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匆匆范例6篇

课文匆匆

课文匆匆范文1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的优美。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

2学情分析

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细读、小组交流,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重点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一、课前诵读

1、出示诗歌《今日诗》。

2、师生承接读。

3、男女生承接读。

4、学生谈感受:诗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揭题

1、导入。

师:让我们走进朱自清的《匆匆》,去感受他带给我们对生活、对生命、对时间不同的理解。

2、齐读课题。

3、课文中指什么匆匆?

活动2【讲授】讲授

三、出示自学导航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交流:细读课文,用“————”画出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而逝的语句,用 “Δ ”标出关键词,将感悟写在旁边。

3、有感情地朗读你画出的语句,用心灵去倾听作者的语言。

四、小组汇报交流说感受。

师:课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而逝?

五、品读第一自然段。

1、师生承接读。(师读画线部分,生接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2、师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发出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慨叹和追问。结尾反问,但似乎又不是发问,而是表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让我们读出这种慨叹、追问、无奈和惋惜。

女生读画线句子,男生读后面句子。

3、仿说。

(1)、太阳落了,有再______的时候;月亮缺了,有再______的时候;小草黄了,有再______的时候。

( 2)、风儿停了,有再___的时候 ;影子歪了,有再___的时候;机会逝去了,有再__的时候。

(3)、鱼儿走了,有再___的时候;水结冰了,有____的时候; 朋友散了,有再___的时候 。

4、点评:同学们说的太好了,就像一个个小诗人。

5、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而逝?指名读句子,谈感悟。

六、品读第二段。

1、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2、生齐读: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师:是呀,八千多日子已经溜去,让人感慨“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读出作者的忧愁——

指名读。

4、师:时间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让人感慨“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读出作者的无奈——

指名读。

5、师:时间就这样溜去,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让人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出作者的悲伤——

生齐读。

6、过渡: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而逝吗?指名读句子,谈感悟。

七、品读第三段。

1、师:时间这个精灵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是如何具体地描述出它的脚步匆匆的呢?请大家把心沉进去,再读一读这几句。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指名朗读。

3、学生谈感悟。

1)能说说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排比,写出了日子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

2)你从哪些词体会到日子灵活地逃得无影无踪了?(伶伶俐俐 跨过 飞过 闪过)

3)师:本来时间的流过是看不见的,而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时间如天真的孩子,既可爱又顽皮。

4、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作者感到是那么的无奈,读出作者的无奈——

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作者多么留恋啊,读出作者的留恋——

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作者既伤心又失望,读出作者的伤心与失望——

5、练习背诵。

6、有人说朱自清的散文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在不经意处着浓墨重彩描写,这段文字就是个例子。作者从身边的小事中感受到时间飞逝。文中例举的这些事情每天都做吧,例如,洗手,还有么?

生:吃饭,睡觉,发呆……

师:这些事我们每天都经历,你的时间也这样过去了吗?请拿起笔来,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上几句你的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的。

7、读写联动:聊天的时候,(                    );玩耍的时候,(                 );

看电视的时候,(                       );……

8、小结:作者运用排比、拟人的手法,使我们受到感染,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一种对时间的来去匆匆感到惋惜的情感油然而生。

八、品读第四段

1、师:面对匆匆流逝的八千多个日子,作者曾留恋过,无奈过,也痛苦过,但更多的是他对人生的思索,对生活执着的追求。作者在思索哪些问题呢?出示第4自然段,

2、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地走这一遭?你知道朱自清是个怎样的人吗?其实,朱自清是个珍惜时间的典范。

3、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

请看大屏幕,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语言简练,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文的典范,他一生刻苦勤勉,共出版著作百余部,代表作有大家熟悉的《荷塘月色》《背影》等等。

4、他一生奋笔疾书,为人类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著作,可他为什么一再谴责自己虚度年华呢?

