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礼仪范例6篇

课间礼仪

课间礼仪范文1

学校在一天天发展,环境在一天天改善,为同学们塑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当然,这也不能只靠老师们,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从一言一行中,使学校更加美好。

课间休息是给同学们放松的时间,以便同学们能更好的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中。多数同学们能够遵守课间纪律,做一些有益的课间活动。但还是有少数同学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比较淡薄,随意闯荡其他班级,影响其他班的课间活动,他们肆意在走廊上追逐打闹,有时还会撞到其他同学,他们甚至在走廊上大吵大闹,严重影响了课间纪律。

在下课的十分钟当中,我们应该轻声细语地交谈,上下楼梯主动礼让,做一些有趣的游戏。预备铃打响后,回到自己的位置,做好课前准备,翻开书看看今天要学的课程,预习一下,让自己提前进入课堂。

叮铃铃,下课铃响起,外面的音乐也响起,同学们很不情愿的拿起跳绳,慢悠悠地向门口走去。刚出教室,同学们就大声喊叫,讲话的,上厕所的,乱成一团。

课间礼仪范文2

关键字:初中;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91-01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示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修养和价值。礼仪是立身处世的根本,人际关系的剂。

一、对中小学生实施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礼仪教育要从小抓起,学校则是对下一代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阵地。所以,我认为在中小学开设礼仪课很有必要。

(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礼仪的优良传统

古代的传统美德,迄今有许多仍备受推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崇礼尚德的优良传统却没有在当今社会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特别是“”,彻底否定了文化传统,礼仪文化遭到严重残踏。

(二)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待人接物和立身处世是十分必要的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只‘知书’而不能‘达礼’者甚多。不少中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见了老师不问好也就罢了,还不知让路;同学之间说 ‘谢谢’与‘对不起’很少有人,许多学生不知道鞠躬,不会微笑,不会握手;有的家庭甚至出现“孝顺颠倒”的不正常现象。因此,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待人接物和立身处世是十分必要的。

(三)礼仪教育是落实德育必须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的需要

礼仪教育虽然不是德育教育的唯一内容,但却是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纠正违背礼仪规范的言谈举止、施行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使现有的行为转变成应有的行为,是将德育教育落在实处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具体的工作。礼仪教育要从小抓起,学校则是对下一代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阵地。所以,我认为在中小学开设礼仪课很有必要。

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践行礼仪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觉得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践行礼仪教育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选择切合学生需要的礼仪教育内容

因为礼仪教学活动是穿插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进行,我们不能设计过多的教学活动内容,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避免无法完成思想品德课程的其它教学任务。我们把对初中学生的礼仪教育定为三块内容: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公共场合礼仪。重点讲述校园礼仪,包括:升旗仪式礼仪、上课的课堂礼仪、进老师办公室和跟老师谈话的礼仪、与同学交往的礼仪、进校门的礼仪等。这个内容放在初一年级的新学期首先进行,目的在于使刚进新学校的新生接受的规范礼仪教育,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初二年级进行的是家庭礼仪和社会公共场合的礼仪教育。其中主要内容有:与父母亲谈话的礼仪、餐桌上的礼仪、电话礼仪和基本的坐姿、站立、行走、鞠躬、微笑、握手的礼仪。

(二)礼仪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多元化

礼仪教育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了解准确科学的礼仪知识;通过实际的模拟训练让学生说了就练,体现礼仪教育的操作性;通过布置活动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学了礼仪,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就应该付诸行动,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注重日常养成,体现礼仪教育的实践性。理想的礼仪教育模式,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珠联璧合的结晶。

我们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礼仪知识之外,还设置专门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模拟训练,把学生模拟礼仪训练的情况拍成照片和录像,给学生观摩、比较和提高。为促使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配合七年级和八年级的礼仪教育活动,为此每个班里设要有礼仪规范监督员来监督同学日常的礼仪规范。每周一的升旗、集会,课上起立,课下活动,都要有人监督检查,班与班之间开展评比。学校还成立礼仪表演队,把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我们还开展了“礼仪之星”的评比活动,每个学期每个班评选出十个“礼仪之星”。总之,把学礼仪,用礼仪贯穿在教学生的各个环节之中,教育与约束相结合,使之养成习惯,自成方圆。

(三)师表形象与对学生要求相结合

礼仪课教师和学校的所有教师应以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文明高雅的言谈举止、美观大方的着装礼仪、正确的待人接物去感染教育学生,真正起到“师表”作用。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课间礼仪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交礼仪 创新 教学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现代人们的素质也越来越高,而高素质的现代人对社交礼仪也越来越重视。社交礼仪从广泛角度而言也就是教养,和一个人的素质密切相关。在高职院校开设社交礼仪课程,不但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如何创新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途径呢?

