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法论文范例

演示法论文

演示法论文范文1

关键词:法律硕士;实践环节;法律职业技能;专业实习

一、问题的提出

法律硕士人才培养机制的设计初衷就是解决我国法律应用型人才的不足。从1996年开始招收以来,制度探索持续推进,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仅2018年新增授权单位就达41家。但由于其相关制度的规定较为模糊,配套措施未能及时跟进,培养环节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严重。法本法硕在专业能力上比不上法学硕士,非法本法硕的专业能力比不上法本法硕,至于实践技能上与其他法学教育层次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培养对象的实务锻炼是法律硕士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由于法学教育自身不具备全面培养学生实务技能的能力[1],因此锻炼的渠道主要可以分为由培养单位承担的校内实践环节和由法律实务部门承担的校外实践环节。校内实践环节安排主要是指通过专门开设法律实务课程进行,包括法律诊所、模拟法庭、业务见习等;校外实践环节主要依托于法律实务部门承担的专业实习。这两大类实践环节安排虽然各有侧重,但总体而言都是服务于法律硕士职业技能的培养,目的是帮助学生适应法律职业的需求。法律硕士实践环节的培养具有以下特点:(1)差异化培养,注重法本法硕与非法本法硕的不同;(2)教育投入大,实践环节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师资投入;(3)周期长,实践环节的培养侧重于法律职业技能的提高;(4)协同性,实践培养离不开法律职业部门的参与。苏力(2008年)指出中国法律硕士教育制度没有导致法律毕业生在技能方面和职业倾向明显增强,加强法律技能教育,要相信市场,相信消费者以购买力表达出来的需求欲望[2]。梅龙生(2017年)指出多数高校法学院(系)实践教学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实践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很强[3]。陈胜、王晓朴(2017年)指出目前在我国,法律硕士的培养方式是院校主导式,培养单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与法律职业部门联系不密切[4]。据此,可以发现法律硕士实践环节的培养面临诸多外部制约因素,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研究探索。

二、实践环节安排的现状及问题

(一)校内实践环节

1.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实践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锻炼法律硕士的法律实务能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①规定实践教学与训练不低于15学分,主要课程种类包括法律写作、法律检索、模拟法庭、模拟仲裁、模拟调解、法律谈判。指导性培养方案设置这一学分比例相对于实践环节培养的重要性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由于开设实践课程的条件较为严苛,就目前培养的现状而言,培养单位对实践课程开设的并不全面,课程设置的目标也并不清晰,具体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职业技能较为模糊。实践课程的设置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实践类课程开设的针对性不强。实践类课程的设置目标,一方面,针对培养单位的优势办学资源,突出办学特色,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针对非法本法硕,应突出其原有专业的优势,从而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就目前具体的培养方式而言,并没有遵循设置目标。加之,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衔接不畅,实践类课程开设的效果较差。非法本法硕法学理论基础薄弱,未能明确二者的联系,致使非法本法硕难以有效参与实践教学。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不能适应教学内容的需要。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更侧重于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强调学生在课程中的高度参与,不再适宜采用讲授制。此外,为保障学生参与互动,教学方式应采取小班教学模式,但是目前法律硕士的招生规模较大,难以实现小班教学。

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实践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实践经验。培养单位现有师资结构中,这类教师的比例是极低的。部分高校未设置专门的实践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老师,虽也参与实务工作,有一定实务经验,但是这类教师较少。还有一部分实践教师来源于校外实务专务,这类兼职教师的比例也比较低,发挥的作用有限。而且这两类师资由于自身精力有限,难以满足高质量实践课程授课要求。虽然国家层面也提出法律实务部门与高校的人才双向流动(“双千计划”)来缓解师资不足的情况,但由于配套措施未能及时跟进,导致效果并不理想,“双千计划”在互聘、挂职、反馈阶段分别不同程度的存在衔接不畅、效果不佳、机制不全等问题[5]。如何提高实务部门人员来校教学的积极性,仍需制度予以保障。双师教学已经在许多培养单位进行,但是这种双师培养的效果还有待考察。在同一门课程中,校内教师负责理论部分,校外专家负责案例分析,这种分工如何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校外专家如何参与到课程评价中来,其评价的范围都是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摸索。

