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孝子范例6篇

十大孝子范文1

关键词:二十四孝;不孝罪;利诱行孝

中图分类号:GB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8-0273-02

一、“二十四孝”流传简述

早在春秋战国时,儒家孔孟都极为重视孝道,积极倡行孝道。自汉代开始,孝从对人行为的要求上升为治国之道。汉初由于儒家传人的影响,统治者更是提出“以孝治天下”,两汉皇帝谥号多带“孝”字,一直到清末“孝治”仍未间断。“以孝治天下”对文人士大夫影响甚大,自东汉刘向作《孝子传》,魏晋之后,不少士人编著《孝子传》或《孝传》,至唐代逐步形成了“二十四孝”,由历代二十四个(或虚或实的)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汇集而成。唐末五代“二十四孝”的提法非常流行,不仅“在宋代已经流行开了一套定型的二十四孝故事”,而且“在山西、河南、北京、辽宁、甘肃等地的辽、金、元墓葬中曾经多次发现过彩绘与石雕线刻的二十四孝”。至元朝,郭居敬编写《二十四孝》时,由于其著作通俗易懂的编撰体例和所选孝子更加祛愚昧化,删去了属于兄弟之间的友爱或亲属之间的情义的人物故事,只保留了对父母(或祖父母)的孝行和男性孝主体,并对一些故事进行了更加合理的加工等,使“二十四孝”故事基本固定下来了,而且广泛流传,影响深远,以至于一般认为是郭居敬首辑《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

对于《二十四孝》,前人人也早已做过评述,如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摘自《朝花夕拾》)。鲁迅先生说几乎是人人都知道二十四孝的故事的。但是高兴之余,接着就扫兴,听完二十四个故事,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因为尽管郭居敬删去了一些极端愚蠢的孝行,“哭竹生笋”还是不现实的;“卧冰求鲤”要危机自己的性命;“老莱娱亲”、“郭巨埋子”令人反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遭到了严厉的批判,其孝思想也未幸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同时社会道德水平的现状愈来愈堪忧,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再次受到重视。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旗帜下,孝道越来越受到重视,《孝经》开篇即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然而《孝经》等毕竟较为晦涩深奥,而《二十四孝》较为通俗易通,于是几乎就被原封不动的用来教育子女、学生和舆论宣传孝道的通用读物,甚至佛教徒也参与进来,如现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卡通版本《孝行今古图说》就是由佛教徒制作,由释净空法师题名。尽管我们不遗余力的通过“二十四孝”宣传、教育孝道,但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趋势愈来愈强,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恕难预料。

由于传统社会把孝与治国之道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因此,“二十四孝”故事的出现与流传背后也有深刻的法律因素。

二、“二十四孝”背后的法律

我国古代法律和道德很难分开,孝不是单纯的道德问题,法律也非保护人的权利为宗旨。“二十四孝”中有些孝行本身就是违反当时的法律,如《元典章-礼部六》有“行孝割股不当”条和“禁卧冰行孝”条。然而更多的时候,不孝是“十恶不赦”的重罪,也即是很多情况下,人们尽孝并不是人们的道德水平高,而是法律的重惩使人恐惧,因而要行孝。

不孝入罪始于周。秦商鞅变法时,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在家庭内部矛盾上认可孝,《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有《(迁)子》(请求将子断足足迁到蜀地)和《告子》(请求将不孝子处以死刑)两个案例;《法律问答》中有“殴大父母,黥为城旦舂”,殴高大父母处罚比照“欧大父母”;“非公室告”也与孝有一定关系。汉代,为我们所熟知的“亲属相隐”,由汉孝宣帝下诏颁布,多少体现了对孝的重视,因为卑幼首匿尊长均不为犯罪,而尊长却要区别对待。《春秋决狱》流传下来的五个案例中,其中两个也与孝有关。汉代与孝有关的法律不只是这些,《张家山汉简》的《贼律》和《告律》中共有七处规定与不孝有关的犯罪,其处罚轻者鬼薪白粲,重者弃市。当然这主要是一般法律规定,若要从案例来看,不孝罪(此时为广义上的不孝,非十恶中不孝罪)的表现和处罚更多。从三大类主体――诸侯、官员和平民来一一展现。诸侯不孝罪有:服丧期间行奸、作乐;服丧娶妻妾;事(祖)父母不顺;诬告父母。官员:任官前,经察举有不孝行为,不仅不得为官,且要致罪下狱;为官有不孝行为,影响仕途。平民:子女不孝,不告不理,即告,教化先行;养子奸污继母,杀无赦。妻不孝,法律上夫可以休妻等。魏晋时与孝有关的法律越来越多,除了沿革前朝法律,又有很多创新,最为我们所熟悉的当属“准五服以制罪”、“存留养亲”了。

