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范例6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范文1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3、与《在山的那边》进行比较阅读。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内容回答,可七嘴八舌地议论,也可插话。)《在山的那边》的作者一次次翻过无数座山,战胜困难,才看到全新的世界。如果联系你的学习生活,你又是怎样做的?当在生活中战胜了困难,你想过这其中包含什么道理吗?如果把这道理推而广之,就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整体感知:

默读文章,组织学生复述课文。(大屏幕投影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

[学法指导]

a.默读要求(时间、内容)

b.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即五个“w”)

复述抢答: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采取小组加分的奖励方式,激励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先小组交流,后大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重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阅读的氛围,重点可放在“脱险”的过程。

合作探究: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既是“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

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

学生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体验反思: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学生练笔,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只要学生联系自己,无论体会大小,教师都要真诚鼓励)。

[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学生朗读《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重点片断,感受文章内容

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你还获得了哪些启示呢?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

以上作业,请同学们在课间讨论交流,整理在练笔本上。

拓展延伸二:

比较阅读谈中美德教育方式:

学生朗读《迷途笛音》回答问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范文2

关键词:语文多角度想象能力

多角度的阅读,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解读课文,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多角度解读课文的方法。那么,怎样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呢?在此谈谈自己的肤浅的认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多角度的阅读。

首先,选择着眼于某一人(或某些人)的角度。比如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可提出:父亲怎样教孩子脱险?为什么他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孩子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没有上去救护孩子。父亲深知,如果自己去救,孩子的能力就毫无进展,所以,只是鼓励、指导孩子“走一步再走一步”,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就这样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勇气和信心,变得勇敢。“我”就是在父亲的指导和鼓励下,自己一步一步的走下来,脱离了危险。经过一次经历,增长了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终身收益的经验,使“我”获得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我”在文中写道: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也就是: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化整为零,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困难就不大了,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走进去”、“走出来”结合人生体验谈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通过对父亲的行为分析,如何看待“我”的父亲?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学生们畅所欲言,得出:这个父亲很懂得怎样训练孩子。同时还告诉我们,对孩子不要溺爱,要科学地训练孩子,使之自立自强,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给予指导、鼓励,不能包办代替,路要让他自己走,在走的过程中让他不断成长,不断成熟起来。

一个问题解决了,再提出:如何评价杰利和另外四个小伙伴?若我们是“我”和“我”的伙伴又会怎样做呢?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确:对于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在被困的惊慌、恐惧、陷入绝望时,多么乞盼能得到大家的救助!然而,从“我”的小伙伴看,当“我”陷入困境时连好朋友杰利也走了。但最后他还是把“我”的父亲找来了,说明他还是富于友情,富有同情心。可是,另外四人却丢下“我”不管,还无情地嘲笑,这也许是幼稚的表现,但似乎有些令人感到可恶和可悲。起码对一起玩的伙伴缺乏同情心,没有友情,没有患难与共的爱心。如果是我们——作为同学或朋友,应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应有患难与共的爱心,珍惜同学或朋友之间的感情,尽力地帮助“我”,起码应有对弱者的同情心。

通过对人物的分析,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受到了启迪,联想和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培养了懂得珍视友爱的感情和学到做人的道理,学到了课文本身所学不到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再从故事情节看,从“我”由“出险”到“脱险”的经过这一情节看,这虽是一件小事,但对“我”来说却意义重大。有何重大意义呢?它不但激励了“我”勇敢的精神,鼓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我”脱离了险境,更让“我”从中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获得了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那么,我们从中又学到了什么?得到什么启示呢?经过探讨领悟到:人生的路途总是从坎坎坷坷中走过来的,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常常会碰到预想不到的困难。在遇到困难时,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坚信“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试一试就能行,拼一拼就会赢”,对一切艰难险阻应有积极有为的心态,那么,我们一定能战胜它。如何战胜呢?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象“我”一样,把大困难分成一个个小困难,“走一步”,解决一个小困难,“再走一步”,再解决一个小困难,“一步一步走下去”,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解决,最终能战胜大困难。从“我”战胜困难中使我们领悟到的人生哲理,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从事件中悟出道理,即因事推理。因为普通的事件中往往孕育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能像文中的“我”不断的思考,善于地感悟,无论做人也好,做学问也罢,精神也就会越来越充实,人就会聪明起来。我们的思想也将会闪现理性美的闪光,也会拥有一个高质量的人生。

采用多维教学法教师应做到:

一、善于保护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保护学生显露出来的创造意识,做到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驱使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世界,注意学生的新鲜直接感受,即灵感爆发式的领悟和理解,积极肯定学生不拘一格的创新见解,让他们燃烧起创造思维的熊熊烈焰。

