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康复范例6篇

术后康复

术后康复范文1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4-3755-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喉癌由于肿瘤发生部位的特殊性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而且还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因此,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患者积极主动参与,针对喉癌术后患者特点实施康复护理,起到帮助和指导患者最大程度的自理和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均为男例,发病年龄41~76岁。其中全喉切除术10例,部分喉切除术3例。全组病例中喉癌手术伴颈淋巴结清扫术6例。

2 喉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特点

2.1 护理对象:喉部分或全部切除的患者,其生理功能障碍会出现的喉狭窄、颈部永久性气管造瘘、进食误咽、声音的改变、失音、失去大部分嗅觉功能等不同程度伤残和并发症,对医疗护理依赖性增强,是急需给予医学和护理干预的群体。

2.2 护理目的:首先要完成与一般护理相同的目的,即使患者减轻病痛和促进健康。此外还要预防残疾,减轻残疾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和活动能力,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2.3 护理内容:重视心理护理并使心理护理贯穿康复护理的始终。喉癌患者术后有其特殊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甚至精神、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康复医护人员应理解、同情患者,时刻掌握康复对象的心理动态,及时、耐心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强调自我护理及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在病情允许条件下,训练患者进行自理,即“自我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要进行必要的康复知识宣传,通过耐心地引导、鼓励和帮助,使他们掌握“自我护理”的技巧,从而部分地或全部地做到生活自理;强调功能训练,学习和掌握各有关功能训练技术。配合康复医师及其他康复技术人员对残疾者进行功能评价和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不同性质和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贯穿康复护理的始终。

3 喉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

3.1.1 解除患者术后心理压力:喉癌患者术后由于交流障碍、外表形象的改变、进食功能受到影响,自尊心受到削弱,因而属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所以有效的心理治疗对喉癌患者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减轻躯体功能障碍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影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接触患者,用真诚、和蔼的语言关心和体贴患者。要患者尽快摆脱不良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相信奇迹会在自己身上发生。安慰时应真诚热情,不能敷衍搪塞和哄骗。

3.1.2 术后不良心态的干预:对有气管造瘘口者,解释气管造瘘口的作用、重要性和护理方法,减轻其恐惧感。对焦虑者,主动接触患者,鼓励表达情感,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和温暖,正视现实并正确认识喉癌当前治疗效果和前景。对于预后悲观的喉切除者,讲解喉的生理、解剖、手术方式,告知半喉切除可以很快恢复发音功能;全喉切除者可以通过电子喉、安装发音管等恢复发音功能和语言交流能力。

3.1.3 争取患者家属及社会的支持:适时的安慰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消除顾虑。护理工作要为患者创造交流的机会,动员亲属给予患者精神及生活上的人力支持。指导患者要积极寻求支持,如参加肿瘤患者座谈会,并积极参加各种抗癌活动。让肿瘤患者,保持心态的乐观,情绪的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不但可以巩固疗效,同时也是临床治疗的继续,使其逐步回归社会有积极作用。

3.2 自我护理: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患者的潜能,协助患者完成独立的自我照顾。改变一切由护士代劳,患者缺乏主动参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的“替代护理”,为最大限度地让患者参与ADL活动,护士则最小量给予的帮助的“自我护理”,使患者逐步实现自我照顾,独立生活。喉全切除术患者将要终身带管或在颈部留下一永久性瘘口,因此不可能终身、永久性的得到“替代护理”。“自我护理”训练内容包括:很好地掌握自我护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饮食的注意事项,气管套管的清洁、消毒、取放及滴药,正确发声的练习方法,内套管的取放与清洁消毒,敷料的更换,瘘口小口罩的制作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如术后头2天,气管套内血性分泌物较多,应以吸痰为主,避免气道内分泌物刺激患者咳嗽诱发伤口出血、加剧伤口疼痛。第三天开始,向患者宣教早期自主排痰的好处,教会患者正确排痰方法,鼓励患者自主咳嗽。在患者坐起咳嗽间隙,教会家属正确扣背的方法;保持造瘘口清洁,进行造瘘口自我护理指导,教会患者定时刷洗气管内套管,学会消毒、安装;颈部造瘘后鼻腔正常加温、加湿、除尘功能消失,应防止肺内感染及气管内痰液浓缩或干痂堵塞,教会患者蒸汽吸入,向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以及佩带颈部护罩;无喉者颈部造瘘口和护罩与众不同,需自我修饰掩饰颈部;饮食上加强营养,多食含高蛋白、维生素,易吞咽、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畅通,忌食带碎屑、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呛咳。