魏晋时期“准五服制罪”主要还是体现在亲属株连方面,而在亲属相犯方面家族主义法还只限止在家庭的范围,尚未有对五服服叙的需求。南北朝时期亲属株连的范围逐步向家庭范围压缩,而亲属相犯的家族主义法的范围则由家庭向宗族扩展,从而“准五服制罪”的重心由亲属株连向亲避相犯转移,到了唐律中,完全确立了亲避相犯。一般来说,卑幼侵犯尊长,服叙越近处罚越重;相反,尊长侵犯卑幼,则服叙越近处罚越轻。

对于不孝罪,最重要的就是由北齐时法律规定的“重罪十条”,后经隋文帝改为“十恶”这个影响千年的法律事件了。将十恶在专门规定,说明:第一,强调这些罪行的严重性质;第二,不得享有八议特权,也不得享有请、减特权;第三,不得赦免;第四,犯十恶皆重惩。重罪十条中与孝有关的规定为“恶逆”、“不孝”、和“内乱”,十恶继承了这一规定,但把“不孝”拆分为“不孝”和“不睦”。

恶逆,“谓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不孝,即控告、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另立门户、分割财产(与商鞅变法基本相反)、供养有缺;为父母服丧期间,谈婚论嫁、寻欢作乐、不穿孝服;知祖父母、父母丧,隐瞒不办丧事;以及谎称祖父母父母丧。这些行为在性质上,与恶逆罪一样,都是对尊亲属的侵害,只是侵害的程度更轻。不睦,“谓谋杀缌麻以上亲,殴告夫及夫大功以上尊长、小功尊属”。内乱,“谓奸小功以上亲、父祖妾及与和者”。“和奸”,指通奸。这些规定自秦汉多少均有出现,只是到了《开皇律》最终定型,同时被后世历代法典所继承,并无根本改动。其他有关孝的法律几乎都是由此延展出来。

这其中“不孝”罪规定繁琐和尽可能的详尽,譬如守丧期间:匿丧最高刑流二千里,最低刑笞四十;居丧释服从吉最高刑徒三年,最低刑笞三十;居丧作乐、杂戏最高刑徒三年,最低刑杖一百(路遇奏乐而遂听者);居丧嫁娶杖一百;居丧参预吉席杖一百(实际可能更重);居父母丧生子徒一年;居父母丧别籍异财徒一年;居父母丧求仕徒三年;父母死诈言馀丧不解官徒二年半。此外,唐律中最终确立的父母的主婚权,私自结婚也属不孝等。尽管不能用自由、权利观念衡量古人,但对守丧规定如此之严也是严重干涉了人们的私生活。这些法律在现在都消失了,但是作为(法律)意识却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头脑中了,至今挥之不去,譬如很多地区,父母过世后的三年内过年时是不能贴红门联的。

在清末礼法之争时,争论的焦点为:干名犯义、存留养亲、无夫奸和亲属、子孙违反教令的存废,以及子孙队长尊长能否行使正当防卫权。这五点内容几乎都与孝有关,对于不孝类犯罪,礼教派和法理派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法理派妥协。在仿照近代刑法模式立法的《大清新刑律》中附上《暂行章程》,规定了无夫妇女通奸罪;对尊亲属有犯不得适用正当防卫;加重卑幼对尊长、妻对夫杀伤害等罪的刑罚;减轻尊长对卑幼、夫对妻杀伤等罪的刑罚等。至民国也没有彻底废除。

十大孝子范文2

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至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在位。

3、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太宗第九子,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至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在位。

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高宗第七子,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至唐嗣圣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在位。

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高宗第八子,唐文明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至唐载初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在位。

6、则天皇后武曌,周天授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至周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在位。

7、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复辟,唐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至唐景龙四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8、炀皇帝李重茂,中宗第四子,唐唐隆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9、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复辟,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至唐延和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在位。

10、谯王李重福,中宗第二子,唐中元克复元年(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11、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唐先天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至唐天宝十五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在位。

12、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玄宗第三子,唐至德元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至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在位。

13、岐王李珍,睿宗孙,唐正德元年(唐上元二年,蒙赞普钟十年,渤海大兴二十五年,燕显圣元年,761年)在位。

14、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肃宗长子,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至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在位;

15、广武王李承宏,高宗曾孙,唐元年(唐宝应二年,蒙赞普钟十二年,渤海大兴二十七年,763年)在位。

16、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代宗长子,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至唐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在位;

17、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丘帝李诵,德宗长子,唐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在位;

18、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顺宗长子,唐永贞元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至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义五年,渤海建兴二年,820年)在位;

