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陆游范例6篇

咏梅陆游范文1

写于宋孝宗乾道二年,即:1166年。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来源:文章屋网 )

咏梅陆游范文2

北宋早期著名诗人林逋是位隐士,且终身不娶,以种梅养鹤自得其乐,被人们称为“梅妻鹤子”。他笔下的梅花也像隐士一样,恬淡高雅。请看他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我试着将这首诗用白话浅显地表达出来:在百花凋零的季节,唯有梅花开得鲜艳夺目,她一人占尽了小园的风光。她虬枝横斜的风骨倒影在清浅的水塘中,显得特别疏朗有致;她淡淡的幽香在蒙的月光下,随风飘逸,沁人心脾。霜天里飞翔的鸟儿们都为她的娇艳所动,情不自禁地偷偷窥视;如果此时有蝴蝶飞来,也要被她的美貌所倾倒,弄得销魂失魄。如此高洁的梅花,只有高雅的诗人才配亲近她,为她浅吟低唱;用不着那些俗人敲击着檀板来高声喧哗,饮酒凑趣。

林逋的这首《山园小梅》以隐士特有的审美情趣,用幽美的笔墨,写出了梅花的自然特点。尤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将梅花的风姿、神韵写得出神入化,成为古典诗词中咏梅极品,对后人影响极大。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不得志,屡受打击,力主抗金,但报国无门,一度思想消沉。他笔下的梅花就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她独自生长在偏僻荒凉的驿馆(古代旅人中途歇息之所,相当于现代的旅店)外面,断桥旁边,无人眷顾,无人欣赏,多么寂寞,更何况又是难耐的黄昏时候,又有风雨相摧,环境是多么冷落、凄凉啊。下片写梅花高洁的品质:任凭百花嫉妒我,我却无心与他们争春斗艳。即便是花瓣落尽,被别人踩成尘土,我依然保持我的清香和高洁品质。

显然,陆游的这首《卜算子》是在以梅自喻、借梅咏怀。陆游的人生确实与他笔下的梅花相似,虽然不被南宋统治集团重用,倍受排斥、冷落,但忠心报国之志至死不变,是中国历史上受人景仰的爱国大诗人。曾对陆游的这首词反其道而用之,写出了光辉词章《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陈亮,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力主抗战,恢复北方国土,反对议和,遭到打击,三次被诬下狱,但他不屈不挠,坚持正义。请看他的一首《咏梅》诗:“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这首咏梅诗高度赞扬了梅花不畏雪压霜欺的高洁品质和报春不争春的高尚情操,也是陈亮人格的象征。

南宋词人郑域的一首咏梅词《昭君怨》则不落窠臼,另辟蹊径,不写梅花的“疏影”、“暗香”和傲雪凌霜,而写梅花不欺贫、不媚富的高尚品德:“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这首词的上片,先从词人视觉、嗅觉的感受着笔:说是春天还未到来吧,却有鲜花开放;说是漫天大雪吧,却有异香飘来;哦,原来是农家竹林边的寒梅盛开了!斜斜的一枝,多俏啊。下片有感而发,赞美梅花平等待人的品质,无论你是把她栽在冷落的农舍旁边也好,还是把她栽在富贵人家的花园里也好,她都应时开一样的花!

这首词写得新颖别致,清丽可人,极富创意,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咏梅佳作。

在宋人的许多咏梅诗词中,我们常常能读到一个“愁”字或一个“恨”字,情绪低沉,画面阴冷,如陆游的“已是黄昏独自愁”,晏几道的“好枝长恨无人寄”,李清照的“闷损阑干愁不倚”等等。然而,词人朱翌的一首《点绛唇》却写得春意盎然,使人耳目一新:“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垭。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白璧青钱,欲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咏梅陆游范文3

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4、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唐寅《画鸡》

5、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8、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毛泽东《沁园春·雪》

9、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10、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11、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馀雪》

1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1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1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16、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

17、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18、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

19、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20、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21、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22、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2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2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25、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27、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8、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29、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30、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1、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3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33、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3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5、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

36、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37、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8、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3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40、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4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4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4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6、蛾儿雪柳黄金缕。——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7、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48、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49、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崔道融《梅花》

5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1、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5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3、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54、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55、相思一夜梅花发。——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56、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7、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8、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59、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6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6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62、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6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4、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65、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66、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67、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68、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69、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70、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71、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7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73、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74、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75、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7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7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8、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79、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8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2、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杨载《到京师》

8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渡汉江》

8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馀雪》

85、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86、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87、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88、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89、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90、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91、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9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3、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9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9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96、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7、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98、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99、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

10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0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03、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04、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05、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咏梅陆游范文4

