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二生物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二生物教案

高二生物教案范文1

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的

1.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C:理解)。

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C:理解)。

3.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这几种细胞器的主要功能(C:理解)。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

(2)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的主要功能。

2.教学难点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四、教学建议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验统筹考虑。例如,细胞质的概念、组成部分(基质、细胞器)的关系、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可以在有关的学生实验中学习。

关于细胞质的教学,重点是讲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成分、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可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各种结构功能之间的联系,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

在讲述线粒体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示意图,让学生注意观察线粒体的结构特点和它浸浴在细胞质基质中的状况。在分析线粒体外膜时,一方面要指出外膜使线粒体相对独立于细胞质基质;另一方面又要指出,通过外膜使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内部进行着物质交换。在分析线粒体内膜时,要注意使学生理解内膜的折叠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这有利于有氧呼吸酶系的附着,有利于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大量地进行。

讲述叶绿体时,要在对叶绿体成分和结构特点的分析中,渗透出它与高效利用光能(如基粒中垛叠的囊状结构),完成光合作用一系列反应(如含光合作用的色素、酶)是相适应的。在教学中,可适当对比线粒体和叶绿体。

关于内质网的教学,要尽可能利用立体结构示意图,使学生正确理解内质网的结构特点和在细胞质中的状况。关于内质网的作用,一方面扩大了细胞内的膜表面积,形成了物质运输通道;另一方面与脂质、糖类和蛋白质的合成有密切关系。

在讲述核糖体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知道有的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膜的外侧,有的游离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因此,核糖体和内质网是相对独立的两种细胞器。要指出核糖体无膜结构,它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回顾氨基酸缩合成肽的知识)。如果学生条件较好,教学中可适当渗透出附着的和游离的这两类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的去向有所不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腔中,继续进行加工并被运输。

关于高尔基体的教学,要结合细胞结构图,说明它与内质网、细胞膜的相互联系,理解高尔基体对细胞分泌物的形成、加工和转运的作用。在植物细胞中,它合成的纤维素对细胞壁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对于中心体和液泡的教学,不必扩展,有些作用可结合后面有关知识进行讲述。

本小节教学的总结,可以用动物或植物细胞的整体示意图,分析各种细胞器之间的结构联系和功能联系。

五、参考答案

复习题一、1.线粒体,内质网,染色质,高尔基体,中心粒。2.〔4〕高尔基体。3.〔2〕内质网。4.〔5〕中心体。5.〔1〕线粒体。

二、1.(C);2.(B);3.(C);4.(B);5.(A);6.(B)。

三、在叶绿体的3、4部分。

实验讨论题1.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不是静止不动的。呈椭球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够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叶绿体呈椭球形,它能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又如,叶肉细胞中的栅栏组织,其中的叶绿体分布比海绵组织的多,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

3.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还有很多种酶。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植物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和细胞器的移动,从而为细胞内的新陈代谢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有关条件。

六、参考资料

细胞质的概念广义地说,就真核生物而言,在细胞膜以内,除了细胞核以外的其他部分,都属于细胞质。但是狭义地说,细胞质是指细胞质的可溶相,即指除了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和内含物以外的基质部分。这部分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出有任何定形的结构,是均匀透明的,所以称为透明质,也称为细胞液、细胞基质或细胞质基质。可是,细胞有许多复杂的运动现象,又启发细胞学研究者考虑到细胞质的结构可能不会这样简单。电子显微镜的使用,使我们对于细胞的超微结构有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细胞质基质是一种呈连续相的物质。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细胞质,包含着相同的组成成分:核糖体、RNA分子、球蛋白、酶等。细胞质内蛋白质和酶的含量占细胞的蛋白质总量的20%~25%。在细胞质中最重要的可溶性酶,是与糖酵解及与蛋白质合成中氨基酸有关的一些酶。此外,许多需要ATP参与反应的酶及可溶性转移酶,也存在于细胞质中。

紧贴在细胞膜下面的细胞质,被认为是一种高度异质的胶体系统。细胞学家早就发现细胞质有弹性和黏滞性,也看到布朗运动和细胞质川流运动。这就证明细胞质的结构不是始终如一,而是随着温度、日光、压力等环境条件而改变的。近些年来,利用电镜技术,尤其是高压电镜技术和生化、免疫技术,发现细胞质的确不是均一的,其中含有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超微结构。目前,细胞生物学家已经阐明:细胞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的、高度有序的网络结构。这些细胞质网络结构,可用“细胞质基质”这个专有名词表达。也就是说,细胞质基质这个名词,除包括组成细胞骨架的三种主要纤丝──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以及一个由纤丝桥所组成的相互交联的丝状结构──微梁系统(或微梁网格)外,还包括和它们有联系的蛋白质和水分。

细胞质的功能细胞质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但是,由于它本身太脆弱,以致生理学家至今不能用很好的方法来验证它的真正的生理功能。不过,毫无疑问,细胞质对细胞生命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生物学的角度和细胞质中的各种物质来看,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管制外来物质进入细胞内或排出细胞外的作用,以及调节细胞质的“水化”作用。

2.对于如鞭毛和纤毛等后成质的形成,以及对于细胞内含物的储藏具有重大作用。例如,蛋白质、脂肪粒、肝糖元、植物碱等多数集存在细胞质内。

3.为维持细胞器实体的完整性,提供所需要的离子环境。

4.供给细胞器行使功能所必须的一切底物。,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5.影响细胞的分化。例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质对于分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已经为实验胚胎学的大量事实所证实。

6.进行某些生化活动,如上面提到的糖酵解、核酸、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的某个阶段,需要依靠细胞质中处于相对游离状态的酶来完成。

细胞质流动在活细胞中,细胞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流动着,包括细胞质环流、穿梭流动和布朗运动等,这些也同微丝和微梁系统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

1.细胞质环流。是细胞质流动的一种形式。在液泡发达的植物(如黑藻、轮藻、伊乐藻)细胞中,细胞质成薄层沿着细胞膜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循环流动。这种不断地循环流动称为细胞质环流。环流的速度,伊乐藻是10μm/s,轮藻是50μm/s。普通植物细胞则是每秒几微米至几十微米。

