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至的古诗范例6篇

关于冬至的古诗

关于冬至的古诗范文1

陈冬至先生是当今画界成名较早的画家之一。1962年,年仅20岁的陈冬至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后更名为天津美术学院),并以品学兼优而留校任教。作为一位青年画家,他的内心充满生活的热情和艺术的理想,努力献身于美术教育和中国画创作,先后创作了《满仓》、《移山志》等大幅人物画,在全国引起反响,从而成为津冀地区画坛受人瞩目的年轻画家。

20世纪60年代前期,正是前苏联式的“现实主义”统治中国画坛的时期。那时的画家创作必须遵循既定的艺术方针和规则,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歌颂工农兵生活,对于社会的现实矛盾和困难及民众疾苦是一概回避的。陈冬至的《满仓》创作完成于1964年夏,画的是太行山区的生活,当时正是中国人民经历了1960年至1962年三年自然灾难性的饥饿,面对粮食的丰收,农民们个个露出了笑脸。画中农民形象皆画得丰满壮硕,非常夸张,体现着当时人们普遍的理想。所画农民性格朴实憨厚,艺术风格也同样的朴实憨厚,这都是画家个性心灵的体现。陈冬至的可贵之处,即是能够在当时严密的艺术创作的条条框框约束之下,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坚实的造型能力、扎实的运笔用墨和用色功夫,以磅礴的气势,抒发心里的激情和自幼孕育的燕赵雄豪之气。

就在他年轻的艺术热情刚刚露出闪光之后,不久即步入了坎埘的人牛。“”以来的所经所历,诸多变故挫折和打击,使他长时间在画坛销声匿迹,他所蒙受的内心的痛苦难以口诉。然而他追求艺术的信念却始终没有中断。逆境中,他凭着坚毅顽强的性格,不断抗争,不断求索,以至他对艺术的领悟,凡经儿变,通过形式手法上的脱化,他的大写意古装人物画终于走向成熟,出现了与此前截然迥异的巨变,呈现出一种从容大度、浑朴凝厚而内含潇洒之气的高古风格。

这种风格的变易完成,当然离不开他在逆境中的遭遇,离小开他经历逆境而提升的宽博的同情意识,以及那悲天悯地的仁爱之心。陈冬至先生对学生、同志总是付出仁爱之心或予以帮助提携。天津美院中年教师何家英谈到陈冬至老师,总是以无比尊敬和感激之情诉说陈老师的关爱,是陈先生千方百计举荐他留校。还有李孝宣,天津美院毕业后分派到塘沽,生活工作极不如意,儿乎改行,陈冬至和白庚延两位先生想方设法调他回天津美院任教,现均事业有成,享誉全国。古人常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其实画人物者,同样也可以饱含一颗仁智之心,陈冬至先生即是一例。

陈冬至目前的古装人物写意风格,是从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我们对照其60年代早期的风格,差异之大,大得惊人。风格上的前后差别,正反映着画家认识上的前后差别,这不仅是由于改革开放以后,画家摆脱了为政治服务的框框约束,有了较为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更重要的是陈冬至先生数十年中对中国艺术之精神,以及哲学、诗词、古文、史学广为探索,获得了极深的体悟。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所创作的线描作品《镜花缘》《黄头郎》《离骚》等,即是这种认识体悟的初期成果。这时他已合弃了上世纪60年代的素描明暗,专意着力于线条笔法的表现,并通过笔线探索中国人物画的高古品格渊源。同时他研究汉隶、汉简、章草等书法,从中摄取具有永恒审美意义的“古意”因素。到上世纪90年代,终于拓展为一种淳厚苍浑、古趣盎然而又散发着当代意趣的大写意古装人物画。

冬至先生之所以选择历史古装人物作为他的创作题材,这与他多年深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些历史文化的内涵感动着他。《离骚》等楚辞,坡、李白、杜甫、李贺的诗,辛弃疾、李清照的词,蒲松龄的《聊斋》,皆一次次使他激动,使他销魂。而其中所含的深邃文化,使他幡然深悟,渐进乎道。于是他又探赜索隐,研究《老子》、《庄子》、禅学以及王阳明心学,逐至心胸豁然有通,而于天人之旨深有所得。俯视尘世,真有“齐烟九点”之叹。于是他以充满仁厚和平常之心的笔墨,去描绘这些千古哲人,阐发他们的深旨,刻画其作品巾的形象,借以抒写心怀,寄托人格,并表达自己的心得感受。

