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简介范例6篇

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的简介范文1

摘 要:归正人的苦恼伴随着辛弃疾的一生,官场上的失意并没有让这位青年英雄丧失对国家的热爱。南归后,他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注入到他的词中,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对词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关键词:归正人;英雄才气;豪放;影响

十二世纪下半叶至十三世纪中叶,南宋词坛名家辈出。继南渡词人之后,以辛弃疾为首的辛派词人开始在南宋词坛上崭露头角。辛弃疾继承并发扬苏轼豪放词风,以抗敌爱国为主要内容,词风雄深雅健、慷慨激昂、意境深远。在词境上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借典抒怀,吸收散文的创作手段以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但身为“归正人” [1]的辛弃疾,在政治上并不重用,受到歧视与猜忌,使这位豪情之士郁郁不得志,报国无门。但辛弃疾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梦想,转而在词坛上大放异彩,抒发自己满腔的豪情壮志以及强烈的报国欲望。

一、英雄的才情将略与“归正人”的苦闷忧愤

“归正人”,作为南宋建国后对北方沦陷区人民回归本朝的称呼,即投归正统之人。是由南宋丞相史浩首先提出,之后成为南宋政府对北方沦陷区归来人的统称。按朱熹《朱子语录》卷一百一十一:“归正人元是中原人,后陷于番而复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面对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政权的残酷统治,可见作为沦陷区的人民,是非常渴望回到自己的国家,得到朝廷的认可。

辛弃疾因长期生长在北方金人占领区,对金人残酷的统治愤恨不满,青年时代曾参加耿京的抗金义兵起义,为掌书记,并与南宋政府取得联系,送叛将张安国于建康授首,体现出辛弃疾超凡的胆略勇气。南归后不久任江阴签判,二十六岁的辛弃疾向当时孝宗皇帝上奏《美芹十论》 [2],系统的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三十一岁进献《九议》,阐明任人用兵之道,谋划富国中兴的大计。不得不说辛弃疾南归后希望尽展胸中才气,以报效国家的愿望是值得钦佩的。挥军北上,收复失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何等的胸襟与气魄。

南宋王朝自符离之役失败后,朝堂上倾向纳贡求和的声音越来越多,再加上当时归正人中有不少金军潜伏刺探情报的人员存在,整个朝廷对归正人的态度越发的猜忌,辛弃疾也屡遭打压,在官场上难有作为,十三年间调任十四任官职,人生苦短,壮志难酬,英雄之士的内心越来越感到压抑与痛苦。与当初南归时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相比,此时的辛弃疾陷入迷茫当中。

二、南归后的辛弃疾在词坛上的创作

由于归正人的排挤与打压,使得辛弃疾在官场上难有作为。也正因为如此,他在词坛上的创作有着明确的主张,继承和发扬苏轼豪放一派的传统,用词来表现内心的真实情感,尽情抒发自己忠君爱国的满腔热忱。本来作为文武双全的英雄,他立志在战场上博取功名,历史的转变使得他另辟蹊径,转而在词坛上开拓创新,自成一派。辛弃疾风格雄浑豪放,境界雄伟壮阔,语言刚健有力。

(一)英雄形象的塑造

古往今来的词坛上,未有若辛稼轩者,崇拜英雄近如痴狂,“英雄事,曹刘敌。”(《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是辛弃疾离开扬州溯流而上,借江边所遇景物抒怀之作,表达对三国时期英雄人物的钦佩景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刘裕北伐表示要向他一样金戈铁马为国建功立业。“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到镇江做知府的时候,当时镇江是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他登临京口北固亭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所作。这些词中对于英雄人物刻画不遗余力,正可谓“英雄惜英雄”。

其实苏轼也曾经向往“雄姿英发”的美周郎,但与辛弃疾相比,苏轼的词更像是在借古叹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一种豁达的精神反应现实;而稼轩词则侧重抒发一己情怀,以独特的个性塑造富有立体感的英雄形象。

(二)吟咏怀古、善用典故来抒情言志

南宋朝廷对归正人的打压与排斥让许多有识之士请缨无路,报国无望。辛弃疾心中的苦闷或许只有他自己明白,多次的官职调任也使他在空闲时间领略大自然景观,借以咏史怀古、凭吊古今。

正值壮年的辛弃疾在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感叹时光的流逝、渴望有所建树的心理。这首词融情入景,吊古伤今,哀叹祖国大好河山沦陷金人,而自己的政治抱负却得不到实现,忧国之心无人能够理解,感时伤事,抒发了对国家飘摇,自己无能为力的忧愤之情。

其实研究过辛弃疾词的人都应该会发现,他的词用典故可谓堪称一绝。在文章中用典故可以让人们清楚地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典故本来就不易明白,然而运用在词中,更显得晦涩难懂,让人一头雾水。辛稼轩却能熟练地掌握典故在词境中的表现能力,千锤百炼,浑然天成。尤其在词作《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3]中几乎处处用典,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时百无聊赖中所作,其中写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借用唐太宗与魏征的典故,在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的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也绝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表现出当时人无法理解辛弃疾内心苦闷之情,他是不世出的英雄式人物,他满怀报国之志,愿为抗击金兵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很少有人能够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这或许也是他独特个性的表现。

(三)对田园山水的描绘

辛弃疾在江西上饶、铅山一带先后住过二十多年 [4],晚年的闲野生活也让他对田园景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让他拓宽了词境的表现功能,尤其反映在对农村田园风光,自然景物的刻画上。

