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时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西安事变时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西安事变时间

西安事变时间范文1

【关键词】提示器 VGA 滚动模式 软件功能

目前,字幕提示器系统使用率越来越高,主要应用在电视播音主持,专家演讲,报告人作报告等方面,极大减轻了了主持人、报告人的记忆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字幕提示器一同专用性较强,设备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应用环境的进一步扩展和系统的普及应用。很多情况下,字幕提示器使用的功能相对简单,比如:会议中报告人只需要按照提示器系统显示内容宣读,专用的字幕提示器就显得大材小用,资源浪费。这种情况,如何降低系统成本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为简化系统机构,降低提示器系统成本,特提出一种简便的字幕提示器系统实现方案。

1 硬件组成和结构

简便字幕提示器系统主要由PC电脑(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和平板电视等硬件组成,系统将电脑的扩展屏输出到VGA分配器,再由分配器输出VGA视频线将三者连接成系统。其中,笔记本电脑供操作人员使用,操作员根据报告人宣读内容控制讲稿提示的进度;液晶屏幕布置在讲台桌面,平板电视部署在会场地面,同时供报告人宣读报告使用,且两者互相备份,以防止特殊情况发生,提高系统安全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

系统也可由台式电脑代替笔记本,系统结构类似,但需要将台式机视频输连接至VGA分配器,同时由分配器为操作员提供显示器;液晶平板电视也可由投影仪代替,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2 文字滚动模式

提示器文字采用由下向上滚动方式,显示在屏幕上,供报告人使用。滚动时按照不同的工作模式(显示进度不同)分为两种:按标点滚动和按行滚动,滚动速度快慢可以设置。同时在界面右下角提供页码显示,显示当前在读文字在实际报告文稿的页码;左下角提供总体百分比显示,显示报告文稿已宣读内容所占全文的百分比例。

2.1 按标点滚动模式

文字滚动过程中,按照标点符号进行读取文字和暂停滚动操作。按照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用法,使用点号作为停顿符号,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句号、叹号和问号)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冒号和分号)两类。点击空格键,提示文字会选择下一个停顿符号之间的文字,进行变色处理,以便确定进度。

滚动时,已读行文字、当前行文字、未读行文字的颜色及字体等等属性均能进行灵活设置,便于报告人使用。按标点滚动模式提示界面如图2所示。

2.2 按行滚动模式

按行滚动模式,按照事先设定好的已读行数、未读行数进行变色显示,供报告人使用。程序由空格键控制,文本的滚动行会先变成当前行,超过当前行数值时,滚动行中的各行就会依据之前进入当前行状态时的先后顺序依次变为已读行;而同时,在当前行之下的未读行又会变为新的当前行。当已读行的行数超过已读行数值时,已读行也会依据先后顺序依次从屏幕上方滚出屏幕显示范围,如此循环实现按行滚动模式的操作。

滚动时,已读行文字、当前行文字、未读行文字的颜色及字体等等属性均能进行灵活设置,便于报告人使用。按行滚动模式提示界面如图3所示。

2.3 滚动模式的切换

按标点滚动模式和按行滚动模式切换,在配置页面(按Ctrl+S呼出),选“按标点滚动”或“按行滚动”模式,点击【确定】按钮,可实现“按标点滚动”和“按行滚动”模式切换。程序会将修改后的模式记做默认模式,下次进入程序时默认选择。

3 软件功能设置

当点击程序,选择要运行的记事本文档后,文档加载过程中会出现读取进度条,读取速度依文档大小决定。

软件在实现人性化地文字提示功能的同时,也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全面的设置功能和友好的设置界面,灵活的对软件功能进行设置,以便为报告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软件功能设置界面如图4所示。