生:1、他严格要求自己,2、提醒自己再接再厉;3、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发奋学习······

5、是啊,作者为时光匆匆逝去感到了痛苦,并发出了不甘心虚度此生的呐喊,

6、同学们,作者不愿白白走一遭,你们愿意白白走一遭吗?我们能让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闲聊中、嬉戏中消磨、打发掉吗?

7、多么动听的声音,多么响亮的回答啊,老师深感欣慰。

8、师:齐读名言。

九、拓展延伸

1、正因为朱自清先生珍惜时间,利用时间,不懈努力,所以在文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同学们,面对匆匆飞逝的时光,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2、写一句格言警句来鞭策自己,鼓励他人。请在这句话后面标上你的大名,你就是这格言的作者。

学生交流格言警句。

3、听了你们这些富有诗意、哲理的话,老师也想送给聪明、求知、勤奋的你们一句话——齐读:

聪明者——利用时间

求知者——抓紧时间

勤奋者——珍惜时间

十、总结

40分钟的时间就这样匆匆过去了,但我想大家并没有白白上这一节课,因为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一定会加倍珍惜匆匆的时光,加倍珍惜宝贵的生命,像朱自清等无数有作为,有成就,有贡献的人那样活着,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出自己的生命光彩!

板书设计:

2、匆匆

一去不返

时间       无影无踪       珍惜

来去匆匆

活动3【作业】作业

1、仿照例子写词语。

(1)例:赤裸裸

(      )   (      )   (      )

(2)例:匆匆忙忙

(      )   (      )   (      )

2、反义词填空。

聪明(   )     空虚(   )     伶俐(   )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这个句子,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时间比作___________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匆匆

一、课前诵读

1、出示诗歌《今日诗》。

2、师生承接读。

3、男女生承接读。

4、学生谈感受:诗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揭题

1、导入。

师:让我们走进朱自清的《匆匆》,去感受他带给我们对生活、对生命、对时间不同的理解。

2、齐读课题。

3、课文中指什么匆匆?

三、出示自学导航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交流:细读课文,用“————”画出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而逝的语句,用

“Δ

”标出关键词,将感悟写在旁边。

3、有感情地朗读你画出的语句,用心灵去倾听作者的语言。

四、汇报交流说感受。

师:课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而逝?

五、品读第一自然段。

1、师生承接读。(师读画线部分,生接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2、师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发出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慨叹和追问。结尾反问,但似乎又不是发问,而是表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让我们读出这种慨叹、追问、无奈和惋惜。

3、女生读画线句子,男生读后面句子。

4、仿说。

1、太阳落了,有再______的时候;月亮缺了,有再______的时候;小草黄了,有再______的时候。

2、风儿停了,有再___的时候

;影子歪了,有再___的时候;机会逝去了,有再__的时候。

3、鱼儿走了,有再___的时候;水结冰了,有____的时候;

朋友散了,有再___的时候。

5、点评:同学们说的太好了,就像一个个小诗人。

6、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而逝?指名读句子,谈感悟。

六、品读第二段。

1、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2、生齐读: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师:是呀,八千多日子已经溜去,让人感慨“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读出作者的忧愁——

4、指名读:

5、师:时间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让人感慨“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读出作者的无奈——

6、指名读:

7、师:时间就这样溜去,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让人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出作者的悲伤——

8、生齐读:

9、过渡: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而逝吗?指名读句子,谈感悟。

七、品读第三段。

1、师:时间这个精灵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是如何具体地描述出它的脚步匆匆的呢?请大家把心沉进去,再读一读这几句。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3、指名朗读。

4、学生谈感悟。

1)能说说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排比,写出了日子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

2)你从哪些词体会到日子灵活地逃得无影无踪了?(伶伶俐俐

跨过

飞过

闪过)

3)师:本来时间的流过是看不见的,而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时间如天真的孩子,既可爱又顽皮。

4)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作者感到是那么的无奈,读出作者的无奈——

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作者多么留恋啊,读出作者的留恋——

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作者既伤心又失望,读出作者的伤心与失望——

5、练习背诵。

6、有人说朱自清的散文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在不经意处着浓墨重彩描写,这段文字就是个例子。作者从身边的小事中感受到时间飞逝。文中例举的这些事情每天都做吧,例如,洗手,还有么?