19、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宪宗第三子,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义五年,渤海建兴二年,820年)至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丰元年,渤海建兴七年,824年)在位。

20、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穆宗长子,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丰元年,渤海建兴七年,824年)至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在位。

21、绛王李悟,宪宗第六子,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在位。

22、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穆宗第二子,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至唐开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启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在位。

23、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穆宗第五子,唐开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启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至唐会昌六年(蒙天启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在位。

24、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宪宗第十三子,唐会昌六年(蒙天启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至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启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在位。

25、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宣宗长子,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启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至唐咸通十四年(礼建极十五年,渤海宽明三年,873)在位。

26、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懿宗第五子,唐咸通十四年(礼建极十五年,渤海宽明三年,873)至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宽明十八年,888年)在位。

27、襄王李煴,肃宗五世孙,唐建贞元年(唐光启二年,封民承智×年,渤海宽明十六年,871年)在位。

28、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懿宗第七子,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宽明十八年,888年)至唐光化三年(长和安国二年,渤海庆成八年,900年)在位。

29、德王李裕,昭宗长子,唐光化三年(长和安国二年,渤海庆成八年,900年)在位。

30、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复辟,唐光化四年(长和安国三年,渤海庆成九年,901年)至唐天祐元年(长和安国六年,渤海庆成十二年,904年)在位。

十大孝子范文3

姚广孝出身于江苏长州一个富裕的医家。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少年时代,是在研读儒家典藏与修习诗词歌赋中度过。但凡有异禀之人,天生就有叛逆性格,于不经意处,就做出了惊世骇俗的大事。姚广孝打小就有强烈的出人头地的念头。总想做第一流的大事,却不知如何一个做法。那一天,他上街闲逛,忽见一队人马过来,伞盖簇拥之中,肩舆上坐着一个和尚。那阵势、那派头,竟比地方上的县令出行还要威风。姚广孝大受刺激,心中忖道:“当这样一个和尚,竟比当官还强。”当下就跑到庙里剃度出家。

无愁应只为宾王

洪武十五年(1382)旧历八月初十,朱元璋的结发夫人马皇后病逝,享年五十一岁。马皇后与朱元璋是患难夫妻,为人贤慧,在朝野上下威望极高。她的死,让朱元璋流出了平生最悲痛也是最汹涌的泪水。他命令所有就藩的王子们都赶回来吊孝。九月二十四日,马皇后在孝陵安葬。丧礼之后各路亲王都要回到藩地,燕王朱棣在回返北京时,他的扈从中多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姚广孝。

关于燕王与姚广孝的第一次相见,明人札记中曾有记录,说是燕王乍一见到姚广孝其貌不扬,便生厌弃。姚广孝把燕王叫到一旁,耳语一句:“殿下若是带我前往北京,我将送一顶大白帽子给您戴。”这是一句隐语,王字头上加一个白字,即是“皇”字。朱棣听了这句话,当即同意带姚广孝回北京。

出家人偏爱作兵家事

发生在公元1399年至1402年这四年间的“靖难之役”,既是燕王与建文帝的对决,也是姚广孝与建文帝的较量。用兵的人,不讲公正只讲输赢,不求道德只求成功。姚广孝不仅认识到这一点,更可以说,朱棣之所以横下心来起兵讨伐建文帝,与姚广孝的日夕撺掇不无关系。

如果说洪武十五年到洪武三十一年这十六年间,姚广孝住在北京做了些什么,可以说,除了日常佛课之外,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鼓励朱棣造反,与侄儿建文帝争天下。

据说,朱棣起初对举兵之事犹豫不决,为了使其增强信心,姚广孝请来二十多年前在嵩山认识的老友袁珙,请他为燕王看相。朱棣混迹于一群大兵之中,袁珙一眼将他认出,并说出他有皇帝之命,年届四十四岁时将登大位,当一个垂诸后世的太平天子。

袁珙的话,对朱棣起了一定的作用。中国古代,人们普遍信奉君权神授的说法。而一些神秘职业者,诸如相面、风水、卜卦等,往往充当君与神之间的桥梁。袁珙所言,被朱棣看作是吉祥的神示,这对他坚定信心大有裨益。

在这一期间,姚广孝是惟一能够为朱棣出谋划策的人。朱棣对姚广孝,可谓言听计从。

中国人一向崇尚正统,身为藩王出兵反抗中央,难免有篡逆之嫌。当姚广孝劝朱棣尽管举兵时,朱棣说出自己的顾虑:“民心向彼,奈何?”姚广孝当即回答:“臣知天道,何论民心。”在儒家看来,天道即民心,两者不可分。姚广孝此说乃兵家言,即不谈空道理,讲求实际效果。