3.1 提示界面设置

(1)坐标:更改程序在非全屏状态下框体所处的位置,默认坐标位置(0,0)为显示器的左上角。

(2)宽高:调整程序运行时的分辨率,输入和桌面相同的分辨率后可实现程序全屏效果。

(3)边界:调整程序运行时文本距离程序边框的距离。

(4)行高:对文本中行与行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3.2 显示格式设置

(1)字体大小:改变文本中字体的大小,可以点击【匹配】按钮进行自适应,获得合适的字体大小。

(2)对齐方式:对文本的对齐方式进行修改,一般默认为“左对齐”,符合通常的阅读习惯。

(3)背景、前景:更改程序的背景颜色与前景颜色,背景颜色为滚动时的背景色彩,前景色为除去已读与未读行以外行字体的颜色。

(4)字体属性:设置字体名称、颜色、是否加粗、是否下划线等等属性。

(5)每行字数:设置每行字数,在设置完“屏宽”与“字体大小”两个属性后就可以点击【匹配】按钮自适应合适的每行字数。

3.3 滚动模式设置

3.3.1 按标点滚动设置

(1)已读颜色:设置已读行的颜色。

(2)当前行颜色:设置当前行的颜色。

(3)已读显示最大行:设置最多的已读行数。

(4)滚动符号数:设置向前滚动时读取并停顿的符号数,默认为1个。

(5)滚动速度:设置按标点滚动时文本滚动速度。

3.3.2 按行滚动设置

(1)已读颜色:设置已读行的颜色。

(2)已读显示行数:设置最多的已读行数。

(3)当前行颜色:设置当前行的颜色。

(4)当前显示行数:设置最多能显示的当前行数。

(5)滚动速度:设置按行滚动时文本滚动速度。

3.4 页码设置

(1)页码高/宽度:设置页码提示的高度与宽度。

(2)背景颜色:设置页码框内的背景颜色。

(3)是否透明:隐藏页码的“背景颜色”。

(4)前景颜色:设置页码的颜色。

(5)边框颜色:设置页码边框的颜色。

(6)边框宽度:设置页码显示的边框的粗细宽度。

(7)字体名称:设置页码的字体。

(8)字体大小:设置页码的大小。

(9)是否加粗/显示:设置页码是否加粗/显示。

3.5 百分比设置

(1)提示宽/高度:设置文本提示框的宽/高度。

(2)背景颜色:设置文本提示框内的颜色。

(3)是否透明:隐藏文本提示的文本提示框。

(4)前景颜色:设置文本提示的字体颜色。

(5)边框颜色:设置文本提示框的颜色。

(6)边框宽度:设置文本提示框的宽度。

(7)字体名称:设置文本提示的字体。

(8)字体大小:设置文本提示的字体大小。

(9)是否加粗/显示:设置文本提示的加粗/显示。

3.6 设置界面按键功能

(1)重新加载文件:重新加载文本文件,可以选择与之前不同的文本进行滚动。

(2)确定:设置各项属性时点击【确定】按钮以保存更改结果。

(3)取消:设置各项属性时点击【取消】按钮将不会保存更改结果。

(4)改速度:两种滚动模式中在滚动时都可以点击【改速度】按钮来实时更改滚动速度。

3.7 滚动界面按键功能

(1) Ctr+S:屏幕配置页面。

(2) Ctr+R:重新开始。

(3) Ctr+E:退出提示器程序。

(4) 空格键:在按标点滚动模式下,寻找下一个停顿符号;在按行滚动模式下,实现暂停/继续操作。

4 结论

本文讨论了一种简单的字幕提示器系统的实现方案,并对软件设计和软件功能进行科深入的讨论。能够实现小规模、低成本的字幕提示器系统,满足一定的使用需求;同时,系统的功能还需要加强,界面还可以更加美观,系统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畅应云,白玉明.主持人字幕提示系统的简易实现[J].大众科技,2005,(3):44-45.

[2]刘凯.字幕提示器软件研发关键技术的攻克[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8,(6):53-55.

作者简介

谢克峰(1981-),男,河北省任丘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学位。现为人民大会堂管理局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和网络运维、电子会议系统研发维护。

王泽岩(1991-),男,北京市房山区人。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现为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子会议系统研发维护 。

西安事变时间范文2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安装调试;关键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现代信息化进程逐渐加快,智能化变电站出现在电网工程项目当中。智能化变电站运用现代信息科技,实现全站数字信息化,提升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同时,随着电网用电负荷以及质量水平的提升,变电站扩展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扩建当中的各项具体内容的调试成为重要内容,实现智能化变电站扩展调试技术的具体分析,对于智能化变电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智能化变电站的概念及其特点

1、智能化变电站的概念

智能化变电站采用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通过对全站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为发展基础,实现自动信息监测以及保护功能,弥补传统变电站的缺陷,实现了传统变电站的变革,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延伸,以信息化平台为变革基础,实现全站信息化互动形式的发展。传统变电站当中的各个子系统是信息孤岛,各个信息平台之间缺乏联系,导致信息化互动形式不强。通过现代信息化形式的逐渐发展,以及IEC61850统一标准的应用,使得变电站各个系统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形式。

2、智能化变电站的特点以及特殊性

2.1智能化变电站的主要特点。

2.1.1一次设备智能化:随着光学以及电子学原理的各种设备仪器的使用,常规模拟信号以及控制电缆逐渐地转化成信号以及光纤控制,并且智能化实际运行过程中采用数字通信信号。现场采集数据以及状态信息能够实现全站范围内共享。

