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柳永范例6篇

望海潮柳永范文1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括号内的数字为上一句话里字依次的声调!

wang hai chao(4 3 2)

dong nan xing sheng(1 2 1 4),san wu du hui(1 2 1 4),qian tang zi gu fan hua(2 2 4 3 2 2).yan liu hua qiao(1 3 4 2),feng lian cui mu (1 2 4 4),cen ci shi wan ren jia(1 1 2 4 2 1).yun shu rao di sha(2 4 4 1 1),nu tao juan shuang xue(4 1 3 1 3),tian qian wu ya(1 3 2 2).shi lie zhu ji(4 4 1 1),hu ying luo qi(4 2 2 3),jing hao she(4 2 1).

望海潮柳永范文2

大家好,欢迎到潮音寺来参观,在海河下游的寺庙中,最著名的就是潮音寺了。首先,由我介绍一下潮音寺景区的概况。

潮音寺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和天津为同年。至今有六百年历史,原名“南海大寺”,又名“双山寺”。他位于海河入海口,是船只入海见到的第一座寺院,因此人们称潮音寺是“沽口第一寺”。

旅游景区,塘沽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宗教活动场所。

潮音寺占地总面积5214平方米,是由三大殿、四配殿、南北西跨院、一座柳仙亭等主要建筑组成,是全国少有的座西朝东的庙宇。潮音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修身养性、休闲观光、猎奇考证的好地方。参观整个庙宇,你能感受到海河民俗文化历史的发展变化。

进入潮音寺景区。我们首先见到的是一座高8米、宽6米的过街牌坊,这座牌坊是明清建筑风格,做工考究,色调古朴典雅,采用传统的绘画雕刻技法,上绘有108条形态各异的龙形图案,有的见首不见尾,有的双龙环绕,个个栩栩如生,正如一幅楹联所写:“雕龙生灵性,祥云浮潮音”。

来到潮音寺广场,映入您眼帘的是两根玉石抱柱的旗杆,杆顶有球形装饰,远望像一双眼睛,注视着渤海,给人以神秘遐想。在明朝永乐年间,这旗杆就成为南北入河出海船只的导航标,船民们以旗杆作为家乡的象征。每当遇风遇险,只要望一望家乡的旗杆,看到高悬的红灯,就知是菩萨奶奶来搭救,化险为夷了。由此引出了潮音寺及供奉观音菩萨的来历:传说,有一刘氏船家,一日出海打渔,落难于一荒岛,遇一老妇接济柴米、引水,故曰:“刘氏海难化险,乃南海观音显灵”。刘氏受点拨返沽口,老妇随船而至,刘氏背老妇下船,在海河边登九曲板到柳仙亭原址,老妇背西面东圆寂。众人得知,集资修男孩大寺供奉观音菩萨。后明朝嘉靖皇帝为“安民心,抗倭寇,拨库粮,建潮音寺”;又因庙内有一口井,俯耳可听潮涨潮落之音,传至京城嘉靖皇帝,便御笔更名“潮音寺”。故众人说先有柳仙洞,后建潮音寺。潮音面向大沽口,潮音寺门朝东。

在更名潮音寺的同时,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但是修建潮音寺工期很紧,关键时刻工匠计算失误,檀木截短,焦急无策之时,忽一老汉显现说“京城有个土屯亭,京西又现鱼刁梁,你们何不砌个双山墙”。工匠们听后茅塞顿开,只顾干活,在找老汉时,老汉早已远去,人们都说这是鲁班师父点化,所以潮音寺又名“双山寺”。

各位游客,潮音寺的山门和天王殿合一。这里供奉着弥勒菩萨和四大天王。弥勒菩萨是弥勒佛的化身像,是佛祖的接班人,又称大肚弥勒佛,也称笑佛。“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幅对联可见笑佛的胸怀坦荡,同时也开到人们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才能皈依佛门。四大天王又成四大金刚,他们手中各持的法物分别代表“风调雨顺”,起到保护平安的作用。

