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诗范例6篇

白露的诗范文1

写白露的诗,孟浩然的比较直白,诗云:“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再如杜甫这首《白露》诗,也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喜秋风景图:“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诗意挺美:夜里,晶莹的白露在柑橘的果实上凝结,圆润可人;清晨,又在马蹄疾踏之处,纷纷碎散。园圃内的果蔬和园外的石头、树木连到一处;舟船离开渡口驶进河溪。凭几而立,看鱼儿欢快游动;扬鞭而返,栖息的鸟儿急急飞起。越往下走就越发现秋天的果实如此美好;只是那通幽之路上,怕是岔道多起。

但大多数的诗是借白露之景,寄托和抒写诗人内心情愫的。如最早的《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常为人所吟诵。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的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前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后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其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的情感。

魏晋左思《杂诗》中云:“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左思出身寒门,不喜交游,仕途甚不得意,这首诗便是他于冷落处境中的心境写照。前四句状秋景,后两句抒秋情,于景于情的映衬中,吐诉出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南北朝谢I的《秋夜》很有名。诗说:“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全诗描述的是思妇怀人。一二句以邻人捣衣与己之心事相对比,中间两句以月光与白露暗示彻夜未眠,终句点出题旨,思妇所为皆因“长分居”,且秋尽冬来,日复一日,如之何勿思。一段浓情蜜意全从平言淡语中倾泻而出。

白露的诗范文2

摘要:独白作为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人物内心表白来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我的前公爵夫人》中,公爵面对亡妻的肖像所作的独白表面上是“哀思”,实际上充满了不满和斥责,暴露了他专横、傲慢自负和控制欲强的性格。

关键词:诗歌 独白 公爵 人物性格

独白是通过人物内心表白来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从而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是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戏剧性独白被广泛运用于诗歌中,“它使诗人和第一人称说话人分离,用戏剧性手法客观地探索说话人的内心世界并塑造其性格。它受到古典诗歌和天主教忏悔传统影响,形成于英国中世纪社会和文化解体之时,它的产生与成长同英国人文主义思想和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六个多世纪来,戏剧性独白已经在英美文学中形成了影响广泛的传统。”(肖明翰)

诗人罗伯特·勃朗宁的《我的前公爵夫人》正是最具代表性的独白诗之一。这首诗取材于十六世纪意大利费拉拉市一位公爵的真实故事。诗的背景很有趣,但文字却有些令人费解。斐拉拉公爵是这首诗的讲述者。他正在招待一位前来洽谈婚约的使者,带领使者参观他的府邸,来到他的前一位公爵夫人的肖像面前,她看上去年轻而可爱,公爵关于亡妻的一番独白充分暴露了他的心理和性格。独白的运用把说话者与诗作者(勃朗宁)分开来,这迫使读者努力去理解讲话者的话,以期能洞悉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公爵的花言巧语很具有迷惑性,掩盖了潜藏的真实动机,然而秘密悬而未决。根据此诗的风格、结构和历史参照,读者可以得知虽然讲话者没有说是自己直接杀死他的妻子,但他显然有所隐藏。公爵的话透露出对她的“可耻行为”的谩骂:他声称,她与大家调情,不欣赏“我赐她的九百年的门第”(勃朗宁,485)。随着他的独白继续,读者逐渐意识到,其实是公爵导致了夫人的早逝:“发展至此,我下了令:于是一切微笑都从此制止”(勃朗宁,485)。

这种独白的形式特别适合这首诗,说话人给人的印象是控制欲很强。我们知道,前公爵夫人的死很值得怀疑,公爵又正在寻找新夫人的过程中。公爵当然想呈现给来访使者最好的一面。他想告诉别人他是受害者,是他的妻子不忠于他,欺骗了他。他的控制欲强,却不能控制她和她的微笑。画像中的这种微笑正是公爵最喜欢的,他认为画师准确地抓住了夫人的笑容和活力。现在既然公爵拥有了这幅画像并且把它挂在帘布后面,他至少可以控制她可以对谁笑,不可以对谁笑。夫人在世时,公爵无法控制她的微笑和她对生活的热爱,并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忠。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大家都认为正是这些猜疑最终导致他毒死了妻子。而公爵却极力隐藏自己的真实性格。正如前面所说,他呈现的是自己最好的一面,但从他的话语中却暴露出他爱猜忌,喜欢控制别人,这就让人觉得他还有很多其它的性格缺陷。

