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席慕蓉范例6篇

乡愁席慕蓉范文1

【关键词】席慕蓉诗歌 绘画美 色彩 画面 意向和意境

现代诗人闻一多曾说:“诗歌要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要有建筑的美。其中绘画的美所指的就是诗人要像画家那样,注意色彩的搭配、景物的层次,注重词藻的运用,通过对词藻的雕琢,达到外在画意与内在诗情的一致和谐。”作为画家的诗人席慕蓉将绘画的方法和技巧用于诗歌的创作上,从而她的诗歌就有了绘画美的特性。

色彩

俄国著名作家列宾说:“色彩即思想。”绘画是这样,诗歌创作也如此。诗人利用色彩来呈现内心的丰富情感,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诗人对色彩的不同选择,我们是可以看到他们不同的感情旨趣的。席慕蓉作为诗人兼画家,毋庸置疑,自然是会把色彩作为一个创作的重要手段的。

1.色彩的冷热感

色彩本身未被注入情感内容,但能引起人的心理活动。人们的联想、习惯、审美意识等诸多因素给色彩披上了情感的面纱。色彩有寒暖、远近、轻重、虚实之分。席慕蓉的作品,很好地把握了色彩的冷热感,增强了诗歌审美情感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如她的《命运》“我窒息于湛蓝的乡愁里/雏菊有一种梦中的白/而塞外/正芳草离离……我原该在山坡上牧羊/我爱的男儿骑着马来时/会看见我的红裙飘扬”中诗人用“湛蓝”来描绘乡愁。色彩心理学中的蓝色是冷色调,代表忧郁,诗人就是用这种可视的蓝色来表现游子飘零在外的经历,让人不自觉的有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辛酸与苦痛。红色是暖色调,代表热情和积极。后半阕诗人在憧憬,若无后来的变故,她应“穿着红裙在山坡上等着我爱的男儿骑着马来”,一个“红”字,就将蒙古人的热情与豪放表现得淋漓尽致。可生活没有如果,不容假设,这一切都是作者美好的想想而已,这就是命运。

2.色彩的对比

人对色彩的感觉通过对比会更强烈。诗人通过把色环上遥遥相对的颜色并置、明显对比,表现出来富有审美品格的张力。如《残缺的部分》中“曾经那样丰润的青蓝与翠绿/都已转变成枯黄与赭红”,曾经的青蓝与现在的枯黄以及曾经的翠绿与现在的赭红形成了对比,这种视觉上冷暖、明暗的强烈对比,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可视化,说明了“我”虽然重感情,却不沉溺,而以洒脱的态度对待分离,以一种哲思来对待生命中残缺的部分。

3.具有“色彩感”的词

在席慕蓉的诗中,不只有对色彩的直接选用,同时还出现了大量富有“色彩感”的词。如《泪・月华》“是你眼中的泪/映影着云间的月华……地萝爬上远山的荒冢……只记得哭的时候是朝着斜阳/随便吧/选一座青草最多的/放下一束风信子……让野蔷薇在我们身上开花/让红胸鸟在我们发间做巢/让落叶在我们衣褶里安息……”其中,“月华”“地萝”“斜阳”“青草”“风信子”“野蔷薇”“红胸鸟”等都是富有“颜色感”的词。这些词很容易刺激读者的视觉器官,“绘制”的画面更形象可视,从而使诗充满了更深长的意味。

综上,在诗歌创作中,席慕蓉大量并创新性地运用了色彩。诗人将丰富可感的色彩融入诗中,既突出了“画意”,又表达了“诗情”,从而增加了诗歌的美感。

画面感

苏联电影艺术理论家爱森斯坦曾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以感情引向思想。”①画面的视觉形象不仅能对观众产生视觉冲击力,同时也渗透了感情,诗人采用“画面感”这一手段表现感情,直观明了,易于体悟。