2穿梭流动。穿梭流动是细胞质流动的另一种形式,它与环流不同,是向相反方向来回穿梭。由于流动方向在一定时间内来回交换,因此叫穿梭流动。绒泡菌是研究这种流动的最好材料。它是一种黏菌,是多核的细胞质团,没有细胞的分隔。黏菌的外缘是凝胶样的外质,核心是溶胶样的内质。在内外质中含有许多叶脉状的微细分支,在中央集拢在一起成为主脉,细胞质就从支脉向主脉流动(图2-5,1、2)。内质的流动速度很快,为1.3mm/s,比细胞质环流快得多。这样,绒泡菌一头的体积缩小,另一头的体积增大,长出伪足状的突起,就暂时停止流动(图2-5,3),随后就又开始逆向流动(图2-5,4、5),来回穿梭进行。

3.布朗运动。在活细胞中可以看到细胞质内的许多小颗粒在无规则地跳动着,这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更为明显,叫做布朗运动。布朗运动的产生除了与微丝的存在有关外,还与微梁网格的收缩有关。

图2-5绒泡菌中细胞质的穿梭流动

1.2.细胞质从左向右流动3.右侧形成伪足突起,流动暂停

4.5.细胞质又向相反方向从右向左流动。箭头长度表示流动速度。

线粒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线粒体的内部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分辨,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组成。外膜即界限膜,使线粒体与周围的细胞质分开,是各种分子和离子进入线粒体内部的障壁。内膜的不同部位向线粒体的中心腔折叠,形成嵴。这样就大大增加了酶分子附着的表面,并且把酶分子密集地包在线粒体里。内膜和外膜在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上都有显著的差异。例如,它们在蛋白质的含量,特别是在类脂的分布上是很不相同的。外膜比内膜的磷脂含量要高2~3倍;外膜的通透性也比内膜高得多。外膜的通透性高,为线粒体与周围细胞质之间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提供了条件。内膜的通透性差,可以使催化三羧酸循环的复杂酶系统保留在内膜的间隔中,从而保证细胞有氧呼吸的进行。线粒体膜上还具有小孔,这样,有氧呼吸所产生的ATP可以更容易地向线粒体外面扩散。

线粒体既然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那么,有关催化三羧酸循环、氨基酸代谢、脂肪酸分解、电子传递、能量转换、DNA复制和RNA合成等过程所需要的100多种酶和辅酶,都分布在线粒体的外膜上、膜内空间及内膜和基质中。这些酶和辅酶的主要功能是参加三羧酸循环中的氧化反应、电子传递和能量转换。

内质网粗面型内质网又叫做颗粒型内质网,常见于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粗面型内质网大多为扁平的囊,少数为球形或管泡状的囊。在靠近核的部分,囊泡可以与核的外膜连接。粗面型内质网的表面所附着的核糖体(也叫核糖白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新合成的蛋白质就进入内质网的囊腔内。粗面型内质网既是新合成的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又是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滑面型内质网又称为非颗粒型内质网。滑面型内质网的囊壁表面光滑,没有核糖体附着。滑面型内质网的形状基本上都是分支小管及小囊,有时小管排列得非常紧密,以同心圆形式围绕在分泌颗粒和线粒体的周围。因此,滑面型内质网在切面中所看到的形态,与粗面型内质网有明显的不同。

滑面型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无关,可是它的功能却更为复杂,它可能参与糖元和脂质的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合成以及具有分泌等功能。在胃组织的某些细胞的滑面型内质网上曾发现有Cl-的积累,这说明它与HCl的分泌有关。在小肠上皮细胞中,可以观察到它与运输脂肪有关。在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内的滑面型内质网,可能与传导兴奋的作用有关;在平滑肌细胞内,却发现它与Ca2+的摄取和释放有关。

核糖体核糖体是由核糖体的核糖核酸(符号为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椭圆形的粒状小体,其中rRNA和蛋白质的比例为1∶1。蛋白质分子基本上排列于核糖体的表面上,rRNA分子被包围于中央。细胞内有的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的外面,称为固着核糖体,与内质网形成上面所谈到的粗面型内质网;有的不附着于内质网上,称为游离核糖体,常见于未分化的细胞中。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附着的情况也不相同。在某些细胞中,核糖体均匀地附着于细胞质中某一部分的内质网上;有的却集中地附着于细胞质中某一部分的内质网上。

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现在已知,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与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有所不同。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是合成某些专供输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质,如抗体、酶原或蛋白质类的激素等;游离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多半是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或供细胞本身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分子(包括酶分子),此外还合成某些特殊蛋白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等。因此,在分裂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游离核糖体的数目就比较多,而且分布比较均匀。这一点已被用来作为辨认肿瘤细胞的标志之一。

不管是附着的核糖体还是游离的核糖体,在进行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常常是几个核糖体聚集在一起进行活动,这是由于信息核糖核酸(mRNA)把它们连串在一起。这样的一个功能单位的聚合体称为多聚核糖体。

高尔基体高尔基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它的形状一般呈网状。在不同的生理情况下,可以转变为颗粒状、杆状或其他形状。在电镜下,高尔基体是一些紧密地重叠在一起的囊状结构。有些膜紧密地折叠成片层状的扁平囊,有些扁平囊的末端膨大成大小不等的泡状或囊泡状结构。

在有的电镜照片上,可以看到这些膜是与内质网相连通的,还可以观察到若干迹象,表明这些小囊泡可以连接于扁平囊,而成为扁平囊的一部分,扁平囊也可以在其末端部分脱落而形成小囊泡。另外,扁平囊也可以在囊腔中积累物质,逐渐膨大而形成大囊泡。可见,组成高尔基体的小囊泡、层状扁平囊和大囊泡三部分并不是固定的结构,而是相互有关系的,它们是高尔基体功能活动不同阶段的形态表现。

