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范例6篇

对口支援范文1

2.发挥部门优势,努力在部分重点工作上有突破。一是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决策咨询、普法教育培训、调处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力争在全市率先建立集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工作以及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其他便民业务工作于一体的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并将法律服务机构逐步向基层延伸,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三是加强全民普法教育。建立党政主导、党委宣传部门和司法行政牵头、相关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普法体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法治教育纳入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培训规划。强化青少年普法教育,在中小学校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加大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创新普法形式,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

3.争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支持。一是争取司法部赠送一批法制宣传书籍、刊物、挂图、光盘等普法资料;二是争取普法经费;三是争取为普法办配备一辆法制宣传车;四是提升普法网水平,加大普法网络平台建设。

4.争取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的支持。一是争取由全国律协支持县律师人才培养和律师业发展;二是争取将县纳入全国律协巡回讲师团的培训范围,促进县律师执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三是争取中国公协支持县公证处服务窗口;四是争取由中国公协安排业务委员会在县开展公证业务帮扶活动;五是争取司法部指导省在分配中央补助地方法律援助办案专款时对县给予倾斜;六是争取司法部确定县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加强对县法律援助工作的指导,在调研、宣传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七是争取司法部协调有关省份法律援助机构与县开展结对帮扶,在业务交流、夯实基层基础、人才队伍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八是争取司法部支持县法律援助中心向省项目管理办公室申请成为项目实施单位,获得公益金支持办理涉及五类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案件。

对口支援范文2

关键词:新时期;教育;对口支援;发展

一、 教育 “对口支援”的内涵

(一)教育“对口支援”的概念界定

当前,很多学者都对“对口支援”作出了概念的界定,但是由于他们研究的方法和视角方向不同,所以对“对口支援”的概念界定也不尽相同。

根据以前学者们对教育“对口支援”的界定,结合目前教育“对口支援”实施的情况,我认为,所谓教育“对口支援”,是根据我国东西部之间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还存在着的巨大差距,以及自然资源的分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的客观实际,为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产业发展,同时也为更好地促进经济发达省市的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政府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机构、行业或者部门之间建立一种比较稳定的支援关系,以干部支援为纽带,支援不发达地区文化教育产业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缩小区域间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增进民族团结、达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一种政策模式,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

(二)教育“对口支援”的原则

发掘优势、共谋发展、长期合作、互利互助这四条原则,是深化教育“对口支援”,促进落后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当地人文环境改善的基本原则。 发掘优势,发掘落后地区的优势资源,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以及相应的文化基地的建设,从而带动当地的文化教育产业发展。

共谋发展,是文化落后地区与支援方的行为效果关系,是开展教育“对口支援”的目的,也是“对口支援”教育落后地区得以深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长期合作,是文化教育产业落后地区与支援方关系在时间上的反应,是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深入持久的重要标志。

互利互助,是文化教育落后地区与支援方的效率利益关系,是保持教育“对口支援”旺盛生命力的核心。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四条原则是深化教育“对口支援”,促进文化教育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基础。

(三)教育“对口支援”具有灵活性

援助一方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育工作,确定教育支援的重点、难点和方向,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可以随时作出变化。同样,不同的负责单位和援建单位也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来决定教育援助的形式,总之,教育的“对口支援”是多样化灵活的。

以上都是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对教育“对口支援”进行分析。其实在教育“对口支援”的实践中。在加强和田地区教育支援的同时,支援方还广泛地开展了对和田地区的经济技术活动和一定区域的经济协调活动,同时协调和田地区内部城乡之间以及中部地区与边疆地区间的教育“对口援助”也向着纵深多元化发展。

二、新一轮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的新形势和新特点

对口支援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萌芽,70年代末正式提出并实施,实施以来,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在实施中也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和补充,以便使其能更好的发挥效用。所以对口支援政策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新一轮援疆工作中,新疆教育“对口支援”的中心目标不止是快速有效,而主要是社会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发展。这一“援助”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它的大规模,在于它试图以全国之力来协助一个地区教育文化事业的和谐发展,确保2020年在文化教育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能在教育发展上有更大的突破,最大程度缩小受援地与内地差距。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对口援助”工作有针对性地做了调整,呈现如下新特点:

(一)教育“对口支援”范围扩大

1997 年以来,内地 14 省市(北京、上海、天津、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山东、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以及辽宁)响应中央号召实施了“一省市对口支援新疆一地州”。“但由于新疆各地州社会发展起点低以及每个地州地域比较大,所以,对口援疆的实效性没有显著增强。新一轮对口支援将任务细化到县,力争援助对象针对性更强,效果更高。①”“受援方由过去的新疆 10 个地州、56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3 个师,扩大到新疆 12 个地州、82 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2 个师。在支援方中,新增了安徽省、山西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广东省深圳市,达到了 19 各省市②”

(二)重点支援基层和南疆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目前全自治区有30个贫困县,其中部级贫困县27个,贫困人口253万,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96%,且主要集中在南疆。南疆三地州在2011年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列为集中连片开发区。叶城县总人口为45万,其中农村贫困人口约11万人,2.17万户,占全县人口的1/4”。③民生问题十分的突出,中国有句俗话说的好“穷啥不能穷教育”,可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依然存在大量的文盲。

因此“新疆主要困难难在基层、难在南疆、难在国家扶贫县、边境县和团场。所以,要把援助重点放在基层,放到贫困县、边境县和团场,放到乡镇和农村”④。要力争在这样的对口教育支援中能够切实的做到教育“对口援助”的成果具有普世价值,不仅仅让受援助地区的学生教师能收到启发和教育,更能带动当地文化氛围,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社会风气向良性发展。

(三)准确把握教育“对口支援”的时间周期

首轮援疆实施以来(1997年以来),在教育“对口支援”的最初是采用3年 的时间(每3年更换一批老师和领导干部到相应的岗位),部分地区为一年半,首轮支援每期3年,重视援疆干部和援疆教师的使用,却忽视了援疆干部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了以利于被支援地区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工作思路、方法和作风,在支援中得到改观。同时在前一轮对口支援中,每一期对口支援为期3年,对于培训发展中紧缺的复杂的各类技术人才、专业性人才尤其紧缺的“双语”教师的培训是要花一定量的时间。并且,这样的时间周期安排更适合支援人员在和田地区展开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对口支援”的要求。

“对口支援”是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的援建落后地区政策,教育“对口支援”在支援政策中最初一直处于边缘位置,而同时,教育是实现支援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教育事业的有效发展能够帮助落后地区的人文气息和社会风气的发展,从而促进全面的“对口支援”,促进和田地区的全面发展。

新时期教育的发展史非常总要的,所以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教育的支援也从边缘位置向中心位置发展,相对于之前的教育援助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援助中不断改进。(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编号一: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点立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MKSCXY201207)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二: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重点学科民族学,招标课题(13XSQZ0109)

注解

①新疆都市晨报. 新一轮援疆并非历史的简单复制[N].2011 年 1 月 1 日 T2 版

②刘向晖. 援疆工作 14 年回顾与展望[J].新疆地方志 ,2011 年第 3 期

对口支援范文3

关键词:对口援疆;喀什;建议措施

1 概述

喀什地区位于中国西部边陲、新疆西南部,与五国毗邻,拥有四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是中国连接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桥梁”,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2010年,根据中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确定从2011年到2020年实施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由上海、山东、广东、深圳四省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援疆工作的开展,使喀什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随着喀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

2 对口支援喀什地区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2.1 对口援疆关系缺乏立法保障

从目前主要援助形式上看,支援方主要是在政策要求和行政任务驱动下对受援方实施资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引进等方面的援助,实行的是行政命令的形式,缺乏法律依据。如在资金援助方面,根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方案》规定:“支援省市每年对口支援实物工作量按不低于本省市上年财政收入的0.3%-0.6%考虑,而具体内容由支援方确定”,这一规定,促使支援省市很有可能采取按下限提供资金[1]。在实施支援过程中,支援方会迫于“政治任务”才采取支援工作。但对口支援是一项力求长远的东西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区域合作机制,单纯的依靠行政手段支持的援疆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完善对口援助的法律制度,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国家也应重视法制建设项目,通过加强监管的垂直和水平间关系,确定每一方的权利和义务,为未来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法律保护政策。

