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语录集范例6篇

正能量语录集

正能量语录集范文1

摘要:说话人同一性鉴定中最常见的问题在于不能获得足够充足的语音样本,从而导致鉴定工作不能顺利展开、鉴定难度增大、工作量增多,甚至无法满足委托人的鉴定请求。如何获得充足的语音样本是声纹鉴定业务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将语音录制分为两大阶段――隐性录制阶段与公开录制阶段,在两大阶段的录制过程中充分考虑语音样本采集面临的客观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各个击破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可以获得充足的语音样本。

关键词:声纹鉴定;样本录制;隐性录音

中图分类号:D9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4-0028-05

一、引 言

声纹鉴定实践中,说话人同一性认定所运用的语谱分析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是在声纹鉴定实务中常常出现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合理的鉴定意见的情形。其最大原因在于鉴定过程中用于与检材比对的语音样本的质量完全达不到清晰语音的标准。在本文中,笔者针对鉴定实务中出现的这一问题,结合各种途径的现代语音录制方式,提出全程录制的观念,即把语音的录制分为两大阶段――隐性录制阶段与公开录制阶段,在两大阶段的录制过程中充分考虑语音样本采集面临的各种问题,以获得足够充健的样本语音,达到清晰语音的标准。

二、声纹鉴定实务的主要问题

声纹鉴定最早出现在1962年的美国,当时由于美国纽约市连续接到多起爆炸恐怖电话,于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委托贝尔实验室对语音图谱技术进行研究,为调查犯罪嫌疑人提供技术支撑。贝尔实验室工程师Lawrence Kersta用两年的时间,收集了5万份个体语音样本进行研究,进而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声纹鉴定》(Vocieprint Identification)一文,正式提出了“声纹”这一术语[1]。

我国声纹鉴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展了此项研究。然而,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同类型技术型犯罪数量的增长,声纹鉴定在侦查机关破获一些重大案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早期引进国外KAY公司开发的语音工作站,到目前使用公安部认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语音分析设备,声纹鉴定在中国有了长足的进步。

现阶段,我国鉴定机构关于声纹鉴定主要开展语音增强与降噪、原始性及真实性检验、录音转写、话者识别(同一性鉴定)等业务,其中,同一性鉴定是实践操作中最核心的业务,它将案发时获得的语音检材与样本语音进行比对,进而分析二者是否来源于同一话者,或者更科学地表述两段语音材料源于同一话者的可能性大小实践中语音鉴定的结论使用似然率体系进行衡量,LR值大于1则为趋向于同一人;小于1则趋向于不是同一人;等于1或接近1则表明无法判断。。

虽然语音自动识别技术发展飞速,但声纹同一性鉴定主要还停留在人工分析的阶段,语音的听觉分析和声学分析主要依靠有经验的语音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完成。工作周期长,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录音的质量较差(存在背景噪音、语音样本长度不够);(2)电话、手机等设备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3)被录音人不配合和语音变异(伪装、压力、情绪)。其中,被录音人的不配合是影响鉴别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如何获得足够全面的个体特征参数用于鉴定人通过语音工作站进行科学鉴定,已经成为鉴定工作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问题。

三、如何获得充足的样本语音

要获得充足的样本语音,笔者认为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分析检材语音的特征并采取合理的全程录制方式,以下分述之。

(一)录制准备工作

在声纹同一性鉴定实务中,语音的检材通常是鉴定的申请人在普通的环境中录制并提交的,这是作为中立第三方的鉴定机构不能控制的因素。在对样本材料进行初步判断能否进行鉴定之后,便进入到语音比对样本录制的环节中,能否得出贴近送检语音环境、体现真实语音特质的样本直接影响到鉴定结果的科学性。这一环节往往是鉴定机构能够掌握和控制的。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录制语音样本之前离不开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总的来说包括两部分内容:硬件的准备和软件的准备。

硬件的准备主要是指录音设备、录音环境等硬性标准化条件的准备;软件的准备是准备工作最重要的部分,是指录制样本的采集方案,为什么说这一部分最为重要?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涉案的被录音人在进行语音样本录制时,必定有心理防备,他们往往通过压低声音、放慢语速、改变声调等方式对自己的声音进行伪装;第二,即便是涉案被录音人不进行语音的伪装,通常情况下,正常的交流说话与面对麦克风说话所表现出来的声音、声调都会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制作一份详实的语音样本采集方案是录制样本语音的必备工作。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对检材进行检听。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录音的谈话内容和谈话语境,为设计语音样本采集方案做准备,必要时可以整理出谈话内容的书面材料。

(2)设计语音样本的采集方案。根据案件的基本情况和鉴定要求,在对检材内容进行详细检听的基础上,结合被录音人的具体实际,设计出采集语音样本内容的详细方案。

(3)制作谈话笔录。谈话笔录的主要内容包括原、被告双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核对身份证),双方对彼此身份是否认可,检材提供方录制检材的时间、地点、录音设备、方式、详细过程及是否原件等详细情况。问话笔录应由原、被告双方和法官签名认可。

(4)检查录音设备。对录音设备的检查包括对录音机、磁带或录音笔、连接有专业录音软件的电脑等器材的检查。在录制过程中,最好能够有两台以上的录音设备同时进行(如果有录制检材的录音设备应同时使用该设备录制样本),以确保录制工作的顺利和录制效果的良好。如果能够使用录制检材的原始录音设备则更好这一点可以通过对送检的语音文件进行元数据的查询得到录制该文件的设备信息。。

最后是进行自我叙述阶段的录音,这一阶段的录音可以将事先设计好的文本材料让被录音人进行口述,也可以随意准备一些与检材语言相当的(方言)材料让被录音人口述,如方言的笑话、故事等。