高尔基体在细胞内的位置和分布情况,与它在不同细胞内的功能有关。高尔基体的大小和在细胞内的数量,因细胞的类别和生理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有三方面。一是与分泌有关。早期根据光镜的观察,已有人提出高尔基体与细胞的分泌活动有关。后来,运用电镜、细胞化学及放射自显影技术更进一步证实和发展了这个观点。高尔基体在分泌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将粗面型内质网运来的蛋白质类的物质,进行加工(如浓缩或离析)、储存和运输,最后形成分泌泡。当形成的分泌泡自高尔基囊泡上断离时,分泌泡膜上带有高尔基囊膜所含有的酶,还能不断起作用,促使分泌颗粒不断浓缩、成熟,最后排出细胞外。最典型的,如胰外分泌细胞中所形成的酶原颗粒。放射自显影技术证明,高尔基体自身还能合成某些物质,如多糖类。它还能使蛋白质与糖或脂结合成糖蛋白或脂蛋白的形式。在某些细胞(如肝细胞)中,高尔基体还与脂蛋白的合成、分泌有关。二是与溶酶体的形成有关。现在一般都认为初级溶酶体的形成过程与分泌颗粒的形成类似,也起自高尔基体囊泡。初级溶酶体与分泌颗粒(主要指一些酶原颗粒),从本质上看具有同一性,因为溶酶体含多种酶(主要是各种水解酶),都是蛋白质;与酶原颗粒一样,也参与分解代谢物的作用。不同处在于:酶原颗粒是排出细胞外发挥作用,而溶酶体内的酶类主要在细胞内起作用。三是高尔基体还有其他功能,如在某些原生动物中,高尔基体与调节细胞的液体平衡有关系。

高二生物教案范文2

一、切实抓好师德建设,增强业务能力

组织科组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教风等方面不断提高,为人师表。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认真落实《东莞中学常规教学要求》,仔细研究《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学分制)》,不断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教师个人的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

组织好科组活动、外出学习交流活动,积极与市内外生物老师交流。第一学期的第八周组织科组老师到黄山市黄山一中(省一级学校)参观学习,了解教改动态、交流研究性学习开展情况,并听了高二一节《水分代谢》课,对我校生物常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承办了全市的生物优质课初赛工作,学习了我市兄弟学校的课堂教学。了解全国新课改信息,讨论初步决定高一使用人教版教材。

参与编写市高三辅导材料,张子胜老师参与编写《高三综合科》一书和下学期的综合复习练习,刁宏垠参与编写下学期高考生物的练习。

参加全市生物年会,林春来当选为东莞市中学生物教研会副理事长,黄炳炎、周平凡、刁宏垠当选为理事和常务理事。

二、认真落实常规教学工作

1、选好备课组长,组织好每周的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认真落实常规教学要求,具体见各个备课组记录。每周至少有一节集体备课时间,要求做到“四统一”: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练习。科组长检查落实。

高三:刁宏垠(生物)、张子胜(综合)

高二:黄炳炎(组员:任彩棉、何惠平、谭慧英)

初二:周平凡(组员:林春来)

选出高二备课组为优秀备课组。

2、搞好个人备课,提倡电子备课,网上交流;全体生物教师积极参与科组网站建设,积极向学生推荐科组网站,提倡网上师生交流。目前科组资源库常用多媒体资源有7、36GB。科组网页得到更新。

选出何惠平的教案为优秀教案。

3、加强常规教学检查,提高课堂教学貭量;计划落实科组公开课,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第一学期的研究课

任彩棉第十周 《新陈代谢与酶》

张子胜第十二周《生殖与发育》

周平凡第十三周《细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谭慧英第十四周《水分代谢》

选出张子胜的公开课为优秀公开课。

第二学期的公开课

任彩棉第六周3、19 《遗传病与优生》

周平凡第六周3、19《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选出任彩棉的公开课为优秀公开课。

5、研究高二、高三的文科周班、理科班、生物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选择性地练习,切实控制作业量,严把资料关。加强考试命题研究,提高高二“八校联考”生物成绩、高三市统一摸底考试成绩。

高三生物班黄柏球同学以783分获东莞市生物高考单科第一名,生物平均分为571、2列全市各生物班第一名,总分700分以上3人,重点人数一般本科人数完成目标,超2人。

三、加大教研、教改力度

1、进一步充实完善科组资源库,完成高二、高三的电子教案、课件系列化工作。积极参加学校教师打字比赛,成绩优良。完善科组网页。

2、完成学年度论文总结,向市教研会提交学科教育教学论文和学生小课题研究。

刁宏垠课例设计《观察植物细胞的饿有丝分裂》市一等奖

周平凡课例设计《WEBQUSET主题探究——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市二等奖

刁宏垠教学论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拓展策略》市二等奖、省二等奖

任彩棉教学论文《创新教育与生物教学》市二等奖、省二等奖

张子胜教学论文《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市二等奖、省一等奖

四、搞好第二课堂活动。

1、按照高二、初二生物课程要求,开展“研究性学习”。

周平凡老师指导学生小论文写作,获奖如下:

初二(4)吴晓翎陈彦《关于眼镜问题的研究》市一等奖

初二(6)李敏怡方韵怡《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市二等奖

初二(7)颜晓茵苏丽华杜旭林《蜻蜓为什么把卵产在绿色的操场上》市三等奖

2、继续做好初二、高二生物竞赛辅导工作。

刁宏垠指导学生在20xx、7参加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高三(6)刘炯、吴惠玲,高三(8)黄柏球三位获全国二等奖

高三(6)黄兰红、高三(9)朱家乐、高三(10)梁沃威三位获全国三等奖。

任彩棉、何惠平、谭慧英、黄炳炎等老师辅导学生在20xx、4参加的全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20xx、510位同学参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结果没有公布

省一等奖李安钰祝彩霞王振军叶瑞施张尚凡黄嘉欣 黎雪芬

省二等奖王申钟监森黄加敏

省三等奖曾堔王广发袁银欢许虎云卢佩芝叶婉玲

周平凡、林春来老师辅导初二学生在20xx、5参加全省初中生生物竞赛

省一等奖余志杰涂安然李健荣何奕邝俊杰区永曦

省二等奖陈卓华蹲隅?颜晓茵张海彬

省三等奖袁镜初谢无奇叶润康

市三等奖梁晓琳叶立仁张潇潇

高二生物教案范文3

  生物老师个人总结1

  本学期,为了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课程标准。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五个班,学生比较重视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生物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生物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本学期,期末考试五班的优良率都达百分之三十五以上。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初中生物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生物老师个人总结2