就题材内容而言,陈冬至古装历史人物画主要包含四类:

第一类是描绘历史哲学大师,反映他们的历史生活和悟道牛涯。如《老子》《庄周梦蝶》《谭峭》《东坡赏竹》《王阳明格竹图》等。《老子》图写老子李聃骑牛而行,右边题云:“老子者,道家之创造始者也。著玄玄道德五千言,为芸芸众生开众妙之门,真千古之奇书也。吾今为老子造像,以寄仰止之意。”左上部又题云:“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青天。吾今见老子者,其犹龙也。’子之言甚是也,千秋万代能透解老子者,几人耶?”这是对春秋时代道家学派开创人老子的哲学深刻体悟后的具体表白,没有对《老子》的深入研究,不可能发出如此感慨。老子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伟大奠基人,然而近代被・些受西学影响的哲学史家曲解成唯心主义,故此图亦有拨乱反正的意义。又如《王阳明格竹图》,画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坐于竹林间,睨视青竹。题云:“王阳明格竹图,阳明治学初效朱熹格物致知之说,曾与友同静坐格竹,以期致知。友三日而惫。阳(明)持至七日,豁然顿悟。逐反其道而行之,于是有致良知之说、知行合一之说生焉,史称阳明学派。其学说火行于明季,且远播海外,日本、高丽,影响最深。”阳明学派亦称“心学”,主旨在开发人的思维认识活动和主观能动力(心),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最先进的学派,为儒、道、佛三教文化的总结,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此图表现了冬至先生研究心学的感受,内容表达亦可谓深入浅出。其他如《谭峭》、《庄周梦蝶》等图,皆深含哲理,体现着冬至先生哲学体悟的方方面面。

第二类是描绘历代艺术家的艺术活动和事迹。如《五柳先生》,画诗人陶渊明采菊,表现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的高尚精神。又如《柳宗元江雪诗意》,画诗人披蓑戴笠垂钓于江上。题云:“柳宗元因仕途风云,南放边涯,《江雪》一诗作于永州,鸟飞尽,人踪灭,六合之内,何等寂静,独钓之翁何等孤单,然而孤独与寂静之中却压抑(着)波澜。大抵古今骚客多此况也。”柳宗元伞涛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此诗虽写渔翁,实隐写自己的处境身他,冬至先生此图,则干脆把渔翁画成诗人自己,那回眸一瞬,犀利的目光,是已把世道看穿。这里既写出柳宗元的精神世界,也写出了冬至先生的正直之心。再如《贾岛推敲图》《怀素书蕉图》《李清照漱玉图》等,描绘唐代诗人贾岛骑驴琢句、书僧怀素提笔练字、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作词,俱能传神入妙,寄托情思。另外《嵇康抚琴图》、《辛弃疾鹧鸪天辞意》等,画嵇康、辛弃疾等形象极为大胆夸张,亦是与艺术家个性相吻合,同时也是与画家作画时的感受相交融的。

第三类是描绘诗词名作中的形象。如《箜篌引诗意》《杜甫佳人诗意》《琵琶行涛意》《红叶题诗》等,皆以独特的构思,美妙的形象,诗一般的意境,深深打动着观众,颇具抒情意味。这些诗中形象是历代人物画家常画的题材,但在冬至先生笔下,却出现了与众不同的表现,让观者耳目为之一新。

关于冬至的古诗范文2

而仓央嘉措的诗歌只是他的翻译练习。当译到第五酋的时候,龙冬发现仓央嘉措这几首诗都不是情诗或情歌。到了第十二首,还没有出现情诗,他开始质疑自己对仓央嘉措情诗的定位。

于是,龙冬开始阅读仓央嘉措时代和他前后的历史,并且同他的诗歌进行对照,终于得出一个结论:仓央嘉措的诗歌并非什么情诗或情歌。

翻译的偏差导致情诗的定位

这样的结论,当时就连他自己也不容易接受。因为龙冬也曾被仓央嘉措的情歌打动,甚至在自己的一些小说和散文中引用那些情歌,而且还是自己最为看重的作品。他内心希望仓央嘉措的情歌还是隐藏着浪漫的情怀,也能保留住他那些作品的主旨。