大悲愿力因无尽

历史上将朱棣与朱允叔侄之间这场权力争夺战,称之为“靖难之役”。朱棣称自己的部队为靖难之师。日后,他登上皇位大行赏封时,称受封的将士们为“靖难功臣”。我想,靖难二字,是朱棣强加给建文帝朱允的。这一词句难以表达那场战争的真实性,但相沿成俗,更改似乎已无必要了。不过,靖难一词的发明,倒真是帮了朱棣的大忙。这一功劳,可能还得记在姚广孝名下。

三年多的战争,姚广孝因年事已高,不能随朱棣驰驱征战,他留在北京,辅佐世子朱高炽镇守后方,筹集粮草。但是,朱棣每有疑难,还是驰书相问。靖难之役中,几乎每一场重大的战役,都有姚广孝的谋划,他实际担任了靖难之师的总参谋长。其重要性,可比拟于刘邦身边的张良以及朱元璋身边的刘伯温。

一人当了三代帝王师

靖难之役,以朱棣胜利而告结束。作为第一功臣的老和尚道衍,在永乐二年四月以七十五岁的高龄,被朱棣封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恢复其俗姓,赐名广孝。

帮助朱棣夺取政权当上皇帝,是姚广孝一生最大的事业。朱棣登基后,姚广孝便日渐淡出朝政。他被任命为太子少师的第二个月,朱棣便给姚广孝派了一个美差,让他到松江、嘉兴、苏州、湖州四州赈济。临行前,朱棣对姚广孝说了一席话:“人君一衣一饭都取自百姓、民产,怎么可以不体恤救济。君是父亲,民是儿子。作为儿子应当孝顺,作为父亲应该慈爱。各尽其道。少师前往,应体谅朕的苦心,不要为国家怜惜钱财。”拿着中央财政的钱到家乡赈济,爱给多少就给多少,爱给谁就给谁,拿着朝廷的钱收揽人心,天底下还有比这更美的差事吗?这件事,可以视为朱棣对姚广孝尽心辅佐的回报。

十大孝子范文4

鱼台县是孝贤文化发源地,至今“五里三贤”的佳话流传不衰。“三贤”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皆为孔门七十二贤中人,因在鱼台相距不过五华里而居,故称“五里三贤”。其中,阂子骞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德行卓著,孝行突出,是中国古代“孝亲成才”的典范。“五里三贤”开辟了鱼台孝贤文化的先河,留下了古朴的孝贤人文之风。东汉才高爱民的辽东太守度尚、明清贤能孝亲的“五里三进士(王四聪、刘芳声、朱之玉)”等已成为鱼台人民引以为豪的孝贤楷模。

在对传统孝贤文化进行挖掘、继承的同时,鱼台又通过举行孝贤文化研讨会、出版《孝贤故里论坛》论文集等形式,对孝贤文化进行现代化提升和转换,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中共鱼台县委书记张晓玉说:“孝是精心侍亲,贤是德才兼备。鱼台最早提出孝贤文化,并不断弘扬孝贤文化,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提高人才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鱼台县“从前婆媳关系难处,自从开始评选‘好子媳’后,村里的媳妇都争着孝敬老人,家家户户和睦相处,邻里关系都变得非常和谐。”张黄镇常李寨村支部书记赵少峰感慨道。

近几年,鱼台县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孝贤文化建设,弘扬孝老尊贤的良好社会风气。目前,在鱼台城乡,孝老尊贤已蔚然成风。

自2008年至今,鱼台县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鱼台)孝贤文化节,表彰了

十大孝子范文5

孝义故事图画以雕塑、石刻的形式传承已久,在我国的民间流传了近两千年。据考证,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晚期,这个时期的孝义故事大概只有十多种。

系统的二十四孝故事,在唐代已经初步形成,以说唱的形式在民间传播。宋、金、辽、元时,中原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二十四孝故事流传就更为广泛了。据考古发掘资料显示,这类故事的壁画、石刻泥塑、瓷器及纸品等在同一时期不同的地区有多种形式,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相同题材的二十四孝故事,其表现的图案也不尽相同,然其主要的内容却是相近似的。

明清两代以后,成熟的二十四孝故事体系的涉猎面愈来愈广,出现了《后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又有把历代的二十四孝故事及不同地区的二十四孝故事汇集成《百孝图》、《一百二十孝图》、《二百四十孝图》等。

