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婚礼仪式范例6篇

古人的婚礼仪式

古人的婚礼仪式范文1

关键词: 文化变迁;婚礼仪式;蒙古族

巴彦浩特镇是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的阿拉善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从蒙古王公贵族的藩邸发展成为现代县镇,也是从一个蒙古族人口占大多数转变为以蒙汉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地区。从当地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可以看到这种民族间相互融合的路径。

一、传统的婚礼仪式

区别于当地汉族的婚礼,传统的蒙古族婚礼第一幕是从女方家拉开的。第一天早上,女方家的客人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到来的客人先期进入欢乐的相聚之中,人们一边品尝着主人备下的美酒佳肴,一边唱着欢乐的民歌,等待着喜庆的时刻。娶亲的队伍将在太阳落山前赶到,娘家在这之前要完成很多工作。

首先是裹新,就是请婚嫂用包袱皮包裹新娘准备带走的嫁妆,在这些东西当中还放有一盒火柴和一团线,火柴象征新家庭将来的生活红红火火,线是象征两人的生活长长久久。这些都只是嫁妆的一部分,其他东西已经事先拿到新家里了。到了五十年代火柴在城镇中已经不再是稀缺物,但由于是流传下来的传统再加上民众赋予它的丰富象征意义,就被延续下来了。从文献中可以看到,更早的传统是给临出嫁的新娘带上火镰和火绒,但意义是大同小异的。包好嫁妆之后就要进行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了——金髻尊礼,就是梳头仪式。阿拉善蒙古族姑娘在出嫁之前都要请婚嫂分梳发髻,将长发编成六股或八股小辫,到了婆家之后再正式以蒙古族妇女的发式打扮。当地蒙古族将其解释为姑娘转换成媳妇的标志。

日落时分,新郎带着娶亲的队伍来到新娘家。接下来的仪式是传统婚礼上最为重要的仪式——祭拜上天,佛神和灶神。新郎要在婚长的指导下,分别将尊贵的筵酒扬向上天,供奉佛龛,倾入灶火,同时也要将哈达一一敬献。敬拜过诸神之后,双方婚长要将各自的哈达粘合在一起献于佛龛前,表示婚姻已结,不能反悔。这是对新人的一个很有效的约束。对于信仰喇嘛教的蒙古族,佛爷是至高无上的,佛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在佛面前的承诺就不能轻易违背了。

第二天天亮,娶亲的时辰到了,新郎亲自将新娘从闺房中抱出,直接抱上专门为新娘准备的白色骆驼上,全体宾客都要出门送别,并唱起送亲歌。

娶亲和送亲人马在前往男方家的途中,要将事先挂在骆驼上的羊头和酒故意丢在路边,以赏赐那些孤魂野鬼,防止不祥之物跟随而来。到了新房前,新郎将新娘抱下骆驼,放在专门为新娘准备的白毡上,白毡一直铺到筵包门口。新人进家之前的第一个仪式是祭拜日月,由男方婚长在一块干净的蓝色绸缎上,用粮食摆出日月和万字图案,手持同一根羊胫骨的两位新人在祝颂人的引领下祭拜日月,祈求苍天和圣祖的保佑。在当地蒙古族看来,只有“拜了日月”才是正式结婚。接着新娘拿着从娘家带来的礼物在陪同人员的簇拥下进入喜筵蒙古包,向男方的至亲赠送礼物,并得到大家的祝福。

喜筵将在奶酒和歌声的陪伴下狂欢到第二天天亮。婚礼完成了,一个新的蒙古族家庭诞生了。

二、传统仪式的断裂

从60年代到70年代末期国家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和国家政策的交互影响,当地蒙古族的婚礼仪式发生了被动压缩和颠覆:先是在“困难时期”这一因为自然灾害而引起的经济因素的影响下被迫压缩,留下的只是一些涉及到民众对新人认可的仪式,诸如娶亲仪式的保留以及新娘离家前梳头仪式。接下来国家意识形态过度强调政治因素及其衍生物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四清”到,“政治挂帅”和“以阶级斗争为纲”都成了神圣的政治口号,并体现出很强的政治性。在阿拉善地区,这种带有政治导向的国家意识形态的下行,给当地蒙古族的文化——无论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微观层次还是群体生活、组织活动等中观层次——都赋予了很多的政治色彩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味道。在“破四旧”“立四新”的号召下,大量体现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仪式被迫退出当地的民间社会。传统婚礼仪式被彻底颠覆,在巴彦浩特镇的蒙古族民众当中出现了两种新型的婚礼形式——登记结婚和茶话会形式。