2.1.2全站信息数字化:对变电站实现一、二次设备进行实际控制,能够实现信号通信过程的双向性。通过变电站内信息进行实际管理,保证全站信息传输过程数字化。

2.1.3信息标准化:IEC61850标准的统一制定,实现全站信息共享。保证全站信息传播准确性,并通过统一方式,实现各个系统孤岛之间进行联系,保证站内信息的集中获取。

2.1.4应用互动化:主要体现在变电站之间的相互联系上,实现全站内数据连接。同时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同样应该建立联系,实现中心站与受控站之间的联络,对于用户的反馈信息应该及时处理。

2.2智能化变电站扩建特殊性。

2.2.1联动性:每扩建一个新间隔,SCD文件都需要进行修改,并针对该文件相应的智能装置进行重新配置。在已经投运的故障录波器、网络报文分析仪以及母

线保护等与新建相关的智能装置都需要考虑此特点。

2.2.2依赖性:现场二次电缆回路验证完毕后,需等待后台集成SCD(变电站配置描述),而SCD文件的集成需要相应保护装置、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的配置文件,且现场装置版本并不固定为最新版本,厂家进场后可能需要进行升级,这使得调试工作进度更依赖于厂家,因此需要对各厂家进行提前控制,统一时间到现场进行SCD的集成和组网工作。

2.2.3一致性:如运行间隔母线保护停运后,应该对其配置进行备份,记录保护各个支路的电流数值以及相位、刀闸位置等信息,将新配置下装后,与记录信息核对保持一致,在调试过程中,需根据具体问题制定及时解决的对策。

二、智能化变电站扩建遇到的问题以及安全措施

1、智能化变电站扩建遇到的问题

1.1接火问题:对于交直流接火以及运行屏内接线1应该主要由运行方专业班组进行实际接线操作,禁止盲目私接。

1.2 运行屏柜问题:首先对二次线进行核对,保证其准确性,再与运行方保护班组进行二次回路的检查,如通流、通压、启动失灵和闭锁重合闸等,并及时做好安措。试验过程中二次线禁止接入运行屏,并且运行屏保护装置由保护班组进传动试验。

1.3 遥控操作问题:在进行新间隔遥控操作前,需要相关班组人员对其余间隔测控装置进行隔离安措,全部转至就地状态,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4 母差传动问题:传动试验由运行方保护班组完成,为了避免误传运行间隔,需要对运行间隔直跳光纤进行隔离安措,并做好记录,传动结束后以此恢复,并检查各间隔智能终端有无报警,确保链路正常。

2、智能化变电站扩建安全措施

在进行变电站扩建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下安全措施,保证扩建过程中安全性的有效提升:严格执行作业票程序,禁止无票作业;针对工作地点、带电部位、停电部位、安全事项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交底;一次设备试验过程中需要保证接地线良好,明确接地端以及设备端的先后顺序;避免交叉作业,禁止吊臂下作业;运行变电站当中禁止打伞,避免雨中作业;梯子使用绝缘梯,进行搬运过程中应横向搬运;做好运行设备二次线安全措施并记录等。通过上述安全措施,保证智能化变电站运行安全性。

三、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

1、主变压器的安装

作为变电站系统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变压器安装质量好坏将对整个变电站能否安全运行有着直接作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安装主变压器时必须严格地以相关的安装规范作为操作依据,而且在安装之前,必须通读主变压器设备安装说明书,从而确保编制的主变压器设备安装技术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主变压器的安装。

2、室外高压隔离开关的安装

在安装室外高压隔离开关设备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首先全面检查设备内部的组件,以保证绝缘子的固定及瓷件完好,同时确定两个开关之间的距离误差保持在 10mm 以内,并确保安装高压隔离开关时保持杆位在同一水平线上,并将误差控制在2mm之内。其次,需要将绝缘子固定在支柱上,并保证三相V 型夹角具有一致性,位于同一侧的瓷柱在安装时应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另外,开关的三相触头与主触头应该同时与其他设备进行接触,并将两者的相位差控制在 5mm 之内,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开关触头表面的平整度,以及开关两侧的压力也

要保持一致。完成导电部分的安装后,利用 10mm×0.05mm 塞尺可能会出现难以塞进去的情况,此时需要对其作出相应的调试,完成调试后将其进行固定。

3、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

在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中应选择具有较强的功能性与自动化功能的 DWZT 变电无功自动调节装置设备,由于其内部功能性较多,因此对其安装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WZT 变电无功自动调节装置设备在安装时所应用的电容器重量应保持在4.3吨左右,并将设备组高控制在3.2m以下,并在设备运输过程中合理控制设备的倾斜程度,一般来说不能超过 15 度,但由于电容器的门框高度在 2.5m,因而给电容器进入室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解决办法。

