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范例6篇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范文1

[关键词] 自尊;回归;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大学生

内心愉悦,情绪饱满,负性情绪少是每个人都希望的,对大学生来说也是如此,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情绪,许多人已经对此进行了研究,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我、个性等内因,另一类是外部原因如生活事件等,但国内较少有从量化的角度,尤其是调节效应角度探讨影响大学生情感的研究。本研究选取影响着大学生情绪的两类因素中的各一种,了解他们单独对情绪的影响,以及共同的作用,即增加1个变量后的调节效应。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天津某高校全日制一至四年级的同学,抽样方法为分层随机抽样,有效样本308人,其中男生133人,女生135人。

1.2 研究工具 采用情感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SES)。

1.2.1 情感量表是Bradburn于1969年编制,国内范肖冬整理。10个项目是描述过去几周感受的是非题。对正性情绪项目回答“是”计1分,对负性情绪回答“否”记1分,计算方法是正性情绪分减负性情绪分。再加1个系数5,得分为1~9分。正性情感的项目间相关在0.19和0.75之间,负性情感的项目间相关为0.38~0.72。负性项目与正性的总相关小于0.10。间隔3天后的重测一致性为0.81。如间隔更长,则两次测查的一致性下降。

1.2.2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是国内刘贤臣于1987年编制,适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发生评定和应激强度的评定。该量表的Cronhach a系数为0.85,分半信度系数为0.88,重测信度为0.69,构想效度使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显示可以用6个因子来概括,它们是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6因子可解释全量表44%的变异。效标关联效度显示该量表与消极应对分、外控分呈显著正相关,对焦虑、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量表由27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我们选择的评定期限为12个月,选项为未发生、无影响、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累计各项事件评分为总应激量,进一步分析用6个因子进行统计。

1.2.3 自尊量表(SES)最初是1965年Rosenberg编制。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现在广泛使用的由10个条目组成,分4级评分。信度在0.77~0.88之间。效度表明与信心相关为0.65,与合群性相关为0.39。

1.3 程序先小范围试测,无误后大范围测试,发放与收回问卷者为心理学系高年级同学,获得有效问卷308份。数据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使用的统计方法有相关、回归。

2 结果

2.1 生活事件及其各项指标、自尊与情感的关系

2.1.1 生活事件及其各项指标、自尊与情感的相关由表1可知,在0.01水平上与正性情感相关的有情感总分、自尊,其中与自尊呈负相关。与负性情感相关的有情感总分、自尊、人际关系、学习、惩罚、其他,它们都是负相关。与情感总分相关的有人际关系、学习、惩罚、丧失、健康、其他,可以根据这一结果进行回归分析。

2.1.2 生活事件和自尊对正性情绪的回归 由表2、表3可知,作为单一影响因素,生活事件解释正性情绪的1%,自尊解释6%,二者共同解释9%。R2不断增加,标准误不断降低,说明引人新变量对解释因变量有显著贡献。自尊因子和自尊因子与生活事件二者共同作用在0.01水平上贡献最大。标准化回归方程为:正性情绪=-0.29自尊+0.01人际+0.11学习+0.09惩罚+0.08丧失+0.02健康-0.55其他。可见在其他变量保持一定时,自尊增加1个单位,会引起正性情绪减少0.29个单位,人际关系增加1个单位,会引起正性情绪增加0.01个单位。依次类推。可见影响大学生正性情绪的主要是自尊因子、学习因子。

2.1.3 生活事件和自尊对负性情绪的回归 由表4、表5可知,作为单一影响因素,生活事件解释负性情绪的11%,自尊解释13%,二者共同解释19%。R2不断增加,标准误不断降低,说明引人新变量对解释因变量有显著贡献。自尊因子和自尊因子与生活事件二者共同作用、人际关系在0.01水平上贡献最大。标准化回归方程为;负性情绪=-0.30自尊-0.25人际-0.06学习-0.04惩罚+0.12丧失-0.09健康+0.06其他。可见在其他变量保持一定时,自尊增加1个单位,会引起负性情绪减少0.3个单位,人际关系增加1个单位,会引起负性情绪减少0.25个单位,依次类推。可见影响大学生负性情绪的主要是自尊因子、人际关系因子、丧失因子。

