媒体是人们之间用来分享意见、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及平台,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APP、博客、论坛、直播平台等等。社交媒体在互联网沃土上蓬勃发展,2016年更以井喷态势融入人们的生活,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借助社交媒体,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一类又一类推广渠道、产业模式正在日新月异地从理念变为现实。电视媒体争相与社交媒体融合并进,社交媒体也在推动着电视媒介生态及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一、传播效果: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多维度延伸,全媒介评估图景应运而生

在移动互联网力量的推动下,社交媒体与电视行业的联姻正在爆发巨大的产业红利:社交媒体一方面从电视节目中不断寻觅内容消费热点,另一方面也为电视的革新提供数据支持;而电视行业则利用社交媒体的数据推动自身采编制播模式的创新。电视与社交媒体“牵手”,已成为媒介融合的一股新势力。

电视借助社交媒体各类终端将传播效果多维度延伸,社交媒体成为电视内容预告与宣传中强有力的信息推手,海量的微博、微信、APP等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内容,增加了电视节目的曝光率和影响力。2016年“辽视春晚”预热推广过程中,六小龄童《金猴闹春》的精彩视频通过各类社交媒体迅速传播,使全国观众对“美猴王”的经典情怀喷薄而出,好评如潮,微博讨论量突破两亿余次,直接助力“2016辽视春晚”成为现象级春晚,创造八项全网第一,成功卫冕“卫视第一春晚”的称号。此外,电视新闻节目记者通过“映客”直播新闻现场,娱乐节目主持人通过“花椒”等平台直播录制花絮,电视正在借助社交媒体将有价值的内容有选择地延展到多个平台,并产生立体传播的宣传效应。

另一方面,传播效果在社交媒体上的延伸,也推动着一系列全媒体评价指数的应运而生。“微博阅读量”、“微信影响力”、“视频点击量”、“全媒体收视”、“百度关注度”等评价指数,作为收视率数据的重要补充,在媒体融合时代全面反映了受众的关注习惯,为电视媒体提供多维度、更公正的社交媒体传播影响力评价数据,在传统收视率基础上描绘出一个全媒介图景,并逐渐向终端、渠道和内容融合,最终,实现跨屏幕多终端的数据融合成为必由之路。

二、价值拓展:从借势宣发到多屏开花,打造全媒体影响力IP

顺应互联网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融合从技术与形式的物理变化,转向更为深刻的内容与渠道的化学反应。电视传媒已不再把社交媒体仅仅看成一个渠道、一种通路、一个手段,而是从最初借助社交媒体开展优质节目宣发,到如今发展为各大电视传媒纷纷打通电视屏、PC屏、手机屏、PAD屏等,打造“一云多屏、多屏开花”的新传播生态,不断推动传媒产品的多样化、渠道的多元化,致力于借助社交媒体,形成完整的平台对接与内容分发体系。

辽宁广播电视台主要频道的品牌栏目已实现在电视端和移动端的多屏播出。都市频道的APP客户端“都市频道”日最高互动次数超过1000万人次;2016年初,推出了“瓢虫FM”APP直播互动电台,该产品围绕全台音频产品进行系列化分类布局,并开通视频功能,这是电台频率在移动互联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

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融合的一大优势是电视台的优质平台和多年形成的粉丝信赖,电视传媒也在借鉴网红模式打造IP经济。辽台内容生产团队结合台内一些知名主持人的个人特点,量身定制每个人的专栏形象,用网红模式打造主持人在新媒体矩阵里的IP效应,如美食专栏“君之味”、旅游专栏“霞客行”、读书专栏“琳琳书屋”等,都是对主持人公益形象的良好拓宽与外展,形成了收视的良性互动与线上的气质提升。每位主持人,每档品牌栏目,每场重点活动,都可以看作是新媒体产业的网红IP,这些IP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电视传媒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大IP。无论对于产业升级、商业推广还是粉丝黏性,都多有助益。