平凡的乡村景色在辛弃疾笔下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富有诗意。其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词人罢官后居上饶所作的一首田园词 [5],词中所描绘的内容广泛、丰富,让人品读的时候就仿佛景色在眼前展现一样。再者《清平乐・村居》的生活写照,可以看出,此时词人内心闲适的心情,仕途上的不顺意不妨碍他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艺术境界拓展,从而使他的词更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

结语

辛弃疾作为南宋词坛上绽放异彩的大家,他对词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秉承豪放派的传统并发扬光大,为辛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宋建立后,对归正人多不信任,辛弃疾虽屡遭朝廷打压,没有就此灰心丧气,也没有因此放弃当初的梦想,驱除异族,收复失地,为祖国建功立业。南归后转而在词坛上倾吐豪情壮志,一展胸中才情,甚至大胆的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为辛派后人用词反映现实提供了理论依据。辛词多用典故和前人的诗词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以典抒怀、借景抒情,构成了辛弃疾豪放词创作的中心。其特立独行的性格也是他人格魅力的展现,也是后来人喜爱辛弃疾的原因。(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元)脱脱撰.宋史・孝宗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7.卷三十五.

[2] 邓广铭著.辛稼轩年谱[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33.

[3] (宋)辛弃疾著.稼轩长短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辛弃疾的简介范文2

辛弃疾词作丰硕,各个阶段的经典作品也比比皆是,然而翻阅辛弃疾的词,可以发现诸如“刀、枪、剑、戟、弓、箭、戈、甲、铁马、旌旗、将军、奇兵等”[1],是辛词的常客,有着军事意象的作品占了辛弃疾词作的一大部分,因为辛弃疾的身份首先是一位军人,他有着深刻的戎马经历,同时浓烈的爱国情怀时刻促使他重上沙场,再建功业。军事意象繁多成为辛词的特征之一,本文将着力探索辛弃疾词中军事意象的阶段性特征。

一、辛弃疾词中军事意象的出现及军事词创作

(一)辛弃疾词中军事意象的出现

词本产生于闺房之中,描写对象最初不外乎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以缠绵、温柔的特点见长。唐五代时,词多用于遣兴娱宾;到柳永、苏轼时,词的意象发展到文士的日常生活;南渡时期,词的意象转为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生活;到了辛弃疾时,词的意象又发生了一次大的转换,战争、军事意象成为了辛词独特的艺术风景线。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满江红》)中的“剑”、“ 铗”,都是辛弃疾作战时常用到的兵器,因此也自然成为了辛弃疾抒发壮志的媒介;辛弃疾词中还常常出现古代历史人物,其中较多的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诸如刘备、曹操、诸葛亮、孙权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描写的就是胸怀抱负的刘备,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描写的是英雄才俊孙权,辛弃疾将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提醒自己要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辛弃疾颠沛流离的仕途经历,使他留下了很多怀古咏史的词作,其中描写了大量的军事地点,如《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中“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陌上三更月”的赤壁,《浪淘沙・赋得美人草》中“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的江东,都是古时有名的战争之地,辛弃疾不仅是文士而且还是一代武将,在他失意难当之时,这些便成了他与梦想交流的平台。

辛弃疾词抒情意象的军事化不仅拓展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抒情范围,同时还把男人的壮志豪情引入词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表现的都是荡气回肠的男子风范,从而使豪放词得以真正兴盛起来,成为文学史上宝贵的财富。

(二)辛弃疾的军事词创作

辛弃疾仕途上的“失意”没有实现他成为挽救民族危机的英雄人物,却成就了他将一腔热血化为文学上的“英雄感怆”。

1140年至1162年是辛弃疾揭竿而起的少帅时期,辛弃疾与军事结缘,跟他祖父辛赞有着莫大的关系,其祖父辛赞是金朝的地方官,但常常“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祖父的兵法韬略对辛弃疾的影响很大,由此种下了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

1163年到1181年,辛弃疾官职卑微,但他对政治事业充满希望和信心。代表作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中抒发难以遣怀的不遇之感;《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充满报国心切而现实残酷的矛盾之情;《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以此来鼓励友人和自己要英勇作战,不贪恋儿女情长。

1181年辛弃疾被弹劾,曾过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罢职闲居生活,因此期间多有描写山野风情之作,但看似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事实上并没有使他放弃恢复中原的梦想,其词不时流露出功名未就悲愤和辛酸。《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八声甘州》、《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等皆是例证。

1203年至1207年重振雄风的老将辛弃疾再次被弹劾。复国之志破灭,无缘筹措抗金大计的苦闷与痛心是辛弃疾词此刻最明显的情感基调,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喟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人虽老壮心犹在。

二、辛弃疾词中军事意象的特征

辛弃疾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而创作了众多的军事战争词作,其军事词意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辛弃疾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军人,拥有一腔爱国热情,然而却无端地遭遇贬谪和冷落,在报国无门的情况下,辛弃疾不遗余力地将个人的英雄气质、战斗精神渗透到词的每个角落,其传奇坎坷的经历丰富了词的题材并直接反映到词的创作里,使辛弃疾词的创作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辛弃疾词描写的悲愤难当的失意英雄并非文学虚构,恰恰是对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却无尽忠之路的真实写照。

