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我的母亲范例6篇

胡适我的母亲

胡适我的母亲范文1

成就如此大家,除了胡适本人的努力奋斗以外,还要归功于他母亲给他的良好教育。胡适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先生的母亲是怎样对胡适进行教育的呢?我们还是到他的《我的母亲》一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身教重于言教,无疑,母亲的宽容、宽恕、隐忍、慈爱对胡适产生极大的影响。胡适对“容忍”推崇备至,修养极佳,还常常告诫他人“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由于政见等诸多原因,不少同时期作家曾对胡适抨击乃至谩骂,但他若“老僧不见不闻”,淡定从容,不生气,不着急,不理会。

“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她才教训我。犯的事大,等到晚上人静时,她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出,母亲对胡适的教育严而有宽,宽容不纵容。这种方法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让胡适有了是非意识,学会担当,有了过失就必须自己承担后果。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胡适我的母亲范文2

关键词:我;母亲;教学问题

近两年来听老师讲授胡适散文《我的母亲》,有一些问题越来越明显,不吐则如喉有鲠,有一吐为快的冲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散文中事件梳理的立足点以及母亲人格的时代性上。以下就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述说。

一、不要把“我的母亲”讲成“我的童年”

课文开头用了三个段落近700个文字,讲述了“我”的童年,包括瘦弱的体质、文绉绉的性格、对同伴玩耍的向往、“监割”的经历、演戏的爱好等,又写了在“只学得了读书和写字”两件事的同时,对音乐和美术的兴趣萌芽及被扼杀的遭际。老师逐一让学生进行归纳并且板书、朗读,更有的老师为了“深入挖掘教材”,还设置了每件事之对于“我”的性格的突出体现等,但竟未能剖析“我的童年”的这些经历与母亲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要知道,本文是在写“我的母亲”,而不是回忆“我的童年”“身体弱”而又三岁丧父,这注定“我”的童年要有浓厚的灰彩。肩负一个大家庭当家重任的母亲,她的责任绝非仅仅是工作的分配、家务的支配这么简单的问题,对子女的教育是责无旁贷的。而受封建家族教育影响至深的母亲,还能够站在一个全局的高度去规划子女的教育问题,如针对子女的身体状况、智力现状,制订教育目标、教育方式以及方法等,这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我”的童年际遇和表现母亲的形象,是息息相关,不容回避的。

比如,因为“我”身体弱,母亲势必管束“我”不能从事“野蛮”的游戏。而“我”的童年天性得不到充分的显露,导致暗自的向往,并时常产生表现的冲动,所以,偶尔玩玩“掷铜钱”也就不足为奇了,偶尔扮上喜剧角色过过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读书写字两件事,是“我”的童年的主色调,试想,敢和姨母说出“老子都不老子呀”的话,如果没有母亲的严格管教和监督。谁能喜欢并一如既往地去用这两件单调的工作来堆砌自己的童年呢?可见,在归纳“我”的童年经历的事件时,切不要孤立地去做,不要抛开“我的母亲”这一重心。

二、母亲性格形成的时代诱因

我们在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时,多数老师都以清晰的脉络,逐步地把一个完美母亲的形象展现出来。先是对“我”的管教,突出了“严”和“慈”,接着便是从对待“败子”大哥的债主的方式上,处理晚辈妯娌间矛盾上,捍卫人格尊严上,突出了母亲性格中“宽容、善良、智慧、刚烈”等特点。赏析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态度、学生的情感等,让人体会到这一形象处处闪光,照耀后人。

可是,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母亲性格的形成,有没有一些社会因素,从而被动、无奈地表现出来呢?