2.1.4 生活事件和自尊对情绪总分的回归 由表6、表7可知,作为单一影响因素,生活事件解释情绪总分的10.7%,自尊解释1.2%,二者共同解释10.6%。增加生活事件因子后,自尊的R2增加,标准误降低,说明引人生活事件因子对自尊解释情绪总分有显著贡献。自尊因子与生活事件二者共同作用、在0.01水平上贡献最大,人际关系在0.05水平上贡献最大。标准化回归方程为:情绪总分=0.05自尊+0.21人际+0.12学习+0.09惩罚-0.05丧失+0.09健康-0.08其他。可见在其他变量保持一定时,自尊增加1个单位,会引起情绪总分增加0.05个单位,人际关系增加1个单位,会引起情绪总分增加0.21个单位,依次类推。可见影响大学生情绪总分的主要是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因子。

3 讨论

以上列表表明自尊对情感,无论正性情感、负性情感还是情感总分相关程度都较高,影响也最大,自尊与正性情感、负性情感都呈负相关说明大学生群体的自尊水平偏低,适度自尊是必要的。除自尊外影响大学生情感的因素有人际关系事件、学习因素、惩罚事件。提示我们提升大学生情感需要从这几方面着手。

作为单一影响因素,生活事件解释正性情绪的1%。自尊解释6%,二者共同解释9%。增加1个变量后R2增加,标准误降低,说明引人的新变量对解释因变量有显著贡献,调节效应显著。标准化回归方程表明影响大学生正性情绪的是自尊、学习因子。说明如果自尊水平适度,学习成绩好则能体验到较多的正性情绪,大学生情绪是否愉快来自于他们的主业完成的情况。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范文2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一般自我概念 生活事件 学习成绩

1.问题提出

初级中学时期大部分学生的年龄在11~15岁,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特定称谓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初中生身体和心理发育尚不完善,人格还未健全,接触外界新鲜事物的机会相对较少,好奇心比较重,对人事物的认识还不充分,辨别力、判断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同龄群体、社会现象等因素的影响,习得各项行为的能力也很强,因此容易健康发展,更容易误入歧途。鉴于此,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在重点关注这一群体的身心发展动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农村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般自我概念是个体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能力、价值、性格、存在感、意志品质、气质等各个方面的自我印象和评价,关系到对自己成功的归因,影响一个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和效率。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讲,一般自我概念影响最大的是学习和人际交往,生活事件更影响一般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寻求一般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成为本文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自我概念良性发展和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促进农村初中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2.研究方法和研究假设

2.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农村初中生一般自我概念、生活事件及学习成绩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寻找农村留守初中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一般规律,并利用SPSS17.0数据统计工具处理所得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被调查对象一般自我概念、生活事件及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为教育教学实践指导性对策和方法的提出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

2.2研究假设

本文目的在于寻找一般自我概念、生活事件及学习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研究假设为:一般自我概念对学习成绩有显著性影响;生活事件影响一般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生活事件对学习成绩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但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关系,是通过影响自我概念对学习成绩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也就是说一般自我概念作为中间变量既受到生活事件的影响,又影响学习成绩。

3.一般自我概念

笛卡尔最早使用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詹姆斯(James,1890)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的学者,莎沃森(Shavelson,1976)则提出了自我概念组织的层次模型,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哈特(Harter)则认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的自我概念的成分会发生变化。

在心理学中一般自我概念(self-concept)指的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个体通过亲身经验、客观反省和他人的反馈,一步一步地加深对自己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结构,它由个体对事物的态度、主观情绪感受、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等部分组成,贯穿于行为活动,并把个体所具有的某种习惯、各种技能、个人观点等方面组织起来。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主要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形成和发展,归纳总结、反馈修正、调节、强化执行是一般自我概念形成的基本过程。自我概念通过自我调节作用于活动本身。一般情况下认为,自我概念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大部分构成。

罗杰斯认为自我的主要功能在于既反映经验又影响经验,主题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的作用对经验发生作用和产生影响,使个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导向更符合个体发展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讲到自我实现,也是通过自我概念对主体的认知达到提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马卡斯则认为,自我概念就是指导和组织与个体有关的信息,影响人们对于信息的选择和加工,进而影响个体对活动的反映,也就是指导实践活动。

4. 结果与分析

本文对湖南某地区18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初中一、二、三,三个年级,每年级60人。回收问卷174份,男生95人,女生79人。调查内容为农村初中生一年内学习成绩,生活事件,以及一般自我概念的基本情况。学习成绩按百分制换算,六十分以上为及格。生活事件主要包括亲友生病、事故、死亡、家庭经济负担、家庭内部矛盾等家庭重大事件,被人歧视或错怪、考试失败或与理想中的不符、转学休学、预期的评选(三好学生)落选等学习方面的困扰,与同学发生矛盾、与老师关系紧张等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一般自我概念主要是个体对自我的评价,成功与否、自信等情况。