一、从正确理解吟咏对象的内在神韵来鉴赏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笔下描摹歌咏的对象。从咏叹的对象来看,落花、流水、夕阳,大雁、杜鹃、寒蝉,月亮、松、竹、梅、兰、菊、莲、柳等都是诗歌中常见的所咏之物。沈祥龙曰:“咏物之什,在借物以寓性情。”(《论词随笔》)的确,古人写咏物诗时往往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不停留在这些事物的表面上,而是切合所咏之物的内在神韵,关乎着诗人寄托的情感,正所谓“一花一木总关情”。

如,陆游著名词作《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句,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梅的内在神韵关乎着诗人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里的内在神韵无疑关乎诗人人格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常见的吟咏对象,如月亮的内在神韵,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柳的内在神韵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落花的内在神韵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慨叹和哀愁;流水的内在神韵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夕阳的内在神韵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大雁的内在神韵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杜鹃、寒蝉的内在神韵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等等,不一而足。由此看来,从正确理解咏物对象的内在神韵来鉴赏高考咏物诗是很有必要的。

二、从体悟诗人特定环境下的个性情感来鉴赏

古人云:“物虽为一,而情各有别。”世间万物纷芜杂,各具形态,各具性情。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也就是说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吟咏成章,再加上各人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或者观察的角度、了解的深浅等不同,因此虽同咏一“物”,也往往会有大相径庭的感受。

先以“咏梅”的诗歌为例:

林逋的《山园小梅》两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赞为咏梅的绝唱。因为诗人特定环境是: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个性情感。

王安石的《梅花》一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当时诗人特定环境是: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所以,诗人就借颂梅花,暗喻自己不畏的个性情感。

陆游的《梅花绝句》一诗:“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写此诗时诗人特定环境是:年事已78岁高龄,赋闲故乡山阴。此诗正是借梅花来关乎着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个性情感。

再以唐代的“咏蝉三绝”为例:

虞世南之《咏蝉》曰:“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特定环境正是唐贞观年间,又身居高官,事业有成。为此,他借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暗示着自己高洁清远的个性情感。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当时诗人特定环境是:命运多舛,获罪下狱。诗人借蝉自喻,表达自己遭谗被诬后悲愤的个性情感。

李商隐的《蝉》曰:“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终生不得志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李商隐,此时闻蝉之声而兴,以蝉之高洁自警,喟叹身世之沦落飘零的个性情感。

可见,同样是写“梅”或“蝉”,由于诗人各自特定的环境不同,所关乎着的个性情感也是不同的。为此,鉴赏咏物诗与体悟诗人特定环境下的个性情怀是密切相关的。

三、从准确把握咏物诗歌的表达技巧来鉴赏

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个体的真切感受,常借助各种各样的表达技巧:从表现手法上看,由于咏物诗重寄托,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从修辞手法上看,咏物诗在构思时常常运用拟人、比喻、衬托、对比、双关、借代等手法。下面结合具体的诗作阐述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来鉴赏咏物诗:

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七绝从表面上看是写石灰,即诗人运用白描手法,突现出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而把白白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但细细推敲,不难见出诗人的别具匠心,其在咏物,实为言志。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咏石灰,表达自己不畏艰险、勇于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永远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鉴赏本首诗,准确把握其咏物言志运用比喻的手法是关键。

白居易的《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鉴赏这首咏物诗,很显然关键是准确把握本诗是运用象征的表达技巧来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注意把握诗歌用春日之柳的繁盛与秋日之柳的衰落对比的手法进行鉴赏,就清楚地看出了诗中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由此看来,鉴赏咏物诗歌时一定要细心分析、准确把握诗歌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否则,丢分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咏梅陆游范文5

关键词: 宋代 词 梅花意象

梅花傲骨凌寒、玉洁冰清,与松、竹一起并称“岁寒三友”。梅花又以其清雅淡泊、孤高亮节的品质与兰、竹、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梅花因其固有的自然属性以及呈现出的自然美被文人赋予特有的人格品性和文化象征,并借此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