母亲冯顺弟,农民出身,16岁经人介绍,嫁给时任台东直隶州知州的清朝贡生胡传。当时胡传的发妻曹氏死了,胡传也已经48岁,一大堆子女,大多数都比冯顺弟大,结婚三年生胡适,又三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胡传死了,23岁的冯顺弟开始守寡。

丈夫死后,按辈分,冯顺弟理当撑起当家大业。而胡适的兄长们,都比母亲的年龄要大,所以,嫂子闹纠纷时,这位作为“小妈”的当家人,自然不能够像呵责自己亲儿女一样地去呵责他们了。这就是说,她的宽容与忍耐,有相当层次上的无奈。

当然,家庭的变故对她性格的形成,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家时她上有父母,下有一弟二妹,上上下下多由她打点,养成了自主勤劳的性格;她婚后曾有两年“老夫少妻稚子”的天伦之乐的生活,这期间她向丈夫学习了识字,这对她以后要求胡适读书也埋下了伏笔。她的人生虽说经历了大起大落,但所谓“起”仅仅是昙花一现,大多则是“落”。在她23岁守寡之后,1904年,三子胡洪死了,1905年,父亲冯振爽死了,1909年,妹妹冯玉英,弟弟冯诚厚也相继死了,1915年,长子――就是那位“败子”――胡洪俊死了。长女胡大菊也死了,1917年,胡洪俊的儿子胡思明又死了。十多年间,亲人,而且更多的是年轻的亲人相继辞世,这对一个年轻的女当家人不能不算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这对于一个人形成刚毅、沉静、忍耐的性格,是有着直接影响的。

冯顺弟在对子女的要求上,其实是不乏愚昧的。那个时代的女性,如果没有封建残留的愚昧,似乎就该是异类。她对孩子过于呆板的管教,对于丈夫的绝对崇拜,对于儿子的婚姻干预,都体现出了这种愚昧。

冯顺弟出生时,父母就因为他不是男孩而失望,所以才取名顺弟。长大的顺弟也受这种思想的熏陶,常恨自己不是男性,并由此演绎出许多愚昧的事情来。

首先是选择婚姻,在介绍给胡传时,父母都犹豫,因为一个16岁,一个48岁,年龄差达到32岁!可冯顺弟想到的是,胡传是有钱有权的人,聘礼不会少的,可以解决父亲建房的心愿,于是宁可委屈自己,也同意出嫁。结果是三年分,三年合,23年独守空房!

胡适我的母亲范文3

胡适重名失真爱

胡适早年的婚姻完全是其母亲包办策划的,定亲时胡适只有14岁,未婚妻江冬秀也只有15岁,因为两家有些七拐八连的亲戚关系,双方家长未征得胡适同意,便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方式把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了下来,胡母也为儿子娶亲准备好了房子。但就在双方家长准备郑重举行订婚仪式时,对女方不认识对婚事毫无兴趣的胡适却以求学紧急为由,匆匆离开了家,先去上海学习,后又考取官费去美国留学,留下准新娘在家长久等待。

期间,年轻帅气的胡适在美国结交了一位叫韦廉斯的美国姑娘,这是一位既漂亮又个性洒脱独立的艺术专业学生。两人在朝朝暮暮的文学艺术交谈中,彼此爱慕的情感越来越深,胡适把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照片送给了这位钟情的姑娘,并有意与她结成生活伴侣。为此,胡适多次写信给母亲,希望能解除与江冬秀的婚约,但均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母亲在给胡适的回信中再三重申:你的妻子非江冬秀莫属,决不允许你再选择其他女人。从小在农村长大的胡适不愿也不敢违抗母亲的旨意,落个不孝之名,只得忍痛割爱,把本已燃烧起来的恋爱之火降温到一般朋友关系。但两人内心深处的恋情却一直贮存着,直到后来胡适回国结婚后,两人还暗中书信往来了50年,依然互赠照片,彼诉倾心。

胡适是在1917年26岁时才从美国回到国内北京大学任教授的。因率先倡导“新文化运动”,很快成为中国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但是可悲的是,这个极力宣传破除封建包办婚姻、主张男女恋爱自由、极力抨击封建旧礼教的新派人物,却不得不按母亲的安排如期回老家安徽与江冬秀结婚,而且,直到举行结婚典礼时胡适才认识了这个母亲派给他的长相平平的小脚女子。一个是经多见广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一个是自幼厮守在闭塞农村识字寥寥的村女,且长期不通音信,两人之间根本无爱情可言。婚后,胡适把江冬秀留在家乡照顾母亲,独自回到了北京。直到第三年胡母去世后,江冬秀才来到北京胡适身边。