全部录制完成之后,要审听语音样本,检查语音样本的录制效果,如果发现有模糊不清的语音、回音、噪音等影响鉴定质量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总之,这一阶段的录音不但需要鉴定机构完善的配套设备,还需要有具备专业素质、具备实践经验与智慧的专门从事语音样本采集的工作人员。

四、全程录制分阶段样本语音采集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语音样本的全程录制要求将鉴定机构在接受法院等机关进行语音同一性鉴定之后所采集的全部语音文件作为一个完整的语音样本。在鉴定以及公安机关侦查的实务中,传统的做法是将以上提到的正式录音样本与检材语音进行比对,并没有全程录制的观念。然而仅仅将公开正式录制的语音样本作为得出鉴定结论或是侦查结论的判断基础是不可靠的,因为仅有公开正式录制的语音样本是不够充足的,很难满足语音分析人员获得完健的说话人语素的要求。

笔者认为,语音样本分阶段采集方案之所以是可行的,主要有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样本语音分阶段录制是完全合法的。鉴定机构作为中立的第三方,首先,它的公正性是得到鉴定机构设立制度、鉴定人员认定机制的保证的;其次,鉴定机构在进行有关鉴定时,应当是由法院、仲裁委员会、公证处等机构通过委托将查明事实的权利转交到鉴定机构手中,只不过这一查明事实的过程有别于传统的方式而是使用高科技手段。再者,被鉴定人作为涉案人员,当事项提交鉴定时,有提供有关鉴定所需的材料的义务和按时到场的义务等配合鉴定机构实施鉴定的法定义务。

第二,样本语音分阶段录制是合理的,通过前文对检材语音及其特征的论述,我们知道案件中的检材往往是在各种不同的复杂环境下获得的,可能是涉案另一方通过电话录音、会议录音、网络录音制作的,而且录制过程中对方往往是不知情的,这样的语音往往体现对方自然、随意、真实的发音特征。然而,如果不采用全程录制的方法,在正式录音过程中,被鉴定人在面对话稿(检材录音中简单提取的)即便不掩饰声音,也会展现与正常语境不同的发音特质,通俗的例子就如播音员在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与正式节目录制时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全程录制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当被鉴定人接到样本语音录制通知时,其实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向鉴定机构提供语音样本的阶段,他会被告知需要采集用于鉴定的语音,但是他并不具体知道语音采集的开始时间,也就是说在案件提交鉴定之后,鉴定人会尽可能多地采集到完整的语音样本来保证同一性鉴定的客观真实、科学合理。

从各个阶段之间在语音分析中的作用来看,我们假设最理想的情况也就是被鉴定人不存在伪装。此时,在不同阶段录制的同一或相近语音在语谱图中的显示是趋于一致的。相反,如果被鉴定人进行了语音伪装,则可能在公开的正式录制过程中获取的语音就不能真正体现被鉴定人真实的发音特征,也就得不出科学合理的结论,这就需要前一阶段也就是隐性录制阶段的语音来帮助鉴定人员作出正确的判断。

五、结 语

攻破被录音人的伪装,获得充足的语音样本,从中提取完健的个体特征参数,帮助鉴定人做出公正合理科学的判断,是声纹鉴定尤其是同一性鉴定中的重中之重。笔者主张的全程分阶段录音方案,是在鉴定实践中得出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如果鉴定人能在接受法院或者个人委托进行鉴定之后,认真地对检材进行听辨,按照前文所述流程设计出一套完备的样本采集方案并加以实施,相信一定能获得声纹鉴定所需要的充足样本,突破声纹鉴定的瓶颈。

参考文献:

[1] 张翠玲.法庭语音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9.

正能量语录集范文2

一、创建语文成长记录袋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学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因而记录袋的创建、内容的收集与整理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

在制作记录袋之前,可先告诉学生创建语文成长记录袋的意义,然后教师引导大家讨论:语文成长记录袋要收集哪些内容,如何进行整理,如何利用语文成长记录袋进行积极的、全面的语文学习评价。在学生有了明确的认识后,再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富有个性的成长记录袋。

关于语文成长记录袋要收集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达成以下共识:

1.学生多元评价表:其中包括学生自评表、互评表、教师评价表、家长评价表。通过引入多元评价机制,比较系统、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素质,作为学期末教师定性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

2.学生的语文日记:语文日记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用于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如同与自己的好朋友谈心一样写出他们的收获与困惑,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平台,为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和适时调整及改进教学提供了依据。

3.优缺点卡: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出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便明确努力和发展方向,每学期初都可以组织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优、缺点卡,让学生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清楚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到每学期期末反思时,对照开学初自己设计的优缺点卡,重新审视自己,看看优点是否增加,缺点是否克服。

4.荣誉本:记录学生语文学习成长的点滴进步,本上粘贴的既有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奖励图标,如:好口才、校园诗人、进步之星、最佳编辑、未来书法家等等标志;又有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比赛的获奖记录与感言。

5.有意义的作品:让学生自主搜集具有一定意义的作品,只要学生愿意,凡是能促进他们成长的、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如得意的作文、作业、小报、心得体会等,都可装入记录袋中。

6.读书积累:搜集的相关学习资料、课外阅读的书目及内容梗概、名言、警句、典型事例、精彩片段等均可收集在其中。

资料库里的内容可建议学生分类进行整理,如“我的剪报本”、“我的名言警句集”等。

除了以上几项要收集的统一的内容之外,可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增加一至两个内容,并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张扬学生个性,展现他们的风采。

二、语文成长记录袋的使用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成长记录袋的作用,记录袋里每一项内容的收集都要有目的;为了要全面记录学生成长历程,其中的内容要丰富、充实,避免材料的简单堆砌。因此,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学生如何去操作,并监控整个过程。要充分发挥“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的作用,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体验成功,看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定期展示、交流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尽量和学生一起回顾成长的历程,大家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展示自己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快乐,达到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的目的。