生:吃饭,睡觉,发呆……

师:这些事我们每天都经历,你的时间也这样过去了吗?请拿起笔来,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上几句你的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的。

读写联动:聊天的时候,(

);玩耍的时候,(

);

看电视的时候,(

);……

7、小结:作者运用排比、拟人的手法,使我们受到感染,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一种对时间的来去匆匆感到惋惜的情感油然而生。

八、品读第四段

1、师:面对匆匆流逝的八千多个日子,作者曾留恋过,无奈过,也痛苦过,但更多的是他对人生的思索,对生活执着的追求。作者在思索哪些问题呢?出示第4自然段,

2、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地走这一遭?你知道朱自清是个怎样的人吗?其实,朱自清是个珍惜时间的典范。

3、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

请看大屏幕,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语言简练,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文的典范,他一生刻苦勤勉,共出版著作百余部,代表作有大家熟悉的《荷塘月色》《背影》等等。

4、他一生奋笔疾书,为人类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著作,可他为什么一再谴责自己虚度年华呢?

生:1、他严格要求自己,2、提醒自己再接再厉;3、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发奋学习······

5、是啊,作者为时光匆匆逝去感到了痛苦,并发出了不甘心虚度此生的呐喊,

6、同学们,作者不愿白白走一遭,你们愿意白白走一遭吗?我们能让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闲聊中、嬉戏中消磨、打发掉吗?

7、多么动听的声音,多么响亮的回答啊,老师深感欣慰。

师:齐读名言。

九、延伸

1、正因为朱自清先生珍惜时间,利用时间,不懈努力,所以在文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同学们,面对匆匆飞逝的时光,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2、写一句格言警句来鞭策自己,鼓励他人。请在这句话后面标上你的大名,你就是这格言的作者。

3、学生交流格言警句。

4、听了你们这些富有诗意、哲理的话,老师也想送给聪明、求知、勤奋的你们一句话——齐读

聪明者——利用时间

求知者——抓紧时间

勤奋者——珍惜时间

十、总结

40分钟的时间就这样匆匆过去了,但我想大家并没有白白上这一节课,因为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一定会加倍珍惜匆匆的时光,加倍珍惜宝贵的生命,像朱自清等无数有作为,有成就,有贡献的人那样活着,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出自己的生命光彩!

十一、布置作业:背诵《匆匆》。

板书:

一去不返

时间

无影无踪

课文匆匆范文2

师:(板书:匆匆)预习过课文,你们应该知道,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匆匆?

生:说的是时光匆匆,也可以说是时间匆匆。

师:是的。说到时间匆匆,古往今来,许多人留下了自己的说法。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表达的。(板书:表达)请大家读一读课件中出现的几句话。(背景音乐为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

(生读句子)

【点评】慨叹时光匆匆的文学作品自古有之,但同一题材用不同文体去表现,会各具特色。开课伊始,教师从内容入手,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呈现同一主题,让学生感受“相同”中的“不同”,从“表达”的角度,为学习“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一些特殊表现手法做了铺垫。这样的教学直接指向文体特点,指向课文的表现手法――语言文字内部的思维意义,指向学生能力的发展,不但具有鲜明的年段教学特征,而且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二、听读,发现散文的表达特点

师:看,不论哪一种表达方式,目的都是让读者清晰地了解、明白。(板书:清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散文,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板书:散文)让我们通过学习,感受这种比较特殊的表达方式吧。请同学们欣赏著名艺术家孙道临朗诵的《匆匆》,请大家拿起笔,边听边动笔,在凡是能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而逝的地方做上记号,看看谁最善于倾听。(师播放朗诵音频,生听读并做记号)

师:我发现每个孩子都在课本上做满了记号,我们来交流交流。哪些地方让你有感觉?哪怕只是一个标点、―个词、一句话,或者一段话都可以。(生汇报交流,过程略)