2.2 自身“造血”不足,导致援助依赖

喀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依靠“输血”可以满足当地基本公共服务的需要,促进经济的正常发展。但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很容易地导致受援地对援助的严重依赖,阻碍自身发展的积极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认为:援助本身会扭曲,容易导致对援助的依赖,进一步导致“荷兰病”[2]。如果在援助过程中当地居民形成了“等、靠、要”的习惯,这就与援助的初衷完全相反了。因而要求四省市在支援中不但要注重对喀什地区的直接“输血”,还要不断增强喀什地区的“造血”能力。增强受援地自我发展能力,避免产生援助依赖,着力解决支援地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帮助喀什地区兴建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并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位优势,增强当地自身经济发展能力,增强区域经济合作,避免产生援助依赖。

2.3 产业基础薄弱,配套协作能力不足

在新一轮对口支援喀什地区工作中,四省市都大力推进产业援疆,以增强喀什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但喀什地区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突出表现为较小经济总量,薄弱的工业基础,不发达的物流,不便的信息流通及不配套的产业体系,这些严重制约着喀什地区自身的快速发展。另外,要使对口支援的效果发挥到最大,需要支援双方的配合,如果支援方投入很大,但由于喀什地区发展水平比较低,配套协作能力不足,也将会影响对口支援的效果。在大力发展产业支援过程中支援方应该考虑到喀什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在未来十年里建如此多的工业园区是否会远远超出当地人的消费和需求能力。主要方法在于增强受援地配套协作能力,有效地促进受援地经济发展,通过加强援疆企业与受援地地方企业合作,将援疆企业的资金,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带入受援地,发挥受援地比较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受援地地方企业产业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能够加快经济发展。

2.4 援助过程中配套人才严重缺乏

根据《2014年喀什地区人才需求报告》,2013年喀什地区各类企业需要各类用工15879人[3]。在对口支援喀什工作中,很多工程的援建有意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但效果不明显。一方面虽然当地少数民族的就业意愿比较积极,但由于存在语言障碍、缺乏技能、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很多援疆工程对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有限;另一方面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虽然很多,但他们一般都不愿意从事体力型的或被认为是低微的工种。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因素,喀什地区各类人才尤其是技术型人才十分短缺。因此,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出资,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通过建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改善办学条件、普及义务教育,实行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当地劳动力素质,增强当地人力资本 。

2.5 强调“速度”,忽视喀什传统社会对于援助的适应性

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常看到“深喀速度”、“浦东速度”、“上海力量”、“山东效率”这样一些词汇,这些都无一不是在追求速度,而没有考虑到当地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如果不考虑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特殊的民族构成,不重视包括宗教在内的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建设的速度会受到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试图通过经济建设达到的“民族团结、稳定发展”的目的很难达成。喀什地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在支援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民族的特殊性,尊重当地文化差异,是促进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3 结语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实施,不仅给新疆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使新疆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实践证明,对口援疆政策的实施能有效的缩小地区间差距,是实现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另外,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对口援疆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为此,在今后的实践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以实现对口援疆工作成效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二建.新形势下对口支援新疆的实践研究――以上海支援叶城县为例[D].新疆大学,2012-05-26.

对口支援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对口支援;实践;思考

一、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的成就。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毛入学率为 21%,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高等教育已步人大众化阶段。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却明显存在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西部高等教育远远落后于东部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西部12个省(区、市)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5%,人口约3.7亿,占全国的28.7%。2004年,上海、北京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55%和52%,进入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而西部省份,如贵州、云南、内蒙等地不过10%而已。这种差距反映出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平衡。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1731所,东部地区(11省市)为 770所,占总数的44.5%;西部地区(12省区市)409所,占总数的23.6%。招生数、在校学生数、毕业生数,东部地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5%、45.8%、48.2%,西部地区分别占21.5%、 21.2%、20.7%。可见,与东部相比,西部高等教育规模偏小,既不能满足西部开发对人才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二、我国东、西部高职教育发展比较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也得到长足发展。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05年5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1102所。其中,西部275所,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5%;东部451所,占全国的41%。从数量上看,西部高职院校数远远不及东部地区;但从发展速率上看,2000年西部高职院校只有99所, 2005年5月已达275所,年增长率为20.8%,东部地区2000年高职院校165所,2005年5月已达461所,年增长20.9%。可见,西部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并不逊于东部地区,显示出高职教育在西部地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部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成果研究与改革项目上看,西部地区高职教育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如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建设项目计划共114项(截至统计到2003年6月),西部承担了8项,东部承担了75项;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前后4批共415项,东部有180项,西部64项;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3年至2005年共评出136门,东部有89门,西部19门。从以上项目建设的比较中,东西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差距可见一斑。