起初的几年,胡适与这个近乎文盲的太太,虽然在思想文化上没共同语言,但在家庭生活上还能凑合,特别是江冬秀的拿手厨艺有时还能让胡适在朋友面前风光一下。但是几年之后,为人宽厚善良随和的胡适渐渐发现,从农村来到大都市的江冬秀性格破例的大胆泼辣强悍,以关心丈夫为由对他的干涉约束越来越多,小如读书睡觉的时间,大如社交,稍不如她意便扯起喉咙吵闹不休,特别是对胡适与其他女往,她醋意特强烈,总要找种种理由横加干涉,甚至当着胡适朋友或女学生的面,找岔子训斥胡适,弄得在场人都很尴尬。而最不愿与人争吵的胡适却往往一忍再忍,这就更助长了江冬秀的凶悍气焰,致使胡适在熟人圈里落了个“惧内”的笑柄,而江冬秀“河东吼狮”“母老虎”的恶名也逐渐传扬开来。

在多次领教了江冬秀的“驯夫”手段后,胡适从心里痛恨这个给他带来羞辱和约束的婚姻,但他又迟迟不敢下决心离婚,因为当时在文化学术界名望颇高的胡适,害怕别人议论他喜新厌旧抛弃糟糠之妻另寻新欢,有悖为人师表的传统道德,从而影响自己学术大师的光辉形象。爱面子好名声的胡适只好在越来越凶悍的妻子面前逆来顺受地忍着,忍着,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既漂亮又有知识令他一见钟情的曹诚英,他沉寂压抑多年的爱情种子才又勃然发芽。

那是1923年4月,胡适在北京家里,又一次遭受悍妻的暴力后,忍无可忍赌气之下来到杭州烟霞洞疗养,却不期而遇地邂逅了早年曾心仪的远房表妹曹诚英,而曹诚英又是当年胡适结婚典礼时的伴娘,此时正在上海当教师,且离婚单身独处。两人久违重逢,惊喜万状,话越说越投机,情感逐日加深,便结伴畅游西湖,携手共登西山。一次共进酒餐后,两人谈起当年彼此内心爱慕之情,胡适慨然提笔写了一首题为《怨歌》的诗,其中两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婚(嫁)时”,明确地表达了对曹的爱恋之情。曹诚英对年长11岁才貌双佳的表哥胡适更是艳羡不已,又耳闻他夫妻不协,更是爱怜有加。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人赋诗赏文,谈情说爱,感情迅速升温,后来竟发展到短期同居,致使曹诚英怀了孕。两人开始商量着重组家庭。

但是,当胡适回到北京试探着向江冬秀提出离婚要求时,江冬秀一听勃然大怒,从厨房拿出把菜刀,举过头顶,高声嚷道:“要离婚可以,但我要先把咱两个孩子杀掉,你既然不想要我了,我同你生的孩子你也别要了!”一边嚷着,一边去抓挠孩子,孩子惊得哇哇叫着满院跑,邻居闻声过来劝解,江冬秀越发气恼,扬手便把菜刀向胡适扔去,幸亏胡适躲开了,才没酿成家庭血案。胡适吓得面色如土,赶紧连连说软话安抚悍妻,再不敢提离婚两字

万般无奈,胡适只好赶回杭州,劝说曹诚英堕胎,并心有余悸地写了两句诗给曹看:“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希望曹诚英能理解他的处境和无奈。曹诚英看罢,长叹一声,泪水纷流,善良的她不愿她心爱的人再为难,只好无奈地与胡适结束了这段无果的爱情。后来曹诚英在胡适的帮助下,到美国留学,回国后在大学任教,但却再未嫁人。

胡适虽然与曹诚英没结成婚,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对曹诚英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情感,这有他的诗句为证:一枝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两句诗,十四个字,凝聚着大博士胡适痛失真爱的几多惆怅与无奈,几多怀念与苦涩呀!