1.多元评价表的使用。可把它起名为“大家眼中的我”,里面包括:“说说我自己”“大家眼中的我”“家长眼中的我”“教师眼中的我”四张评价表格。为了让家长充分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可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多元评价的重要性,并在评价方法上进行指导。为了保持学生对多元评价的关注,要及时整理评价表,并把前后的评价结果做对比,使得学生能够认真、积极对待每一次评价结果,促进他们在语文方面的成长。

2.“语文日记”的利用。语文日记记录的应是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与运用过程中的收获与感受。学生很容易把它与平常的日记混淆,所以怎样记语文日记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从网上下载一些好的语文日记的范文,教师也可为学生写出范文供学生参考,使他们知道语文日记可以记哪些内容。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日记会越来越生动,记录的内容越来越有意义,他们主动获取语文知识的学习态度也会有所增强。

3.优缺点卡的使用。最初写自己优缺点时大家会很认真,并会下决心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但如果在学期末对它置之不理,渐渐它就会失去作用,所以,期末一定要再回顾,再评价,看自己改掉了哪些缺点,新增了哪些优点,使学生达到一个又一个新高度。

4.荣誉本的使用。它记录着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成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荣誉图标数量日渐增多,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会下降。为了把学生兴奋点调动起来,在学生的兴趣被初步调动起来之后,要增加难度,限制发放数量,只有进步非常明显、表现出色的同学,才能获得一枚图标,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桃子”状态,有利于学生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

5.得意作品的使用。学生的得意作品是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丰收的果实。要经常组织开展得意作品的展示与交流,使学生既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又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自豪。这些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6.读书积累的使用。先要求学生制读书卡片,上面记录的是文章或作品的名称、作者姓名、生平、主要内容等,接着做好阅读积累,然后才开始写读书心得。教师及时进行批改与评价。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主动读书、写作的习惯。对于学生自己搜集的学习资料,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分类整理,建成资料卡。

三、语文成长记录袋的意义

1.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成长记录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自我教育的学习品质,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1)语文成长记录袋的定期交流与展示,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舞台。使学生展露自己的才华,会对语文学习更努力、更感兴趣,也更有自信。

(2)语文成长记录袋通过让学生参与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准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并及时、主动地寻求改进的方法和途径,不断付出努力,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3)“成长记录袋”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成长记录袋里的内容基本上是不一样的,比如对写作感兴趣的同学,他的成长记录袋里有较多的自己的习作;喜欢书法的同学,他的成长记录袋里肯定收藏着许多他的书法得意之作。再加之记录袋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自设一至两个内容,给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的空间,这样全班几十个学生,就有几十个丰富多彩的“成长记录袋”,使他们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得以充分发挥。

2.对于教师来说,语文成长记录袋的使用,能够加深对新的课程理念的理解,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促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语文成长记录袋提供的是学生平时的信息,评价材料全面真实。它不仅记录学生成熟的作品,而且还可以把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收获、独特的见解及单元测试后的体验通过记录收集起来。通过这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不仅能看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发展过程,也能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教师从中得到矫正性的信息反馈,通过研究,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教学能力。

正能量语录集范文3

【关键词】Visual C#;全站仪;SDR;数据格式转换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Topcon ES-600G series Total Station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the SDR33 data record format of the Total Station,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implementation of SDR33 data format conversion method and software of CASS data format needed fo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by using Visual C# programming.

【Key words】Visual C#; Total Station; SDR; Data format conversion

0 前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光电技术的发展,测绘仪器制造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全站仪具有数据采集存储自动化、测量精度高、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控制测量、地形测绘、变形监测、施工放样及地籍测量等领域。在开展这些测量工作时需将全站仪存储的测量数据及时下载到计算机,经过数据格式转换获取内业软件可以直接识别的数据文件。ES-600G系列全站仪是拓普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2年最新出品的新一代普及型全站仪,其国际品质的优良性能确保您在测量工作中轻松自如,保质保量。其USB接口读取数据方便自由,用户可以插入U盘直接下载数据。然而,通过USB下载的数据为SDR33格式。绘图软件(如南方CASS)无法直接使用此格式文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利用Visual C# 编程实现SDR33数据格式到南方CASS数字化成图软件所需数据格式的转换。

1 SDR33数据文件格式分析

全站仪采集到的数据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仪器内存中,这些数据文件可以通过通讯下载至计算机,经分离、组合、转换等处理后便可提供给绘图等应用软件使用,而了解文件的原始数据记录格式是进行这些处理的前提。如图1所示为SDR33格式的数据文件。

1.1 表头记录

第1行“00NMSDR33 V04-04.02 07-Dec-13 19:19 113111”是SDR33格式数据文件的表头记录,长度为46个字符。1~2字符“00”为类型码,表示此行记录为“表头记录”。3~4字符“NM”为来源码,表示此行记录为“非测量值”。5~20字符“SDR33 V04-04.02 ”为版本号,21~24字符为编号,25~40字符“07-Dec-13 19:19 ”为日期和时间。41~46字符“113111”分别表示角度单位、距离单位、气压单位、温度单位、坐标格式和水平角格式。

1.2 文件记录

第2行“10NM1206 121111” 是SDR33格式数据文件的文件记录,长度为26个字符。1~2字符“10”为类型码,表示此行记录为“文件记录”。3~4字符“NM”为来源码,表示此行记录为“非测量值”。5~20字符“1206 ”为文件名。21~26字符“121111”分别表示点名类型、含高程、气象改正、C&R改正、折射系数和海平面改正。