一、社交礼仪教学和大学生心理特点、道德教育相结合

社交礼仪作为现代社会一种交际艺术,行为规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紧跟时展潮流,深刻挖掘其中内涵。同时还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明白学习社交礼仪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提高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其次,礼仪是在人们日常社交活动中形成的,礼仪美是一个人外在美、心灵美的体现,而心灵美则是礼仪美的基石,并能够为礼仪美提供有力的支持。心灵美主要包括道德美、智慧美量方面,在社交礼仪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阐释道德修养的作用、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真善美的价值观念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以更好地展示出礼仪美[1]。

二、社交礼仪教学应注重实践

其一,教师可以采用引导教学法,即先提出典范,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模仿学习。比如:在有关养成优雅风度、高尚气质的礼仪教学过程中,选用白岩松、苏菲・玛索、杨澜、于丹等社会名人的风度气质为典范进行教学,让学生对自己心目中崇拜的名人进行观察、学习,然后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自己优雅的风度与高尚的气质。

其二,可以采用行为动作训练法,社交礼仪课程中的仪表仪态教学内容,大多采用的都是行为动作训练法,比如:站姿、走姿、卧姿、坐姿、握手礼等。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教师先要作示范,讲要领,然后让学生分解训练、连贯训练,最后教师对每名学生进行逐个点评。为了让仪态变得更富有美感,节奏感,在进行行为动作训练时最好为学生配上节奏鲜明的音乐[2]。

其三,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方法。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或者是同一种事物不同时间段的比较,能够加深学生对社交礼仪这门课程的认识,并激发其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为学生讲授并且训练谈吐举止、个人礼仪这节课前后分别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两分钟左右的即兴演讲,让学生自己对两次演讲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比较分析、评价,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完社交礼仪这门课后取得的进步,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他们不断进步,提高礼仪素养。

其四,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教学,一般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礼节、仪式的教学。学生通过对礼节、仪式的学习不但可以掌握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交往的基本礼节、仪式,还可以在情景模拟法的帮助下将学到的基本礼仪知识融入相应的生活情节中去[3]。比如:邀请和应约的相关礼节、谈判签约仪式及办公室礼仪等等。采用这种方法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讲解基本流程、要求,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分派角色、道具,布置相关场地等。其次进行有计划的排练,模拟表演,当表演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找出不足,不断进步。

三、社交礼仪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虽然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社交礼仪理论知识的任务,但是如果将课堂活动适当延伸到课外实践活动,那么就既可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每一所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鼓励大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争取能够学以致用[4]。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自发组织学生承担起学校内外举办大型活动时的礼仪服务工作,这样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就能付诸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又能不断积累社交经验,展现个性。随后当学生将自己的感染体验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时,就能够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应用社交礼仪理论知识的能力。

四、改革评定学生社交礼仪课程学习成绩的方法

高职院校的社交礼仪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如果按照传统的考核方式,难免会造成学生重视理论知识成绩、轻视实践应用的结果,根本无法完成课程教学的目标,所以非常有必要改革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待学生学习完社交礼仪课程之后,为了更全面、真实地考查学生对和礼仪相关的理论知识、社交技能的掌握程度,可以创新采用笔试、面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其中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交礼仪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的了解多寡,面试主要考查的学生对社交礼仪实践技能的程度。比如:通过考查学生的服饰礼仪可以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住了西装领带的正确系法。通过面试中学生的仪态礼仪可以了解其对坐、立、行礼仪要求的掌握程度。这种的考核方式不但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社交礼仪这门课的积极性,还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社交礼仪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莉. 实用礼仪教程[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杜南岚,胡友根.对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有效途径的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2(08):15-16.