4.1学习成绩

根据表1数据显示,本文所调查的174名研究对象有24.8%的被试成绩不合格,有72.9%的被试成绩合格,有4名也就是2.3%的被试未报告成绩。以上数据统计结果说明绝大多数的被试成绩达到考核标准。

4.2生活事件

本文生活事件统计数据体现的是农村初中生家庭、学校、社会各项事件发生的情况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大小,所得生活事件分值越高表明对个体的影响越大,分值越低对个体的影响越小。本调查统计所得最低分为27分,表示没有被试最近一年没有发生所调查生活事件或发生了生活事件,但是对个体没有任何影响。最高分为137分表示。

根据表2数据显示,本文所调查的174名研究对象有71.8%分数在75分以下,只有28.2%的被试分数在75分以下,也就是大部分农村初中生生活事件发生的件数比较少,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比较小。

4.3一般自我概念

本文中一般自我概念数据体现的是个体对自身品质、自我印象、个人能力等方面的认知。被调查对象一般自我概念分值越高表明个体对自身的评价越积极,自信水平越高,对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越有利。相反,被调查对象一般自我概念分值越低表明个体对自身的评价越消极,自信水平越低,自卑、抑郁甚至自闭的程度越严重,越不利于个体的生活、人际交往和学习。

根据表3数据显示,本文所调查的174名研究对象有12.1%的被试一般自我概念水平在25分以下,即对自身的评价比较消极,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有的农村初中生甚至会出现自暴自弃、弃学厌学等不良情绪。上网玩游戏、逃课甚至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与同学和老师发生冲突、矛盾等不良现象。有超过80%的被调查对象自我评价积极,能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

4.4一般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

本文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一般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学习成绩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显著性水平为0.01,双尾检验)。

表4 Correlations相关

根据表4数据显示,本文所调查农村初中生学习成绩与一般自我概念相关系数为0.652,P值为0.003小于0.01,相关显著,二者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且为正相关。学习成绩与生活事件相关系数为-0.608,P值为0.008小于0.01,相关显著,二者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但相关为负相关。一般自我概念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系数为0.659,P值为0.002小于0.01,相关显著,二者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且为正相关。

4.5回归分析

本文回归分析采用的是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它处理的是一个因变量绩与两个自变量,即学习成绩与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概念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变量之间的线性模型并根据模型做出评价和预测。

根据表7给出了,随着变量进入形成的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发现P值为0.857,所以模型非常不显著。

表8给出了模型的自变量系数,一般自我概念系数为0.058,生活事件的系数为0.020。

结论:经过以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初中生学习成绩受一般自我概念和生活事件的影响,但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5.结论

本文通过SPSS统计软件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概念、生活事件和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得出:农村初中生一般自我概念与生活事件与学习成绩存在相关,且为显著性相关,但是三者之间并不存在特定的线性关系。因此,为农村初中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鼓励农村初中生进行良性的人际交往,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健康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性循环的基础。

为促进农村初中生良好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师积极评价:教师尽量避免将农村初中生放入其所在群体,而在于关注个体每一点滴的进步,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育,积极评价学生的发展,并教育学生学会扬长避短;(2)家长多鼓励,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睦的家庭环境是每一个让你成长的良好基础,家庭成员之间避免或减少矛盾的产生,尤其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要融洽。(3)自我素质的提高。每一个农村初中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多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长处和缺点,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处理好与同学、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提高自我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凤娥,黄希庭.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研究述评[J] .心理学动态,2001,3,(2):136-140.

[2]于露,宋微涛,潘芳.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3):278-280.

[3]贺岭峰.自我概念研究的概述[J].心理学动态, 1996,4,(3):41-44.

[4]乔纳森·布朗著.陈浩莺等译.自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3,81-84.

[5]Power M. J.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elf-Concept in Bi-polar Disorders:An Empirical Study and Replication[J].Cognitive Therapy & Research,2002 ,26(4):553-561.

[6]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0-36.

[7]阳德华.初中生自我概念与抑郁焦虑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9):633-635.