1.构图

席慕蓉擅长于在诗中取景构图,能很好地把握构图的变化节奏。无论是山巅、草原、大漠,还是极普通的风土人情,甚至是一朵花,一棵树,都能剪裁入诗,构成画境。

(1)点线构织画面

席慕蓉常常在诗中用绘画中的线条来构成画面,从而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如《高速公路的下午》“路是河流/速度是喧哗/我的车是一支孤独的箭/射向猎猎的风沙”其中,“路”是线条,“我的车”也是线条,想象一下,“路”或直或曲,“我的车”在路上疾驰,也是倏尔直线,倏尔曲线,那或直或曲行进的猎猎风沙则是来自我那思念着的故乡,虽是一首乡愁诗,但却体现了北方人的豪放与深沉。

席慕蓉诗中所描述的这些或直或曲或静或动的线条,在把高速公路下午的画面呈现给读者的同时,使诗歌的形象生动鲜明而且别具韵味。

(2)富有透视感和空间感

传统的西洋画采用焦点透视法,符合人的视觉真实,掌握了表现空间的规律。席慕蓉诗作沿用的这种焦点透视法,使诗歌画面真实客观、富层次感。如《流浪者之歌》“我是一滴悔恨的溶雪/投入山涧再投入溪河/流过平原再流过大湖……在流浪的尽头化作千寻瀑布”,作为“一滴溶雪”,“ 投入山涧再投入溪河”,“流过平原再流过大湖”,最终到达“瀑布”,正是遵循视觉接触的次序来表现事物,因而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就是一幅幅真实而又富有层次感的画面。

席慕蓉常常以极简的笔墨、白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性格和精神世界。她把绘画艺术的构图美、线条美融入诗歌之中,把读者的视线集中于主体,让读者浮想联翩,诗歌也就具有了很强的层次感和画面感。

2.动态美

莱辛二百多年前说的:“动作是诗所特有的题材。”②席慕蓉是用画理来创作诗歌的,她明白诗歌所表现的画面要像绘画一样,要形象生动,和谐匀称,同时,赋予意象情景以生命表现出其活动情态,使诗歌具有一种动态美。诗作中,诗人正是将视线落在运动中的而不是静止的对象上,使之定格于进行态中,造成画面潜在的动态。如《长城谣》“敕勒川 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简单的“今宵月色应如水”“流进我不眠的梦中”,顿时使席慕蓉所营造的整个画面随之流动起来。如水的月光,诉说着对生命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文字是静态的,而画面却是动态的。席慕蓉正是这样,在自己的诗歌里营造了一定的画面,用文字牵引读者的双眼,拨动读者的心弦。

3.意象和意境

席慕蓉的诗,无论是意象的选择,还是意境的营造,都流露出清丽的美感。

(1)意象的选择

意象的创造,不是冷漠地复制生活,而是将人的思想感情与万事万物做的一种交融。这就要求诗人所选择的意象必须鲜明具体,能唤起人们视觉和听觉的共鸣。同时,又要在鲜明具体的表象中灌注诗人对生活的哲理发现,体现诗人的主观情感。席慕蓉对意象的选择正是这样,单纯新鲜而又意蕴深长。如《乡愁》中“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是席慕蓉永远的精神寄托,哪怕是回到故乡,这种愁绪也挥之不去。故乡就是一只清远的笛,笛子的歌声也就是故乡的歌声,这个独特的意象道出了席慕蓉对故乡的深情。乡愁,永远也说不尽,道不完。

(2)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指诗歌作品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有意境的诗歌能够带给读者诗情与画景相融合的审美感受。席慕蓉的诗歌大都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用内心独白式的直抒胸臆为主,但这并不影响席慕蓉在相当多的诗歌创作上仍然表现出对意境美的追求。在意境的营造上,席慕蓉注意渲染一种美的氛围。如《异域》中“从回家的梦里醒来/布鲁塞尔的灯火辉煌/我孤独地投身在人群中/人群投我以孤独/细雨霏霏 不是我的泪/窗外萧萧落木”,诗人选择用以景衬情的方式来营造意境。诗中“布鲁塞尔的灯火辉煌”“ 细雨霏霏”“ 萧萧落木”的景物描写就是为了衬托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思乡之情。虽说诗中带有思乡的淡淡哀伤,但一个人走在灯火辉煌的布鲁塞尔,也是一种唯美的意象。