“可是,真实又不允许我如此掩饰下去。也许,在真实之中,我们还可以领略到更为复杂的饱满的感情。”龙冬说。于是,龙冬继续翻译,而目将其视为一项十分庄重的工作。

市面上,仓央嘉措诗歌的译文大多来自上世纪30年代于道泉、刘家驹、王沂暖、庄晶等人。他们都把仓央嘉措的“古鲁”,翻译为“情歌”。其实原文并非“情”,而是崇高到“脖颈”的极大尊敬,所以龙冬译成“圣歌”。有的人主张译为“道歌”,但龙冬不认同,他觉得仓央嘉措并非宗教道义的讲解。

显然,很多细节需耍学术上的讨论和商榷。比如,诗中“强巴”,宗教意为“仁慈”“怜悯”“慈氏(弥勒)”,也用于男女人名,以往都将它译作“情人”“恋人”。在一些民歌中,比方“琼支强巴”――青梅竹马,幼年情侣,结发夫妻。它可以泽为“情人”“恋人”的,并且还特指“女方”。龙冬却没有按照“情人”“恋人”处理。他说:“前文没有‘琼支’,就不能是‘情人’‘恋人。”

“仓央嘉措的作品,包含现实、历史、文献、愤怒、沉痛、讽刺、隐喻、批判、孤独、压抑、冤屈、厌世、反抗、沉郁、缅怀、坚韧、信仰、感悟、意念、叛逆、理想、矛盾、宿命、率真、早熟、敏锐、豪放、焦虑、敏感、慈悲、预言。他本人也是无所不包,唯独不是一个情圣。”龙冬说,“仓央嘉措的写作,并非凡俗眼里的男女恋情,最起码不要习惯把个男女关系放在首位来认识人、判断人,这是浅俗的层面。仓央嘉措的内心,是战上,弱小中见出一个敢于自我牺牲的英雄。这些可不是我演绎,他的作品一定会告诉每位读者更多。”

不是史实,而是艺术创作

冯小刚的贺岁片《非诚勿扰2》捧红了一首《见与不见》的诗。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还有那首《那一世》,也被认为是仓央嘉措的作品。除此之外,各种媒体上也出现了很多被署名为仓央嘉措的情诗。

其实,《那一世》改编自朱哲琴《信徒》的歌词。《见与不见》的原名是《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班扎古鲁白玛,音译,意为莲花生大师),作者是名叫扎西拉姆・多多的广州女孩儿。误解的还有《新周刊》,事后该刊在微博上进行了更正,称《见与不见》属于扎西拉姆・多多。

仓央嘉措传奇的一生是催生出如此之多“伪作”的一个原因。仓央嘉措15岁那年才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仓央嘉措的世俗家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这派教规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达赖所属的格鲁派(黄教)佛教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十几年的尘世生活孕育了仓央嘉措诗性的灵感,也为后人大胆猜测提供了资本。

有人并不否认这点,王臣《世间最美的情郎》序言中说:“他是活佛,也是温柔的情人阳出色的诗人,爱情被他写成动人的诗歌,在藏汉各地代代流传。仓央嘉措充满矛盾、痛苦,却因爱情的照耀而华丽灿烂一生。如此,佛家人心念的、膜拜的,是一个他。人们讲述的、传承的、恋慕的,以及此刻我执念要写的,是另一个他。”

连仓央嘉措的死亡年月都是众口不一。有说,康熙帝要将仓央嘉措押解北京予以废黜。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仓央嘉措去世,时年24岁;还有人说,仓央嘉措舍弃名位,周游蒙古、、印度、尼泊尔等地,后来在阿拉善去世,终年64岁。

有关他的史料少之又少,王臣也承认:“既然那个真的他不可知,不如将他的佛的本源放在心上,然后再放开我局促庸常的心,来做一回干干脆脆自顾自的嗜爱人。读他的诗,只写属于你我关于他的事。”

以仓央嘉措为题材的作品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他们摆放在书店畅销书架上。“这些对我的触动非常大。”龙冬说,“仓央嘉措和他的作品,毕竟是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人物,毕竟是文学史上的极其优秀的重要部分。”

不应用世俗的态度解读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的藏文原著广泛流传,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印地语等文字译本。他的诗歌不仅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声名显赫。