[8]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范文3

论文关键词 刑事诉讼 两审终审制 三审终审制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实行四级两审终审制,同时我国还规定有再审制度和死刑复核制度。经过多年的司法实践,这种立法规定以及司法实践,已暴露出了种种缺陷,如现行的两审终审制偏向于对刑事效率的追求,而且连绵不断的再审,不仅破坏了法院刑事判决的终局性和权威性,更是影响了公民及社会对刑事诉讼公正性的殷切期盼。

本文将浅析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审级制度及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两审终审制为三审终审制的设想,并进一步阐释三身终审制的优越性。

一、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审级制度及其缺陷

我国刑事诉讼两审终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只适用于地方各级法院,不适用于最高法院一审的案件,最高法院一审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2)死刑的裁判和法定刑以下的判处刑罚的案件,即使经过了二审裁判,仍需依法经复核程序核准后方能生效并交付执行。(3)对于经过两审终审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仍可依法进行再审。

我国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过多的审级设置不仅会增加司法负担,也容易造成刑事案件久拖不决,影响司法效率,不利于及时打击违法犯罪分子。(2)实行两审终审制有利于高院和最高院集中精力对下级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指导、监督。(3)两审终审制足以保证案件质量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除了由于我国的二审程序是实行全面审查的原则外,主要是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还有一系列诉讼制度加以保证。”(4)第三审仅作书面审和法律审,对案件事实部分不予过问,因而作用极为有限。

然而,这种审级制度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两审终审造成终审法院的级别过低,致使法院的判决缺乏一致性。(2)二审法院的审判方式简单,以致二审公正性较差。二审开庭率较低,公正性较差。阅卷审理、单独询问当事人几乎成了二审的主要审理方式。(3)两审终审制可能增加讼累。在刑事诉讼两审终审制度下,当事人上诉机会只有一次,一旦二审没能保障当事人的诉求,其可能铤而走险,不断的上访、申诉甚至围堵党政机关及领导人。(4)案件再审的不断启动,严重影响了法院判决在社会中的权威性和严肃性。(5)死刑复核制度难以保障死刑案件的质量,尤其是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的质量,赵作海案就是一个明证。

二、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两审终审制的设想:三审终审制

(一)重新界定各级法院的管辖权

(1)取消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的一审案件管辖。对于原由各高院一审管辖的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由各高院指定某一中院审理。(2)取消最高院的一审管辖权。对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由最高院指定某一高院审理,使得最高院作为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的终审法院或重大刑事案件三审法院,可以保障最高法院通过对具有重大意义的终审案件或三审案件的审理以实现其保障法律在全国统一适用的职责。而且最高院一旦成为上诉法院或三审法院,其审判权限除特殊事实问题外应当仅限于法律问题。这不仅可以避免最高法院在事实问题上犯错误的可能性,也大大减轻了最高法院的工作负担。

重新调整各级法院的受案范围后,保证了大多数一审刑事案件能在基层法院或中院得到解决,也就捋顺了各级法院的职责和功能,一方面适应了刑事诉讼三审终审制度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最高法院和高级法院的监督指导功能;另一方面提高了终审审级,使当事人寻求更高级别法院重新考虑案件的愿望得以实现,增加了终审裁判的公正性和可接纳性,把终审以后的申诉上访,转变为案件生效之前的正常诉讼。

(二)严格规范第三审程序

1.明确第三审的提起主体

对提起第三审程序的主体应严格限制为自诉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人以及上级检察院。自诉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分别处于原告或者被告一方,法院的判决、裁定对他们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他们应有依法提出第三审的权利;法定人作为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这类不能进行正常诉讼活动的自诉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因此也应赋予他们提出第三审的权利。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在征得被告人或其法定人同意后,也可代为提起第三审。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人无权对刑事部分提起第三审。在我国,检察院作为公诉机关,行使着刑事追诉权,自然享有提出第三审的权利。

2.明确第三审的提起理由

由于第三审程序主要侧重于法律审,那么向第三审法院提起上诉的理由就需要在法律问题上进行必要限制,即二审判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以下情形可视为适用法律确有错误:(1)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足以影响法律在全国的统一适用或足以影响案件的案件判决结果。其中包括法律依据适用错误和法律条文适用。(2)原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依法应当回避的人员没有回避,足以影响案件的正确、公正裁判。(3)依法应当指定辩护人而没有指定或辩护人未经到庭辩护而开庭审理,足以影响案件案件判决结果。(4)原原判决、裁定作出后,刑罚被修正。该项前提是修订后的法律有利于被告。(5)剥夺或变相剥夺被告人最后陈述权。(6)其他足以影响案件判决结果的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情形。只有从法律方面严格限定第三审的提起理由,才能保证第三审程序起到统一法律适用的目的。

