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文章范例6篇

中秋文章

中秋文章范文1

2、济南的秋天,总是迟那么些时日,但总会来,走的也快。跟不上脚步的就从夏天一下穿越到冬天,好不过瘾。因为即将逝去越发的喜欢秋天,尤其是初秋,阳光总是耀眼的白,蓝天涂得一丝不苟,像个坦坦荡荡做人的君子,特别明净舒服,那个味儿带给我的是丝丝的甜蜜和幸福。

3、可这秋的凉意一上心间便兀自惹出许多故事来。

4、我的家乡,节日是有着浓浓味道的。尤其是中秋节——一个收获的季节。对于辛苦一年来的农家人,收获意味着可以不用再忍受饥饿,可以给孩子攒学费,可以给老人添件新衣服。这时整个村子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路上的行人,走起路来都是轻快地,打起招呼声音也格外响亮,脸上总挂满了合不拢的笑脸,人人都是倍儿有精神。远处庄稼地里是一片忙碌着的喜悦。中秋节就出现在这收获的时日里了。

5、每每听到集市上卖月饼小贩的叫喊声嘹亮起来,我便知道临近中秋节不远了。那吆喝声里透着的亲切——在我儿时听来——如同月饼里的红丝绿丝一样甜。这个时候我和弟弟最兴奋的就是跟着母亲赶集买月饼了,因为每个摊位都可以免费品尝一小块,不买也不打紧的。我和弟弟先品尝,母亲再砍价,买一份再换下家,这样可以多尝几份。一上午下来会买好多份,以五仁居多,捎带着买点枣泥水果味的。母亲这时便会数一份送姥姥,一份送奶奶,一份送舅奶奶。数完往往就没我们的了,母亲看看弟弟,再看看我,可怜我们,又欣慰我们的懂事,便折回去再买几个。回家后母亲会放到我们够不到的地方,不到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是不能吃的,但弟弟会经常踩着凳子看看少了没,数数没少,向我“汇报一下”便心安的玩去了。这时最盼中秋节早些来,来的快一点!但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却再也无法掩饰了,出门都是边走边跳的,时而还唱几句学前班老师教的歌,母亲安排干什么活都特别有劲。那种甜甜蜜蜜的感觉,直到现在想来还意犹未尽,好像韵味会绵延,会温暖很远很远的自己。

6、中秋节在我们的盼望里如期而约,这天我不用大人叫就会起的特别早,鸡舍里肯定会关一只养的肥肥的大公鸡不让出去觅食了,我知道那是母亲用来犒劳我们的。一年里只有这一天和过春节才可以吃到的。我会把院子里一堆堆黄灿灿的玉米摆整齐,把花生堆成一座小山丘,把鸡舍、羊圈打扫的干干净净,没有人会安排我干这些活的。一晌午的功夫,整个小院温馨又整洁宽广的完美呈现,当然也会得到来自大人的夸奖的。过了中午节日气氛就浓烈起来了,父亲负责杀鸡,母亲忙着包水饺,我负责杂活,弟弟在一边玩耍,难得的一家人都在一起,哪像平日里,父亲天不亮就下地了,有时候我们睡下了他才回来。经过我们一下午的“折腾”,一桌丰盛的晚餐就摆好了,弟弟去喊爷爷奶奶,我负责去买甜酒,很便宜但味道有点像葡萄酒,甜中微涩;倒在杯子里,冒起泡泡又像雪碧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对于当时的我们就一种味道——甜甜的味道,无法逾越的美味和甜蜜,刻在我的骨子里,伴我去远方,去更远的未来。

7、那顿团圆饭,现在想来是多浪漫。在农家小院里,一家人团坐,有说有笑,满院子收获的玉米和花生的清香弥漫开来,浓浓的丰收的味道。灯光是月亮照下来的,温馨安详,像爷爷奶奶饱经沧桑后的双颊一样。月亮总是分外圆,光也分外明,映在葡萄架上,细数从葡萄藤上落下来的月光,一丝丝一缕缕,风一吹来,秋意正浓,秋的韵味在此刻会肆无忌惮的蔓延。小黄狗也不叫了,像是怕打破这静谧,安安静静的趴在那。院子外面的小河沟因一整个夏天都在蓄水,虫鸣蛙唱的好生热闹。吃罢,母亲会摆上刚从藤上摘得葡萄,这个时候中秋节的主角就会登场了。母亲拿来案板和刀,弟弟总是抢着踩着高凳把他天天关照的月饼取来,全家人的目光都在母亲的手上,只见月饼在母亲娴熟的刀下飞舞几下,六块小月饼就呈现了,品尝完五仁的,接着就是枣泥水果的,没有更丰富的种类了,含在嘴里像蜜一样甜,我每次都是回味很久才舍得咽下,直到现在我还是钟爱着五仁味,每次买都会问是冰糖甜丝做的老月饼么。月饼在今天被炒到比黄金都贵,高贵大气的包装,各式各样的口味挑衅着快节奏的味蕾。我担心我的孩子,到时会不理解我,我怕!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理应得到更优秀的传承!如今优越的生活实属来之不易,唯有珍惜才好。

中秋文章范文2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文章导读】

此文写于1941年,此时的林语堂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进入了人生中的秋天。因此,他对秋仿佛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这篇生活小感,用词精练,语句轻柔轻缓,笔调随意自然而又亲切,如同与一位老友娓娓叙谈。文章未花费太多笔墨描写秋的丰硕与肥美,而是着重体现秋天的况味。作者不经意间就体现出了高超的描写与导入水平,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信手拈来,塑造了大量的意象,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从而把读者带入一个精心营造的丰厚醇美的秋的境界之中。

