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基质范例6篇

栽培基质

栽培基质范文1

选择“萨瑞格”作为基质栽培试验品种,以土

壤栽培为对照,研究基质在黄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水果黄瓜“萨瑞格”(以色列海泽拉优质种子公

司品种),产自荷兰。

1.2试验设计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

1.2.1基质配比

椰糠、牛粪、河沙按5:3:2的比例混合,并在

每立方米的基质中加入尿素1kg,调节碳氮比,然

后浇透水,堆放3个月以上。

1.2.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永发科研基

地进行。选择宽8m、长20m的标准钢质大棚,基

质栽培采用在地上砌槽放入基质的形式,槽深20cm、

宽50cm,槽内先铺薄膜与土壤隔离,后填入腐熟

的栽培基质,上面铺设滴管,然后盖上黑色地膜;

以土壤栽培为对照。1个标准大棚的面积设为1个小

区,重复3次。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分别在2个大

棚中进行,每个大棚4个槽,每槽种植2行,株行

距30cm×30cm,共定植520株。对照按常规的

土壤栽培进行,每667m2施牛粪1000kg、复合肥

50kg、过磷酸钙20kg,撒施后深耕整地做畦,畦

宽90cm、沟宽40cm、畦高15cm,铺设滴管,盖

地膜。

1.2.3育苗管理

将椰糠、牛粪、河沙按5:3:2的比例混合配制

成育苗基质,对照使用消毒土壤。2009年11月15

日播种,当瓜苗具有2片真叶时定植,瓜苗素质良

好,成苗率95%以上。

1.2.4肥水管理

定植后浇透水,以后视情况每5d浇1次水,开

花2周后每667m2施复合肥5kg,硫酸钾3000倍

液1次,并喷洒杀菌剂防病,加强肥水管理。基质

栽培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而黄瓜又是需水量较大

的蔬菜,故应严格控制水分。土壤水分含量对有机

肥的分解有明显的影响,基质不能过干或过湿。

1.3试验方法

在黄瓜的各个生长期目测植株生长势。从第1

雌花开放起,每天记录每个小区第1雌花开放数及

坐瓜、采瓜株数,确定第1雌花开放期、始收期、终

收期。采瓜开始后,每小区定点调查10株,记录当

日采瓜数及单瓜质量,直至采收结束,计算单株结

瓜数和单株产量。在采收前、中、后期,分别选取

不同栽培方式具有代表性的黄瓜20条进行相关性状

测评,取平均值。在终收期,每小区随机取样5株,

测定主蔓长、全株节数等生物学性状。每次采瓜时

按小区单独统计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育苗方式黄瓜幼苗主要生物学性状比较

基质育苗比土壤育苗晚出苗2d,但成苗率高

1.7%,叶片数多0.2张,株高高0.3cm,子叶至生

长点高度高0.2cm,叶片纵径和横径分别大0.2cm

和0.3cm。见表1。

2.2不同栽培方式黄瓜生育期比较

从生长发育速度上看,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无

明显差异。基质栽培比土壤栽培晚出苗2d,但第1

雌花开放期提早2d,始收期提早3d,终收期推迟

3d,整个生育期长3d。见表2。

2.3不同栽培方式黄瓜植株和果实主要性状比较

从生长势看,基质栽培的主蔓长258cm,比土

壤栽培长22cm;基质栽培的全株叶片数为45.5张,

比土壤栽培多6.5张;基质栽培的节间距比土壤栽

培长0.22cm;从茎粗上看,基质栽培比土壤栽培

小0.4cm;从单瓜质量上看,基质栽培比土壤栽培

小8.5g;从瓜长和瓜径上看,基质栽培为13.65cm

和3.10cm,土培为14.25cm和3.30cm,基质栽培

的瓜长和瓜径分别比土壤栽培小0.6cm和0.2cm;