此外,西部高职教育与东部相比还表现在整体办学条件较差,资金投人明显不足,教学基本建设十分薄弱,实验设备陈旧过时,实习实训条件简陋,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专任教师数量不足,毕业生就业率低等。所有这些严重制约着西部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制约着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对口支援是促进东、西部高职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重任。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高职教育有了飞速发展,但由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状况及其所处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方面的困难,仅靠西部地区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不仅不会缩小还会进一步拉大。

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逐步缩小差距,而缩小差距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中央政府的关注和协调。对口支援,是党和政府对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采取的有力措施。高职院校对口支援,需要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无偿地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受援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增强西部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能力,缩小东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的差距。对口支援西部高职教育,有利于缩小东西部高职教育的差距,对于保障教育公平和促进民族团结、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口支援西部高职教育的实践

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得到东部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及众多高校的积极响应。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作为全国高职院校的排头兵,也大力推动此计划的开展。根据我们对全国高职院校对口支援活动的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对口支援不同于本科院校,具有自己的特点与模式。

(一)特点

1.联席会议搭台,众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自成立以来就把对口支援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组织校院长们实地考察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发展情况,加强东西部地区校院长们的交流,为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对口:支援工作牵线搭桥,提供组织平台。在联席会议的倡议、组织下,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辽宁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都积极开展了对口支援活动。2006年1月,11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与西部19所高职院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导向。开放联合原则,实现双方自身发展能力提升;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以品牌专业建设、精品课程打造、示范性实践基地共建共享为具体内容,采取多途径、多模式的合作。

2.以智力支援为主,智力支援与物质支援相结合。支援学校围绕以智力支援为主,从学术交流、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师互访、联合办学、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此外,还捐赠设备、资料等物质资源帮助建立实训基地,提高西部高职院校硬件建设水平。

3.千方百计提高西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解决好西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西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千方百计提高受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是对口支援西部高职教育的一个亮点和特点。东、西部高职院校采取联合招生、共同培养模式或订单式培养模式,提高西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解决西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问题。转贴于

(二)模式

1.内涵建设模式。如何加强西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也是对口支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以智力支援为主,从学术交流、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师互访、联合办学、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坚持以学校发展为着眼点,以教师发展为立足点,以学生发展为生长点,帮助西部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2.“2+1”合作办学模式。“2+1”合作办学模式,就是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利用东部高职院校的品牌优势,支援学校与受援学校共同招生,按照统一培养目标,开展“分段式”合作办学。前两年在西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到东部高职院校完成最后的专业学习及毕业实习任务,以充分发挥支援学校在专业教学、实验实训优势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3.订单培养模式。东部高职院校按照企业订单培养要求,招收西部学生开展委托订单式培养,既解决西部学生就业问题.也缓解了东部地区高技能人才不足等问题。

三、对口支援西部高职教育的建议和设想

根据对口支援西部高职教育的实践及未来发展要求,笔者就今后对口支援西部高职教育提出以下建议和设想:

1.就国家层面来说,以政策引导及项目管理等方式整体推进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教育部正在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遴选并建设100所左右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高、代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高等职业院校。建议教育部制定相关政策,要求每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对口支援若干所西部高职院校,以带动西部高职教育的发展。建议西部高职院校把急需支援的内容上报教育部,由教育部统筹考虑,把急需支援的内容设置成若干个项目,如师资培训项目、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科研合作项目等。每一个项目的运作,辅以一定的专项经费,以吸引更多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去申报这些项目。通过一个个项目的运作,解决西部高职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推动西部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

2.就当地政府层面来说,要以制度创新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要改革招生、就业制度,省属高职院校可对口招收西部学生。学生毕业后可在东部地区就业,也可回西部就业。为使对口支援工作规范、有序,常抓不懈,建议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对口支援工作。

当地政府要创造条件,鼓励以“连锁化、集团化”等方式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允许东部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去西部连锁办学,或东西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等加强合作,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联合组建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职教集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此带动西部高职教育的发展。