【精读感悟】

文章开头没有直接写秋天,而是由香烟那缭绕的薄雾展开丰富的联想,来展示出心中那独特的秋天。作者的思绪一如轻烟慢慢自由飘飞,秋天的意味也在这种悠然的气氛中缓缓铺展开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liáo)”,可见人们对秋的评价多以肃杀、凄凉为主。但在作者眼中,秋却有另一番意味,他将秋天与其它三季对比,认为春过于娇媚,夏炎热逼人,冬冰冷凋零,只有秋是最成熟与稳重的,充满磅(páng)礴(bó)气象。此时,秋被赋予了新的意韵。此时,作者已经处在事业有所成就的阶段,少年时的抱负已逐渐实现,摆脱了稚气和青年人独有的傲气,经历人生风雨后慢慢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现在的他虽然声名享誉中外,为人却越来越谦逊,更像一位儒雅的学士,就像秋一样显示出博大的胸怀和磅礴的气势,尽显成熟与稳重。

接着,作者又将秋天之美深化,突出表现初秋之美。比如,作者表达了暄气初消,不燥不热,蟹肥花美,不似深秋的凛冽萧瑟之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这层意思;同时作者提道:“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从恰当而新奇的比喻中,不难看出秋天的温和、成熟已使作者沉醉其中,感受着它宁静深远的况味。

品味秋天的味觉这种新颖独特的感受也是文章的精彩所在。由酒谈起,又谈及烟,烟和酒能使读者感同身受秋天老辣味醇(chún)的感觉,而这老辣味醇的感觉能给人美的,隽(juàn)永回味,依作者所言:“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事物。”这是作者真正体味到了秋天的滋味,同时给文章贮满了诗意。作者丰富的联想,给人以极大的兴致,使读者仿佛品尝到了秋之成熟厚重、古朴雄浑、气势磅礴。

随后,作者又将文章回归到开头悠然恬(tián)淡的意境,不过这次的意图与上节大不相同。主要是运用含蓄、婉约的笔调,表现自己沉浸在“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秋之中。这正是作者的风格,他并没有明说,而是将秋比喻成“慢火熬炖回锅肉,古老却完整的旧字典,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大书法家苍劲雄浑的笔迹”。 这些意象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经历了时间的洗涤,经历了岁月的磨砺,留下的是历史的痕迹,沉甸甸的。文中没有绚烂华美的描绘,却依然浓情四溢,表达出了深远厚重的生命底蕴。这也正是林语堂想说的人生之秋的内涵。在许多人的生命里,经历着酸甜苦辣的人生之秋成了不堪重负的季节,步履维艰,心境苍凉。而在林语堂的笔下,我们体味到的人生之秋的分量,在他那儿,生命有了一份因积淀浓缩而丰厚的底蕴,毫无滞涩晦暗的感觉,相反,这份厚重的底蕴显得从容洒脱,深远而又充满了睿智。作者没急于表白自己的观点,却让读者自己慢慢去品味,品味着秋带给我们的丰富的感受,与林先生一样沉浸在“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秋之中。

文章最后感叹人们常在意春天的美好,却总忘记秋天的“华丽”、“恢奇”。这句点睛之笔使文章发人沉醉,韵味意长。叫人体会到人生最好的年华是秋天,春华秋实,人生的收获,只有在此时最为厚重。林语堂的秋有着豁达的人生观,他的《秋天的况味》制造出了一种温馨而富有人情味的氛围。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1916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到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后先后赴美国、德国留学。回国后,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通调)”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代表作品《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老子的智慧》等。

中秋文章范文3

所谓正话反说,是一种运用正面话语来表达反面意思,或用反面话语来表达正面意思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叫反语。通俗来讲,就是本来该说好的故意说它不好,本该说对的故意说它错,本来是美的东西故意说它丑等。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这种手法,往往能使文章彰显新奇,取得强烈的颂扬效果或讽刺效果,并让人感觉文章不落俗套,新鲜感十足。

例文品析1

“丑陋”的妈妈

妈妈常年在地里干活,风吹日晒。她脸颊上红润的色彩渐渐地褪去,变得又黑又瘦,暗淡无光;妈妈原本苗条的身材也变得臃肿肥大;最让我觉得妈妈“丑陋”的,是她的那双手――那是怎样一双手啊:由于整日忙碌于田间、灶台,那双手已经裂开了好些口子,手指上缠了好几处胶带,手掌上到处都是裂痕,看着都让人害怕,我都不敢想象妈妈再用它抚摸我的脸庞会是怎样一种感觉。可是正是这样一双“丑陋”的手,支撑起了我家的半边天,也正是这双“丑陋”的手,以它的“丑陋”换来了我家的幸福生活。

(一阳评:小作者故意正话反说,处处都在描绘妈妈的“丑陋”,尤其是妈妈的手的“丑陋”,可是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不但不觉得这手是丑陋的,反而会觉得它美丽无比,还会透过这双手看到一个勤劳吃苦的农村妇女形象,读出孩子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例文品析2

讨厌的秋天

热心肠的夏妈妈收回了她的一切美好回忆,把她的调皮孩子们托付给了秋阿姨。可是秋阿姨却不干正事,只顾着自己玩耍,一点儿也没把那群顽皮的孩子们给照顾好。(一阳评:作者开门见山,在文章开头就否定秋,认定她“不干正事,只顾着自己玩耍”,巧妙地把自己的真实态度隐藏在否定的词语背后。)