结瓜性由品种特性决定,均为1节多瓜;基质栽培的

单株结瓜数比土壤栽培多3.5条;皮色均为深绿色,

口感无明显差异,均脆嫩爽口。见表3。

2.4不同栽培方式黄瓜产量比较

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相比,单瓜质量小8.5g,

单株产量却大0.01kg,小区早期(前20d)产量少

2.84%,每667m2产量少5.78%,但差异不明显。见

表4。

3小结与讨论

3.1基质育苗虽比土壤育苗晚2d出苗,但苗的长

势、定植时苗的大小均稍优于土壤育苗。

3.2从生长发育速度上看,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无

明显差异,终收期仅推迟3d,整个生育期长3d。

3.3从生长势上看,基质栽培比土壤栽培稍弱,单

瓜质量和瓜的大小均稍逊于土壤栽培。

3.4从产量上看,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的单瓜质

量、单株产量基本无差别,基质栽培比土壤栽培的

小区早期(前20d)产量少2.84%,总产量少5.78%,

但差异不明显。

3.5基质栽培有其不稳定的因素,但在栽培效果上

与土壤栽培相当。通过基质栽培,既在一定程度上

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又可以利用废弃物。土壤的

温度、水分、有机物料的组成等对有机肥营养元素

栽培基质范文2

关键词:非洲紫罗兰;栽培;基质

中图分类号: S64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16

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ntha Wendl)又名非洲堇,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东非的热带地区,植株小巧玲珑,花色斑斓,四季开花,是室内的优良观花兼观叶花卉。本文以非洲紫罗兰为材料,采取不同基质及组配,以期筛选出适合其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方,为非洲紫罗兰的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

以紫花非洲紫罗兰长势相同的植株为材料。研究材料于2014年3月取自长春大学温室,取300个塑料盆(12×12厘米),按配方装好基质,每盆移栽一株生长健壮且长势一致的非洲紫罗兰苗,移栽后缓苗一周备用。

1.2 基质配比

基制材料选用沙子、泥炭、炉渣、珍珠岩、炉渣要过滤去掉大渣粒,泥炭经过粉碎处理,基质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然后装盆备用,基质组合(见表1)。

1.3研究方法

在非洲紫罗兰植株生长旺盛期,每个处理选10株进行冠径、叶片数、最大叶的长宽等生长指标的调查,叶绿素用TY5-3N型植物养分速测仪测定。自开花初期开始,记录始花期,花枝总数、总花数、花枝的长度。以土壤栽培为对照,重复3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基质对非洲紫罗兰生长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各种栽培基质上非洲紫罗兰均生长正常。处理9中生长的非洲紫罗兰为最好,处理10则仅次于处理9。处理4最不利于非洲紫罗兰的生长。

2.2 不同栽培基质对非洲紫罗兰开花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各基质组合的始花期差异较大,处理9最早,其次为处理10,处理5 最晚。从非洲紫罗兰花枝数、开花总数量、花梗长等数据也可看出处理9为最佳基质配比。

3 结论

非洲紫罗兰栽培最适宜的基质组合为处理9(泥炭∶沙子∶珍珠岩=1∶3∶1),其次为处理10(泥炭∶沙子∶珍珠岩=1∶2∶3)。主要由于这两种基质组合中泥炭、沙子、珍珠岩三者之间组配比例较为合适,使基质整体的保水性,透气性较为适宜,毛管空隙与通气孔隙的比值较为适当,而且基质中有机养分易为植株吸收。这种配比的基质,由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也能够容纳足够多的水分,因此创造了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中既要求有水,又要保证通气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魏晶晶.番茄无土栽培不同基质配方研究初报[J].温州农业科技,200l,( 3 ):19~23.

[2]徐宏英,陈会仙,岳建英,等. 非洲紫罗兰有机型无士载培研究[J]. 北方园艺,2004, ( 4 ):6~7.

[3]尹俊梅,王存,黄素荣,等.不同栽培方式与基质配方对红掌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1,32 ( 4 ):608~612.

[4]王新颖,李智辉,周广柱,等.不同栽培基质对非洲菊组培幼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6(3):27~29.

栽培基质范文3

【关键词】栽培基质,中药渣,一品红生长,品质。

泥炭是盆栽基质的主要成分,而过度采集泥炭会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寻找泥炭的替代基质已成为近几年作物栽培研究热点之一。中药渣是中药煎煮后剩余的固体残渣,资源量极大。中药渣经粗粉碎后,采用高温好氧发酵方法处理后可加工出无害化程度高、无臭味、优质的基质和肥料原料。许多报道指出将处理好的药渣作为栽培基质或有机肥料用于蔬菜生产不仅可以节省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但药渣基质在花卉生产应用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一品红为试验材料,分析药渣基质在花卉生产应用中的可行性并初步探讨最适于一品红生产的药渣基质配方。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5年7月至2005年12月在江苏省南京市蔬菜科技园荷兰自控温室里进行,供试的一品红品种为‘柯蒂丝’,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2/3泥炭+1/3珍珠岩),处理1(2/3药渣基质+1,3珍珠岩)、处理2(2/5泥炭+2/5药渣基质+1/5珍珠岩+1/5粗沙)、处理3(2/3药渣基质+1/3珍珠岩+菌肥),以上均按体积比计算。每处理36盆,共计144盆。