师:非常了不起,你们都很善于倾听,甚至发现了散文的特点。能够让你有感受的地方零散地遍布全文,但又集中地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时间匆匆而过。瞧,这就是散文非常明显的特点――形散神聚。

【点评】文学作品经过艺术家诉诸声音之后,听者往往能够从中得到更清晰的意义,获得更多更深的感受。教师用这样的方式在初读阶段帮助学生一扫语言障碍,使学生直接关注文体特点,这对于高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但从学生的汇报和教师的点拨、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以学习“表达”为重点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从感性到理性,对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了然在胸,显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细读,感受经典的表达特性

(一)在“明了”与“疑惑”中感受

师:(板书:明了)大家通过阅读对文章有了一定的感受,这就是领会了作者要通过文字传达的意思。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关于经典有十四条定义,其中一条就是每一次读,都能让你有所发现,有所感受。看来,《匆匆》就是这样的经典。(板书:经典)再看看,全文中是否有让你产生疑惑的地方呢?(生读问句,提出自己的疑问)

师:经典,就是永远不会穷尽文字向你说明一切,让你每次阅读都有无尽的疑惑的文章。这篇文章堪称经典,全文有十一处问句。不停追问,只问不答,但似乎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答案。

(课件出示)

【点评】“明了”的自然不用教,“疑惑”的是为什么要“不停追问,只问不答”,这正是本文的表达之妙,学生有了“疑惑”,也就关注到了表达的特点,这也正是何老师教学设计的“圈套”。学生在质疑中发现,在发现中领悟,学习过程渐入佳境。

(二)在“熟悉”与“陌生”中感受

师:问题最集中的是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让我们先从课文前三段中试图去寻找答案吧。请大家默读课文前三段,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你所熟悉的事物。(板书:熟悉)

(生默读)

师:我们先看第一自然段。请一个同学读给我们听。(生读)

师:熟悉的事物有哪些?

生:燕子,杨柳,桃花。

师:(师生接读第一句)这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能失而复得。这个意思,从第一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可以体会到吗?

生:可以。

师:为什么又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再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生:排比的方法,不断强调。

师:很好,可是为什么突然笔锋一转,写“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时间的特点和其他事物的特点一样吗?

生:不一样,这是在对比。

师:对比后,你发现时间的特点了吗?

生:一去不复返。

师:很好,通过这样的对比,你对时光的流逝留下什么样的感觉?

生:更加惋惜,希望抓住时光,不要这样溜走。

师:带着感觉,带着理解去读,会读得更有滋味。(生读)

师:再接着看。对比之后,作者为什么连续三问“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其实,这些问题问的都是一个意思,时间去哪了?而且也不需要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强调这个意思。

师:很好,大家不仅关注到表达的内容,也发现作者表达时采用特殊的形式。(板书:内容,形式)真会读书。现在,请每个同学自由地按照自己的理解读一读第一段,关注作者的表达。(生读)

【点评】“熟悉”的事物找一找、读一读,领会一写再写、反复强调的作用,在这样的领会中,“话锋”急转之后的“陌生”忽然变得不陌生,学生赫然发现这“陌生的事物”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而也领会了作者的表达之妙。教师的设计,巧就巧在用散文的表现手法教散文,教法、文法相得益彰。

(三)在反复诵读中逐渐走进经典

师:看,作者就是把熟悉的事物用陌生的方式来表达,带给我们强烈的感受。(板书:陌生)再请大家先看看第三段,这一段让我们更熟悉。有人说朱自清的散文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在不经意处着浓墨重彩描写,这段就是个例子。自己默读,找一找文中列举的这些大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生:洗手,吃饭,睡觉,发呆……