我一点儿也不喜欢秋,讨厌她的冷酷,讨厌她把大地变黄了,讨厌她把小鸟的家――大树变秃了,她甚至还欺负起那最是害羞的荷花妹妹,弄蔫了她的头发,让她变丑了。(一阳评:明确指出“我”不喜欢秋,并详细地列出秋的不好之处,即“我”对秋印象不佳的来源,紧紧呼应文题中的“讨厌”。)反正,我不喜欢秋。

可这讨厌的秋偏偏一步步跟紧我了,我很气恼,不解秋为什么这样烦人。(一阳评:再一次表明态度――感到“烦人”。)这天,秋出现在我的面前,微笑着跟我打招呼:“嗨!”我义无反顾地指责她说:“难道你不觉得你很烦人吗?况且,你还夺走了绿色,夺走了美丽的天使――花儿们的生命,你自己反思一下,你的所作所为值得人们去喜欢、去爱、去赞赏吗?”(一阳评:“义无反顾”“指责”等词用得很妙。)不想,秋却和颜悦色地对我说:“我承认我的过失,可是我这么做是有理由的……”(一阳评:文章此处做出了暗示,为下了铺垫。)

没等秋说完,我立即抢过话头,愤怒地说:“你别在这儿假惺惺的了,难道你能还他们的青春与美丽吗?”秋被我问得哑口无言。可我觉得还不够解气,又不停地(一阳评:“不够解气”“不停地”两词清晰地表露出了“我”对秋的极度不满。)说起她的其他毛病来。(一阳评:以上两个自然段再一次对秋提出严厉批评,呼应上文的不满,又为下文态度的转变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等我一说完,秋一挥魔棒,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一幅田园风光图。只见冬瓜穿白纱,茄子披紫袍,高粱涨红了脸,稻子们笑弯了腰,啊,大丰收!大丰收!正当我赞叹不已时,秋又一挥魔棒,我眼前又出现了另一画面:苹果似太阳般通红,柿子似灯笼班锦簇,青橘似绿草般嫩绿,各种水果们甜滋滋、乐呵呵、酸溜溜、喜盈盈的,水分多又足,好吃又健康!(一阳评:文章开始进行反转,借“遍野稻香”“硕果累累”等丰收景象,让我看到了秋的付出,让我变得哑口无言。而我的态度,显然也将在此之后开始转变,由批判转向赞美。)

我不禁直流口水,等我要细细品味时,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我十分惊讶。原来是五颜六色的正成群结队地开放,想不到在秋的“残忍屠刀”之下,竟然还傲立着这样的花中豪杰呦!

中秋文章范文4

走访老前辈

在“”被粉碎后,为了给父亲早日昭雪,我开始走访父亲的老战友和许多老前辈。这一部分我是凭记忆按走访的前后顺序记叙下来的,可能会感到零乱,但这是历史事实。

我走访的第一位老前辈是陆定一同志,当时陆老刚被解放,住在医院里。我去探视他,我问他:“为什么我父亲被诬陷为叛徒?”他对我讲了下述情况:大约1964年他当宣传部长时,问他要我父亲写的《多余的话》看。陆老给了主席香港出版的司马璐著的《瞿秋白传》,其中附有《多余的话》。主席看过之后对陆老说:“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有没有秋白亲笔写的《多余的话》?”陆老说:“还在解放区时,李克农同志曾说,外面有人要卖给我们瞿秋白的《多余的话》,是原稿,问我要不要买……我说,这是伪造的,不要买……曾对我说过,他看见过,确是瞿秋白的笔迹。”对陆老说:“今后不要宣传瞿秋白了,要多宣传烈士。”

之后,我走访了杨尚昆同志,他原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他说:“大约1962年主席看了《多余的话》对我说:‘瞿秋白对革命有贡献,但临终前写了《多余的话》,这是消沉,最多是动摇,作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临终前还是可以谅解的。’我没有听到过主席说瞿秋白是叛徒。主席只说过‘瞿秋白怀才不遇’这样一句话。”

我去探望过薄一波同志,他问起我母亲的情况。我说:“妈妈被、‘’关押了近六年,被他们迫害死了。”薄老听后流下了眼泪。他和妈妈共事过,很关心她。当我问起关于我父亲的事,薄老说:“主席在六届六中全会上说过,盲动主义的责任加在瞿秋白身上是不公正的。这个责任应由共产国际罗米那兹负责。《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瞿秋白已有评价。主席还说:‘立三路线问题,经过瞿秋白、已经解决。瞿秋白当时是比较有威信的领导人,如果交他来搞,后来不至于产生像王明路线这样大的错误,就是由搞也不会发生王明路线。’”

我看望萧三同志时,他回忆1939年他回延安后见到,谈话中他谈起老战友瞿秋白不幸牺牲,可痛可惜!沉默了许久,说:“是啊,如果他还活着,现在领导边区的文化运动该有多好呀!”