三、大数据应用:从模糊投放到精准传播,催生新蓝海新模式

大数据分析能够有效解析用户阅读习惯,找出相关关联,实现信息的智能化生产、传播和匹配,为用户推荐定制化视频、图文、直播,打造精准传播、“千人千面”的手机电视台和全媒体平台,将成为电视传媒的产业方向。

大数据将引发新的生产革命,一切将以数据为中心,基于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创造出有价值的信息,并以数据为基础,重新构建电视传媒的内容制作、传播、营销等多个环节的运营模式。在美国,大数据已经运用到电视节目制作中,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剧《纸牌屋》的拍摄与制作完全依靠大数据展开。《纸牌屋》的数据库包含了3000万用户的收视选择、400万条评论、300万次主题搜索。最终,拍什么、谁来拍、谁来演、怎么播,都由数千万观众客观喜好的统计数据决定,从受众洞察、受众定位、受众接触到受众转化,每一步都由精准细致、高效经济的数据引导,从而实现“用户需求决定生产”。对大数据的精准运用,使《纸牌屋》制作方、美国流媒体巨头Netflix赚得钵满盆盈,Netflix新增用户数305万人,用户观看的视频总时长超过40亿个小时,股价也随之飙升高位,这是大数据的胜利。

“大数据”技术将为电视媒体的广告投放和数字营销提供坚实基础,催生产业新蓝海。“信息找人”的模式兴起,数据维度得到极大加强,涵盖搜索、电商、视频、地图、社交、应用、游戏等移动互联网最热门的应用场景,涵盖百度搜索数据、淘宝天猫的电商数据、高德的出行数据、微博的社交数据、优酷土豆的视频数据等,立体、多样的大数据分析,将使媒体更了解用户需求,建立用户数据库,目标人群被清晰地结构化,性别、年龄、职业、偏好等等特征逐一统计完善,广告受众便细分到了某类人群,广告的精准投放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伴随数字营销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T2O理念的跨屏互动营销成为可能,通过酷云互动、微信摇一摇、特色APP等工具,创造了“收视伴随”的新体验,也将实现“边看边买”的电视入口营销新模式。收视数据和消费数据完成同源采集,观众与消费者实现统一,基于“观众+消费者”的“总和受众”数据得以完美呈现。湖南广电旗下的芒果生活正在进行T2O互动营销实践。观众在收看节目时打开手机直接扫节目LOGO,就能立刻购买节目同款定制产品,此外,用户在任何场合,只要有节目LOGO,就能拿出手机扫码购买。未来的电视内容将从单屏播放过渡到全媒体平台,全媒体分发即是电视屏幕上发出内容,在社交化小屏上做生活解决方案。所以,内容就是广告,广告引导流量,流量产生分发,分发引导内容,社交媒体的大数据最终改变了电视传媒的运营模式。

四、体制改革:从单向闭合到互联网思维的顶层设计,重构全媒体生态

媒体融合的关键是顶层设计,社交媒体的发展,将推动电视传媒从组织架构和流程改造入手进行全媒体建构,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从服务观众向服务用户转型:树立用户思维,去中心化,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更好地服务用户,做到产品设计在云端,一云多屏,多屏开花,产品多样化、渠道多样化、平台规模化。

变内容产品为IP资源:树立产品导向战略,使传统媒体品牌成为吸引用户的入口,围绕自有IP 产品进行衍生开发;实现内容产品细分与聚合,满足精准传播与定制;渠道平台化,通过全媒体;市场线上与线下打通,即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用户收视和消费行为的打通及互动。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向市场生态转变:全力打造全媒体产业航母,使之成为市场主体,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一体化融合,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市场之路。打破体制内外的壁垒,使人才、资本合理涌入,以用户数据为核心,多元产品为基础,多个终端为平台,深度服务为延伸,重组融合媒体的架构。设立四个业务流程体系与机构,即内容制作中心、渠道运营中心、技术中心、整合营销中心。在场景媒体时代,对传媒产品的价值进行深度开掘,实现价值拓展和产业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