1.3 比例尺因子记录

第3行“06NM1.00000000 ” 是SDR33格式数据文件的比例尺因子记录,长度为20个字符。1~2字符“06”为类型码,表示此行记录为“比例尺因子记录”。3~4字符“NM”为来源码,表示此行记录为“非测量值”。 5~20字符“1.00000000 ”为比例尺因子。

1.4 仪器记录

第4行“01NM:ES-602G V03-23 FH0912ES-602G V03-23 FH091231 0.000 ” 是SDR33格式数据文件的仪器记录,长度为99个字符。1~2字符“01”为类型码,表示此行记录为“仪器记录”。3~4字符“NM”为来源码,表示此行记录为“非测量值”。5字符“:”为测距仪类型,6~21字符“ES-602G V03-23 ”为测距仪说明,22~27字符“FH0912”为测距仪编号,28~43字符“ES-602G V03-23 ”为经纬仪说明,44~49字符“FH0912”为经纬仪编号,50字符“3”为基座类型,51字符“1”为竖角格式,52~67字符为测站偏心值,68~83字符为目标偏心值,84~99字符“0.000 ”为棱镜常数值。

1.5 目标点记录

第6行和第11行是SDR33格式数据文件的目标点记录,长度为20个字符。1~2字符“03”为类型码,表示此行记录为“目标点记录”。3~4字符“NM”为来源码,表示此行记录为“非测量值”。 5~20字符“1.389 ”或“0.000 ”为目标高。

1.6 坐标观测值记录

第5行、第7~10行和第12~13行都是SDR33格式数据文件的坐标观测值记录,长度为84个字符。1~2字符“08”为类型码,表示此行记录为“坐标观测值记录”。3~4字符“KI”或“TP”为来源码,分别表示此行记录为“已知点数据类”或“碎部点数据类”。 5~20共16个字符为目标点名,21~36共16个字符为N坐标值,37~52共16个字符为E坐标值,53~68共16个字符为Z坐标值,69~84共16个字符为说明编码。例如,第8行记录“08TP 349967.479 50005.803

0.369 Z ”表示:点名:3,N坐标值:49967.479,E坐标值:50005.803,Z坐标值:0.369,编码:Z。

2 南方CASS坐标数据文件格式分析

坐标数据文件是CASS最基础的数据文件,扩展名是“DAT”,其格式为:

1点点名,1点编码,1点东坐标Y,1点北坐标X,1点高程

N点点名,N点编码,N点东坐标Y,N点北坐标X,N点高程

需要说明的是:文件内每一行代表一个点;每个点东坐标Y、北坐标X、高程的单位均是“米”;编码内不能含有逗号,即使编码为空,其后的逗号也不能省略;所有的逗号不能在全角方式下输入。

3 Visual C#程序设计

3.1 编程环境

C#语言是从C/C++语言发展而来的,它汲取了包括C++、Java、Delphi在内的多种语言的精华,是一种完全面向对象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把C#和其他常用语言作比较,它最具显著的特点是:概念精确完整、简明清晰;语言成分合理,功能强大,资源丰富;安全可靠,简单易学。微软公司的Visual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性能最优秀的开发平台之一。C#是全新打造的.NET的核心语言。因此,本文基于Visual 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软件的研制。

3.2 编程思路及程序代码

通过对CASS坐标数据文件进行分析,我们知道绘图软件需要的信息包括:点名、编码、东坐标Y、北坐标X和高程,而对于单位、各项改正、目标高、仪器编号等信息是不需要的。通过对SDR33数据文件分析可知,“坐标观测值记录”中包含了绘图软件需要的全部信息。因此,编程的核心问题就是:过滤掉SDR33数据文件中除“坐标观测值记录”以外的所有记录,将“坐标观测值记录”中点名、编码、东坐标Y、北坐标X和高程提取出来,按照南方CASS坐标数据文件格式生成成果文件。

程序同时打开SDR源文件和CASS坐标文件,从SDR源文件中读取一条记录,如果文件已经到达末尾,则弹出消息框“数据导出完毕!”,否则截取此记录的前2位字符进行判断。如果前2位字符为“08”,则表明此记录为“坐标观测值记录”,程序通过Substring函数依次截取点名、北坐标X、东坐标Y、高程H和编码,并按“点名,编码,东坐标Y,北坐标X,高程H”格式写入到CASS坐标文件。程序依此运行,直到SDR源文件到达末尾。

单击“打开”按钮,打开需要进行格式转换的SDR33格式的源文件。单击“保存”按钮,指定CASS坐标文件的保存位置和文件名。单击“导出CASS坐标数据”按钮,软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转换完成将弹出 “数据导出完毕!” 消息框,如图3所示。依次单击“确定”和“关闭”,完成整个转换操作。

4 结语

外业仪器设备不同,输出的数据格式也不尽相同,内业成图软件不同,输入的数据格式也不尽相同,如何将两种数据格式文件进行转换,是生产单位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isual 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编制软件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该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于修改,在处理类似问题上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正能量语录集范文4