辛弃疾词不是为了简单地表现某种情绪而任意构造文学之虚,而是运用比兴手法,或委婉或直接地表达壮志未酬的悲愤和痛苦,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辛弃疾时任建康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辗转于小官小职的他,满腔才略却无施展之地,进而看“吴钩”、拍“栏杆”,却空有抱负。下阕蕴含了三个典故:张翰因思乡之鲈而弃官南归、刘备唾弃求田问舍的许汜、晋朝桓温望树叹流年。作者通过这些典故表达出自己进不能、退又不忍的复杂心境。

辛弃疾缅怀历史英雄人物,是因为现实中的南宋朝廷偷安息武,懦弱无能,与历史上的那些明主英才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实中需要这样的烈士英雄,词人用古人唤今人,希望朝廷能像历史英雄那样战于城南、复国统一。

(二)雄奇阔大的美学特征

纵观辛弃疾的军事词,不难发现辛词风格豪迈、雄壮的特点,词中审美意象多为高耸的山岭、汹涌的江水,或者杰出的历史英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气势雄伟、奔放,如《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悄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漫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这是一首钱塘观潮词,作者通过“鼙鼓”、“鏖战”、“貔虎”、“红旆”,描写出潮起时气吞万里、惊天动地的景象。辛弃疾以其浩邈的情思,深沉博大的审美视野向我们展示了辛词宏远的境界和开朗的胸襟,使辛弃疾词富有雄奇阔大的美学特质。

(三)人物形象的阶段性特征

辛弃疾军事词中的英雄形象是具有阶段性、富于变化性的。

1.少年将帅

辛弃疾二十一岁时就参加了抗金义军,有着年轻人独有的胆识与豪情,如《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中“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的才气和抱负,希望自己能一展宏图驱逐金兵,此时期的创作尽显豁达与热情。

2.勇猛斗士

辛弃疾文武俱全,却得不到重用,愤懑之情可想而知,但是此时的辛弃疾并没有因此悲观,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如名篇《满江红》,是辛弃疾送给好友的勉励词。借好友家族英烈勉励奔赴前线的朋友奋勇杀敌,为抗金事业做出大贡献,下阕虽写自己已无用武之地所以只能借酒浇愁,但是词人并没有由此消沉下去反而笔锋一转,以“马革裹尸当自誓”来鼓励友人要英勇作战,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殷切劝勉,同时也是对自己的鼓舞和鞭策。此时的辛弃疾,虽然位卑言微,但是艰难和险阻并没有打倒这个热血沸腾、激情昂扬的爱国青年。

3.落寞英雄

辛弃疾42岁时被迫退隐,正是壮年却闲居山野,失落难当的他对宦海浮沉充满无奈,对软弱的朝廷忧虑万千,虽然自己不在官位,但报国之心仍在,此时辛弃疾词中的抒情形象由勇猛的斗士转换为落寞的英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剑”、“吹角”、“连营”、“麾”、“沙场”、“弓”等丰富的军事意象将词人渴望战于沙场、建功立业的心情展露无遗,然而如今的作者只能在梦里盼望驰骋疆场,只能醉眼看剑,心中期待的军戎生活却只换来了“可怜白发生”的无限悲哀,词人想抗金复土,然而此路多艰,几经波折的宦海生涯,使辛弃疾深感才高遭嫉,惟有全身而退,才能自我保全,词中不免流露出退隐山林之意,然而抗金统一的夙志仍在他的内心深处回荡。

4.暮年衰翁

辛弃疾一生都在执着地争取机会收复失地,然而失望重重。朝廷的弃置不用和怯懦,激发了辛弃疾内心的悲愤,此时的辛弃疾词成了辛弃疾英雄失路、一生不得志的悲壮凯歌,辛词中曾经的意气少年变成了如今的暮年衰翁,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时,辛弃疾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一心报国却无门。

浩邈深沉的家国忧思以及对山河与百姓的眷恋,是辛词重要的情感基调,词中的抒情形象随着词人的际遇而变化,但是词人对于民族前途的深沉忧虑却不曾因处境的变化而改变。

辛弃疾词中的抒情形象虽然从少年、青年、壮年到暮年有着不同的坎坷经历和人生际遇,但是浓烈的爱国热情和抗金统一的夙愿却贯穿人物形象的始终。

辛弃疾以一代爱国词人的高度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学印迹,从揭竿而起的年轻少帅,到奔走呼号的勇猛斗士,再到赋闲家居的落寞志士,再到重振雄风的暮年老将,坎坷的人生境遇和多艰的仕途使其词作中的军事意象也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成功地将浓烈的爱国情怀和悲壮沉郁的人格气质融解于词的字里行间。

辛弃疾的简介范文3

摘要 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成就卓著的词人,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豪放词风。苏词清雄,辛词悲壮;苏词以诗为词,辛词以散文为词;苏词浪漫,辛词现实。

关键词:辛弃疾苏轼豪放词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成就卓著光彩照人的词人。“苏轼是一位文学全才,他以豪放词享誉词坛。”辛弃疾是一位文才武将,他以豪放词风在南宋词坛上矗立一宗。苏轼发扬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创新精神,以诗为词,运用浪漫主义创作原则,开创了高旷清雄豪放词风。辛弃疾继承发扬苏轼豪放词风,活化散文笔法,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形成悲壮苍凉的豪放风格。他们俩承前启后,一脉相承,将宋词豪放词风推向顶峰。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素养,溶进自己坎坷遭遇,开创了豪放词风。南宋的辛弃疾历经磨难,继承苏词的豪放风气,抒发自己悲愤难平之怨,继承发展了豪放词风。