弘扬孝道文化,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道德素养,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倡导尊老、敬老、助老、互爱的传统美德,重塑与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伦理文化体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二十四孝”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了“孝”的内涵,使“孝”这个道德观念嵌入了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形成了我们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认可,让我们每个华夏儿女都深知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不孝敬父母是与社会道德背道而驰的,是为社会大众所唾弃的。特别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我们不仅需要的是对“孝”这一道德观念的认可,更重要的在于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使孝道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阶段更进一步发扬光大。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收藏的带有题榜的二十四孝浮雕砖,约为北宋初期(公元900-1000年)雕刻而成,保存至今,且品相完好,实属难得。砖雕图案中的人物以圆塑技法为主,融浅浮雕、线刻和绘画技法为一体,将故事情节、人物、器具等刻画得神情并茂、栩栩如生,并刻有人物姓名。这在已发现的同类题材的雕塑装饰中是较为少见的,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保护价值。

舜子行孝惊天

舜是史前人物,传说其性情温和孝敬。但其父亲思想顽固,母亲性情刁蛮,弟弟为人傲慢。三个人都不喜欢舜,常常想陷害他,生活中总是为难舜,一有机会就用木棍击打他。而舜不但不恨,反而孝亲更甚。他的这种孝亲行为感动了苍天。舜一个人耕耘于历山,每天都是辛勤劳作,天委派大象为之耕,群鸟代之耘。尧皇闻之孝贤,以天下让之。

曾母啮指呼儿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代鲁国人,是孔子最著名的弟子之一。曾参学识渊博,在学术上不但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同时还自成一体。少年时,常采薪山中。家有客人到来,其母无措,盼望曾参快快归还,就啮其右指,参忽然感到自己右臂非常疼痛,于是负薪速归,其问母何故,母曰:“有客来无措,所以啮指呼唤你。”母子心形相连,感应至深。

闵损单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之一。闵损早年丧母,后娘对亲生二子衣内以棉絮,予闵损衣以芦花。一日,闵损跟随父亲驾车,因为感到特别的寒冷而失手,父亲非常愤怒,斥责鞭打闵损,这时闵损衣服里的芦花飞出,其父问其原因后,欲逐出后母,损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受感动,免于驱逐,母悔改从贤,待三子如一。

郯子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郑国人,从小讲孝道。十岁时,父母亲都已年事衰老,且都患有眼疾,有人说食用鹿乳可治。于是郯子身披鹿皮,头戴鹿角进入深山,混迹鹿群中,想取鹿乳供奉双亲,为父母亲治疗眼疾。猎人视以为是真鹿,正要用矛刺之,郯子掀起身上的鹿皮,并告以实情,狩猎者敬其孝行,便赠以鹿乳,并护送郯子出山,父母饮鹿乳,眼睛复明。

老莱子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人,侍奉二老至亲至孝,及至老莱子七十岁后依然不称老,经常穿着五色彩衣,学孩童嬉戏于庭堂前,以博取父母亲的高兴。一天,老莱子因取水上堂失脚跌倒,惟恐父母心疼,于是就顺势躺倒在地,学作婴儿啼哭的样子。千方百计让父母欢心,笑口常开。当时的楚国国君听说老莱子的孝行后,聘之为官,世代传为美谈。

鲁义姑抱侄弃子

战国时,齐国派兵攻打鲁国,征战途中看见前面有一位妇人领着两个孩子,抱小携大,正在匆匆逃奔。待骑马的武士追到时,妇人却抱大儿放弃小儿躲避。武士觉得非常奇怪,追赶上问是何原因。妇人说:大孩子是夫兄的儿子,小孩是我的亲子。抛弃私爱。齐兵闻听,敬其为义姑,都说在鲁国一位普通的妇人都可以做到这样,鲁不可攻,鲁国得到一时的安宁。

董永卖身葬父

董永,西汉千乘人,年少时失去母亲,独自养父。父亡无力埋葬,借钱安葬父亲,并对债主说:“若无钱,当以身作奴。”将往为奴,于路逢一妇人,求为永妻。永领妻至钱主处,钱主说:为我织绢千匹抵债。十天后织足绢,债主放夫妇二人离去。行至相逢处,妻子对董永说:我是天上织女,感君至孝,天使我偿债,今君事了,不得久停。言毕飞腾而去。

田真哭萌紫荆

田真,西汉时人。田真共有兄弟三人,父母去世后田真三兄弟意欲分家自立。三人出门后,见屋前一棵茂盛的紫荆树,三荆同株,接叶连荫,忽然枯萎。田真见状伤感非常,劝喻兄弟三从宜合不宜分,他说:“木犹欲聚,况我同胞兄弟,反要分离。”听罢田真的话,目睹此情此景,两个兄弟也非常伤感,重新检点分家的行为。自此兄弟和睦,相好如初。

