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破阵子范例6篇

辛弃疾破阵子范文1

济南名士多。济南要打造文化产业名人资源自然不可放过。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演艺产业同理。所以,济南京剧院在拍了《李清照》之后又拍了大型历史京剧《辛弃疾》。

没有中国人不知道辛弃疾。辛弃疾核心价值主要有两点,一是豪气冲天的男人情怀和英雄气概,二是独领的豪壮词采和文学成就。这都是宝贵的精神瑰宝也是济南的骄傲。正如清代词论家陈廷焯所说:“东坡词极名士之雅,稼轩词极英雄之气,千古并称,而稼轩更胜。”

于是,济南市文广新局。济南市京剧院、济南艺术创作研究院将京剧《辛弃疾》搬上舞台。这是济南人在辛弃疾逝世800周年之际,向着历史深处,对民族英雄、伟大词人的眺望,是编导者的澎湃之情在心灵深处的脉动,是以荡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为辛弃疾塑造的大美丰碑。

如今,《辛弃疾》获得第四届京剧节银奖、第五届京剧节金奖,既是京剧界的典范也顺理成章成为济南的张重要文化名片和演艺名片。本刊采访了济南京剧院院长于鹤咏。

京剧《辛弃疾》诠释的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立志报效祖国,却郁郁不得志的生。用句话来概括,就是用辛弃疾生命中最后个清晨概括他曲折复杂的生。故事采用倒叙手法,通过词人对往事的回忆

以其立志北伐但又报国无门为切入点,表达了其几起几落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有人士对《辛弃疾》如此评价进行创作者们似乎听到了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了辛弃疾心灵的律动并用审美的形式把这种回响与律动凝聚在舞台上。在戏中,人物的本质特征得到艺术提炼,辛词豪迈,奔放的气质与沉郁,苍凉的色调构成了这部戏的审美支点,历史悲剧与人物悲剧化为弥漫于全剧的悲剧精神提升了戏的主题立意。

关于京剧,传统和创新是业界和公众比较关注的话题。有人提出,京剧之所以不再像以前那样火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京剧应该创新,以适应新的环境。

和传统乐剧相比,修改后的《辛弃疾》显然也做了一些调整其中最大的特点是诗剧风格,时空结构空灵而又跳跃。于鹤咏介绍:“全剧用辛词串起以词传情词剧交融。”《辛弃疾》诗化而又巧妙地用辛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贯穿全剧,又根据《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满江红点火樱桃》等辛词衍生情节,有力地塑造了辛弃疾的词人形象。“意象故事化情节悬念化铺陈时空化,这是改编后的《辛弃疾》的三大特点。”于鹤咏强调。

有人提出,《辛弃疾》的诗化风格和传统京剧迥异。当于鹤咏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辛弃疾》还是传统京剧。“在唱腔上,我们坚守了传统。主演李宝良就是奚派传人。至于剧作的诗化风格,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另外我们在舞美上进行过了一些调整给人种现代的感觉。”因此他认为:“《辛弃疾》很守规矩。”

对于京剧的传统和创新,于鹤咏的观点是鲜明的:“我认为现在主要解决的是传承问题;现在很多名家都不在了,能够把京剧传承下来就是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作为国粹,京剧的保护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至于创新我认为还是以后的事情。”所以老观众一听,《辛弃疾》还是京剧的味儿。

于鹤咏认为,现在传承京剧,关键要培养观众听京剧的氛围。因此,他积极参与京剧进校园的活动。京剧进校园活动是由国家相关部委搞的活动,于鹤咏认为,济南在此方面最为积极,“政府的推动力度最大”。“我们和济南市教育局合作推动京剧进校园活动,效果非常好。”于鹤咏说,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学生们观看演出时兴致勃勃,全神贯注许多同学都将京剧知识讲座的内容记录下来演出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场。

他认为,学生们不一定能够人人唱京剧,但只要能够分辨唱腔和唱段,培养起对京剧的兴趣就行了。这显然活跃了京剧氛围。因为,“京剧的希望在孩子们身上。”

至于《辛弃疾》,还有其他的亮点,国内著名的“灯光诗人”周正平的灯光设计更好地烘托了演员的表演有利于演员更好地塑造人物;音乐是《辛弃疾》一剧的灵魂,剧中音乐充分发挥了京剧酣畅甜美的韵味,以及现代音乐宏大磅礴的气势细腻柔美的质感将传统和现代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辛弃疾破阵子范文2