药渣基质和菌肥都由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肥料研究室提供。基质以南京金陵制药厂生产的脉络宁注射液的废弃渣为原料(主要成分为石斛、玄参和金银花),经湿粉碎、调节水分和pH值、添加发酵菌剂、好氧发酵、翻堆腐熟和脱水等6个步骤配制而成(药渣主要基质成分见表1)。菌肥为BGB生物菌剂,由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7月16日选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种苗(种苗为扦插生根苗,每一颗种苗有5片叶左右,高10cm左右)定植于不同基质花盆内,管理过程中只浇水,不施肥。14天后发现对照处理(泥炭+1/3珍珠岩)的一品红生长明显受抑,植株叶色发黄,全部处理改为正常的肥水管理。肥水管理方式为每天浇一次EC值为1.0mS,cm的全素营养液,每3天浇一次清水。 结果与分析

不同基质对一品红早期(定植后两周)生长的影响

由于一品红的生长对肥料的要求很高,在初期不施肥的情况下,单纯泥炭与珍珠岩的配方很难保证其肥料供给,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以后即使按正常的肥水管理,生长仍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在栽培基质中加入药渣基质能促进一品红早期生长,其中以处理3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处理3的四个指标数据有显著的差异(表2)。使用药渣并添加珍珠岩和菌液作为栽培基质,可在不施肥的情况下,植株仍生长旺盛,叶色浓绿,在分枝性、开展度及叶片大小上,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特别是有机质加菌肥的配方,优势更加突出,其开展度和分枝数比对照(分别为17.7 cm和9.5 cm)增加近1倍。 不同基质对一品红观赏品质的影响

不同基质配方对一品红观赏品质的影响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与对照相比,在栽培基质中加入药渣基质能促进一品红成品花的株高和开展度(与对照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并且以处理3的效果最好。但最大苞片面积小于对照,转色期和开花期也晚于对照。因此,使用药渣基质栽培一品红时要注意时间安排,提早催化,延长催花时间,促进苞片的生长,提高盆花的观赏品质。

结论与讨论

药渣基质是一种新型基质,成本价较低,发展前景广阔。用药渣基质栽培温室花卉既可以大幅降低花卉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泥炭资源的消耗。本实验研究了四种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如下:

栽培基质范文4

关键词:大棚西瓜;秸秆处理;基质栽培;高产优质

商丘市睢阳区李口镇是河南省著名的无公害西瓜生产基地,常年西瓜栽培面积都在4 000 hm2以上。随着大棚栽培技术的逐渐成熟,商丘市的塑料大棚早熟西瓜栽培面积也越来越大,西瓜已经成为本市反季节畅销的高档果品之一。然而由于土地面积有限和保护地栽培的固定性,使轮作、倒茬难以实现[1],西瓜的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虫害以及因营养元素失调导致的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采用常规方法根本无法有效防治,而瓜农大量使用高毒农药,造成生产成本增加,西瓜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效益下滑,严重影响瓜农种植的积极性。本试验的目的是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大量廉价的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西瓜栽培基质,筛选出适宜西瓜栽培的基质配方,以有效解决西瓜连作障碍问题,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生产投资成本,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0年2~6月在李口镇五里杨村三刘庄刘同启的西瓜大棚内进行。供试西瓜品种为秀丽F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生产)。

1.2 试验设计

基质配方试验设置4个处理:S1为小麦秸秆,S2为玉米秸秆,S3为1/2为小麦秸秆+1/2玉米秸秆,

S4为大棚土壤(CK)。每个处理基质均加充分腐熟的鸡粪45 kg混匀。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1.3 试验过程