三、传统仪式的复兴

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地民众的婚礼出现回归传统仪式的趋势。然而这种回归对于当地的蒙古族来说,却并不是直接恢复民族传统,而是在回归的途中还经历了一个偏离时期,然后才是传统的复兴时期。

1.80年代:回归途上的偏离

时间刚刚进入到80年代的时候,镇上的蒙古族民众体会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变化,同时体会到的还有社会的宽容度在逐渐增大,很多事情可以比较自由地去做了。于是人们结婚时不再愿意草草了事;加上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所以民众的婚礼仪式又开始隆重起来。

80年代重现的蒙古族婚礼中,传统婚礼的祭拜日月、途中驱邪等与神灵相关的仪式都还没有恢复。其他仪式则以新的形式重新整合到当地居民的婚礼中。例如,“裹新”仪式仍然在继续,但与从前相比,裹新的内容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物质供给的丰富,新娘给自己带的随身用品从过去的传统首饰和简单的日用品以及制作奶制品的工具变成了成套的化妆品和漂亮的床单、被罩等等;也没有了从前的火柴和线团,取而代之的是娘家给带的“旺生钱”和“长久钱”,传统的祝福事物现在都用现金替代了。但民众赋予这一风俗的意义依然变化不大,“旺生”和“长久”同样是生活兴旺发达,长久美满的祝愿。被新事物替代的符号以及重新命名并没有影响到民众对民俗事象的珍视,民俗事象却通过重复与再现获得了生活的意义。

曾经作为新娘脱离少女身份的“金髻尊礼”仪式发生了变化,新娘不再由娶亲嫂子来给梳头,而是在结婚前夕去理发店烫头发或盘头发。在当事人看来这是为了结婚时更漂亮,并非为了表示角色的转变。因为社会的开放已经不再要求女性用发式来标明自己的身份。新娘的礼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结婚时穿传统的蒙古袍这一装扮在60年代和70年代中断了,在受访者看来,蒙古袍是土气和不开化的标志,因为当时处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期,市场为人们提供了较之过去更多的选择,当地蒙古族民众更愿意在婚礼上装扮得漂亮一些,于是就放弃了蒙古袍这个习以为常的民族标志。

由于娶亲途中的所有仪式都没有了,所以娶亲也就不再叫做沙盖图了。过去以丢羊头和洒酒来驱邪的仪式转变成放鞭炮了,这很显然是受到了汉族的影响。因为蒙古族传统婚礼是不放鞭炮的,蒙古族的老人对此有两种解释,其一是鞭炮声会惊扰神灵,其二是很实际的原因,过去婚礼上有很多牲畜,既有宾客们的坐骑,也有作为礼物带来的各种活物,鞭炮会使动物受惊的。而现在人们对鸣放鞭炮也有自己的解释,首先不再怕惊吓到动物了,再有就是为了喜庆和热闹,驱除邪气。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80年代当地蒙古族的婚礼实践,虽然在49年以前的基础上并遵照50年代的模式得以再生产出来,但却相对于传统仪式发生了一定的偏离。

2.90年代:传统仪式的复兴

巴彦浩特镇蒙古族的婚礼仪式在进入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一个现代与传统的并行时期。这一时期的蒙古族婚礼仪式,既有对传统的复兴又有一些现代文明的元素。

首先蒙古袍又重新出现在婚礼上,当地蒙古族民众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迁之后,在婚礼上又重新将蒙古袍这一民族标志作为礼服,决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再现,也不是国家权力退出以后民俗的反弹,而是源于一种自觉的民族认同。

除了蒙古袍出现在蒙古族婚礼上的同时,婚礼仪式的内容也开始复古,用当地人的话说是“又转回来了,又开始讲究一些过去的说道了”,“现在讲究可多了,把早就不讲究的东西又都用上了”。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一些与神灵有关的仪式重新开始启用。这些在国家意志控制加强的年代中曾都被贴上“封建迷信”标签的仪式,在90年代纷纷出现在当地蒙古族的婚礼上。例如,娶亲时走的路线、方向和时辰都要事先请喇嘛给算好;娶亲途中酒篓管事还要往车窗外抛撒一些酒,类似于过去的驱邪仪式。