  上学期我带的是高二六个班的生物课,学习的内容都是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每周每班也都是两节课。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对上学期的工作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

  一、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1、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一些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虽然也教了这么几年学啦,还从没有出现过不写好教案就上课的情况。虽然教案基本上是写的板书提纲,但是应该补充的都写的很清楚,一节课的内容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由于课时有限,还想尽可能的减少学生对时间的浪费,因此对课本上出现的一些篇幅大而知识点又少的内容,让学生大胆的舍弃。这样每节课主要是准备重点、难点、常考点。另外在新课的讲授中尽可能使用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课堂上的情况。

  按照学校制定的大唐中学二十四字的教学模式,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现在基本上每节课的前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做一些学案上或材料上的知识梳理,然后再检查预习效果。

  组织好课堂教学,尽可能的关注全体学生,现在用多媒体上课使用电子教鞭后,不用再局限于讲台那个范围,可以转到教室的每个地方,对于学生来说不太容易做其他与上课不相符的事情。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原来都是从前往后挨边进行,有程度好的,有程度差的,但也有一些局限性,提到哪一列,其他的学生就不再积极思考啦,现在基本上是走到谁那里,就提问谁。使学生不能有随意的放松,尽可能使他们保持课堂上听课的相对稳定性。课堂语言尽量简洁明了,形成语言专业化,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再以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现在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尤其是成绩相对差点的学生。常在作业上不做,或不能按时做,甚至有的学生抄袭。针对这些情况,我着重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让他们能够认识到练习题都是花家长的钱买的,是干什么用的,该起什么样的作用,怎么样才能发挥作业的最大功效。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课上尽量让学生将作业完成,课下尽可能的不留作业。布置的作业求精不求量,并尽可能做到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点评。

  很多学生主要问题在于懒,学过的知识,往往就不再管,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把原来的学过的知识都遗忘啦,很少有注意经常回头复习的。只有经常复习,减少遗忘,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积累,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都要留出一节课的时间去复习前面的知识。尽可能的减少遗忘。

  三、反思和下步目标

  在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还能做到上课认真,学习积极,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生物的方法和技能。但有部分同学上课没有课本,不听课,不思考,不做作业;有些同学考试不认真,成绩很差也没有羞耻感。由此,导致部分同学学习成绩很差。在理科班中有一部分,在文科班表现的更明显。想一下,这种结果的出现与我自身也是有一定的关系。平时对他们的要求还不够严。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对学校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还没能够执行的更好,对学生的作业检查和批改还有没跟上的地方,让学生钻了一些空子。今后争取多向其他老师学习,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要求和管理,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

  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争取在六月份的学业水平测试中,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一次顺利过关。尤其是文科班的学生。基本上就这一次机会。但由于受自身条件的的制约,学生的成绩还参差不齐,整体成绩提高得不快,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借鉴与完善。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据学校教务处的安排,能够积极发扬成绩,改正缺点,把高二生物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生物老师个人总结3

  今年9月我任教高一8个班级的生物教学,虽然任务很重,但我还是很用心地投身新课改。应对高一张张崭新的学生面孔,一双双求知的眼神,我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袭来。我在心里告诫自己必须要用最简单、最高效的方法教会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了尽快适应新课改,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升自我教学水平。我在打造高效课堂过程中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

  我在学校的组织下,先后参加了学校的新课改暑期培训班、听取了课改专家的讲座、亲身体验了全国名校广州八十中学的课堂、收看了杜郎口校长崔其升的报告。这使我的教学观念彻底回归到素质教育本位上来了。即要以人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会知识,又学会与人合作交流。

  二、抓住外出考察机会,努力提升自我教学水平。

  今年9月份我有幸随学校的考察团赴广州八十中学学习新课改的先进经验。为期三天的学习,发现八十中学新课改模式的优点。在广州第八十中学高中部认真听了7节课,包括两节化学课、一节政治课、四节生物课(高一1节,高二2节,高三1节),并拍摄了两节课的全过程。另外还走看了景泰中学和集贤小学的每一间教室的课堂;尤其是参加了一个“课改沙龙”。以上的问题基本上在听课过程和沙龙讨论中得到了解决。能够说这一遭没有白走,让我学会了很多,让我对课改充满了信心。回来以后,我认真总结,用心谈感想、上临帖课。力求自我快速成长。

  三、认真编制导学案。

  开始编制学案时没有模板,我既不会设置学案栏目,更不会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预习。无奈之下从网上搜索了几份学案依葫芦画瓢制作了两份学案。但使用过程中总觉得不顺手,因为我们的学生来自农村,基础差,思维节奏跟不上。于是我结合学生学情尝试自己设计问题,由于太顾虑学生基础了,结果每一张学案都力求面面俱到,均匀布局,平均使力。又造成了学案资料太多,形式趋向习题化,问题缺乏针对性、重难点资料没有凸显出来等新问题。之后,我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学情,根据学生的推荐和我自己在新课改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经验,科学合理设置栏目,注重学案资料的层次性,侧重学习方法指导,从而使得我的导学案日趋完善。在9月份学案评比中荣获“学案十佳”。并且受到了常德市生物教研员谢主任的赞赏。

  四、不断熟练课堂程序操作。

  一开始学校统一要求我们都要按照“六环节”操作。但我在实施“六环节”课堂时,遇到了不少困惑。比如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真正参与讨论问题的很少,要么相互之间讲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要么就光站着,最多也就是几个人相互对一下答案;展示环节就是几个学生跑到黑板上把答案写出来,然后,派另一个学生对着黑板念一遍。其他学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应对一些最基本的错误都不能指出来,更不用什么质疑了。老师左提示右启发都不起作用;另外,整节课总感觉有学生讲小话,课堂纪律十分差。结果下课铃响了,学案资料还没有完,老师心理空荡荡的,更不用说学生有什么收获了。能够说整节课就是一节无效课堂。

