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工业革命范例6篇

二次工业革命

二次工业革命范文1

回忆不止一点点

对于桑塔纳,有不少人的经历与我是相同的,总是有那么几个第一次被它所承载,而后变成了回忆。其实,在那个年代,值得回忆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没有被唤起,若不是桑塔纳的停产与新桑塔纳的上市,更多的人还是沉浸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当然,我也是如此。有了新桑塔纳的上市,就给了我们一次唤起记忆的机会,也给了我一次近距离接触它的机会,带着那份久违的情感,开始了本次旅程。

桑塔纳的设计,在二十九年前是极富动感和前卫的而用现在的眼光来审视是不恰当的,不过这也没有办法,与众多后起之秀摆放在一起,显然只能用“老态龙钟”来形容它,而这,不仅仅体现在设计上,安全性、动力性、舒适性等方面也不可同日而语。新桑塔纳的上市,就是要延续这二十九年的辉煌。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这辆新桑塔纳除了SANTANA标志外,丝毫看不出与印象中的桑塔纳有什么联系,回想符合“复活”一词的经典案例,久负盛名的大众甲壳虫算得上是成功车型之一,晚辈不仅继承了老甲壳虫的设计元素,还将其发扬光大,使得原本就已经十分受宠的车型变得更加让人爱不释手。可惜,桑塔纳与甲壳虫的市场定位不同,前者还是需要更为宽泛的受众群体,强调实用性与经济性才是它的本质,在设计方面,也要符合大众审美,太过标新立异会缩小受众面。

没有出乎意料,与我此前试驾过的大众车型相同,浓郁的大众全新家族式设计理念再一次被新桑塔纳所呈现出来,说实话,早已有些审美疲劳,依然是那种远观“傻傻分不清楚”的感觉,在拍摄过程中,真的有人询问这款“帕萨特”的价钱,而我们的回答则令围观者大为赞叹。其实,通过这件事情就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这种家族式设计可以很快地被市场所接受,从路人的赞叹声中也可以预判到新桑塔纳的未来应该是光明的。

桑塔纳是帕萨特的鼻祖,也就是说桑塔纳在当年是典型的中级车,在内饰设计方面,也是按照中级车的标准来设计制造的,软性材质中控台、软性布料车门内饰板及镀铬装饰条等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而这些我并没能在新桑塔纳上找到,也许是那份回忆在作祟,使我总是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这辆“外来客”,实则,作为桑塔纳的继任者帕萨特早已继承了上述设计,并且比桑塔纳做的更好。而眼前这辆新桑塔纳,则完全是另一市场定位的产品,它的好其实也是数不胜数的。在内饰设计方面,新桑塔纳同样采用了具有家族特征的设计布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款采用大众标准铝合金制造的三幅真皮方向盘,其外部精心包裹进口头层牛皮,并辅以精湛黑色缝线,宛如一件工艺品。其熟悉的握感与质感与其他大众车型别无二致。借助镀铬装饰的精致化多功能按键,双手无需离开方向盘即可操控音响、接听蓝牙电话或切换仪表盘显示信息,强烈的品质感油然而生。中控台表面覆盖高光钢琴黑面板,与镀铬旋钮搭配,让简洁的中控台增添了些许生动感。同时,更强调以人性化为核心的设计,使得中控台向驾驶员一侧轻微偏移7.8°,能够为驾驶者带来舒适便捷的操控体验。在乘坐方面,新桑塔纳配备经过人体工程学优化的真皮座椅。座椅线条简洁流畅,独特的装饰纹路在提升内饰质感的同时,完美贴合人体肩部、腰部及腿部曲线,提供扎实舒适的支撑效果。坐垫、靠背及肩部支撑表面覆盖品质上乘的头层牛皮,精湛的拼接工艺让舒适耐用完美结合,给人以惬意的驾乘享受。

扎实的驾驶感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阐明了桑塔纳的市场定位,广告片中的景象也告知消费者无论你身处何地,桑塔纳都将是你值得信赖的伙伴,二十九年的成功与这句广告语不无关系。新桑塔纳是否如同前辈一样胜任这句广告语呢?我们从前一阵成功举办的新桑塔纳传奇之旅(从德国沃尔夫斯堡出发至中国北京,为期45天跨越欧亚14个国家,全程19500km)即可看出,新桑塔纳依然拥有可靠的适应力。