席慕蓉诗歌独特的以画入诗、诗画一体的艺术特色,体现了她诗歌的内在艺术魅力和美学品质,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纯净温暖的心灵世界。相信这也是30多年来,她的诗歌仍为读者津津乐道的原因吧。

注释:

①爱森斯坦:《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第9页。

②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84页。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载曹顺庆编《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2]席慕蓉:《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抒情诗120首》,花城出版社,1990。

[3]罗红玲:《席慕蓉诗歌特色初探》,《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年。

[4]周洁:《论席慕蓉绘画对其诗文的影响》,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10。

[5]方忠:《台湾通俗文学论稿》,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乡愁席慕蓉范文2

阔别故乡多年,我才吟出这一句诗的滋味。或许,“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关于故乡的记忆经历时光的打磨,反而愈发清晰了。

梦中常常回到故乡。那是一个安谧的小山村,夏日的午后,似睡非睡间,总有几声欢快的蛙鸣,老牛“哞哞”的呼喊。有时又回到村前的小溪旁,和傻丫等小伙伴玩笑嬉戏,水花常常溅在挽起的裤管上……宿舍的人说我常常在梦中笑出声。

时间就像是一条宽广的河流,缓缓地从大堤上流过,洗去了尘埃,濯新了记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地浮在我眼前,六年来从未消失过。我常常怀念那些淳朴的乡亲,他们是不是也同样惦念着漂泊在外的伢子呢?

初到城市,我紧紧握住小叔的衣襟不敢放开。那些红烛、灯光、悠扬的萨克斯、快节奏的列车……一切向我涌来,让我不知所措。想象中的城市应该是多一些安宁和淳朴的,一如我的故乡,那个多年来魂牵梦萦的地方。

时间有时候很慢,特别是久久收不到家信的时候。我在日历牌上用鲜艳的红笔圈出每一个收信的日子。对我来说那一天是新年,是最值得铭记的日子。圆圆圈圈,红色有时密有时疏地散落在每一本日历上,记载着好多关于故乡的记忆。日历不只明示给我时间,更给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也许,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所说的“根”的感觉吧。

问及故乡,回信中常说哪里变了,哪里没变。于是关于故乡的记忆也一点点修整,一点点完美。时间固然更改了故乡昔日的容颜,却风化不了她在我心中的记忆。某日在键盘前敲击文字,洋洋洒洒一片全是记忆中的故乡。隔几日汇款单来了,除了稿酬,还有一句: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席慕蓉

拿到单据的那一刻,泪水盈满面颊。我不知道是谁特意写给我的这句话,也许他/她也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吧。记忆中的故乡,时间愈久便愈有分量。时间又怎么会风化她在我心中的记忆呢?

我的故乡,我心中的无花蔷薇,千载盛开……

满分揭秘:

乡愁席慕蓉范文3

也不要相信我的爱情

在涂满了油彩的面容之下

我有的是颗戏子的心

所以请千万不要

不要把我的悲哀当真

也别随着我的表演心碎

亲爱的朋友今生今世

我只是个戏子

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

流着自己的泪

——————————-文:冬雪

喜欢这首诗,因为诗里的某个字符,某个字眼!短短几句话,却蕴涵了不少的人生哲理与红尘感叹。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手中青烟,眼神迷离,戏子的心淹没在油彩的面容之下。没有谁能真正懂得其内心的酸甜苦辣,只能独自己静静的品尝和饱受着世间的百态沧桑。人生如戏,人如戏子,风衣霞披下,隐藏的是一种不为人知的忧伤!

