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法论文范例6篇

演示法论文

演示法论文范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5-0029-05

收稿日期:2014-06-03

基金项目: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务技能培养机制创新研究”(JG2012A009);湘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教改科研项目“全真法学案例演示教学研究”(FXYJG002)。

作者简介:胡军辉(1976-),男,湖南娄底人,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法学教育研究。

我国现有的法学研究生教育注重法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务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学生普遍缺乏动手能力。“法科毕业生到实务部门后,要能够适应审判案件、处理案件、各种法律事务的需要,至少还要三到五年的时间”[1]。法学研究生实务技能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法学研究生教学方法的改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提升实务技能的机会,也没有培养学生活跃的法学思维方式,因而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对此问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旨在提升法学研究生实务技能的新的教学方法――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现特撰文加以介绍,以期有益于相关问题的解决。

一、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含义及其核心要素

所谓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是在法律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挑选其亲自参与过的法律案件作为教学案例,由学生扮演案件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模拟演练,然后由教师对案件的真实处理流程及结果进行演示,比较案件模拟演练与真实处理过程和实际效果,从而使学生切身感受案件的处理流程、技巧与技能,并深刻了解司法实践中真实案件的运行状况,进而拓展学生实务知识,提升实务技能。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核心要素如下:(1)真实的案例。“案例是一种描写性的研究文本,通常是以叙事的形式呈现,它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案例必须是真实的”[2]。全真的案例是这种教学方法成功运用的基础,因为只有全真的案例才能展示真实的司法文书和案卷材料,才能使学生了解到真实的案件处理流程,详细地理解案件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全面地认知真实的司法运行状况。而且,教师作为案件的真实参与者通常有机会也有必要对案件进行全面透彻地分析,其在办案过程中对于案件的分析工作转化为了教学的准备工作。全真的案例融入了教师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的思考,他们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思考良久的案件作为教学案例更加有益于法律分析方法、思维方式、诉讼技巧等内容的全面传授。在通常情况下,教师是不太可能花上几个月来思考一堂普通的教学课程的,因而“全真案例”本身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2)学生的模拟演练。在教师提供了全真的案例之后,就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主要方式是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案件主体角色来参与案件的处理。在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课堂上,每位学生都需要承担特定的任务,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来。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法律条文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法律思维方式,以及培养制定最优法律方案的能力。同时,通过模拟整个案件的处理流程,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司法实践当中的问题,使学生对法律在社会当中的作用有一个更清醒的认知。(3)教师的演示。在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体系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案卷材料的提供者,更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演示者。教师在课堂讨论当中,应当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点评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案件模拟中的做法,指出他们的优点、不足和问题。在学生形成一定的法律意见之后,教师应当及时地演示案件的真实处理过程和实际效果,比较学生演练的方案和案件实际的处理方案,引导学生评价两者的优缺点,让学生感受到各种方案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4)课后的总结。在上课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分析、相互的研讨以及教师的讲解与演示等对于案件的相关问题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并对相关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因上课时间短、任务重,对于“知识养分”只能做到粗消化,因而课后学生的系统总结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成功运用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与其他案例教学法的区别及其特点

在我国现有的法学教育实践中,法学教育者们已经探索出了多种案例教学方法。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与现有案例教学方法既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也有着一定的区别:(1)与案例教学法的比较。“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以及组织学生对其进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法的一般原理、原则的一种教学方法”[3]。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与传统案例教学法均以案例为教学素材,均通过模拟、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务技能。但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要求教学必须选择自身参与的案件作为授课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示范和指导,并要求学生根据案件素材分角色进行演练。(2)与亚案例教学法的比较。所谓亚案例教学法是通过高度激活教师与学生认知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使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同时最大化、获得满意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4]。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和亚案例教学法都属于参与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都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两者的区别也是较为明显的,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包含了全真案例、学生模拟、教师演练、点评与总结等亚案例教学法所没有的元素。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更加明确地强调学生的参与、学生实务技能的提升以及学生开放性思维方式的培养。(3)与个案全过程教学法的比较。个案全过程教学法是由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章武生教学科研团队推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在吸收美国“个案教学法”精髓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提出的一种真实案例教学方法[5]。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和个案全过程教学法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一,前者强调案例是由主讲教师曾经实际参与过的案件,后者并无此要求;其二,前者不要求对每个案件的全部过程进行模拟演练,而是将案件的精华部分挑选出来作为教学素材,后者则要求学生对案件的全过程进行学习;其三,前者同时包含了学生演练和教师演示两环节,后者仅强调学生的模拟,对教师的演示并不特别强调;其四,前者要求参与案件模拟演练的学生根据案件的原始材料作出自己的方案、形成自己的文书,依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演练,而后者提供给学生演练的素材是已经形成的真实案件材料和文书,相比之下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受到了限制,难度明显降低。