有情人未成鸳鸯之美,表面看起来是其悍妻的阻拦,骨子里却还是胡适太看重个人所谓的名声,他太担心与曹诚英的婚外恋情张扬到社会上,影响自己博士、学者、教授、文化名人、国人导师的圣人完美形象了。而其悍妻正是抓住了他的这个弱点,不仅在这次杭州情人恋上轻而易举地制服了并不爱她的丈夫,而且在此后几次稍微发现或猜测到胡适有婚外恋情的苗头,马上在家里撒泼嚷叫,声言要拉着丈夫到大街上找街坊邻居评理。这种屡试不爽的招术,使赫赫有名的新文化新思想的导师胡适,在自己的真爱面前胆小如鼠,浅尝辄止,委曲求全地与一个原先无爱甚至厌恶的太太,给世人示范似地“恩爱”生活了几十年。其内心情感遭遇的痛苦折磨,只有他自己最清楚。爱面子的胡适不可能去找人诉说自己婚姻生活的苦涩,他宁愿一个人默默地吞咽这颗苦果,郁闷苦恼之时,他经常独自到街上酒馆借酒消愁,或到公园散心,企图借山水之秀解脱自己的情感痛苦。而他唯一能倾诉内心情感真情的方式,只有背着妻子给大洋彼岸的情人威廉斯写信。

直到胡适死后三年的1965年,终身未嫁的韦廉斯才把自己珍藏了50年的100多封胡适去信,寄给了江冬秀,并嘱托她转交台湾有关胡适研究机构,致使惊讶异常老泪纵横的江冬秀又一次尝到了无爱婚姻的苦药。而对胡适来说,半个世纪的暗中鸿雁传情,50年的异国神交与思念,真是“春蚕到死丝(思)方尽”啊!作为一代文化大师,其压抑真爱情感的内心痛苦,又岂是100多封书信所能释怀的呢?

鲁迅真爱无畏惧

而与胡适同时代的鲁迅,虽然早先也遭遇到与胡适类似的母亲包办婚姻,有了无爱情但有名义的妻子朱安,并准备为不拂母意而做情感生活的一世牺牲,但后来当他在北京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中,遇到是学生也是知音许广平时,并在此后历经164封两地书信的情感沟通和相恋后,就敢冲破封建礼教的约束,义无反顾地生活在一起。尽管当时也有人指责鲁迅家有原妻而搞师生恋有违传统伦理,违背为师之道,亲友也劝他勿因师生恋而使名声受损,但在许广平的热情支持下,时已44岁的鲁迅毫不畏惧社会上的流言蜚语,坚定不移地经营着艰辛而幸福的爱巢。他公开表白:“我对于名誉、地位,什么都不要,只要枭蛇鬼怪(指许广平)够了。”而28岁的许广平也敢于摈弃世俗的舆论压力,公开发表了爱情宣言文章《风子(指鲁迅)是我的爱》。

在婚后上海十年生活中,尽管因为鲁迅的批判矛头直指反动当权者而屡被迫害通缉,夫妻两人的家庭生活也没有胡适家的安逸富贵,有时甚至还面临被抄家和暗杀的危险,但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文学爱好,使患难与共的鲁迅夫妇情感愈来愈深厚。两人时常是丈夫写好文章初稿后,妻子校对誊写,丈夫夜以继日奋不顾身地抨击敌人,妻子无微不至地在生活上呵护丈夫,其爱情生活始终是艰辛而又相愉无憾的。这有鲁迅给许广平的赠诗为证: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相知。

胡适我的母亲范文4

文绉绉(zhōu ) 绰号(chuò ) 庶祖母(shù ) 吹笙(shēng ) 摹画(mó ) 眼翳(yì ) 舔去(tiǎn ) 侮辱(wǚ )

二、词义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三、课文解析

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青少年时期,母亲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赞美了母亲优秀的品格。