一个人,在路上。喜悦,奔波,自由,寂寞,写字,唱戏,做野生、独活的女子,做艳不求名的陌上花。很久,没有看过一部小说了。不是没有时间,只是觉得把时间花在看繁琐的小说上,实是一种浪费生命的做法。从来,自己就不是任何题材小说的忠实读者,更别说迷恋了。

可不知怎么的,今儿个却心血来潮。无意间看到一部小说作品,或许是因为其书名所吸引,或许是因为作者的名字所吸引,又或许是因为那一小段细致又干净的文字所吸引。。。虽然,这是一部所谓的言情小说,可是里面的内容却不同其它的言情小说。没有琼瑶阿姨小说中的缠绵、痴迷、疯狂,还有那无法形容的歇斯底里。在这《戏子》中我所看到是一个又一个尘世间的真与情,爱与恨,信任与背叛,承诺与谎言……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在生活中都时常碰到或听到,甚至是亲身经历的翻版。

我在想或许作者也是一位悲天悯性之人吧,都说她的文字有点氤氲着张爱玲的气息。在这个喧嚣扰攘的时代,雪小禅是国内将传统与现代、梦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关系把握得最好的青春散文、小说作家之一。惟其如此,她作品中迂曲回环、如诗如画的情节,青春勃发、至纯至善的人物,省净凝练、清新可喜的文笔,以及弥漫其间的淡淡青春哀愁和喜悦,才显得更弥足珍贵,引人入胜。我喜欢这种淡淡的味道;习惯让自己沉浸在悲悯的氛围里;尤其是独享着那一份无人打破的宁静。

今夜,因为这《戏子》的出现而让我想起了席慕蓉老师。不由得在网上把其的作品给全部搜索了出来,然后细细的,慢慢的再过滤了几遍。读着那一首又一首动人心弦的诗句,总能激荡到那内心最深处的某个地方。席慕容老师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还有那浅浅的忧伤,淡淡的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後/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伶人,演的是戏,唱的是戏,戏里戏外,自己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只要上了场,这一生就拉开了大幕。独角戏总是孤单的,有个人配戏总是好的,结局好坏,还重要吗?演到最后,总会是独角戏,大幕落去,满地碎壳。掌声过后,收拾起自己旧山河,而我贪恋的少年颜色,已经在我的手里,老成一片旧青苔,无限地苍绿,绿得要滴出一滴眼泪来。

乡愁席慕蓉范文4

一、指导学生欣赏,体会散文的情感美

散文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字里行间无不散发着作者的情感。在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作者描写了父亲送儿子远行的情形,刻画了父亲送子的场面,描述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动人事迹,以及“我”的几次流泪的场景。对于这样的文字,如果我们只是冷眼旁观、漠然处之,就很难激起我们的情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切体会父亲在生活茫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牵挂和不忍,与那种满怀希望但前景暗淡的复杂的心理感受。具有了审美意境后通读课文,学生自己感受语言材料,随着情感的投入,就会被文中的情所感染。在朗读中,我们可以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配合阅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紫藤萝瀑布》中“忆花”时,作者回忆起以前和现在的不愉快的事,让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朗读时用低沉且略带悲伤的语调朗读。学生反复地阅读,细细地品味,从而体会课文的主旨。

二、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进行研读细读

在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研读、细读,并对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再引导学生结合整篇的表现形式及作者所要体现的主体思想感悟、感知课文里人物的精神面貌,进一步体会作者是如何既生动又形象地描写文中的那些景物、场面的。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接着引导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活动:(1)为了突出百草园的丰富多彩与情趣盎然的特征,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些富于表现事物特征的形容词来进行描写?(2)百草园中那些有趣的景物,作者是如何把它们逐步展现出来的?(3)作者极力地渲染百草园极其有趣、好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引导,既让学生深切领悟到百草园的有趣性,又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三味书屋的那种枯燥、无味的氛围,最终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主旨,那就是封建教育制度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束缚与摧残。