娶上新娘的婚车回到男方家,男方的家人要在门口用牛奶和酒水迎接,并且在事先算好的时辰放炮,但是只放俗称“二踢脚”爆竹,不放鞭炮了。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传统的蒙古族婚礼不放鞭炮,80年代受到汉族影响开始放鞭炮用以驱邪迎喜,制造喧闹。90年代之后,当地蒙古族将这种行为重新做了解释,用向天鸣放“二踢脚”来表示将婚礼向神灵告知。因为娶亲队伍在途中用向车外洒酒的方式驱除了邪气,所以鸣放爆竹的功能就转换为告知神灵了,当地蒙古族用自己的方式在吸纳了汉族的文化的同时又赋予了本民族的文化含义。这样外来因素变成本体文化中的有机成分。

早期的现代化理论受到斯宾塞等人社会进化理论的影响,普遍存在着一种将传统与现代化对立的倾向。在这种倾向的支配下,人们往往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水火不相容,把传统看做是现代化进程的“阻力”和“障碍”,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彻底地予以抛弃。这种理论框架认为,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会自然消失。但是巴彦浩特镇蒙古族的婚礼仪式变迁在80年代出现的回归,尤其是90年代以来传统复兴现象的蓬勃兴起,是对这种传统——现代化二元对立的观点提出了挑战。

我们可以发现传统婚礼仪式的复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官方的认同和支持为传统的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结束以后,国家不仅在意识形态上放松了对民间传统习俗不恰当的控制,而且利用种种有利条件,调动传统文化的因素来确立新的民族认同。在这样的条件下,传统的复兴获得了制度上的保障,并得到官方的大力扶持。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的在场成为民俗传统的兴衰存亡的决定因素之一。官方的认同和支持是民俗传统复兴的外部条件,也是最基本的前提。

第二,民众的自我认同和积极参与为民俗传统的复兴提供了强大的内生推力。传统作为集体表象和象征符号是民族凝聚的力量,是个人心理认同的归宿。巴彦浩特镇的蒙古族,地缘、血缘和文化传统的同质性使人们容易建构一个象征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给当地蒙古族民众制造了一种特有的感情和心理状态,从而寻求一种自我认同。因此,他们会通过种种手段来展示自己的民俗传统,并借此表达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因此,民众的自我认同和积极参与为民俗传统的复兴提供了强大的内生推力,民众自身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第三,媒体的宣传也功不可没。“在高速的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关于社会生活对象的知识和想象,日益依赖于专家、媒体的教育、宣传和鼓噪”。 媒体渲染甚至夸张的语言激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其强大的宣传效应满足了外界、特别是异域文化传统中的人们对于陌生文化现象的想象。在这样一个民俗传统迅速消亡的时代,人们对那些仅存的民俗传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媒体则有意识地将这种传统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推向了世界的舞台。在阿拉善地区,众多媒体多次把当地蒙古族婚礼仪式作为一个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向外界传播,通过强有力的宣传,使之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媒体的宣传也为民俗传统的复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反过来,媒体的宣传又激发了当地蒙古族民众对本民族传统风俗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使得包括婚礼仪式在内的风俗得以复兴。

参考文献

[1] 郭于华.导论:仪式——社会生活及其变迁的文化人类学视角[J].见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2.

[2] 张永健.婚姻丧葬礼俗与中国传统农民家庭制度[J].社会学研究.1994(1):99.

[3] 额尔敦·巴特尔.阿拉善蒙古族婚礼(蒙古文版)[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

[4] 吉国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00.

[5] 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48~49.

古人的婚礼仪式范文2

抱一抱啊,抱着我的妹妹上花轿!