进入正殿,这个殿供奉文殊、普贤、观音三尊菩萨,又称“三大士”。观音菩萨当地人称菩萨奶奶。传说,观音菩萨从南海随船而来,面东而坐,就此雕塑成像,当时为了日日报平安,年年有好收成,渔民们将渤海精灵之鱼,作为菩萨奶奶的坐骑,渔民们因此出海打渔都满载而归,这个传说极为传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现在我们来到南配殿,南配殿供奉的是王三奶奶,是俗家得道成神的一位典范。此人为河间人氏,少时习医,后嫁于大沽王家三子为妻,称王三奶奶。夫因病故去,他此后志研医道,治愈民间病疾,沿海河两岸行医,所得酬报施舍于人,修建庙宇,保障一方百姓脱离病魔苦境,深得两岸百姓敬仰,后来人们将她供奉为神,视为救命的神医。神奇的故事越传越广,一百多年来海河两岸传颂着这神医王三奶奶的医德、妙手治杂症的故事。“摸摸王三奶奶的手,能活九十九”,当然这不过是传说而已,大家有心,可以去摸摸王三奶奶的手。

南配殿院中的这个亭子叫柳仙亭。看到柳仙亭,难免会提到柳仙。柳仙为道教中一仙,当地人称柳四爷。五大仙他排在第四位,居于洞中,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多瘟疫,柳仙出世,驱瘟神、救百姓。柳仙洞边有一树与其相伴,人们病发时取其树叶、树条和树皮熬水服用,多灵验,因此称之为柳四仙爷,流传于世间,后供祭于此。建庙后于观音共处,潮音寺的佛道俗三家共处一寺之中,供奉至今,国内其他寺庙也极为少见。第一整理该文章……

现在我们来看院隅这个五狮捧月雕塑。看到五狮捧月的雕塑,就提到了民国一任总统曹锟。曹锟系西沽籍人士,出生于西沽潮音寺西南侧,曹家是西沽首富,深宅大院四合套。曹锟是曹家最受宠的少爷,从小就争强好胜,胆识过人,被称为孩子王,经常聚小伙伴在潮音寺玩耍。一天在潮音寺后院见一奇大的壁虎,小伙伴都吓呆了,独有曹锟用树枝戏逗壁虎,乡人说:“小曹锟今敢斗壁虎,将来必成大器”。后来曹锟拜神鞭赵五爷为师习武,走上戎马之路,率军征战。一次攻打湖北岳州,凯旋归来,又喜得贵子取名得岳,双喜临门之际,出资修葺潮音寺。用汉白玉雕塑了“五狮捧月图”以示权贵,放在正殿的脊上,后修复落地于此供人观赏。

现在我们进入北配殿,这里供奉着大神龙王,就是东海龙王鳌广。当地渔民祖祖辈辈出海前都要祭拜龙王,拜访供品,燃放鞭炮,祈求平安,盼望着有个好收成。每逢春汛时,潮音寺汇集一方百姓,举办社火民俗活动,耍龙灯、放焰火,热闹非凡,延续至今,形成沽口独特的民俗活动。

来到后大殿,大雄宝殿供奉三方佛: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裟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和西方极了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又称横三世佛,两侧画像形态各异,大雄宝殿月台玉石栏杆,雕塑着待放的莲花。据说很灵气,摸一摸回时来运转,愿大家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我们到北配殿送子观音殿看看,观音菩萨为普济众生,可以示现三十三身,送子观音就是其一。送子观音为人间送来才子佳女,送来快乐和亲情。相传,过去一家名门,善良富有,经常济贫做善事,可膝下无子女,拜观音求子女,后应验。此后,当地人无子女者,求之皆灵,香火俱旺,许愿者欢天喜地,说到此,您也会为此感到欣慰吧!

有了快乐和温暖,有了亲情和幸福,更要珍惜生命,珍惜真情,现在大家随我再看一下地藏殿就会有另一番遐想。

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他和文殊、普贤、观世音合称为“四大士”或“四大菩萨”。他发下宏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又称大愿菩萨,他为此付出一生,感悟人生更要以慈悲为坏,多做善事好事,服务于社会。

望海潮柳永范文3

一、柳永开创了描摹城市繁华景象与市井风情的先河

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首推歌咏杭州繁华景象与市井风情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烟柳”三句总写钱塘之繁华富庶,前两句尽展街巷河桥的美丽和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市列”三句,“珠玑”“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竞豪奢”三个字又极尽刻画肆间商品琳琅满目,商人比夸争耀,穷奢极欲。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第一次在柳永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令人目不暇接。最可贵的是,《望海潮》一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开启了词坛歌咏都市风貌与市井风貌的新纪元。这一切得益于他长期生活在烟柳画桥、满目繁华的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