基质处理:试验前分别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适当破碎,用铡草机将秸秆截成长5 cm左右的小段。再把切断后的秸秆用水浇湿、渗透,使其含水量控制在50%~60%。然后按1∶2 000的比例将秸秆腐熟剂加入秸秆中,采用逐级混合法进行堆制。并在秸秆中加入10%的干鸡粪,按照宽2~3 m、高1.2~1.5 m的规格进行制堆。制堆完毕,用塑料布封堆,以防止水分蒸发、堆温扩散和养分损失,在秸秆堆四周挖一小沟,通向田间水沟内,以防腐熟过程中有液体流入河中污染水体。15~20 d翻堆1次,共翻3次,60 d后,看到秸秆已充分腐熟,颜色呈黑褐色时5点随机取样,测定每种基质的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pH值、EC值、碳氮比(C/N)、营养元素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等。

试验大棚宽8 m,棚中央南北向开一条宽0.4 m的走道,按宽行0.6 m、窄行0.5 m放线,在每个0.6 m的宽行上挖土槽,土槽宽60 cm,深20 cm,土槽中铺1.5 m宽的塑料膜,使基质与大棚土壤隔离,槽内装填基质,按株距40 cm 定植, 每667 m2定植

1 510株。栽培时采用吊蔓与地爬式双蔓整枝法。2月20日育苗,3月10日嫁接,3月25日定植,每个小区定植45株,定植后基质槽表面铺设塑料滴灌带1条。

伸蔓前后对植株生长情况进行2次考察。4月28日进入授粉期, 5月4日随机取样调查植株生长情况,每个小区调查5株,调查主蔓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主蔓叶片数等生长指标,5月27日采收后,调查果实性状、产量和品质。

1.4 测定方法

各处理基质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及持水孔隙等测定和计算方法参照连兆煌的测定方法,将以上混合基质风干与去离子水以1∶5(W/V)比例混合,经12 h后取滤液,分别用pH计和电导率仪测定pH值和EC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基质理化性质比较

表1检测结果显示,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经

60 d腐熟后其容重均偏小(理想的容重值为0.1~0.89 g/cm3),玉米秸秆的总孔隙度偏大(理想基质的总孔隙度在70%~90%),大小孔隙比偏小(理想值1∶1.5~1∶4),pH值偏高,阳离子交换量玉米秸秆的偏小。所有基质配方秸秆的碳氮比均降至20以下, 表明秸秆已达腐熟程度,可直接作为栽培基质利用。在将玉米秸秆与小麦秸秆按1∶1复配后,基质容重改善显著,达0.534 g/cm3,总孔隙度在通气孔隙与持水孔隙的综合影响下显著降低,大小孔隙比也有所下降,EC值为2.67 mS/cm,pH值也基本在西瓜生长的安全范围内,因此,复配后的基质理化性质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2.2 不同栽培基质营养元素含量比较

由表2可知,玉米秸秆与小麦秸秆的速效养分含量,以速效钾含量最高,速效磷次之,碱解氮最低;全营养元素含量以全氮、全钾和钙含量最高,其次为镁、铁、磷3种元素,锰、锌元素含量较低。按照等比例复配后,基质速效氮和镁含量增加,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等含量均居2种秸秆之间。

2.3 2种秸秆重金属含量比较

由表3可知,2种秸秆基质中砷、汞、铅及铜的含量均在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的土壤环境范围内,表明以玉米与小麦秸秆为西瓜栽培基质不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经过适当的处理和配比后,完全可以作为西瓜基质栽培的原料。

2.4 不同基质配方对西瓜生育期的影响

表4结果显示,在同等施肥管理条件下,S1、S2、S3基质处理的西瓜全生育期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短于对照S4的全生育期。S3处理的西瓜伸蔓期较S1、S2处理提前,但差异不显著,S3处理的全生育天数显著少于S4土壤栽培的。S1、S2、S3基质处理的西瓜全生育期分别为94、93、95 d,土壤栽培的全生育期为104 d,产品提早上市天数分别为10、9、11 d,说明基质栽培能显著加快西瓜的生长,促进西瓜早开花、早结果,缩短西瓜生长发育天数。

2.5 不同基质配方对西瓜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表5结果可示,瓜苗定植40 d后,各处理主蔓长度均比对照长,其中S3处理主蔓最长,比对照长