访问丁玲同志时,她说:“我了解瞿秋白,早在解放区时就看过《多余的话》,我认为在《多余的话》里没有叛变的意思。”

冯雪峰同志的儿子冯夏熊对我说过,当红军要长征时,他父亲找问过:“为什么像秋白这样的领导同志不和大家一起参加长征?”说:“我也提过意见,但没有用,要问一下组织部长李。”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复查

有一天我去北京医院探视廖承志同志。他说:“独伊,你应该写信给党中央要求给你父亲。”廖公是我父母的好朋友,“”后期很关心我和父母的问题,为此帮助过我。后来我到医院去看望陆定一同志,把廖公对我说的意思告诉了他。他说:“你应该听廖公的话,给党中央写信。”

过了几天,陆老要我到医院看他,我到了他的病房。他说:“我已写了一封信给陈云、黄克诚同志,请求为你爸爸。”并把此信底稿给我看,其内容如下:

陈云、黄克诚同志并转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说秋白是叛徒,我很怀疑,现向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提出意见,请求复查此事,理由如下:

(一)瞿在被捕之后,写了《多余的话》,情绪消沉,这篇东西,因曾见过,确是秋白所写。但以此为根据,判定秋白是叛徒,则证据不足。因为它究竟不是自首书或宣言。

(二)定秋白为叛徒的是以谢富治为部长的中央公安部,时间在“”开始之后。谢富治人品很坏,当、“”的走狗诬陷了很多好人,对瞿秋白的叛变也拿不出可靠的证据,值得重新检查,不能轻率相信。

(三)秋白被枪决,曾发过消息,登过报。如果秋白叛变了,必须大肆宣传,但这种宣传并未发生。

专致

革命敬礼。

陆定一

一九七九年二月一日

于北京医院

我看完此信后,陆老说:“你赶快给党中央写信。”回家后我就给党中央写了一封请求给我父亲的长信。

在这封信里,我提到1946年我母亲和我从新疆监狱释放回到延安,单独请朱旦华和我母亲吃饭,我也在场。关心地同母亲说到瞿秋白时说:“你放心好了,中央已经对他的问题做了结论了”(指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不久,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了复查我父亲问题的复查组。中纪委成立复查组之前,在报刊上已有人发表一些文章,如黎澍呼吁应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给瞿秋白同志。尤其是陈铁健的《重评〈多余的话〉》起到了为我父亲的先导作用。后来复查组邀请陈铁健同志参加复查组的工作。

复查组组长孙克悠同志找我谈话。她说:“你给党中央的信我们看到了,你放心,我们会实事求是地复查。你的姑妈也写了信要求给瞿秋白……”

我和女儿想把问题搞得更清楚,决定去找杀害我父亲的宋希濂。

宋希濂谈了他所知道的情况。他说:“秋白先生在狱中确实写了《多余的话》,委托参谋长向贤矩寄给他在武汉的朋友,向贤矩问我可否寄,我说可以寄。派两个中统特务到长汀和秋白先生谈话,劝降,但他们从瞿先生那里没有得到任何东西。秋白先生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坚定的。”宋希濂说:“当时我直接审问过他,手下人多次审问过他,南京组织部专门派人来审讯过他。他除了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并没有出卖任何共产党的组织和任何一个秘密共产党员。他写的《多余的话》我印象很深,当时我是看过的,这篇文章是瞿先生对往事的回顾和剖析,从文字上看情调伤感消沉,但不是对从事革命事业的忏悔。”

宋希濂说他在长沙中学读书时就读过瞿先生的访问苏联的文章,后来到广州在黄埔军校又读过瞿先生的文章,并听过他的报告。他说:“那时我对瞿先生曾经崇敬过,仰慕过。但是我当时肩上的中将的军衔亦就是反动的政治立场,促使我对瞿先生采取了一些非常措施。”

宋希濂劝过我父亲放弃共产主义信仰,说共产主义在中国行不通,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才适合中国国情。瞿秋白说,背叛了革命,屠杀人民,背叛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当宋希濂对我父亲说,时到今日,你还没有对我们讲一点有关共产党和“匪区”有价值的情况时,瞿秋白说:“我对自己的处境十分清楚,绝对不会放过我,自从你们知道我的身份之后,我就没有打算活下去……”瞿秋白是唱着《红军歌》、《国际歌》,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共产主义胜利万岁”走向刑场的。

我们说了约40分钟。回家后,我把谈话记录整理后交给了复查组,协助他们的工作。

复查组大约经过半年多的调查和复查,了解了实际情况。他们走访了许多知情的老前辈和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当时有些老前辈在报刊上发表了回忆我父亲的文章,这些文章为父亲的起了舆论作用。

孙克悠同志告诉我,本来在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准备为刘少奇和瞿秋白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结论,但在五中全会上没有讨论有关瞿秋白的问题。她要我到京西宾馆找陆老,请他在会议上提一提有关秋白同志的事。我真的去了,并找了陆老转告了复查组的话。陆老说:“我和刘澜涛同志一起都提了书面意见,但没有被大会采纳。这样一来五中全会没有讨论也没有通过有关瞿秋白的文件。”

在这期间,我打电话给当时的中央宣传部部长王任重,问为什么父亲的问题在五中全会上没有讨论,是不是因为有个十二号文件(文件中说瞿秋白自首叛变了)不好改,他的回答是这样的:当时“两个凡是”还起一定作用。

复查组走访了好多同志,在上海还召开了二十多位知情人参加的座谈会,材料收集得充分。当时我想,如果在北京能召开这样的座谈会该是多好!北京有好多了解我父亲的老前辈,也刚好是父亲就义45周年快到了。我分别找到了周扬、贺敬之、林默涵三位同志,给他们谈了我的这一想法,他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由中国文联向并向中央书记处写了一个报告。报告中提到由中国文联、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于6月17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西厅举行纪念瞿秋白同志就义45周年座谈会,邀请一些老同志、文学艺术界和社会科学界的知名人士参加。座谈会拟请周扬同志主持,请胡乔木、薄一波、陆定一、李同志讲话,会后由新华社消息。座谈会倡议,由毛著编辑办公室研究瞿秋白的著作,搜集瞿秋白的手稿,编辑出版《瞿秋白文集》。有关文艺思想的著作,由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负责;政治论文由中央文献编委会编辑出版;并组织几篇纪念文章在报刊上发表。