(二)校外实践环节安排存在的问题

专业实习是法律硕士大量接触法律实务的重要渠道,但由于培养单位对专业实习缺乏有效管理以及实习单位积极性不高等原因,致使专业实习流于形式,难以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实务锻炼。

1.培养单位的管理缺位

目前法学专业实习面临的普遍问题是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实习效果测评体系,难以保证法学专业实习的质量,造成法学专业实习形式化趋势严重[6]。目前,法律硕士的专业实习仍然以“完成”作为目标,缺少对实习的具体规范。实习开始前未能明确实习的具体内容。法律硕士校外实践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长,《指导性培养方案》中规定专业实习的时间是第二学年(含第一学年暑假),不少于6个月,在较长的实习期间,缺乏实习具体内容安排,容易使得实习流于形式。专业实习一般由培养单位集中安排,未能考虑法律硕士自身的特点,例如非法学原专业的优势、学生的专长、兴趣等,造成实习安排学生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实习过程中,培养单位作为连接法律硕士与实习单位的桥梁,理应承担更多的监督责任。一方面监督学生在外实习,是否遵守实习要求;另一方面,监督培养单位对学生的培养,与实习单位及时沟通实习各项事宜。但是由于缺乏制度规范,这种过程中的管理监督被极大弱化。实习结束后,对实习完成情况的评判机制缺失,单一或者过度依赖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这种考核难以在法律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形成有效的督促机制[7]。而且现有的评价机制仅针对法律硕士的表现,未能评估实习单位的表现,对实习单位没有任何约束机制,也不影响后续的实习合作。

2.实习单位缺乏培养责任约束

就法律硕士教育制度而言,并未规定实习单位应承担法律硕士实践技能培养的义务。实习单位对自身的角色缺乏明确定位,对待前来实习的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基本上并不会区别对待,法律硕士普遍反应研究生阶段的实习与本科专业实习并无不同。前来实习的学生往往是承担繁重的行政事务,以法院来看,绝大部分的工作是整理卷宗与盖章,学生沦为“司法打杂”,变异为法律实务的“旁观者”而非实际的“操作者”[8]。绝大部分实习单位并未安排专门的负责人,法院承担实习生管理工作的往往是书记员,书记员由于其本身并非专业实务人员,对法律硕士专业的认识并不充分,由其负责指导,并不能明确学生通过实习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长时间的实习未能实现人才的培养,反而拖累学生,实习效果较差。实习单位对法律硕士的评价考核较为笼统,往往从实习态度、不迟到早退等来评价实习生,对法律硕士实习掌握法律技能缺乏有效评价。

三、实践环节安排的改进

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教学的支撑,还需要优化办学资源配给,提高法律职业部门的支持力度。在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实践环节的质量。

(一)校内实践环节

1.实践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合理规划课程比重,提高课程设计中法律实务部门以及学生的参与性。首先,课程开设应综合培养单位办学资源,在突出培养特色(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尽量保证多样化。北京大学推行实践类课程的多样化,由校内外专家共同打造实践课程,关注不同法律职业视角下对同一法律问题切入角度和分析方法的微妙差异,为学生提供最直观的实操知识和执业技能②。清华大学加大了法律实务类课程的比重,特别规定了11学分的实践必修环节,采用小班教学模式,以便于授课教师和学生有效沟通和充分互动,更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9]。其次,法律实务部门参与实践类课程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其培养的主动性,还能从更为实践的角度把握问题。最后,畅通反馈的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对实践类课程安排的意见,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科学划分实践类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应侧重于通用型实践技能,而选修课的设置则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方向、非法本法硕本科专业优势等。实践课程设计由简到难,坚持培养的阶段性与系统性并重。实践类课程可以从一开始简单针对具体法律部门的案例分析入手,打牢基础,并注重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衔接,确保理论与实践不脱节。尤其要保证非法本法硕在理论知识掌握较为牢固的基础之上才开展实践教学。之后是针对复杂法律问题解决的模拟法庭与法律诊所,强调学生运用综合性法律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创新考核方式,注重对法律思维、法律应用能力的考察,考核的区间应该持续时间比较长,不是仅仅通过一场笔试或者提交一篇论文来进行,而是通过案例分析、开研讨会或者调查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进而提高考核的针对性。