8.7 cm。从叶片长度看,S3处理的叶片最长,为

24.2 cm,比S1、S2、S4分别长3.0、4.2、8.4 cm。从叶片宽度看,S3处理的叶片最宽,为16.4 cm,比S1、S2、S4各处理分别宽3.7、3.4、6.2 cm。从平均叶片数看,也是S3叶片最多,比S1、S2、S4处理分别多2.1、1.6、4.0片。经方差分析,各处理主蔓长度、叶片长、叶片宽及平均叶数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其中S3处理的又显著高于S1、S2处理的,说明西瓜植株在S1、S2、S3 3种基质中生长都较快,但由于S3处理基质养分充足,植株生长明显快于S1和S2处理。

2.6 不同基质配方对西瓜产量和品质影响

表6结果显示,各处理间的西瓜单果质量总体上差异显著,其中S3处理的单果质量最大,比对照高43.3%,S1、S2处理的西瓜单果质量分别比对照高28.3%和27.7%。S1、S2、S3 处理的西瓜果实纵径和横径均高于对照,其中,S3处理的果实纵径和横径均最大,其果实纵径显著大于其他3个处理的,但4个处理的果实横径无显著性差异。4个处理的果实均为长椭圆形,说明基质处理对西瓜的果形影响不大。果皮厚度以对照最大,但与其他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S1、S2、S3 处理西瓜中心含糖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S3处理的最高,为11.6%,但S1、S2、S3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小区产量以对照最低,S3处理最高,其次为S2处理,再次为S1处理,S1、S2、S3处理的小区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但S1、S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S3处理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其余3个处理。

3 小结与讨论

利用秸秆作基质栽培大棚西瓜,基质材料来源广泛[2],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的有机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易操作,节水节肥,适用区域广泛。无土栽培基质与土壤隔绝,不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更适合土质差的盐碱地、沙地栽培,因栽培基质与土壤隔绝,能彻底解决连作障碍[3],保持大棚西瓜的高产、优质、高效,实用性强,易推广。

综合不同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西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2腐熟小麦秸秆+1/2腐熟玉米秸秆为大棚西瓜栽培的最佳基质配方。

参考文献

[1] 浦学友,左文中.大棚西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0(2):280-282.

栽培基质范文5

关键词 东方百合;本土化;基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2.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177-01

东方百合(Lilium oriental Hybrids)是国内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百合品系,因其花朵大、色彩丰富、气味芳香而为人们所青睐,成为花卉市场的主流产品。随着切花消费量的日益增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很高。地处东南的福建、浙江等地山区有种植东方百合的传统,然而种球来源渠道单一、种植技术不成熟,成花时间控制不到位,使得花农经济收益不稳定,切花的品质也难以保障。通过本土化栽培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切花,对提高农民收益、推动百合生产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1 生态习性

1.1 形态特征

东方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花朵有特殊香气,分茎生和基生两重根,株高为70~120 cm。地下鳞茎是养分贮藏和无性繁殖的主要器官,有休眠和低温春化特性。

1.2 生态特性

东方百合属于温带球根花卉;喜凉爽潮湿环境;喜阳但不耐强光;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性极为良好的砂质土壤,最忌硬黏土;适温下生长期为100 d左右;生长、开花温度为16~24 ℃,低于8 ℃或高于28 ℃生长几乎停止。

2 栽培技术

2.1 设施准备

一是大棚准备:普通温室大棚,具备加温条件。二是栽培基质准备:宜选择保水性和排水性良好、水气比1∶1.5、pH 值5.5~6.5的基质。泥炭土和本土杉木锯末都是较好的百合栽培基质。种植前基质采用高温蒸汽消毒12 h。

2.2 种球处理

2.2.1 种球消毒。定植前,一般用多菌灵+甲胺磷800倍液浸种30 min,对种球进行灭菌杀虫,或用40 ℃热水处理2 h进行杀螨。

2.2.2 冷温催芽、发根。将种球单层排开,置放在湿润、疏松的基质中,种球遮光进入冷库8~10 ℃催芽2周。当植株芽体长度长到10 cm左右,茎生根露出,长度在0.5~1.0 cm时即可。

2.3 定植

可利用基质草栽或箱栽进行种植。搭建基质草栽种植苗床,一般栽培床宽100~120 cm,床高40~50 cm,用砖或简易挡板砌槽;箱栽依种球规格不同种植8~12株/箱,箱规格为60 cm×40 cm×24 cm。种植时种球正向上摆种,芽尖向上,基质掩埋深度为种球高度的2倍(约10 cm),茎生根完全盖住。定植后整平基面,浇透水。