二、柳永第一次将社会最底层的歌妓全面展现出来,并表示对她们不幸命运的同情

凡所存在,即可人词——浅谈柳永词题材创新

文 张 丹

唐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心声,表现他们喜怒哀乐,到了文人手中,词的内容日益集中于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至柳永方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增添了新的社会生活内容。他将都市风貌、市民生活和失意文人的羁旅愁情带进词的领域,借词尽抒眼中景、心中事、胸中情。

一、柳永开创了描摹城市繁华景象与市井风情的先河

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首推歌咏杭州繁华景象与市井风情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烟柳”三句总写钱塘之繁华富庶,前两句尽展街巷河桥的美丽和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市列”三句,“珠玑”“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竞豪奢”三个字又极尽刻画肆间商品琳琅满目,商人比夸争耀,穷奢极欲。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第一次在柳永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令人目不暇接。最可贵的是,《望海潮》一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开启了词坛歌咏都市风貌与市井风貌的新纪元。这一切得益于他长期生活在烟柳画桥、满目繁华的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

二、柳永第一次将社会最底层的歌妓全面展现出来,并表示对她们不幸命运的同情

在这类词中,柳永将笔端伸向歌妓们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和忧愁,把她们的身世之悲、遭遇之惨、内心之苦、感情之真如实道来。柳永一生仕途失意,坎坷潦倒,导致他对这些生活在繁华都市生活后面因各种原因不得不以脸面、甚至身体换生活的女子内心深处的酸甜苦辣有着深刻的体会。如,《锦堂春坠髻慵梳》:

坠髻慵梳,愁娥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这首词以代言体的方式塑造了一位泼辣、傲气不拘礼法的市井女性,她对负约不归的郎君既埋怨又数落,并且设想等他回来时该如何软硬兼施地惩治他,以使他今后再也不敢无端造次,这种泼辣爽直的性格,直抒其情的写法,正符合市民大众的审美趣味。

同时柳永还有一些关心同情歌妓的不幸、替她们表白独立自尊人格及脱离娼籍愿望的作品。如,《少年游》“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深情诉说了她们的不幸遭遇;《迷仙引》“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摹拟一个妙龄歌妓的口吻,道出她厌倦风尘、追求爱情的心声。

三、抒写羁旅行役之苦,表现羁旅行役情怀

现存柳永213首词中,羁旅行役词就有70首。在柳永词中,那些以秋暮雨霁为背景的作品,几乎都是以天涯游子身份嗟叹羁旅行役愁苦的。《木兰花慢》写那“依危楼”的思乡客,遥望无边原野,“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卜算子》写那“登临”“楚客”,远眺重叠峰峦,“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定风波》写那“伫立长堤”的游子,“骤雨歇,极目萧疏,寒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词人准确地把握了秋暮雨霁则视野顿宽的特点,把纵目远眺、感慨万千的抒情主人公引进画面,抒写坎坷困顿而壮心未泯上的游子情怀。南宋陈振孙说柳永“尤工于羁旅行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真可谓评价精准。

柳永和所有的封建士子一样,把功名仕宦作为毕生追求的理想。他自视颇高,认为“定然魁甲登高第”。然而“流连坊曲”的浪子行径使他屡试不第,晚年及第后又仕途偃蹇。柳永的羁旅行役之作,往往是他壮心勃勃地追求继而厌倦至困惑的情绪的流露。《夜半乐》《曲玉管》都是此类佳作。这类词常把地理风光的描写与思乡怀人的感情,风尘劳碌的生活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封建社会失意文人的伤感悲凉。

这一切创新都使得柳永堪称宋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他掀开了词史新的一页,对词的内容有开拓之功,也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作者单位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凌高新中学)倒,导致他对这些生活在繁华都市生活后面因各种原因不得不以脸面、甚至身体换生活的女子内心深处的酸甜苦辣有着深刻的体会。如,《锦堂春坠髻慵梳》:

坠髻慵梳,愁娥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这首词以代言体的方式塑造了一位泼辣、傲气不拘礼法的市井女性,她对负约不归的郎君既埋怨又数落,并且设想等他回来时该如何软硬兼施地惩治他,以使他今后再也不敢无端造次,这种泼辣爽直的性格,直抒其情的写法,正符合市民大众的审美趣味。