2006年狗年春节刚过,全国各地掀起一股“结婚潮”,酒店婚宴预定火爆。民间传言,2005年是鸡年,意即“寡妇年”,不吉利,今年“双春”吉利,许多想结婚的恋人都把婚期移到今年。恋人们不希望婚姻有哪怕一点点不完美,不想有一丁点忌讳。

时下,大城市天天上演结婚喜剧,但不再是抬新娘的大红花轿,新郎官骑着马、戴着红花,跟着吹唢呐打鼓的乐队喜气详洋地从大街上走过。一辆辆高级奥迪、宝马、林肯或凯迪拉克披上一层鲜艳的“鲜花盔甲”从人们眼前呼啸而过,新娘身着雪白的婚纱,新郎西装革履,主持人插科打诨,新郎为新娘戴上戒指并亲吻新娘,伴随着这一切的是古典或经典的音乐,彩色气球慢慢升入空中……

新一代都市男女们心目中的婚礼就是西方的这种时髦。婚礼是我国传统文化礼仪的重要部分,但现在通晓中国传统婚礼仪式的人少之又少。如今的我们是否丢失了曾有过的精神盛宴?

我国古代嫁娶的俪皮为礼,是婚姻礼俗的开端,到了周代,逐渐形成完整的婚姻礼仪,称“六礼”。

新娘按“六礼”被接到男家后,还要举行正式结为夫妇的仪式――拜堂,合卺是其中最重要的。拜堂又名拜天地,新人拜天地神祗,求得人伦之义,拜列祖列宗,拜尊亲,拜花烛,夫妻交拜,女子才成为男方家族的一员。合卺是将一瓠分为两瓢,合起来成一个容器。瓠就是瓠瓜,新人用它盛酒漱口,瓜分两个,以线连着柄,象征由婚礼将两人合为一体。瓠苦,用以盛酒,酒变苦酒,用苦酒漱口,比喻夫妻应同甘共苦。

成婚后也有礼仪,如新妇次日早上拜见公婆,过门后第三天,就要下厨房烧菜做饭。成婚后女婿要随新娘回娘家,拜见妻子的父母及亲戚,称为回门,正式成为女家女婿。

清末明初,由于社会的变革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开始倡导一种“文明婚礼”,逐渐形成规范,许多中国自身传统的东西就被扔掉了。

无论贫穷、疾病或灾难,都要生活在一起!

如今很多年轻人觉得,只有西方的婚姻仪式才浪漫,中国传统的婚姻仪式代表着繁琐和老土。

西方的婚礼多在教堂举行,新娘由父亲牵着走过红地毯,父亲亲自把女儿的手放在新郎手里,把照顾女儿的责任转交给另一个男人,这是两个平等的男人间无言的对话,传达的是沉甸甸的承诺。牧师手捧圣经,让新人右手相握在主的面前起誓,无论贫穷、疾病或灾难,都要生活在一起,陪伴在彼此身边。圣经说:他们要结连二人成为一体,丈夫不可离弃妻子。耶稣说:上帝所配合的人便不可分开。最后,牧师会宣布:“I announce you husband andwife(我正式宣布你们成为夫妻)。“新人相信,在教堂里参加他们婚礼的所有亲人朋友都相信,婚礼的所有步骤都会映在主的眼睛里,主注视着新人,让新人感觉到仪式的庄重与神圣。这种感觉来自他们对天主基督的神圣信仰,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尊崇天地,在婚礼中最看重拜天地,表达对天地的感激,天地是新人结为夫妇最值得信赖的见证,如同西方的新人相信他们结婚时天主耶稣在看着他们。如果今天在婚礼仪式中保留拜天地的三拜过程,新人定会从中感觉到婚姻的神圣和庄严。

现在的婚礼五花八门,出现奢华浪费现象,有些婚礼甚至偏向低俗下流。而古代婚礼仪式每一步都含着教育。比如,新郎亲迎新娘前,父亲要站在家门口告诫儿子,要和即将接来的新妇一起继承家族美德、夫妻和谐等,新娘离开娘家时,走到门口,父母也要如此教导女儿。在人生这个难忘的时刻,家人的教导对新人来说终生难忘。

传统的婚姻仪式处处有文化内涵,表现了中华民族最高的道德观.比如要孝顺父母,爱护自己的妻子、丈夫。古人非常重视婚礼――认为所有伦理关系都始于夫妇,有夫妇才有父子,有父子才有君臣。传统婚礼仪式中有的环节很好,比如看重礼物代表的涵义而非贵贱。古代订婚有送茶叶为聘礼的,茶叶代表忠贞不二,因为茶树不能移栽。