关键词:辛弃疾;悲壮;艰辛;南宋;腐败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05-02

1.前言

辛弃疾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诩,希望尽展其雄才将略,挥拥万夫,横戈杀敌,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而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辈出英雄,却又是个冷落英雄、扼杀英雄的时代。辛弃疾积极进取的精神,抗战复国的政治主张与当时只求苟安的政治环境相冲突,而他"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水调歌头》)的傲岸不屈、刚正独立的个性更使他常常遭人嫉恨谗害和排挤。因此,他一生"三仕三已",而他的英雄词也贯穿着愁苦之气。

2.少时立志,举步维艰

2.1 自古英雄出少年。辛弃疾出生时,金人已占据中原长达十三年,他自幼就决心抗击金军,收复失地,为民族复仇雪耻。及冠,在家乡山东济南揭竿而起,两千余壮士投奔其麾下。后来,辛弃疾带领这支队伍投奔抗金名将耿京的部下。此后辛弃疾奉耿京之命晋见宋高宗,不料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辛弃疾率五十骑夜袭五万人之金营,生擒叛徒至建康斩首,朝野为之震惊,而此时的辛弃疾年方23岁。至于淳熙七年(1180),辛弃疾在湖南任上创建"江上诸军之冠"的"飞将军",那威名更是不必强调。如此"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彼周公瑾、谢安石事业,侯固饶为之。""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燕兵夜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鹧鹄天》),而两篇名奏:《美芹十论》、《九议》,更彰显了他的才华。刘克庄赞他"文墨议论尤英伟磊落,乾道、绍熙奏篇及所进《美芹十论》、上虞雍公《九议》,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陆游赞其才:"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2.2 生不逢时世事艰。在南宋国力极其微弱的情况下,辛弃疾率领部众归附,他的忠心天地可鉴。而夜袭金营,生擒叛徒更体现了他无双的智谋和勇气。按理,对这样一位赤胆忠心、智勇双全的英豪,南宋朝廷应予以重任,以图重振国威,收复失地。谁知,朝廷对辛弃疾这样的南归人并不信任,导致辛弃疾满身的才华无处伸展,倍受打击。"他23岁南归之初,只被任命为小小的江阴通判。六年后官职虽逐步升迁,但都是在地方任职,而且每任时间都不长。从29岁到42岁,13年间调换14任官职,使他无法在职位上有大的建树和作为。"一腔忠心换来朝廷的满腹疑虑,辛弃疾是何等的尴尬与愤懑。但是,他不能质问统治者,忠君思想已在他心中植根。无奈,辛弃疾只得像屈原那样叩问苍天,把满腔悲愤发泄笔端。其中将英雄失路之悲切展示的最为动人的,是登临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春,辛弃疾应叶衡之聘,由滁州知府改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于是再返建康。建康对辛弃疾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当年他奉耿京之命南下首次晋见高宗是在这里;他将擒获的叛徒张安国献于南宋朝廷斩首的也是在这里;而后来又在这里任通判。这次重返建康,辛弃疾心中感慨万千:当年他怀着抗金报国的万丈豪情归附南宋,希望尽展其才华,成就一番丰功伟业。而如今十二个年头已经过去,统一仍遥遥无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满腹的经纶被埋没于苟安糜烂的朝廷氛围中,辛弃疾的豪情壮志化作一声声无奈的叹息。登上熟悉的赏心亭,眺望仍陷于敌手的大好河山,词人心中郁愤难平。而这一首充满英雄矢志悲慨之情的千古绝唱也就由此产生。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言情。整首词浸透了故国沦陷之愁恨,流落江南之飘零,时不我待之紧迫,知音难觅之孤独,可谓写尽了辛弃疾期待、无奈而又悲苦的心情。"英雄无泪,枭雄无情",这并非是说英雄就不流泪,英雄落泪,血气为之。正如"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辛弃疾的泪水,是爱国之泪、正义之泪、英雄之泪。从这里我们可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用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3.踌躇满志,壮语豪词