北宋年间,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恢复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浓郁气氛熏陶下,苏轼成功改变了词为艳科的现象,有意和当时十分流行的柳永词风立异。他在给鲜于子骏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他要在婉约词风之外创立自成一家的豪放词风。胸怀“奋厉有当世志”的苏轼,在神宗元丰二年,在湖州任上以“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之罪名入狱。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押公事。于是,在遭受打击、悲愤难平之时,他借黄州赤鼻矶之地名,借古战场之遗迹,写下了气势浩荡,汹涌奔腾,豪情壮志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借雄奇壮丽的江山胜景来抒发慷慨悲壮的英雄豪情。在艰苦贬谪的生活中,苏轼深感年岁渐老、功业未就,而面对传说中的赤壁英雄豪杰人物,深感自己壮志未酬的悲伤,抒发了自己年既老而一事无成的感慨。这首词波澜壮阔的意境中,深深地蕴含着人生变化莫测的沉浮经历,暗藏着现实社会激烈的勾心斗角的政治危机和起伏跌宕的宦海风波,从而开创了高旷清雄的豪放风格,树起了浪漫洒脱的豪放旗帜。

生活在南宋的辛弃疾,本是一腔热血报效祖国、欲收复失地的雄武之将。但是,辛弃疾收复失地之志,领兵北伐之愿,始终不能实现,时常流露出他的悲愤和怨怒。南归以来,辛弃疾连年投闲置散,沉沦下僚,请缨无路,不胜抑郁,然豪情英气终不可遏,自然地流露在他的词作中,浸透在他的词句上。

为发泄自己怀才不遇、遭受打击的悲愤难抑之情,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于南宋词坛上屹然别立一宗。徐矶在《词苑丛谈》一文中引录黎庄云语:

“辛稼轩当弱宋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於词。”

辛弃疾本是文武全才,既胸怀用兵韬略,富有激烈的战斗经历,又是满腹诗书,豪情壮语在胸中激荡,随时喷薄而出,洋溢着自己壮志难酬的压抑悲愤之情,浸透着自己心酸的人生遭遇。因此,辛弃疾豪放词里呈现着豪壮苍凉、雄奇沉郁的艺术特征。

辛弃疾在继承苏轼豪放词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了豪放词的雄奇阔大的意境,在豪放旷达的词篇中浸透着长歌当哭的深切悲愤。如他描写横卧江水的大桥是“千丈晴虹”,描写连绵起伏不绝的群山是“万马回旋”。词人笔下的一景一物都浸透着词人的心血和浓郁感情,为衬托他豪迈的胸怀,悲壮的情绪,词中的景物都变得雄奇突兀。如最能代表诗人辛弃疾情感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这首词描绘了春色在雨打风吹中匆匆归去,流露了惜春、留春、恕春的婉转曲致情怀,暗喻了抗金大势已去,南宋政局风雨飘摇,借陈皇后之事比喻君臣阻隔、自己遭谗被讥的满腔恕愤之情。这首词一唱三叹,感情起伏跌宕,充分表现了辛弃疾抗金救国的雄心壮志,充溢着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豪迈之气,悲壮感人。

总之,苏轼是一位文弱书生,在遭受坎坷后悲愤地申诉叹息。辛弃疾是一位文才武将,在遭受打击后立马横刀地怒吼发威。苏轼冲破词以写男女离愁别绪的艳科藩篱,大胆地用词写自己的政治遭遇,抒发自己悲愤难平的心情。辛弃疾高扬改革之帜,大胆地用词来描写宏伟壮烈的战斗场面,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辛词在苏词豪放之气的基础上,笔酣墨饱,气势飞舞,慷慨激昂,悲壮苍凉。他们俩共同开拓了豪放词风,张扬了豪放之气,树立起了豪放之帜。

苏轼以大无畏的革新精神,冲破词仅限于描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桎梏,描写仕途坎坷的悲惨遭遇,抒发文人雅士遭受打击历经磨难的忧愤之情,重在言壮夫之志,舒豪士之气,写达人之怀。辛弃疾在苏轼开拓豪放词的领域里,结合自己武士之身世,弛骋疆场之经历,描写激烈壮观的战斗场面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使宋词展现出一幅刀光剑影、万马齐鸣的腥风血雨的战斗画面。

苏轼把举风怀古、感旧记游、评书说理等一向为宋代诗人所惯用的题材,用词来表达,使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从而扩大了词的题材领域。如苏轼写的《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一词,以清晰朴素的语言,描写了农村黄童、白叟、桑麻的生活情景,呈现了一幅淳厚的农村风俗图画。苏轼大胆的将农村田园风光引进词的领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觉,从此开辟了词也可以描绘田园山水风光的先河。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创新精神,用词来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和火热的战斗激情,热烈歌颂抗金战斗中的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表达恢复中原收复失地重建家园回归故里的英雄抱负和驰骋疆场、报效朝庭、英勇杀敌的强烈愿望。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作者在这首词中描写了诗人在梦中举行的盛大的点兵场面,“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首词以丰富的想象,急促的音节,响亮的音符,描写出了将军的豪壮情怀,军营的肃整威严,士兵的昂扬激情,战马奔驰,万箭飞鸣的激烈紧张的战斗场面。这首词把气势纵横的战斗场面,渴望上阵杀敌的激情,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