师:这些事我们每天都经历,你的时间也这样过去了吗?请向朱自清学语言,学着说几处。

生:做作业发呆时,时间过去;玩游戏时,时间过去;像这节课一样,投入学习的时候时间也过去了;在我们看书的时候,时间也过去了。

师:让我们再看看,朱自清笔下的时间可不是这样的过去,相反,是逃去如飞的,找几个词来说说,时间是怎么飞逝的。

生:跨过,闪过,伶伶俐俐……

师:是啊,用词多么准确,多么形象啊。孩子们,请带着自己的感受,好好读读这段话吧,特别关注那些给你留下感受的词语。(生读)

师:这就是经典的表达。在熟悉中发现陌生,在陌生中寻找疑问,在疑问探索中逐渐明白,明白的同时感觉熟悉。经典,就是每一次读都是一种重温,都有一种发现。而走进经典的唯一方法就是“读”,各种方式,不厌其烦地读。(板书:读)接下来,请大家再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内容上,你读懂了什么;形式上,你发现作者是如何写的。(生自由读)

生:作者把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这个比喻很夸张也很形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没有声音没有影子,人不可能做所有事情,所以很惆怅。

师:好,你发现了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来写时间匆匆。请你说说,一滴水有什么特点?

生:很渺小。

师:可在作者看来,这一滴水大得让他害怕,让他心痛,这是他的八千多个日子,二十多年的青春岁月啊。请你读出作者感叹时光流逝的惆怅,惋惜,悲痛。(生读)

师:是啊,八千多日子就是二十多年,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多年?所以,不管是谁,感受到时间这样流逝,都会害怕,怕得冷汗直冒,热泪直流,请为我们读读作者的描写。

生:(读)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读得好!一个形象的比喻,一种切实的感受,作者就用了这样的方法来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意思,留给我们深深的感受。请连起来为我们再读读,让我们也感受一下!(生再读第二段)

【点评】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向朱自清学语言”,练习表达;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在关注“文章写了什么”的同时,还能发现“文章是怎么写的”。这便是能力的增长,是思维的进步。

四、延伸,沉入经典的表达世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匆匆》,发现了一些经典特有的表达方式。其实,经典就是人类文明的博物馆,是值得我们深入其间,沉醉其中,不断涵泳咀嚼、反复品读的。就像卡尔维诺说的――

(课件出示)

(生读课件中的文字)

师:课后,希望大家在阅读中能多关注经典,多从经典中汲取养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满充实。

【点评】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向经典学习表达,是完全正确的,但语文学习从来就不能用纯理性的思维模式,如果在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同时,再次回归到经典所传递的思想,回到开课时关于《匆匆》一课慨叹时光流逝,不能在这世界上“白白走一遭”的主题,笔者以为,可更加彰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可使这篇“指向表达”的设计,同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总评】

感动于何捷老师在以《匆匆》一课获得全国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之后,仍能不断思考、改进、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怀着崇敬之心认真阅读了他“指向表达”的《匆匆》最新版教学设计,我以为,这篇教学设计很有现实意义,对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过多关注课文内容而忽视表达方法的现象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关注文体特点,选择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

不同文体的课文,其结构、语言、表现手法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何捷老师善于抓住本篇课文的文体特点,准确把握课文呈现出的表现手法,并通过一系列与之适应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准确的文体意识。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都具有积极作用。

(二)关注年段目标,教学有所为有所不为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重在帮助学生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何老师的教学从学习表达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发现、实践,因此,与这一学习重点关系密切的内容,教师则不惜时,反之则略讲。这样的处理,使“学习表达”这一教学重点更加突出,确保了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关注学习主体,先学后教,顺学而导

学习过程应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交互作用的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常常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何捷老师的语文课学生之所以思维活跃,几乎每一个结论都来自学生的发现,那是因为教师每时每刻都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每个教学环节都遵从“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教学原则。

总之,何捷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以“学习表达”的视角展开,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无论对一线教师还是对教学研究人员,都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课文匆匆范文3

关键词:主旨;语文素养;语用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要致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迁移文本的语言形式的表达实践,如构词方法、句子表达方法、某个段落的构段方式、文章的谋篇布局、文本里的某种描述手段等多种方式。很多教师已经深谙其道,不仅在备课时能有意识地设定迁移拓展的目标要求,还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迁移拓展经验,养成了迁移拓展的教学习惯,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奠定了语言形式训练的基础。