同时柳永还有一些关心同情歌妓的不幸、替她们表白独立自尊人格及脱离娼籍愿望的作品。如,《少年游》“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深情诉说了她们的不幸遭遇;《迷仙引》“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摹拟一个妙龄歌妓的口吻,道出她厌倦风尘、追求爱情的心声。

三、抒写羁旅行役之苦,表现羁旅行役情怀

现存柳永213首词中,羁旅行役词就有70首。在柳永词中,那些以秋暮雨霁为背景的作品,几乎都是以天涯游子身份嗟叹羁旅行役愁苦的。《木兰花慢》写那“依危楼”的思乡客,遥望无边原野,“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卜算子》写那“登临”“楚客”,远眺重叠峰峦,“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定风波》写那“伫立长堤”的游子,“骤雨歇,极目萧疏,寒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词人准确地把握了秋暮雨霁则视野顿宽的特点,把纵目远眺、感慨万千的抒情主人公引进画面,抒写坎坷困顿而壮心未泯上的游子情怀。南宋陈振孙说柳永“尤工于羁旅行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真可谓评价精准。

望海潮柳永范文4

关键词:柳永 词 歌妓 创作 传播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改字为耆卿。又称“柳七”。景佑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永作为宋代第一个专门致力于词的创作的文人,对于宋词的贡献主要在于开拓词的题材内容、开拓词体以及创新艺术手法上,在词的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柳永与晏殊、欧阳修同时,平生科举不顺,仕途坎坷,常年漂泊江湖,混迹烟花柳巷,“暇日遍游妓馆”(南宋・罗烨《醉翁谈录》),又因生活贫困,常以为教坊乐工、青楼歌妓作词为生。这种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柳永词的创作,后人称“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从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即是对柳永词创作背景和特点的评价。而其中柳永与歌妓的交游更是他词中的一大特色,“一部《乐章集》,赠妓、咏妓、狎妓之词俯拾即是”(《乐章集校注》),可见歌妓对柳永词的影响。

一、宋代的城市生活中的歌妓

词到了宋代,可以说到达了它的兴盛时期。王国维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点中称之为“宋之词”。而词之初是为“娱宾遣兴”之用,在宴会上由歌妓演唱,因此,歌妓作为唱词的主体,在词创作之初就与词紧密联系在一起。

歌妓的存在、发展首先得到了统治者的肯定,《宋史・石守信传》载:“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宋初统治者用这种方式来巩固政权、笼络官员,使得歌妓有其发展的政治基础。

再次,无论是宋词还是歌妓,两者都离不开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东京梦华录》对此有过详细的描写,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笔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可见当时东京的繁华景象,由此不难想象宋代的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生活的丰富。据统计,“州府主客户总数超过10万者共有49个,以每户五口计,这些州府总人口都在50万以上。人口在1至10万的城市不少于100个”[1]。而坊市合一的城市格局的逐步建立,又为商业、娱乐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这一切都促进了宋代都市的繁荣和娱乐业的发展。“平康诸坊……皆群花所聚之地。外此诸处茶肆……莫不靓妆迎门,争妍卖笑,朝歌暮弦,摇荡心目。”(宋・周密《武林旧事》),所描述的便是当时歌馆妓院的盛况。歌妓作为此中的一大支柱,必然是广泛地参与了宋代的城市生活,“茶馆酒肆,时令节日,公筵家宴,官场迎送,文人集会,新酒开沽,设法卖酒,金明池游春,西湖泛舟,钱塘观潮,圣诞庙会,曲巷幽坊,无处不闻此辈婉转歌声,随时可见绰绰倩影。”[2]

宋代的歌妓大致可分为三类,[3]即官妓、家妓和私妓,如图1所示:

其中,由于官妓及一部分家妓所演唱的曲子受到其性质的限制,曲目受限,流传也不广。而私妓和一部分的家妓所唱之曲,尤其是在酒楼、茶肆、歌馆(平康巷陌)的小唱[4],并且基本上代表了当时歌妓的演唱面貌。又因为小唱所面对的听众绝大多数是市民阶层,对于曲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语言通俗,内容贴近世俗,面对这样的需求,歌妓们所唱的或是歌咏太平,或是儿女情事,或是闺中场景,大多是较俗较艳的世俗化的曲子。