3.1 悲情英雄路。辛弃疾"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42岁的壮年,正是可以大展宏图,为国家为民族尽心尽力的时候,却被弹劾罢职,归居上饶。不仅如此,此后的二十年间,辛弃疾除了有两年出任福建安抚使,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闲居。闲置时,辛弃疾常常尽情赏玩山水田园风光的恬静之趣,但国破山河的现实,抗敌报国的愿望又时时警醒着他,所以在他的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杀敌报国的波澜,就这样一面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和振奋,一面又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他就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一代志士的赋闲居家,既是悲哀的,也是幸运的。可悲的是他'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清平乐・独宿博山王式庵》)的落拓,幸运的是赋闲后的词人开拓了词作新天地。"

只不过,这个时候辛弃疾的词作已是含泪而作:"追亡事,今不见,但见山川满目泪沾衣"(《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顿感哀"(《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然而辛弃疾终究是个英雄人物,他的"愁"和"泪"并不是一个文人自怨自艾的悲情,而是充满了一种悲凉沉郁、失意愤懑的情绪。他面对忧患现实的痛苦越深,越会激发出一股悲壮和崇高的理想,更坚定他那建功立业、抗金报国的英雄意识:"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即使是仕途失意,落魄闲居,辛弃疾仍怀着一股忧患意识,忧思着故国江山,报国之心坚定如铁,使命感强烈而执着。"12就这样,他横刀跃马登上词坛拓展出了一类虎啸生风、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

3.2 豪壮英雄词。辛弃疾的词作多涉及战争及军事题材:刀、枪、剑、铁马、将军、骑兵等屡屡出现,场面宏伟壮观,形成了中国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景观。自苏轼开始,豪放词风登上词坛,但是翻阅苏轼的词作可以发现,婉约词风仍占绝大部分。但从辛弃疾起,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个大转弯:词中女性的柔婉美让位于血性男儿的力度美和崇高美。豪放词真正发扬光大并为后人所沿袭。而辛弃疾把他满腹的爱国热情与心中的愤懑一起倾注于词作,形成刚健豪放、苍凉悲壮的风格,辛弃疾也因此被后人称为"金戈铁马大词豪"。而这个称号正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辛弃疾一生的经历和创作风格。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靡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辛弃疾与来看望自己的好友陈同甫"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互答,极论世事"(《祭陈同甫文》)。而上面的这首词是友人走后,辛弃疾寄给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写军中生活,其实也就是辛弃疾想象中的抗金军队中的生活。其中战斗场面描写得气势磅礴,令人精神奋起。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那辽阔的练兵场,整齐的军队,斗志昂扬的战士们。只等号角吹响,将军一声令下,即向金人讨还被其践踏已久的河山。这首词题为"壮词",前面四句的确可称得上"壮词",令人读之热血沸腾。但是最后一句使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发生了变化,变雄壮为悲壮。"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木兰花慢》)。

善良遇上善良依旧善良,恶毒遇上善良愈发恶毒。辛弃疾重振国威的理想在南宋懦弱腐败的国家政权面前,是那么的耀眼,却又是那么的无力。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大矛盾,导致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彻底幻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老英雄仗剑倚天,可长剑斩不破眼前的黑暗。生不逢时,词人满怀英雄梦化作无法排解的悲愤,这是辛弃疾一生政治身世的悲愤。但是他在矢志之时,仍然念念不忘杀敌、爱国。这种壮志难酬的千古绝唱,震撼人心,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4.结论

辛弃疾的词用刀剑刻成,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和自己的诗词中。其英雄壮举、英雄崇拜、英雄自许、英雄失路伴随其一生。"15他的英雄智慧足以重扶山河,再镇乾坤,而他的英雄胆略又足以光照史册,令后人景仰。然而朝廷的懦弱无力让这个千古英雄成为《水龙吟》中伤心的游子,《摸鱼儿》中失宠的英雄,《永遇乐》中退伍的将军。词中浸染着英雄的血和泪,使几百年来英雄悲歌不断回响。让人们不禁慨叹:生于南宋,英雄词人亦荣亦悲,而作为南宋朝廷,有一个辛弃疾这样的臣子是他的荣幸,而只有一个辛弃疾却是他莫大的悲哀。

参考文献

[1]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67

[2] 王增宾.王丽.辛弃疾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09~111.132.181

[3] 季羡林.宋代文学研究(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944~946

[4]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0

[5] 吴洋.国学经典词.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81

[6]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 辽宋金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68~72