同时对于一些重大事实问题确有错误的案件也应当允许当事人上诉至第三审,但第三审法院可不一定对此类案件都进行开庭审理,可发回重审。因此以下情形可视为原判决、裁定在事实认定确有错误,当事人可以上诉至第三审:(1)有新的证据足以影响定罪量刑。(2)原判定罪量刑的证据系伪造或非法方式取得的,可能影响案件判决结果。(3)具有其他足以影响定罪量刑的实施和证据的出现。

3.明确第三审的案件性质

并非所有的案件都能进行第三审程序,应在案件性质上对第三审的提起进行明确。以下几类刑事案件不得上诉于第三审法院:(1)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2)被判处拘役、管制或单处罚金及附加刑的案件。(3)告诉才理的案件。(4)其他轻微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微刑事案件。以上几类案件,案情较为简单,处罚较轻,更重要的是在法律适用问题上一般不会有太大的误差。因此此类案件就没有必要进入第三审程序,经过两审终审,其所面临的问题完全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4.明确第三审的提起期限

对于第三审的上诉期限应做严格限定,避免案件的拖延,影响司法的效率。参照台湾地区的规定和我国的司法实践,对于建议第三审判决的上诉期限应为十日,第三审裁决的上诉期限为五日。这一方面保证案件得以高效解决,另一方面适应了我国司法实践的实际需求。

5.明确第三审的审理方式

对于第三审上诉案件,第三审法院应对法律问题进行全面审查,而对于事实问题则在上诉范围内审查,以充分保障第三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对于第三审上诉案件,第三审法院应以合议庭的方式开庭审理。合议庭要讯问当事人,听取辩护人,其他当事人及诉讼人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更有利于充分保障第三审的质量和效率。

(三)建立越级上诉制度

不过,在对第三审程序进行严格规范的同时,很有必要建立越级上诉制度。因为在实践中,可能会存在这么一种情况,被告人对一审法院在事实方面的裁判不存在争议,而对该裁判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不服,且该法律问题过于重大,二审法院难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没必要再经过二审程序的浪费。我们借鉴欧美国家的越级上诉制度,允许被告人直接向三审法院就法律问题提起上诉。通过越级上诉制度,三审法院可以直接对具有重要法律价值的案件进行审理,不但可以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而且增加了上级法院发现法律问题,解决法律冲突的机会。

三、刑事诉讼三审终审制的优越性

刑事案件一旦实行三审终审制度,就会使得初审法院恒定于基层法院和中院,高院和最高院则是上诉或三审法院,从而使得刑事诉讼三审终审制度具有两审终审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一)最大限度保证司法的公正与独立

刑事三审终审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司法的公正、独立。刑事三审终审制度意味着第三审必然由较高级别的审判机关审判,这样能以较高级别法院的业务水平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也能够使案件排除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保证司法的公正、独立。

(二)全面促进法律的正确与统一适用

刑事三审终审制度能够全面促进法律的正确、统一适用。由于有权进行第三审的只能是少数法院,即最高法院和高级法院,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同一法律因法院不同而可能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理解和适用的倾向,保证各级法院对同类案件的处理都持相同的幅度,使第一审具有了统一国内法律理解并稳定法律生活的一般性使命。

(三)充分保障权利救济,抑制上访行为

刑事三审终审制度为当事人又一次提供了司法救济的机会,能够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权利。由于基层法院业务水平有限,很难保证案件质量,当事人也很难信服其裁判。在三审终审制条件下,当事人有了向更高一级法院寻求解决“冤情”的渠道,这有利于抑制非正常的上访维权行为,为法院进一步纠正错误判决提供机会,能更为充分的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四)显著提高司法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范文4

主持人:阳光媒体新媒体总裁何力

过去的2006年里,资本、人才、技术这些生产力要素在中国的土地上变得空前活跃,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让人热血澎湃。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中国经济?是宏观调控的持续,还是新兴市场涌动的金融投资浪潮?是对外资并购的重新审视,还是更多“中国造”的走出去?