二、善于生疑激趣,组织争辨。

1、对有分歧问题的争辨,要引而不发。2、对带有推测性问题的争辨,应引导学生抓住实质。3、对反常性问题的争辨,要引导求“常”。4、对疑窦较深的问题,要适当暗示。暗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去进行创造性思维。

三、善于抓住时机,点拨指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应善于抓装愤”、“悱”之时,巧妙点拨,使学生思路豁然开朗,顿开茅塞。常见的点拨有:

1、直观性点拨。即教师提供与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某点上有近似或间接联系的直观演示,促使学生思维畅通。

2、情境性点拨。即教师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有新感的境界,让学生张开智慧的双翅,去探求解决问题。

3、联想式点拨。即从学生已知的问题,引导他们向纵深发展,连续考虑,由此及彼,探本求源。就象牛顿因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弗来明从葡萄菌突然死亡而发明青霉素那样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范文3

本文主要讲了自幼体弱多病的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去爬悬崖时遇险,结果在父亲的鼓励与指导步步脱险的经历。从而使作者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并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在后来,每当他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便会记起以前在小悬崖上学到的经验并应付一切。

但作者在后来得以克服一切障碍,不全归功于自己,因为有了父亲当日的指导,才有作者辉煌的今天。

每次朗读这篇文章,其内容都会把我带入到当时的环境,把那会儿的情景出神入化、活灵活现生地浮现在我双眸之前。而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一步步脱险的情景,他由毫无信心到萌发信心,至信心大增,清楚地感悟到——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一步,直到抵达自己所要到的地方。

落叶为舟,驶入回忆的港湾。

两年前的夏天,知了的鸣声抚睡了家人,而两天前把腿摔伤至今还没康复的我则在一楼发呆,连“上三楼书房看书”也只是痴心妄想。这时,《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作者一步步脱险的事有力地推动了我,使我一步步到达目的地。

这篇文章带给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似乎是拨开阴雨的一抹阳光,给迷茫的人带去希望,重拾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范文4

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训练语感”这一“最要紧”的“首要任务”并没有真正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更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此外,语感概念不清。不少人把“语感”和语基完全等同,以为语基教学和语感训练是同一回事。其实,语文基础知识属于知识的范畴,而语感则属于能力的范畴,它们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虽有联系,但区别十分明显。我们绝不能以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来代替语感训练,而只能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不断培养语感。

从语文的角度,语感既能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又是聪明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语感对一个人学好语文、接受或输出语言信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语感增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鉴赏力、表达力都会相应得到提高。换句话说,当学生形成了一定语感能力,他们在阅读中、写作中必然会迅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总之,如果有了敏锐的语感,就能一听就懂得、一说就清楚、一读就明白、一写就通顺。

那么,如何加强对初中生的语感训练呢?我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作努力:

一、加强朗读

朗读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朗读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少一点分析讲解,多挤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语言材料,尤其是精彩语段。关键是要指导学生真正读进去,读出味,读出情。我在教学莫顿·亨特的散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亲劝慰“我”一步一步走下来的那一部分时,让学生反复朗读。这样,无需我来评讲,学生自然能很好地理解父亲的用心与态度,感觉到父亲的温和态度和指导方法带给他们的思考,认识到这是位了不起的父亲。

二、通过范读,感受语感

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领悟力还不强,仍有很强的模仿力。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教师须认真指导,指引学生把心放在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去读、去想,让学生在范读中投入到课文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我就注意先让学生听录音范读,闭上眼睛想象这是怎样的一幅幅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己交流自己该怎样读;再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轻读课文;最后由我启发,让学生投入录音的范读。学生们都瞪大眼睛,专注地听着,好像亲眼看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人们出来活动筋骨,小孩在放风筝。再引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想象,并让学生谈谈感受。这样,范读就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积极性也高。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能体味到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可见,在教学中善用范读,可训练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领悟课文。

三、演读,体现语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范文5

苏教版第七册12课《开天辟地》与13课《普罗米修斯盗火》都是以神化传说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文中通过塑造性格鲜明的两位神与普罗米修斯,让学生深刻地去感受其身上所具有的那伟大的精神品质,从而内化、感悟,影响其自身的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两篇神话的语言优美、结构清晰,文中都已传说的形式引入课文,接着具体地描述开天辟地的过程与盗火的经过。学生受认知心理的限制,对传说等故事更感兴趣。文本以传说的形式引入就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对文本的信息材料更感兴趣,文本依其自身的优势能够更进一步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语言文字,感受大神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在描述开天辟地的过程与盗火的经过时,文本采用形象的语句,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过程与经过,让大神触手可及,又似曾相识,让学生感觉就是近在咫尺的人,而非高不可攀的神,就是自己生活中熟悉的面孔,而非远在天边的陌路人。让神更具有人性化,而非一脸严肃、传经受道的圣士。最后,文中又用有力的文字表现了大神为了人类而不惜粉身碎骨,不惜经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的伟大精神。这时,神的形象与人的形象二者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神与人统一起来,神人合一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矗立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感受是那么得高大,心中油然生起敬畏之情,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最后迁移、内化,成为自己本质力量的一份子。