[7] 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245

[8] 陈廷焯.屈兴国.白雨斋词话足本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83:85

[9] 王步高.刘林.李清照、辛弃疾全集 .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358

辛弃疾破阵子范文3

关键词:人物 散文 写法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中国诗歌史上曾有过两座高峰――唐诗和宋词。而在宋词这座高峰之上站着一位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这就是辛弃疾。《把栏杆拍遍》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中课文,这篇充满阳刚之气的人物评传体散文,在写作上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下面谈谈如何欣赏这篇课文

一、以联想丰富文章内涵

课文揭示的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辛弃疾的心路历程,作者很好地利用了联想和形象。

(一)由事迹联想到词

“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当时的辛弃疾还是个少年,我们现在的22岁年轻人是父母翅膀下的孩子,但是年轻的辛弃疾已经是一个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的少年英雄。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就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书写着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文章不仅引述,还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首词是要求学生背诵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的悲愤心情。再如,《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有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的文字使读者深深震撼,为英雄的空有一身力又无处可使而泪沾襟。

(二)由词联想到时代、人物

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就读过的那首著名的《菩萨蛮》。他得的是心郁之病啊。他甚至自嘲自己的姓氏:……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闲置,要不就是走马灯似地被调动。南归后。辛弃疾为什么不被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作者读懂了这位爱国词人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了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英雄之势。而如今自己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志,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把栏杆拍遍,才能发泄出郁积已久的悲愤之心。

所以,我们今天读其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二、运用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凌然杀气和磅礴之势”。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为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轼辛弃疾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作者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富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而辛弃疾的诗正是这样的诗。第四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作比较,他认为“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精辟之语。

在散文创作中。作者梁衡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把栏杆拍遍》很好地实践了他的主张。

辛弃疾破阵子范文4

关键词:辛弃疾;英雄气概;自我展示

辛弃疾,在其题材广阔、风格多样的词作中,深刻地反映了南宋时期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其炽热的情感与崇高的理想,更多地表现为英雄的豪情与悲愤。可以说,爱国情感的浓烈、爱国理念的执著,构成了辛弃疾词作英雄形象自我展示的显著特点。

一、热情洋溢,雄健豪迈,笔力纵横中展示英雄本色

与虎啸风生、豪气纵横的英雄气质相适应,辛弃疾崇尚、追求雄伟壮大之美。“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临江仙》),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他的英雄理想和艺术个性。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尤为强烈,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因而他的词中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即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等等,无不激情勃发,气冲牛斗。再看《菩萨蛮》一词:“郁孤台下清江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饱含爱国志士忧时之泪的江水,冲破阻挠抗金复国大业的“青山”,一往直前地奔向目的地,其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溢于言表,感情激荡,境界壮阔。

二、壮志难酬,失意感慨,绵延低回中尽显英雄气概

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丑奴儿》一词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识尽愁滋味”概括了作者的半生经历,积极抗金,献谋献策,力主恢复中原,这些不仅未被朝廷重视,反而遭受迫害、打击。“欲说还休”的重复出现,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极其明显。同时,词人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由此借助于闲散生活的叙写,委婉地反映内心太多太深的苦闷。

《青玉案》一词展现了繁华热闹的世界,但就有人不慕繁华,独立于喧哗热闹之外的“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屡遭排斥后,借灯夕所见自述怀抱,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三、吊古伤今,悲中见壮,用典具象中凸现英雄豪情

辛弃疾词作的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历史典故。《水龙吟》叙写登楼所见所感,集中抒发了作者感念国事的忧患和英雄失意、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借用刘备典故,突出对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的敬仰;“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借用桓温北伐的典故,强调词人所忧惧的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辜负了平生的雄心壮志。面对古人的英雄业绩,此人或许有深沉的孤独和悲哀,或许有许多的痛苦和眼泪,但他那种拒绝平庸,不甘沉沦、壮志激烈的情怀仍然令我们叹服!

辛弃疾破阵子范文5

很想再去两宋之交,窥一人如何面对满目疮痍的万里河山。

很想重返绍兴元年,听一人将栏杆拍遍,叹声连连。

可我回不去,那么我该怎样去表达对他的叹惋?他的悲愤、他的愁绪、他的喜悦……穿梭在字里行间,这些情绪总是猝不及防地击中我。

认识辛弃疾是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时小学课本里有他的一句词,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的一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词让我浮想联翩――我想象自己走在夜里的泥巴路上,一边穿过两旁高而笔直的大树,一边听着田地里的蛙声阵阵。可以说,正是这两句词开启了我对诗词意境的最初认识。现在,每当我阅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时,便会想起辛弃疾。

那时候,我并不清楚辛弃疾究竟是何许人。单看到他的名字,一种抑郁却又豪迈的感觉便会积压在心头,挥之不去。如今回想起来,我觉得十分惊讶――上帝怎么在我那么小的时候就决定让我结识他,并走进他的世界?