2.4 栽培管理

2.4.1 环境调控。①温度:东方百合植株生长适温白天为20~25 ℃,夜间为10~15 ℃,最高温度为28 ℃。一般夏季可采用双层遮阳网、水帘、风机、喷雾设施来降温;冬季,在气温下降到8 ℃应注意保温,3 ℃以下会受冻害,可使用双层膜过冬,如遇到特大寒流则应使用燃油加温机加温。②湿度:空气湿度一般控制在60%~80%,且保持相对稳定。注意避免相对湿度变化太大引起叶烧,在叶烧敏感期,注意通风去湿,尽量保持相对湿度在75%左右。东方百合生长前期,在进行遮荫的同时,要注意增加湿度,并适当增施氮肥。③光照:苗期忌强光照射,需遮荫,适宜光照度为5 000~12 000 lx。目标花期为元旦和春节的切花百合应适当人工补光,但目标花期为“十一”的,则在阳光强烈的中午(10:00―15:00)必须遮荫[1-6]。

2.4.2 肥料管理。①施肥原则:薄肥勤施,基肥为主,追肥配合。发根期不追肥,四叶期、营养生长期、开花期分别追1、2~3、2次。②基质追肥:以复合肥、尿素、钾肥、磷肥作基质追肥,每次施150~225 kg/hm2,共追3~4次,基质追肥可用液体肥或固体肥(施后立即浇水稀释)[1]。通常,百合定植后的 3~4 周并不需要施肥。为了补充K、Ca元素,常Ca(NO3)2与KNO3共同施用,以促使茎杆坚挺,种球膨大,提高切花质量和花期[1-6]。③叶面追肥:百合种植叶面肥一般用0.15%尿素+0.2%磷酸二氢钾喷施3~4次。植株缺铁时,可用磷酸亚铁或复合铁肥或鳌合铁肥叶面喷施,浓度0.2%~0.3%。

2.4.3 水分管理。基质表层要保持湿润,适时浇水,基质水分以50%左右为好,检测方法是用手握基质,有水迹渗出而又不下滴,轻轻一抖,握紧的基质又能散开则说明水分适宜[1]。生根期要补水,生根后控水,防止根茎腐烂。在高温季节,要增加植株浇水量和浇水次数,保持基质湿润;每天叶面喷雾1~2次以增加空气相对湿度,避免植株因高温而造成叶片、花苞的灼伤和畸形。冬季,应减少水分供给,尤其夜间应保持叶片和花苞干爽,增强其御寒能力[1];冬季浇水时间应在9:00―11:00;夏季应避开11:00―14:00。

2.5 花期调控

2.5.1 合理安排不同产地来源的种球进行种植。在我国,元月至五一期间为切花市场的旺季,依据2012年上海市场提供的百合切花节假日销售分布统计,1月至五一期间的切花销售占全年销售总量的71.6%。因此,能把花期调控在这一时期对保证切花价格,提高切花效益有重要影响。现在市场有“荷兰球”、“法国球”和“南美球”,“南美球”包括“智利球”和“新西兰球”。荷兰球的成花时间一般在7―12月,1月至五一期间的切花相较荷兰种球,属反季节生产。法国球较荷兰球进口推迟1个月左右,因此元旦花可选择法国球。南美球通常在10月向世界各地供应,如果想出产春节至五一的鲜花,最好选择南美球。

2.5.2 选择种球冷藏处理不同方式,分期播种。东方百合种球有有休眠和低温春化特性。经过2个月的2 ℃低温春化后,种球开始萌动,而后通过2 ℃冷藏或-2 ℃冷冻处理调节播种时间,这时必须再经过2个月才能正常出库,2 ℃冷藏的适栽期大约为4个月,-2 ℃冷冻则可再延长2~3个月,通过冷冻和冷藏结合处理,可让种球在7个月左右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分期播种,持续开花[1-6]。

2.5.3 利用海拔高度变化调控花期。海拔每上升100 m,南坡、北坡气温可分别下降0.4、0.8 ℃。海拔每上升100 m,东方百合自然花期可推迟5 d以上。因此,与平原栽培相比,东方百合在800 m海拔山区自然花期可推迟20~40 d[1]。利用高海拔、中海拔和平原同时排开布种,东方百合花期即可相应错开。