新桑塔纳搭载大众集团最新研发的EA211全铝发动机。该发动机开启了铝合金发动机的划时代标准一从缸体到缸盖,甚至油底壳均采用铝合金打造。发动机结构也获得全面优化,包括排气歧管在内的一大批零部件通过铸造直接整合在缸盖或缸体内,发动机体积及重量均大幅减小,油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令人惊叹的极低水平,堪称绿色环保的能效典范。超长寿命正时皮带的首次引用,除减小传统正时链条摩擦损失之外,更明显降低发动机工作噪音,舒适性亦有上佳表现。该发动机有两种排量机型,分别是1.4L和1.6L,前者最大功率为66kW/5500rpm,最大扭矩为132Nm/3800rpm,后者最大功率为81kw/5800rpm,最大扭矩为155Nm/3800rpm。在驾驶过程中,新桑塔纳依然如同其他大众车型一样,能够将浓郁的德国风情传递给我,双手舒适地握着方向盘,每一次转向都被EPS调校的恰到好处,力度松弛有序,与良好的底盘调校一起能够为驾驶者带来独有的扎实感。本次我们试驾的是1.6L车型,这款发动机保持了低转速高扭矩的传统优势,输出扭矩明显大于同级别其他车型,且在较低转速即可实现,起步及中段加速均动力充足。与这款发动机匹配的是大众全新6挡自动变速器,这款变速器表现的十分聪明,能够合理利用发动机不同转速下的动力输出,减小发动机转速变化幅度,噪音低,油耗省,配合1.6L全新铝制环保发动机,百公里综合油耗仅6.6L。其附带运动模式S档,运动调校的换档曲线令变速器升挡明显迟滞,继而提供强劲的扭矩输出,为驾乘者带来丰富的驾驶。进入地库或山区陡降时,还可通过S挡有效地限制挡位升高,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获得舒适安全的操控保障。得益于出色的悬挂调校,新桑塔纳能够抹平道路上的多处坑洼,遇到较大颠簸,悬挂系统的处理也十分干脆,不会带给车身多余的颤动。而调校中段硬朗的螺旋弹簧能够极大限度地抑制在急转弯时所产生的车体侧倾,不仅提高舒适性,也增强了安全性。

以实用、可靠为核心

新桑塔纳长、宽、高分别为4473mm、1706mm和1469mm,轴距为2603mm,与桑塔纳相比,长度及宽度略有减少,而轴距及高度分别提高了55mm和42mm,要知道,与车内空间有着直接关系的就是轴距及高度这两样数据,通过参数即可看出,新桑塔纳的空间要比桑塔纳多很多。坐进新桑塔纳的前排,调整好坐姿,与其他大众车型无异,充沛的头部空间和宽大的后视镜可以为我提供良好的驾驶视野。合适的宽度和四挡高度可调的中央扶手使得我在驾驶过程中,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都可以找到合适的位置依靠,减缓了长途奔袭的疲劳感。跟我一样腿长的人不会受到方向盘、中控台的约束。同时,出色的内饰设计使得所有车内的信息显示一览无佘,各个常用按键皆触手可及,熟悉车辆后,即可模糊操作,增强了行驶安全性。坐入后排,得益于1469mm的高度,头部空间没有因为向下倾斜的车顶设计而减少,身体依靠在椅背上,倾斜角度适中,其舒适程度比桑塔纳强不少,双腿空间也相对更为充沛,别说桑塔纳,就连斯柯达明锐的轴距(2578mm)也要比新桑塔纳少25mm。

新桑塔纳的储物空间繁多,如中控台下方可获得额外的储物空间,可以放置钱包等不易发现的物品,前方是两个固定效果明显的杯托,平时可以放置烟灰缸或矿泉水瓶,驾驶员左侧的储物空间十分宽裕,可以放置多张CD盘盒,而常用的手套箱内部空间虽不宽裕,但是放置说明书、保险单等还是绰绰有余的,同时,卡槽、笔槽一样都不缺。手刹右侧细心地安置了高速卡槽及放置拿取方便的手机储物槽,十分贴心。后部的中央扶手也有可观的储藏空间。

二次工业革命范文2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最大的挑战之一。所谓气候变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大气成分的变化,引起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人为因素主要是1750年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土地利用的变化。 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在急剧增加。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1.1万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占80%,美国占26.9%居首位,而中国也已经居第二位,占8.2%。1950—2002年期间,中国的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仍居世界第二位。由此可知,不只是美国负有减排的第一大历史责任,同样即使人均排放量仍然很少的中国也已经负有第二大历史责任。并且根据最新估计,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的第一大国。因此,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中国也已经面临来自世界的越来越多的减排压力。 实际上本文需要指出的很重要一点是,中国的节能减排不仅仅是出于对国际压力的反应,而是有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内在要求。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再到现在提出的绿色发展,这体现了中国人发展理念的创新,甚至也可以说是对世界的发展理念的贡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巨大的挑战,但同时又是一个契机,中国需要把握住这次发动甚至领导“绿色工业革命”的机会,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一、绿色工业革命的兴起 一方面可以说气候变化是人类目前共同面对的最大挑战,但另一方面如果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也将是人类迄今为止的最大的一次发展机遇,我们称之为“绿色工业革命的兴起”。那么这次“绿色工业革命”和前几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可以说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之前的历次工业革命都是依赖于化石能源,因此在经济总产出增长的同时,二氧化碳排放也在增加。而绿色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工业或者经济总产出提高的同时碳排放下降,甚至是“脱钩”。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也包括核能的使用。 回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正处在一次发动“绿色工业革命”的前沿时刻。我们要成为这场革命的领导者、创新者和驱动者,这就是我们肩负的一个任务。而且这样一个深刻的理念应该被清晰地提出来并传递给社会。回顾1750年以来全球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世界上至少已经形成了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是英国领导的蒸汽机革命,正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启动了人类的第一次工业化、现代化。而中国恰恰在这个时期沉溺于清王朝盛世中, 而且的确这也正是中国农业文明、农业经济、农业社会的巅峰时期。但是,我们失去了第一次向工业文明、工业经济、工业社会转型的机会。 第二次是美国领导的铁路革命、钢铁革命、电力革命以及化石能源(石油)革命。但是这也促进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是大规模的排放。中国同样也在这场革命中失去了机遇。 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信息革命,主要发生在20世纪的下半叶。在这场革命过程中,其实中国一开始是落伍者、边缘化者(Marginalized)。也正是在这场革命日益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意识到了世界新技术的革命,并且打开国门开始改革开放,才使得我们抓住了最后的机会。由此我国开始从落伍者变成了追赶者,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边缘化者很快成为了积极采用者、进而成为世界最大的用户国、生产国和出口国。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一个新的技术创新国。 以上就是我们看到的三次工业革命中我国的不同表现。另外如果从中国GDP占世界比重的变化角度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一过程,如表1所示。在182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初期的时候,中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发展的顶峰。此时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将近1/3,达到了32.9%,而此时英国的GDP只相当于中国的15.81%。到了1870年,英国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它的GDP占世界比重已经上升到了9.1%,而中国则迅速下降到了17.2%。之后世界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开始迅速崛起。1870年美国的GDP相当于中国的大约一半,而到了1950年已经相当于中国的6倍。并且1950年的时候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也降至历史的最低点,仅有4.5%。而从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主动应对现代化的挑战并积极地追赶,于是中国的GDP占世界比重也从1980