2.师资结构优化

实践类师资结构的优化是提高法律硕士实践环节培养质量的前提,优化的具体路径有二:其一,内部培养。鼓励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锻炼;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师队伍;不以科研作为评价标准,也不过度强调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清华大学的“模拟法庭训练”课就一直是由长期在司法机关挂职的教授来承担。其二,外部引入,吸引更多的校外实务专家参与法律硕士的培养。一方面,完善“双导师制度”,明确校外导师参与实践类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并规定校外导师负责安排指导学生的校外实习。另一方面,改革“双千计划”,通过健全保障机制,发挥司法部门的实务优势和培养单位的理论研究优势,二者紧密配合,共同提高,相信二者的结合能够有效缓解目前实践教师匮乏的局面。

(二)校外实践环节

法律硕士的专业实习,是与法律职业最直接的对接渠道。通过专业实习,能够极大提高法律硕士的实务操作能力。

1.培养单位加强过程管理

到法律实务部门进行专业实习是成本与效益最优选择,培养单位对实习过程的全方位监督管理,是保证实习效果的前提。培养单位应综合实习单位和学生的意见制定或者细化实习守则,事前明确具体的实习考核指标和实习管理细则。华东政法大学为有效规范法律硕士校外实习,制定了《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度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方案》③。实习开始之前,应主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指导,邀请实务部门的人实地到校园中介绍实习单位的具体实习安排,也可以实行实习前体验制轮岗制度,给予法律硕士更多的实习选择权。此外,培养单位还应主动向实习单位了解用人需求,提高法律实务部门的积极性。实习过程中,培养单位应安排专门的人员与实习单位对接,定期向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向学生了解实习单位的情况,针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实习结束后的考核评估,侧重于实践能力的考核,由培养单位与实习单位共同进行。培养单位的评价侧重于结果,通过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方式对学生实习情况做总体把握。建立实习效果反馈机制,收集学生与实习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根据学生需求与法律实务部门的用人需求对实习方案予以完善。

2.明确实习单位的培养责任

明确培养单位的培养责任,用制度或者其他手段激励实习单位的积极性。海南大学推行的互惠式实习机制,站在法院的角度来帮助法院解决其建设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解决了法律实务部门对法学实践教学支持动力不足的难题[10]。培养单位也可以主动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人才培养合同,更好规范双方的培养合作。实习单位的严格管理。明确安排实习管理人员,细化实习具体内容。考虑到一开始,学生上手较难,应由简入难,但是要避免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一直从事行政性实务,使学生能最大程度参与法律实务操作。以法院为例,学生应以法官作为指导老师,在法官的指导下参与实际法律问题的处理,体验实体法律知识与程序法律知识的衔接。实习单位的考核评价,侧重于过程性评价,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参与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做出评价。在现有模式下,实习单位最能了解学生实际解决法律问题能力水平的。创新法律硕士培养方式。为了更大程度契合职业人才培养需要,可以通过订单式培养的方式,针对具体用人单位进行培养,在现有研究生培养方向划分的基础上,做出更加细化明确的培养,最大程度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给。

四、结语

现如今的培养模式是单方向的,市场未能充分参与到法律硕士的培养环节中来,学校对于市场需求的把握并不全面,因此其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通过明确市场的导向性,压缩招生规模,优化办学资源配置,进而通过实践技能培养的科学化,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葛云松.法学教育的理想[J].中外法学,2014,26(02):285-318.

[2]苏力.中国法律技能教育的制度分析[J].法学家,2008(02):30-39.

[3]梅龙生.论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5(06):99-103.

[4]陈胜,王晓朴.法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法制与经济,2017(03):43-46.

[5]廖永安,陈海涛.回顾与展望:“双千计划”实施现状考———以中部某省为分析个案[J].湖南社会科学,2018(01):62-68.

[6]张杨.创新与重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3(06):66-70.

[7]袁碧华.法律硕士考核标准的反思与重构———基于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3(05):118-122.

[8]白丽,仝其宪.法学专业实习教育实践的困境与出路[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1):121-124.

[9]邓海峰,杨如筠,张召怀.法律硕士培养中的精耕细作与彰显风格———清华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改革的新探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05):73-78.