现代人所热衷的是西方的婚礼仪式,可多数人都没有对天主的信仰。作家苏叔阳说:“我们很多人不是基督徒,去教堂举行婚礼没必要,在你不承认的人面前承诺缺乏神圣感。”我们丢弃自己的婚姻仪式传统及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从国外搬来的仅是形式。

重塑礼仪之邦

时下许多人认为,结婚仪式只是撇不开的人情往来。但是,婚礼仪式可以让婚姻的缔结更为慎重。

中国历代王朝建立之初都要建立礼治,一直到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它都是完整的。仪式是人类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外在表示,有了它才能够保持精神。

儒家提倡忠孝仁义等,并用仪式规范将理念具体到礼仪行动上。为培养“孝”,子女每天黄昏要为老人铺好被褥,早晨起来要去请安。礼是教育的形式,包括婚礼,一定的思想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才能表达。比如升国旗,表达对国旗的尊敬,没有这种仪式,就没有那种庄严。

如今,中国传统婚姻仪式只在农村保留了一部分――被认为保守和愚昧的农民,正是传统文化最坚定的保存者,而饱受教育的城里人却很轻易、很不屑地把传统抛在一边。

婚礼问题背后,是我们如何保住自己的传统文化,如何重塑自己的“礼仪之邦”?

面对中华传统礼仪的缺失,该不该出台政策措施进行指导或规定呢?

古人的婚礼仪式范文3

关键词:哈萨克族;婚礼仪式;变化

一、哈萨克族传统婚礼仪式

过去过着“逐草而居”的哈萨克族的婚礼富有古老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婚礼过程也经过一系列仪式,主要有:说亲、定亲、送彩礼、出嫁和迎亲等仪式。

1.说亲仪式

说亲仪式哈萨克语里叫“KYдаласу”(胡达拉苏)。除少数指腹为婚和摇篮订婚者以外,一般男子到了十多岁(一般认为到了15岁的男孩可以订婚),即由父母积极为儿子物色对象。哈萨克人在择偶时很重视女方的母亲,认为母亲好,女儿也一定好。因为,认为母亲是女孩子家里的“老师”。过去的哈萨克社会文化中,说亲有一下几种情况:一是男女方双方都不认识和了解,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决定来办事;二是男子看上了女孩,请求父母到女方家说亲;三是男女方自愿在一起,而由父母来说亲。说亲由男方家长及委托人带上礼物到女方家说亲。如女方家愿意,会收下礼物热情款待男方来的客人,并商量订婚日期。

2.订婚仪式

订婚仪式也是哈萨克族传统婚礼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般这一礼仪在女方家举行。当男女方家长同意缔结婚约后,即选择一个日期,由男方父母以及亲戚带上一匹马和其他一些礼物去女方的家定亲。女方家这一天也热情地招待男方来的客人。

等双方的所有人一起吃喝、跳舞唱歌,欢度这一重要的日子后,第二天早上,双方父母(一般是男人)坐在一起,边喝茶边谈婚事,也把带来的礼品送给女方家。当客人要离开时,女方要同样回送礼物,家庭富裕一些的家庭送马、牛、羊等牲畜,最少的也要送一些布衣料。

3.送彩礼仪式

吉尔特斯仪式也就是男方送女方家的彩礼。在订婚仪式上,男女双方议定彩礼,哈萨克语叫“KалыH мал”(汉语意思是数量较多的牲畜)和各种婚礼用品,其中牲畜是最重要的,因为牲畜就是古老哈萨克人的积蓄和财富。根据不同资料统计,一般男方给女方的彩礼是77匹马,中等户47匹马,最少的也有17匹马。如果没有马或马少的情况下,由牛、羊折合顶替。王公、贵族以及经济情况较富裕的家庭给的彩礼很多,数量达到几百匹。

送彩礼仪式也叫登门仪式。男方准备好女方所要求的彩礼以后,即使通知女方送彩礼,女方接到通知后,即确定日期。此日,新郎与父母及姑、舅、姨等近亲带上彩礼前往女方家。

4.出嫁与迎亲

这一礼仪是哈萨克族婚礼中的最后一个礼仪环节。哈萨克族特别重视女子的出嫁,因而出嫁仪式特别的隆重。这一天女方家邀请所有的亲人和邻居朋友,此外还邀请部落头人或有钱有势的富人,并以此显示自己的财势。经济情况允许的人,这一天还举行隆重的赛马、刁羊、姑娘追、阿肯阿依特斯等文娱活动。在新娘出嫁之日,要唱许多婚礼歌,有萨仁(新娘的兄弟姐妹为她唱的序曲),加尔、加尔(也就是劝慰歌)和森斯玛(哭诉歌)。其中哭诉歌具有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新娘出嫁时,边哭边唱着森斯玛与父母及亲人告别。