公爵试图为自己塑造一个良好形象,想要表现得像一个贵族,但他的独白却出卖了自己,言语中充满了谩骂、指责和专横。妻子的单纯、可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对他来说一无是处,映射出公爵是一个毫无爱心,毫无同情心,傲慢无礼,控制欲强的人。公爵的控制欲还可以从这首诗的结构中,从他对艺术的欣赏中,以及把妻子的死因归结为一些琐事中看出。整首诗频繁使用停顿,有很多是在一句话未说完时出现,突出了公爵对谈话的掌控。公爵对艺术的欣赏暴露了他对艺人的左右以制作出他所喜欢的艺术品,正如前公爵夫人的画像和海神尼普顿塑像。虽然公爵无法掌控生前的公爵夫人,却在她死后完全控制了她,不仅控制了她,控制了她的面部表情——始终露出他所喜欢的微笑,而且通过画像上的帘布还控制了谁才能够看到这样的面容。独白过程中,公爵的情绪失控也从诗的韵律中透露出来。跨行连续的写法暴露了公爵的紧张和不安。例如,在诗快要结尾的时候公爵情绪失控了。读者不难想象,受到惊吓的使者起身下楼,由于情绪失常公爵显得局促不安,但又急于重新掌控局面,说道“别客气,让咱们一同下楼吧” (勃朗宁,485)。公爵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到伤害和侮辱的丈夫,想让人觉得他之所以杀死她是被不知羞耻的妻子逼得别无选择了。再者,他对艺术的欣赏揭露了他看重那些他所能掌控的东西,对于他难以控制的东西他试图按自己的意愿改变,如果不能如他所愿他宁可毁灭它。他的这种价值取向和公爵夫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在意围绕在她周围的很多细微之处,像“落日的余光”、“ 一枝樱桃”、“ 白骡” (勃朗宁,485)这样的自然界景观都与公爵夫人的喜怒哀乐密切相关。公爵夫人所喜欢的这些自然界的物体与公爵所热衷的那些人工制品对比强烈。公爵对夫人眷念大自然心生不悦,说“但她的感激(我说不上怎么搞的)仿佛把我赐她的九百年的门第与任何人的赠品并列”。显然,公爵认为他的门第比这些自然的东西重要得多,有价值得多,是能够给夫人带来更多快乐的,可是夫人似乎并不感兴趣,这让公爵恼怒不已。或许这就是他最终杀害妻子的原因所在。他不能控制活着的公爵夫人,于是杀死了她,把她变成了他所看重的东西——一幅肖像,现在他终于可以完全控制她了。

诗中独白的运用把读者带入说话者的内心世界。整首诗只是公爵的叙述,而且是避重就轻为自己辩护,我们得自己把整个故事串起来。通过公爵的话和他说话的方式我们逐渐了解他。很明显,这首诗不是在表达他对妻子的爱,透露出的是他对权力和控制别人的热衷。从他的独白中,从他的想法中和他对已故夫人的看法和态度中,我们清楚地了解了公爵是怎样的人。他既傲慢自负又唯我独尊,让人难以接近,对于想得到的东西不择手段。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从讲话者为自己做的辩解中恰恰暴露了自己的卑劣行径,是他杀死了公爵夫人。而他却以一个观察者的口吻,“哀悼”公爵夫人的死亡。他的独白意在美化自己,却暴露了自己让人生厌的性格,让读者洞悉了他内心的秘密。

参考文献:

[1]Browning, Robert. The Poems. Ed. John Pettigrew and Thomas J. Collins. Vol.1. New Haven: Yale UP, 1981.

[2]刘新民.论勃朗宁诗歌的艺术风格[J].北京:外国文学评论, 2001(04).

白露的诗范文3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其友。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着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白露的诗范文4

【关键词】重章叠唱;反复吟咏;节奏感; 韵律; 情景交融;意境凄美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读好文章,犹饮仙露琼浆,顿感唇齿生香。《蒹葭》这首诗,初中时就成诵了,觉得它有情趣,有韵味,引人入胜。人到中年,执教这首诗,如故人重逢,分外亲切。

首先,诗歌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落笔,点明诗歌写的是秋季的内容,而且是深秋。秋季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大多是感伤的。柳永诗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就这么说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故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也这么说着。那么这首诗中的秋又是如何呢?在诗人的笔下,秋天的蒹葭、白露富有变化。首章的“苍苍”,次章的“萋萋”,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的氛围。

此时,我闭上眼睛想象着:

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伊人的位置可谓变幻无穷;“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诗人追寻的道路可谓崎岖坎坷,险阻重重!