三、培养语言意识,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优美,浸润着作者的深厚情感。阅读散文要披文入情,学会对语言文字的品位,抓住作品中那些最有思想价值的语言加以品味。例如散文《春》的“春花图”中几个关键性的词语:“让、闹、散、眨”等,写出了百花争春的繁盛,后部分中的“娃娃新”、“姑娘美”、“健壮青年”,不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而且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特征,突出了主题。提高阅读教学实效要了解初中学生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同时,初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问题。所以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无论是要课堂有效还是高效,都要立足于学生知识、能力、能力等的原有水平,找准教学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让他们有阅读兴趣、有参与体验、有情感共鸣、有诵读感悟、有思维碰撞,在潜移默化中开启心智,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熟悉意象类型,体悟作者的主观感受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所选择的具体事物。意象的文学效果主要是使它不能像普通的交际语言那样直白,而是要特意设置一些理解上的阻碍,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让读者能理解,经过一番咀嚼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但又不是简单、容易就能领悟的。在语义上也会增加难度甚至造成多义。例如:在《黄纱巾》,让学生认识了一位既爱美,更懂得体谅和拒绝的人性高贵的小女孩。一条廉价的纱巾,小女孩是那样向往,虽然一直对黄纱巾念念不忘,但考虑到家境并不富裕,她选择把心爱的黄纱巾藏在心里。这时,应读出小女孩懂得体谅父母的孝心。而当别人把梦寐以求的黄纱巾送给她时,她却婉言拒绝了,因为她懂得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却演绎出一个大道理。精神境界的高深远远胜于物质的拥有。初中生的解读可能只停留在小姑娘的懂事、不贪求的层面,而“黄纱巾”这一意象背后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解读。

五、以师情激生情,引导学生感悟散文美

乡愁席慕蓉范文5

一、前后比较,探究主题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是对中国文化一种很好的诠释,而在学生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语文则是语言的载体。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无论是阅读还是文言文,把握文章的主题才会使学生们更好的了解文章的整体中心思想,然而,这就是在这里,学生们的问题比较多,因此,为了学生们更好的自主解疑,在我的教学中我才采用了前后比较的方法。

在教学《故乡》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我就引导学生们从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动作等方面进行前后的比较。在阅读文章时,我们会发现在文章中少年时候的闰土其外面描述为:脸为圆形紫色,常常带着小毡帽,和明晃晃的银项圈,在语言上的描述为:他总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语言都比较多。但是到了中年的时候,闰土由先前的紫色圆脸变成了灰黄的颜色,而且脸上增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不再那么炯炯有神,带着破旧的毡帽,身上的棉衣也十分的淡薄,手也变了许多,十分的粗糙和笨重,手上还有被冻伤的裂痕,看起来就和树皮一样。在语言上:见到“我”时态度恭敬叫:老爷……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迥然不同。还有其中的人物,杨二嫂,她的外貌、语言、动作行为前后也都不同。经过初步的了解学生们都提出了,为什么两者的前后变化这么大?经过一番激烈的谈论后,学生们得出结论为:闰土的改变其实是当时农民的真是写照,这样的表达也凸显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回想一下少年的闰土是一个小英雄,而中年的闰土成为了失去灵魂的“木偶”,反应了黑暗社会对人性的扭曲。杨二嫂以前被人们称为豆腐西施而现在变得爱捞小便宜自私和粗鄙,其原因为封建思想的毒害太深了。在讨论中,学生们对文章想要表达的主题认识的也更加的深刻。

前后比较,从文章描述的人物、表达方式、情节安排等方面入手,把握其中变化的特点,从中整理思路,再加上平时的积累,就可以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参照比较,发现规律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知识都是相通的,但是,如果不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指导,在我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就会只停留在仅仅知道有些知识是相通的,进一步的,到底图和应用知识间的这种相通性来进行更有利自己的学习,学生们并没有自己系统的方法。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进行知识间的参照比较,更有效的发现学习的规律。