鲍山背母趋熟

鲍山又名鲍出,字文才,东汉时人。早年丧父,自己单独和母亲居住在一起。妆时天下盗贼并起,衣食无着落,便与母亲一起逃难,趋熟就食,哪里庄稼熟了就走到哪里。道路艰险,车骑不稳,用筐笼背母避难,备经险阻。一天,路遇盗贼持刀欲砍,鲍山苦苦哀求说:你如果杀了我,老母亲就无人供养了,于是盗贼止手,免于劫杀。乡里人称鲍山为大孝子。

姜诗孝感天地

姜诗,东汉人。妻庞氏,夫妇奉母至孝。母亲平时好饮江水,又喜欢吃鱼。为了满足老人的生活要求,姜诗经常去六七里外汲江水、打鱼,夫妻劳作,不辞苦。他们的这种孝行感动了上天。一天,在他们的房舍侧忽然涌出一眼清泉,味道如江水一般,而且每天还跃出两条鲤鱼,让其就近取之以供母亲用。这就是由于自身的精诚感动了苍天的孝感之故事。

丁兰剖木为母

丁兰,东汉河内人,自幼丧母,从未对母亲行事奉养,常思念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便用木头刻母亲像,每日侍奉之如生,凡事和木母商议。一日三餐先敬亲而后食,出行必告,终年不怠。丁兰的妻子戏以针刺木母手指,木母眼泪双流,手指出血。丁兰很是奇怪。后来了解到了实情后,很是愤怒,坚决不原谅妻子的错误,将妻子休弃,仍供亲如一,终年不怠。

郭巨为母埋儿

郭巨,东汉河南林县人,奉母至孝,有子。母常减食喂孙,身体日见衰弱。郭巨对妻子说:贫穷不能供养母亲,儿子又分食,将儿埋掉节食奉母,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拗,于是便随郭巨一起掘地三尺,发现地里埋有黄金一匣,有数百两,上有铁券书:“赐孝子郭巨”。于是,夫妻二人持归奉母育儿。此虽孝心感动天地,然埋儿之举,不宜效法。

蔡顺为母采椹

蔡顺,东汉人。少年时便丧父,此后一人侍母至孝。当时正值东汉王莽之乱,天下蒙难,年年饥荒,奉母不足。蔡顺拾桑椹供养母亲,并以不同的盆器盛装起来。有人看到很不理解,便问蔡顺这是何故。蔡顺回答说,黑者已经熟了,味道甜美,这些用来孝敬我的母亲,红者还没有熟透,味道不好,这些我自己食用。闻者敬其孝,赠以米肉,以示敬意。

赵孝宗将小替大

东汉时,王莽篡政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人饥则自相残食。赵孝宗一家隐于山中。有一天赵孝宗的哥哥不幸被在山中流窜的饿贼捉住,饿贼欲食其肉,赵孝宗闻听后,急忙把自己捆起来去见饿贼说:“他多日没有饭吃,饿瘦了,不如我胖大,愿意交换。”饿贼闻听后,很是感慨赵孝宗的义举,对自己的行为也感到羞愧无比,于是将兄弟两人都放回家。

曹娥泣父投江

曹娥,年十四岁,东汉人,家住会稽上虞。曹娥的父亲不慎溺水而死,曹娥悲痛万分,终日沿江号泣,连续十七日,昼夜不绝,但终不能追寻到父亲的尸骸。于是曹娥自己也舍身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此事在当地流传甚广,皆称曹娥为孝女,并立孝女碑,建孝女祠。还将其所居村镇更名为“曹娥镇”,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

元觉劝父孝祖

元觉又名原谷,东汉人氏。在他年十五岁时,祖父年老体衰,父母非常厌弃,常欲抛弃不再供养,元觉苦苦劝说,父母依然不从。其父母作绷床抬至山野处弃之,元觉随父母去,将绷床拖回。父亲问他:“要此不祥之物做什么呢?”元觉回答:“拿回去等你们以后老了用,就不再做了。”父母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遂载祖父归养,尽责尽孝,元觉堪称孝孙。

陆绩怀桔遗亲

三国时,吴国人陆绩,年仅六岁便随父去九江拜见当时的大将军袁术。袁术用桔接待他们父子二人。陆绩取三枚桔子放入自己的怀中。临别告辞时,怀中的桔子堕落到了地上。袁术很是奇怪地问他:“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为何?”陆绩跪地回答:“带回家里去孝敬我的老母亲。”袁术当时感到惊奇不已,敬仰其孝心。长大成人后,陆绩以多学多才,孝义闻名。