二、柳永词与歌妓

在上述的那种城市生活中,歌妓对柳永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歌妓对柳永词题材内容的影响

对于柳永来说,仕途的失意,使得他长期流落,而歌楼妓馆则成为了他最常去的一个地方,因此对于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较为了解,并且,柳永经常为歌妓作词。可以这么说,柳永的一部分创作是纯粹作来用于歌妓的演唱的。作为这样一种词,其题材内容必须符合大众口味,才有可能被采纳、并被市民接受。

正如刘克庄在《翁应星乐府序》里所说的“长短句当使雪儿、啭春莺辈可歌,方是本色”一样,既然是由歌妓唱,就“不可以气为色”(《跋刘澜乐府》),自要有一种婉转,或哀怨、或欢快,不适合唱磅礴大气的词。因此,柳永将词变“雅”为“俗”,运用通俗化的语言展现世俗生活场景,刻画市民所熟悉、所喜爱、所关注的人事景物,富有市井色彩和生活气息,主要是用或香艳或缠绵或其他适合“浅斟低唱”的句子。主要分为两类:

一种是描写世俗女性的生活和情感的“艳情”词。这类呈现的是市井生活中真实的女子形象,描绘的是“彻底世俗化的色彩”[5],面向大众、面向世俗,以符合世俗趣味、市民意识,表现市井化的感情生活。

他或代青楼女子立言,表达她们的身不由己的生活现状和从良的愿望。如《迷仙引》描写了一位歌妓对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理解的渴望、对风尘生活的厌倦和对爱情的美好追求: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歌妓虽然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是作为当时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与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并且,由于大部分人对她们没有深入的了解,一直对她们有所误解。而柳永在长期与歌妓的交往中认识了她们的真、善、美,并敢于将把她们的命运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不仅符合了大众的生活和审美趣味,而且也开拓了以往此类艳情词的题材内容。

或以市井女性的口吻,描写其日常生活,表现其内心世界、爱恋苦闷。如《锦堂春》塑造了一位泼辣直爽、不拘礼节的市民女子形象:

坠髻慵梳,愁娥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雨,缠绣衾、不与同欢。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再如《慢卷》所写的也是普通女性在与情人分离后的情感状态,一面是追悔,一面是回忆,形象生动。而配上歌妓婉转的歌喉,更容易引起市民大众的共鸣,被市民阶层所追捧。

当然,这类此中有一部分词的描写可能过于低俗露骨,过俗过艳,“词语低下”(李清照《词论》),历来为人们评论柳永词时所鄙弃。但我们考虑到柳永是为歌妓所作,可能不是自己情感的抒发,而是为了满足世俗的需要。他所做的这些词中有些是掺杂了自己的感情,而有些只是纯粹的应要求而作,不一定是他内心的写照。

另一种是描写北宋繁华的都市生活、迷人的城市风光的“都市风光”词。正如上文所写的那样,宋代的城市经济繁荣发展,都市生活丰富多彩。因此,有些场合歌妓自然会需要唱描写这一类的词。特别是“真宗封禅后,歌颂太平盛世成为政治生活的主旋律,受一时风气的影响,世人爱听太平曲,歌妓喜唱盛世歌”[6]。加上柳永长期居于都市之中,有着颇为丰富的都市生活体验,因此写出的这类多道太平景象的词能很有气势地展现当时社会气象,不仅为普通市民的喜爱,还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赞赏。

如《望海潮》(东南形胜)铺展开了一幅盛世繁华的画卷,将杭州的富庶、西湖的美景、市民的游乐以浓墨重彩的笔调描绘下来,“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陈振孙《直录书斋解题》)。

除此之外,还有清明节踏青时“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出郊.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木兰花慢》)的苏州,金明池游乐时“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破阵乐》)的汴京……都是对当时都市繁盛的描绘,贴近市民大众甚至也包括文人士大夫的生活,被广为传唱。

(二)歌妓对柳永词词体的影响

“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通志》卷四十九)。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当时新声受到的欢迎程度,“新声巧笔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在宋词中也能看到很多提及新声的句子:“妙词佳曲,啭出新声能断续”(苏轼《减字木兰花》),“倾城,尽寻胜处,万家竞奏新声”(柳永《木花花慢》),“是处楼台,朱门院落,弦管新声腾沸”(柳永《长寿乐》)。