“对仓央嘉措的误读,意外地造就了一代情圣,夸大了他的情感历程,却忽略了历史的真相,尤其在汉文研究圈子里,已经以讹传讹几十年,几乎成为定论。”著名藏学家、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院长才让太说。

在龙冬看来,习惯把男女恋情关系放在首位来认识和判断人,这是一个浅俗的层面。“已知的仓央嘉措,似乎是一个从历史背景和他的生活信仰中剥离来的仓央嘉措,已经完完全全成一个‘情圣’了。这是对他的误读。”

藏传佛教高僧对仓央嘉措评价为:“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独立特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益!”也正因为如此,仓央嘉措在藏传佛教中一直被承认并奉为六世,把后来指定的六世达赖称为七世。

关于冬至的古诗范文3

宋人陶谷《清异录》上就说:阳翟人单洁,家中贫困,有次亲友来访,只能以稀饭招待。他不好意思直言,只告诉亲友说:“请君啜饮双弓米。”在古代对穷人而言,米就像珍珠一样贵,所以煮稀饭时,尽量少放米,多兑水,这样煮出来的粥又稀又清,称为“薄粥”。因为米的珍贵,所以古人对粥格外重视,对粥的称呼也很详细,厚一点、稠一点的叫“”,薄一点、稀一点的叫“酏”。除此之外,粥还有“水饭”“法乳”“双弓米”“滹沱饭”“解脱浆”等叫法。

爱粥的文人不胜枚举。宋朝张耒曾在自己的《粥记》中告诉好友潘老:“山中僧每将旦,一粥甚系利害。如或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渴,盖能畅胃气、生津液也。”坡也写过:“夜坐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出新,利膈养胃,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也。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尤不可说,尤不可说。” 南宋诗人陆游更是食粥、颂粥的高手,他的《食粥诗》曾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古时,粥在年节中食用很多,无论立春、元宵、寒食,还是冬至、腊八、腊月二十五,人们都喜欢吃粥。坡在《立春》诗里就有“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的诗句。冬至这天,人们吃红豆粥,禳避疫疾。南北朝时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里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赤豆粥以禳之。”至于腊月二十五这天,吃的是“人口粥”或者是“口数粥”。江南人在腊月二十五这天,无论穷富,家家都煮红豆粥,不管大人小孩,人人有份,即使不在家,也要给他(或她)准备一份,并且一直留到年三十,直到外出的人赶回来吃上团圆饭为止。不仅如此,连自家养的小猫小狗也有一份这样的红豆粥。南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卷六中就说:“(十二月)二十五日,士庶家煮赤豆粥祀食神,名曰‘人口粥’,有猫狗者亦与焉。”

关于冬至的古诗范文4

这首诗写于诗人辞职回家、丁忧守丧期间。李商隐因母亲去世,按照封建礼教秩序须守孝三年。彼时诗人已然进入人生中年,混迹官场也已多年,晚唐官场一片混乱,朋党纷争犬牙交错难解难分,李商隐一介书生,没有背景,没有靠山,“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深陷当时政坛上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左不得右不得,动辄得咎。如此官场,小人最容易得志,正直之士不受待见。原来李商隐天资聪慧,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可自进入官场之后,一系列不幸和打击扑向他,猝不及防。现在趁着守孝闲居,暂时远离是非,诗以明志。于是便有了《题小松》这首一吐内心抑郁愤懑之气的诗歌。

诗以一人称手法将诗人置身诗中,和庭中小松以“君”呼之,说:我爱你孤傲青秀挺立在庭园中的小松,在夏日暑天,你那细叶轻阴给小院带来满座清风。桃李盛开时,人们争相吹捧桃李的红花白朵,此时的你虽然被人冷落,显得寂寞凄凉,但只要一到霜凄雪紧的严冬季节,桃李凋谢,只有你经冬不凋,郁郁葱葱,连孔夫子也要不禁赞叹“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你四季常青,不变枯荣,枯荣变换的是人们浅薄的眼光;而一旦长成百尺参天的大树,人们就会发现你才是真正的廊庙栋梁之材。快去告诉劝诫那些总喜欢前往西园(皇家园林)观花的车马游人吧:在雪飞霜落的园中,桃李枝叶摇落光秃秃,他们此时赴园中观赏桃李的愿望一定会落空,徒留悲伤;还不如去欣赏那百尺青松。