关键词:矢量化编码;缺陷跟踪;语音;数据采集

中图分类号:O1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149-03

0引言

发音在留学生汉语学习及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汉语学习者的发音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一直是语音评价研究的热点,而数字化的语音则是评价的主体和前提基础。近年来,国内对汉语语音识别、语音评价系统做了大量研究,主要成果如下:袁毅、吴晨[1]提出了柔性可扩展体系结构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的框架模型,验证了在该模型指导下所开发出的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用性和稳定性;施伟[2]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发音自动评价系统,通过分析输入语音数据,提取语音特征并与参考标准进行匹配比较,由评分机制根据相似程度大小给出相应的评价;施剑等人[3]提出了一种基于USB2.0接口芯片ISP1581,并采用FPGA芯片EP1C3T144实现麦克风阵列语音数据采集的方法。就以上研究而言,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和实验甚至停滞阶段,对语音数据的采集原则、方法都未做深入研究,目前还没有一套针对留学生的、稳定性、扩展性较好的汉语数据采集范程及对应的汉语语音数据采集系统。另外一方面,在老挝,学习汉语者越来越多,汉语教学在老挝形成不断发展的态势[4]。本文作者提出的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的汉语语音评价体系[5]是一个全方位衡量和评价老挝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程度和质量高低并且反馈发音指导建议的智能化系统,可用来提高老挝留学生汉语发音正确率,使其能更好地掌握汉语发音方式、方法。虽然该体系提供了评价老挝留学生汉语语音的操作机制和基本方法,但未对语音数据采集做进一步研究,制约了语音评价系统的开发进程和老挝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学习和交流,本文就针对其汉语语音数据采集原则、过程、基本方法做了探索。

1数据采集的基本原则

对于老挝留学生来说,汉语语音数据采集起来较为困难,它不同于其它领域中的数据采集。首先,老挝留学生汉语发音偏误类型繁多,偏误产生过程中带有较多的母语“负迁移”现象,难以数字化;其次,老挝留学生汉语发音动作,语声特性以及听感都各具特点。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认为老挝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数据采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在采集与汉语语音指标相关的数据时,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使语音数据采集过程能够在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紧抓汉语发音衡量指标的实质,并具有针对性的量化语音指标,尽可能排除主观评价的误差;另外,科学性原则还要求协调好语音数据采集中各个过程之间的关系:有的过程之间有横向联系,反映不同侧面的相互制约关系;有的过程之间有纵向联系,反映不同层次之间的包含关系。

1.2数据性原则

老挝留学生发音的汉语语音评价体系[5]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系统中对汉语语音的描述更多的是采用了机器化的数据表格,语言和程序。数据性原则是指采集到的汉语语音信息以一定的数据类型、数据格式、存储方式存在于评价系统中。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像对老挝留学生语调方面的主观评价也应该通过[5]中的偏误标记形成数据,以便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处理。

1.3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指语音数据采集方法、过程应具可行性、可操作性和稳定性。即采集方法要客观明确,采集过程尽可能细化,语音数据易于采集且准确可靠,整体操作有规程约束。

1.4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采集到的语音数据值要保持有效可比,通过将其与参照值(或标准值)对比,清查“可疑数据”,再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评价采集到的语音数据。从语言学角度,可比性原则既指老挝留学生与其他国家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语音的层面上可比,也指老挝留学生在老挝留学生之间习得汉语的层面上可比。

2VQF技术与缺陷跟踪机制

2.1VQF技术简介

VQF指的是TwinVQ(Transform-domainWeightedINterleaveVectorQuantization),VQF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VQF所采用的是一种称为“矢量化编码(vectorquantization)”的压缩技术,其使用范围从电话、AM短波乃至音频CD;从单声道信号到立体声信号,它都能提供了很好的编码/压缩支持,它是数字化微格实验的音频支持技术,可大量运用于不同类型、规格的微格实验室。本文选用VQF技术的原因在于,其一,该技术直接集成于学校数字化微格实验室内,便于老挝学生实时的使用其录音,回放功能;其二,VQF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学校微格平台特别提供了一个纠错环境来处理数据错误及帧丢失的情况,该技术先将音频数据矢量化,然后对音频波形中相类似的波形部分统一与平滑化,并强化突出听感的部分,最后对处理后的矢量数据标量化再进行压缩而成,也即它能很大程度的保证音质,这也是保证本研究的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三,汉语语音数据采集的有效性取决于音频压缩技术的成熟度,而VQF就能做到,如:当VQF以44kHz、80kbit/s的音频采样率压缩汉语单音节词时,它的音质优于44kHz、128kbit/s的MP3格式语音文件,当VQF以44kHz、96kbit/s的频率压缩时,它的音质几乎等于44kHz、256kbit/s的MP3格式的语音文件。经SoundVQ压缩后的语音音频文件在进行回放效果试听时,和原音频文件几乎一样。

2.2缺陷跟踪机制

缺陷跟踪主要是完成对缺陷报告的记录、分析和状态更新等管理。一个完善的缺陷跟踪机制对于测试的成功实施是非常重要的。汉语语音数据采集是一个错综复杂、数据吞吐量大、环环相扣的软件过程,除了要对采集数据本身的质量进行控制外,同时也可以对检查、评估、保存和理解数据进行控制,以保证采集过程迭代的顺利进行,这种缺陷跟踪可通过最简单的EXCEL表格和Access数据库来完成(项目研究中使用Excel2007版本)。在老挝留学生汉语语音数据采集过程中引入缺陷跟踪机制,有利于确保采集过程和系统设计的一致性;有利于在早期发现问题所在,降低维护成本,降低重复劳动;有利于反馈每一个采集环节的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3数据采集的过程

汉语语音数据采集的主要任务是量化各类发音指标,为采集和保存语音数据而制定的规程需要并入语音评价的整个过程,且使其具有操作性。这就意味着把参与采集的老挝留学生(或者实验员),采集方法以及实践定位到语音采集过程中的适当位置,为随后的分析和比对工作采集和保存语音数据。以下是数据采集的基本过程:

3.1规范化语音数据、记录表格以及存储数据的方式

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语音数据集,没有规范的记录表格。在对汉语语音采集研究中,每个科研团队采集到的语音数据在格式,取值范围、存储方式上不尽相同,例如,有项目组将语音数据定义为小数,有的定义为整数、指数等等;有的项目组使用数据库技术存储语音数据,而有的则使用纸质版的语图来存储语音数据。这样一来,采集到的数据不但在数值上不准确,不具可比性、操作性,在存储方式上也不一致,更不用说用规范的表格来记录了。鉴于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的汉语语音评价系统是一种信息化的工具,明智的做法是:在采集语音数据之前,针对于每一个语音值,由微格实验室中的计算机专员规定统一的数据类型、数据格式、有效值范围以及规范的记录表格,并规定使用统一的数据库来存储采集到的数据,最后将这些规定形成文字说明。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使用计算机操作和处理语音数据、避免大量重复劳动、提高采集及评价的效率。

3.2采集数据

一旦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开始采集数据了。采集语音数据的关键在于能对每一个将被量化的语音指标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例如:影响汉语语音数据的因素是什么?采集过程中哪里容易出错?最终想要得到怎样的数据?等等。通常情况下,留学生汉语语音数据采集的方式都比较单一,经常忽略因母语造成的语音偏误,也没有从老挝学生汉语发音的特征出发,没有实现老挝人之间讲汉语的对比和对照。本文就现行汉语语音数据采集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用陷跟踪机制来采集数据的方法,其原理如图1所示。在图1中,方框之间的连线表示语音数据采集的流程,这些方框指明了在采集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任务:3.2.1认可过程认可过程用以进一步确认待测试的语音指标能否准确的描述老挝留学生在元音发音、辅音发音、声调、语调方面的表现。3.2.2分类量化过程分类量化过程是将已认可的测试指标分类量化为语音数据的过程,包括:①元音发音指标量化为把“ü”发成“u”,把“iong”发成“ong”,把“ue”发成“ie”几种元音偏误产生后对应的元音习得等级[5];②辅音发音指标量化为把部分“ch、c、L”发成“x、s、sh”,发音部分把“r”发成“l”,发音部分把“f”发成“p”几种辅音偏误产生后对应的辅音习得等级;③声调指标量化为中平调33或44,发阳平调值约为224,发上声发成半上[21]等声调偏误产生后对应的声调习得等级[6];④语调指标量化为双音节词语格式配合、不能分辨轻声词、不能通过句末的升调来表示疑问等语调偏误产生后对应的语调习得等级[4]。3.2.3检查和评估过程检查过程用以检查和评估语音数据(已量化的语音指标)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它是判定语音数据是否准确和规范的重要途径。准确性检查要求语音数据必须是按照规定说明采集的、完整的、在数学上是正确的;一致性检查要求检查者必须充分了解以前记录的语音数据,通过对比,检查出异常或不一致的数据;有效性检查要求能够证明用于描述某个语音发音指标的值能真实的反映该指标的数字含义,确保采集到的语音数据对于汉语发音本身是有效、可靠的。3.2.4记录过程记录过程是把已检查的汉语语音数据记录在事先定义好的表格中,这些表格可以记录一个语音指标对应的一组数据,也可以记录多个语音指标对应的多组数据。语音数据采集中的这四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认可过程是执行其它三个过程的前提条件;分类量化过程是语音数据采集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着数据的准确性;检查过程是语音数据采集的必要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记录过程则是对前三个过程的归纳和总结。随着汉语语音采集过程的深入,或当语音指标比较复杂时,我们就会发现要用精细的方法来采集数据。缺陷跟踪就是一种过程细化的机制,将它运用于语音数据采集的全过程,它可以让实验员者在发现数据有问题时追述缺陷,找到在采集过程中遗漏的东西,有效地保证了语音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了留学生习得汉语语音的效率。图1也即某个汉语语音从输入到处理,再到输出的缺陷跟踪过程,例如,如果某个语音在分类量化后元音指标未能通过检查过程,则该含有“缺陷”的语音数据将会被反馈至语音识别层[5],进行重新识别或者重新输入。

3.3存储采集到的语音数据

当采集工作结束后,我们需要对已采集到的语音数据进行保存。一般说来,个人计算机数据系统和Excel电子表格对数据保存和分析就足够了。然而,若干指标量化后形成的语音数据是非常庞大的,而且这些数据是多目的的,一个语音数据可能对应着对应一个或者多个测试结果;其次,数据之间的关系复杂、不容易理顺,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或者多个数据库来存储它们供以后使用。为管理好存储语音数据信息的数据库还应该确认以下内容:①谁负责录入和维护数据;②谁可以访问数据;③数据存储在硬盘上什么位置;④基于建立好的数据库,基于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特征的汉语语音评价系统要具有编辑和检索各类语音数据的机制。

4结束语

对于留学生来说,汉语语音学习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因而在对其语音指标量化的科研教学评价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往往过于粗糙,难以科学地表现老挝留学生汉语发音的本质特征。为了采集到准确、规范的语音数据,本文使用了微格中的VQF音频技术采集数据,设计了科学、有效的数据采集原则及过程,但使用本文提出的分类量化的采集方法还未完全实现,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前期预测效果显著,前期效益价值体现在:95%的老挝学生参与了语音数据采集环节,项目组成功输入语音数据共计15891条(按单个音节计算),其中有效数据13936条,占87.69%,建立了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特征的的汉语语音数据库,为做语音识别、对比研究奠定了数据技术基础,预计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为老挝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该研究受到了学校及社会老挝学生的关注和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袁毅,吴晨.柔性可扩展体系结构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12):203-206.

[2]施伟,谢湘.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汉语发音评价系统[C].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C].2007:032-036.

[3]施剑,何成林,杜利民.基于USB2.0的麦克风阵列语音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6:216-218.

[4]邓瑶.老挝汉语初学者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基于昆明学院老挝学生普通话语音学习的调查[J].西南学刊第五辑,2013:267-274.