新声的流行与歌妓之间的相互竞争、市民口味的变化有关。歌馆妓院原本就是一个需要争奇斗艳的地方,歌妓想要出众,就得有所新意。而这种新意反过来又影响市民审美的不断“喜新厌旧”。在这样的情况下,柳永为歌妓作词就必须有所新的改变,于是他“移宫换羽,新声迭出,创造了大量旋律优美的新词调”。

柳永对词体的贡献主要在于改变了以往词以小令为主的传统,开始大量创作慢词,在宋代880多个词调中,由柳永首创或首用的就有100多个。他或是用原有的慢词词调创作,如《倾杯乐》(禁漏花深)用的是仙吕宫调;或将现存的流行于市井之中的前代教坊、宫廷旧曲翻新,如《雨霖铃》的词牌原为唐玄宗为杨贵妃而作,在唐代就有此曲;或用当时民间的慢词新曲调,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记载“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或者将原有的小令扩展为慢词,如《女冠子》原为41字,柳永将其扩为110字;柳永甚至也自创新调,如他最长的慢词《戚氏》。

(三)歌妓对柳永词传播的影响

柳永词在当时多被认为是卑俗之作,颇受士大夫们的指责,甚至也影响到了他的仕途。但是,与此同时,柳永词却达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高度,“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这必然与他的词符合世俗审美趣味有关,但歌妓的作用却也是不容忽视的。《望海潮》能引得金主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自是歌妓广泛传唱的结果。可以说,正是在歌妓的演唱中,柳永才得以才名远播,他的词也才得以长盛不衰、家喻户晓。

因此,歌妓都以得到柳永的词为荣、而身价倍增,“珊瑚筵上,亲持犀管,旋叠香笺。要索新词” (柳永《玉蝴蝶》)即是柳永对歌妓索词的描写。《喻世明言》卷十二《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中写众歌妓大唱“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虽是夸张,却也可稍见当时歌妓与柳永交往的情况。

一方面是柳永的词借助歌妓的传唱而传播广泛,一方面是歌妓借柳永的词抬高身价,两者相互依存,对柳永词的传播起了决定性影响。

三、歌妓与宋词

结合上面就歌妓对柳永词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歌妓对宋词的内容题材、审美、词体以及传播有着重要影响。除此之外,歌妓还在交际中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歌妓的职业决定了他们交游的广泛,不仅在市井之间,也在文人士大夫之间。这样歌妓便在市井与宫室豪门之间假期了一座桥梁,不仅促进了宫廷与民间艺术的交流,使得不少教坊之曲流向市井、民间之词传入禁中;同时,也为不少寒门士子提供了一个机会,如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一引《古今词话》:“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之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婉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虽此事还有疑问,但无疑也可以看出当时是有这么一种途径的。

当然,不少歌妓也直接参与了词的创作,从而成为词苑中一支特殊的队伍。由于歌妓常常周旋于文人骚客之中,在浅吟低唱中不可避免的耳濡目染,很大一部分歌妓也学会了填词,更有不少歌妓才思敏捷,能应客要求马上作词。《齐东野语》卷十一就有“蜀娼类能文,盖薛涛之遗风也”这样的记载。也有歌妓因自身遭际有感而发,作词成为抒感、表达内心的一种方式。当时名妓严蕊、陈凤仪、谢媚卿、聂胜琼等皆是色艺俱佳、才艺兼备的女子。

综上所述,歌妓作为一个枢纽将文人与市井民众、市井民众与词、士大夫与文人、禁中艺术与民间艺术等等联系起来,在词的创作、传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注释:

[1]引自《宋词与宋代城市生活》P1.

[2]引自《宋词与宋代城市生活》P94.

[3]主要参照《宋词与宋代城市生活》P83所述的根据谢桃坊《宋代歌妓考略》的分类。

[4]根据演唱形式,宋代歌曲分为小唱、群唱、歌舞演唱等,小唱即慢曲和令曲,今存宋词多为当时小唱唱词。

[5]引自《宋词和宋代城市生活》P90.

[6]12 引自《宋词和宋代城市生活》P103.