  透过近3个月的摸索,我在课堂操作上也有了很明显的进步。主要得益于找到了课堂问题的病根:原先课堂上学生讲话,是因为学生纪律观念不强,同时也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原先学生不讨论,主要是我们导学案设计的问题不具讨论价值,要么太难,要么太容易;原先学生不质疑,是因为课前预习缺乏独学的思考。找到这些原因后,我一方面注重师生感情建设,关注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件小事,微笑对待每一位同学。另一方面,加强导学案的研制,争取导学案上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价值。上好每一节课,上课前,反复琢磨这节课的重难点资料,在“六环节”的基础。

  五、虚心学习,用心听课。

高二生物教案范文4

1 问题提出

江苏“3+学业水平测试”高考方案自2008年实施以来,生物学科作为选修2的地位确立,也就决定了师生对生物学科的教和学的态度和策略。在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之前,以每周2课时的教学时间完成必修一、二、三册的教学任务,选修生物的学生在完成非选修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以后,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完成必修课的教学任务,所以一般学校都要安排每周4或5节的教学时间。这样,一轮复习往往很系统和全面,教师往往根据教材体系详尽而有序地进行教材讲解、加深和巩固训练,使学生在“一模”考试中成绩凸显;二轮复习往往出现教师复习策略上的“瓶颈”,以及学生学习“高原”现象。教师往往以“练”代“讲”,将各地模拟卷数十套做尽讲完,搞得学生很疲惫,高考成绩反而退步很大。尽管很多地区生物学科教研员,组织专题复习教学案,督促进行二轮专题复习,由于形势上往往还是教师“一言堂”,导致学生厌学,成绩不佳。

启于我国现代教育家裴娣娜先生《现代教学论》,笔者提出“学生主体式复习教学”模式,由本校高三备课组讨论后,确定详细方案,呈报学校教务处,经高三年级“质管组”批准后实施。

2 设计方案

2.1 确立教案

将高中生物教材体系按专题形式划分: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细胞增殖、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变异育种和进化、植物激素调节、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人体稳态和免疫、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共13个专题,依据《步步高—本文由收集整理—二轮复习》资料为蓝本进行。

2.2 确定学生

由两次大型考试出现生物未达“b”的8位学生和主动提出要讲课的5位学生组成,分配专题时依据学生主动选取和个别分配的方式,教师往往把学生最薄弱的专题分配给他。例如,濮文清同学对遗传的基本规律部分最薄弱,就分配给她这个专题;李淑容同学对胚胎工程部分最有研究,她主动承担这个专题。

2.3 备课安排

安排学生的备课时间在上课前一个周末,有教师提供基本的思路和ppt,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调查其他学生的问题后,利用周末时间备课,和老师商讨后,确立教案。要求讲课学生至少提出2~3个有价值的问题给听课学生,听课学生至少提出2~3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来“难为”讲课学生,讲课学生可以求助同学和老师,而听课学生只能独立思考或与同座同学讨论,要有课堂板书和课后作业布置等环节。主动要求上课的学生和被动安排的学生穿行。

二轮复习从4月1日正式开始,高三生物每周4课时,教师上2课时,主要进行能力专题训练,包括计算专题、图标专题和实验专题;学生负责的是知识专题,每周上2课时,5月20日左右完成二轮复习任务。

3 实施过程

在第一个专题复习之前,由教师先上“细胞的分子组成”作为示范。

第一个上课的学生由主动提出上课要求的邱志刚同学承担,这位男生落落大方,生物学素养较好,在江苏省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获省二等奖,在学生中威望较高,上课环节紧凑,提问有方,互动合理,笔者在下面坐着听课,几乎不要给他“帮助”。笔者点评后,不禁和其他学生一起鼓掌。

第二位上场的是沈孝同学,她讲的专题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首先用ppt演示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发生条件、场所、过程、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反应式等基础知识网络,接着引导学生思考[h]和atp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来源和去向?通过列表对比,深化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及过程的理解。接下来,她在黑板上展示一个叶肉细胞示意图,其中画了一个线粒体和一个叶绿体示意图,让同学思考如何用co2制造o2?如何用o2制造co2?一个调皮的男生举手回答说:前者我不行,后者我能行。说完做一个深呼吸的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笔者赶紧控制课堂,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叶肉细胞中在不同条件下co2和o2的变化情况:什么情况下叶肉细胞吸收co2释放o2?什么情况下叶肉细胞吸收o2释放co2?什么情况下叶肉细胞o2 和co2既不吸收也不释放?将这种状态用示意图画出,并在另一份纵坐标为co2的吸收和放出、横坐标为光照强度净光合作用的坐标曲线上指出对应的点或线段。学生完成后又接着提问什么情况下只有线粒体活动,叶绿体“休息”?什么情况下只有叶绿体活动?叶绿体能吸收氧气吗?线粒体能吸收co2吗?这些问题似乎没有道理,而又值得思考。

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计算,笔者在计算专题中进行了有力的补充和提升,这样学生既巩固了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在接下来的学生讲课中,笔者邀请了同备课组的另外两名教师来观摩,她们提出意见后,师生进一步加强备课,主动邀请学校领导来听课,得到校领导的表扬,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更高了。

当然,也有效果很不好的。一位薛同学讲“人体稳态和免疫”专题时,只是对着ppt读,不敢看下面的同学。笔者提示几次,她只是用眼睛呆呆地看着笔者:“您说怎么办呢?”“下面怎么办?”在同学们的一再鼓励下,她也只上了30分钟,只好由笔者来完成下面的任务,在后面的“图标专题”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课后她向笔者表示歉意,不过还是收获不少。

4 效果统计

高考成绩出来,实验班从原来的达“b”率70%、达“a”率25%提高到达“b”率92%、达“a”率38%;对照班只从原来的达“b”率65%、达“a”率20%提高到达“b”率72%、达“a”率25%。

转贴于

5 思考

5.1 学生主体之一:学生更了解学生

在上课过程中不少讲课学生提问了非常简单的问题,如:病毒是细胞吗?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生长素与生长激素的区别?什么是细胞分化?甚至是基本概念,不少学生答不出,搞不懂。这让笔者知道,最了解学生的是学生自己,教师往往了解的不够深刻和全面,教师往往只关注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忽略了基础较差的。这样做,让所谓的“差”学生来讲课,也展示了“差”学生的风采,改变了他们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

5.2 学生主体之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今天来重温这句早就在教育学中出现的名言: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习的主体——学生,让他们更自由、更主动地学习。“学生是主体”,这不仅是“新教育”的主张,也几乎是所有的现当代教育家和教育理论的主张。笔者在思考,在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中,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梳理知识体系,夯实基础并主动探究,给学生空间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究和实践的课题。

5.3 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的工作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很多,对教师能力要求更高:要准备学生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卡壳”,教师要给予过渡;如果出现错误,要及时予以纠正;如果课堂出现混乱,要及时制止。教师不仅是一堂课的“导演”,而且是整个二轮复习体系的制定者、决策者和“总导演”,既要有宏观上的把握能力,又要有细节上控制水平。每个家庭可能只有一个孩子,每个孩子也许只有一次高考,教师要对他们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不允许失败!