[5]陈展.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特征的汉语语音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西南学刊,2015(3):81-82.

正能量语录集范文5

众所周知,语文教研组是学校最基层的教学研究集体,承担着本学科的教学研究,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质量的分析与提高,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及青年教师的培养等工作。同时,它也是语文教师舒缓身心压力的家园。在这个家中,我们可以交流读书心得,也可以交流生活经验;可以探讨教材教法,也可以议论家事国事。只有营造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研组的作用。语文教研组在教师的全面发展中具有引导功能,在教育教研中具有铺路子的服务功能。下面我从以下两方面加以阐述。

一、“穿针引线”正思想――爱组如爱家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佛祖释迦牟尼问其一位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会干涸?”该弟子半天答不上来,释迦牟尼告诉他:“将它放入大海里去。”这段简单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个人离不开集体。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反之,如果脱离了集体,即使有很大的力量,也会像水滴一样干涸。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只有把个人和集体融会起来,才能获得力量,获得成就。

集体是个人发展的空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一个优秀的语文教研组长要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让语文教研组步入“个人为集体发展作贡献,集体为个人的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的良性循环轨道。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需要组内教师自觉做到三个“多一点”、三个“少一点”和三个“互相”。三个“多一点”和三个“少一点”是:干实事多一点,说空话少一点;真诚待人多一点,虚情假意少一点;替集体着想多一点,计较个人得失少一点。三个“互相”是:人格上互相尊重,学术上互相包容,生活上互相关怀。教研组内还要提倡教师学做五种人:一是热爱生活,做一个有生活激情的人;二是业务精良,做一个有真本事的人;三是淡泊名利,做一个有合作精神的人;四是勤于读书,做一个学问渊博的人;五是尊重同行,做一个谦虚好学的人。此外,语文教研组内的教师还应追求以下四种专业精神:拼博精神――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实精神――不畏权威,不唯书本,不贪名利;团队精神――学会为他人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

例如,2005年,李伟娜老师要去参加任丘市教坛新星大赛,作为组长我先强调了这次任务的意义,明确了李伟娜老师作为年轻老师参赛绝不是她一个人的事,因为她代表了北汉中学,代表了北汉中学语文组,和组内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全组教师必须全力支持,全心辅助,全程参与。李伟娜老师在备好课后先在组内试讲,由我组织人员评课改进。在改进后再在年级内试讲,由各科组长组织骨干教师再次听课修改。再次改进后是全校试讲,学校请教研员甚至专家来指导。如此几轮下来,在各级各层的修改指导之下,李伟娜老师的讲课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样就真正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一个教研组内,既有老教师、中年教师,也有青年教师,因此我们要倡导这样一种风气:尊重老教师,重用中年教师,关怀年青教师。组内重大问题要请老教师把关,力争使他们的教学成果成为语文教研组的宝贵财富。组内的中年教师,要给他们出点子、压担子,让他们承担起语文组重要工作的规划、决策。对组内的青年教师要定向培养,专人辅导,促其早日成为教学骨干。

如果教研组长能持之以恒地做好上述工作,在上述工作中穿针引线端正思想,语文组内的每一位成员一定可以感受到来自语文组的家园般的温暖,一定会把语文组视为自己的家,也一定会爱上这个家。

二、“穿针引线”促教研――踏板助起跳

“给孩子一块踏板,让他跳一跳,自己摘到桃子。”这种教育理念用于我们教研活动中同样效果显著。因此,我们要改变教研组的活动模式,变学习内容随意化为常规化,既考虑学校的任务要求,更考虑本组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还要变活动形式简单化为多样化。以前,我们主要的活动形式是学习科研文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现在,我们除组织观摩教学录像、交流外出学习心得等外,还引进了沙龙式教研、网络教研等教研形式。我们更是引进了“名师工程”,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为学校乃至地区的学科带头人。具体做法包括:选取名师教学光盘的某个片段组织教师观看,随时进行镜头回放,或根据研讨主题的不同,反复观看某个教学实录。培训活动按照“拟订观摩主题―观看学习―反思评课―领会运用”的步骤进行,即教研组长根据课堂实录内容及教师们存在的共性问题事先拟订出观摩主题,经过观看学习环节之后,组织所有教师参与反思评课。教研组长带头评课,为教师们做示范,鼓励教师们在一起讨论,大胆评课、议课,变活动主体单一化为活动主体多元化。此外,我们还要改变教研组长一言堂的局面,让组内的优秀教师都做主持人,如长于教学的可以上展示课,研究我们自己的名师课堂;长于写作的可以讲文学创作的体会或者交流发表作品,研究我们身边的作家,现身说法什么叫诗意的教师生活等等。

例如,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充分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为每位教师都录制录像课。在录制过程中,大家共同备课,互相听课,取长补短,追求完美。记得七年级组录像课的内容是《调动感官学写作》(此内容由《社戏》一文中的景物描写而来)。刚开始,七年级的几个教师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有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紧张的是怕出丑惹人笑话。我看出苗头,及时组织老教师帮忙研究如何上课,并结合她们各自的优势量身打造最佳课堂教学模式。刘亚娟老师以最好的心理视角切入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李伟娜老师发挥其普通话标准流利的特色,受到大家的好评;王素灿老师则以其对课堂和学生的把握,将录像课上得如行云流水。也许,正是因为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大家在集体观看录像资料时格外的认真投入,珍藏资料更是格外的精心。

正能量语录集范文6

一、何谓微纪录片?