参考文献:

[1]杨万里,《宋词与宋代城市生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望海潮柳永范文5

且说宋朝初年的柳永,弹得一手好琵琶,谱写得一手好词曲,而且是专力写词的第一人,正应了张爱玲“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小小年纪就走红。特别是柳永描写城市繁荣景象和市民生活风尚的《望海潮》,最为有名,甚至直达中央。也算个流行歌曲追星族的宋仁宗,一问身边人,柳永根红苗正,父亲柳宜,宋太宗时期官至副部级;五个叔叔全都官至厅局级以上。柳永和哥哥柳三复、柳三接三人,都以写流行歌曲著名,被文化圈中称其为“柳氏三绝”;两个哥哥都已通过公务员考试做了官。最高领导对小名三变的柳永顿生好感,甚至说要好好培养,以后当个文化部长不成问题。

按说,柳永专写颂歌,弘扬主旋律,肯定在官场前途无量。可他却又写词作曲,虽不像现在官养的词作家,整天喊发表一曲仅仅得到十余元稿费,其实润笔颇丰。很多女歌手因唱他的原创歌曲而红透半边天,自然把柳永当做恩人。当时,圈子里流传“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在娱乐圈内,柳永成为少女们的梦中情人,这自然受到最高领导的冷落。柳永年轻气盛,竟然不以为意,不仅没有写检讨书,且丝毫不改。

如果柳永决定在音乐人这条路上发展,也就罢了。然而。他对自己的个性、特长没有清醒认识,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且对自身职业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就如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一窝蜂地考公务员。想必柳永认为自己是高干子弟,自然也应当官。想不到,他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竟然落榜了。一向自负的柳永,遭受这次打击却钻了牛角尖,满腹牢骚,并且明目张胆落墨成一首《鹤冲天》的歌词:“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年轻气盛牢骚之言,居然交给女歌手唱,传到了皇帝耳朵中,自此埋下了祸根。三年后,柳永再次参加公务员考试,虽说笔试顺利过关,可初选名单送到宋仁宗手里,柳永的名字被朱笔一下子抹掉了。最高领导指示:“何须浮名,且去填词!”

按说皇帝的金口玉言,在那没有报纸、电视、互联网的年代,无疑是个天大金牌广告。柳永继续写词作曲,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他一度以“奉旨填词”自诩,圈子里也迅速传开了“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大名,白花花的银子等润笔费源源而来,名声大振。

然而,柳永因没有考上公务员甚至郁闷至极,索性破罐破摔,玩起“潜规则”,吃花酒,明铺暗盖,颠鸾倒凤。可怕的是,不知为何被狗仔队抓住了,于是绯闻满天飞。以至于传统士大夫,唯恐躲之不及,纷纷和这个另类划清界限,甚至都没有人敢给他做传――“宁立千人碑,不做柳永传”。

虽说走红娱乐圈,可柳永依然执迷不悟,没有放弃当公务员的梦想,又先后两次参加考试。中榜时已经47岁,是个小老头了。好在当时考公务员没有年龄限制。后来,他被外放到东南一带做地方官,但一直都是任科级副职或部门负责人,职级不高,苦闷的心情,可想而知,有一个最高领导身边的秘书,可怜柳永“久困选调”,乘龙颜大悦时,让柳永做应制词《醉蓬莱》献上。不料,对柳永成见很深的一把手,刚看开头就心结芥蒂,再看到后面“宸游凤辇何处”一句,与中央对真宗评价精神不合,则面露愠容;再往后看到“太液波翻”,便龙颜大怒:“为什么不说波澄呢?”随即便把柳永所献之词掷到了地上。本想讨好最高首长,不料没有领会最高指示,表错了情,说错了话。犯了政治错误,被列为“三种人”,自然不会再被提拔重用了。

望海潮柳永范文6

第一节 浙江著名景点诗词选读 (三结合 题目 作者 经典语句) 灵隐寺

宋之问:唐代

字延清,山西人

诗与沈佺齐名,时号“沈宋”,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古今诗话》认为为骆宾王代作。)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传说在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秋高气爽常有似豆的颗粒飘落)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石桥:石梁,位于天台山中方广寺前。) 鹫岭:原指印度的灵鹫山,此借指灵隐的飞来峰。 慧理和尚——飞来峰 岧峣(tiao yao):形容山高。

春题湖上

白居易:唐代

字乐天,太原人 香山居士

曾任苏州、杭州刺史

与元稹世(zhěn)称“元白”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言有尽而情无穷,成为深受人喜爱的千古名句) 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山园小梅