本文分层:

一、(1-4) 我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

二、(5-12)母亲对我的管教

三、(13) 母亲对我的影响

第二部分:1对我学习上的督促2严厉的管教的方法3犯错的严厉惩罚4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5除夕打发债主6与嫂子们的相处,及如何处理她们的矛盾7母亲受到人格侮辱的反应

前三段内容并非闲笔,既为下文写母亲做了铺垫,又于文末相呼应。

母亲为人:仁慈温和,严父慈母,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很有刚气

教子:严格

“与嫂子们的相处”:写了母亲的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不仅写了言传,更写了身教。

如果……如果……如果……:用假设表现自己已经具备的美德,表现了他不溢美,不自夸的品质,也符合自传的语言特点。

不能不:双重否定来肯定“打了一点底子”,既表明态度,又不是很绝对。

注释:

1选自《胡适自传》。胡适(1891-1962),字适之,原名胡洪骍,安徽绩溪人,学者。著有《尝试集》《胡适文存》

2文绉绉(zho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胡适我的母亲范文5

韶华易逝,当孩子的心被纷繁复杂的世界迷惑,父母只能狠下心来剪断攥在手里的风筝线,然后在遥不可及的未来盼望风筝落地归来。

到底是谁欠谁的幸福。

父母在孩子的身上几乎倾注了所有的心血。胡适的母亲在照料一大家子的同时还要在破晓时分让胡适背书给她听,背的熟了才能放心继续睡觉。而胡适自中学起便长年在外求学,很少回家探亲。最后一次胡适风尘仆仆地海上归来时便是参加母亲的葬礼。

胡适含辛茹苦的母亲必定没有半分不甘愿,因为儿子的成功幸福远大于自己所受的一切苦难与沉重的思念。

是谁,欠了谁的幸福。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她在年轻之时是父亲目送她踏上远去的征程,而她走不进儿子的世界,只能沉默地目送儿子的离去。

所谓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缘分便在于默默目送孩子消失在人生的转角,而背后有同样目送自己转弯的父母。

谁该谁不该,血缘关系所带来的是一种微妙的心甘情愿,仿佛三生石上命定这一世的轮回。

说不清,道不明,谁欠了谁的幸福。

朱自清的父亲在火车开动之际,爬上月台送一袋橘子嗫嚅了两句后又离开的背影几乎定格成了永恒。

朱自清的内心酸涩,为这一袋橘子,为这一袋橘子,为父亲离去时日渐萧索而已见蹒跚的背影。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难以名状的憾事之一。当我们远去,向着自己已启程的美好光明,是否注意过父母愈见明显的斑斑白发和愈见佝偻的体态,是否非得一定要等到亲不待那刻才看得清父母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披枷戴锁慢慢走来的艰辛。

张爱玲在《易经》中写道:当在自己的女儿身上了同样的感情却没有得到回报,才惊诧不复于母亲的时代。

胡适我的母亲范文6

是的,我还是比较喜爱看书的,我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早已记不清楚,然而我知道肯定是杂书,那时候家里书很少,能给我看的,是一种叫做《故事会》的书。实质上,比起那些学究书做学问的书的枯燥,故事更合我的味道,更何况,我那时还是个不懂看书有何用只是觉得有趣的毛孩而已。后来我逐渐看过了《成语故事》、《十万个为什么》以及我的母亲送我的第一份生日礼物《脑筋急转弯》,这本书倒是我自己要求的,看到同学中间有人拥有,自己便也单纯的想要拥有,仅此而已。

实在话,我是个比较喜欢有样学样的人,但是真让我学到手,我会变个法演出于你看。我通常把我学习过的人当做我的良师益友,这样的人很少,在我这二十自述中能够让我回顾起来的,仅有那么个把,或许是我记性差的缘故吧。这个二十自述也是我从别人那里乔迁过来的,直接的是我最认可的一位良师益友,追根溯源,恐怕是胡适先生了,胡适先生是一位新思想者了,我看他的《四十自述》颇有感悟,顿觉得小时候的光景是一种消遣了,也确实是一种奢侈了。