几位对中国经济有深刻认识的商学院院长、学者讲述了触动他们内心的东西,以及他们的深切思考,通过这些,我们或许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寻找到一些答案。

三股力量影响中国经济

中欧商学院名誉院长刘吉: 探讨什么影响了中国经济,首先要对中国经济怎么了有一个概念。中国经济在2006年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经济发展还是持续增长。因为宏观调控,我们的企业碰到了很多问题,因此我也经常听到一些怨言;但另一方面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连外国人都搞不懂中国经济怎么回事。

我到地方上去作调查,碰到几个中部地区的省委书记,他们说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沿海已经到尾巴了,中部才刚刚露头;再来看一些民营企业,该投资还投资,该发展还发展,这儿不能投资到那儿投资,国内不能发展到国外发展。

什么影响了中国经济?我想这三部分都影响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影响了中国经济,地方的一批官员影响了中国经济,民营企业也影响了中国经济。而三股力量碰在一起,就保证中国经济继续高涨。我个人的看法,中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的因素,也就是最大的希望是民营企业。

思想推动中国进步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最近有一个人物去世了,他是弗里德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我觉得这件事其实对中国经济影响非常大,弗里德曼对全球发生重大影响的就是他的自由贸易思想,中国恰恰是很好地利用了第二次全球化的浪潮,才使我们的经济发展能有今天。所以,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中国经济都受到了弗里德曼思想的影响。

另外,不仅是2006年,中国的商学院在过去十几年里都在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好多改革的思想是来自于我们商学院的教授,特别是改革的基层包括企业界的中坚力量,很多都经过了商学院的学习进修。即使没有进入商学院,他们也受到了商学院这么多年推动现代管理知识的一番影响。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中国的商学院提供这些理念,中国的管理、中国的企业会是什么样子?

公司治理前进一小步意义很大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我讲一件亲身遇到的小事:2006年,网通曾经有一次董事会(当时我担任独立董事),讨论一件直接牵扯到网通大股东利益的事情。网通是国家占有70%的股份,一个外资战略投资者占5%的股份,这两家加起来是75%。董事会上有5名独立董事。会开得非常激烈,大家有很多不同意见。后来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对这件事的表决上,大股东能不能表决?当时有律师在场,律师说严格按现有的章程和这件事情的商业性质来看,法律上是不属于那种大股东不能表决的场合,但是我们仍然认为从公司的治理结构角度讲,牵扯到利益的大股东最好还是不要参与表决。最后董事会决定采纳这个意见,结果是由独立董事和代表其他小股东的董事,按照公司最好的利益方向来进行表决。

网通是在香港上市的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我们都知道,很长时间以来大型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上都有相当大的困惑。通过这件事情我想说明,我们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在建立一个好的公司治理方面,确实往前迈了一步,尽管这一步看上去很小,但是我想它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必须有全球视野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2006年到底什么给我带来震撼?我想到一件事,就是米塔尔的全球成功。以前诺基亚成功,有人说是它来自发达国家,历史比我们的企业悠久一些,其实这是借口。宝钢在国企之中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之一,但是米塔尔以全球应对全球,宝钢以中国应对全球,米塔尔用五年的时间靠视野把宝钢颠覆掉了,把全球的钢铁颠覆掉了。

还有一个是印度人做了百事可乐的全球老总,也给我带来震撼。我们在管理人才的储备上和印度有比较大的差距,我们的全球视野、全球对接能力和印度相比也有比较大的差距,再加上我们国家的贸易占了GDP的70%,印度才20%,它是只改革,不是太开放,它以市场换技术的杀伤力可能比我们更大。印度的后劲绝对不可低估,有N多方面需要我们学习。所以,谈2006年的中国经济,必须有全球视野才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未来中国会发生什么。

发展需要观念上的突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张新民:2006年上半年,有一次我碰到两个50岁左右的来我们学校开会的企业工作人员。他们问我学校有没有招待所,我说你们去留学生公寓看一看,他们说去了,但是房价比较贵,单位的财务规定只能按照一定的标准,突破标准可能就得自费了。从这件很小的事情中,确实有很多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我们一天到晚地谈企业的管理要以人为本,但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太少去真正考虑以人为本,太少考虑到人的行为对企业的贡献。实际上,只有观念的突破和变革才是推动企业发展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动力。

煤老板买房背后的能源安全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范文5

几位对中国经济有深刻认识的商学院院长、学者讲述了触动他们内心的东西,以及他们的深切思考,通过这些,我们或许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寻找到一些答案。

三股力量影响中国经济

中欧商学院名誉院长刘吉: 探讨什么影响了中国经济,首先要对中国经济怎么了有一个概念。中国经济在2006年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经济发展还是持续增长。因为宏观调控,我们的企业碰到了很多问题,因此我也经常听到一些怨言;但另一方面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连外国人都搞不懂中国经济怎么回事。

我到地方上去作调查,碰到几个中部地区的省委书记,他们说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沿海已经到尾巴了,中部才刚刚露头;再来看一些民营企业,该投资还投资,该发展还发展,这儿不能投资到那儿投资,国内不能发展到国外发展。