林逋(bu ):宋代,杭州人

宋仁宗赐“和靖先生” 人称“梅妻鹤子”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别名) 狎:原指亲近而态度不庄重,这是指亲近。 “尊”通“樽”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北宋文学家 字子瞻,四川人

曾任杭州知府

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

其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俗; 其书法“苏黄米蔡”合称“宋四家”。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白雨:白亮的雨点,说明雨大。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湖由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宋代; 号诚斋

“杨尤范陆”称“南宋四家”(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题临安邸 林昇:北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登飞来峰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晚年退居金陵(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千寻:言其极高。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满江红

岳飞:字鹏举;谥武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鄂王墓 赵孟頫(fu ):元代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 宋王朝宗室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社稷:国家)

十五绝句

袁枚:清代,杭州人。 随园老人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才觉重西湖。(岳飞、于谦) 谒(ye ):拜见。

游山西村

陆游:南宋伟大爱国诗人;

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

“扫胡尘”、“靖国耻”是他平生志向所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腊酒:头一年腊月酿造的酒。

春社:祭名,祭祀土地神以祈丰收。

入若耶溪(浙江会稽若耶山下,北入鉴湖) 王籍:南朝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称为“文外独绝”) 艅艎(yu huang):古时的一种木船。

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代第一个大量描写山水的诗人,与王维并称“王猛”。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兰溪棹(zhao )歌(渔民的歌) 戴叔伦:江苏人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桃花雨:指桃花盛开时节的雨,即春雨)

题八咏楼(八咏楼位于金华市东南,原名“元畅楼”,南朝沈约建造,唐代改之) 李清照:宋代

易安居士;

山东人。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江郎山

辛弃疾:号稼轩;

山东济南人。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干:冒犯)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赋临海武坑 文天祥

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玉界:指晶莹如玉的山岩)

富春至严陵(富春至桐庐一代的富春江沿崖风光)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

沿江无数好山迎,才出杭州眼便明。

忆江南·江南好(晚年在洛阳所作) 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描写钱塘江景色)

酒泉子·长忆观潮

潘阆:河北人,曾长期住在杭州。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上片写人们观潮场面,下片写弄潮儿表演。

望海潮

柳永:北宋词人 世称柳七

宋婉约派大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天堑:天然的壕沟,此指钱塘江) 三吴:《水经注·浙江水》:吴兴、吴郡、会稽,“世号三吴”。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则巧妙的摄住西湖景色的诗意灵魂,称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沈园)

渔父

张志和:唐;

烟波钓徒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西塞山:浙江湖州市西,一说在湖南)

月下雷锋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

深深地黑夜,依依的塔影。(与胡适同游)

莫干山纪游记 陈毅

夹道万竿成绿海,风来凤尾罗拜忙。(写莫干山的竹景、雾景、夜景)

第二节 楹联

冷泉亭记

白居易

“春之日„„夏之夜„„起人幽情。”

观潮

周密:济南;善写诗词;《绝妙好词》《武林旧事》(内容主要追记南宋岁时风俗、市井琐细)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杨诚斋:杨万里 文:通“纹”

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湖北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创始人。 在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艳冶极矣!”

湖心亭看雪

张岱:浙江绍兴人;

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天与云、与水„„舟中两三粒而已!” 惟:同“唯”

兰亭集序(永和九年) 王羲之:山东人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死生”“齐彭殇”出自《庄子·齐物论》 殇:指没到成年就死去。

与宋元思书 吴均:南朝;

浙江安吉人;

文辞清秀,格调隽永,时人仿之,号“吴均体”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严先生祠堂记(严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人,曾与刘秀同学) 范仲淹:苏州人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雁荡山记(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雁荡之游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 沈括:杭州人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石,不类他山。” 宴坐:静坐。

雪窦游志

邓牧:号三教外人

杭州人

“覆盂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覆不可殚状。” 委弁:丢弃的帽子。

游天台山记

徐宏祖:号霞客

江苏人

《徐霞客游记》

“梁宽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凹间。两飞瀑从亭左来,至桥乃合流下坠,雷轰河颓,百丈不止。”

普陀游记

朱国桢:明代人

莫干山记

上一篇有为与可为

下一篇素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