课间礼仪范文4

教学目标:

理解服饰美。理解服饰与塑造形象的关系,掌握服饰修饰的原则。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服饰礼仪的重要性,从而注重仪表,塑造良好的小学生形象。

教学重点 :掌握服饰修饰的途径与技巧 ,色彩搭配技巧

教学难点 :熟练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服饰的技巧。

一、 谈话导入。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同学们当然也不例外。你看,我们身边又有哪个同学不是这样?每当穿上买的新衣服,心里总是美滋滋,走起路来也特别有神气。

作为小学生,你们正在求学的时期,又没有经济收入,穿戴方面不宜赶潮流、追时髦,只要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作为小学生,怎样打扮自己才算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小学生着装礼仪。

二.呈现新课。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穿着舒适得体。 ⒈ 那同学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看看他们有

没有做到。

出示几位不同穿着的同学的图片,请同学们指出图片中不恰当的地方。

三、巩固

小学生在课堂、集会、升旗仪式之上,符合礼仪的衣着应该是:

1、

要干净整齐,不能邋遢有异味;

2、

不能穿背心,更不能光膀子;

3、不能穿拖鞋,更不能打赤脚;

4、不能戴有色眼镜;

5、男女学生的红领巾要系正戴好,要脱帽,摘掉头巾,队徽、校徽应佩戴在上衣左上方;

6、衣服扣子要系好,不能敞胸露怀;

7、参加追悼会或祭奠革命烈士,要衣冠整齐,不能穿花花绿绿的衣服;

以上都是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衣着服饰方面的礼仪规范。小学生不能在学校穿背心,破损的红领巾更不能佩戴,这也是对红领巾的不尊重。小学生不能佩戴饰品、不能穿过短或暴露的衣服,这样打扮并不漂亮,也不符合小学生礼仪规范。

在节假日中,或在一些除星期一须穿校服外,其他时间可穿也可不穿校服的学校里,许多同学都喜欢穿上自己精心挑选的衣服,但此时一样要强调大方、整洁。女同学不可追求打扮得象成年女性一样艳丽,甚至花枝招展;男同学呢,要注意卫生,天天穿干净整齐的衣服,不必追求穿高级质料的服装。

小学生也要注意自己的头发打扮。一般来说,女同学的发式应以理短发、梳辫子为宜,不要留披肩发,更不可涂脂抹粉与画眉毛。男同学最好理学生头,不能留长头发。要保持小学生应有的活泼气息。鞋子、袜子要常换,鞋子要常擦,决不可让鞋子发出酸臭味儿。女同学要注意不宜穿中、高跟皮鞋,而应穿球鞋、布鞋或平跟鞋。

四、小结

同学们,爱美是一点儿也没错的,但人的打扮一定要得体,要适当,才显出美和可爱。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形象要求。小学生就象一朵朵刚刚开放的小花,天真活泼、纯洁无邪就是少年儿童最美丽的地方。如果我们一味学大人打扮得非常复杂、非常郑重,甚至花枝招展,珠光宝气,那只会弄巧成拙,反而把最美的本色弄丢了。

课堂礼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课堂礼仪,熟知课堂礼仪,改正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良习惯,争做一名课堂礼仪小先锋。

教学重难点:熟知课堂礼仪,掌握课堂礼仪,坚持课堂礼仪。

教学方法:视频演示法、观察发现法、小组讨论法、教师讲授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导入语:播下榜样的种子,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收获命运。作为学生,每天都在上课,课堂礼仪就是学生在上课期间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规范的课堂礼仪才能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

那如何来规范我们的课堂礼仪呢?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作为学生的我们,需要规范课堂礼仪才能取得好成绩,希望今天我们这一堂“课堂礼仪”课能给大家一个有益的启示。

二、热身运动(7 分钟)

创设情境,引入本堂课的主题——“课堂礼仪”,

情境一:师生问好,一位学生迟到,站在门口喊报告,教师准许他进教室,回座位,这位学生开始准备课堂用具。

教师提问:××同学迟到了,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通过讨论引入主题。教师总结:我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炎黄子孙历来崇尚文明,注重礼仪。今天的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课堂礼仪”的问题。

三、上课片段(20 分钟)