5.4 不足之处:学生达“a”率提高得不够明显

高二生物教案范文5

新高考,虽然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多困惑,但或许其中蕴藏着很大的机遇,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做好准备,抓住机遇。对大类学生主要目标是达到二本分数线,对美术、音乐、舞蹈特长生由于几乎只1/3的时间,不仅要完成选修三的学习,还要进行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三的复习,时间非常紧张,尤其是对于舞蹈班来说。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重点对三个必修模块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的基础上建立知识结构网络,对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总结,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比较,在新的情景中分析讨论,在复习中把目标定在梳理课本知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仍有疑问的知识点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学知识网络,要求每个考点过关。

另外,对大类学生进行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复习,涉及许多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以及生态工程。本模块以专题的形式着重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重点是对各项技术的基本流程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的理由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关注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基础知识绝大部分已经遗忘,所以需要对基础进行过筛子似的复习,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复习以及在新的情景中的应用和拓展都存在明显的劣势,所以需制定周密且可行的教学计划,抓住每一个细节,抓实每一个过程。

四、 方法措施:

(一)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大纲,明确教学内容

要认真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对比,尤其是考试说明中注重考察的内容,并且注意I和II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并且与课程标准进行对比,看看提高的程度。

认真分析课程标准中的每一部分的行为动词要达到的目标,注意能力要求。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将课本读“薄”,删减高考不可能考或极小可能考的内容,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按照教材的章节体系,依次梳理各知识点,通过统一测试,找到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强化训练,将高二做过的试卷、习题整理出来,选出有代表性的、易错题的集中评讲,达到知识点过关的目的

(二)重新设计章节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需要打乱课本原有的章节结构,设置具有一定思维性、可操作性,又能起来阶段小结作用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每一单元围绕单元知识重点、难点、知识结构构建单元知识网络,进行单元检测且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疑难、改进教学策略。针对我校学生基础不扎实的实际情况,在第一轮单元复习时基本课本顺序为主线条,从落实基础知识开始,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逐渐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复习课质量。

(三)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实验多方位专题复习

在复习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设置如下几个专题:

1、 植物细胞的代谢、增殖以及调节

2、 动物细胞的代谢、增殖以及调节

3、 遗传专题

4、 生物与环境

5、 选择题解题能力专题

6、 实验专题

(四)精选习题、强化训练

试题设计上讲究适量、适合测试目标,以夯实基础为主要目标。同时重视对学生比较,图表分析、实验等答题能力的培养。练习的批改上讲究细致、实效,学生的每一份练习都是学生的辛勤劳动成果,也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真实反馈,我认为无论如何都得重视学生的每一次练习,做到精改精批,在训练的基础上做到快反馈,快反馈不仅使我对训练中的每一个问题或集体或个别能进行矫正或强化;还能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手段和教学进度;能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使学生的生物学习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

(五)注重辅导,加强检查力度。

20xx年高三生物新学期教学计划(二)面对着高考录取方式的调整,语数外在高考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而对于生物,为了打好高考这场团体战,我们生物老师更应该提高课堂效率,落实精讲精练,我们相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全体备课组将继续团结协作,发挥团队精神。在高三管理小组的领导下,将踏踏实实地做好高三的教学工作。

我们高三备课组虽然人员较少,但依然踏实前行,把各项工作做到位。我们根据新的高考要求,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了本学年的教学进度以及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下面浅谈一下高三生物的复习思路:

一、高三一学年的教学进度:

教学思路: 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滚动提高 把握要求、精讲精练、提高效率 。总体上分两轮复习,重点要第一轮复习(以章节复习,适当进行整合,第二轮进行专题复习。

本学期完成必修课本和选修三课本的第一轮复习。复习完必修三后可以每周做一份综合试卷,提高学生的整体性和综合意识。第二学期在一模前进行选修一及实验专题复习和综合试卷的练习,争取在第一轮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取得较好的成绩;一模以后则进行第二轮复习(以专题复习的形式。

二、本学期的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㈠准确定位,因材施教:

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的高考要求(重点是B级的达标人数,我们的教学目标在难度系数上不是面向高考试题的全部,而主要定位在85%。(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是6:2:2,让尽可能多的同学能拿到试卷上80%分数。此外,对于班内少数学有余力的同学,老师可以提供一些要求比较高的练习。争取高考试卷上的20%。而对于少数基础较差的同学,则相反。

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高三备课组继续团结协作,发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优势。坚持集体备课,分章节由专门老师负责有关的知识点扫描、教案和统一练习、测试,遇到问题共同研究解决。

㈡教学策略:

1、抓好基础

高考不管怎么考,基础知识始终少不了,能力的培养,更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历年的高考卷上也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今年的江苏高考卷更体现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在第一轮复习时,我们对于基本知识点逐章逐节进行复习,生物学科虽属理科,但一些基本的知识相当一部分需要记忆。今年,我们在每一章复习完时,都进行基本功测试。来促进学生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掌握。

2、方法指导

在高三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以往高三学生的困惑表现在:有的同学花了时间在生物上,就是学不好,不知该如何来学生物;还有的同学是题目看上去会的,也理解的,就是不知如何来解题。这些都说明了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学习方法和解题的技巧与方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掌握的。这都需要老师在平常的复习中和练习中加以指导和归类总结。

3、做好课后的辅导工作。

高三的教学工作是繁重的,但在课堂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着差异,有些同学的基础好,有些差些。 一支独秀不是春 ,对于个别同学老师尽量做好课后的督促辅导工作。