3.3 贯穿康复护理始终的功能训练

3.3.1 吞咽功能训练:术后第四天,咽喉黏膜基本恢复,鼓励患者每隔3小时做3~5分钟的吞咽活动。吞咽时可将少量唾液缓缓下咽,这种早期活动帮助咽喉肌群提前恢复协调动作;单纯声带切除者,术后7天开始经口进食。部分喉切除或全喉切除者,术后10天开始进食训练:进食前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讲明经口进食是克服误咽,顺利拔除鼻饲管的必要过程,是重新建立喉括约肌功能不可缺少的步骤,然后,让患者取端坐位,头低30度下颌内收,反复练习吞咽方能成功。初次尝试经口进食时,由软食开始练起,如香蕉、软蛋糕、米粑等黏性容易形成食团的固体食物。嘱患者将食物充分咀嚼成团吞到舌根部时屏气,同时用食指堵住气管造瘘口,再将食物咽下并持续做几次吞咽动作,以使食物全部通过咽部。吞下一口应清理口腔1次。吞咽后嘱患者咳嗽,以咳出残留在咽部的食物残渣。应少量多餐,小口慢咽,最好给糊状饮食,禁用流质饮食,更不能先饮水。当固体食物吞咽成功后可逐渐练习流质饮食,待患者完全经口进食进水自如无呛咳时,方可拔出鼻饲管。

3.3.2 舌部运动训练:嘱患者张口,用舌尖舔下唇上唇,抵压硬腭部,每隔5分钟做1次,分别在早晨、中午、下午共做3次。

3.3.3 语言康复训练:让患者恢复喉的语言功能。根据发声学的基本原理,发现患者虽不能再维持正常的说话方式,但仍具有发音的能力,只是换一种发音的方式。食管发音训练:术后7~ 10天鼓励患者堵管说话,以食管语言代替正常语言,其原理是将咽下的空气,由食管冲出,以环咽肌作为声门。经咽部和口腔涮节,发出有效的声音,然后经咽腔、口腔、舌齿、唇、鼻腔等参与呈现语音声。先发“a、o、u”音,以后数数,最后讲话,一般白天练习,开始每天l~2次以后逐渐增加。食管发音无呛咳的忧虑,但对大多数患者需系统的特别训练才能逐步掌握。发音装置使用训练:开始主要教加压呼气,在教加压呼气的同时用手堵住气管口,使气流通过发音装置进入下咽部而发音。堵气管要做到严密而不漏气,又不至因用力过大使食管段变形妨碍瓣膜的开启和气流的通过,反复训练,可找出最佳发音状态和气流控制瓣膜开关。如安装Blom―Singer发音器,能获得较好的发音功能,但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误吸,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脱管。还有就是电子喉和人工喉。电子喉用简单的电子装置贴在无喉者左颈或颏部,使声音从口腔发出,是无喉者非手术发声最简单易学的良好方法。人工喉是将呼出气流引出,冲击橡皮膜使之振动发音,这种声音从口腔传出。

4 讨论

术后康复范文2

第一,应当明确告诉患者及其配偶,是哺乳器官而非性器官,也不是惟一的性敏感区,的切除不会影响。虽然在现代人眼中,丰满的能够体现出女性特有的线条美,但为了生命牺牲应该是明智的。何况,女性美除了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外,心灵、风度、气质、性格、知识等内在的美,完全可以弥补前两者的不足。

第二,男性的错误认识也影响着女性的性康复。比如有的男子看到妻子只有一只时感到别扭,甚至连健侧的也不愿意触碰,夫妇双方接触时,只有缺憾没有激情。还有一些非常看重荣誉的男子,病前妻子娇好的容貌和曲线使他在别人面前充满自豪,而术后认为妻子形象的改变有损于他做丈夫的自尊,虽然大多数夫妻不会为此而离异,但这在心理上给他们的压抑,在不同程度上会妨碍女性的性康复,影响夫妻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所以,妻子乳腺癌术后的性康复,也与丈夫有关。