其实,微纪录片并不算是新生事物,多年前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子栏目《百姓故事》就具备了这样的形态。每期一个小人物,一个小故事,从普通人的平凡小事着手,关注百姓生活变动中反应出来的社会变革,揭露出深刻的主题,其宣传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近年来网络上流行的“爱情微电影”,把婚礼当日的精彩实况进行精美的拍摄和编辑,其实也应该算是一种微纪录片,而不是微电影。

虽然此前这种类型的纪实性短片已经流传开来,但是直到2012年,凤凰视频首届“ 凤凰纪录片大奖”首创“最佳微纪录片奖“”,“微纪录片”才真正诞生,并逐渐受到认可。然而如何给微纪录片准确定义,凤凰视频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从当前广为流行的各种微纪录片来看,微纪录片仍然是纪录片的进化和派生。除了具有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权威和富有艺术张力,以及能引发观众反思等特点外,微纪录片时长大大缩短,结构相对紧凑,多集中在3—25分钟,就像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更加专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专注传达最聚焦的信息。

其实,对于一种新生的事物,我们何必纠结于对其准确定义,并界定其类型和范围?只要微纪录片能够成为媒体与受众互动的有效载体,能够成为创作者表达诉求的有效途径,这也许比一个准确的定义更有利于其成长和发展。

二、微纪录片为何走红?

正像凤凰视频发力微纪录片一样,微纪录片的走红,网络的发展普及无疑是重要推手。如今互联网上的视频内容海纳百川、数不胜数,这一方面造就了空前的繁荣,另一方面,也造就了网民“浅浏览”的习惯,视频点击率和收看率被稀释的微乎其微。所以,一个视频内容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受众眼球,那么它很快就会变得湮没无闻,被打入视频门户网站的冷宫。在这样的收视情况下,微纪录片更小的体量、更短的时长、更加简单明了的内容,非常符合现代快节奏的受众信息需求习惯。

另一方面,微纪录片内容的贴近性也更加助长了其生命活力。传统纪录片较多涉及宏大的家国情怀、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等内容,收视人群较多集中在高学历、高职业、高收入群体,逐渐形成了一群精英拍给另一群经营看的小圈子。而现在流行的微纪录片,网站自制和草根原创俨然已经成为主流,从题材上,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如凤凰视频纪录片频道的微纪录片《2306》,反映北漂青年的群租生活,折射当代青年人在快速发展潮流中的奋斗与迷茫。微纪录片的这种贴近性,由网络发起,进而也影响到传统媒体。像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推出的《故宫100》,片中的故宫不再是与现实割裂开的、封闭的博物馆,而是犹如一部往返于历史与现实的穿梭机,透过“看得见”的建筑和痕迹,呈现“看不见”的文化联想和历史脉络,让观众感受历史与现实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衔接传承。可以说,微纪录片的广泛参与性,正在使纪录片真正从小众走向大众。

三、微纪录片“微”在何处

微纪录片之“微”,首先体现在时长方面。从目前流行的一些微纪录片来看,时长往往集中在3—25分钟,如北京电视台《今日京华》,每集在4分钟左右;《故宫100》每集6分钟;凤凰视频纪录片奖的最佳微纪录片《花朵》则有29分钟;而湖南卫视《我的中国梦》,时长更是大大缩短,每集仅70秒,可以说是超微纪录片了。

微纪录片之“微”,也体现在内容的单义上。对纪录片来说,时间的力量主要体现在长时间跟拍中素材的累积以及事情自然变化的时间力量。微纪录片篇幅的限制使纪录的时间性受限,但同时,也成就了其单一主题的特征。如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资本的故事》,每一集在短短8分钟时长内,讲述一个历史上曾发生的经济事件。所展现的,是事件发生的宏观环境和来龙去脉,并不涉及背后错综复杂的历史人物和政治经济纷争,仅仅围绕最主要矛盾进行分析。这样,即使是对经济史不甚了解的观众,也可以很快的进入状态。

微纪录片之“微”,还体现在行业门槛的降低。以前的纪录片,往往由电影厂或电视台出品,做一个选题前要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同时,摄制队伍庞大,使用的拍摄器材动辄几十万上百万,还要经历漫长的摄制过程。这对于有志于纪录片创作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当高的门槛。微纪录片的出现,正在让这种情况得到改善。视频网站自制和草根原创已经越来越多,并呈现出随时随地,快速的特征。拍摄器材方面,随着各专业厂商纷纷推出价格几万元、可以拍摄RAW动态视频,甚至还具备升格能力的高清摄像机,设备已不足以成为创作面临的最大难题。

四、微纪录发展态势浅见

微纪录片易于操控、门槛相对低的特点,对影视行业新进人员而言,不失为一个好的锻炼、成长途径。随着一部部微纪录片的创作和,经过多年发展,一定能够大浪淘沙出真金,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影视从业人员,对整个行业的水准提升和人才储备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再者,小小的微纪录片中,蕴涵了广阔商机。在当前受众越来越缺少耐心的背景下,可以尝试通过微纪录片的方式,用更加小的体量,和更加精准多通路的输出,证明微纪录片的商业价值。如陆川导演的The north face 《去野》系列广告;由贾樟柯监制的尊尼获加系列纪录电影《语路》;上海大众新桑塔纳上市前夕推出的《复刻真情》等等。通过丰富的输出终端,比如电视、PC、平板、手机等等进行渗透,使传播的信息更容易被受众获取。通过这种种方式,企业展示的不再是硬性的广告片,而是有可看性、有内涵、易传播的文化产品。

微纪录同样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短小精悍的特性可以让微纪录片把事物最吸引人的部分进行集中展示,这一点类似于电影预告片。受众通过一部精彩的微纪录片,对人物和事件的了解往往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这就可以激发出受众更大的探索兴趣,继续从图书、报刊、媒体等多种渠道获取新的知识,完善对事物全貌的了解。从这一层面说,微纪录片就像是一个个“饵”,钓出一条条知识普及、文化传播的“大鱼”。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