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无尽头,“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然而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

诗人执着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的大脑又蹦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一定是内外兼美吧,面若桃花,身姿绰约,气质高雅,温婉动人 。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 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必然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伊人”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又是朦胧的,在主人公的视线中若隐若现,时有时无,似水中月,雾中花,这种美是怎样产生的呢?是距离,距离产生了美。

印度诗人泰戈尔这样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和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我就仿照泰戈尔这首诗,可以这样说:世界上最美的距离,不是紧紧相依,而是那盈盈一水间的,脉脉不语。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你就站在那里,我却永远追不到你。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伊人”的这个形象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她遥远而又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她的动人之处。

整首诗,语言采用重章叠唱的表达方式,反复咏唱,不仅再现了主人公执着追求的过程,而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律美。

凝结为霜的朝露,葱茂蓊郁的芦苇,漫长弯曲的水路,若隐若现的伊人,执着追求的少年。有景物,有人物,有画面。情景交融,意境朦胧凄美。

白露的诗范文5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着极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文章以《蒹葭》为例,探讨了《诗经》的在结构上的独特形式―――重章叠句及其特殊的艺术效果和成因。

【关键词】诗经 蒹葭 重章叠句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地反映了三千多前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立体地再现了先秦先民们的喜怒哀乐,风土人情,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它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的源头;它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文学影响极大。《诗经》不愧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现在我们以《蒹葭》为例,谈谈《诗经》的在结构上的独特形式。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濉K蒌Т又,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⒅。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属于十五国风,是首爱情诗。它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清晨,芦苇上的露水还未曾干,有位恋者在蒹葭露白的曲水之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她)思念的人――伊人。诵读该诗,我们不仅会沉浸在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的意境中,而且我们还会惊叹于它独特的结构,全诗虽然有三章,但是每章只换几个字:

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色彩)

白露:为霜―未―未已 (形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 (地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道路)

溯游从之:水中央――水中坻――水中b (方位)

蒹葭的这种写作特点充分体现了《诗经》的在结构上的独特形式――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叠句就是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它常常用于表现人物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

《蒹葭》一诗中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有如下作用:第一、三章句式和意思基本相同,个别词语的调整,产生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抒情效果,从听觉上强化了音乐旋律感;第二、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1)形成缠绵婉约的基调。?全诗由三章组成,每章分别由“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起兴,造成一种迷茫、的氛围。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形式,使诗歌形成缠绵婉约的基调,恰到好处地配合了诗人缠绵情感的抒发,具有委婉动人的艺术魅力。

(2)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诗歌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濉保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b”,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使诗人的情感抒发显得更加浓郁。

重章叠唱是《诗经》普遍运用的艺术形式, 对此,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曾评价说:“《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例如《秦风・无衣》重章叠句,复沓而歌”的结构特点,把士兵那种共同御侮、为国从军的慷慨激昂之情表现得更强烈,更动人,而且更有一种音乐和谐之美。同时这样几章反复咏唱,更能充分抒发诗人内心的激情,突出诗文的主题。《周南・桃夭》“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诗意既有变化又有层次、意象与蕴涵自然浑成,融为一体。”(吴惠娟《诗骚辉煌》)《硕鼠》中的“硕鼠硕鼠”的首句重叠,产生了一种咬牙切齿的效果,表现了被压迫得活不下去的农民,对统治者的无比厌恶。“誓将去汝,适彼乐土!”的反复吟唱更是表达了广大劳动者向往幸福、自由的生活的强烈愿望。根据夏传才的《诗经语言艺术新编》的统计,《诗经》305篇,其中采用复沓章法的诗歌有177篇,占305篇的58%,可以说重章叠唱是《诗经》的主体。在保持浓厚民歌特色的《国风》和接近《国风》的《小雅》中,更是比较普遍地使用了这种重章叠唱的表达形式。

从历史上考察,复沓的艺术形式是原始文化逐步积淀下来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语言产生之初的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正如《淮南子・道应训》所言:“前呼‘邪许’,后亦应之”,应声与喊声往往是同一种声音,而且是反复地呼喊着,如“嘿哟!嘿哟!/嘿哟!嘿哟!/嘿哟!嘿哟!……”这样反复地一呼一应实际上就形成了复沓的形式,这也是最早的复沓形式。《诗经》之所以要大量运用这种委婉平和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与《诗经》产生的时代现实有很大的关系。《诗经》时代是中国诗歌史上口耳相传、群体歌诵的时代。重章叠句的方式一是能适应口头文学的记忆,二是方便传播。当然也就较乐于为人民所采用。同时周代的礼乐文化建设需要有能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复沓的艺术形式正好适应了这一需要。

总之,《诗经》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诗经》,凝炼着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的社会生活,它以洗尽铅华之美的神韵、朴质含蓄无华的真情感染着后世的读者,并给予后世文人的创作以灵感与营养。重章叠句作为《诗经》中一种重要表现手法,它既形成了《诗经》独特的艺术魅力,又为后世诗文创作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白露的诗范文6