四、智能变电站安装调试关键技术分析

1、变压器的安装调试

变压器安装调试是变电站的核心部分,安装之前一定要检查相关证件是否齐全,并且认真检查外观是否有机械损伤和漏油现象,保证变压器能够长时间运行。安装调试过程中要注意高低压侧方向,装有气体继电器的变压器气流方向和高低压进线保持一定坡度,通常为 1%-2%,确保变压器基础和轨道相互吻合。装设高低压母线的时候,保证母线中心线和套管中心线重合,并且采用同时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变压器安装完成之后,应该进行调试试验:空载调试和负载调试,检查相关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此外,还应该进行绝缘测试,保证变压器正常运行,不会出现漏电情况。

2、互感器的安装调试

互感器包括两种: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其中电流互感器安装调试过程中要保持电流互感器不会处于断路状态,而电压互感器不会处于短路状态。电压互感器在安装过程中,首先要检查套管没有出现裂缝,并且是否胶合牢靠,其次要检查附件是否齐全,并且保证二次接线板完整,绝缘性好。电流互感器要保证接线正确,如果必要可以进行升流试验用来保证回路接线正确,只有调试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

3、电力电容器的安装调试

电力电容器在安装前要检查套管芯棒是否出现弯曲、滑扣现象,并且确保外壳没有出现裂缝或者凹凸缺陷。电力电容器安装地面应该用砂浆涂膜压光,必要的时候可以铺沙。安装过程中按照铭牌标注进行分组,保证三项电容器差值达到最好状态。调试过程中,应该检查电容器温度和自检功能是否正常,确无裂纹、无遗漏。

4、二次设备系统的安装调试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调试采用光纤介质连接,电流和电压调试首先要检测精度和零漂情况,采用一次升压和升流方法来进行同步调试。变电站启动调试主要调试二次设备内部接收功率和端口发出功率。二次侧光纤以太网是否连接良好可以通过检测光通道衰耗、误码率来确定。智能开关的调制可以通过故障模拟进行,即是人为制造故障来检测智能开关运行情况。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安装调试是一项系统化、综合化的工作,要求工作

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智能变电站作为变电站最新的发展方向,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变电站工作效率,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智能变电站的安装调试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变压器安装调试、互感器安装调试等等,做到未雨绸缪,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庆东,周晓燕,李庆贺. 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技术研究[J]. 中国电业(技术版),2013,06.

[2]陈旭旋. 变电站设备安装调试技术分析[J]. 机电信息,2014,03.

西安事变时间范文3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问题;安全措施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变电运行是维系整个电网系统的主要环节,高效的变电运行工作能够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变电运行中安全问题的发生主要来源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变电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同时可能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1 变电运行中常见的安全事故

高新科学技术在变电运行中的运用,使变电运行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目前,无人值班模式得到推广、普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人员的需求减少。利用新的技术和设备,更要求电力职工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加大对设备的日常管理,对变电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要想减少变电运行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对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概括出问题发生的根源,进而从本质上解决问题。以下就变电运行中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1.1 人员操作不规范

变电运行系统的正常运行依靠人的操作,变电运行人员操作上的不规范是安全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人员操作上的不规范可能导致电力设备的破坏和人员的伤亡。变电运行人员是变电运行的主要执行者,因为需要维护的变电设备比较多,变电运行人员操作失误的可能性比较大。日常的操作管理行为比较单一繁琐,这可能造成操作员精神上的松懈,无法及时发现操作上的错误。在工作场所,有的地方围栏的建设没有做到位,给检修人员的检修工作带来了麻烦。有的操作人员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对设备的使用过程没有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由于个人的违规、违章行为最终导致电力设备出现故障。

1.2 缺乏有效管理

目前的电力工作中缺乏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力度有待加强、没有对职工进行系统培训、对电力设备管理不合理。变电运行中管理上的疏松会使危险系数增高。部分企业因为各种因素的约束,将企业的主要任务致力于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防范安全问题的产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应该对日常工作中的管理行为进行改善加强,对于安全问题的发生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并明确划分相关的责任,落实安全责任制。总之,缺乏有效的管理会使电力工作面临更多安全隐患。

1.3 电力设备问题

电力设备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电力设备因为长期的使用,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影响了设备的性能。维修人员没有对电力设备采取及时的维护措施,使得电力设备加剧老化,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显著下降,设备在以后的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危险系数比较高。另一方面,新设备、新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变电工作中,新设备、新技术对电力职工的要求比较高,电力职工因对新设备、新技术缺乏专业的培训,导致业务熟练程度不够,在日常工作中容易犯操作上的失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解决安全问题的策略