当姑娘离开父母前往男方家时,男方家也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当心灵将新娘迎到离家不远处,此刻新郎的嫂子或结婚不久的年轻妇女带领一群年轻妇女前来迎接。公婆等阿吾勒的年长者在屋子前等候新娘的到来,婆婆手段盛有糖、奶酪的一盘食物向新娘头上撒去。婚礼开始前,进行揭面纱仪式,这个仪式在新郎父母家里举行的。

二、现代哈萨克族婚礼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哈萨克族的婚俗也发生了改变,下面我们看看哈萨克族的现代婚礼礼仪具有哪些特点。

1.定亲

现在的哈萨克族婚礼中已经不存在腹为婚和摇篮订婚或由父母为子女物色对象的现象,都是又年轻男女自愿恋爱,决定结婚,再经父母同意后说亲订婚。在定亲的时候,一般是男女双方商量好定亲的日子,然后在定亲的日子里大家把亲朋好友叫到家中,男方的家里会带上精美的礼品去女方家里,女方家里会准备好很多待客的美食,然后一起商量结婚的日子,定好日子之后大家一起为婚礼开始忙碌。

2.彩礼

现在的婚礼中也不再存在以前那样送很多彩礼的仪式,一般也会有牛羊等牲畜的伴随,但数量极少,顶多在十头左右。当然,现在也主要以金钱为当首要彩礼。家庭富裕的家庭给女方家的现金8-10万元左右,中等家庭3-5万元,少的也给1万到2万元,此外加一些金银首饰、衣服等物品。

三、结论

其他婚礼仪式跟以前的变化不太大,不过也没那么繁琐,说亲到迎亲过程中的细节和时间有大大缩小。传统的哈萨克族婚礼与现代婚礼相比,有很多变迁特点,主要原因有:第一、现代化、城镇化的影响。第二、受教育率高。第三、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第四、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使哈萨克族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古人的婚礼仪式范文4

关键词:蒙古勒津婚礼;非遗保护项目;历史悠久;需要保护传承

蒙古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举世闻名的历史,有很多璀璨的文化遗产,至今源远流长。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勒津婚礼》就是一颗炫丽的明珠,值得我们去倍加珍惜。蒙古族从圣祖成吉思汗年代起,改变了“马背上”婚姻的旧习,形成了举行隆重婚礼仪式的新俗,留下了很多成套的婚礼祝词和礼仪程序,综合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民俗、信仰以及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蒙古勒津是蒙古族的优秀部落,是我国蒙古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创造了很多光彩夺目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婚礼祝词便是其中芬芳袭人的一朵,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蒙古勒津部落在男婚女嫁的盛宴上,吟诵吉祥的祝词,欢歌助兴的酒歌,跳起迎亲的舞蹈,其沸腾场面,常有掀翻屋脊之势。这不仅增添了婚礼的喜庆气氛,同时也成为家族长辈以爱情为蚕丝引线,对晚辈进行教诲的生动课堂。婚礼祝词内容中,有对配偶青年男女确立纯洁、坚贞的爱情的祝福,有对本民族英雄人物不朽功勋的歌颂,也有对勤劳、勇敢、聪明、善良品德的礼赞,除此,还有热烈、友好、幽默、风趣的对诗对歌。在充满喜庆气氛的场面里,表现出它的警人的哲理和诱人的诗意。它将散文体和韵文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记叙、议论、排比、夸张、讽刺、对偶、对仗以及大量的比兴等多种表现手法,不但有强烈的节奏感,也表达了创作者们朴实的思想感情,美好的道德观念,强烈的信仰追求和火热的生活趣味。经过历展沿革,逐渐形成了有成套程序、完整的情节和固定场面的独具特色“诗剧”。成为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宝库中闪光的珍珠。