二次工业革命范文3

在课程设计方面,首先我利用大量的图片和资料,采用材料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材料一: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870~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l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革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生通过材料总结归纳特点后,使本课教学内容得到一定程度的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强化了历史基础知识。同时,学生又以这个结论为题,从材料中找史料来证明这个结论,反过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其次联系现实生活有效的设计了相关问题,环环相扣,利用学生的兴趣把问题一一解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建了知识结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但是本课设计也有很大的缺憾。首先在导入时运用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图片,但是后来就没有再照应开头。应该是在学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后,再把这几个图片进行整合,让学生分析这些工业革命的成就。材料中有些成就换几个字就变了时期。例如,火车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电力火车、内燃机车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而现在电脑程控的火车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设计时没有想到。类似这样的知识点,应该让学生举例区分。

本课从导课到三次工业革命特点时,都十分顺畅,一气呵成。可是进入影响分析时就卡住了,后面的环节效果不好。问题出在我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而将他们的思维圈在我自己设计的模块上,将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成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国际影响,学生看见这样的字眼就懵了,不知道该怎样思考。由于现在的政治课本已经不再介绍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概念,我这样的设计模式就脱离了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无法构架一个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

二次工业革命范文4

为了使更多企业和广大读者分享这次峰会的成果,兹将其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全面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涵与特点

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涵、特点及意义,与会的大多数学者专家都接受并认同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其力作《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中表达的观点。

如:北京行政学院原副院长、教授赵春福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企业创新》的发言中认为:“工业革命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技术,实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广泛渗透,是以带动整个工业领域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技术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数字化、个性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并将改变创造新价值的过程,重组产业链分工。”

又如: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戒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发言中认为:“新工业革命是指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协同创新和应用为基础,以互联网和制造技术双向融合为动力,推动制造业向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的一次工业技术创新和变革,是工业文明史上继蒸汽机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和飞跃。这次新工业革命还在发展中,制造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是这次新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特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兴产业和传统生产制造领域广泛渗透,催生出一批新兴产业并实现爆发式增长,进而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根本变革。”

再如: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党群工作部主任荆玉成在《思想治理时代与微观方法实践》的书面发言中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就是工业4.0时代,主要特征是智能技术,即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产业化而形成的工业智能化,其共性特点:一是技术革命跃升的速度超出人类的想象;二是打破了人类工作、生活、观念的基本边界和主要方式;三是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大幅度跃升,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凸显;四是去中心化更明显,每个人的宫廷正拔地而起,个性化日趋明显,个人的生活、情感、思想的个性化定制时代将来临;五是技术的跃进式发展和井喷式突变,使得人类对传统文化更加怀念,对精神的需求与技术发展的需求有同等的强度,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形态,等等。”

但也有个别学者对此表达了不同观点。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社科院原文化中心主任李德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企业的价值取向》的发言中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个新词。以机械化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都经历了上百年时间,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至今才过去50年,以工业4.0引起关注而提出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究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继续还是新的一次革命产生,是有不同观点的。21世纪人类要把‘绿色革命’作为主题。绿色革命是使人类在资源领域走向新的境界。信息化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但人类更持久、更大的资源是自然资源。如何更好地利用、保护、开发资源?在资源问题上我们的观念必须变革。发展与环境的度在哪里?怎么能发展又可使资源可持续?这个死结的解,是找到一条新路来,用新资源代替老资源,创造一种新资源、能源的运用方式。绿色革命,即要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效率,大幅度地降低资源消耗率,大幅度地减少污染排放。”