演示法论文范文2

启发式教学和传统教学不同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启而迪之,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真正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而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所以在围绕教学大纲备课时,教师不仅要熟悉授课内容,更要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有计划地设计,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学习是备课的重点,也是关乎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

2各种启发式教学手段灵活运用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方针,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包含多种教学手段。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手段包括提问启发、对比启发、类推启发、病例启发等。

2.1提问启发式教学

即教师将授课内容精心设计成问题,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其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进而对知识点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授瞳神紧小的病因病机时,可以提问:“关于瞳神紧小病因病机的学说有哪些?”。通过引用倪维德《原机启微》“足少阴肾为水,肾之精上为神水,手厥阴心包络为相火,火强搏水,水实而自收”,提出“什么是强阳搏实阴论?”通过引用黄庭镜《目经大成•八十一证•瞳神紧小》“因劳伤精血,阳火散乱,火衰不能鼓荡山泽之气生水滋木,致目自凋,而水亦随涸”,提出:“黄氏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如何认识?”。通过上述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将该病的病因病机概括为虚实两方面:实者为外感热邪或肝胆火热,火邪攻目,煎熬神水,黄仁受灼,致瞳神展缩失灵;虚者为劳伤肝肾或久病伤阴,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神水受伤,瞳神失养。教师运用提问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2对比启发式教学

对相似的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总结归类,找出异同。例如“针眼与胞生痰核均表现为胞睑硬结,二者如何鉴别?”,引导学生从病因病机、发病部位、症状、病势、病程等方面进行思考,通过比较异同,进而掌握疾病。也可以是不局限于某个章节,模拟临床,直接从症状着眼,例如“患者自诉视一为二,应考虑哪些疾病?”。对比启发式教学是在前期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将易于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运用横向思维,改变了僵化的知识结构,从而巩固了教学效果。

2.3类推启发式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医眼科之前,均已学习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中医眼科学亦属于中医体系的一支,故在讲授该门课程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中医理论,推导出新的知识点。例如在讲授聚星障之风热客目的辨证论治时,从症状上来看,由于病邪为外感之邪气,故推导出该型病情较轻,以黑睛浅层点状混浊,抱轮微红为主,全身症状、舌脉同外感风热的表现;继而推导出其治法应以疏风散热为主,方用银翘散加减。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又锻炼了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2.4病例启发式教学

演示法论文范文3

1.完善的成人教育法律体系

美国政府对成人教育立法非常重视,据统计,从19世纪60年代至今,有关法案已经颁布了十余种。英国1919年在《史密斯报告》中就对成人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之后不断地对相关法律进行完善补充。在法国,成人教育由青年体育部、教育部、劳动及职业培训部门管理,并在立法中对如何分配权利、如何调节相互关系做了规定。这些发达国家均通过颁布各种相关法律来确保成人教育的顺利实施,足以看出发达国家对成人教育立法的重视程度。

2.政府重视,中央、地方分权管理的体制

在美国,其成人教育的管理中心在地方政府,而不在联邦政府,实行管理权限下放。其文化教育直接由地方政府负责实施,各州不直接管理地方的文化教育,联邦政府对各州的文化教育没有直接的管理权,只负责关注成人教育。英国也实行了地方分权的成人教育管理体制,近年来,中央加强了与地方成人教育的合作,更显现出其管理体制的灵活性。国家实行地方分权管理,避免中央对地方成人教育管理过多过死,有效地刺激了地方兴办成人教育的积极性。

3.充足的经费资金保障

美国社区学院的经费主要是从联邦政府、州政府、当地税收和学费而来,企业也是成人教育的主要出资人。澳大利亚成人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联邦政府的财政拨款,同时社会捐赠、企事业单位投入、州政府拨款也是主要来源之一。在芬兰,国家的补贴是70%,由地方政府负担的经费是30%左右。法国早在1971年《继续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将工人工资总额0.8%以上的经费投入到职工的职业深造中,且职工享有带薪培训的假期。

4.办学形式多样化

英国的成人教育多样化,教育机构和组织形式主要有:社区学院、寄宿学院、普通大学设立的继续教育学院、开放大学和成人教育中心等。美国的社区学院是美国成人教育的主要载体,社区学院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开设各种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和操作技能。成人学员可以在社区学院通过短期学习,掌握自己感兴趣的某项技能。