什么影响了中国经济?我想这三部分都影响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影响了中国经济,地方的一批官员影响了中国经济,民营企业也影响了中国经济。而三股力量碰在一起,就保证中国经济继续高涨。我个人的看法,中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的因素,也就是最大的希望是民营企业。

思想推动中国进步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最近有一个人物去世了,他是弗里德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我觉得这件事其实对中国经济影响非常大,弗里德曼对全球发生重大影响的就是他的自由贸易思想,中国恰恰是很好地利用了第二次全球化的浪潮,才使我们的经济发展能有今天。所以,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中国经济都受到了弗里德曼思想的影响。

另外,不仅是2006年,中国的商学院在过去十几年里都在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好多改革的思想是来自于我们商学院的教授,特别是改革的基层包括企业界的中坚力量,很多都经过了商学院的学习进修。即使没有进入商学院,他们也受到了商学院这么多年推动现代管理知识的一番影响。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中国的商学院提供这些理念,中国的管理、中国的企业会是什么样子?

公司治理前进一小步意义很大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我讲一件亲身遇到的小事:2006年,网通曾经有一次董事会(当时我担任独立董事),讨论一件直接牵扯到网通大股东利益的事情。网通是国家占有70%的股份,一个外资战略投资者占5%的股份,这两家加起来是75%。董事会上有5名独立董事。会开得非常激烈,大家有很多不同意见。后来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对这件事的表决上,大股东能不能表决?当时有律师在场,律师说严格按现有的章程和这件事情的商业性质来看,法律上是不属于那种大股东不能表决的场合,但是我们仍然认为从公司的治理结构角度讲,牵扯到利益的大股东最好还是不要参与表决。最后董事会决定采纳这个意见,结果是由独立董事和代表其他小股东的董事,按照公司最好的利益方向来进行表决。

网通是在香港上市的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我们都知道,很长时间以来大型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上都有相当大的困惑。通过这件事情我想说明,我们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在建立一个好的公司治理方面,确实往前迈了一步,尽管这一步看上去很小,但是我想它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必须有全球视野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2006年到底什么给我带来震撼?我想到一件事,就是米塔尔的全球成功。以前诺基亚成功,有人说是它来自发达国家,历史比我们的企业悠久一些,其实这是借口。宝钢在国企之中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之一,但是米塔尔以全球应对全球,宝钢以中国应对全球,米塔尔用五年的时间靠视野把宝钢颠覆掉了,把全球的钢铁颠覆掉了。

还有一个是印度人做了百事可乐的全球老总,也给我带来震撼。我们在管理人才的储备上和印度有比较大的差距,我们的全球视野、全球对接能力和印度相比也有比较大的差距,再加上我们国家的贸易占了GDP的70%,印度才20%,它是只改革,不是太开放,它以市场换技术的杀伤力可能比我们更大。印度的后劲绝对不可低估,有N多方面需要我们学习。所以,谈2006年的中国经济,必须有全球视野才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未来中国会发生什么。

发展需要观念上的突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张新民:2006年上半年,有一次我碰到两个50岁左右的来我们学校开会的企业工作人员。他们问我学校有没有招待所,我说你们去留学生公寓看一看,他们说去了,但是房价比较贵,单位的财务规定只能按照一定的标准,突破标准可能就得自费了。从这件很小的事情中,确实有很多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我们一天到晚地谈企业的管理要以人为本,但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太少去真正考虑以人为本,太少考虑到人的行为对企业的贡献。实际上,只有观念的突破和变革才是推动企业发展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动力。

煤老板买房背后的能源安全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我讲一个现象,也许能引出点思考。半年前,北京东部的新房价格哗哗起来,我一个朋友买了房邀我去看,等电梯的时候见到了三批煤老板,结果我朋友说,这地方的煤老板还多着呢。我回去琢磨,还搞了一些统计:2002年开始,全世界资源价格出现突飞猛涨的情况,石油从27美元一桶,最高涨到77.8美元一桶。石油价格一变,煤的价格也涨得很厉害,从23美元一吨,最高涨到60多美元一吨,三年左右时间涨了三倍。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范文6

关键词:真实性 意义 失实 要求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在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广播、电视、手机等通讯手段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们每个人都被各种信息包围着,是信息最主要的接收者,这就对信息的真实性有着明确的要求,只有掌握真实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科学的决策。