4、分工协作

在高三复习工作中,分工协作,编写好第一轮复习的教学案,群策群力,做到资源共享。

5、把握四个环节

⑴懂。虽然高三是复习,但基于学生的基础和平时生物课训练少的事实,许多复习课只能当新课上,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听懂,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中,在追求进度的同时更要追求质量,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较大的收获。

⑵做。习题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把习题作为查漏补缺、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习题,我们切实落实精选、全批、选讲、订错四个环节,同时,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去认真做,在做中有所得。

⑶思。

①在教学中,我们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参与,多让学生动手,让学生始终在思考中度过,一节课下来要让学生感到有点累。

高二生物教案范文6

在这诉诸理性而表达的价值探索中,教育界人士纷纷寻找符合自身发展的、新的历史坐标,并在这个坐标上积极塑造顺应时展的、自己独特的教育品牌。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构建的目标教育体系,就深深体现着学校“以人为本”的理念。相信,它将为我们的高中教育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摹本。

《中国教师》:“实施目标教育”是近几年来暨阳高中提出的教育发展思路,实施这一战略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张建华:提出“目标教育”这一发展战略,是由我们的主客观情况决定的。21世纪初,随着国家关于普通高中段教育宏观政策的推进,张家港的很多高中学校都相继扩大自身的办学规模,我们也不例外。

2005年,我来到暨阳高中。当时,我们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张家港市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学校。但在这种急剧高速的发展中,学校似乎缺少点什么。当时,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升学率”“应试教育”在转。学生、教师都承受着一种难言的痛苦。当然,学校是回避不了升学率的,今天的普高校长,恐怕谁也不可能超脱到对升学率漠然处之,问题是用怎样的方式去实现理想的升学率,这是关系教育根本的大问题。

中央教科所前所长朱小蔓说过“一所好的学校就是一个好的德育模式”。可见,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学校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诚恳的人。但这种培养是靠潜移默化的熏陶,不是硬性的说教。只有让校园每一处景观、文化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方能使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熏陶,也只有这样的熏陶才是根深蒂固的。于是,从“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价值取向出发,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学校文化建设。

那时,我们针对高中生自身的特点,对教学楼、办公楼、校园景观等进行了命名和规划:暨阳楼、求真厅、杨阳路、知谨园……这些饱含寓意的楼名、路名,构建出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环境文化。

在南京市教科所专家的指引下,我们在继承学校历史传统的基础上,逐渐总结出了学校的核心理念――志合行键,提炼出了学校精神――知行合一,以及“志以远 学以朴 身以简 言以信”的校训……这样的学校精神文化融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形成了我们暨阳高中人独特的气质和内涵。

但是,在构建学校独特的教育品牌时,我们犯难了。因为学校品牌凝聚了一所学校以教育理念、管理哲学和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所以它一定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符合学校的现实,更能指引学校未来的发展。经过反复地探讨、论证,我们逐步构建出了目标教育模型。希望通过实施目标教育发展战略,塑造我们的品牌,构建我们的学校特色。

《中国教师》:目前,在我国的基础教育界,也有学者提到过“目标教育”“目标管理”,那么,暨阳高中的“目标教育模型”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它的构建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张建华:应该说,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就提出了目标管理思想。所谓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进行管理活动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

我们知道,办学的关键是管理,管理的核心是人,教师,作为具有鲜活生命体的人来说,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而目标管理就非常符合教师的特点。因为它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依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协调控制每个学校成员行动的管理过程。

具体到暨阳高中,我们的目标教育是基于我们在教学法方面的追求为背景形成的校本教育管理模型。当前,学校工作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它们有着各自的具体而直接的目标,即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遵从这样的规律,我们的目标教育体系运行基础主要由目标教学系统、目标管理系统两部分构成。

在我们学校,先由学校核心管理班子提出学校在一定时期的教育总目标,然后由学校内部各部门和学生、教师、家长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教育(学习)分目标,并在获得适当教育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为各自的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教育总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

在高中学校管理中引入目标管理,可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而且,作为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目标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在学校起着提高管理效能的重大作用;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各层次各岗位的职工都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来,从而使教职工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目标管理将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有利于完善和巩固岗位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中国教师》:暨阳高中的目标教育体系的运行基础主要由目标教学系统、目标管理系统两部分构成。那么,目前,在目标教学方面,你们是如何具体开展工作的?

张建华:在目标教学方面,我们的“目标设问”教学策略,以及 “三主一目的”课堂评价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所谓“三主一目的”课堂评价体系,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轴、达成率为目的”,以师生“互动、民主、平等、对话”为主线展开课堂教学活动。

而“目标设问”教学策略,则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育理论的指导,逐步构建起来的一种课堂教学策略。它是指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预设预习思考问题,在学生预习探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个教学程序用关系式表示就是:课前预习课前尝试课堂示标设置问题课堂预习学生讨论学生分析检测反馈。

通俗地说,所谓“目标教学”,首先一定要做到目标的明确。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和老师都明确:今天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这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

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倡导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丰富。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动脑、动手,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教师就由前台走向幕后,由传统课堂中的“演员”,转化为“导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真正让学生明确角色,确立主体地位,形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目标教学法的又一个内容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目标学习能力。我们的教育要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化成“能力的培养”。现在,从幼儿园开始,很多学生接受的只是保姆式的管理,仅仅是教师一味地向他灌输书本知识,学生自己不会看书、学习。因而,我们的目标教学法倡导的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工作,要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首先教师就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对老师实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为此,我们每学期初都要定期组织行政人员的公开研讨课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的观摩课,分别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包括我在内的行政人员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50多人,都要执教开课,平均每天就有2到3人开课。没课的老师一起听课,然后教研组安排大家在一起研讨。在研讨当中,大家都互相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促进教师群体能力的提高。

《中国教师》:在目标管理方面,你们又是如何具体实施的呢?