2.1 强化变电运行职工的专业技能

作为一名专业的变电运行职工,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企业通过系统的培训,对变电运行职工的专业技能进行强化,对新设备新技术进行专门培训,提高职工对新设备、新技术的熟悉程度,从而使他们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能够尽量少犯错误,减少他们的工作失误率,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问题发生。对于职工工作上的问题要及时与他们沟通以便妥善的解决,让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开展多种类型的安全教育活动,变电运行职工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一起总结分析问题,开办安全意识讲座,让所有员工都要重视安全问题;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强化专业技能。企业强化职工的专业技能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职工也能够获取更多的好处,促进个人和集体利益的统一。

2.2 完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的完善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对人员的管理,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和管理制度,对人员的工作进行规范,让职工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其次,机枪对电力设施的管理,电力设施是整个电力网络的主要构成部分,对电力设施进行定期的维护、维修和更换是让变电运行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同时还要对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最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职工在工作中的行为,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完善管理体制,使变电运行人员在各类问题的处理上都能够及时找到依据,避免出现管理上的漏洞,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3 改善电力设施

变电运行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维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力设备的管理工作,电力设施的改进工作是有效防止设备事故的重要措施。改善电力设施的途径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对电力设备的采用要严格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选择性能良好的电力设备,要对新设备在正式投入运用之前进行测试,确保不会出现问题。第二,定期对电力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加强操作设施和保护接线的监查工作,严格把关变电设施的质量问题。第三,对陈旧的电力设备给予及时的维护检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的工作,使设备各方面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3 结束语

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变电运行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事故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调查,能够让我们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到事故问题的原因,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能够有效保障变电运行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同时,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魏炜.变电运行中的继电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4).

[2]许碧峰.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2).

[3]章璨.变电所二次安全措施的改进[J].中国电子商务,2013(5).

西安事变时间范文4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三项职责体系

1、职责体系:

总体原则:按照综治工作属地管理原则

二级政府职责:学校所在地乡镇政府

县市区人民政府

职能部门职责: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学校自身职责:对学校内部安全负有直接管理职责

2、责任体系:

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责任

与各级各类学校签订安全责任状

各级各类学校第——责任人责任

与分管综治安全校领导、综治安全办主任签订安全责任状

各级各类学校分管责任人责任

与各班主任、门卫、寝室管理员、保卫科签订安全责任状

3、工作机制:

(一)综治安全工作定期上会制度。行政会议定期对本辖区、校内学校综治工作进行研究、分析、部署,确保综治安全工作领导重视。要求:有相关制度、有详细的会议纪录

(二)安全知识教育制度。学校要有文本资料,安全知识教育计划、教育形式、内容以及课时,各班要有安全知识教育课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授课人纪录,安全知识教育需纳入学校总体课时。乡镇以上学校每学期需进行一次防火、防震、防地质灾害的突发事件紧急应急演练,此项活动作为安全知识教育重要内容。原则上初中以上学校要没立学生心理咨询室,省市重点以上学校必须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综治安全组织机构。学校需有专门的综治安全组织机构,行安全综治领导小组、综治安全办公室、专职安全保卫工作人员(按生均150:1配置)、宿管员、门卫。

二、工作运作机制

1、行政领导值班制度,有住校生的学校需安排24小时值班。

2、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学校每周需对学校用水、用电、消防设施、食堂卫生、寝室状况、防盗、校舍等进行一次检查,填写安全检查纪录表,并填写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报告单,能整改的立即整改,无力整改的需急报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

3、安全巡查制度。有住校生的学校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两小时记录一次巡查状况,学生就寝后一小时巡查一次并作纪录。

4、食堂管理制度,分卫生、采购、留样、规范化操作间、工作人员规范上岗等几大块。

5、学生寝室管理制度分卫生、设施管理、安全教育几大块。

6、晨检制度。

7、用水用电管理制度

8、督查督办制度

9、危险品管理制度

10、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要张贴示意图)

11、安全预警制度,对暴雨、雷雨、高温低寒等自然地质灾害对学生的人身安全的威胁进行预警通报。

12、告知义务。学生无故旷学、旷课或生病、发热学校应及时告知家长并采取措施及时援助。

三、安全设施

1、严格按标准配备消防设施(灭火器、应急灯、紧急通道标识、消防栓、水压增压器)

2、紧急疏散通道需通畅

3、重点部位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学校大门、寝室通道、危险品保管室)

4、乡镇以上学校有住校生需在寝室安装无线烟雾探测器

四、标准化台账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名单;

2、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学校安全工作责任状;

4、学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学校安全检查记录表(每周一次,装订成册)

6、学校安全隐患报告单(报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

7、年度学校安全隐患自查登记表

8、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记录(专门记录本)

9、安全月查情况

10、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要有详细的记录)