这报告很快被批准了。这样于1980年6月17日召开了座谈会,有300人参加。周扬同志主持会议,他还作了题为《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报告,这报告于6月18日见报。特别使人感动的是,茅盾伯伯眼睛刚刚手术也赶来参加会议,他是坐轮椅被推进会场来的。他说:“回忆秋白的文章我已写了,并在报上发表了,这里我不多讲了,我只想提一个意见,秋白同志给我们留下很多遗著,我建议把他的政论由文献编委会编书,而文学著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来编。这是对秋白同志最好的纪念。”他说完后,我们就推他回去休息。

这里我要提一下,茅盾伯伯非常关心我母亲的问题。“”期间我被关在“牛棚”,为了设法给被关押的母亲,我请假出来到茅盾伯伯家里避难三次。他和他的儿子韦韬及儿媳小曼热情地帮助和保护了我。我没有想到,在白区工作的年代我父母在茅盾伯伯家里避难多次,而在“”期间我又不得不在茅公家里避难。当时母亲有病,她在监禁中需要吃药,需要向中央反映她的情况,争取早日获得解放。茅盾伯伯、胡愈之夫妇热情帮我找药,并创造各种条件以便我给写信。我从心里非常感谢和感动,至今难以忘怀这深情!

座谈会上发言很踊跃,谭震林、李、袁任远、曹瑛、温济泽都发言了。谭震林同志发言中提到,说邓小平同志说过,秋白同志不搞家长制,他是最讲民主的。

李同志也发言说,秋白在党内不搞家长制,他很讲民主。他还谈到八七会议后,因为对共产党实行白色恐怖,我们就用“红色”恐怖来对付他们,因此犯了盲动错误。秋白犯错误是思想认识问题,和王明的错误完全不一样。秋白在八七会议后代替了陈独秀的领导,但他还是尊重陈独秀,尊重他的人格,会后还去看望他,与他谈话。

曹瑛同志的发言也值得一提,本来上级领导不同意他代表复查组讲话,但曹瑛同志说,他不代表复查组,是代表个人来发言。会上他讲了复查的结果,当时这样做是要有一点勇气的。

虽然正式文件还未下来,但这一次座谈会和老前辈们在报刊上发表的纪念文章,实际上已给父亲昭雪了,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1980年10月,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父亲被捕问题的复查报告下发了。复查的结果表明:瞿秋白同志被逮捕后,坚持了党的立场,保持了革命节操,显示了视死如归、从容就义的英勇气概。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对瞿秋白同志所作的历史评价,是正确的。“”中,把瞿秋白同志诬蔑为“叛徒”,是完全错误的,应当为瞿秋白同志彻底,恢复名誉。

后的纪念

座谈会后,我们收集了近期发表的和以前许多老同志写的回忆我父亲的文章,并请人民文艺出版社编了一本书,书名为《忆秋白》,是茅盾伯伯题写的书名。在这一本书中有陆定一、周扬、杨之华、羊牧之、瞿轶群、沈颖、郑振铎、王统照、叶圣陶、胡愈之、丁玲、茅盾、曹靖华、萧三、周建人、李、郭沫若、吴玉章、马辉之、冯雪峰、许广平、史平(陈云)、夏衍、邓伯奇、徐特立、李伯钊、赵品三、庄东晓、石联星、刘英、温仰春、李霁野、瞿独伊的文章。以上同志绝大部分已不在世了,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回忆。此书出版后,很快销完,不久再版了。

不久,中央文献编委会、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和人民出版社组织了两个瞿秋白文集编辑组,均由温济泽同志负责。文学编由王士菁和牛汀二位同志负责,政论组由丁守和同志负责。参加编辑组的同志们都是不脱产的,基本上是义务工作的。《瞿秋白文集》文学编,是在原来冯雪峰同志编的基础上,再增加了部分未发表的作品,共出版六卷。政论编,过去未出版过,完全是重新选编的,共八卷。

父亲后,1986年,陈铁健同志著《瞿秋白传》出版了;1989年,王观泉同志著《一个人和一个时代》(也是瞿秋白传)出版了。

在父亲就义50周年前夕,夏衍同志见到胡乔木同志向他建议,能否在瞿秋白就义50周年之际,开一个纪念会?于是,1985年6月18日在中南海召开了纪念瞿秋白就义50周年大会。胡绳主持会议,杨尚昆同志作报告。报告中他特别地说明,因为秋白同志在身前身后都遭到不公平的待遇,因此不是在诞辰而是在他牺牲的日子开一个纪念会。杨尚昆同志对父亲的革命业绩给予了很高评价: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中国的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父亲获得后,学术界在他的家乡常州、南京、徐州多次召开过学术研讨会。家乡瞿秋白纪念馆编辑出版《瞿秋白研究》一书,一共出版了14辑,家乡常州成立了瞿秋白研究会。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也编辑出版了多辑《瞿秋白研究文丛》等研究、宣传瞿秋白的书籍。

中秋文章范文5

文/杨敬科

对秦腔的嗜好,或许终生难改。从懵懂的孩提时代开始,在简陋的乡间戏台下,远远看着生旦净丑粉墨登场,心中就有置身其中的渴望。小时候经常看乡戏、逛庙会,那曾是我们最大的节事,至今仍记忆悠长。回想起来,因为喜欢秦腔,当时本来枯燥无味的农村生活变得趣味无穷。上世纪80年代时,秦腔的演出市场相当红火,每逢过年过节乡上都会唱大戏。记得有一年乡上唱大戏,我和伙伴们白天看完意犹未尽,还想去看晚场,而父亲并不让去。但当微风将遥远的秦声秦韵吹进窗户时,我仍抑制不住,蹑手蹑脚走出家门,直奔乡上。再长大些,只要村子附近演秦腔,我经常会昼夜连着看。每次看戏,当板鼓或铃声响起,绛红色的幕布拉开,敬畏与神圣感莫名地自体内升起。

