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狼范例6篇

课文狼

课文狼范文1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本组课文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老师通过激昂感人的语言和逼真的课文演示,将学生带入了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体会革命先烈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了主题.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作业布置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能力目标: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的培养。

3.德育目标;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2.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四、说教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读而思,思而疑,在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综合语文素养。

五、说学法。

可先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文章结构,并试着用小标题概括出各部分的内容,明确详写与略写的部分,并体会作者这样选择材料的好处。然后重点抓住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反复品读,产生情感的共鸣,并结合课文插图,感受五壮士高大形象与伟大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一)运用电教,激发兴趣,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明理。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为了调动学生学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老师巧妙播放狼牙山势险峻的片段,学生如身临其境,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了本课的学习。小学生情感易受感染.在课文重点处,运用电教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内容,老师在讲“顶峰歼敌”时,演示五壮士在顶峰用石头砸敌人的壮烈场面,使学生像五壮士一样进入了“阵地”,学生深深被五壮顽强的英雄气概和高度的革命责任感所感染。

明理是阅读的重要阶段。为了突破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这个难点,特别是五壮士当时的心情及内心感受,老师出示了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片段,使学生理解五壮士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对祖国无限依恋,对人民无限热爱之情,体会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二)以情促读,总结读法,运用学法,读中感悟。

老师先指名朗读:初读想象五壮士的形象。接着通过“顶峰敌”的影片回顾又让学生品读好词段句,体会五壮士与敌人作战到底的目的,是为了部队和人民,更加为了祖国,所以,学生对五壮士无比崇高敬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这时我们及时总结:品读体会感情。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英勇跳崖”部份,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体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特色。

自主释疑,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在这课里,要引导学生提问,把学生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生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老师多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如运用学法合作探究英勇跳崖部分,老师先让学生初读并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在学完本段后,再讨论:同学们,看到五壮士应英勇地跳崖后,你们想对五壮士说些心里吗?

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室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整合资源,课堂延伸,情感升华。

语文资源十分丰富,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以点带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水平。我们在学习顶峰歼敌的片段中,让学生用成语汇报脑海中出现的五壮士形象,丰富学生语汇。在学完课文后,老师提供网址,让学生浏览抗日战争的资料,使学生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得到升华。

作业布置大胆创新,体现个性。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浓厚的学生兴趣,又体现了个性思想,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七、说板书设计:

6.狼牙山五壮士

课文狼范文2

一、教师要锻炼自身能力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面对一大堆形形的课程资源要具有遴选和鉴别的能力,能够对课程资源进行价值判断,并果断地取舍;但有时在资源相对缺乏或者单调时,就需要教师善于挖掘,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其次,教师还要练就组合和变通的能力,能够把零散的、原生态的课程资源巧妙地转化为课堂教学的“一分子”。再次,语文教师还必须变革自己的教育方式,因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一方面要学生打破传统学习方式,一方面需要教师走出课堂,走向学生、家庭和社会等,也需要教师走出语文学科,走进其他的学科。

二、教师要处理好一些关系

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还需要处理好一些基本的关系,如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教师不能过分强调课内资源,也不能过分强调课外资源,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教师要使两者巧妙结合,使课内外的资源都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但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必须以课内资源为主,因为课堂教学依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阵地,教师要让课内资源成为课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让课外资源成为课内资源的补充和拓展,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大幅度提升教育功能。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等。

三、教师需遵循的一些做法

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做法,因为无论如何改革,语文教材的地位都不容忽视,它是非常重要的学科课程资源。课程的改革只是改变教材的使用,以前完全是本本主义,如今依托教材,把教材中的内容作为例子,然后依托这个例子举一反三,也就是借助课本,开发和利用与课本有联系且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材料。

案例一:《狼》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结合蒲松龄的《狼》,说说课文中的狼是什么样子的?

生1:文中的狼是狡诈的。

生2:文中的狼是贪婪的。

师:狼的狡诈、贪婪、凶残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知道人们平时都是怎样形容狼的吗?

生3:狼到天边不改性。

师:记忆里的狼都和狡诈、贪婪等分不开,但是所有的狼都是这样吗?