目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并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相交汇,中国正面临着传统企业转型、制造业升级等重大问题。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全面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涵、特点和意义,必将是角逐未来世界的重要砝码,并对未来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和机会

克劳斯・施瓦布在《致中国读者》中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都迫使我们反思国家的发展方式、组织创造价值的方式以及人类自身的意义。”这种反思有利于迎接挑战、把握机会。对此,峰会作了较为深入、广泛的讨论。

着力建设八种文化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福建省原省长、原商业部部长、国务院特区办原主任在大会主旨报告中认为,中国企业要直面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抓住其中蕴含的重要机会,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看,必须着力解决八个方面的问题,或者说着力建设八种文化。一是建设创新文化。供给侧改革要创新,“双创”是创新,建设全面小康要创新。二是建设融合文化。文化与科技、文化与经济要一体推进,而不能是“两张皮”。当然还要与世界融合,“走出去”要融合。三是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企业的任务是繁重的,责任是很大的。四是建设品牌文化。五是掌握话语权、标准制定权问题。六是建设营销文化,解决买全球卖全球的问题。七是建设伦理文化,解决弄虚作假、假冒伪劣问题。八是建设企业家文化,企业家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在改革创新中起带头作用。企业家不但人人是商人,更应该人人是善人、人人是圣人。

把握七大挑战和机会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教授孟凡驰在峰会总结发言中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深刻的文化变革,将全面影响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不仅限于制造业。他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与机会大致如下:一是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的革命对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的挑战,要求树立立体化的持续创新文化。系统创新思维不是单一的思维,而是兼容并包思维。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径依赖是很严重的,观念变革很难。创新首先要观念创新。

二是赋权于民,以人为本。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是去人性化,而是去技术至上论。因此要重视人、尊重人,一切归结于人的文化和价值观。

三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工业4.0,通过智能化工作的开展,实现产品的定制化,实体性与虚拟性的结合,要求加大精细、精益、个性化文化的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而化之、差不多思维会严重束缚和阻碍智能化、定制化制造新模式的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对接工业4.0,除了加强精益文化建设,还需要树立规范意识、严格遵行规范,只有当遵守规范成为习惯时,文化才能真正形成。

四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倡导共享经济,通过大数据分享资源、商品、信息、服务的使用权。但求所用,不求所有,点对点交流,这对诚信文化、协作文化要求很高。只有考虑共同利益才能赢得共享机会、参与竞争。诚信社会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要求。目前中国的低诚信社会现实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大阻力。只有人人信人人,才能人人爱人人。协同创新需要协作文化。但中国上层社会的卧榻情结与下层社会的同行相忌文化是与此相悖的,使共赢文化基因不足。

五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使硬实力比较优势退却、软实力竞争优势提升。如劳动力优势、地域优势的重要性在退却,而互联网、包容性、领导力、员工的凝聚力创造性、经营管理方式创新、文化力的提升等的重要性在日益上升。第四次工业革命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从一般性文化向专项性文化、从传统文化向符合革命要求的新文化、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六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导致赢者通吃,创新者是最大受益者,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加剧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公加剧,社会两极分化、动荡不安,凝聚力削弱。这要求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处理社会不公的方式,一是暴力平抑;二是人性化的制度安排,构建和谐社会,防止新贫富差距加大,显然,出路在于后者。

七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加快了全球化进程和文化均质化程度。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建立以文化为中心的文化范式,多元一体的文化成为必然。面对世界范围的文化复兴运动和文化大变局,我们要吸收世界上的文化财富为我所用,并为世界文化的兴旺发展作出自己的新贡献,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普适性文化的一部分。事实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等是具有世界文化普适性的。我们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自觉,通过文化创新,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应对新工业革命的四大思路与措施

刘戒骄认为,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四大思路与措施:一是突破产业边界和约束条件,构建有利于推进新工业革命的经济管理体制。二是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三是大力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为新工业革命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四是积极培育新优势,应对美欧再工业化战略带来的挑战。

从四方面大力培育创新文化

赵春福认为,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企业需要从四个方面下大力气培育创新文化:一是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高级形式。这种创新思维人人皆有,只是需要培养、开发。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人人是创新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二是积极打造创新环境。在企业发展战略定位下,给创新者充分的“自由”和联想的空间;宽容失败;建立合理的创新回报机制。三是制定创新战略。企业创新不是盲目的,应制定战略并有管控能力。四是建设创新者队伍。第一是企业家在创新过程中要发挥好创新机遇的发现者、创新战略的制定者、创新资源的组织者、创新责任的担当者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二是不拘一格地选好、用好各类人才。第三是积极培育创新人才。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积极培养创新发现能力;二是注意培养破坏性创新团队。