3.就学校层面来说,要全面、深刻把握对口支援的内涵,力求对口支援的实效性。支援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西部地区及受援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对口支援;受援学校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合理地提出自己的要求。支援学校要把自身的优势和受援学校的需要,最佳地结合起来,讲实效,实实在在地提高受援学校的办学水平。

加强支教和干部挂职交流制度,进一步增强受援学校的造血功能。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提高受援学校基层院系的师资和管理水平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受援学校的整体水平。

以校园信息化建设为切人点,提升西部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教育。对于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信息化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对口支援中,可把援建校园信息化项目作为切人点,整体提升西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数字化校园,才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帮助受援学校开设紧缺的高质量课程,开展专业教育探索,培训管理干部。

4.加强舆论宣传,为对口支援西部高职教育营造良好氛围。要注重运用灵活多样方式,及时宣传、表彰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对对口支援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对口支援工作,使对口支援西部高职教育在更大层面上、更大范围内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高教毛入学率21%在校生2100万世界第一[N].人民日报,2006—02—17.

对口支援范文5

一、主要目标

对口支援方面:加强与宜川、洛川的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推进宜川县供水工程项目建设等四只项目,以及洛川县标准化屠宰场扩建及维修工程项目建设。推进与新疆阿合奇县的合作交流,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的发展,有重点地在对口乡镇街道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围绕劳动力就业与培训、旅游资源开发、矿产资源产业化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共建关系。

南北挂钩方面:加快蠡园经济开发区与徐州市工业园(贾汪区)、经济开发区与徐州邳州开发区的共建步伐,多渠道招商引企,鼓励引导企业进行产业转移,使南北区域合作结出丰硕成果。

二、工作任务

(一)支持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对口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项目的建设,突出新农村建设与改造项目的推进,突出扶持对口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提高就业水平。加强对口地区低收入农户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工作,力争每个贫困农户有一人进城打工,尽快脱贫。

(三)调整产业结构。帮助贫困地区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步伐,扶持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大互相交流。继续加大对口地区干部培训和文化、教育的帮扶力度,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

(五)研究产业转移。探索产业转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有组织的进行产业梯度转移,进一步研究产业转移的双赢办法。

(六)确保资金落实。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对口支援资金任务。

三、资金筹措

省、市下达我区2012年对口支援和南北挂钩专项资金133万元,其中区财政解决89万元,各镇、开发区、街道负责筹措44万元。各镇、开发区、街道任务安排如下:

上述援助资金于7月31日之前缴区挂钩合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发展和改革局),以便集中上缴支付。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落实。所有对口支援项目扎口协调由区挂钩合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各单位要全面落实扶贫开发的工作要求,重视对口援助工作,确保援助资金到位、工作责任到位、组织落实到位,创新援助特色,组织好、落实好、完成好各项任务。

对口支援范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对口支援;财政转移支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33-03

一、高等教育对口支援的历史演进

自2001年教育部开展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以来,高等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已开展15年,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01年―2005年。“十五”期间是高等教育对口支援启动和实施阶段。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对口支援计划正式启动,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高校采取一对一方式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等西部高校。200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通知》,由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41所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1所高校的82个一级学科建设,对口支援工作全面深入展开。

第二阶段:2006年―2009年。“十一五”期间是国家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时期,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的意见》,重点加强受援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教育质量。2006年教育部统战部和国家民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采取多对一的方式,由35所高校对口支援地区6所高校,实现了对高校对口支援的全覆盖。

第三阶段:2010年―2015年。201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对口支援工作要从注重促进受援高校自身发展,转移到增强受援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上来。目前,支援高校由2001年的13所扩展至94所,受援高校由原来的13所扩展至67所,以政策为支撑、以支援与受援高校为主体、以科学管理和长效机制为保障的对口支援体系已基本形成。

二、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行的意义

(一)“共同富裕”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较大。国家通过支持基础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东部带动西部,“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有效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措施就是财政转移支付,一种形式是把东部地区丰富的财税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来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另一种形式是采取对口支援的形式,把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向西部地区转移。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协调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借力东部地区的优势资源,通过对口支援的形式,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口支援模式分为边疆地区对口支援、灾害损失严重地区对口支援和重大工程对口支援三种政策模式[1]。目前,主要是援疆、、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和汶川灾后重建工作,对口支援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和灾区的恢复重建,对协调区域均衡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有较强的特殊性,其根本目标在于实现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时也附带促进地区稳定、生态补偿、民族共同发展、灾害应对等功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特殊性,即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确保各地区各族人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推动在各地区均衡发展,这是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本质。在对口支援中最突出的是、援疆,和新疆的发展较为特殊,是西部地区发展的短板,对新疆和实施大力度的财政转移支付措施,是全面推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有效带动区域间的协调、均衡发展,整合区域资源,推动经济社会纵深发展。在此大背景下,财政转移支付对加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节点的发展建设尤为重要,而中西部地区则是建设的重点之一,有利于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异。