1、情景剧一:上课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发言,A、B 学生把手觉得很高,C、D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举起右手。老师让 C 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但是 C 学生回答错误,因此遭到 A、B 等学生的嘲笑,老师很严厉的批评了 A、B 等学生,因此 A、B 等学生与老师顶撞。

2、针对不规范的课堂礼仪,全班展开讨论,对他们的课堂礼仪进行点评 。

3、规范的课堂礼仪(现场演示)

4、情景剧二:一节课 40 分钟,上课到中途时,有些学生的坐姿各种各样,有些学生的坐姿很标准。上课期间,做好笔记后应该是“背直,手平” 。

5、不规范的课堂礼仪,全班展开讨论,对他们的课堂礼仪进行点评。

6、规范的课堂礼仪(现场演示) 四、同桌互动、共同进步(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课堂礼仪的具体要求,那么我们班上谁可以做课堂礼仪小先锋呢?请你为你的同桌指出他的课堂礼仪的不足之处,并讨论、改正。

五、演演议议,归纳要点,全体学生演示。(5分钟) 课前两分钟,我们应该“##” ; “上课”时; 上课回答问题时我们应该“##” ; 上课除了动笔时,我们的眼神应该“##” ,坐姿应该“##” ; 下课时,我们应该“##”。

六、课堂小结:(1分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从自身礼仪着手,从自身的课堂礼仪着手, 规范自己的课堂礼仪,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个个能当“礼仪小先锋”,那时我们 的集体就是文明班集体了。我们要用行动说明一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集会礼仪

教学目标:

1、 学生知道在班级、团队、文体等集体活动中的礼仪知识与要求。

2、学生通过模拟场景,礼仪训练场等活动中的参与、讨论等形式,结合自身在集体中的体验和感受,进一步规范自己在集体活动时礼仪细节。

教学重点及难点:

使同学们学会合作,学会谦让,学会理解,在公共场合讲究适当的礼仪,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加了解集体活动礼仪的重要性,这不仅能使集体活动顺利进行,更体现了小学生应有的文明素养。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每周一的课间操我们都要做什么?学生齐答“升国旗!”那升旗或者集会时我们大家都应该注意哪些礼仪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集会礼仪。

二、学生探究,

1、学生分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集会基本礼仪的资料。

2、各组推选代表说说你知道的集会时的一些基本礼仪。

三、了解正确礼仪

(一)集会礼仪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但老师发现我们在集会时,还是有些不和谐的因素在里面,今天我们就认真在学习一下礼仪集会礼仪。

1.

提前几分钟列队入场,在集会中不应随便走动和发出响声,以示对会议和报告人、节目表演者的尊重。对精彩的报告、节目要不断报以掌声。开会应提前入场,按指定位置入座。

2.聚精会神听报告或看各种演出。讲话结束后礼貌鼓掌。不随便议论、讲话、大声喧哗、打闹,保持会场肃静。

3.保持会场卫生,不吃东西,不乱扔瓜果皮核,不吸烟,不随地吐痰、吐口香糖。

4.爱护公共设施不用脚蹬座椅,在前后移换座位时要沿中间过道绕行,不能跨越座椅。

5.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先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离开。

同学们,接受奖状和奖品时,我们应当注意哪些礼仪?

1.向授奖人敬礼。 2.双手接过奖品。 3.再次向授奖行礼。 4.礼貌地向观众展示奖品。 5.颁奖完毕按指定路线归队(座)。

四、讨论

1.讨论为什么集会时要遵守这些基本礼仪?

2.出示集会遵守基本礼仪和不遵守基本礼仪相关图片,让学生辨析,并说明为什么。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真学习了集会礼仪,相信我们大家在今后的集会中会做好。

交往礼仪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交流有关学校交往活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校交往安全意识和学校交往礼仪意识。

2.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有益的学校交往活动,遵守学校交往礼仪,争做“学校交往礼仪之星”,共同创建和谐学校交往。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学校交往安全意识和学校交往礼仪意识,促进学生共同创建和谐学校交往。

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共同创建和谐学校交往。

一 、情境导入

1.渲染学校交往情境。 2.引发思考,组织交流。 3.情感共鸣,导入新课。

二、深入交流

1.谈身边故事,树立正确形象。

(1)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亮点

师:现在,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的学校交往,就有许许多多活动有秩序、文明礼让的好孩子。他们是校园学校交往的文明之星、礼仪之星。 下面,我想请大家说一说发生在学校交往的小故事,说说那些活动有序、文明礼让的好孩子在学校交往都是怎么做的?