坚持企业四大价值取向

李德顺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我国企业价值观念有四大启示:一是企业主体意识的提升,要有时代性觉悟。要把企业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之前沿。在生态保护、绿色革命中处于前沿、处于主力军地位。在绿色革命中,人类是一个整体性的主体,前代、当代和后代是一个整体性主体。这是全球胸怀、人类胸怀。那种以开发资源、破坏环境才能生存发展的企业行为是与绿色革命相违背的。谁的主体意识提升到位、觉悟到位,谁就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正能量之源。二是企业主体权责意识的提升。企业在绿色革命中的权责要有扩展意识,促进生态良性发展,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都要统一在绿色革命之中,在绿色革命中扩展、深化。三是对企业生存时空的扩展。要有大绿色、大环保意识,引导生产与生活中的绿色生态革命,在时间、空间中找到存在感、发展感。四是让学习创新成为企业文化的先进导向。企业文化不能空洞,学习与创新要落实在创新的决策、产品、市场和品牌上。

关注企业文化发展新趋势

荆玉成认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企业的边界形态、生产方式、营销模式、赢利模式等都在发生重大调整,企业文化也随之表现出新的特征或趋势。

趋势一:企业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观紧密呼应。科技越发展,价值观越凸显,文化越重要。如果企业核心价值观走向和人类共同价值观背道而驰,技术发展只会更快地把人类推向毁灭的边缘。

趋势二:员工的个性化、社会的去中心化与企业文化大数据平台紧密呼应。因为互联网与大数据,使得文化活动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全体员工的互动,让员工全员更加广泛、便捷地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趋势三:企业文化与意识形态从概念到体系紧密呼应。当技术快速迭代跃进时,新生企业取代旧有企业的速度也空前加快,而“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全球化的企业帝国越来越像一个国家,而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则越来越接近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趋势四:企业文化与企业物化产品紧密呼应。随着企业文化由企业的管理手段上升为社会的思想治理,企业物化产品的生产同时也就变成了企业文化产品的生产、变成了社会思想观念的生产。企业产品与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念形成合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物质产品,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社会观念、时代潮流的象征物。

趋势五:企业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呼应。当人类走得越远,越眷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如漂洋过海的游子,走得越远就越思念和怀恋自己的故土。当工业革命一再将人类送向远方,人类就会越来越追忆、怀念和运用自己的传统文化。4.0时代,一方面企业会更开放,充分吸纳世界文化,成为全球化企业;另一方面,也更注重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企业文化的根脉和基石,从中汲取营养,汲取价值理念和哲学思想,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更加紧密相连。

趋势六:4.0时代与新一代企业家紧密呼应。新的时代创造新的企业,同时也创造新一代的企业家4.0时代+企业+企业家,构成这个时代的一道亮丽风景,企业家的作用更加突出。4.0时代的企业家,除了前瞻性的业务发展眼光、全局性的战略把控能力,更重要的是站在精神的制高点上,成为哲学家和思想家,作为灵魂导师和思想领袖,让全体员工和广大公众看到企业的方向、社会的方向甚至人类的方向。

持续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创新实践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之际,应当怎样利用我们所拥有的力量去迎接、塑造第四次工业革命,并引导它朝着一个反映我们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方向发展?本次峰会也作了广泛讨论交流。

弘扬工业文化 建设制造强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在开幕式的发言中认为,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以工业文化作为重要支撑的新阶段。他认为,工业文化是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工业物质文化是基础和前提,工业制度文化是协调和保障,工业精神文化是灵魂和根本。按纵向的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类,工业文化则包括了国家工业文化、工业文化产业、工业领域文化、工业行业文化和企业工业文化。工业文化是生产力,它保障工业社会协调发展、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它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工业软实力,推动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提升中国工业产品品质及附加值。

2015年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首次提出了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中国制造2025应该是“刚柔并济”的中国版工业4.0。循着国家层面的文化强国战略思路,在全面建设制造强国的背景下,就制造业本身而言,必须是技术发展的刚性推动与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并驾齐驱,不仅要提高产业规模、技术水平、材料装备、制造能力等“硬实力”指标,更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工业文化等“软实力”建设。要大力弘扬工业文化,塑造国家工业新形象;要大力发展工业文化产业;要树立工业价值观,提高工业文化素养,建立完善中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工业文化环境建设。要提高全社会对工业立国、工业强国重要性的认识。要推动企业强化企业文化工作,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理念根植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并成为其固有的文化基因;提升新时期技能工人的社会地位,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重塑工匠精神 培育精益文化

G20工业发展投资顾问、杭州G20峰会欧盟专家代表(奥地利)欧朦熙在专题发言中认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要克服中国制造现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问题,应该向德国制造学习借鉴。他希望与会代表把中国工业4.0融入中国梦之中,并争取2025年实现这个梦想。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党委副书记刘俊华在发言中对工匠精神作了深刻诠释:工匠精神是对数学“正无穷”的追求。工匠们在追求极致的道路上,在重复中不断超越前辈和自己,创造新的极致。他认为,在信息化、工业化的今天,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必然面临着两次重要的超越:第一个超越,是人类的创造力对机械逻辑性的超越,“中国制造2025”,依托的是匠人的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感性思维,这种感性思维是对机械逻辑思维的超越,并与其完美结合,推动制造水平的进步;第二个超越,是信仰强度和习惯强度的自我超越,掌握一门技术需要不断重复,对技艺的极致追求,需要信仰支撑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过程是对自我人生境界的超越。他以本单位承建的港珠澳大桥为例作了深入剖析,将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内涵总结为:“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科学精神;“敢为世界先”的创新精神;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一丝不苟的精益精神。这些精神的内核其实就是“为国建桥”的担当与责任,风险意识成为习惯,追求完美成为共识,创新开拓成为性格,这是铸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工匠”特质。