纵观《全宋词》,以咏梅立题的词竟多达440首,专门立题咏颂排名第二位的桂花只有103首,众多的咏花词中,宋词中的咏梅词高居第一位。然而咏梅之风并非自古即成,宋人对梅花文化意蕴的理解以及梅花基本审美观的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诗经》:“■有梅,其实七兮”?譹?訛中的“梅”并非梅花,而是指它的果实梅子。此外《尚书·说命下》以及《诗经·召南· 有梅》中两处有关写梅的诗句皆为后世极为流传的梅之喻兴典故,但二者谈及得都是梅树果实的实用价值。杨万里《洮湖和梅诗序》中云:“南北诸子如阴铿、何逊、苏子卿, 诗人之风流至此极矣, 梅于是时, 始一日以花闻天下。及唐之李、杜, 本朝之苏、黄, 崛起千载之下, 而躏籍千载之上, 遂主风月花草之夏盟, 而梅于其间始出桃李兰蕙而居客之右, 盖梅之有遭未有盛于( 此) 时者也。然色弥章而用弥晦, 花弥利( 而) 实弥钝也。梅之初服, 岂其端使之然哉, 前之遗,今之遭, 信然欤! ”?譺?訛赏梅花的风气大概始于汉代,但咏梅花的先河目前学界认为应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周庾信《咏梅花》:“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刘宋的鲍照有《梅花落》赞美梅:“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刘宋的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些诗都甚为著名,宋代咏梅词中大量化用此典,可见宋代咏梅大潮的发生有着漫长的积淀同时受前朝的影响。

宋人爱梅,咏梅之风至宋形成高潮, 宋人对梅的爱好也留下了众多佳话与典故。比如, 宋初隐士林逋一生不娶,所居之西湖孤山专植梅畜鹤,人称“梅妻鹤子”。?譻?訛范成大写有我国最早的梅花专著——《范村梅谱》,《梅谱》序言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议”?譼?訛。后人把陆游爱梅与屈原爱兰、陶潜爱菊相提并论,成为文坛佳话。宋词中咏梅的冠冕之作莫过于林逋的《瑞鹧鸪》和姜夔的《暗香》和《疏影》。这三首有关梅的词,不仅在两宋时是咏梅的佳作,也影响其后的咏梅之作。宋人写梅, 各具风韵,把梅花的各个方面都写到了,包括梅花的物理层面以及深层精神文化意蕴。宋词中出现了梅花的不同品种, 有绿萼、横枝(“绿萼更横枝, 多少梅花样”) 、 红萼(“红萼未宜簪, 红萼无言耿相忆”) 、红梅等。“苔枝缀玉”是写梅姿;“似碎阴满地,还更清清绝”是写梅影;“冷香下”“ 暗香已远”是写梅香;“红酥肯放琼苞碎”写的是梅色;“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是写梅心;“冰作骨,玉为容”“玉骨冰姿”是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立雪中的独特个性;“孤标最甘冷落, 全不许蝶亲蜂近”是写梅花冷寂自处,孤独不群的隐逸精神。宋人描写梅花入微,精心结撰。

一、宋词的咏梅之句,概有几个特点。词人写梅往往不只单单写梅,往往还喜与“雪”“月”等意象连写。“雪尽梅清瘦”“雪月照梅溪畔路”,雪的冰冷、洁白与梅花交相呼应,更能衬托出梅花的冰清玉洁、屹立严寒、傲霜斗雪的品格。梅花相较于其他的花草有其不可比拟的耐寒性,虽然饱受风雪的折磨,但仍傲骨而不低头,在逆境中保持固有面貌。这与许多词人的心性品格相契合。辛弃疾的“暗香横路雪垂垂”,蒋捷《梅花引》中“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宋·晁补之《盐角儿·观梅》中“香非在蕊。香非在雪,骨中香彻”,晁补之借雪表明梅的品质并不是浅浮在表面上,而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宋代无名氏《南乡子》中“雪态冰姿巧耐寒,南北枝头香不断”,诸如此例,举不胜举。姜夔《卜算子》八首咏梅词, 写的都是月夜下的梅花。 如“月上海云沉, 鸥去吴波迥。行过西泠有一枝, 竹暗人家静” 、“梅雪相兼不见花, 月影玲珑彻”。李清照《渔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月色之中,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清幽的环境, 更能衬托出一种朦胧、凄清、幽独的画面。借景言情,如此幽静的梅景融化着作者的深情, 这样写远比直接抒情来得动人。