(2)组织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通过身边实例,明确学校交往应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如:

①同学间不要用“喂”、“哎”等称呼。

②进办公室要报告。

③不随便对别人品头论足。

④室内文明休息,不大声喧哗,不乱动他人物品。

⑤室外安全游戏,文明礼让,互帮互助。

⑥尊重他人劳动,保持校园卫生。

⑦和人交谈时要用礼貌用语。

2.联系实际,选择适度礼仪 (1)讲述礼仪现象 (2)讨论、交流

3.提高认识,商讨共创和谐学校交往。

共同商讨归纳共创和谐学校交往的措施,并促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措施,积极参与。如:

①学习学校交往活动礼仪、童谣。

②编写我班《学校交往礼仪常规》。

③做学校交往活动宣传报。

④开展学校交往安全知识竞赛、礼仪知识竞赛。

⑤晨检时,讲一讲新发生的学校交往礼仪故事。

⑥做“小小学校交往监督员”。

⑦评“学校交往礼仪之星”。

课间礼仪范文5

一、我国职业院校在教授礼仪技能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礼仪课程教学内容单调乏味

我国职业院校的礼仪课程往往存在着内容空洞、守旧单一等问题。大多数的职业院校都是将礼仪课程放在就业指导的课程之中,以就业课程一个模块的形式出现,这样就使得礼仪课程被局限在就业指导的狭小范围之内,无法体现出礼仪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积极作用。礼仪课程不应该仅仅作为其它课程的补充,也不能仅仅当作是完成学分的一门课程。

(二)礼仪课程的资源配备和课程设置问题

我国很多的职业院校都存在着礼仪课程资源配置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健全的问题,在师资配置和教材选择上的问题则更加突出。职业院校片面认为礼仪课程对专业技能过硬、就业竞争力较高的学生并有太多实际作用,片面认为礼仪课程不是一门核心的课程。有些院校甚至没有给在校学生安排正规的礼仪讲座和技能指导课程,这就使得学生礼仪技能水平极低,严重制约了礼仪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做好充足的就?I准备和完善自我的综合素养。

(三)礼仪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

虽然绝大多数职业院校都设置了一定课时的礼仪技能课程,但总体来说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校园中不文明、无礼仪的现象随处可见,很多学生也没有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礼仪技能缺陷,缺少礼仪技能的实践运用和活动检验,这就导致礼仪技能课程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不高的问题。

二、职业院校推进礼仪技能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改变对礼仪技能的认知

职业院校不仅需要把礼仪技能的相关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还要提高相关教育工作者、教师和学生对礼仪课程的重视程度,这是推进礼仪技能课程改革的首要工作。礼仪技能和礼仪修养是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之一,职业院校的教育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礼仪技能,使学生逐渐成长为可以胜任建设、管理、生产、服务等各种工作的技术型专业人才。礼仪技能会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展示个人的精神面貌与内在修养,是学生言谈举止、语言动作、神态仪表的集中体现。具有良好礼仪技能的学生可以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人际交往中脱颖而出,以较高的竞争力获取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这就大大提高了这些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机率。礼仪技能是熟练掌握并有效运用各种礼仪知识的一种专业技能,是提高人际交往中彼此尊重和理解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提高各种职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生活,融入工作环境[1]。因此,职业院校需要肯定礼仪技能课程和礼仪教育的积极作用,给予礼仪课程教育以最大的重视,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职业准备工作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和技能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和氛围

礼仪教育不仅仅是职业学校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架起人与人之间友谊和沟通的重要桥梁,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职业院校不仅要开设适合学生职业发展和能力发展的礼仪教育课程及相关的课程更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环境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礼仪氛围,学校要大力宣传校园文明建设,倡导师生共同维护校园的文明礼仪,让整个校园变得更加和谐有序、充满活力[2]。