第三,指导患者消除下述疑问:

1、过性生活会传染癌症吗?乳腺癌术后是否有癌细胞残留?性生活时接触患者患侧胸部,是否会染上癌症?是许多患者及其配偶关心的问题。癌症没有传染性,即使是局部有癌细胞残留,也不会传染给配偶。

2、性生活是否会导致乳腺癌的复发?我们说,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确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人类性活动对雌激素的分泌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证据有:妇女的月经周期主要受雌激素等的控制,但很少有女性因性生活而改变月经周期,单身女性与已婚女性的月经周期并无明显不同,说明雌激素的分泌是较为恒定的,它并不为性生活所左右;人类在性生活过程中,参与活动的主要是大脑皮质、神经、血管以及生殖器官,激素并不直接参与,绝经后的女性仍有。此外,女性后血中的雌激素或雄激素水平并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说性活动促进乳腺癌复发是没有根据的。实际上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保持适当的性生活只会有益,不会有害。

3、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人是否还会有和?三苯氧胺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最常使用的药物,它本身属于作用较弱的雌激素,对绝经前女性的和影响不大,对绝经后女性,反而可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分泌,缓解阴道干燥,实际上有利于性生活;长期使用雄激素者,可能因出现男性性征而在心理上影响病人的和;孕激素治疗一般不会影响。

4、性生活中胸部疼痛如何解决?根治术后覆盖在患者肋骨上面的只是薄薄一层皮肤;男上位时,男方的压力会引起女方患侧胸部疼痛,这可用采取女上位或侧位姿势解决。

术后康复范文3

注意事项

1.  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要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以消退至原来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在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肌腱。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术后1-2天:

(1)       术后患肢加压包扎,并注意抬高。术后即刻给予冰敷。

(2)       开始活动足跖、踝关节;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5分/组,1小时。(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3)       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紧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4)       腘肌腱(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于足跟处垫枕,患腿用力下压,使大腿后侧肌肉绷紧及放松。要求同上,大于500次/每日。

(5)       开始尝试直抬腿—伸膝后直抬腿高至足跟离床15cm处,保持至力竭。10次/组,2-3组/日(练习时切口处的疼痛属正常现象,应予于耐受。)

(6)       大腿内侧肌群练习:大腿之间放一枕头,两大腿用力夹。要求同上,大于500次/每日。

术后2天-2周:

(7)       继续上述3、4、5、6项练习。出院后,每3-5天到就近医疗单位清洁伤口,更换伤口敷料,两周伤口愈合。

(8)       不负重主动屈伸膝关节,范围在0-90º之间, 屈伸时应保持大腿肌肉紧张缓慢练习。膝关节伸直至15º时,应尽量保持大腿肌肉紧张度,至完全伸直至0º。应避免过度弯曲膝关节(例如如厕时尽量使用马桶而不要使用蹲式)。

(9)       可扶拐行走,逐渐增加患肢负重,在疼痛可以耐受的情况下自脚尖点地行走到患足完全着地。2周后可去拐完全负重行走。应避免上下楼梯、爬山、走斜坡等行为。行走时可戴护膝保护关节。

(10)   此阶段如有关节肿胀、切口处的疼痛属正常现象,如有肿胀,可在锻炼后抬高患肢,冰敷10-20分钟。

术后2-4周

(11)   继续上述3、4、5、6项练习。

(12)   负重行走应注意步态,紧记不要跛行,如仍有疼痛应避免上下楼梯、爬山、走斜坡等行为。可在感觉良好的情况下,练习走斜坡,上下楼梯应尽量减少患肢单腿负重。

(13)   逐渐增加不负重情况下主动屈膝角度,至120º止。可站立位扶桌、椅、床头等行下蹲运动,逐渐增加角度,到达屈膝90º即可。

(14)   行走、下蹲锻炼时戴护膝保护。此阶段如有关节肿胀属正常现象,如有肿胀,可在锻炼后抬高患肢,冰敷10-20分钟。

术后4-8周

(15)   大腿前侧肌群等张练习:小腿绑沙袋,主动屈伸膝关节。沙袋重量可从3kg增加到7kg。8-12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90秒至疲劳为止。