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我也和同学们分享了席慕蓉的《乡愁》,在两者的参照学习中,学生们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写作背景相同,想要抒发的思想感情相同,两者的写作手法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而且两者在写作的过程中都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在两者中,还存在不同之处,在余光中的乡愁中,我们不仅会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在感情的抒发中,其为抒情诗,感情表达的十分朴实。而在席慕蓉的乡愁中,我们发现他是一首散文诗,其在表达感情方面也十分的含蓄。就这样,在参照比较中,同学们发现了规律,学习起来就十分容易。

引导学生们对相通的知识进行参照比较,学生们就会从中发现知识间的规律,更加有利于学生们对知识的应用。

三、异同比较,触类旁通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人们都认为只有两种事物之间存在相似性,才可以进行比较,例如,我们知道小明和小红的成绩都很好,但是,哪一个更好呢?我们只有对这两个人进行比较才可以得出答案。但是,如果小明成绩好,而小红成绩不好,这两者就不存在可比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比较,而得出小红学习好的原因。这就是异同比较法。

在教学《范进中举》时,我让学生们先重温了一下《孔乙己》这篇文章,在学生们复习完《孔乙己》后,我又带领学生们总体上了解了一下《范进中举》这篇文章,然后我让学生们对两个文章进行异同的比较,有了前边的学习,学生们很快的发现,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的写作背景都是科举制度,都描述了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的经历和命运,都反应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都为讽刺的写作手法。但是两者的人物形象有所不同,孔乙己是封建末朝一个科举制度下的殉葬品,而范进则是一个屡试不第、半生潦倒、痴迷功名的封建读书人。在主题表达上:《孔乙己》不仅表达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加揭示了社会之间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和无情。而在《范进中举》中,则十分强调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在两篇文章的异同对比中,学生们不仅对旧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又对新的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触类旁通,很好的了解了文章。

有一个成语说的好:“取长补短”。异同比较则就是一种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一种好办法。异同比较,会让我们触类旁通,激发我们的思维,更有利于我们解疑。

乡愁席慕蓉范文6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想家,是一种很奇特的情愫,像是嗜烟者的烟瘾。曾经见过,伏案的同事烟瘾发作,频频拿起桌上的空烟盒,明明已察看过,依然再次扒开盖子,瞪大眼睛使劲瞅,仿佛一用力,便能生出一支烟来。此刻,我的心情就是这样。我多么希望,能从投影在墙壁的梧桐树朦胧的剪影上,寻见老家门前刻着我名字的老树的模样。不知,那曾经被我涂鸦过的斑驳的红砖矮墙上,火红的石榴花是否还绽放着?

从十几岁在外求学,到后来长居外地,我已有二十多年没在老家正经待过了。弹指一挥间,昔日的毛头小子如今已两鬓微霜。每次回家,都是匆匆一两日,为了尽可能多陪陪母亲,我很少外出。村里那些在大街上疯跑的孩子们,见到我,怕是真的“相见不相识”了。

对于我,故乡已抽象成母亲那日渐苍老的容颜和翘首以盼的目光。

前几日,母亲打来电话,说家里的老母鸡最近下蛋可欢了,鸡蛋都攒了一箱子了;又说,我最爱吃的qQ菜也已长高了,正是鲜嫩的时候;还说,那天她在集市上看到建建(我的发小)带着孩子从北京回来啦……母亲絮絮叨叨,家长里短说了一大堆。末了,母亲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笑着问,是不是想我了?母亲说,才不想你呢!我想我孙女了。

母亲嘴上不承认,可是她的心思儿子岂能不懂?是啊,母亲对儿女的牵挂,永远要比儿女对母亲的思念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