中航工业昌飞企业文化副总监余建华在《以创新文化助力昌飞精益“智”造》的发言中,介绍了昌飞公司持续深化精益文化建设,通过智能制造引领直升机企业发展的经验:一是提出“精益昌飞、创新昌飞、和谐昌飞、幸福昌飞”企业愿景,将“精益昌飞”确定为企业和员工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努力追求“消除一切浪费的价值理念”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二是在中航工业“敬业诚信、创新超越”集团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增加“精益求精、团队快乐”企业理念。大力倡导弘扬专注、热爱、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三是按照现代企业建设的要求,从企业的工作实践中提炼出了“精益文化”“执行力文化”“团队文化”“问题文化”“数据文化”,并以“精益文化”为核心的五大文化特质,一直贯彻倡导。其中精益文化强调准时化,信息化以及精益管理工具的应用,倡导精益思想、组织精益生产、实现精益管理,积极开展6S管理、标准化作业、准时化生产、六西格玛、信息化等精益管理工具的应用,打造用数据说话、持续改善的昌飞特有精益文化。四是深入践行员工岗位行为准则。围绕精益理念的推进,昌飞公司进一步强调规范全员岗位行为,确立了以“执行第一、表单办事、问题透明、日清日毕、数据说话、持续改善”为主要内容的员工岗位行为准则,告诉员工怎么干、怎么干是对的。

二次工业革命范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的特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能力目标:

(1)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2)通过对垄断组织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主要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对“垄断”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关系必然要适应生产力要求。

(3)让学生认识到,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不平衡性和矛盾加剧。

(4)让学生认识到,殖民体系的形成标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教学方法

(1)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特点时,指导学生用列表对比的方法、阅读分析史料的方法分析问题。(2)学习垄断组织形成一目时,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3)学习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指导学生用概括归纳的方法,分析掌握重要的历史现象。

重点难点

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特征。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在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成就

师: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2.特点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部门的纺纱环节开始,然后推动其它环节,层层展开,不断深入,且各项发明呈逐步递进的关系。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电力、内燃机和交通工具、通讯、化工工业——几乎同时展开的。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小结)是因为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发明,都是为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如:英国出现“纱荒”,促成珍妮纺纱机的诞生;纺织部门使用机器后,对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继而有蒸汽机的问世。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它的新发现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个领域几乎同时进行。

另外,教材总结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是工匠在总结自己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发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在科学研究新发现基础上的应用。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生:(回答,并互相纠正或补充)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较少,因此,生产过程中革新创造,利用实践经验就可完成。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再依靠实践经验来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发明创造就不够了,必需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作为基础。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面我们看教材总结的又一个特点。

生:(读书)

师: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且主要成果也都发明在英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何在?

生:(回答并互相补充或纠正)

师:(小结)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只有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即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当时,世界上只有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其他国家都还处于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状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由此,就使得两次工业革命在日本、德国、俄国、美国交叉进行。这样,两次成果都采用,从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1.形成

师: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这就是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是怎样产生的?

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师:(小结)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先进的企业挤垮、兼并落后的企业,使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需要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使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2.影响

师:(总结影响)

第一、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二、为科研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取得新成果,加快新成果的应用步伐。

第三、垄断组织的产生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调整不仅适应了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还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政治日益腐败。资本家建立的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这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造成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也给亚非拉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发展比较快,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的发展相对缓慢,俄国的资本主义也发展,但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1.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经济发展快垄断程度高)

师:在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美国是工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在这一阶段,美国工业由以轻工业为主发展为以重工业为主。到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这一阶段,美国的工农业比重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889年其工业产值已超过农业产值约两倍。

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优越的自然条件。美国领土幅员辽阔,矿藏资源丰富。

第二、广阔的国内市场。领土的扩张和美国内战的结束,提供了广大市场。

第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欧亚移民不断进入美国,带来必要的技术和经验。

第四、充足的资金。内战后国内政治形势稳定,吸引了欧洲资本大量涌入。

第五、直接采用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垄断组织)。

由于托拉斯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式,所以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2.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经济大发展带有强烈军国主义色彩)

师:德国在1871年统一后,经济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到20世纪初,就德国经济总体来说,不但超过法国,而且也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如下:

第一、从内因看,国家的统一,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从外因看,对法战争胜利,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和资源。

第三、从技术看,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成就、办新企业。

第四、从生产看,德国垄断组织发展程度也很高,仅次于美国。

总之,因为德国的政治特点是容克地主控制政权,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容克和资产阶级日益融合为一,容克地主大量加入垄断工业和银行业,垄断资本家则力图挤入贵族行列。由此,半专制主义的统治形式和封建的意识形态继续保存着,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扩张欲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3.英国——“殖民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缓慢从殖民地榨取巨额利润)