二、许多词人喜用典故作为其写梅的表现手法。例如姜夔的“叹寄与路遥”,“折寒香, 倩谁传语” 。这两处都暗用了南朝陆凯折梅赠与长安友人范晔的典故。《赠范晔诗》云:“折梅逢役使, 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支春。”陆凯与范晔友好,范晔在长安做官,而陆凯在江南,两人很难见面。而江南四季分明,但北方却不这样。有一年江南梅花盛开的时候,陆凯通过驿使将一枝梅花寄给了范晔,给好友报告了春天将要到来的这一好消息。又如晏殊《瑞鹤鸽·咏红梅》:“前溪昨夜深深雪,朱颜不掩天真。何时骚使西归,寄与相思客,一枝新。报道江南别样春。”贺铸《绿头鸭》:“凤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友人之间通过赠一枝梅这一行为来表达友谊之情,但由于古代交通并不便利,或者种种原因纵然文人想用梅来表达自己的情意,却只能想以词来寄托这种美好的意愿。如 “一枝空念赠远,溯波流不到,心事谁表”。(周密《齐天乐》)词人有意赠梅送远,但由于路途太远,无法将自己的思念传递到,只能怀着惆怅的心情,叹息念远。又或如李清照《孤雁儿》:“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在战乱之中,亲友散亡、丈夫离世,词人所折之梅中也托载了其深深的悲痛之情。宋代词人咏梅亦大量化用了寿阳公主和“梅花妆”的典故, 据北宋初年所编撰的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梅花妆即指寿阳公主正月初七在含章殿下小卧,梅花飘落到她额上,成五瓣,拂之不不去,甚为好看,宫中美人皆纷纷仿效之,成为当时流行的妆容。如杨亿《少年游》:“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姜夔《疏影》:“犹记深宫旧事, 那人正睡里, 飞近蛾绿。”周密《满庭芳·赋湘梅》:“玉沁唇脂,香迷眼撷,肉红初映仙裳。湘皋春冷,谁剪茜云香。疑是潘妃乍起,霞侵脸、微印宫妆。还疑是,寿阳凝醉,无语倚含章。”用的都是寿阳公主“梅花妆”的典故。梅花的美人姿态,使得众多词人由梅花联想到美人,一是受上述故事的影响,二是梅花本身的形态典美让人联想到美人,三是梅花清冷淡雅的气质符合中国对女子端庄典雅的审美观。故宋词中梅花喻美人的词亦不少,例如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词人以酥称梅,以琼拟蕊,梅花俨然是一位美貌无双的女子。姜夔《疏影》:“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词中“佩环”代指王昭君,运用了昭君出塞的典故。  三、词人笔下的梅花寄托了多种情感。其一是寄托了词人生不逢时、仕途坎坷之感。例如辛弃疾《江神子》:“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辛弃疾有着报国之志,然而他的豪情壮志却不能得以施展,正如寒梅,欲报春,却因开得太早而事与愿违,不能占尽春光。词人表面“谤花”实则赞花,咏梅之高洁,间接地抒发仕途坎坷的无奈,悲痛自己生不逢时,欲雪洗国耻的理想遥遥无期。其二表明词人与梅花一样具有凌寒开放、不畏严寒的品性。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写道;“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词的上阕描写了梅花开在人迹罕至、寂寥荒寒的郊野,这同时也是词人真实心境的写照,他也如同梅花孑然一身、无人过问。下阕是整首词的重心所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从侧面讽刺了群芳,也衬托了梅花的孤高清傲、不媚世俗又超凡脱俗的美。“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纵使身己为尘,但梅花依然焕发出坚贞不屈、死而后已的精神之美,词人则借梅之境、梅之性表现出他绝不与争宠献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其三梅花成为词人感叹时光流逝的触发物。最为一年之中开放最早的花,梅花的开放象征了寒冷冬天的离去温暖春天的到来。

是如此,词人们便常常把它作为冬春易换,时光流逝的象征。如李清照的《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树,人老建康城。”这首词是李清照晚期代表作之一,表面上写柳树,冒新芽的是柳树上的新芽,梅花花瓣外的叶状薄片日渐清晰,言外之意即严寒消退,春回大地。词中的柳芽和梅萼就是时光流逝、季节转换的见证。

为什么宋人对梅花特别钟情?在这背后,渗透着宋人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心态。在洪迈《客斋随笔》卷十四中有云:“士之处世, 视富贵利禄当如优伶之为参军……见纷华盛丽的当如老人之抚节物……睹金珠珍玩如小儿之弄戏剧……耳无所闻, 目无所见, 酒醒之后, 所以为我者自若也, 何所加损哉!”?譽?訛这段话表明相较于外世的浮华,宋人更关注自己内心细腻、幽奥的感受,追求平淡、质朴。而梅花契合了宋人那种追求淡泊宁静、皈依自然、弃绝俗念、视功名利禄如弊履的精神气质。

?譹?訛 《诗经·■有梅》,王秀梅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页。

?譺?訛 杨万里:《诚斋集》(卷79),四部丛刊本。

?譻?訛 《宋史·隐逸列传·林逋传》( 卷457),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42页。

咏梅陆游范文6

这正是我所追求的品格。

我曾不止一次的瞩目那郁郁苍苍、生机勃勃、傲然屹立的松树。它或挺拔于那悬崖峭壁的缝隙之间,或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之上。任凭严寒霜雪、盛夏烈日;在陶铸《松树的风格》中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一味无忧无虑的生长,唱响一曲坚强和坚韧的凯歌。我想这也就是父母为我取这个名字的原因吧!

这正是我所追求的品格。

我曾不止一次地倾倒于那些对梅的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