我何以将这半自述的不伦不类的文章叫做“子说”呢?胡适先生小时候受母亲影响极大,曾经有过一段日头诚心礼佛,然而新思想广布的时代给了这位小先生一点点的叛骨,便说了把佛像都丢到厕所缸里去的话。孔教是从儒家这个当时的新思想大家中渐渐变态而沿袭下来的,说的好听或是难听点,中国自古便有了自己的教会。这是后来人的事,孔老夫子怎么样?至少不是这个孔教的始作俑者。孔老夫子的头衔很多,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至圣”、“素王”,这些都能沾上边,也算是个比较优秀的人了。我一直认为事出必有因,所以我一直对历史上青史留名的人怀有敬畏之心,无论功名与骂名,既能诧叱风云,便有万般神通。说夫子是个思想家,我想便也唯有《论语》一书可算佐证。大宋宰相赵普也曾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我这般庸人读完整本恐也没有这样的一半水平了,但是读书为往圣继绝学,可谓大道无形,大音希声,确也!

“我们家乡的蒙馆学金太轻,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先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书,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胡适儿童时的私塾便是这般光景,善在其母对其管教极严,“渴望我读书”,于是胡适的归功自然落不下这位慈母了。这样的私塾、先生都是要不得的,孔子所主“有教无类”,便是正与这相对的了。《论语》中有大部的篇幅是言“学”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都是其上记述的关于学习的方法云云。由于我一个假期都在研读胡适,所以对于胡适的经过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学习而言,胡适先生不输于任何人,而或应该说胡适先生是一位天赐的大读书家,他的读书完全是出于本能兴趣,自然便是个学习做学问的料子了。入学时已经不是个“破蒙”的学生了,“故我不须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诗》一类的书。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诗》,他亲自抄写给我的。”胡适先生学习很早,在尚不更事的年纪,读书学习完全靠的是兴趣,剩下的就是父母亲的督促,这也便扯上了人伦孝道。

胡适先生的父亲胡铁花死得早,其最感念的还是他的母亲,最有印象的是少年时代与其母一起生活的十余年,说这十余年是他的做学问的开始,也是为以后做学问打下好的基础的十余年,后来四处求学,与其母更是聚少离多,但是少年时母亲督促的习惯早已形成。人说父母是每个人的第一任老师,孟子有其慈母三迁住地,成就孟子“亚圣”美名。《论语》有子“其为人也孝悌”,可见一斑,孝在古时已显重要。现代人有种习惯还未曾西化,尤其是在农村乡野更是诸如所见云云,这桩事便做是“守孝”,父母嫡亲长辈死后嫡出孝子守孝三载,“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随着现代化的演进,物欲横流的社会逼迫每个人的奋进,三年略显冗长,立马外出工作又显不庄重,所以现代人顶多是三天时间便也走过了形式。《论语》中有关于“孝”的篇幅不可不畏之大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说是父母在世时,应以礼侍奉他们;去世后,应以礼安葬祭祀。孔子所创儒家学派后世成为中华显学,由是他所主张的孝,在后世大肆推崇,中国人自古便重孝道。我们后来人更是不可忘本,弘扬孝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与小人在古今文人口中不绝于耳,倒不免党同伐异,草诛笔伐,从“党锢之祸”中可窥见一斑,只知今经古文也是管中窥豹,坐井观天,倒也做了回青蛙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历来君子备受推崇,《论语》一书也是花了大篇幅去叙述君子,也是大力宣扬君子而贬低小人。有言“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禅改。”君子庄重才有威严,学习到的知识才会牢固,重忠信,交友谨慎,知错能改。又或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不要求吃多饱住多好。君子办事情机敏,说话谨慎,以品德高尚的人为师,从而纠正自己的过失。如此便是好学了。《论语》关于君子之篇不逊于孝的篇幅,又有“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云云。

上一篇特技风筝

下一篇功夫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