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英国经济在继续发展。但与美国和德国相比,就相对落后了,被美、德赶上并超过,丧失了它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英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一、企业包袱重,不愿采用新技术。

第二、在殖民地可以获取高额利润,使得资本家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殖民地,也不愿用于更新国内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总之,英国虽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下降了,但还是很繁荣的,其繁荣是建立在对殖民地的榨取上的,殖民地对英国的兴衰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英国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

4.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缓慢但信贷资本发达)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法国的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实现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但这一时期,就法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是比较缓慢的,被美国和德国远远超过,其经济地位从世界的第二位下降到世界的第四位。影响法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再回答。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小结)

第一、法国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市场狭小,阻碍了工业的发展。

第二、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限制了工业新装备和新技术的采用。

第三、普法战争战败后的割地赔款,在资金和资源上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国外的信贷领域,而不是投在国内生产领域。

总之,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资本输出国。但法国的资本输出与英国不同,法国的资本输出极大部分是给外国政府的财政贷款,而不是像英国那样,是生产性的投资。这种非生产性的高利贷性质的资本输出,使法国每年收获巨额利息,法国成了欧洲的高利贷者。因此,它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5.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经济落后且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俄国1861年改革,标志着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改革后,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世纪后半期,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的工业有了大幅度增长。20世纪初,俄国的垄断组织已控制了俄国的工业生产,俄国也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从各项经济指标看,俄国明显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俄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封建残余势力的强大。政治上,沙皇专制制度的存在,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经济上,大量农奴制残余的存在,导致农业的落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沙皇为开辟国外市场,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因此俄国帝国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特点,被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六、日本――“带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且带军事性和封建性)

师:日本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发展,请大家先看课本相关内容思考

生:(看书并思考讨论)。

师:(归纳)日本大发展的原因主要是:A、明治维新的成功推动了经济发展;B、1885年前后,工业革命出现高潮;C、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获得民巨大利益,进一步促进了日本的大发展。总之,到20世纪初,日本工业革命基本完成。那么,它具有什么特征呢?请大家继续看书思考。

生:(看书并思考讨论)

师:日本封建性垄断集团因为无力用经济手段同其它强国竞争,就与军阀集团联合采取军事手段,发动日俄战争等,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寻找广阔市场。所以,日本帝国主义被称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早在1876年前,明治政府就已出台“大陆政策”:以征服朝鲜,作为征服中国的跳板;以征服中国作为征服世界的基础,抑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发展。所以,在1876年,日本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910年又迫使朝鲜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了朝鲜。总之,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向亚洲大陆扩张的第一步,与此同时日本完成了向帝国主义过渡。

三、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1、列强加大对亚非拉美国家的侵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更加加大了对亚非拉美国家的侵略,亚洲除了日本,非洲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以外,几乎都沦为了列强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保护国;拉美国家也基本上成为美国和英国经济的附庸。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由于资本主义统治和控制了世界绝大部份地区,所以,殖民体系形成,这也标志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的形成。这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造成的。

3、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A、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量的增加;B、有利于先进生产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推动世界整体的进步;C、有利于打破各地区的封闭而走向相互联系与交往;D、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侵略,造成了东方国家的长期落后。

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呈现出什么特点?

生:(议论)

师:(小结)各国经济都有飞跃式的发展;都实现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各国发展不平衡加剧,原先最先进的国家被后起的国家超过。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有什么共同的原因?

生:(议论)

师:(小结)统一的国内市场;直接采用新技术;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国家政治的相对稳定;政府积极发展经济的政策等。为什么同样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经济飞速发展,而俄国却明显落后?这说明了什么?

生:(议论)

师:(小结)两国所处的客观条件基本相同,但主观条件不一样。德国的国内环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农奴制残余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说明,只有主观和客观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后起国家的发展速度才可能超过发达国家。

思考练习:

二次工业革命范文6

[关键词] 技术革命 商业城市 影响

十八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迄今已完成三次大的技术革命。以蒸汽动力技术为主导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叶),使生产的技术方式机械化。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使生产的技术方式在机械化的基础上电气化。以电子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技术革命(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使生产的技术方式在机械化、电气化的基础上自动化。这三次技术革命直接影响了农业、工业、商业以及社会进程,尤其对对商业城市的地理分布、经济发展、历史意义、人口增长与分布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对商业城市的地理分布的影响

每次技术革命,由于技术革新被掌握及运用的地区差异,因而带动的商业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也有明显的地域性(表格)。

商业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工农业发展的地方,其商业的发展必然繁荣。因此,英国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技术革命的国家,也是商业城市繁荣发展最早的国家。而英国的伯明翰、伦敦、曼彻斯特等商业城市,其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资源的大量开采成就了这三座城市的繁荣发展。第二次技术革命,美国和德国能抓住机遇进行产品的革新,在煤铁、河湖附近建立工业基地,从而促进了商业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当时最著名的两大商业城市群:“美国五大湖城市群”和“德国鲁尔城市群”。第三次技术革命,日本抓住机遇迅猛崛起,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商业城市快速繁荣起来,太平洋沿海城市群,成为日本可以在经济上与美国、德国抗衡的地区。而美国和德国,由于老的工业部门造就的商业城市,出现很多如环境、就业、人口等问题,分别在西部和南部建立自己的新工业、发展了旧金山、慕尼黑等新的商业城市。