(三)创新礼仪教育的方法和形式

要提高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教师要在认真分析礼仪教学目标和精心设计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创新教学形式,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的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提高礼仪教育的直观性、丰富性和实效性。教师可以借助礼仪宣传动画、礼仪讲座视频、微电影、自媒体等各种形式提高学生接受礼仪教育的热情和主动性,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礼仪学习方式和考核形式,如此既能够提高礼仪教育的实际效果,又能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礼仪技能与综合素养[3]。教师还要完善礼仪课程的教学基本框架,针对日益变化的就业形势和人才竞争环境,设计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满足人才竞争需求的教学知识框架,从而提升礼仪教育的与时俱进性和针对性,为学生的就业和人际交往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和加强礼仪技能得实践教学

职业院校在开展礼仪技能的教育教学工作时,要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践活动中去。具体而言,学校可以开展各种礼仪宣传的公益活动,组织文明礼仪班会和主题辩论会,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去,用最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教育形式来提升与培养学生的各种礼仪技能,并通过礼仪技能与风采展示活动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仪态风采,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素养。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模拟训练为学生的礼仪学习提供更加直观、实用和生动的学习氛围,用模拟职场、模拟社会场景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礼仪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掌握职场技能和礼仪技巧提供帮助,弥补学生职场经验不足和社会阅历浅显的问题,为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4]。

(五)教师起到礼仪技能的示范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高度重视身教的实际作用,要严格要求自我,用高标准的礼仪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教师要做到举止大方、仪态得体、行为良善,用潜移默化地模范作用影响学生的礼仪规范,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仪容仪表,提高礼仪意识和自我行为管理的能力,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礼仪交流空间,促进学生了礼仪水平的全面提升。

课间礼仪范文6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礼仪;养成教育

一、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1.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目标

养成教育重在养成习惯,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过程,最终使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我们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总目标设定为:通过有计划的引导和训练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成为懂礼仪、有教养的社会人。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职校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现状及个人成长发展规律,设定两个具体目标:首先,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规范,养成文明习惯,具备自觉规范行为,提高文明素养;其次,在踏入工作岗位前,掌握基本的职业专业礼仪,提高职业素养。

2.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内容

五年制高职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礼仪。具体来讲,个人礼仪包括问候、致谢或致歉等礼貌用语,微笑、点头、鞠躬等常用体态语,仪容仪表原则与艺术等;交往礼仪包括个人介绍的基本礼仪,与父母及他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规范等。专业礼仪包括演讲、辩论等基本礼仪,具体专业学习要求的礼仪规范,如商务礼仪、酒店服务礼仪、形体礼仪等。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现路径

1.创新礼仪课程教学

(1)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通过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系统讲授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可以提高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意识。礼仪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讲授式、示范式、讲练式、案例式、模拟训练式等。要想让学生在课堂有所得,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实效性课堂教学探索。我们改变过去定义讲解和实训操练分步进行的模式,主要采用案例式、模拟训练式教学,大胆设计礼仪课课堂活动。在讲解礼貌礼节系列课程时,鼓励学生进行礼仪串烧表演,通过活动实践,让学生理解礼、礼貌、礼节、礼宾的含义,并明白这些定义概念所对应的礼仪行为,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2)依托特色教材设计礼仪课程。现下礼仪教材五花八门,标准不一,或过于理论化,或过于教条,或脱离时代需求,因此,根据职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风格以及职业岗位需求创新礼仪教材,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摒弃冗长乏味的规矩,将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礼仪与职业礼仪,通过趣味故事引入,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辅以简单练习,开发了礼行天下特色礼仪教材。课题组协同教科室、各系部、学生处等职能处室研讨并拟定礼行天下特色课程实施方案,以特色校本教材礼行天下为依据,开展专题教育。特色专题课程指导思想上集中体现学校“能行天下”校训,将礼仪作为一项技能加以训练,强化规范学生文明礼仪;课程内容以《礼行天下》为参考;教育活动根据学生在校时间长短分新生入学专题、在校专业生专题和实习就业生专题三个阶段开展,在新生中开设中华孝道园孝德文化大讲堂课程,在校专业学生中开设商务礼仪训练课程和对外接待礼仪的专题讲座,学生实习就业前开展服务行业礼仪、职场礼仪培训等专题活动。