(三)财政转移支付意义的集中体现

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旨在通过国家对西部高校实施特殊政策、特殊扶持项目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和东部地区高校在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专业学科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对口支援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全面提升西部地区高校发展水平,推动高等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公平。这两种财政转移支付形式既关系国家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局,也关系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口支援着力使西部高校成为本地区人才、技术、创新的中心,发挥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是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形式,本质上体现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政策精神,是以教育为中心、为突破口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三、高等教育对口支援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式

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是由国家(教育部)主导、支援高校广泛参与的援助体系,是国家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支援高校智力资源、物质资金向受援高校转移的过程。从财政转移支付角度讲,是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运用行政手段把东部发达地区优势教育资源向西部地区转移。通过东部支援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受援高校,搭建起推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渠道,主要有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两种模式。

(一)纵向财政转移支付行为

国家通过高等教育对口支援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和渠道。

1.重点高校建设。教育部与相关省(自治区)开展重点高校共建工作,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在西部和民族地区建设一批高水平重点大学。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10年中,贵州大学、宁夏大学、大学、青海大学和石河子大学进入了“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质量工程”项目。2007年教育部实施了“质量工程”项目,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在西部地区高校建设数字化教室,支持西部高校教师和干部到支援高校进修和学习锻炼,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以“十一五”期间为例,中央财政投入了5520万元,资助近3000名受援高校教师锻炼学习[2]。“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设立1.5亿元专项资金,资助5000名西部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修学习[3]。

3.学科建设。截止到2011年,受援高校一级博士点总量由6个增长至115个,二级博士点由102个增长至592个,一级硕士点由73个增长至632个,二级硕士点由773个增长至2229个[4]。学科建设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支援高校的援助,更离不开教育部和财政部的有力支持。

4.科研支持。在科研方面教育部侧重向西部地区高校倾斜,注重提升西部高校科研能力。2001年―2011年,受援高校科研经费由50835万元增长到126770万元,增长了2.5倍,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联合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共300项[5]。

5.对口支援高校申请定向培养博士与硕士研究生

单独招生计划。2011年教育启动实施了“对口支援高校申请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计划”,加大对西部高校师资力量的培养。虽然培养经费财政拨付给支援高校,但是主要受益方却为受援高校。此外,教育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设立1.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对口支援工作,安排给教育厅、贵州教育厅、云南教育厅和青海教育厅共计2500万元,支持各高校加强对口支援工作。

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纵向财政转移模式国家对西部高等教育给予了大力扶持。这种财政转移模式主要是专项转移支付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服务于中央发展西部高等教育、提升西部地区发展能力、缩小东西部地区差异的特定目标。此外,以支援高校对口援助受援高校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中也占有较大比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行为

支援高校对受援高校的支援主要体现为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行为,支援高校主要是在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图书仪器设备、本科生联合招生等方面开展支援工作。

1.队伍建设。支援高校除了接受受援高校教师进修干部挂职、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外,向受援高校选派高水平教师和优秀管理干部是对口支援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中国人民大学在对口支援工作10年间,共有教师干部12人次到西部高校任教挂职,开展短期讲座学术论坛27次。

2.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对口支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受援高校发展的关键。如在西南交通大学的援助下,大学2003年开办了工科专业,填补了高等工科教育的空白[6]。在中国人民大学支援下,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专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

3.本科生联合招生。对口支援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协调东西部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本科生联合招生是贯彻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如复旦大学与民族学院、云南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开展的插班本科生和联合培养本科生工作,10年间共联合培养本科生近400名,有效地实现了优资教育资源的共享。