辛弃疾充分发挥了词的叙述、抒情、议论的功能,用词来抒写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抒相思之情,怀故土之念。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涉猎其中,达到无事不可入词的地步。辛弃疾一生写了大量的壮怀激烈的爱国主义词篇。同时,也抒写了不少在动乱的时期,自己闲置在家,流连诗酒,啸傲溪山的田园山水词。如《清平乐・村居》一词,既描写了农村田园恬静的自然风光,又反映了江南水乡勤劳吃苦的农民辛劳的生活,刻画了农民淳朴善良的性格特点。

总之,辛弃疾的文学创作以词为主,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前辈苏轼。苏轼重在描写文人雅士的坎坷经历,折射起伏跌宕的人生遭遇和险恶的社会环境。辛弃疾意在描写激烈的战斗,以及战争带来的祖国河山的满目疮痍。

苏轼为提高词的表现力,冲破曲词的藩篱,大胆地将古体诗的笔法引入词的领域,形成了苏词意境深邃飘逸、感情真挚深沉、句式灵活多变、语言质朴自然、不受声律局限的风格。辛弃疾更是借用散文笔法,形成了辛词语言丰富多彩,写作技巧任意调遣的特征。经过苏轼、辛弃疾共同的努力,促使宋词花团锦簇,鲜艳夺目,繁荣了宋词舞台。

苏轼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受韵律的限制,对词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把古体诗的笔法融入填词之中。主要表现在凡是能用诗歌来描写的万事万物,苏轼都可以用词表现出来,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无景不可融,扩大了词的领域。苏词大胆地吸收了古体诗的写法,善用赋比兴之法,借鉴诗歌的想象、夸张、比拟的方法,丰富词的意境,烘托诗人感情,还善于将诗歌的叙述、议论、状物、抒情熔为一炉,达到了情景交融、言情说理为一体的效果。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一词,这是一首借孤独、寂寞的鸿雁来表现诗人在遭受政治迫害以后险恶处境和凄苦心情的咏物词,词人采用了诗歌的状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活化了诗歌声韵。“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现了诗人不肯随波逐流、慎重选择人生进退、保持自己高洁志向的思想情怀。

苏轼对词的革新,给当时词人“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的表率作用。辛弃疾秉承他的创新精神打破了文与词的樊篱,合文与词为一家,创造性地融汇了散文的优长。具体表现为:辛词把散文的叙述、描写、状物、抒情、对话、议论的写作手法引入词中,特别是将口语对话引入词中,显得词句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生活趣味浓郁。辛词活化散文句法,突出词的思想内容,句式灵活,整散结合,有利于表达诗人大起大落的思想情绪,不囿于词句的固定呆板声律。辛词使用了大量典故,以托古喻今、寄寓情思,隐晦地流露自己不可言状的悲愤之情,但又无堆垛之弊,恰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一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就活化了散文句式,描写自己抽刀凝视、拍栏长叹、无人理解的满腔悲愤,巧妙地抒发了诗人抑郁的情怀和失意的悲痛。

总之,苏轼仕途不达,宦海沉浮,悲情郁闷,突破曲词的声律禁忌,引入古体诗的笔法,更好地表达了词人的忧愤之情。辛弃疾一生戎马倥偬,遭遇坎坷,感情深沉悲壮,借用经、史、子、集之语,更有利于抒发词人沉雄豪健的悲愤之情。他们俩将诗歌、散文和词融为一体,在词句中活化散文的句法,在散文中又常见诗词中的精美语句。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以尽情表达自己怀中情感、发泄自己胸中郁闷为目的,多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幻化意境寄托情感,以浪漫为主,间或采用写实手法。饱经战乱之苦的辛弃疾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像苏轼那样从有利于表情达意的目的出发,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抒发胸中愤懑,以现实为主,兼有浪漫之气。

从小受到父母亲良好的文化修养熏陶的苏轼,接受了儒、道、佛诸家思想的影响。他从儒家思想出发,政治上积极进取,谋取功名,又从佛、道思想中寻求精神寄托,承受政治上的各种打击排挤,“听其所为,莫与之争”,更多地表现出佛、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和坦率开朗的阔大胸怀,从而奠定了苏词浪漫主义基调。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玉宇琼楼的神仙境地。词人时而欲乘风高举,时而又留恋人间,实际上表现了其对朝庭的向往和对党派纷争政局的恐惧,对人生际遇变化不定的哲理认识,反映了豪放达观的胸怀。此词采用了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表现了感情跌宕起伏,笔势大开大阖,意境空灵蕴藉,充满着豁达浩然的豪放之气,寄托着苏轼美好的理想追求。

在苦难深重、战火连天的北方成长起来的辛弃疾,目睹了异族入侵家乡,带给人民群众的痛苦生活和在敌人铁蹄蹂躏下的悲惨遭遇。南归后,辛弃疾又遭投降派的打击排挤,收复失地之心难灭,思念故乡之意难忘,报国救民之志难伸,总想借词来发泄自己胸中愤懑。他以苏词为准则,本着以有利于表情达意为原则,选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真实地记叙了祖国分裂、人民遭殃的现实,愤怒地揭露了投降派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抒发了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真实记录了历史事件,借以警告南宋当权者要慎重用兵,以免重蹈历史覆辙。诗人又用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老当益壮、愿为北伐大业尽力的雄心。全词记录历史事件,真实可信,抚时感事,气概雄伟,体现了悲壮苍凉的风格,无不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辉。