通过以上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1)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案例性”特点。这一教学方法是一种典型的案例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是以理论讲解和法条的教授为主,而是注重以具体的案例为依托来传授法律知识。(2)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实践性”特点。对于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而言,实践性既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又体现在教学结果之上。一方面,学生查明事实、分析法律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解决具体案件的过程是一个法律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在课堂中分析法律、使用法律达到了提升法律实践能力的目的。(3)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真实性”特点。这种真实性主要体现在案件的真实性和案卷材料的真实性两个方面。真实的案件和案卷材料对于提升学生的实务技能非常重要,因为其反映了真实的案件事实、反映了真实的案卷材料以及真实的法律运行状态。这有利于学生适应真实的法律社会,解决真实的法律问题,获取真实的法律实践能力。(4)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互动性”特点。这种互动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老师演示教学与学生模拟分析的互动;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对抗的方式来提高法律运用能力和水平;三是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互动,全真案例演示教学的时间范围并不限于上课时间,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均需投入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学习,特别是课后的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固定教学环节。(5)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综合性”特点。全真案例演示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学生的讨论、模拟和总结,教师的分析和演示等;而且,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法律部门知识,比如一个案件的顺利解决可能既涉及到程序法知识又涉及到实体法知识,既涉及到民商法知识又涉及到行政法知识,还可能涉及到刑事法知识。(6)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合作性”特点。全真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在案件讨论和模拟阶段,不同组别的学生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相互讨论、学习、交流和合作过程中能够逐渐意识到团队作战的重要性,意识到合作在司法实务中的重要价值。

三、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实施要求、课前准备及流程

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项:(1)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对于授课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是谙熟实务技能的法律实践者,其应当以某种或者某几种角色参与过大量案件的处理,具备较为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和阅历以及相当的实务技能;其次,教师应当同时具备法律实务技能和讲解、演示和传授实务技能的能力;三是教师需要积累大量且比较齐备的案卷材料。(2)对听课学生的要求。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型教学法。在运用该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一定的法律分析的能力,能够胜任一定角色的扮演。(3)对适用课程的要求。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适用课程主要是针对那些具有很强应用性的法学学科,而对于理论性课程的讲授则不宜使用。法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方案设置了较多的应用性课程,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较大的应用机会;(4)对授课设备设施的要求。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角色模拟、教师演示等重要实践性教学内容。顺利完成这些教学内容需要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

全真案例演示教学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是挑选合适的案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专业方向、法律知识基础、课程开设情况等来综合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难度要适中,具有典型性,在时间上优先考虑新近发生的案件;二是增补案卷材料。现有的案卷材料是根据案件实际的处理需要而准备的,可能与教学工作的需要并不完全契合,因而教师在课前需要对案卷材料进行必要的整理,核实是否具备教学所需的所有法律文书和资料,如果没有,须尽量相办法增补,否则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三是对法律文书资料进行分类、分组并编号。在教学中不同的角色扮演者所掌握的案卷材料是不一样的,同一角色扮演者在不同的阶段所掌握的案件信息和案卷材料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在课前需要对案卷材料进行分类、分组并编号。