11、上级部门下发的有关安全综治的文件资料:

为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下一步将结合我市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大力推行

“三三体系”,体系标准和内容如下:

三个平台:

1、安全综治信息管理平台,逐步实现校县、市县联网互通,进—步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动态管理。

2、综治安全干部动态管理平台。加强对各级学校综治安全干部的动态管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待遇,增强工作合力。

3、应急反应平台。进一步推进双线巡查回访、三级预警等工作,提高学校综治安全工作应急反应速度和工作运行效率。

三个体系:

1、工作职责体系。进一步明确学校、所在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责任体系。进一步理清各级责任人责任,确保将责任落实贯穿到综治安全工作全过程。

3、台账体系。加强学校综治安全标准化台账建设,确保综治安全工作规范有序,常抓不懈。

三种机制

1、督查机制。

2、问责机制。

西安事变时间范文5

上述两种观点仅从语词表述上看,一个认为科技档案可以更改,另一个认为科技档案不容更改,显然是相互矛盾的。产生这一矛盾绝非偶然现象,既是一定的历史原因所致,也是科技档案管理学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在一般人看来,档案是神圣的,它不容任何形式的更改,更不允许随意篡改。何嘉荪教授在研究档案概念时发现,在档案学原理(概论)、普通档案管理学和除科技档案管理学以外的专门档案管理学的著作中,我们一直强调“档案不容更改”,或者强调“档案是历史的真迹,必须保持它的特性,档案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益。后人不能为了迎合现今的某种潮流或按照自己的观点和需要去篡改档案”。④ 而在传统的科技档案管理学著作里,却肯定科技档案的内容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按特殊办法作一些必要改动。他认为这两种观点也是相互矛盾的,只是由于不出现在同一著作和教科书中才避免了难堪。在他看来“有不少科技档案,由于实际上是现行文件,仍处于动态之中,当然就需要修改。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⑤ 进而提出我国档案概念以非现行性为基础不合理,必须扩大我国档案概念的外延,将文件与档案概念等同,方能正确解释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问题。然而,宗培岭、谭 培二位学者对这一解释持不同见解,他们认为“科技档案更改”命题的正确性与否和对文件与档案关系认识密切相关,我国“档案概念以‘非现行性’为基础是合理的”,与文件的现行性对应,“科技档案的非现行性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科技档案更改“仍属档案原始记录性的继续”。⑥ 他们认为我国已有的对文件与档案关系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能够合理解释科技档案更改现象,没有必要不顾我国的国情和档案工作的实际状况去扩大档案概念外延。而吴品才博士则坚决否定“科技档案更改”一说,他认为运用文件生命运动理论能够解释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现象。因为科技文件除了纵向运动之外,还存在横向运动,这种横向运动使得“科技档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行科技文件”。⑦ 所以他认为,所谓“科技档案更改”,是科技文件横向运动的结果,“必然是在科技档案转化为现行科技文件时进行,是为形成现实科技活动开展所需的现行科技文件过程中的修改,而且更改的不是原件,而是复制件。”在他看来,“科技档案和其他档案一样是绝不允许更改的”。⑧ 那么,“科技档案更改肯定论”与“科技档案更改否定论”孰对孰错呢?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这种不同的观点呢?

二事实上,对“科技档案更改”简单地下肯定或否定的结论都是有失偏颇的,科学地认识 “科技档案更改”现象的本质才是关键。我们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扼要的探讨。

首先,必须认清理论上和现实科技工作中同时存在着的“科技文件更改”和“科技档案更改”两个概念。一般而言,“它们在更改原因、更改主体与更改的后处理上均有所不同”。⑨ 人们认为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科技文件未履行归档手续,而科技档案是已经归档了的科技文件。而从论理上讲,归档并非是文件和档案的分水岭,而是人为划定的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界线。例如,档案界有人提出:“没有立卷归档的文件不一定不是档案;已立卷归档的文件未必是档案”。⑩ 按此说,实际工作中所谓“科技档案更改”是对归档后科技文件的更改,而不管这里的科技文件是否可以称作理论意义上的档案;理论上的“科技档案更改”则仅包括对半现行和非现行期的科技文件的更改,而不管其是否归档。对于档案人员来说,我们主要是对科技文件归档后的所谓“科技档案更改”实施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其次,“科技档案更改”与“科技档案篡改”有本质上的不同,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科技档案更改”有合理的更改原因、严格的更改权限、规定的更改程序及更改要求和更改方法,它根本上是为了使科技档案与所反映的事物始终保持一致;而“科技档案篡改”则不然,它总是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逃避正义力量的合理控制,而采取非法手段改变档案真实内容的。由此可见,有些同志在档案学理论研究中,简单地将“更改”理解成“篡改”,并将二者等同起来,进而将“科技档案更改”理论加以全盘否定是不足取的。