王祥卧冰求鲤

王祥,字休征,魏晋时代人。王祥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为其找来继母。其继母因体弱多病,需要食用生鱼以缓解病情。当时正值天寒地冻,河流冰封。于是,王祥解开衣服卧在冰河上。最终把冰封的河面用自己的体温暖化开,鲜活的鲤鱼也跃然而出。王祥把新鲜的鲤鱼送回家中供继母食用。继母果然病愈。晋武帝即位,敬其孝贤,拜为太保之职。

韩伯愈洒泪行孝

韩伯愈,魏晋时人。犯有过错后,他的母亲以手杖击打。这时韩伯愈泪如雨下,痛哭失声。伯愈的母亲很是奇怪,便问道:“以往你犯有过错,我责打你时,你从来不哭,今日为何痛哭流泣呢?”伯愈回答说:“以往我犯有过错时,母亲责打我,时时感到疼痛,所以不哭;而今母亲年老力哀,虽然也是用手杖责打,但不能让我感到疼痛,所以我才伤感下泪啊。”

孟宗哭竹生笋

孟宗,魏晋时人。孟宗自幼丧母,继母平时最喜爱食用新鲜的竹笋。一年的冬天,继母生病,想喝用竹笋做的汤。时值冬季,大地一片枯黄。孟宗走入竹林,只见林中叶落、草枯,无计可得,抱竹而泣,其孝行惊动了天地。不一会儿,地面上忽然开裂,渐渐地生出了鲜嫩的竹笋。见此景,孟宗大喜,赶快采集了新鲜的竹笋回到家中,作汤奉母,母亲病愈。

杨香女为父扼虎

杨香女,魏晋时人。十四岁时,有一天,随父亲在田间割稻,忽然田地里窜出一只猛虎。只见这只猛虎将其父拽去,就在这万分危急之时,杨香女勇猛地冲了上去,用尽全身的力气,死死地扼住老虎的脖颈,宁死不放。老虎被扼住了脖颈,难于呼吸,拼命地挣扎,无奈杨香女扼住不放。最后,老虎不得不放开了杨香女之父仓皇而逃,父女无恙,脱难而归。

王武子妻割股供亲

王武子,唐代开元年间河阳人氏。壮年时从军,征涉湖州,十年不归。王武子的妻子在家侍奉老人及尽孝道。家中非常贫困,于是王武子妻便日夜织履,养家糊口,艰难度日。王武子的母亲久病不愈,有人说,老人的这种病“若得人肉食之,病才能好。”母亲问道:“到哪里才能找到人肉?”王武子妻听到这种说法后,立即割取自己身上的肉作羹,奉送婆母。

刘殷哀父得粟

十六国时,赵国人刘殷,七岁时父亲便不幸去世,刘殷痛不欲生,哀泣终日。他的孝心感动了仙人。于是,仙人托梦于他,并告知,在他家西边篱笆下有粟米若干,请他自己挖出并食用。刘殷醒后便按照梦中仙人的指点,到自家西侧的篱笆下挖掘。果然看到地下埋藏着粟米若干。刘殷将其取出,看到封箱上还清楚地刻写着铭记:“七年粟百石,赐孝子刘殷。”

刘明达卖子救母

十大孝子范文6

人类学家摩尔根发现,在人类尚未掌握种植淀粉类食用植物技术的蒙昧时代,“食人”之风在全世界普遍存在。美洲的土著部落“平时吃被俘获的敌人,遇到饥荒的时候,就连自己的朋友和亲属也会被吃掉。”甚至到十九世纪中期,大名鼎鼎的达尔文访问火地岛原始部落,还亲眼看见在冬季食物严重匮乏时,当地土著人竟然先食老妇,然后才吃猎狗。达尔文问他们为何这样做,他们振振有词地答道“狗能捕捉水獭,可是老太婆就不会了。”

在中华民族的一些文献与口述材料中,也存在着一些类似的记载。考古资料也可以充分证明中国历史上确实也存在着“食人”这一野蛮的风俗。“孝”作为种文明观念形成于父系氏族时代。在母系氏族社会,不可能产生这种伦理价值观。孔子援仁入孝,其孝道上继“周文”,下启宋元明清,虽时过境迁,其亘古不移的思想精髓,仍鲜活如初。

孔子论孝,最看重的是孝文化中所彰显的自然亲情。在孔夫子看来,孝并不单纯是指赡养行为,更重要的在于,它是一种内在情感、一种根源于血缘关系的自然亲情。《论语・为政》篇载子游司孝,孔子回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一开始没有正面回答子游何为“孝”,而是对社会上许多人对“孝”的曲解进行批评。如果以为天天大鱼大肉呈献双亲,就是孝之真谛,那就与“犬马”之孝别无二致,因为有些动物也懂得反哺之恩。“敬亲”才是区别人之孝与犬马之孝的分水岭,同时也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判断“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所谓“敬”、所谓“亲”,皆是指出于自然亲情基础上的衷心敬爱之情。这是“人猿相揖别”之始,同时又意味着后天知识学习与道德践履的正当性。