(16)   大腿内侧肌群等张练习:练习大腿内收抗阻:站立位用患侧大腿内侧推移重物,如重量在5kg内的凳子等。此项练习应在医生指导后进行。次数同上。

(17)   上述两项如有可能,可在健身房相关器械上练习,但应注意重量与正常人健身锻炼不同。

(18)   行走逐渐恢复至正常,并可尝试上下楼梯时患侧单腿负重。如位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应尽量避免上下楼梯。

术后8周以后:

(19)   继续15、16项练习,至最大重量7kg、5kg。争取达到原萎缩肌肉恢复至正常水平。

术后康复范文4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指导;康复训练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76-01

通过膝关节转换术可有效去除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恢复患者膝关节的正常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但是要想达到真正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目的,必须在术后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本案选取了30例于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在术后对其实施了一系列的康复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案3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有21例男性,9例女性,其年龄处21-76岁,平均年龄为56.5岁;共有45个膝关节行置换术,其中15例行单膝置换,15例行双膝置换术。术后所有患者膝关节疼痛显著缓解,畸形也得以纠正,可上下楼梯并进行行走。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置换术且由同一组人员完成。

2 结 果

术后2周内拆线出院,经检查,所有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均能达0°,28例患者屈膝度超过110°,2例患者屈膝度处85°到100°,均未发生感染。术后随访3个月到24个月,除1例患者存在5°屈曲挛缩外,其余患者膝关节均可完全伸直,25例患者的平均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超过120°。术后6个月内,所有患者膝关节处的不适感基本消失,能参与日常工作及社会活动。

3 康复指导

3.1 早期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主要是为了使患者了解训练的内容,核心是将患者的患肢肌力进行提高,同时也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尤其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预防水肿,患肢远端要比心脏水平高,可将下肢垫高20°到30°;另患肢近端要比心脏水平低;踝关节背屈曲度保持90°,使足跟悬空,防止其受压[2]。术后要对患者生命体征及刀口的渗血情况进行严重观察。除此之外还要给予患者心理指导,了解其每日康复锻炼情况,以制定一套适合患者的康复计划。同时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其家属能参与到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当中来,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提高了锻炼的效果。

3.2 恢复期康复训练 恢复期的康复训练可始于手术后3天,包括利用CPM进行髋膝关节的锻炼、弯腿练习、主动膝关节的屈伸锻炼以及伸展滞缺和屈曲受限时的膝关节锻炼[3]。恢复期康复训练每两天进行一次。利用CPM帮助其锻炼髋膝关节的过程当中,初次屈伸度可为0-30°,每日增加10°,术后两周之后要维持在120°左右,每日进行2次,每次锻炼时间为30分钟。由快到慢,先锻炼患者无痛区,接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往其他范围扩散。弯腿练习可于床侧开始进行,让患者坐在床边利用重力将其患肢垂于床下,这样就可使患肢保持90°,接着利用健腿后压患肢,以加大屈膝的角度。主动膝关节屈伸锻炼主要是为了恢复股四头肌及腓肠肌功能,可利用CPM或是在体疗师的帮助下进行。若患者存在伸展滞缺或是屈曲时受限则可利用手法推拿进行矫正,以使其膝关节能伸直并将屈曲度增加到90°以上。

3.3 愈合期康复训练 愈合期的康复训练可于手术2周后开始实施,其包括以下三步:第一,习步架站立练习。进行此步时还需利用石膏托以将患者患肢进行固定支持,同时借助习步架开始站立练习,以为下一步站立行走奠定基础。因患者患肢关节尚不稳定,其肌肉力量较弱,因此在站立时其患肢主要靠患者的主观感知来实现。第二,习步架步态训练。让患者用手将把手握好,保持身体站立,眼光向前,先将习步架向前移动,接着移动健腿,然后再拉动患肢移动。第三,双腋杖三点步行。三点式步态是一种移动较为快速的步态训练法,其比较适用于只有一侧下肢功能非正常且臂力强的患者。训练时让患者拄双拐使其健肢与患肢交行走,每次训练时间保持在10-20分钟,每天进行2次,待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可逐渐增加训练量。