形式不再是秘密,核心内容如何聚焦,成为“语用训练”有效的关键。“拓展点不能随意选择,一般要以课文的主旨为依据”,而常识性课文和非常识性课文的主旨不同,拓展内容自然也应该有所区别。何为常识性课文呢?施茂枝教授在《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一书中阐述常识性课文为:“意在传播知识作为本质特征是判断常识性课文的依据或标准。”如《回声》《鲸》《只有一个地球》等用了较多说明方法的说明文,以及《美丽的小兴安岭》《颐和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综合运用多种手法的小品文。反之,不以传播知识为本质特征,而以审美形象、人文内涵为目标的文章称为非常识性课文,语文课本中以此类文体居多。据此,常识性课文的语用训练内容应该指向“知识内涵”,而非常识性课文的语用训练内容则应该指向“审美内涵”。

一、常识性课文,语用内容指向“知识内涵”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认识文化价值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写作方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在有限的课堂上,对“语用训练点”的慎选、慎用,是“语用训练”有效的前提。非常识性课文以传播知识为本质特征,在语用内容的选择上,尤其需要每个一线教师细细斟酌。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内容上以宣传知识为主要写作意图,又充满童真童趣,兼具知识性、科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施茂枝教授《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有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书中,本课设计的拓展点就选择在了解动物特点上,即将拓展的内容指向百科知识,将知识拓展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紧密结合。设计如下:

指导学生了解青蛙等其他动物冬眠的特点,并指导朗读后,出示小鸟、小猫、小猪、小鹿的脚印,进而训练表达,让学生把横线补完整,交流、评价、朗读。

师:小朋友,说说他们画的是什么吧。(预设:小鸟――小草,小猫――梅花,小猪――剪刀,小鹿――树叶)

出示――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又

小猫 ,小鸟 。

小鹿 ,小猪 。

不用颜料 ,几步 。

为什么没参加?他在 。

同样,施茂枝教授《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有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书中,《小蜗牛》一课的教学设计将课文体式定位于介绍知识的常识性课文,在此主旨定位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碧绿碧绿”的意思和重叠方式,接着换词形容树叶颜色,添词形容白雪颜色,循序渐进地进行词语积累与运用。将认识小蜗牛爬行慢的特点和不同季节小树林的特点贯穿于“语用训练”的始终。指导朗读时同样不强调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心情,而强调读出蜗牛爬行速度慢的特点和不同季节树林的特点。如教学认识不同季节树林的颜色时,设计如下:

师:请注意这个词――“碧绿碧绿”。小蜗牛,你为什么要将“碧绿”重叠起来用?单用一个“碧绿”不行吗?(说明颜色很绿很绿)

……

师:哪只“小蜗牛”还能用你知道的词语形容看到的树叶的颜色?(金色、金黄)

师:哪个词也可以重叠起来,填在下面的空格里?

碧绿碧绿的树叶全变成了

的了。(出示)

……

师:“小蜗牛们”,大家知道能用知道的词语来形容雪的颜色吗?(预设:白白、雪白、洁白……)

师:这一次,小蜗牛看到地上盖着

雪。(出示)

再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设计,把“在语言实践中懂得骆驼的脚掌、驼峰、睫毛等在沙漠中的特殊作用,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作为教学目标之一。首先,将第三、第四自然段讲述小骆驼的沙漠旅行作为重点,质疑探究来了解沙漠恶劣的环境特点。其次,在第五自然段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骆驼妈妈怎样引导小骆驼轻松应对风沙,为下文感受小骆驼的自豪作铺垫。最后,让学生扮演小骆驼,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因为……”的句式练习说话。在学生练说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运用课文语言,从脚掌、驼峰和睫毛几个方面说,这又是内化有关骆驼的知识的语言基础上的语言文字运用,彰显了语文的实践性特点,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同理,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一课的教学设计,在施茂枝教授《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有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书,也彰显了异曲同工之妙。