秦腔是一种古老的剧种,经一代代人的传承,越见博大。投入看戏时,人置身在假定情境里派生出的充满独特的魅力,主音的板胡那一股畅快的调子,竟能让人产生“浑身的血脉都通了”的错觉。秦腔不光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还应当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这或许是秦腔艺术绵延发展的根源所在。记得河西嘉峪关城楼戏台两侧有副对联:“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我始终认为,从小喜欢看秦腔,特别是那些传统剧的熏陶,对养成自己的个性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如今人到中年,对秦腔的痴迷依旧。秦腔已深深地融进我的血脉了。进城已近三十年,但不管在什么地方学习或供职,我都不由自主地去关注和参与秦腔艺术的振兴与发展。有一段时间在张掖挂职,我通过协调企业赞助,给当地院团解决困难。前几年,我还结合本职工作,投入创排了《百合花开》等多部卫生题材的舞台艺术剧目。今年又多方争取资金,为老家新建一座戏楼和文化广场,了却了自己多年的一桩心愿。

眼下工作感觉疲惫的时候,尤其是周末没有了精神与体力之压时,还是特别喜欢找剧场甚或茶园看戏。特别是当看到退休老人洋洋自得的生活时,竟开始憧憬着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方式。我想那时秦腔必定依然是我钟情的主角。

(选自2014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技法一赏】

有序记叙,表露真情。文章主要记叙了自己与秦腔亲密接触的情形,表达出了对秦腔的喜爱之情。文章的记叙脉络清楚,思路清晰,从小时候家乡秦腔表演的盛大场面,到中年时对秦腔的钟情与痴迷。这不仅让人感受到秦腔的巨大魅力,还能真切地了解到秦腔的演出情形。文章自首至尾,在字里行间都灌注着作者的深厚情感。

【跟踪演练】

1.提取信息。从作者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秦腔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的是提取信息的能力。文章在第二段就对秦腔这种艺术形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我们可以根据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出秦腔的特点。

2.感知内容。作者在文中介绍了自己在儿时和中年时期对秦腔的嗜好。那么作者在儿时和中年时期对秦腔嗜好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解题时要抓住文中描述儿时和中年时期两个阶段喜爱秦腔部分的内容,然后提炼出具体表现。

3.语句品味。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记得有一年乡上唱大戏,我和伙伴们白天看完意犹未尽,还想去看晚场,而父亲并不让去。但当微风将遥远的秦声秦韵吹进窗户时,我仍抑制不住,蹑手蹑脚走出家门,直奔乡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同学们对文章句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赏析散文中的句子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和描写的角度来进行。很明显,这个句子主要是形象生动地描写对秦腔的爱,解题时可以从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要注意“意犹未尽”“还想”“抑制不住”“蹑手蹑脚”等词语的含义,感受作者此时的心情。

4.写法探究。文章第二段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同学们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记叙顺序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几种。文章第二段是介绍秦腔这种艺术形式,与前后文的叙事不是一脉相承的,应属于插叙。回答其作用,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谈。

秋水

文/胡竹峰

立秋后,所在的城市雨多了,整天整天下。那雨瘦,枯寒地在天空飘着,细且长,迎向地面,盈盈浅浅,像刘旦宅笔下仕女的凝眸。

清晨,秋水满帘,雾气正浓,远处街道有积水反光,街道旁的花木仍旧依青偎翠,感觉已满目秋水清凉了。老城区墙角的青苔幽幽散发着秋意,爬山虎枝叶凋零,只剩一身虎骨,嶙峋静默。薄雾中,汽车尾灯昏黄的光泅开来,心里变得闲淡,睡意也越来越淡。人行道上的灰衣人举着伞,挡得住秋水,挡不住秋意,缩着肩膀,茕茕独行。空街行人寂寥如白壁一纸挂轴。几户人家阳台上的花草,蓬蓬散散。悄然落下的几片梧桐叶被风推动着,娉婷复袅袅,像优雅的女人,也像调皮的童子。

秋天最让我沉迷的是行云和流水。秋天时候,我在故乡山冈上,双手枕头仰观行云。少年的时光忧伤阴郁漫长。现在回过头看,那些日子竟也凝结成铃铎,叮叮当当响在心灵的角落,悦耳澄澈,盈盈一握,使人怀念。或许和秋水有关,秋水照映了过去。

秋水下的乡村是桃花源,清静独孤。池塘两侧的石头窠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垫坐在上面,凉意袭人,坐得久了,才觉出热来。细脚蜘蛛在旁边爬,也有一种叫百脚虫的东西懒而蠢地蠕动。山涧的溪流在谷底躺着,干净透明如同融化的水晶从石罅间漱流,水中石子被淘洗得颗颗浑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一定是在秋水之岸。春水青嫩鲜亮,是人生的第一阶段。夏水走泥,洪波涌起,是人生的第二阶段。秋水无声绵延,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人生的第三阶段。坡写《赤壁赋》正是中年时候,也正是秋天。我一厢情愿地想,一定是秋水让苏轼情不自禁。情的美好正是不自禁,情的痛苦也是不自禁,不自禁如同秋水,流得缓慢却义无反顾。

《赤壁赋》中,我看见秋水笼罩一切,是节令之秋水,也有庄子的秋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庄子与苏轼都适合在秋天阅读,通体清凉,风的肃穆中虫鸣唧唧,作金石声,远处田野翻开的泥土以及田野小径上乱栽的枫树,更接近他们文字的氛围。