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课堂实施主要包括以下程序:(1)教师介绍案情并对学生分组。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案件的大致情况,案情介绍可以从当事人、法院或者人等不同的主体视角来进行介绍,这取决于教师办理案件的角度和拟开展教学工作的切入角度。介绍案情应当掌握信息透露的度,通常情况下只需介绍本课所演练的案件类型、相关的法律主体、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即可。案件相关信息透露得过多会影响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演练的难度,进而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对案件作基本的案情介绍后,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如何分组需要结合具体案情和学生的人数、法律实务能力等因素来确定。(2)分发材料,确定各组任务。扮演不同角色的学习小组所拥有的材料、掌握的信息、所能运用的方法、所要实现的法律目标是不一样的。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并确定各小组的任务。各小组应当明确负责人,由负责人来组织内部成员的分工和协作。(3)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的分组讨论是全真案例演示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该环节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尽量给每组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讨论空间;二是强调各组学生的独立讨论,防止各自信息、思路和方案的泄露;三是允许并鼓励学生查询各种资料、法律信息和法律条文;四是要求学生形成一份讨论报告。(4)学生对案件进行模拟演练。在案件分组讨论工作完成后,学生开始进行模拟演练。模拟演练由授课教师主持,学生在模拟演练中扮演预定的角色,从各自所扮演角色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学习。演练活动要尽量模拟现实的司法环境,要立足现实的案情和情境。模拟演练可以分阶段进行,也可以依照案件的处理流程全过程进行。(5)点评与全真案例演示。该环节包括三项核心任务:一是关于模拟演练的点评。学生可以对分组讨论所形成的案件处理方案、模拟演练过程中的问题及经验等方面进行点评。点评可以包括学生的自评、学生的互评以及老师的点评。二是教师对全真案例的演示。教师的演示包括对法律方案和思路的展示、全真案例法律文书的展示、具体问题的处理技巧和技能的演示等内容,教师的演示和点评可以交叉进行。三是比较全真案例处理过程与学生演练过程中的各环节和要素。(6)撰写全真案例演示教学课堂总结。撰写课堂教学总结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对案件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知识、所运用的法律方案、各种方案的利弊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总结。课堂总结需要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案件的主要内容、案件涉及到的重要法律关系、各方主体的核心利益、各种案件处理方案的利弊以及个案处理的心得等内容。

四、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实务技能提升路径及其教育价值

演示法论文范文2

这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边讲边演示。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演示时,先讲述实验原理、条件及注意事项;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师再通过谈话启发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其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讲“铵离子的检验”时,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实验,然后总结得出检验铵离子的一般方法。为此在开始演示实验之前,要突出强调铵盐能跟碱起反应放出氨气(讲铵盐性质时学过的)。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装有铵盐(氯化铵和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液的试管口时,试纸颜色的变化,能闻到什么气味,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结果来回答,并由教师加以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像这样通过演示实验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就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所获得的新知识。

使用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并未掌握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实验时往往会忽略掉最关键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条件、环节和实验的主要结果(亦即告诉学生观察什么、如何去观察),使学生能看懂实验,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感性阶段。

②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做出结论,应通过谈话启发学生自己去做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例如,在前述有关铵盐检验的实验中,当学生观察到“试纸变蓝,有刺激性氨味”时,应启发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理性阶段。

③要注意把实验中所得出的特殊(或个别)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或同类的其它对象)中去,使学生类推地掌握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例如,应把从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中铵离子的鉴定”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铵盐的鉴定中去,总结得出“化学上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这是对这种实验的归纳。

④应要求学生用文字或图表把实验的结论记录下来,或结合指导学生读书把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做上记号或摘录下来以巩固知识。

二、验证巩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

这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讲授完新知识以后进行的实验。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教师讲课时,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结合使用各种直观教具讲授新知识,待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再进行有关的演示实验以验证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例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先结合有关氧气制取与收集的挂图,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原理与收集方法,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先具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课堂现场演示实验室制取及收集氧气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进一步加深印象,提高当堂课的巩固率。又如,介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时,先通过复习碱的概念,指出氢氧化钙是一种碱,应具有碱的通性——使指示示剂变色,然后再演示把紫色的石蕊试液及无色的酚酞试液分别滴加到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中,让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以验证刚刚学习到的事实。

使用这种演示实验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演示实验前,因学生对有关内容已有初步的印象,所以教师在演示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初步掌握的知识来观察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同时应该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即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

②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外,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证明收集到的是氧气?