总之,苏轼突破晚唐五代以来绮丽词风禁锢,昂首高歌,在宋代词坛上矗立豪放一宗。辛弃疾继承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把豪放词推向顶峰。苏轼词宛如波澜起伏汹涌澎湃的江河源头,辛弃疾词恰似滔滔东流的江河水,一泻千里,波涛汹涌,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 严玲玲:《苏轼词的喜剧特色》,《文学教育》,2007年第11期。

[2] 徐季子、姜光斗:《中国古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刘乃昌:《辉煌的爱国词章――谈辛弃疾的词》,《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

辛弃疾的简介范文4

一、苏辛创作个性是苏旷辛壮的决定性因素

法国作家布丰明确提出:“风格即人。”②文学史上的事实也告诉我们,作家风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我们先看看苏、辛个性。

苏轼(1037―1101)生活在北宋中叶。当时,宋朝廷表面上平安无事而内忧外患正在潜滋暗长。“奋厉有当世志”的苏轼满怀“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积极向统治者献计献策,但由于王安石变法和新旧党争,始终仕途坎坷,为官、被贬、起用、再贬,就构成了他一生政治生活的命运交响曲。因此,苏轼在政治思想上以儒家为主而与佛道混杂的思想因素贯串一生,而且三种思想因素经常互相抵触交替。任职期,以儒家为准绳,贬居时,以佛老为主导,两种思想武器随着生活遭遇的不同而迭更主次,总的态度则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旨趣相契。在人生态度上,苏轼一面追求人生的意义,歌唱美好的生活;一面又经常深沉喟叹“人生如梦”,流露出空虚寂寞的情怀。于是排遣不得反作超脱,奉行儒家而出入佛老,谈论世事而颇作玄思。正如《前赤壁赋》所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顺应自然,超凡脱俗,乐观自适的这种旷达情性是苏轼性格的主流,从而决定了苏词风格的旷达主体。贬居黄州时作的《定风波))一词就是苏轼的自画像。你看,坡仙老漫步在风雨之中,是那么坦荡悠闲。然旷达,超尘绝世地歌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枝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近。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辛弃疾(1140~1207)主要生活在宋金对峙时代。南宋小朝廷偏安于江南的残山剩水:南方人民面临女真铁骑的蹂躏践踏,北方汉族人民正在女真贵族的奴役下。生长在北方沦陷区土地上的辛弃疾,自幼目睹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又受到家庭良好的爱国教育,立下了杀敌报国之志。绍兴三十一年,金主亮大举南侵,二十二岁的辛弃疾率众二千从耿京领导的农民义军抗击金兵。起义南归后,向南宋统治者献《美芹十论》,上《九议》,力主北伐,收复中原。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种种矛盾,壮怀激烈、肝胆忠愤的辛弃疾有志难酬,退居带湖、瓢泉,在忧愤中慷慨悲歌。试看他淳熙八年闲居信州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词: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由此可见词人羽扇纶巾的儒雅风流,剽悍沉著的武将大略,磊落耿介的性格特征,宿志来酬的痛苦面貌。难怪前人称“东坡是衣冠伟人,稼轩则弓刀游侠。”③和旷放乐观的苏轼相比,辛弃疾则是时代的骄子,爱国的斗士,抗敌的英雄。正如吴衡照所评:“东坡之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生性,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正则可以为郭、李,为岳、韩,变则为桓温之流亚,故词豪雄,而意极悲郁。”④

二、不同的词作内容决定着不同的风格基调

在纤巧轻糜词风盛行的北宋中叶,苏轼树起词“自是一家”⑤的旗帜,开始吟风弄月,绮糜香艳的词风,冲破酒楼歌筵、闺情花柳的狭小天地,在词作中抒发爱国激情,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寄寓政治理想,如《念奴娇》(大江东去);反映农村生活风貌,如《浣溪沙》。词作内容的革新,“指出向上一路”,⑥使入登高望远,举首高歌”⑦。但渴望建功立业的苏轼偏偏不得统治者的重用,因而在抒发豪情壮志时,糅合进身世遭遇的感叹,透出清雄傲岸的气度,追求超脱潇洒的和平心境。从而使他这一类豪放词形成旷达的基调。

作为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遥继苏轼,以满腔爱国激情和凌云健笔熔铸成宏搏豪壮,悲愤感人的爱国华章。在绝大部分词作里,他抒发爱国情绪,怀念中原失地,鼓励抗战将领,讽责误国权奸,鞭挞偏安朝廷,以及感叹怀才不遇,愤慨壮志难酬,自始自终无不激荡着词人抗金报国、拯救河山的爱国主义感情,而且是那么激昂慷慨,悲壮淋漓!这样的乐章内容使辛词不可能有苏词的超凡脱俗,只会表现得沉著痛快,凝重深沉,暗呜顿挫,造成壮美的境界。辛弃疾的爱国华章,较苏词偏重于个人遭遇的抒写,更具深广的时代内容和现实主义。