二、非常识性课文,语用内容凸显“审美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所谓阅读能力的核心就是理解能力;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也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将通过语言文字获得的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视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文字,借助语言文字获得文本所承载的信息,在此学习过程中思维由具体走向抽象,形成对课文内容的理性认识,也就是获得文本的思想内涵和内容精髓,这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方式之一。

非常识性课文不以传播知识为本质特征,而以审美形象、人文内涵为目标,毋庸置疑,正是要在学习中,落实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感知与理解。目前,各种教学设计中,不顾常识性与非常识性课文的辨析,一味重写法、轻人文的现象屡见不鲜。

如教学《匆匆》一课,单纯强调工具性,只注重语言形式就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仿写句子。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赵昭老师教学《匆匆》一课第三自然段时,采用先交流w会感受时间匆匆流逝,再用上句式联系生活实际说话的拓展迁移法。

师:“去的尽管去了……怎样地匆匆呢?”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第三自然段?

生:“洗手的时候……双眼前过去”让我觉得无论我们做什么,时间都会匆匆地划过。

这样,笔未落,情已发,为接下去语用训练的有声有色作好了铺垫。

师:这样的事也发生在你们身上吗?你们能用这样的句式“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过去,_____是匆匆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句话吗?

师: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连成完整的一句话。我们来作一首小诗!

生: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上过去,岁月是匆匆的;

玩耍的时候,日子从嬉笑中过去,回音是匆匆的;

奋斗的时候,日子从汗水中过去,成长是匆匆的;

阅读的时候,日子从思考中过去,时间是匆匆的。

教师先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读懂句子的意思,用心感受句子蕴含的情感,实现理解“语言文字”向理解“形象、意义和思想”的转化。接着,让学生发现语言之“形”,品味语言表达的精妙,实现对本文语言形式的挖掘和把握。最后,内化表达之“法”,当学生体悟到语言形式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如此表达的精妙所在后,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实现语用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卡罗纳》一课,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高玉梅老师授课时,先引导学生体会卡罗纳的“痛”,巧妙安排如下:

“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圈画出能感受到卡罗纳心情的语句,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的描写来体现他的心情。”

学生自主交流,抓住外貌、神态、心理、动作,谈体会。教师相机板书。初步感受写作手法的同时,体会卡罗纳悲痛的心情。

“PPT出示句子: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交流: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写出卡罗纳的心情?”

通过交流进一步认识写作手法,并深入感受卡罗纳的悲痛的心情。最后,真切地走进卡罗纳悲痛心情,设计练笔如下:

“卡罗纳大哭,因为他想起了

。可是没有母亲,放学时, ;他参加考试时, ;他肚子饿时,

;他 时, 。”

三次交流,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表达的支架,让学生练说仿写,学习文本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描写的方法走进人物内心的方法。方法的习得是以理解文本内容,体会卡罗纳失母之痛为内容指向,不断地丰富情感认识,为下文教学他人对卡罗纳的关爱作情感渲染,也为彰显“爱”的主题做铺垫。

总之,教师若无正确的认识,不顾常识性课文与非常识性课文的文本区别。着力关注语用,忽视常识性课文中的常识性、科普性知识和非常识性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人文价值,不顾学生的阅读感受、生活体验,就会产生教学的偏颇。反之,教师能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形式奥妙的同时,相机引导感悟文本,情感共鸣,语言训练就不再仅仅是冰冷的工具,而将承载更多温暖的有思想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感悟。

参考文献:

[1]施茂枝.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施茂枝.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有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刘仁增.可贵的坚守 可喜的突破――对两节《匆匆》的分析与深度思考[J].福建教育,2013(9).

[5]刘春平,叶润生.丰富想象 了解常识 发展语言――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J].福建教育,2010(1).