(生茫然地看着师)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读完说说在《母狼的智慧》一文中的狼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从刚才的教学中,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看待狼?

(生意见比较统一,都觉得既要看到狼凶恶的一面,也要看到狼善良聪明的一面)

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补充《狼和鹿》一文让学生阅读,使学生知道我们还必须保护狼,过度捕杀狼会破坏生态平衡。教师依托课本,充分举一反三,把语文和其他领域的内容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更加全面地解读课文。

开发语文教学资源还可围绕学生经历。学生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也不同,每个学生个人的生活素材也是一种不错的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够恰当地利用这份资源,就会调动学生类似的经历和体验,然后再进行消化,形成新的资源。

案例二:《我的老师》教学片段

师:看到“老师”这个词,你们一定会想起不少的老师,能给大家说说你们心中的好老师吗?

(生回答)

师:想不想知道作家魏巍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形象?

生:想。

课文狼范文3

一、 请在原文中找出含有下列含义的字:

只:止,了:矣,一同:并,到:至,要:欲 ……

二、 请从原文中找词句来填空: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晚”。表示屠户抱有幻想,糊涂一时,一再退让的句子是:“投以骨”,“复投之”。表示狼贪婪的句子是:“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狼眈眈相向的原因是屠户“弛担持刀”。前狼假寐的姿势是“犬坐”;神态是“目似瞑,意暇甚”,目的是“诱敌”。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狼亦……耳。”

以上这类题型的布置,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返原性地掌握原文知识,加深对所学文章的了解。

文言文都是一些老古董文章,隔我们的时代较远了,很多学生学习此类文章没有多大兴趣,上课没精打采,昏昏欲睡。学完什么都完了,没有多少收获。针对此种情形,我在课文教学完成后做了三件事:

其一,我先在黑板上写出如下两幅对联:一幅是《狼》的作者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一幅是郭沫若参观《狼》作者故居写的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我用以上两幅的内容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在学习上争攀高峰。过后,我要求学生用对联的形式来概括课文第一段的内容,并尽量用上原文中的一些词语。开始学生还有些棘手,我又讲了对联的一些特点和种类等,这一下学生们就活跃起来了,有的还写出了较好的对联。

其二,为了进行写作训练,我向学生们复述了蒲松龄笔下的狼贪婪,凶狠,狡诈的本质,并引导大家收集展现这一本质的成语。如:狼子野心、如狼似虎、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然后话题一转:“其实狼也有可爱的一面,请大家找一找。”我说完,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谈论了:“忠贞”“坚韧”“团结”……

课文狼范文4

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所以,只有预设与生成共舞,方能演绎精彩课堂。

下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体会,浅谈几点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的案例。

一、引导感悟,生成知识之本

本人执教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十分强调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刚开始,我对学生的学习提出要“读出自己,读出问题”的要求。我说:“朗读课文,可以读出自己熟悉的生活或场景,可以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也可以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寥寥数语,却在学生内心掀起轩然大波,这种情感导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一学生说:“我觉得散文中的爸爸很木讷,但对我却充满深深的爱。”我问:“从文中的哪个段落以及哪些句子读到的,还能找出哪些词语体现父亲的这种情感?”于是,学生就根据文句加以精彩的分析,他们能自己感悟文章的情感,课堂迅速进入学习的

高潮。

二、以谬求真,利用“错误”资源

在教《伤仲永》这篇文章时,我问:“方仲永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堂上有了让我感到意外的答案,一学生突然说:“这故事是假的!‘未尝识书具’,说明从小没有写过字,却能够突然间‘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真是奇怪。况且,‘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实在太荒谬了”。我继续问:“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继续写下去呢?再说下文‘于舅家见之’看来还真有其人啊!其实,通过查阅资料,王安石的家乡确有其人。”这样写的目的是与后文“泯然众人”作对比,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也表明了本文借事说理这一目的。教师课前不能预设课堂中的学生错误信息,但课堂上可以以谬求真,灵活利用错误资源,在生成中完成预设。