后来,尽管我无比期望再次遇见他,可机会很少,只在初中时学过他的一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那是我整个初中时期,背得最勤快也最令我热血沸腾的一首词。我从未奢望自己能如此靠近与理解一个故去多年的词人,或许,我们生来相似。

辛弃疾破阵子范文6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家之一。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将北宋诗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品现存《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辛弃疾(1140~1207)?豪放派爱国诗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南宋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作品有《稼轩长短句》等。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由于辛弃疾受到苏轼词风的影响,继承和发展了苏词豪放的风格,故后世又将二人并称为“苏辛”,共尊为豪放词派的代表。

北宋是个有着内忧外患的朝代,国内政局动荡不安,辽与西夏又常常侵犯边境,可北宋统治者消极防御,妥协苟安。苏轼做官不久,就因主张改良政治、积极备战而得罪了宋神宗,最后只好离开朝廷到地方任职。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失意的苏轼只能让报国之志郁积在心中。宋神宗熙宁八年,做密州知州的苏轼在郊外打猎,心中的忧时报国之情一时被触发,于是他尽情挥洒,写下了他创作生涯中的第一首豪放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首句陡起,“老夫聊发少年狂”,作者用一“狂”字笼罩全篇,以抒发一腔狂放之气。“左牵黄,右擎苍”指打猎行为之狂放,“千骑卷平冈”指打猎声势之狂放,“为报倾城随太守”指打猎气氛之狂放——上阕牵黄擎苍、千骑围猎、百姓随观、自比孙权,将“狂放”之状渲染到极致;出猎的雄姿、快意的心情、激烈的场面、紧张的气氛也无不让读者感受到作者那意气风发的精神和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酒酣胸胆尚开张”表现胸襟气概的狂放,“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渴望心情之狂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展现豪情壮志的狂放——开阔的心胸、豪迈的气概、充沛的体力、迫切的心情以及挽弓射箭的壮举,表现了作者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更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整首词昂扬奔放,气势恢宏。出猎的场面、开阔的场景、作者的雄姿决定了该词具有豪迈、奔放的基调。但是作者的这种狂放之态、豪壮之情不能表现在沙场上,而只能见诸猎场。“聊发”两字实际上蕴涵着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隐约流露出他空有报国之志却难以实现的不满情绪。被贬谪的苏轼在百无聊赖中,只能借打猎一抒胸臆,直陈己志,期待朝廷能够理解自己,重用自己,让自己能够报效国家。这不能不说是一支英雄的悲歌!

历史的车轮驶入南宋,类似的悲剧又在将豪放词风发挥到极致的词人辛弃疾的身上上演着。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沦陷于金人之手,所以辛弃疾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的他,却遭到主和派的排斥和打击,难以在畏缩而又圆滑、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最终只得闲居江西铅山、上饶二十年,后忧愤而死。

当翻开宋词,读到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这位英雄失意的形象。在词中,作者运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虚实结合的方法,表达自己欲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凌云壮志,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惆怅之情,真可谓慷慨悲壮、沉郁顿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作开篇两句交作背景,点明所写都是梦中之事。深陷报国无门的苦闷中,他原本想借酒浇愁,谁知醉后千般思绪涌上心头,即便昏昏睡去,也是“梦回吹角连营”。接着,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梦中所见——出征前犒劳三军的阔大场面、出征时为将士壮行的威武雄壮的军乐和宏大的阅兵场面、作战中惨烈悲壮的鏖战场景和战胜时功成名就的将士雀跃欢呼的情景,以此尽情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尤其“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是全词的最高潮,也是诗人穷其一生追求的梦想!诗人收复疆土建功立业的愿望、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渴望功成名就的雄心,都包含于其中。可是南宋朝廷奸佞当道,致使辛弃疾豪情壮志付诸东流。“可怜白发生!”

上一篇宪法感想

下一篇预案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