③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敦促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如在演示氢氧化钙溶液与指示剂作用时,当学生观察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蓝色,而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红色”后,让其解释该现象,指出该现象所证实的问题。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三、指导性的演示实验

这是指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例如,在学生上分组实验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而迅速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避免在实验方法或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方面出现大错误,教师一般都要先进行部分实验的演示。例如,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分组实验时,教师应先进行示范性演示,以指导学生准确、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并掌握操作的关键点。进行这种演示实验时,教师还应注意讲清操作要领。例如,在演示“托盘天平的使用”时,要向学生说明“天平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拆掉托盘下的胶衬,然后调整零点……”等等,以便教师的演示示范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正确、合理地使用演示实验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要做到这一点还需注意以下几个原则:①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即演示过程中,教师的操作要合乎规程,做到准确、规范,使学生在观看教师的演示后能了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②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演示前,教师应做认真充分的准备,选择效果最佳、结果最佳的实验方案,要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实验达到准确的预期结果。③实验过程的全局性。演示过程中,教师既要认真实验,又要注意讲清实验的原理和步骤;既要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观察与思考同步进行,紧密结合,达到启智养能的目的。

演示法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数据库;教学方法;案例演示;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2-0000-01

Teaching Methods that Combination of Database Case Demo and Practice

Xu Fei1,Zhao Chunli2

(1.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450007,China;2.College of Information&Business,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450007,China)

Abstract:Database case demonstrates a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practice is a database that strong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a subject of this article on how to use this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explained,and describes a detailed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factors that affect program implementation.

Keywords:Database;Teaching methods;Case demo;Practice

一、引言

数据库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必修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照课本顺序安排讲解各种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结构以及关系数据库等,然后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难度较大。针对传统数据库教学方法的缺陷,本文引入了数据库案例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该教学法将案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案例和理论相结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分组独立进行数据库分析和设计,在整个课程结束后,结合开发语言实现,并将开发的系统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本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参与性,培养其良好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理论知识促进实际开发,实际开发加深理论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数据库案例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对传统教学方法改进的内容

数据库案例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对传统教学法的改进:

1.传统教学就是按照课本内容顺序进行理论讲解,而本教学法是把理论中的知识点在项目应用中演示,然后讲解这些知识在本项目中的运用。

2.改变以前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模式。教师讲解知识点和演示同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把不同层次的类似系统分给学生,让其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水平进行分析、设计。

3.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的学习。课堂上主要是教师对数据库重点理论的讲解和演示,以及一些学生问题的解决等。课外,学生通过对类似系统的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或分组讨论解决,也可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一些系统的开发。通过不断的强化,提高了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兴趣。

4.考核方式的改革。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的同时也要改变考核方式,把以前只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来判定学习成绩的考试,变为多次考核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多次考核就是根据每次的系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系统开发的情况给出成绩,然后和理论成绩相结合得出总评成绩。

三、数据库案例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具体的实施

(一)教学方法的引入。由于传统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数据库案例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数据库教学中,在介绍数据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及时演示和学生相关的数据库教学网站和学生选课系统,讲解其中数据库的具体应用,让学生明白数据库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案具体设计。为了使演示案例清晰易懂,必须演示一些和学生息息相关的数据库系统,此系统涵盖的知识点多,能真正达到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自己开发的学生选课系统和数据库教学网站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数据库中的理论,再和实际相结合进行分析讲解开发此系统的过程,并将整个系统分为以下几方面:1.系统功能;2.数据库设计;3.表的设计;4.数据库完整性设计;5.视图和索引的设计;6.存储过程设计;7.数据库接口的设计;8.数据库前端的设计与数据库的连接。

最后,数据库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卷面成绩、程序设计成绩综合评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前只有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来评定和部分学生眼高手低的情况。

四、数据库案例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影响因素

数据库案例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全面认识数据库设计,提高了对数据库开发的兴趣,增强了参与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但该教学法也受一些因素的影响。

(一)演示案例、实践题目的选择。演示案例要求全面,并能涉及到数据库知识的各个方面,同时必须和学生密切相关,否则容易导致学生没兴趣,在教师演示时不知所云。根据这种情况,列出不同难度的题目,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数据库知识的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对于难度不同的题目,完成后得出的成绩也不同。