三、多元解读,在对话互动中生成

以教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例,在进行主题探究时,我采用对话的方式去进行。我说:“面对盲孩子、影子和萤火虫,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一名学生说:“盲孩子,你太幸福了,有那么多的在人帮助你,让你看见了光明。”另一名学生说:“影子,你太高尚了,你乐于助人,你有一颗无私的爱心。”学生回答精彩纷呈,我继续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有的说:“我要热爱生活,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不幸,都要像盲孩子一样永不放弃,追求光明。”还有的学生回答:“其实,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由于不同的理解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示,多种信息在交流、冲击,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形成对话互动而共享的课堂。

四、比较阅读,在思维拓展中生成

文言文《狼》的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西方寓言故事《狼妈妈》,让学生比较阅读,用思辨的方法解读了文本不同的主题。我追问道:为什么同样的狼会给人以不同的形象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是作者写作目的不同,文言文《狼》是为了讽刺现实,寓言《狼妈妈》是为了赞美人性。所以,导致写作的侧重点不同,文言文《狼》着重刻画了狼的兽性――贪婪、狡猾,甚至愚蠢,而寓言《狼妈妈》着重描绘了狼人性的一面――聪明、机智,具有母爱。”“我认为文章的作者生活的时代不相同,他们对狼的主观感受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他们赋予狼的情感态度也就不同。”

课文狼范文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再现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向往奥运》这篇课文作者借助特殊的经历、特有的感受,抒发了为北京申奥成功感到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感悟奥林匹克精神,激发学生对和平、友谊、进步的向往,对自己国家走向世界、走向美好明天的向往;二是通过收集北京奥运会的资料,激发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憧憬与热爱。

在教学时,笔者首先播放了北京奥运会我国运动健儿获得冠军场面的视频片段,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动感的画面使学生仿佛亲临现场,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和震撼。随后自然点题,引出《向往奥运》一文,此时学生的思维立刻被激发起来,由此提出学习任务,在学生心中形成“认知”冲突,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在揭示文章重点时,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重点展现我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勇于为国争光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们对奥运的无限憧憬与希望,使他们从小就立下好好学习、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体现出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受和向往之情。对第一自然段的朗读,可以利用大屏幕投影再现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场面,激发学生兴奋的情感,让学生用比较高昂、激荡的声调读出作者的兴奋之情;对第二自然段的朗读,可以让学生边欣赏奥运会主题曲,边想象画面,边用舒缓、轻松、神往的语调读出作者对往事的回味和陶醉……整节课下来,学生们兴趣盎然。

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灵魂是教学设计本身,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勇于求新,品尝、体验、发现创造性学习的无穷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进而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如《狼与小羊》一课的最后一句:“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思维定势,柔弱的小羊是狼的腹中之物已成定局。为了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笔者采用求异法,一边用电脑演示狼恶狠狠扑向小羊的动画,一边有意提问:“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了?”有位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候,掉进前面的陷阱里去了。”我适时演示出狼掉进陷阱里的动画,学生们看了高兴得直鼓掌,求异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有的说:“小羊一躲,狼一头撞在大石头上了。”有的说:“狼被树后的猎人一枪给打死了。”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柔弱的小羊从力气上斗不过狼,可是它凭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狼,躲过了这场劫难。”学生们突破了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羊活下来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培养了思维的独创性。

课文狼范文6

今天我读了语文课本上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使我仍然记忆尤新。

故事讲了一位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善良的鹿请来猎人猎杀,经过25年的猎杀,森林中的数千只狼以及以鹿为食的一切野兽统统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命丧黄泉。可没想到在几年后,原本茂盛的森林露出了枯黄的大地,不光如此,那十万只鹿的数量也在飞速锐减,它们有的死于饥饿,有的死于疾病。罗斯福总统想也想不到这些动植物的锐减正是因为他多年前猎杀狼的决定。原来自己下令捕杀的恶狼是森林的保护者,狼虽然吃掉一些鹿,可吃的鹿又几乎都是病鹿,所以狼既可以维持鹿的数量,又可以防止疾病传播到鹿群身上。

读完这篇课文,我记住了这篇课文中的一段话:“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六年级: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