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语言特色以及所要表达的内涵主旨,我们要将神更进一步的平民化,让神性之中更富有人性,让神性之中流淌出人性,让神成为人,成为学生熟悉的、触手可及的人物形象,这样神就会变得更伟大,神的光芒也会变得更耀眼、更璀璨。教学中,我依据学生的初读感受,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先前的认知经验,抓住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生长点,两篇课文采用相同的教学结构:1.设置疑问,确定目标。教学初,教师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入,如果把大神看成人,你觉得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学生依靠自己的初读感受,认为神勇无比、舍己为人,而普罗米修斯具有着机智勇敢、坚强不屈、舍己为人等性格特征与品质。在学生初读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主问题,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二位大神的这些品质与性格特征,在问题的导引下,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地走入文本,感悟语言文字。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中,教师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与文本进行先期对话,从整体上去感知文本,感受文本中神的形象。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神便会成为人一步一步地走进学生的心田,神也会成为人一样,在学生心中丰富起来,高大起来。3.细读课文,品析感悟。抓住文本的生成点,即文中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去透析大神的心灵,赏析大神的灵魂,更有利于使文本的语言被学生所感悟。在学生与文本的先期对话后,教师以文本的语言文字为凭借,即表现大神性格品质的语句,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实现师、生、文本三者的对话,达到师、生、文本三者灵魂的和谐共振。文本的内涵,大神身上所流淌出的人性,被学生、教师所吸收,影响着其今后的人生轨迹。4.自由言说,内化外显。在学生的精神得到满足之时,大神的崇高被学生同化、顺应、吸收之时,教师应留出一定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去畅谈自己的所得,此时的谈也是一种内化,更是一种外显,它会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行为准则,使学生的人生体验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人生响着崇高迈步。在课的结尾,教师以“大神在我身边”为题,让学生谈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大神身上所具有的人性光辉之美会照亮学生的心田,此时,大神身上的人性也自然流进学生的心田。

以上的教学使神人格化,在神的身上赋予了人的本质力量,神性与人性得到了有机结合,二者得到了合一,神变得更崇高、更高大,而此时的崇高与高大都缘于拥有了人性的光辉之美。设置疑问,直接把神当成人来品析,拉近了神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神成为了生活在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可感的综合体。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又一次地走进了神,神的形象与轮廓在学生的头脑中也进一步地清晰起来,而抓住文中表现神精神品质的句子与词语让学生品析,学生会走进神的心灵,而神的心灵也会走进学生,二者相通、相融、相生。最后,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表述,身形、人性的合一,规范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人生,学生身上显现出来的本质力量也会向前更进一步,这一切都缘于神性中流淌着人性。

文本是既定的语言文字载体,它承载着编者的意图,承载着作者的表达意念,承载着丰满的艺术形象,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作为生与文本中介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与文本实现深度对话,是编者的意图、作者的意念被学生所吸收、接纳,使文本的艺术形象与学生得到机的融合、高度的统一,使文本的内涵与学生得到和谐共振、共享共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实现这些呢?1.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前经验、前理解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课堂上师、生、文本三者对话的基础,教学前,教师要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走入文本的深处,挖掘文本的深度人文内涵,并进行开发利用,大胆地取舍、引申,使学生在认知感受上变得更形象、更直观。2.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前经验、前理解,拉近学生语文本之间的距离。课堂教学对话的主通道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措施,使主通道变得更快捷、更便畅,那就是拉近生与文本的距离,使生觉得文本中的艺术形象是那么得熟悉,是那么得可亲,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教师使神人格化就是让神变得熟悉,让文字变得可亲,这种熟悉与可亲会引领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形象的灵魂深处。3.教师要准确地抓住文本中的生长点,实现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文本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语言文字是由一个个语言符号构成,在这些语言符号中总有着使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和谐统一的生长点。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抓住这些生长点,使学生由此点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开天辟地》一文的教学中,教师抓住第6自然段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了。”中的一个“笑”引出对话的主题“他为什么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笑?从一个笑中你看出了什么?”学生有着一个“笑”字悟出了许多许多内容,的形象也变得多元丰富起来。《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教学中,教师由句子“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与“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而展开教学,走入文本,走进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的形象立刻高大起来。4.教师要留给学生自由言说的时空,内华文本的内涵,咀嚼文本的精华。课堂的开放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放,心灵得到开放。一位哲人说过“自由是一切的基础”,在自由的氛围中,学生会畅所欲言,欲罢不止。自我的言说是对文本语言文字内化、咀嚼的外显,自我言说中也实现着向人生体验高峰的迈进。课的结尾以“大神在我身边”为主题说一段话,让学生把文本的人物放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来指导自我的行为,转化自我的行为。