3.4 出院时的康复指导 出院前要为患者制定适当的出院后康复训练计划,以方便患者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在患者出院前先要教会患者及其家属相应的训练方法,并让其多练习,同时还要结合运动全身关节,如散步或是让患者上下楼等。另外还要注意指导患者饮食及生活起居,保持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同时还要补充碳水化合物。

4 讨 论

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有效治疗解除患者膝关节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障碍的重要方法之一[4]。通过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畸形得以有效矫正且能保持长期的稳定性,但是在整个患者的康复过程当中,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则是必不可少的。

在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可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同时还可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医师及护士都要注意将治疗、护理与康复三者结合,不但要注重外科手术的实施,而且还要重视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尤其是康复指导,要将康复指导作为整个护理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尽早介入康复训练,以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患者在术后产生并发症或出现后遗症,以使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都能得到康复[5]。要注意的是在实施康复训练的计划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正确的康复指导,让患者在其身体能接受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坚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康复指导原则,给予患者康复的自信心,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调节,以真正达到帮助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霞.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20例的康复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35).

[2] 李佰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指导[J].吉林医学,2011(20).

[3] 张龙英.全膝关节置换术38例的功能锻炼及指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

术后康复范文5

【关键词】肝移植;术后;胃肠功能;健康教育

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最有效的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获得认可[1]。但是受到手术创伤性以及患者的身体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比较高,肝移植术后的患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腹胀,腹胀并发症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导致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进度受到影响所引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3]。手术牵拉、腹腔积液、粘连情况、物的使用以及手术时间长等因素都会导致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时间过久,除了会造成肠粘连肠梗阻以外,还容易发生胃肠黏膜的应激性病变,肠内压力增大,菌群移位,导致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4],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威胁生命。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尽早恢复胃肠功能,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肝移植术后的患者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能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早日康复[5]。对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肝胆外科的42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42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为观察组,对2组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胆外科肝移植术后患者42例为对照组,男35例,女7例;年龄33~69岁;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19例,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3例,原发性肝癌18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肝移植术后患者42例为观察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37~70岁;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13例,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2例,原发性肝癌24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2组患者麻醉方式为全麻,术后均使用镇痛泵镇痛,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首次接受肝移植患者;知情同意。

1.2.2排除标准:多次肝移植手术;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术后认知障碍及精神异常、肢体瘫痪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肝移植术后的患者均接受护士提供的常规护理,包括日常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引流管护理、用药护理等并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针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因素,为患者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并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早期活动教育及饮食教育三方面干预。

1.3.1心理健康教育:肝移植术后的患者,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治疗以及康复[6]。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焦虑紧张,担心术后自己的身体不能康复。经常在焦虑状态中的人群,其抵抗力降低和患胃肠功能紊乱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减轻患者这些负面的情绪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恢复是有积极作用的,因此,有效的健康干预对胃肠功能紊乱的心理状态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7],对肝移植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术后多与患者沟通,耐心听取患者的感受,进行肝移植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指导,提供肝移植术后患者们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我科建立了一个肝友俱乐部,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让肝移植术后的患者现身说法,鼓励患者们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消除负面的心理情绪。并鼓励家属与患者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家属的积极与重视,也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1.3.2早期活动教育: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术后早期活动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8]。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胃肠功能及膀胱功能的恢复。①全麻术后患者清醒即可给予低坡半卧位,上身抬高30°,可避免腹腔的感染,同时还可以减轻伤口的张力,减轻疼痛。嘱患者握拳、曲肘、抬高,活动上肢,10min/次,每天2次。②术后建立翻身卡,每1~2小时翻身1次,还可以预防压疮。③术后第2天可在床上坐起,每天2~3次,10min/次;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床上活动,做呼吸操每天2次,上午1次,下午1次,进行双上肢伸展运动,双下肢屈曲,伸展,勾脚尖,既能促进肠肌蠕动功能恢复,还可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④术后第5天可扶着在床旁站立、术后第6天可下床行走活动,鼓励患者下床,自行上厕所,在病区楼道散步,以不感觉劳累为宜,早期下床活动的主要意义在于可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