三、苏旷辛壮风格不同的艺术表现

苏辛创作个性的不同,词章内容的差异,反映在词创作上必然有着不同的艺术旨趣。苏轼为诗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追求朴质明快、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于是词章豪放处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如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可见苏轼善用直笔抒情写志,至情从胸中奔腾而出,一气流贯,无所阻挡,明朗畅快。婉约处亦词情清新,不假雕凿。如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写夫妻恩爱情深,抒发词人对亡妻魂牵梦萦的怀念,又寄寓政治上的失意苦闷,感情曲折复杂,语言却简明质直,亲切隽永。稼轩则常用曲笔造语,多比兴,多象征,创造出雄奇开阔的艺术境界。读来令人感到辛词造语抒情,多呜咽出之,百折千回,姿态飞动。沉郁顿宕,哽咽回肠。

上面对苏辛风格的成因及其艺术表现作了初步的分析考察。其实,就他们风格的成因而言,词坛的时代风气亦不可忽视。北宋中叶婉约作风大盛,苏轼独具一格,力图创新,但势单力薄。南宋词坛在辛弃疾时代,深沉悲壮的爱国高歌响彻天地。这对于苏辛词创作不能不产生各自不同的影响。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注释:

①⑩《人间词话》。

②布丰《风格论》。

③《人间词话・补笺》引《词辨》。

④《莲子居词话》。

⑤苏轼《与鲜于子骏书》。

⑥《碧鸡漫志》卷二。

⑦汲古阁本《向子湮酒词序》。

辛弃疾的简介范文5

所谓“务本”,一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二是以课文为本。语文教育应当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本。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加文化底蕴与内涵,为其未来的发展打好人生的底色。

【课例】《钱学森》教学实录节选(执教者:潘文斌)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自由地读一读这段文字。

生:(读)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重,名利为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师:这是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一段颁奖词。你能想到这里的“他”是指谁吗?

生:他是钱学森。

师:钱学森,大家了解吗?把你的了解说给大家听听。

课堂拓展是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本课的开篇,潘老师就以“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一段颁奖词”导入,这段内容就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课文资料的链接。这段文字,既集中展示了课文主人公钱学森的一生功绩和成就,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又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对“钱学森”的敬佩、仰慕的情感,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这段文字,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又是整篇课文教学的一条主线。在课的结尾,潘老师再一次让大家朗读颁奖词,让学生领悟课文主要内容和表达方法,他说:“这篇课文主要写的就是颁奖词中的‘五年归国路’的内容,对于‘十年两弹成’,只是一笔带过。写文章就要这样有详有略。”这样,潘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以颁奖词为重要抓手,带领学生在课文中走了一个来回,首尾呼应。于是,课文就成了“颁奖词”的有效注解,“颁奖词”成了课文的有效提升。

二、 拓展阅读的形式要“灵动”

语文课堂,既要关注内容,又要关注形式,这是由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儿童是用音乐、色彩思维的。拓展阅读,好比记叙文中的“插叙”,好比电视剧中的“插曲”,要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生的兴趣、习惯,还要抓住他们的兴奋点,选择生动活泼的形式才会给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唤醒学生的无意注意,起到“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教学效果。

【课例】《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节选(执教者:薛法根)

师:词人到底喜不喜?是真喜,还是假喜呢?刚才那位同学说辛弃疾就应该作诗写词。那么,辛弃疾是不是一个专业的词人?(课件映示辛弃疾生平简介)

师:自己看,自己读。辛弃疾本该作诗填词的吗?

生:不是。他本来是一个打仗的将军。

师:一个抗金的将领!他应该在什么地方?

生:他应该在战场,在战斗的前线。

师:应该是在保家卫国。

生:我觉得他应该在军营里。

师:但是,他现在却在哪里?乡村,无事可干!就像这首词中的小儿,无所事事。小儿无事可干高不高兴?(生:高兴)但是辛弃疾无事可干,他不是“喜”,而是――

生:(齐)忧!

生:而是悲。

生:而是愁。

师:是愁,是悲啊!同学们,他人是“喜”,而自己却是“愁”的。

笔者非常欣赏薛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于平静处见波澜,于平常中见非凡,入乎其内又出乎意外,这样一波三折的课堂,才是最具有生命活力的,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和炽烈的学习热情。学生渴望课堂充满波澜、挑战,甚至风险,经历这样的过程,他们的收获才是最真实的、深刻的、经久的。

辛弃疾的简介范文6

【教材分析】

《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写,这首诗写了诗人停船夜宿江心洲时的愁苦心情。“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意思是远望苍茫空旷的野外,天幕下降,似乎比树还低,笼罩一切。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一轮明月却是那么亲近船上的客人。在夜幕中,诗人看到黑漆漆的天空低垂着,体现了诗人郁闷孤寂的心情,在孤寂中,近处的明月与诗人相伴,它给诗人带来一点慰籍与亲近的感觉。诗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把写景同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

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词作情景交融、恬静自然,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词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上阙写夜景其实是烘托,下阙写避雨才是词作的旨趣所归。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新安江,又称徽港,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发源于安徽徽州(今黄山市)休宁县境内,东入浙江省西部,经淳安至建德与兰江汇合后为钱塘江干流桐江段、富春江段,东北流入钱塘江,是钱塘江正源。干流长373公里,流域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

新安江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丰乐、新安江两座水库。解放前其航运由屯溪直达杭州,解放后水库截断航线,航运几乎停顿。

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沿江有白沙大桥、朱池、落凤山、千岛湖、梅城、刘长卿别墅、双塔凌云、新安江水库等胜迹。新安江作为部级风景名胜区向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