很多年前的庄子和苏子,在一个小院落中老槐树下的瓦房或者茅屋中轻描淡写,抒怀追忆寓言。秋水自树干枝叶间漏下,心思澄明,若有所悟,若有所契,无滓渣无凝滞。秋水流入庭院,不成烟,不成雾,自成一片雨帘。不知不觉中,天已垂暮,柴门静掩,沾泥的草径是有人回家了,粗朴的桌椅上放着陶碗。

在庄子那里,秋水弥漫,无处不在。苏轼的秋水盈盈如一杯清茶。庄子在秋水中游泳,另有一番快意的萧瑟。苏子在秋水中驾一叶小舟,举杯盏且饮且行。人生如蜉蝣置身于天地,渺小如沧海一粟,只在须臾,不像江水滔滔无穷无尽。携仙人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这些都是梦,人生的憾恨只在秋风秋水秋思中。

(选自2014年11月14日《光明日报》)

【技法一赏】

纵横想象,见景生情。本文生动地描述了秋水所形成的独特景象。文章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清晨秋水弥漫的城中之景,还回忆了农村秋天的行云流水,进而放飞思绪,勾连起秋水的文化色彩,叙说了苏轼和庄子对秋水的独特感受。文章联想丰富,感情真挚,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跟踪演练】

1.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地方的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谈及庄子和苏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庄子和苏轼都适合在秋天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悄然落下的几片梧桐叶被风推动着,娉婷复袅袅,像优雅的女人,也像调皮的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为什么要以秋水为题?

中秋文章范文6

关键词 秋瑾 办报活动 办报思想

一、秋瑾生平简介

秋瑾(1877—1907),原名闺瑾,字璿卿,笔名竞雄、鉴湖女侠,出生于浙江绍兴小官僚地主家庭。秋瑾七岁便开始读书,十一岁时就能写出清丽的诗作,十四岁开始学习骑马击剑。尽管秋瑾出身名门,却仍身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被迫嫁给湘乡一纨绔子弟。1904 年,身受封建家庭的压迫、怀有一腔爱国热血的秋瑾离家自费到日本留学,先后加入共爱会、十人会、三和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从事革命活动。1906 年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蠡城学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并从事办报活动,她所创办的两份报纸在当时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成为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舆论阵地。1907 年,她与徐锡麟等人组织光复军,拟于7 月6 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 月15 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为民主革命事业献身的革命妇女,被称为“中国的罗兰夫人”。孙中山曾亲书“巾帼英雄”四字以赞女杰,宋庆龄称赞秋瑾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

二、秋瑾的办报活动

秋瑾的办报活动是从1904 年开始的。在1904 年到1907 年这三年中,她先后创办了两份报纸——《白话》和《中国女报》,并是这两份报纸的主要撰稿人。

1、《白话》

1904 年9 月24 日,秋瑾以自己组织的革命社团演说练习会的名义创办了她的第一份报纸——《白话》,并自任主编,先后出版了六期。《白话》内容分为:论说、教育、历史、地理、理科、时评、谈丛、歌谣、戏曲等。秋瑾先后发表了《演说的好处》(第一期)、《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第二期)、《敬告我同胞》(第三、四期)等文章。《演说的好处》一文,称赞了演说的五大好处:(一)“随便什么地方,都可随时演说”;(二)“不要钱听的人必多”;(三)“人人都能听得懂,虽是不识字的妇女、小孩子,都可听”;(四)“只须三寸不烂的舌头,又不要兴师动众,捐什么钱”;(五)“天下的事情,都可以晓得”。①秋瑾认为,演说可以开化人的知识、感动人的心思。秋瑾撰写并发表这篇文章是为鼓励在日的留学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的道路,保卫国家。《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摧残,批判了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主张妇女要有志气,要学习文化。《敬告我同胞》则是以日本重视军人的社会风气作为对比,批判了封建的旧中国轻视兵勇,视当兵为贱业的错误观念,这些在当时都具有进步意义。此外,《白话》还初步宣传了反清革命的思想,和当时的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一时间,《白话》成为当时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报纸之一。

2、《中国女报》

《中国女报》是秋瑾创办的第二份报纸。1906 年春,秋瑾回到上海。1906 年初冬,秋瑾借用所创立的蠡城学社社址,典当了首饰并靠徐自华、徐双韵两姐妹的捐助,与陈伯平一起筹备创办《中国女报》。1907 年1 月14 日,《中国女报》创刊号问世,为月刊。内容分为:社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调查等,“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聊感情,结团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②在秋瑾亲自撰写的《中国女报发刊辞》中,秋瑾把这个刊物比喻为指引中国妇女前进的“一盏神灯”,创办的目的是为“中国之黑暗”、“中国女界之黑暗”、“女界前途之危险”而“奔走呼号于我同胞诸姊妹”,“使我女界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速进大光明世界”。

秋瑾还为《中国女报》撰写了大量的杂文、诗词、歌赋、译文,如《敬告姊妹们》、《勉女权歌》、《看护学教程》(译编)、《感愤》、《感时》、《精卫石》。陈伯平、徐双韵、吕碧城、钝夫、燕斌、陈志群、黄公、挽澜女士(陈伯平之妹)等人也是《中国女报》的主要撰稿人。他们的政论和文学作品都是以宣传妇女解放,唤醒全国女同胞与男子共同拯救祖国危亡为主旨,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色彩。