诗人笔墨饱蘸深情,热烈赞颂庭中小松,寄寓的是其孤傲清高的才情和政治抱负;诗中通过对比,以不耐霜雪的桃李辛辣嘲讽煊赫一时的显贵和奔走于其门庭邀宠之徒,表达对世俗的鄙夷与愤懑。

关于冬至的古诗范文5

而孤山的林和靖先生之所以被后人追怀,不在于他一生淡泊名利、寄情林泉,而在于他平素常怀利世济人之心。

每到岁末年初,每当遇到风雪袭来,我总会想到迎风傲雪的梅花。每年二三月,正是梅花吐艳的时日。我曾与园艺专家品茶谈梅,行家在叙述我国梅花品种时神采飞扬,我由此知晓,我国种植梅花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多达300余个品种遍布大江南北。云南昆明曹溪寺的“元梅”,已有700年高龄,时至今日依然花好果多;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古梅的“寿龄”长达1300余年,历经风霜雪雨依然枝繁叶茂;湖北黄梅县发现距今1700年的“晋梅”,被列为世界最长寿的梅树……园林业内有“老梅树、少牡丹”之说,意思很明确:很多花都以鲜嫩为美,梅枝却以苍劲为珍。说来惭愧,如今我也双鬓染霜,渐入老境,却不能像梅一样笑对苦寒、孤寂自得,故此,每在赏梅之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梅花能在“岁寒三友”中排名第一,在“花中四君子”中位列首席,我猜想,与它孤芳自赏、淡泊名利的性情有关。梅花从不贪求春的温馨与抚慰,从不羡慕秋的丰足与明灿,甚至无所谓绿叶的帮扶与映衬,敢于舍弃、敢于独立,敢于在百花沉睡时放情一笑,让观赏者细细感悟世间的得与失、荣与辱,其内蕴自然是妙不可言。冬游山水,与枝干遒劲的梅枝近距离接触,品味清香与风雪牵手的感觉往往诗意连连。怒放的梅花与晨昏的雪景相映成趣,游程每每便增添几分情怀。尽管那时归雁还远在千里,赏梅人的心中早已是春光四溢。

江南之美,在于它四季都能醉人,哪怕是三九严寒也不乏诗情画意。苏州的香雪海、无锡的梅园、南京的梅山、绍兴的沈园……或稠密或稀疏的雪花下,红梅、白梅、黄梅亮相枝头,相互会心一笑,各自舒展舞姿为春作序,引得我驻足留连、如痴如醉。相比之下,我更喜爱西湖之畔的孤山之梅,“孤”与“梅”常常在古诗中互映互衬,孤傲群芳当属梅花的风度,孤芳自赏应是梅花的性情。一人游览孤山去探寻一枝独秀的冬梅,也算是合乎情景。

记得那天,冬雪初霁。四面环波、一峰耸立的孤山游人稀少。由于雪路很滑,我买了一根竹杖,一步步走到山北麓的放鹤亭。登上古亭石阶之时,忽然想起明代词人“雪晴闲览瘦筇扶,过西湖,访林逋”之句,由此想起曾在这里举杯放鹤、赏梅赋诗的散淡派诗人林逋。

我想,中外游人之所以对杭州西湖心向往之,不仅仅因为那里有较为完整的古迹和神奇的传说,也不仅仅因为那里有名满天下的美味佳肴。我以为,西湖被人们魂牵梦萦的重要原因,是那里曾出现过为民造福的名士,见证了辉映古今的史实,如疏理六井、拦湖筑坝、让百姓从此喝上清甜水的白乐天;疏浚湖道、立塔为标,留下“苏堤春晓”美景的坡……而孤山的林逋(和靖)能被后人屡屡提起,不断描述,是因他不仕不娶、隐逸孤山20年、“以鹤为妻、以梅为子”的行止?还是他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传世佳句?我在孤山文澜阁与放鹤亭之间徘徊时,反复地问着自己。

直到眼前出现了簇簇梅花,直到晨风乍起,伸延的枝杈间飘来缕缕清香,直到孤山上下簇生的梅树在我眼前如诗如画,我陡然感悟:林和靖先生之所以被后人追怀,不在于他一生淡泊名利、寄情林泉,而在于他平素常怀利世济人之心。