1.3.3饮食教育: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经口进食能促进肠蠕动,利于胃肠功能恢复,早期排气排便,尽早拔除胃管,可减少管路留置的时间和感染的发生。为患者制定合理饮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身对食物的偏好,制定良好的饮食方式,同时合理制备膳食,促使患者疾病更好恢复。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后第2天指导患者先少量饮水,如无呛咳,腹胀等不适,第3天可给予流食、如米粥、菜汤等少量多餐,每天可分为5~6次进餐,每次量为平时的1/3,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如面条、蒸鸡蛋羹,严密观察进食后反应,询问患者有无腹胀等不适,注意营养指导,多选择高纤维食物、水果、蔬菜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不可食未熟的食品、野生类食品、酸奶,以免引起排异反应。

1.4观察指标记录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观察术后患者腹胀情况。设计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分别在患者术后第1天和出院前1天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调查,采用我院自行设计问卷,包括饮食、活动、用药、引流管护理,伤口等问题,每个问题为10分,共10个问题,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掌握,80~90分为基本掌握,60~80分为部分掌握,60分以下为未掌握。

1.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总掌握率为92.86%,对照组为64.29%,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患者腹胀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腹胀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腹胀评分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

3讨论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由于肝移植手术复杂,时间比较长,内脏受到一定的牵拉作用,手术的时间越长,患者术后出现腹胀并发症的概率就越高[9,10]。另外物的使用会阻断交感神经的传导,因此胃肠功能就会发生紊乱,使胃肠道的蠕动受到抑制,因此患者术后的肠胃功能的恢复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此外,腹腔积液以及粘连情况的出现也会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11]。由于上述情况,使得肝移植手术术后胃肠功能容易受到抑制,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从而影响患者切口愈合及身体的康复[12]。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的传播和行为的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概念,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也是临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或并发症,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生存的质量,增进患者的应对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13]。以此为依据,我们针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从心理、饮食、活动方面对患者采取宣传教育和个别示范等形式,分阶段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多地了解肝移植相关知识及其康复方法,减轻了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负担,有效地提高了肝移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肝移植术后尽早使胃肠功能恢复,能够降低术后肠粘连、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及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科学地对肝移植术后患者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促进肠内容物的排出[14]。为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胃肠功能恢复的关键,也可有效地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中给予计划地、有针对性地从饮食、心理及早期活动方面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早期康复知识,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及早日康复。在本组分析中主要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对肝移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效果。在患者未接受健康教育之前,患者对肝移植术后注意事项了解很少,基本知识掌握很少,本研究结果同样能够看出这一点,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未开展健康教育干预之前患者知识掌握率为64.29%,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对患者开展系统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改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提高依从性。经过健康教育干预,本研究结果中看出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健康教育干预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结果中,出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缩短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肝移植术后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知识掌握情况,尽早恢复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由于受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经济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使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今后要考虑这些方面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人群做相应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我们的护理干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受器官捐献的例数影响,样本量不够大,也使得本研究受到一定影响。综上所述,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及腹胀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均有明显降低,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健康教育对改善肝移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故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效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及早日康复,提高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罗盛淑.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

2:297-299.2豆秋江,陈公云,叶海丹,等.老年患者肝移植术后非感染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8:2754-2756.

3展淑敏,石英,易建华.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胀的原因及护理干预.全科护理,2011,7:589-590.

4唐桂香,谭李军,韦秀佳.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肝癌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护理研究,2016,2:448-450.

5凌宾芳,张云辉,吴尧.肝移植手术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需求调查.护理杂志,2013,30:4-6.

6杨晓娟,Orem自理理论对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心理状态与预后的影响.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6:65-67.

7孙灵敏,牛听慧,马艳玲.舒适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尽早恢复中的作用及效果.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31.

8尹秀芬,尹旭明,谭李军,等.芒硝外敷在肝移植术后腹胀中的应用.临床护理杂志,2012,6:20-21.

9杨晓.肝移植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护理体会.现代养生,2016,11:33.

10叶海丹,芮丽涵,廖昌贵,等.不同下床活动时间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2016,15:36-39.