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敢于对文本中的语言材料进行再创造,抓住文本中的有效生长点,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文本中的人文内涵自然地流进学生的心田。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范文6

关键词:教师 动脚 深度 频度 角度 力度

一、深度——贴近

有坐在后面的同学反映:自习课准备问老师问题,可是有些老师似乎就是走不过来,每每巡视到最后三两排的时候就刹车转身。不错,后面有些同学不认真,可是也不能一竹竿打一船人。不认真的也不能放弃呀。就算老师们不是懒得理睬,而老不往后走就不能怪学生纠结:没被老师们注意,更不要说受重视与被关心,甚至就是被漠视。

而即使偶尔脚步不到后三排的老师也纠结。巡视必得纵横都到边到沿吗?某特级教师就指出,教师课堂上下讲台走向学生,只需推进1/3的纵深。我也相信,如此幅度与深度认定,也绝对是有舞台表演和日常教学实效支撑的。或许他们觉得,如此,学生如有疑难也方便问询,或示意老师贴近辅导;绝非歧视,不想到他们那里去,也不是否定或忽视他们有问题要提。

我想说,越是所谓的后进生越敏感,有时在他人身上根本不成问题的问题,而在他们那里可能就是问题,他们更需别人的贴心呵护。当他们感受到同一屋檐下一视同仁的温暖,也许会彻底改变对现实世界的模糊认识与偏执判断,重新构建理性认知。

推开来说,中小学生更需要感性关爱,我们发自内心关爱学生,何不首先给予切实关注,就像走到最后一排。其实这并不难,也就是多走一步两步,甚至一小步,说不上有多费时费力。而就是这上前小小一步,就足够贴近学生。人近心也近,也许比帮他们解答难题本身更让他们感动。再说人心近矛盾少,岂不更有利于老师开展其他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二、频度——振作

早读过半,读书声便渐渐低下去,也是常有的事。读的时间长了,学生疲劳了;可能有些来得早的同学更疲,越早的越疲。有经验的监堂老师常常及时喊喊话,拍拍手,提示提示,提振士气。

我也常走下讲台,巡视一圈半圈,无需言说就能振作他们。如果边走边读,放开喉咙朗诵一番,有人仿效,比试。一人跟,大家跟。往往我走到哪里哪里响;一辐射,又书声琅琅。

又如自习,有的学生也许半途把持不住,慵懒,嘀咕。负责的老师提醒提醒也不是不能震慑;只是自费口舌,有人面子还挂不住,也干扰其他专心致志的同学。我也常下讲台巡视,再顽劣的学生也不好在你面前还不当回事吧,这一走动自然能激励学生严以自律,重新投入热情,安安心心做自己的事。

隔时巡视,见势动脚,是谓用频度振作人。

当然凡事有度,例如平时监考,就要力避晃悠;否则违规扰人,平时胆小的考生更觉不爽。有时就算你不针对谁,只是随便走走,例行巡视而已,也不保没人偏就觉得你有针对性,陷其不义。所以,即使感觉某生有嫌疑,甚至就在舞弊,当然要及时防范,有效制止,但绝非为能;移步上前又何尝不能机智些,体面地防范和制止岂不皆大欢喜?教育的路径多得很,路途长得很,有些工作并非当场处理且针尖对麦芒才最有效。

三、角度——平衡

也有人巡视到头再转身回去仍不得好感。敏感的学生还关注你怎么转身。

习惯左转的人走到头就左转,可是靠右的同学不舒服:把背给我,莫非喜欢某人,却不睬我?其实,如此逻辑,右转也同样不讨好。只是非左必右,转身是必须的,而一转就得朝向某一边;总不能直接退吧,退他一回两回可以,常退多不方便。

可是我们还真不好老朝某一边转,虽不好自吹自擂“太阳底下最光辉”,做老师的职业特殊是事实。虽然我们向左或是向右,只是正常转身,没有一点别的意思,更别说恶意;可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何况现在的孩子又特别敏感,甚至非常脆弱,所以我们还真要多份心思,哪怕无意也尽量不给学生造成软杀伤。

有的老师先朝左边站站,再向右转身。有的老师左转身而右回脸,朝你笑笑。有的老师跟左边的同学对视,随便打打招呼,再向右转,甚至扶着左边同学的身子向右转。有的老师左转,站在左边同学旁边,却看着右边的同学。有的老师左转身又回过来,稍作逗留再右转身。有的老师走过去了,又退到某人旁边。为了什么,或许根本不为什么,都只是变变,其实就是平衡,落实博爱。这在实际教学中很能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