再次,所谓“科技档案更改”有其理论上的缺陷。第一,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理论并不是针对所有类别需要更正的科技档案而言的,有其逻辑推理上的缺陷。我们可以看到,科技档案需要改动的情况有二:其一,科技档案形成过程中与所记载和反映对象发生偏差,即科技档案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其二,科技档案记载和反映对象由于某种需要发生新的变化,即科技档案本身不会随其反映对象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存在着后天性不足。而科技档案内容和与其相对应的客观事物不一致的情况比比皆是,它可能出现在任何种类任何载体的科技档案中。而现实工作中的所谓“科技档案更改”则有其针对性,一方面是针对基建、产品、工艺、设备等类别科技档案;另一方面是针对上述类别科技档案中的图样科技档案,而非包含表格类、文字类、声像类科技档案。也就是说,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是从个别推论一般,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或者说并不应该称之为“科技档案更改”。第二,“科技档案更改”理论有违反档案学的基本原理和概括不全面的地方。所谓“科技档案更改”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内容改动较少的在原件上进行;二,内容改动较多的,但可以利用原件大部分的,复制原件并在复制件改动。在科技档案原件上更改,虽然有其方便的地方,但在一定程度上很难真正做到维护档案的真实历史面貌,这正是许多同志对所谓“科技档案更改”提出异议的原因。而对内容改动较多,但又不好套用原件的,在充分利用原件的基础上,重新制作文件来实现对原件的改动的这种情况,“科技档案更改”理论并未包含。

最后,“科技档案更改”尽管在理论上有缺陷,在实践中有不足,但它在长期的科技档案工作实践中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尽管在理论上或者口头上表达“科技档案可以更改”,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并没有真的恶意地去改变科技档案的某些内容,反而更注重维护科技档案的真实历史面目。比如在反映科技档案相对应的客观事物现状的同时,在科技档案复制件上进行更改,或者重新制作科技文件,并保留更改过程一般不在科技档案原件上更改,只有极少部分单位在改动较小情况下在原件上更改。事实证明,这样做除了在原件上更改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维护科技活动的真实历史面目外,总体上是有利于科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的。

通过对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问题的简要分析,我们不难得知过去乃至现在的科技档案工作中,“科技档案更改”只不过是由于受人们认识水平限制而延袭下来的一种习惯表述。理论意义上的“科技档案更改”不仅应包括对已归档科技档案、科技文件的更改,还应包括应该归档但尚未归档被称作为科技文件的科技档案的更改;不仅应包括对被称作科技文件或科技档案原件或复制件的更改,还应包括另行制作科技文件对科技档案内容的修正。从“科技档案更改”具体工作的诸多限制我们不难看出,“科技档案更改”和“科技档案篡改”不同,它并非鼓励人们去改变某些科技档案的真实内容,恰恰相反是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维护科技档案内容的真实性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仅因为看到科技文件更改是无可厚非的,就试图通过扩大档案概念的外延,将文件与档案概念等同起来,以此来说明对“科技档案的更改”就是对“科技文件的更改”,并试图用科技文件更改来代替“科技档案更改”,回避业已存在的所谓“科技档案更改”引发的问题,不仅回避不了,反而会造成认识上的更大混乱。由此可见,该法并不足取。用文件生命理论来解释 “科技档案更改”问题似乎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仅就相关科技活动、同一科技活动的前后阶段,后者套用前者的科技档案并将之复制后作部分更改转化为后者的科技文件的事实,仍然不能合理解释全部的“科技档案更改”现象。科技文件横向运动理论只能解释图样类的科技档案复制件更改后转化为现行科技文件的部分事实。对文字类、表格类和声像类科技档案内容需要改动就难以合理阐述。按照科技档案内容需要更改的情况,假若某些基建档案中,发现施工日志与所记客观事实有出入,无疑需要更正。我们是找有关人士重新追记,力求档案与事实相符,还是非得将之复制后,转化为复制件后再找有关人士修改。显然,后者有些荒谬,既行不通,也有违情理。由此可见,想通过扩大档案概念的外延和借助文件生命运动理论来解释所谓“科技档案更改”现象都是行不通的。

西安事变时间范文6

【关键词】变电安全;运行管理;解决措施;安全问题

近些年来,变电站在不断的增加,而变电站运行安全问题也已经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怎么保证电量供应充足,同时又保证电力运行安全,是目前电力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1 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变压器操作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电力是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在为人民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威胁。在变电运行管理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电力安全故障或者事故,给电站带来一定的损失,所以,在管理时,必须重视变电运行的每一个细节。在进行变电器操作过程中,相关的操作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谨慎,通常情况下,变压器操作主要有两个安全隐患:(1)切除空载变压器时,容易出现操作过电压问题,这些容易对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产生影响;(2)关合变压器时,容易产生励磁涌流,这种情况也容易造成变压器绝缘体受损。所以,变压器管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时刻慎重。