2.6 病虫害防治

2.6.1 茎腐病(又称枯萎病)。症状:植株腐烂,生长缓慢,叶片呈淡绿色,鳞茎出现褐色病斑,鳞茎和植株腐烂干枯。基部叶片未成年就变黄,变黄叶片逐渐变成褐色而脱落。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应用杀菌剂灌根及喷雾相结合,用多菌灵500倍液+代森锰锌500倍液+五氯硝基苯500倍液灌根2~3次,配合使用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施植株及表面[1]。

2.6.2 百合疫病。症状:受害部呈水浸状病斑,呈褐色,后期茎部上的病斑逐渐向上、下蔓延;叶部病斑发展成灰绿至暗绿色大斑,潮湿环境下病部上呈现白色绵状菌丝。最后导致植株倒伏,危害严重。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50%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40%乙磷铝2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续2~3次[1]。

2.6.3 青霉病。症状:百合鳞茎贮藏期间的病害。初始,在百合种球上产生褐色下陷的病斑,周围黑色,病部与健部分界明显。寒冷贮藏期腐烂缓慢,需几周时间才将鳞茎烂掉。在腐烂的鳞茎上,孢子成团状时,呈典型的青绿色。防治方法:不使用破损种球。种植前进行种球消毒用0.1%~0.2%高锰酸钾浸种20 min。

2.6.4 灰霉病(又称叶枯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叶片上通常为黄褐色至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块,天气极度潮湿时斑上生灰霉层:干燥时病斑变薄而脆,半透明状,浅灰色,严重受侵染的叶片引起叶枯。防治方法:初病时去除病叶,减少浸染来源。药剂防治用1%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50%苯来特1 000倍液、百菌清500倍液喷洒。

2.6.5 蚜虫。百合上常见虫害,可用氧化乐果1 200倍液,或蚜扫光2 000倍液交替使用,施药时喷洒均匀,尤其是叶片背面。

2.6.6 螨虫。百合种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虫害,螨虫的防治重在预防,前期基质与种球的消毒必不可少,栽培中可用5%氯氰菊酯+50%甲胺磷进行灌根,或用40 ℃热水处理种球2 h也能达到良好的杀灭效果。

2.7 切花采收

花蕾基部花苞显色后,即可采收。根据品种保留花茎的长度剪取百合茎秆,茎秆剪口应成45°斜面。剪口要光滑,避免压破茎部。剪下后,尽量在30 min内放到清水中,并放入2~3 ℃冷库中预冷[1-6]。

3 参考文献

[1] 王闯,张新照,龚新英.百合切花的栽培技术规程[J].农业装备技术,2012(2):43-44.

[2] 张文明.东方百合优质鲜切花栽培技术[J].甘肃林业,2012(4):35-37.

[3] 方少忠,郭文杰,郑大江.东南山区香水百合花期调控综合措施[J].中国园艺文摘,2012(7):114-115.

[4] 杜永刚,张海军.东方百合鲜切花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9(4):74-76.

栽培基质范文6

摘要:以配方基质和进口泥炭为试验材料,从植株各时期长势、产量等方面研究不同基质在温室辣椒无土栽培上的效果,同时对比分析不同基质持水持肥能力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配方基质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肥力,在栽培辣椒过程中不但可以明显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量,但其存在容重大、紧实度高、通透性差、持水持肥力过强的缺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关键词:配方基质;进口泥炭;辣椒;硼中毒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无土栽培在设施栽培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南京市无土栽培已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往的基质袋栽培主要采用进口泥炭作为栽培基质,进口泥炭虽然性质优良,但价格较高,导致温室辣椒无土栽培过程中成本较高。利用中药渣、菌渣等废弃物为原料开发廉价的配方基质,是降低温室辣椒无土栽培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笔者在以往所用育苗基质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一种配方基质,并以进口泥炭为对照,进行不同基质对温室辣椒无土栽培效果的试验研究,旨在找出配方基质与进口泥炭在温室辣椒无土栽培效果上的差异,以便使配方基质更好地应用于辣椒生产。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品种

供试的辣椒品种是富民长椒(日本)。

1.1.2 供试基质

进口泥炭:因不含任何肥料,ec<0.2 ms/cm。

配方基质:主要成分是中药渣,ec值1.5~2.0 ms/cm,氮磷钾总含量2%~4%,ph 6.5~7.0,总孔隙度60%~70%,有机质含量40%,养分丰富。

 