张建华:第一步是确立目标。根据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发展战略规划,我们要制定学年与学期的目标计划、各部门有部门的目标计划、各教师有各教师的目标计划、各学生也有各学生的目标计划。

目标确立以后,第二步就是实施目标。比如说高三年级的目标管理,主要是围绕高考而展开。我们通常会将高考总目标分解到高三每个班级、学科,使每一个班级、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目标。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从而做好日常教学、学校期中、期末考试,以及模拟考试等一系列的过程管理,共同为完成全校的工作目标而努力。

第三步,每个年级、班级、教师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应该怎么办?基于我们目前的师资水平、生源质量,我们别无选择,唯有提高教师的目标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目标学习能力,培养职工的目标工作能力,以及我们行政人员的目标管理能力。

当我们真正把这几方面能力培养起来,那么管理就高效了。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培养相关的能力,必须要把这些能力进一步进行分解:作为教师应该具备哪几方面的能力,学生应该具备哪几方面的能力,作为我们管理者应该有那几方面的基本管理能力等等。

为了提高教师的目标教学能力,2006年,我们组建了教师发展处。教师发展处的工作目标很明确,主要负责学校的教科研以及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工作。比如说,抓好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和管理;抓好学校教学工作的调研;负责教师专业发展研训中心的管理;负责教研组、备课组的研训基地活动的管理。几年来,让我感到很欣慰的是,教师发展处组织、管理的备课组集体研训活动起到了实效,对教师目标教学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教师》:您所谓的“备课组集体研训活动”,具体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张建华:像我们暨阳高中这样超大规模的学校,一个年级就有18个班级。因为规模大、人数多,所以我们是分学科、分年级地构建备课组。比如说,高三数学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高一生物备课组。有的备课组教师少一点,像音乐、美术组;但绝大多数学科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像高三数学一个组里有15个教师,完全可以开展常规的研讨活动了。现在,每星期有固定的两节课,备课组的教师们都按时到各自的研训室参加集体备课活动。

目前,我们的集体备课主要实行的是“一课三备”制,就是备一个教案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教师个体备课。备课组的每位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书写个人的学教案,完成第一次备课。在第一次备课中,由备课组确定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作为主备课人,主备课人负责书写学教案,通过公文流传系统发给组内每位老师进行预习。

第二个阶段,备课组集体备课。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集体研训活动时,先由主备课人就备课内容的学教案进行说课,然后组内每位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修改建议,从而对主备课人的学教案进行充实、完善,完成第二次备课。

第三个阶段,又是教师个体备课。在“第二次备课”形成的学教案基础上,组内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所教学生认知水平等具体情况修订学教案,完成第三次备课。课堂教学使用的就是第三次备课的学教案。

《中国教师》:“一课三备”制作为新事物,开始时教师们能接受吗?

张建华:说实话,有些教师是不能接受,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他们受传统思维惯性的影响,转变起来很痛苦。传统的思维惯性越大,改革的阻力就越大,人的内心也就越痛苦,这是学校在改革中必然要经历的与生俱来的阵痛。

怎么办?必须推行一系列强制性的措施。当时,我们组织了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到备课组蹲点,督促,并对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经过一段时间强制力的推行、实施,现在,“一课三备”制已经逐步内化为教师群体共同的追求了。

最近几年,教师的集体研训活动推进了目标教学的进程,这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中国教师》:那学生的目标学习能力,职工的目标工作能力,以及行政人员的目标管理能力的培养,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张建华:学生的目标学习能力,主要还是依据江苏省教育厅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围绕这六个方面,我们每学期都组织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在多数学校,身为二、三线的教辅后勤人员自我感觉低人一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己无关。殊不知,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教育者,全员育人是每一位教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学校不仅明确了职工的基本工作要求,同时又结合自身岗位(例如门卫、清卫、舍务指导教师等)明确了育人的职责和职工的目标工作能力。要求每位职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关于行政人员的目标管理能力,同样需要培训和再教育,通过各自的工作实践提升自我工作能力。比如,我们最近在研究各个处室、部门的学期工作计划。实际上,各个处室的工作计划比学校整体的计划还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处室工作是循环的,这个处室上个学年做的工作,可能这个学年还要做。比如去年九月份学生处做什么事情,今年九月份还做这个事情。但是,我们要思考上学年做的时候,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怎样改善、提高、完善?如果不去思考、改进,去年怎么做的,今年还这样做,这样机械地重复做同一项工作,那这个处室的职能就永远没有提高。所以,每学年的年初,我都会对行政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工作水平。除了工作能力以外,思想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对他们进行灌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管理的质量。

而当行政人员的工作做到位了,那么校长就轻松了。如果说领导班子推进一项工作时,校长的执行力是1,到副校长就减为0.8,再到中层就减为0.6,而真正贯彻到学生身上可能只有0.3,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衰减的问题。如何解决?怎样使各个层面的执行力都是100%?学校的管理至关重要。

《中国教师》:回顾实施目标教育几年来走过的路,总结来看,学校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张建华:就目前来看,我们的确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最直观的就是我们高考升学率的提高。从暨阳高中2006年到2008年高考情况来看,我们每年完成指标、超指标的人数在整个张家港市都是第一。2008年,我们本科上线人数是488人,相比较教育局下达的任务――本科上线人数361人,我们超额完成了127个本科指标,和兄弟学校相比,我们是遥遥领先。另外,在平时组织的公开课活动中,很多教师已经有了目标教学的意识,都自觉地采用目标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而从深层次看呢,目标教育提高了单位时间里的教育教学效率,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今天,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了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于是很多学校为提高升学率都加班加点。但我提出,暨阳高中不擅自多补一节课。我们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育教学效益和质量,将有限的课外时间还给教师和学生。

《中国教师》:据了解,自1980年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在教育岗位上,您扮演过很多不同的角色,阅历丰富,积累厚重,可谓是“教育的行家”。在近30年的教育生涯中,您心中理想的教育是怎样的?目前,您是否实现了这样的教育理想?

张建华:我心中理想的教育就是回归教育的本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分数,更重要的是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但目前,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生活中,分数恰恰成为了教育至高无上的追求,成为了衡量教育品质的唯一标准,于是,很多学校便通过“时间加汗水”来获得学校暂时的生存和发展,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性。这无疑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这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违背了教育的本真。鉴于这样的现实,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提出“我们需要从教育原点再出发”。

我想,要真正回归教育的本真,其突破口就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那么,孩子们就有了更多课余的时间去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没有完全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目标教育为载体,更好地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效率。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