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对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从新闻源到记者的采编再到新闻各个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反映事件本质规律的。如果不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歪曲事件的本质,隐瞒事实真相,随意的进行报道,那么这则新闻就是失实的、虚假的,也是没有存在的价值的,新闻的真实性无论是对新闻工作者,还是对普通的受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是其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的体现,新闻工作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诱惑,因此必须保持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同时,新闻工作者在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描述时还应该适度,只有把握好“度”,才能公平、公正地将新闻信息展示给受众,才能做好新闻人。与此同时,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将更准确、客观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诠释好船头的“望者”这一角色。

对于普通受众而言,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可以让受众接收到真实的信息,防止因信息的虚假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社会上有很多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不断冲击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导致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最新变动的真实面目辨别不清,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薄,没有“人情味”。我们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传播者,每天被各式各样的新闻所包围,只有保证接收到的信息源的准确无误,才有精力和能力做好自身的每次选择,才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大众,不会对社会及他人造成不利的影响,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由此可见,新闻的真实性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得以存在的根本。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也从侧面说明了新闻无比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新闻制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从而间接影响社会大环境,新闻真实性原则对于新闻发挥社会影响力起着强有力的作用,虽然新闻的真实性已被广泛传播,但是新闻失实的事件却时常发生,其原因有很多。

新闻失实有其外部原因。政治上,受我国国情以及政策的影响,政府会对新闻传媒界进行一定的干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中国文化软实力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报告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这是一把双刃剑,导致新闻界缺乏一定的自由,因此存在一定的弊端。经济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新闻事业的发展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除此之外,新闻行业内部的竞争激烈,人们认识的局限性等因素,都会对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的新闻界无疑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新闻失实也有其内部原因,就新闻工作者自身而言,有少数的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的真实性视而不见,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缺乏判断社会的能力,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追求个人利益,对新闻进行了虚假报道,欺骗受众。如《中央电视台》的“你幸福吗?”提问环节,以其特有的亲和力和人文关怀,一度受到老百姓的支持与喜爱,但是有媒体就爆出一则关于央视主持人柴静,在清华大学进行讲座时批判此话题的文章,致使《柴静:央视“你幸福吗”提问方式简单粗暴》这篇文章流传于网络,对柴静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事后,柴静发表声明,调出节目当天录像带,此事件才得以澄清,虚构和假设是新闻的陷阱。

柴静事件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新闻虚假报道事件,但是类似的事件却不在少数,由于新闻工作人员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发生细节失实、扭曲事实、指鹿为马、夸大其词、新闻摆拍等错误,我国每年都会评出十大虚假新闻,以此控制对虚假新闻的报道,维持正常的新闻环境,同时也对新闻从业人员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在工作中践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对新闻负责,对受众负责,对社会负责。

新闻的真实原则、客观原则、全面原则,是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的三项基本准则,其中真实原则是最根本的准则,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是新闻得以存在的根本所在,针对当前的文化环境,加强对新闻真实性的监管势在必行,这就需要从各方面对其进行严格要求。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首先要求新闻事件的真实、可信,这也是新闻从源头确保信息准确的有力依据。2007年6月北京发表的《纸做的包子》就是最典型的虚假新闻的案例,就是记者的失误而引起的。“纸包子事件”是记者伪造的一起包子里掺杂纸制品的虚假新闻,这一事件迅速蔓延至全国,给我国的新闻界带来了极其恶略的冲击,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损害了当代记者的整体形象,为此,还需提升记者的个人素质,在严格把握新闻的六要素的准确无误的基础上,确保新闻的软要素的真实可信,新闻中涉及到被采访者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观念等描写的,都必须是被采访当事人认同的、自述的,确保信息的准确,实事求是地全是时间的全貌,记者还要增强社会荣誉感,不要因个人得失而影响社会正常秩序,造成不利的影响。其次,电视台管理部门以及新闻审核部门,也应加强对新闻的监督监管,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进行严格的把关,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新闻媒介还应该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不要让虚假的新闻传播开来,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新闻报道是对事实的报道,新闻记者在进行采写新闻时,一切的技巧以及方法,都是采用事实的技巧和方法,可见事实在新闻事件中所占比重之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真实性作为新闻的基本属性,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其自身的规律,同时,真实性也是其取信于受众的关键所在,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适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新闻报道正是人民意志的最佳体现,体现的是老百姓的心声,因此新闻无小事,那么,新闻的真实性就是关乎社会安定团结的头等大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不但是新闻事件本身的生命,是关乎新闻事业的生命,更是新闻工作者的生命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