蒙古勒津的传统婚礼仪式,分别在男女两家举行。头一天,由男方主婚亲家、贺勒莫尔沁(祝颂人)、新郎三人,带上聘礼赶车去女方家举行娶亲仪式,次日,女方让新娘坐上彩车,送至新郎家举行拜天成亲仪式。男女双方都摆设婚宴,男方尤为隆重。在婚礼进行的每一个阶段,由男女双方请来的贺勒莫尔沁(祝颂人)吟诵祝词,通过祝词的起承转合、引导,推动婚礼的变化和发展。

蒙古勒津婚礼有《启程迎亲》、《门前对歌》、《蘸酒祈愿》、《祭祀火祠》、《敬献聘礼》、《篝火迎亲》、《结发拜天》、《堂门祝福》、《完婚祭火》、《婆母授花》、《侑酒献歌》、《奉上乌叉》、《欢送新亲》等17道程序。每个程序都是一折“戏”,“导演”和“主演”就是男女双方的贺勒莫尔沁(祝颂人)。“次主演”便是首席亲家、女方嫂子、男女双方长辈等祝颂人。而新郎、新娘这对儿“主人公”却是戏多词少。其他如:唱歌的、跳舞的、端盘的、赶车的是“配角”,剩下的男女宾客则是“跑龙套”的。这出“戏”带有浓郁的半农半牧的地方色彩,与其他蒙古族地区的婚礼相比,除有程序、场面、具体词句的某些差异外,还是同根并蒂,又各具风姿。

有人说婚礼祝词是“一部诗剧”,还有人说是“一杯醉人的奶酒”,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婚礼祝词是够醉人的了。听醉人的、朗朗上口的祝词,铿锵入耳的韵,颇能动人心弦、诱人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它的艺术价值所在。

仅举两例,便知祝颂家们独到的匠心。如首席亲家向一对新人的祝福:蔗!祝你们一对新人――

并蒂莲一样一抱一拥,

唇齿一样又邻又亲;

鞍蹬一样你照我映,

袖肘一样不离不分……

又如,在女方家《求名问庚》时,男方祝颂人与女方嫂子的一段幽默、风趣的对诗,也很别具一格:

嫂子:我家的小昂嘎(孩子),

也能属蚂蚱,

也许属蝴蝶,

大概叫什么高娃,

她的亲嫂许知道,

可惜不在家。

祝颂人:

玉石虽珍贵不雕不琢不成器,

黄金虽晶莹不揩不拭不闪光,

绸缎虽华丽不裁不缝不成衣,

姑娘虽窈窕不报名庚不吉利!

嫂子:待到那――

鼠皮做后鞒,

乌鸦变白头,

兔子尾巴冲肖九,

骆驼尾巴拖地走,

那时咱在天宫会,

芳名妙龄再来求。

当然,求名问庚的对诗不是这样简单几句,而是几百行富有弹性的对歌。汉文翻译词还远不如蒙语本身够味儿。那一句句富有哲理性的谆谆教诲,一段段引人入胜的谈古论今,不得不承认这些口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者――蒙古族民间祝词艺人是个奇才,不能不看到它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另外,从收集到的一千五百余行蒙古勒津婚礼祝词来看,其中几次提到圣祖成吉思汗的降生到十三岁带兵;从别里古台、木华黎等将领到打败群雄,五洲扬名;从传奇式神鸟传佳音到娶勃尔帖为夫人,从婚宴的规模到具体仪式,再从古代联系到现实的联姻两家,确实是以诗讲历史。

又如,在《祭祀火祠》、《结发拜天》等很多场面,提到释迦牟尼、嘎希巴、 格萨尔、那木斯来等佛祖名;又提到“庵、啊、”(梵语:使之洁净)、玛哈萨玛迪可汗(印度帝王)、吐蕃国()、速其特(藏语:酒)、钱德门(藏语:宝贝)等等,这些提法和外语的运用,都记述着蒙古民族从萨满教信徒到信仰佛教的历史和与印度、的密切交往。特别是还出现满语“格格”(公主)、“台吉”(官名)、“塔布速”(驸马)以及“访高僧”等有关汉族习俗的诗行;又揉进蒙古勒津部落由游牧到半农半牧的历代生活景象,记载着蒙古族与兄弟民族开放、交往、共同发展的历史过程。

这些,对了解研究蒙古勒津历史及经济、文化发展史,都能从其字里行间予以提供。这便是它的史料价值。

婚礼祝词,也可以叫婚礼歌。还有个不可忽视的价值,那就是民俗价值。它把演唱艺术与丰富多彩的民俗融为一体,使婚礼歌更充满艺术生命力。

古人的婚礼仪式范文5

《风尚周报》:什么是“三书六礼”?