4.图书仪器设备。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中,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硬件是许多受援高校发展的瓶颈,此方面的援助对西部高校发展至关重要。图书仪器设备的支援能够有效改善支援高校的办学条件,是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高校共接受支援高校投入资金约2107.06万元,进行实验室建设、实验科研设备购置、科研开发和图书及办公设备配备,共接受捐赠图书约51.45万册,高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支援高校对口支援受援高校是工作核心,通过对口支援的通道,东部高校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种大规模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形式是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从本质上就是国家采用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来协调教育资源配置,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四、高等教育对口支援财政转移支付的核心问题

(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依据

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不同于省与省(自治区)、企业对企业之间的对口支援,高校作为非盈利组织,受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财政管控,高校与高校间的对口支援主要是单向的资源流动,是一种特定领域中的强制性的资源转移。单纯地从共同富裕论、政治稳定论、民族特殊论、生态补偿论、基本权力均等论和灾害及突发事变论等伦理观来理解,不能建立起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中财政横向转移支付的合理依据[7]。没有法律和制度化的依据,紧靠国家行政命令来推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中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是不科学、不规范的,也是非常脆弱的。长期发展下去,只能增强政府的行政干预,无法建立起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良性体制。

(二)市场机制下财政转移支付的资源配置效率

横纵两种财政转移方式并存,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依托国家政策搭建起对口支援的整体框架,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横纵混合模式。但这种模式并不是固定化的,也不是基于制度化所建立形成的,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横纵两方资源的流动与配置主要基于国家的政策和对口支援双方的协议,资源的适用性不高,很难实现资源的最优组合。横向财政转移和纵向财政转移如何实现高效率也是制约工作成效的重要方面,以受援高校实验室规划建设为例,是以对口支援高校援建为主,还是以国家专项投入为主?受援高校师资队伍是否以目前国家投入培训资金,支援高校承担培训任务为最优模式?很值得商榷。

对口支援的双方主体与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认识到,必须逐渐把单向的对口支援转向互惠共赢,实现“支援”到“合作”的转变[8]。“合作”实质即资源的双向流动,在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模式下,让支援高校不只单纯地收获政治荣誉和社会声誉,也从教师和管理干部锻炼、科研项目开发和地方经济服务中收获利益。以政府主导的体制过渡为政府主管、市场主导、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合作共赢的模式,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对口支援的科学发展。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资金支撑

高等教育对口支援各种资源的流动,最终要表现为资金或以资金为载体,国家投入的专项资金来源明确、毋庸置疑,但支援高校对口支援的横向资金的来源却难以明确。目前,我国高校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地方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和本校自身收入,支援高校多为部属院校,资金主要来源于这四个方面。对口援助资金从何渠道来,支援高校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应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既然国家要求开展对口支援工作,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相关经费必然由国家提供;另一种认为由支援高校剩余财力支出,是多渠道的来源。可以明确的是,支援高校的援助资金不应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既不符合我国现行财政制度,也不利于资金效用的发挥,也偏离了对口支援的本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实质是由东到西的横向财政转移,主要把东部资源向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领域转移,资金应来源于国家拨款以外的渠道。

(四)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建

我国高校严格按照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对口支援经费如何纳入财政管理体制中,形成规范的预算、支出、管理和审计是当前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中的难题。以支援经费的预算为例,经费的数额国家没有规定,没有制度上的约束,主要是双方讲政治、讲感情,通过协议博弈的结果,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受援高校直接将项目款项列入接受捐赠中,而支援高校则较难处理,这种半自愿半强制的“援助”很难找到合适科目列入本校支出中。加之没有有效的审计监督,对资金的支出和效益很难评价,容易滋生诸多问题。

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有较大影响。在我国横向财政转移制度尚未构建和高等教育对口支援长期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应加大国家财政支持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力度,以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导,建立完善国家引导、市场主导、东西部高校合作发展的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模式,如此才能有效解决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中的财政转移支付问题,推动高等教育均衡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明刚.中国特色对口支援模式研究[J].社会主义研

究,2011,(2).

[2]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2011年报[Z].2011.

[3]赵婀娜.我国将设专项资金培训5000名西部受援高校

教师[N].人民日报,2011-12-05.

[4]唐景莉.西行壮歌响九州[N]中国教育报,2011-12-05.

[5]刘茜.10年对口支援 西部高校得实惠[N].光明日报,

2011-12-07.

[6]教育部.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会议交

流材料[Z].2009.

[7]伍文中.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框架

[J].财政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