《中国女报》的出版是继《女子世界》以后,在国内出版的又一份有强烈影响的革命妇女报纸。但是,它的寿命很短,只出版了两期,就因资金不足以及秋瑾的就义而被迫中止。

三、秋瑾的办报思想

纵观秋瑾所创办的这两份刊物,尽管其寿命都不长,但它们对激励一代妇女和爱国青年投身于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革命的洪流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闪烁着秋瑾的办报思想。

1、普及知识,提倡女学

秋瑾创办的《白话》和《中国女报》都是为了普及知识,开通风气,尤其是对当时的女性进行知识的普及,以开通妇女的“智识”。

在创办《白话》时,秋瑾认为“欲图光复,非普及知识不可”。③而在《创办〈中国女报〉之草章及意旨广告》中,也直接提出了“开通风气”“扩充普及女界之智识”。从《白话》和《中国女报》的栏目设置中也可以看到普及知识,开通风气的思想。如《白话》中不仅有论说、时评这些内容,还专门开设了历史、地理、理科等栏目用于普及文理知识。其刊登的文章也不断强调提倡女学的思想,强调发展女子教育事业,开办女子学校,对妇女进行启蒙教育。

2、宣传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妇女解放

秋瑾自己曾经深受封建家庭和买卖婚姻的严重迫害,很早就萌发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受到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后,她也深知广大中国妇女所受痛苦的根源是腐朽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宗法思想。在《敬告姐妹们》一文中,秋瑾悲愤写道::女子“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着男子。身儿是柔柔顺顺的媚着,气虐儿是闷闷的受着,泪滴是常常的滴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试问诸位姐妹,为人一世,曾有些自由自立的幸福未曾呢?”而“欲脱男子之范围,非自立不可;欲自立,非求学艺不可,非合群不可。”④她认为,要使广大妇女摆脱这种“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般生活,就必须努力争取妇女解放,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为此,秋瑾在创办报刊时,极力地宣传男女平等思想,为妇女解放运动鼓与呼。她强烈反对封建买卖婚姻、依赖男子的寄生虫般的思想、缠足的恶习、束缚妇女的三纲五常、封建宗法的家庭制度和一切毒害妇女的思想行为。她不仅指出要争取妇女的人身自由,还要争取妇女的人格独立、精神解放、经济独立、政治独立。她还鼓励妇女学习一技之长,自食其力。在《中国女报》编译的《看护学教程》就把医务工作介绍给读者,并指出“女子之绵密周致,此所以看护之职,常以女子为多也”。⑤

3、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将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结合起来

秋瑾一生所从事的革命活动都是为了民族解放和争取妇女解放,为此秋瑾奉献了她宝贵年轻的生命。她所创办的两份报纸也处处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秋瑾曾在《中国女报》创刊号中的《敬告姐妹们》一文里说自己“虽没大学问”,但是个“最热心爱国、爱同胞的人”。在《白话》发刊词和先后发表的《告二万万女同胞》、《敬告我同胞》等文章中,秋瑾都公开宣传要“推翻满清,恢复中华”。

刊登于《中国女报》的《精卫石》是秋瑾的一部自传式的弹词,它通过主人公黄鞠瑞(后改名为黄汉雄)逃脱封建家庭、赴日本留学,参加革命后与男子并肩作战这一生活历程,形象生动地阐明了要把争取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和当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这为生活在黑暗中的中国妇女指明了道路,提供了学习的楷模。

4、“敢于放言”使报刊成为“担监督国民之责任者”

秋瑾所创办的这两份刊物言论上都是比较激烈的。如《白话》中的许多文章直斥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为“胡人”、“野种”、“骚鞑子”,指责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左、李等忠实于清朝政府的汉族军阀官僚为“可杀不可恕的死奴才”,体现了强烈的反满情绪;在《中国女报》中,秋瑾痛斥了甘心卖国的清朝政府和“奉仇为父,残害同种”的保皇党,阐明革命的必要性,号召有志之士加入真正的革命,公开进行革命的宣传和鼓动。⑥在秋瑾看来,报刊的功能不仅是“普及知识、开通风气”,还在于“左右舆论”,“监督国民”,她要把《中国女报》办成“女界之总机关”,要将刊物办成宣传妇女解放、民族解放的舆论阵地,为现实斗争服务。

5、文章体裁多样,语言通俗易懂

考虑到广大中国妇女缺少文化教育,阅读困难的事实,秋瑾在《创办<中国女报>之草章及意旨广告》中提出采取“文俗之笔墨并行”的办法。在《白话》创办时,秋瑾也指出“仿效欧美新闻纸之例,以俚俗语为文”。⑦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白话》和《中国女报》的文字较同时期的其他妇女报刊要通俗易懂。秋瑾也身体力行,她为这两份刊物撰写的文章,除一些旧体诗词外,其余的都是通俗的白话文,不仅注意语言的口语化,还运用一些简单、形象生动的比喻等修辞,表现出一定的文采。

在编辑过程中,秋瑾注重运用多种文章体裁,广泛采用论述、书简、檄文、校书、散文、杂文、政论、译文、诗词、歌赋诸种样式。尤其是弹词、歌曲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使报纸版面新颖活泼,而且将革命道理通俗易懂地传递给读者,吸引了包括妇女在内的众多读者的喜爱。

作为革命者,秋瑾的革命思想为我国女权运动和日后女性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作为一个报刊的主办者和主要撰稿人,她始终坚持其政治目的,执着追求,勇于创新、开拓进取,闪烁着强烈的革命性,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参考文献

①②④⑤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秋瑾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10、14、167

③⑦郭延礼:《秋瑾年谱》[M].齐鲁书社,1983:45

⑥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56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