仅有38米高的孤山,今日是观览西湖美景的最佳所在;而在林逋先生到来之前,却只有荒草野花、野溪土岗。一日,大才饱学却心存不仕之念、常以绘画填词自娱自乐的林逋乘一叶扁舟由远而近,登岸系缆,结庐于斯。他除了吟诗作画,放鹤品酒,就是起早贪晚地广植梅树。数年后,西湖冬日的孤山便呈现十里冷艳,如香雪之海。先生自食其力,收获颇丰,把袋袋梅子悬于门前换粮换菜,以度时日。

让四方百姓交口称道的是,平生不愿与世人来往、孤傲清高的林处士并不拒绝大家共赏梅花,由此,每在冬季,孤山便成为西湖一带的“主题观光地”。先生不会客、不导游、不接受咨询,只是在门上写下“休教折损,尽许人看,不迎不送,恕我痴顽”16字,往来的人们便深解其意,自觉爱护生态环境,维护游园文明。

关于冬至的古诗范文6

一、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1.由易到难

从一些内容浅易,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古诗入手,指导学生诵读。例如,《小儿垂钓》《池上》等,这些诗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且活泼有趣,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古诗并不是很难,还很有意思,从而避免产生学习古诗的畏难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由易到难。

2.以点带面

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点”,辐射与之相关的语言材料,形成学习的“面”。以作者为“点”,当教材中出现某个诗人的作品时,要引导学生以这个诗人为专题,收集他所写的诗词,或者由教师收集推荐给学生。如学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推荐《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经过整理对比就会发现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属于豪放派。如此这样,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诗中有画,李清照的婉约含蓄……学生自会了然于胸。这样,学生在大量诗句的体验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以题材为“点”,对于学生学习的古诗,教师可引导学生与其他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古诗联系起来诵读。以时间为“点”,是根据古诗词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它能让学生结合所处的季节特点,更好地理解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从而达到增强学习兴趣的效果。例如,春天里可以推荐《早春》《春江花月夜》……,夏天就推荐《夏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天推荐《秋浦歌》《秋思》……,冬天就推荐《冬景》《江雪》……。学生们赏析背诵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寂静的冬,更能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古诗词学有帮助,学无定法,但贵在有法。教学诗词时,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以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灵活学习诗词,有效积累运用。

1.熟读成诵法

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首先是指导学生反复地读,读出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诗画结合法

有的教材中配有插图,就可以利用这一资源进行诗画对照。如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教师问:贾岛风尘仆仆地来寻找隐者,在松树下遇到了隐者的童子,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发挥想象,把贾岛的语言神态以及由“满怀希望――失望――燃起一线希望――彻底失望”的心理描述得生动传神,这样的诗画对照必然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句,体会意境,从而培养鉴赏能力。还有些诗词没有插图,却能给人以诗中有画的感觉。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理解,发挥想象,把诗词所蕴含的图景用画笔表现出来,学生定会异常兴奋,异常投入。

3.体裁互换法

诗词语言精练,一个故事或一幅画就凝聚在这几十个字中,可谓字字珠玑。因此翻译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简单的翻译是枯燥的,学生也很难进入意境,所以不妨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让学生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诗词所描写的内容再现成现代版的故事或写景的美文,再对照原诗词进行对照品读。学生也就能突破看似狭窄的语言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这学期我让学生将所学的《寻隐者不遇》改写成故事,好多学生将故事写得引人入胜,就连平时作文不怎么样的学生也写得绘声绘色。

4.名句吸引法

名句是诗词的亮点。往往在教学一首诗词时,若问学生最欣赏哪句诗,他们往往能答出名句来。于是我们就可以由名句入手,从而拉动学生对全诗的欣赏感悟。

以上种种,都是为了引领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美、音韵美、情趣美、意境美,从而促进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获得知识上的丰富和精神上的成长。

三、有效督查,激励促进

为了促进学生的诗词积累,教师要通过考查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外力,否则,积累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效果。

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摘抄,对学生的积累态度有一个主观评价,我通常采用星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背诵考查主要由小组长把关,每背诵一首诗得一颗星。当星星累计到一定程度,就定级为“诗人”“诗圣”“诗仙”。为此,我设计一张评价表,记录学生得星的情况。记录、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

上一篇礼仪公司

下一篇抗战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