(二)教师和学生习惯的改变。在该教学法中学生实践题目会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教师现场解决,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实际开发经验和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的学习习惯由原来的听课、写作业,到现在还要同时进行实践题目的分析与设计,也要求教师循序渐进,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五、数据库案例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的效果总结

该教学法实施两年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多数学生的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但也存在个别学生参与意识不强,依赖于小组其它成员,这需要教师在认真教学同时对这样的学生严格要求、多加鼓励,同时学生人数较多时,有部分学生教师会照顾不到。

总体而言,数据库案例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部分演示案例要多完善,增加更多的演示案例和实践题目,进一步研究其中的规律,对此教学方法进行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钱雪忠."数据库系统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104-105

[2]郭雪峰.项目驱动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59-60

演示法论文范文4

关键词:知识性演示实验 验证性演示实验 探究性演 示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59-01

化学的教学,离不开课堂演示实验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在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因此,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直接关系着化学教学的 质量。从演示实验的目的看,可以把演示实验分成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验证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及探究性演示实验三种类型。

一、知识性演示实验

这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边讲边演示。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演示时,先讲述实验原理、条件及注意事项;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师再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为学生顺利 地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铵离子的检验”时,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实验,然后总结得出检验铵离子的一般方法。为此在开始演示实验之前,要突出强调铵盐能跟碱起反应放出氨气(讲铵盐性质时学过的)。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装有铵盐(氯化铵或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液的试管口时,试纸颜色的变化,能闻到什么气味,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结果来回答,并由教师加以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像这样通过 演示实验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就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所获得的新知识。使用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并未掌握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实验时 往往会忽略掉最关键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条件、环节和实验的主要结果(亦即告诉学生观察什么、如何去观察),使学生能看懂实验,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感性阶段。

2.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做出结论,应通过谈话启发学生自己去做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例如,在前述有关铵盐检验 的实验中,当学生观察到“试纸变蓝,有刺激性氨味”时,应启发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理性阶段。

3.要注意把实验中所得出的特殊(或个别)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或同类的其它对象)中去,使学生类推地掌握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例如,应把从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中铵离子的鉴定”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铵盐的鉴定中去,总结得出“化学上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这是对这种实验的归纳。

4.应要求学生用文字或图表把实验的结论记录下来,或结合指导学生读书把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做上记号或摘录下来以巩固知识。

二、验证性的演示实验

这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讲授完新知识以后进行的实验。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教师讲课时,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结合使用各种直 观教具讲授新知 识,待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再进行有关的演示实验以验证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例如,演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实验目的就是要验证此类反应是可逆的以及乙酸乙酯的一些性质,那么如何防止逆反应以收集足够的乙酸乙酯?关键在于加热的方法;开始用小火均匀加热,目的是使反应物质充分反应,然后集中加热提高温度,目的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迅速蒸馏出来,减少逆反应,这样可获得较多的乙酸乙酯;将蒸汽经导管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减少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中的水解,同时可除去未反应的乙酸和乙酯,获得较纯的乙酸乙酯。

三、探究性实验

要跳出单纯的经验的圈子,要敢于提出有科 学根据的假设,并能通过设 计实验加以检验。探究性演示实验正是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在学生上分组实验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而迅速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避免在实验方法或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方面出现大错误,教师一般都要先进行部分实验的演示。例如,在完成一个实验探究课题时,教师应首先为学生能顺利地设计实验方案、正确地进行实验、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明确地归纳出结论而作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如在学习钠与水的反应时,首先给出下面的问题:

实验: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请尽可能多地列出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演示法论文范文5

一、图片链接法

先让学生观察彩照或图片,以渲染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如教学《北京》一课时,先出示“天安门”彩照,再逐一出示“故宫、天坛、北海公园、首都机场、中华世纪坛、立交桥、电视大楼”等图片,边出示边清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学生陶醉于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风景中,自然会对北京产生憧憬和热爱。这样以情激情,以情促知,更会收到以情育人的效果。图片链接要注意采用成组的彩照或图片,要能构成一个故事或较为广阔的场景,要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如果能配套使用幻灯机、录音机,收效会更大。