二、对商业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技术革命的推进,各商业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演变也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一次技术革命,英国的伯明翰、伦敦、曼彻斯特等三个城市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煤铁、纺织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到了第二次技术革命,英国没有再次抓住机遇进行产品革新,经济发展被美国、德国超越,商业城市同样遭到停滞不前的境遇,这个时期,美国的五大湖地区、德国的鲁尔地区相继出现了大批的经济迅猛发展的城市,商业活动也得到飞速发展,美国的匹兹堡,钢铁产量超过英国,成为当时的“钢都”,而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开始迅速发展,很快成为“汽车城”。第三次技术革命,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能通过新技术革新,很快地发展了本国的经济,从而发展起沿太平洋一带的经济发达的城市带,让世人瞩目。而此时的英国、德国、美国,商业城市也发生了变迁,如旧金山的“硅谷”,德国南部的电子工业城市慕尼黑,一些老的商业城市也在努力通过新城区的建设来发展自己。

三、对商业城市的历史意义的影响

作为历史上的技术革命造就的商业城市,其历史意义之深远可想而知。英国的伯明翰,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14世纪成为一个大镇,第一次技术革命后,由于附近发现煤矿,城市迅速发展起来,1889年才被列入英国城市名录,现在成为英国第二大商业城市,而伯明翰这个名字,成了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代名词,其市中心广场有詹姆斯・瓦特纪念碑。曼彻斯特,是英国的第三大城市,是城市重建的一个典范,人们可以从这里看到英国工业、商业的发展历史。现在,这里充满了电子气息,以电子、化工和印刷为中心,拥有重型机器、织布、炼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七百多种行业,不仅是英格兰西北部地区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商业和就业中心。曼彻斯特曾是技术革命的开路先锋。如今,它早已远离了那段“蒸汽和汗水”的岁月,反而跨进了打扮时髦、到处聚会寻欢的青春少年时。美国的芝加哥,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但她与历史上的技术革命更是密不可分。1833年才建立起的芝加哥市,从时间上来说,是第一次技术革命之后才建立的,而此时,正好是第二次技术革命萌芽的阶段。芝加哥正是抓住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钢铁、纺织、机械制造业。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几十万工人举行罢工,争取八小时工作日,取得了巨大胜利。五一国际劳动节即起源于此。美国的底特律,同样是一个历史还不到两百年的城市,其历史意义在于是世界的汽车制造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美国的“硅谷”旧金山、德国的“硅地”慕尼黑、日本的“硅岛”九州岛等这些第三次技术革命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则是电子工业的起源与发展的代表。

四、对商业城市的人口分布与增长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与分布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繁荣的商业城市往往是人口密集地。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第一次技术革命之后,人口增长逐渐加快。从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人口更是快速增长。因此,在这三次技术革命当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同样也是人口增长快速的地区。第一次技术革命期间,英国的人口集中在伯明翰、伦敦、曼彻斯特等城市,而美国还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人口稀少,经济发展落后。第二次技术革命之后,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经济、人口、商业都得到迅猛发展,尤其集中在城市密集的五大湖地区。至今,欧洲西部、美国五大湖区、日本沿太平洋地区,依然是人口密集之地。

五、对中国商业城市的影响

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当时中国随处在康乾盛世,但由于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对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极力排斥,导致西方国家很快强大起来,中国的经济却没有发生大的变动。中国没有抓住这次机遇,而一落千丈,最终成为列强的猎物,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时候,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出现。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来了。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都是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中国仍然是清朝封建统治,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入,清政府内外交困,战争也使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导致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加剧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1895年到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由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一千二百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原来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的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近代工业。但总体仍集中在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的通商口岸。在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束缚和压迫下,民族资本主发展步履维艰。

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当时的中国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没有发展技术革命的和平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维护独立、提高国际地位,在国际技术经济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把发展技术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对第三次技术革命采取了引进吸收的态度,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发射上天等,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围,缺乏正常的交流,再加上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一些错误,始终没有摆脱错误路线的束缚,技术革命也没能快速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带动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形成了上海、南京、长江三角洲的汽车、钢铁制造和石化工业中心;广州、深圳、珠江三角洲的电子制造工业中心等,这些工业中心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周围的一大批城市的商业、交通、人口等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人口密集之地。21世纪,以“环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的西南区域经济正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从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对商业城市发展的多重影响中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一个民族必须勇于学习和善于学习国外先进的成果,才能不断强大,谁抓住机遇,谁就强大。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重视技术,重视人才,重视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思想。其中提到: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我们西部地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利用技术和西部丰富的资源,推动西部区域经济的建设步伐,促进我国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宗绪:世界近代史[M].北京师大出版社,2004~7

[2]郑胜华 潘海颖:世界经济地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