11沈娟月,俞耀军.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54-157.

术后康复范文6

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施腹腔镜手术患者100名,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术后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术后六小时施康复操锻炼,对照组无其他特殊处理。对比观察两组因二氧化碳气体引起的肩背、膈肌疼痛以及因肠胃功能紊乱现象。

结果:观察组术后非切口疼痛症状,疼痛持续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康复操对减轻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因二氧化碳气体引起的肩背、膈肌疼痛以及因肠胃功能紊乱现象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康复操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应用

3讨论

腹腔镜手术术后出现非切口疼痛的症状比较多见,但目前尚不明确其确切的发生机制,医学界上普遍认为与腹腔镜手术前要进行肠道准备以及术中需要使用二氧化碳气体协助手术有关。由于术中腹腔压力升高,膈肌上抬牵拉神经引发疼痛。术后残留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能够刺激腹膜的物质,腹气会引起内在腹膜暂时缺血,加上手术本身伤口残留的血液与腹气在腹膜处产生反应,较容易引发炎症,出现持续性疼痛。针对此类情况,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药物镇痛方法,但所用药物价格昂贵,副作用也较多,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不利于临床推广。

我院结合腹腔镜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编制了康复操术后康复治疗。康复操操作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呼吸、翻身和腹部运动促进体内二氧化碳气体的排出,有效适当地锻炼胸大肌和腹部肌肉,增强创口周围的血液循环能力。上肢以及下肢的运动能有效地增强四肢血液循环,避免肌肉内的乳酸出现堆积,减缓康复,进而实现减缓疼痛和调顺五脏六腑的功能。康复操从病人自理的角度出发,结合责任护理人员的实际指导,把康复护理从被动的局面转为主动。整套动作根据人体科学解剖学原理编制,简单易学,符合术后人员的体能要求,在实践中效果显著,深受患者欢迎,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伍春兰,龙隽,郑小青,等.功能康复操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临床效果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1-3

[2]徐公元,程翔,陈勤广,等.腹腔内给药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J].现代医院,2007,7(5):64-65

[3]温美珍,赖小娟,伍春兰,邓晓云等.配乐康复操预防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8,15(5):52-53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71-01

腹腔镜手术创面小、效果好,手术过程痛楚小,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缩短病人的恢复期,是近年以来发展迅速的手术项目,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但是由于手术前期要进行的肠道准备,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对术后胃肠道功能从抑制到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加上腹腔镜术中所使用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对腹腔脏器和腹壁造成牵拉。据统计有接近四成的患者手术清醒后会出现肩部、膈肌以及腹部的胀痛,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现象。此类非切口术后引起的痛苦比例远比切口疼痛要大,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康复健康。文章收集了自2012年11月-2013年2月于我院施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参与康复操治疗的具体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00名,均为患者自愿参与治疗研究。病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9.1岁;不孕症25例,异位妊娠14例,盆腔炎4,附件肿块6例,取出异位盆腹腔的节育器1例。对照组50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28.9岁;不孕症23例,异位妊娠15例,盆腔炎3例,附件肿块7例,取出异位盆腹腔的节育器2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心、肝、肺、肾疾病。两组在年龄和其他一般资料上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两组在术中二氧化碳气腹时间及压力、麻药使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等情况差异对比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施腹腔镜手术时均采用二氧化碳作腹腔膨胀介质,术毕返回病房后均施术后常规护理,密切监护患者术后各项生命体征,给予持续的少量给氧。观察组基于常规合理的基础,患者手术清醒后(一般为6个小时后)在责任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康复操康复练习。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麻醉清醒后进行床上的简单活动和早期的下床锻炼。

1.3康复操操作方法。康复操总共分为四个步骤,:①上肢运动:未静脉输液的手进行握拳,松拳,反复5次;屈伸肘关节各5次;上举肩关节至床头各5次,侧伸肩关节各5次。②下肢运动:屈伸左右膝关节5次,上抬双下肢5次。③翻身运动:未输液的手捂住腹部小切口位置,左右翻身各5次。④腹部运动:双手放在腹部顺时针按摩腹部5次。运动每两小时进行一次,直到排气为止。

上一篇新春

下一篇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