二、亲历表演法

它运用“表演”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生动的表演,既能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学好课文,又能锻炼学生表演才能。如,教学《狼和小羊》时,先让学生两两一组自找舞伴扮演狼和小羊,然后选一优胜组做汇报表演,最后进行全体评议。评谁的动作、语言表演到位,哪组演出了狼的强横、小羊的无奈,评谁对课文理解得透彻……让学生在活泼欢快的气氛中把握角色,理解课文。亲历表演要注意课文本身存在一定的动作,或者能挖掘出潜在的可表演性,学生经过阅读能设计出一定的动作,否则会“强人所难”,适得其反。

三、回忆议论法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回忆自己亲自经历过的情景或者亲眼观看过的精彩节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如,教学《精彩的马戏》时,让学生细心回忆自己见过的猴子、黑熊、山羊可爱而滑稽的动作或某次学生自己见过的动物精彩的表演,再读课文,然后抓住“哈哈大笑、哄笑、喝彩”等这些观众对不同节目反映的词语,紧扣自己观看过的情景,积极发言,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描述。经过分析、讨论,一定会引起学生对劳动者的崇敬,从而更加热爱劳动,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回忆议论要求回忆与议论并重,无忆即议论无起源,无议则回忆无着落,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四、体验讲演法

课堂教学中抓住时机开展“小演讲”活动,同样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强教学效果。一位学生演讲时这样说:“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父母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而在我们当中,扔馒头、倒剩饭的现象时时发生。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这样对得起在烈日下劳动的农民和为我们辛勤劳动、省吃俭用的父母吗?我们应该怎么做?……”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相演讲,倾吐内心感受,纷纷表示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爱惜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讲演要以体验促演讲,先体验后演讲,学生演讲可以充分发挥,教师要作简要小结。

演示法论文范文6

一、做好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

这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边讲边演示。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演示时,先讲述实验原理、条件及注意事项;在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为学生顺利地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铵离子的检验”时,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实验,然后总结得出检验铵离子的一般方法。为此在开始演示实验之前,要突出强调铵盐能跟碱起反应放出氨气(讲铵盐性质时学过的)。实验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装有铵盐(氯化铵或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液的试管口时,试纸颜色的变化,能闻到什么气味,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结果回答,最后教师加以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通过演示实验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所获得的新知识。使用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并未掌握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实验时往往会忽略最关键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条件、环节和实验的主要结果(亦即告诉学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使学生能看懂实验,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是演示实验的感性阶段。

2.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做出结论,应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例如,在有关铵盐检验的实验中,当学生观察到“试纸变蓝,有刺激性氨味”时,启发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3.要注意把实验中所得出的特殊(或个别)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或同类的其他对象)中,使学生类推地掌握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例如,应把从“氯化铵和硫酸铵中铵离子的鉴定”演示实验中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他铵盐的鉴定中,总结得出“化学上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这是对实验的归纳。

4.应要求学生用文字或图表把实验的结论记录下来,或结合指导学生读书把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做上记号或摘录下来以巩固知识。

二、提高演示实验现象的可视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和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因此,仅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的课件进行动画模拟,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运动特征,变抽象为直观,学生能直接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而演示的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固体的溶解、分子的扩散及气体的溢出等现象,可见度较小,坐在后几排的学生很难看到变化的现象,再做一次实验又浪费时间。如果将这些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采用放大、慢放、定格、重播等方法帮助学生观察,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气体的产生和溢出,颜色的变化及沉淀的析出等现象,这样增强了可见度和动态感,学生看得一清二楚,增强了演示效果。同时,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种新颖的方法,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把握好验证性的演示实验

这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讲授完新知识以后进行的实验。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教师讲课时,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结合使用各种直观教具讲授新知识,待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再进行有关的演示实验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先结合有关氧气制取与收集的挂图,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原理与收集方法,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先具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课堂现场演示实验室制取及收集氧气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进一步加深印象和巩固知识。又如,介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时,先通过复习碱的概念,指出氢氧化钙是一种碱,应具有碱的通性——使指示示剂变色,然后演示把紫色的石蕊试液及无色的酚酞试液分别滴加到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中,让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验证刚刚学到的知识。使用这种演示实验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演示实验前,因学生对有关内容已有初步的印象,所以教师在演示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初步掌握的知识观察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同时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

上一篇家用医疗器械

下一篇薄膜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