秋天来了,窗外蝉声此起彼伏,悦耳动听。这使我想起了唐诗中三首著名的咏蝉诗,不妨翻出来与读者诸君共赏。

按作者在世的时间顺序,我们先来欣赏初唐诗人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作者虞世南是唐太宗的大臣,官至秘书监。此人为官清廉,德才兼备。唐太宗经常当着群臣称赞他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可见诗如其人。这首七言绝句是将蝉人格化,而托蝉寓己。我们从首句“垂绥饮清露”中可以看出,“绥”是古人帽子上系在下巴上的两根带子的下垂部分,很像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故说“垂绥”。古人认为蝉栖高树,饮清露,故说“饮清露”。因此在古人眼里,蝉是高洁的象征。“垂绥饮清露”,仅此五字,不仅写出了蝉的形态和生活习性,而且巧妙的将自己隐寓于其中,和谐统一,不露痕迹。其实,蝉是一种害虫,专吸食树中的汁液,影响树木的生长,但古人不知这一点,不足为怪,这是题外之话。次句“流响出疏桐”是说蝉立于高大挺拔的梧桐树之上,引吭高歌,歌声接连不断,悦耳动听,声音远传。这一句写出了蝉的高标隽朗,韵致无穷。后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诗的亮点,是点睛之笔,是由上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在一般人看来,蝉声远传,是借取了秋风的传送,而作者却认为这是因“居高”而能致远。诗中的“居高”不是指身体站得高不高,而是指一个人在处世立身中,品德高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的美名远播,并不是因为借取权势地位和外界吹捧,而是自身的人格魅力使然。这首小诗,只短短四句,但由于语言精炼优美,意境隽朗高标,寓意深刻巧妙而成为千古名诗。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骆宾王的《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另三人是卢照邻、王勃、杨炯)中的著名诗人之一。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犯了武后,被诬陷下狱。这首诗是作者在狱中写的。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是说秋天来了,秋蝉的歌唱,深深勾起了我这个身陷囹圄之人对家园的思念。“西陆”指秋天(见《隋书・天文志》),“南冠”指囚徒(见《左传・成公九年》),颔联“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是作者身世之叹,诗人经历了政治上的磨难,大好时光在狱中度过,头上增添了斑斑白发,在狱外的秋蝉却还是一头乌黑的鬓毛,两相对照,不忍相看,悲从中来。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把自己在狱中的凄恻感情,曲折地表达出来。颈联两句“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进一步以秋蝉来比喻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险恶;“飞难进”比喻自己政治上受压;“响易沉”比喻言论上受到禁锢。尾联两句“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认为自己的高洁不被别人理解,反被诬陷入狱,有谁来为我洗冤呢?只有蝉来为我歌唱!骆宾王的这首《咏蝉》感情深沉,用典贴切,对仗工整,以蝉喻己,物我一体,是咏蝉中的名作。

最后,我们来欣赏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佳作名句比比皆是,虽诗名远播,但潦倒终身,一辈子只做过幕僚小官。他的这首咏蝉诗,也是托物寓己,以蝉来暗喻自己的身世。起首一联“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诗人闻蝉声而起兴,蝉在高树餐风饮露,所以“难饱”,声声哀“恨”也是徒劳无益,白费精神。这很像诗人自己,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做过种种努力,希望得到重用、提拔,但最终还是徒劳。第二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这两句是由“恨费声”引申而来。秋蝉日以继夜的鸣叫,到五更天欲曙之时,已是声嘶力竭,但它所寄栖的高树依然是那样的碧绿,两相对比,真是“无情”。高树对秋蝉毫无同情之心,这与作者长期给别人充当幕僚,寄人篱下是何等相似啊!第三联“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诗人写到这里,笔锋一转,暂时抛开咏蝉,直接写到自己。说自己是个幕僚小官,随着别人四处漂泊,像木偶(梗)随着大水泛流一般(此典见《战国策・齐策》),过着不安定的生活,使他十分怀念自己的家园,更何况田园已经荒芜,杂草连成一片了,所以思乡之情更加迫切,“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语)最后一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首尾呼应。蝉的鸣叫声,提醒我这举家清贫的小官,在外面还瞎忙活些什么啊,不如归去吧!

上面三首诗都是咏蝉的佳作,在艺术成就上各有千秋。但由于作者的地位、身世、境遇不同,所表达的感情也迥然不同,从虞世南的咏蝉诗中,我听到的是高人的哲论;从骆宾王的咏蝉诗中,我听到的是从囚室传出的凄恻之声;从李商隐的咏蝉诗中我听到的是落魄之人发出的高级牢骚。不过,我更喜欢虞翁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