孔子的观点是,尽孝其实很容易,那怕每天吃窝窝头、饮清水,只要对父母有一颗爱心,能使父母亲心情舒畅,这就是孝。但是,要几十年如一日做到这点,也并非一件易事。子夏问孝,孔子只回答了两个字:“色难。”因为只有心中有爱,才会产生愉悦之“婉容”.有发自内心的自然亲情,才有外在态度上的恭敬。任何矫饰只能扮演一时,而不可能存在长久,所以孔子称之为“色难”。周襄王位居九五之尊,天下为家,应有尽有,但仍然蒙受“不孝”恶名,其原因就在于周襄王之孝只不过是一种“养口体”之孝,而不是“养志”之孝。《孟子・尽心》篇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曾子的父亲曾晰喜食羊枣,曾子因而忌食羊枣,以示对父敬慕。这种做法虽然有点走极端,但也说明曾子所追求的是一种基于血缘之爱、内心之情基础上的精神境界。尽管如此,曾子仍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直养者”,属于最低层次,算不上是个“孝者”,真正的“孝者”是“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这当然是曾子的谦逊之词。但由此可以看出,曾子所说的“敬亲”不是三、五天就可以实现的,它指的是一种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道德修养而达到的人伦境界。

孔子和曾子主张应将孝亲建立在敬亲爱亲的自然情感上,但因此也引发出一个问题.如果父母尊长言行不当,子女应当如何做才符合孝道?曾子当年就此问题请教于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想不到孔子的回答非常干脆:“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由此推论,父母有讽诤之子,可以帮助双亲避免蒙受不仁不义之恶名。因此,父母有过,向其讽谏非但合乎孝道,而且是孝子应尽之义务。孔子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可概括为八个字;父义则从,不义则谏。孔子去世后,传承孔子孝道的曾子进而提炼出了以义辅亲、“以正致谏”、“微谏不倦”等谏亲原则。不仅如此,曾子还将此从情感上加以消化、认可,升华为“君子三乐”之一,将本来是外在伦理之规范内化为心理之愉悦。

孔子与曾子的“谏亲”思想,后来在荀子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荀子将其提升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子女在三种情况下可以“不从命”其一,“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可以不从命,合乎“忠”之精神:其二,“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合乎义:其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合乎敬之精神。道义是荀子思想中的最高价值理性,人们不可牺牲价值理性去无原则地迎合父母意志。一个人只有明白了从与不从的理性尺度,才可称得上“大孝”。

谈到孔子孝道,除“爱其所亲”外,还有一大特点不可疏漏,那就是主张父子人格平等,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思想精华。《淮南子・齐俗训》说“公西华之养亲也,若与朋友处;曾参之养亲也,若事严主烈君。”公西华在父子人格平等基础上孝敬双亲,青少年时代的曾参恰好相反,将父子关系建立在“有亲可畏”的前提下。《韩诗外传》记载一则小故事曾子与其父亲曾晰在田间干活,曾子不小心把豆苗锄断了,其父勃然大怒,“引杖击之”,曾子倒地昏迷不醒。曾子苏醒后,马上向父亲曾晰道歉。孔子听说这一事件后,对曾子进行了严厉批评。他认为毫无原则立场的逆来顺受,似乎是大孝之行,但实际上是陷父于不义,恰恰是一种不孝之举。人伦之孝,应以父子人格平等为前提。在经过孔子的教诲之后,中年以后的曾子改过去战战兢兢的拘谨心态,显得非常洒脱、自由。

今天,我们谈论孝道意义非凡。在全球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全世界实现“全球伦理”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已成为中国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由此而来衍生的一个问题是,在“全球伦理”这块大蛋糕中,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将占据多大的份额7实际上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国人先关起门来“盘点”自己的“家当”非常有必要。具体就传统孝文化而言,漫步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形形的“二十四孝图”,国人以为“二十四孝”集中代表了传统孝道的精华。这一文化现象反映了国人对待自身文化传统的迷茫、混沌的文化心理:一方面强烈认识到文化传统具有不可代替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又不知道文化传统中究竟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甚至把糟粕当成了精华。“二十四孝图”中存在诸多愚昧、落后甚至残忍的因素,“郭居埋儿”就是一典型的事例。传统孝文化的精华存在于《论语》、《孟子》、《荀子》等经典中,创造性地继承并弘扬传统孝文化,有赖于做好两方面的阐释,并期以实现新的视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