课文匆匆范文4

生命匆匆,时光匆匆,小时候,大人们总是要我们珍惜时间,每当新年来到,总是说:“匆匆又是一年呀。”那时,我还小,不懂,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怎么会匆匆呢?现在,长大了,反而更留恋从前的日子,也明白匆匆的意思,更加强烈感受到了时光匆匆。

《匆匆》这篇课文首先在写法上就深深吸引了我,开头用排比的手法暗示光阴流逝的痕迹,同时,作者引进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句看似在问,其实流露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留恋、惋惜。接着,用自己匆匆过了八千多日子发表感慨,然后,用细腻的手笔写出人是如何匆匆度过一天又一天的,与读者产生前列共鸣。最后又是一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结束文章。令人回味、深思。整篇文章作者应用多种修辞手法,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对时光匆匆流失的无奈与惋惜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仅是写法,还有文中的语句,更是别有深意。

在第二自然段作者应用了新奇的比喻,将八千多日子比做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时间的流里,毫无踪迹,更加突出了日子的渺小,转眼即逝,毫无声息,毫无痕迹,留下的只是留恋。时间过得飞快,从“溜”字可以体现出来。这段是作者在感叹时光流逝得如此飞快,这使他“头涔涔而泪潸潸”。我们的日子又何尝不是这样地匆匆呢?经过多少时光,我们也长大了,从前的日子消失得无影无踪,无声无息。我们扪心自问:“在这匆匆的日子里,我们做了些什么呢?”既然来到这个世上,就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尽所能及地去做一些有益的事,去回报社会,回报父母,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人生无悔,潇潇洒洒走一回。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过去的时光已经消失了,新的日子还在如期而至。生命不能只是回味,还要学会在吸取过去的经验上,努力去争取,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现在的和未来的要好好把握,不要嫌一分钟太短,。一分钟,我们可以背几个英语单词;一分钟,我们可以交一个朋友;一分钟,我们可以扶起一位小朋友;一分钟……但这一分钟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在时光成为过去之前,充分把握,不留遗憾。要视时间为生命。只有懂得珍惜时间的人,才会有一个完整的人生。

课文匆匆范文5

在读过的课文中,我最喜欢《匆匆》这篇文章。因为它使我更清楚地知道时间原来多么的珍贵。真让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呀!

这篇课文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例,说明了时间流逝飞快。也让我真正地明白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金阴”的深刻的道理。

在生活中,也正如此,一个珍惜时间的人,无论是给他1分钟还是1秒钟,他都能过得十分充实,而一个整天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无论是给他几十年还是一生的时光,也只能空唱《明日歌》了。

课文匆匆范文6

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万里晴空的日子,我们趴在桌子上等待着老师的到来,老师走进了课室没有叫到起立,只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大的字“匆匆”,老师转过身来问到:“匆匆这两个字你们是怎样理解的?”问到我的时,我爽快的回答了:“是速度!”忽然全班哄笑了起来,这次我不是说笑的,我是认真的。老师笑了笑说:“那你觉的是快啊还是慢啊?”我又爽快的回答了“是快老师!”老师请我做 下。没说什么。

现在是朗读时间了,我们正用心的朗读时,微微的听到了一些声音,而这便是这篇课文的配音,这声音多么悦耳,多么动听啊~!我们不禁的被这声音陶醉了,我们正在时间的流里工作,而这就是朗读,音乐的节奏伴着书本的段落而行,读出了一种难以忘记的心声,读出了时间的流去,时间不等我们,时间正从我眼前飞去了,植物们能轮徊,但我们却是灿烂过后是枯萎。来得匆匆,去得匆匆,时间流得真快啊~!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默默里算着,四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天空中的灰尘落在田野里,我的日子落在时间的田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顿时我们的脑海里就只有时间了。

这课上完了,接着便是自我感受了,虽然老师没请我我发表,但有一句话希望大家都记住,毕竟是有用,毕竟是名言:用有限的时间,做无限的事情。

下面有句我的仿写希望大家给我点建议。于是—刮风的时候,日子随风向飞去;下雨的时候,日子跟雨水流去;闪电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闪去。觉得好可以借去用喔~!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