1.2 设备条件

采用现代化玻璃温室,其中包括内外遮阳网系统、水帘降温系统、管道加温系统、营养液滴灌系统、通风换气扇等。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1年8月15日至12月30日在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设施栽培温室内进行。

试验共设2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定植5株辣椒。自定植之日起,定时定量浇灌全配方营养液(配方因涉及知识产权,故不列出),除栽培基质不同外,其他所有管理措施皆相同。辣椒生育过程中,定期测定植株各项生理性状指标和产量,并记录植株各种差异性表现。在植株生长达到旺盛期时,分别在两个基质处理中选择1个小区,浇灌硼含量高达正常值15倍的全营养液,观察两个处理的植株对硼害的忍耐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对温室辣椒各生长时期长势的影响

辣椒自定植之日起10 d内主要是植株恢复生长的时间,在基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植株恢复速度相对快一些,而且主要表现在株高上。从表1可以看出,配方基质栽培的辣椒比进口泥炭栽培的辣椒株高略高。

 

从辣椒恢复生长开始一直到门椒采收,这段时间主要是辣椒植株营养生长逐步进入旺盛期的过程,在此期间,植株所吸收的养分主要用于辣椒的营养生长,肥力越足则植株长势越旺。从表1可以看出,配方基质栽培的辣椒长势明显强于进口泥炭栽培的辣椒,主要表现在前者株高比后者高,茎粗比后者粗,并且最大节间距还略低于后者,综合3项指标说明配方基质栽培的辣椒长势强于进口泥炭栽培的辣椒,并且植株长势不是由徒长造成的,而是基质肥力的作用。

 

辣椒进入丰产期以后,植株由原来的以营养生长为主转变为以生殖生长为主,植株大部分养分用于果实发育。从表1可以看出,辣椒进入丰产期以后,两个处理的株高、茎粗和最大节间距的大小基本相当。

 

2.2 不同基质对温室辣椒产量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配方基质栽培的辣椒前期产量和中期产量高于进口泥炭栽培的辣椒,后期产量二者相当,在总产量方面配方基质栽培的辣椒高于进口泥炭栽培的辣椒。

2.3 不同基质持水能力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自然蓬松状态下,配方基质的容重为0.354 g/cm3,相对含水量43%,进口泥炭的容重为0.092 g/cm3,相对含水量5%;饱和持水状态下,配方基质的相对含水量(按湿基计算)为68.4%,吸水率80.7%,进口泥炭的相对含水量(按湿基计算)为83.2%,吸水率465.2%。

 

将两种基质各取1 dm3,分别加足量的水充分浸泡(加水量远大于基质达到饱和持水量时的需水量),之后用滤网滤掉多余水分,使基质达到没有水分滴下的饱和持水状态,计算自过滤开始至不再有水滴下为止所用的时间,进口泥炭用时30 min,配方基质用时8 h。将持水饱和状态的两种基质用相同的方法晾晒1 d后,配方基质的水分散失率为40.1%,进口泥炭的水分散失率为61.5%。

 

经过比对可以看出,配方基质容重大,紧实,持水能力强,通透性差,水分散失比较慢,很容易积水,对辣椒根系的呼吸与伸展有一定负面影响;而进口泥炭较为蓬松,通透性好,相对持水能力较小,浇水容易,水分散失的也较快,有利于辣椒根系的呼吸与伸展。

 

2.4 不同基质持肥能力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通过对比硼元素肥害在植株上的表现症状,可以间接地反映出两种基质持肥能力的强弱以及肥料在基质中的积累程度。从图2可以看出,配方基质栽培的辣椒硼中毒的症状明显大于进口泥炭栽培的辣椒,说明配方基质的持肥力强于进口泥炭,在浇灌营养液之后,多余的肥料更容易在配方基质中积累。因此,配方基质存在更容易造成辣椒营养失调乃至肥害的可能。

 

3 小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目前所生产的配方基质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肥力,在辣椒定植后可以提供更充分的养分供应,在浇灌相同营养液的情况下,辣椒生长势更强,前期产量更高,总产量也较高;而在进口泥炭中定植的辣椒,由于其基质中没有肥力,营养的惟一来源是营养液,因此在一段时间内,辣椒植株的长势及前期产量相对弱于配方基质栽培的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