麦玲玲:“三书六礼”在古代嫁娶中最为重要,不论是皇家显贵或是平民百姓,都以达到“三书六礼”要求视为婚姻美满的指标。其中,“三书”指的是结婚过程当中所用到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及“迎亲书”;“六礼”则是结婚过程中的六个礼仪,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及“迎亲”等六种礼仪。

时至今日,一般都市人也有遵行“三书六礼”的某些环节,只是化繁为简罢了,例如“纳采”即现代人所说的“提亲”,“纳征”便是“过大礼”。而在一些乡郊地区的婚礼中,“六礼”中的某些正统礼仪仍然有所采用。

《风尚周报》:最传统的“三书六礼”的程序是如何?

麦玲玲:先说三书。

聘书:订亲的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送予女家的书柬。

礼书: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将过大礼的物品及数量列出。

迎书:迎娶新娘过门时,男方给予女方的文书。

再说六礼。

纳采:男方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备礼去求婚。纳采也叫下聘礼,是整个婚礼仪式中的首礼,由男方准备求婚物品,送至女家,正式求婚。

问名:当女方家长接受提亲后,女家便要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往男家,作配对年庚八字之用,一来为防止同姓近亲结亲,二来也是为测八字,看两人结婚是否吉利。

纳吉:将男女双方的名字和八字到庙里占卜,卜得吉兆,就决定两人正式缔结婚约,有云:“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如卜得凶兆,可能取消两人的婚约。

纳征:又叫纳币,男方正式将聘礼送到女方家里,礼目用红绿描金帖写上些吉利话,俗称“文定”。男方写“素仰壶范,久钦四德,千金一诺,光生蓬壁”;女方回帖则写“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极,九如庆祝”等。昔日夫妻吵架时,妻子会说:“我是你红绿帖下定嫁来的﹗”由此可见“下定”不仅证明这桩婚姻的合法性,也显示了女方名媒正娶的地位。

古人的婚礼仪式范文6

婚后生活没变

那场婚礼堪称轰动。马西莱拉遵照祖父“灵魂”的愿望,在茨瓦内迎娶海伦·沙班古。婚礼上,小家伙身穿银色西装,打着领结,在100名宾客面前与新娘交换戒指,并亲吻新娘。英国《每日邮报》援引马西莱拉的话报道:“那天非常棒,正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婚后,两人并未搬至同一屋檐下,仍然各住各家。马西莱拉回归正常生活轨迹,继续上学,和小伙伴们一起踢球,与以往不同的是经常邀请沙班古来自己家中共进晚餐。马西莱拉说:“朋友们知道我结婚了,觉得很好玩,但我感觉自己像一个丈夫。”

对沙班古而言,婚礼后的生活也没什么改变。她说:“婚礼前我就与他家走得很近,婚后一切都没改变。”

举办婚礼是为了让先人高兴

马西莱拉说,婚礼对他具有重要意义。不过,这场婚礼只是一个仪式,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他说:“我的祖父通过我母亲的婚礼照片与我联系,我们之间有着特殊的纽带,因为我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在我梦里说,他看见照片,想起自己未能有一个白色婚礼,感到悲伤,因此叫我结婚。我选择沙班古是因为我爱她。”马西莱拉的家人说,举办婚礼是为了让先人高兴。

事实上,海伦·沙班古30年前已结婚,育有5名子女。她的丈夫艾尔弗雷特现年65岁,最小的子女已经27岁,最大的37岁,他们都出席了那场婚礼。

沙班古说:“我知道这件事传遍了全世界,这有助其他国家了解我们的文化和祖先。我们所做的没有错,这只是我们的文化。祖先要求什么,我们就按他们说的做。我认为其他人可能无法理解这一点。”她的丈夫艾尔弗雷特说:“我的孩子们和我都感到高兴。”

长大后还会结婚

马西莱拉家为这场婚礼共花费1500英镑(约合2282美元),给沙班古500英镑(761美元),仪式又花费1000英镑(152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