望湖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位于断桥东少年宫广场西侧,傍湖而建。又名看经楼、先得楼。登临眺望,一湖胜景皆来眼底。宋代王安石、苏轼等人,都曾有诗咏望湖楼,或咏楼上观景的感受,其中苏轼的《望湖楼醉书》最有名,望湖楼也因此而名重天下。望湖楼青瓦屋面,朱色单檐双层歇山顶,整个建筑宏丽古雅。登楼凭栏,取山形,临碧波,借摩崖,一湖胜景皆来眼底,

“天容水色绿净,楼阁镜中悬“,确为西湖名楼,让人流连忘返。

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创作背景: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教学目标】

1.会写3个生字,能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情感和古诗词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领略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宿建德江。齐读课题)

这首诗是孟浩然为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漫游吴越时写下的。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速度)

2.指名读,正音。

3.自由读古诗。(教师强调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质疑问难

1.师:平时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一般有哪些方法?(学生自由说一说,如多读、边看插图边想象、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与别人交流等。)

2.师:这些方法都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意。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打上小问号。开始吧!(自学)

3.师:同学们都读懂了哪些诗句?把你读懂的地方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尝试理解诗意。(学生汇报。)

4.质疑问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野旷天低树”“愁新”“月近人”。)

5.出示图片,理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师:同学们,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这幅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融入到诗的字里行间。

7.讨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教师板书,齐读。

四、入境悟情,体验升华

师:“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诗人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是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的他正身处异乡。诗人孑然独身漫游他乡,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不免顿生愁绪,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出思亲之愁、寂寞之愁和思乡之愁。

此时,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然而,这里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五、全诗回读,情感回顾

让我们再读读古诗,体会诗人愁肠百转的孤独与寂寞。下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孟浩然的其他诗作,互相传诵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有人说夏季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就乌云滚滚,大雨倾盆,有时雨还在下着,太阳就出来了。这就是夏天的阵雨的特点。

2.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古诗,看看他是如何写夏日里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课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写诗的时间、地点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诗。)

二、初读释疑,理解诗意

(一)熟读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翻墨:指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跳珠:指跳动的水珠。诗中指雨点大,杂乱无序。

3.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小声跟读。

4.比赛朗读古诗。(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赛读。)

(二)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指名读诗题。(教师强调读准朗读节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师:如何理解诗题?(这首诗是在望湖楼酒醉之后所作。)

这个“醉”有似醉非醉之意。

3.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由交流。

三、咬文嚼字,感悟诗境美

1.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一场雨的特点,思考: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个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未遮山”“忽吹散”“水如天”等)

2.师: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有什么好处?

(“黑云翻墨”“白雨跳珠”“水如天”。比喻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

3.师:这首诗除了运用比喻,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仗:“黑云”对“白雨”,“翻墨”对“跳珠”,“未遮山”对“乱入船”。)

四、激发兴趣,吟读成诵

1.(课件出示)教师指导朗读。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齐读古诗。(注意朗读节奏)

3.同桌互读,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词人简介。(出示词人辛弃疾的介绍)

2.我们还学过他的哪首词?(《清平乐·村居》)能背出来吗?(指名背诵)

3.上节课我们跟随苏轼去西湖游玩了一番,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辛弃疾去欣赏黄沙岭的风光吧。(板书课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齐读。

(2)要把这首词读好,要注意什么?(停顿和重音)(课件出示字词)

3.自由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话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意

1.默读词句。师: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如借助注释、看图、单音变双音字、调换顺序、补充词语等)有疑问、不懂的地方标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1)指名说词语的意思。(课件出示重点词语意思)

(2)指名说句子意思。(课件出示句子意思)

4.重点指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是谁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它会说些什么呢?又是谁“听取蛙声一片”?

(2)讨论:这句话该如何解释?

四、感悟词情

1.思考,指名回答:

(1)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夏季;鸣蝉、稻花香、蛙声。)

(2)词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

2.指导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心体会作者情感。用“/”标出停顿,用“·”标出重音。

(2)按照停顿和重音的提示,指名读,尝试背诵,师生评议。

五、总结拓展

1.多么迷人的景色啊,齐读。(配乐师生合作串读)

2.积累其他田园诗或辛弃疾的其他词。

3.把这幅美景画下来,做成诗配画。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填空。

1.“移舟泊烟渚”的“移舟”的意思是

,“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日暮客愁新”中的“客”是指

,勾起愁思不用“生”而用“新”,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练习。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骤雨初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分别是:

。 在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哪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这是辛弃疾在被贬官之后写下的。虽然正在经受坎坷,但作者仍能体会到乡村之乐,体现出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心胸。你见过美丽的乡村景色吗,在那样的景色里,你会想些什么,你最想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参考答案:

一、1.划船靠岸

停船夜宿

2.“客”是诗人自指,“新”有增添的意思,愁上加愁。3.示例: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水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时着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二、1.云黑 雨跳 风吹

2.黑云翻滚、大雨倾盆、风吹云散、水天相接

匆来匆去。

3.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反衬出夜色之静,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喜悦心情。

三、略

【教学板书】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移、泊、旷、低、近

孤寂、愁闷、思乡、旅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雨前:黑云未遮山

雨中:跳珠乱入船

雨后:景色水如天

句句写景

句句含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景:以动衬静(迷人)热爱大自然

情:说丰年(喜悦)关心人民生活

【教学反思】

在教学《宿建德江》时,我把读准字音、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忧愁孤独的心情作为教学重难点。我力求通过图片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从而对诗的意境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