1.2 母线倒闸操作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设备从当下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称之为倒闸操作,而母线倒闸操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进行母线倒闸操作操作时,如果操作工作者在操作前没有进行详细准备,或者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是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一般情况下,下载母线倒闸操作时有以下几个安全隐患:(1)带负荷拉刀闸;(2)由自动切换装置以及继电保护切换错误而产生的误动;(3)对空载母线进行充电时,电感式电压互感器以及开关的断口电容造成的串联谐振。针对上面的三种安全隐患,工作人员在操作母线倒闸时,如果提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将会给变电站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3 倒闸操作票编制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在电力系统中,在进行电气操作时,通常具有书面依据,比如变电操作票、调度指令票等,这些书面依据就称之为倒闸操作票编制。变电运行过程中,一般有几种不同状态的设备,通常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设备状态,a,检修;b,冷备用;c,热备用;d,运行等四种。运行设备依据自身的运行方式和运行要求,在这四种状态中不断转变,而以上变化必须记录到倒闸操作票中。分析一些变电运行管理事故可以发现,操作人员如果对倒闸操作票记录错误,将严重威胁着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1.4 直流回路操作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在每一个变电运行操作中,操作安全系数最低的就是直流回路操作,在直流回路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依照直流操作回路的操作要求进行,出现了错误,将严重阻碍变电顺利安全运行。所以,在进行直流回路操作时,操作人员的注意力必须时刻保持集中,不能有一丝松懈,操作程序和要求必须严格按照直流回路的相关要求进行,应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损失。

1.5 天气因素影响变电安全运行,提升了管理的危险性

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安全性通常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外部因素通常是无法提前预知或者控制的。比如:天气变化就是外部因素影响较为常见的。冬季,因为温度较低,导致充油设备的油面过低、导线过紧;夏季,气温较高,造成情况与冬季刚好相反,此外严重的极端天气情况比如:台风天气、暴雨、雷雨天气等,事故发生的概念要高很多。大量的变电运行事故证明,在极端天气或者天气变化较大时,是最容易发生变电运行安全事故的。所以,变电运行值班工作者应当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针对可能到来的天气变化制定好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2 变电运行管理中常见的安全防范措施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变电运行工作。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必须结合变电运行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管理的针对性、科学性。针对变电运行管理的特殊性,应当对变电运行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提升变电运行管理的安全性。

(2)提高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素质,规范管理人员操作程序。通过分析变电运行管理事故可以看出,大部分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所以,要想降低变电运行管理事故的发生,提升变电运行操作人员的素质是重要途径。如果操作人员素质不高,在变电运行管理操作中难免出现错误,而任何一个操作失误都可能造成一个大的变电运行事故,给变电站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因此,提升变电运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尤为重要。

(3)做好继电保护工作,认真对待。在变电运行管理中,继电保护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继电保护工作出现了错误,非常容易造成变电运行安全事故,因此,变电运行保护工作必须引起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重视。在变电运行管理中,严格执行“三个检查”、“三个管好”。

(4)尽量做好事故预防工作。一般来说,变电运行安全事故是无法通过人为控制或者掌控的,但是,在每一起事故发生后,对造成事故的原因等进行分析和总结,是能有效的预防同类事故第二次发生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对变电运行管理工作,运行管理人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变电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工作人员工作情况、变电设备运行情况等。此外,还可以贯彻落实工作人员责任制,即事故发生时谁在值班谁付责任,并且承担一定的事故责任,严格执行奖惩制度,有效调动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此保证变电运行管理的安全性。

(5)提升管理巡视力度。在许多变电站中,都忽略了对变电运行管理的管理,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相关的工作人员和领导必须对操作程序进行全面把控,在日常的设备运行巡视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降低变电运行安全事故的发生。

(6)努力做好设备检修工作。基于机械设备的独特特点,在运行一定时期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要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及时发现和解决变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此外,还需要加强行业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学习的空间,找出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的提升自身工作水平。

3 总结

综上所述,上面详细的分析了目前国内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安全隐患较多。针对这些变电运行安全隐患,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以保证电力运行管理工作安全开展,保证变电运行安全可靠,继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保证社会稳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业.引入状态评估分析的变电站设备巡视优化策略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刁艳宾.变电运行安全隐患的调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30).

[3]朱嘉迪,柳敏.浅析当前我国变电运行中的常见安全隐患与解决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