(3)改革礼仪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根据基本礼仪及职业礼仪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改变课程评价及考核方式,构建开放性的评价考核体系,将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式所得。过程性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包括听课状况、作业、实训表现、测验成绩等,总结性考核主要是期中、期末等阶段性考核。考核的方式不只局限于教师组织的各项测验活动,也尝试由学生设计与展示自己的礼仪所得,例如通过编排礼仪情景剧、开展礼仪辩论等活动,教师可在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考核。

2.规范并加强学校日常管理

现在职校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较少,文明礼仪意识淡薄,通过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可以将文明礼仪融入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加强学校管理的关键是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南京商业学校先后出台二十几项学生管理制度,涵盖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规范学生礼仪行为提供了依据。这些制度的实施以学生处为主导,组织教师、家长学校、学生会、学生团委等多方合作,具体监督与执行,有效保证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3.建设校园礼仪文化,开展礼仪文化活动

学生的言谈举止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网站、图书馆、礼堂等,布置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相关宣传资料,改善校园文明礼仪环境,营造知礼、守礼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这种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对礼仪教育有了一定重视,再以活动为载体践行礼仪教育,例如组织学习礼仪知识,开展讨论、辩论、竞赛等活动,结合特色教材,开展“礼行天下”朗诵、征文比赛,开展八礼四仪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礼仪文化活动中了解文明礼仪的具体要求,掌握礼仪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4.有效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价值观逐渐复杂多元化,职校学生由于个人经历简单、年龄不大、思想不成熟等,往往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影响。学校在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时既要消除社会的不良影响,也要善于借助社会的正面力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这对纠正其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偏差有很大帮助。学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职业需求设计活动内容。例如成立礼仪社团,让学生以集体的形式积极参与各类礼仪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利用假期进入企业、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社会道德与纪律等基本文明的管理监督活动。

5.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站,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参与。家长需要对子女进行必要的礼仪规范,同时也要向学校反馈子女在学校以外的礼仪行为表现。学校可以联合家长开展“礼仪带回家”等活动,将学校礼仪教育延伸到家庭,鼓励学生将自己在礼仪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与家长分享,与家长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在共同参与中,既增进亲子情感,又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礼仪氛围。针对家长,学校可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家访、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建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加强联系,指导家庭教育,接受家庭对学校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评价、意见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的礼仪工作。

三、实施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协作,完善反馈与评价机制

实施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相配合、社会力量参与,是最理想的合作状态。在三方协作下,能较好地掌控学生自身以外的外部因素,最大限度地优化外部环境,通过外部教育影响学生内在礼仪文明习惯的养成。我们发现学校现在的养成教育实践活动中,三方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与家长之间、与社会之间的配合并没有发挥最大效应。尤其是在反馈评估系统中,主要是学校在起作用,家长与社会参与较少。我们可以尝试借鉴通过家庭评估、学校评估、社会评估(或企业实践评估)三个模块联合作用,建立一个更为合理的礼仪养成教育评估系统,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联系与互动,形成三方受益,服务学生礼仪文明养成教育的和谐局面。

2.要注意社会网络环境对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已成为社会生活的必备工具,但是网络的弊端也同样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来很多争议。五年制高职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职业学校,与同龄的普高学生相比,没有高考压力,课外时间较多,有更多条件接触网络,受到网络的影响。如果学生不能及时识别网络中的不文明现象,必然会造成学生在礼仪行为方面出现偏差。对此,在进行礼仪养成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入网络礼仪文明专题,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或讲座,让学生识别网络中的不文明现象、网络违法现象等,避免网络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要借助网络信息的优势,广泛开发文明礼仪资源,丰富其内容,让学生突破地域局限,参与更广范围的文明礼仪活动,体验和感受不同地区的文明礼仪,比较地区间的礼仪文化,提高对礼仪文化的认识,增强礼仪文明意识。

3.要注重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仍有部分活动是为活动而活动,并没有真正起到启发、教育、训练作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效性要求任何礼仪教育活动都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尤其是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更要注意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避免只讲方案而忽视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做法。学校除接受家庭和社会反馈外,更要注重内部师生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馈与评价。可以定期开展师生访谈,组织班主任及学生团体进行反馈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避免资源重复及浪费。

参考文献:

[1]景四新.浅谈高职生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2]张丽英.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