5.优良的成人教育师资队伍

悉尼TAFE学院采用高标准的教师资格制度,对任职教师的实践工作经历、相关专业培训、持有教师资格证情况和职业训练等均做了相关要求。美国的教师招聘程序十分规范,其聘用制度中规定,新教师在试用期内不能胜任教学工作或者已聘教师聘期结束时没有提升,则被辞退。美国建立了健全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为成人教育教师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国外的教师评价机制也颇具特色,多采用同行评价的方法。

二、对我国的启示

1.加快成人教育的立法工作,推进成人教育的法制化进程

考察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发达国家很重视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成人教育的发展,每个重要成人教育法律的颁布实施都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制定出独立的成人教育法律,明确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的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对成人教育的投入力度,政府教育部门及时制定出符合我国成人教育现状的成人教育基本法,对成人教育的实际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或指导性建议,增强立法的可操作性,健全公民继续教育权的支持制度,促进我国成人教育在国家法令的指导下顺利快速发展。

2.领导政府给予充分重视,中央与地方协调管理

成人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国家政府的重视,从而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督导与管理。一般情况下,我国先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成人教育的宏观层面作出统一制定,例如培养目标、政策方针等,随后再传达给各个地方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然而各个地方发展不均衡,文化普及程度、经济水平都有较大差距,成人教育在实际执行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因此,中央政府可先确定出成人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地方政府在其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和教育实际情况,来具体制定成人教育实施计划,这样也更能激发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

3.拓宽经费投入渠道

不难看出,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经费主要是国家支出,只有充足的财政拨款和资金来源,才能改善各种软硬件设施,提高成人参加教育的积极性,保证成人教育快速发展。我国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一直处于世界较低水平,直接制约了成人教育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对成人教育的财政支持,同时还应不断拓宽成人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鼓励民间资金对成人教育的支持。

4.整合社会有效资源,完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

为了促进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成人教育应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加强各地成人高校间的横向联合,构建跨学校、跨部门、跨专业,全方位的学习网络。同时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与企业外部的教育科研机构联合对内部员工进行继续教育。总之,尽可能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共享。

5.注重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素质

演示法论文范文4

 

在中国,作为文学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用了“文艺学”和“文学理论”这两个名称进行二而一又一而二的言说,呈现了学科的用语混乱。这两个名称,前者拥有权威学科目录支持(为共和国前期权威部门和改革开放后学位委员会学科目录用名),后者占有权威教材名称的优势(为童庆炳、陈传才、王一川、南帆、陶东风的著名教材用名),让言说者选词时或多或少地产生困惑;往往是互换着运用,引起读者理解上的困惑。与此同时,这一话语体系,究竟应集中在文学理论的本位,还是要把自身扩展到文化研究上,自21世纪以来,又形成了巨大的争论。宏观地看,文艺学与文学理论的名分之争和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的方向之争,后面都有同一逻辑在左右。鉴于此,且从这一学科名称的产生与演进来切入这一逻辑,并希望以这一逻辑来引导这两种争论向有益的方向演化。   一、文艺学:词源与演进   以学术方式和学科的形式言说文学,在西方至少有两个传统,英语里的literarytheory(文学理论)和德语里的literaturwissenschaft(文学科学)。当东亚受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候,这两种西方类型都经日本的二传而进入中国,前者以“文学概论”一词进入中国(体现为后来本间久雄的《文学概论》一书),成为民国时期的主流话语;后者以“文艺学”(日本学人用的汉字是“文芸学”,芸即艺)一词进入中国(体现在当时冈崎义惠的用文艺学为名的论著),在民国时期影响不大。然而,德国的literaturwissenschaft(文学科学)进入苏俄,以俄文(文学科学)为旗帜而蔚为大国,当苏俄的文学科学在中国革命的高涨中进入中国,中国则用日本人早年传入的文艺学一词对接而成为中国的文艺学,共和国前期苏俄理论一统天下,文艺学也成为学科的正式名称。   (1)英语文学理论和德语的文学科学的主要区别,在美学的理解上,英人更加突出美学是由知情意而来的情感之美,从而文学是情感之美在各文学体裁(诗、小说、剧本)上的体现,这在从20世纪前期译成中文的论著(如C.T.Winchester的SomePrinciplesofLiteraryCriticism)中有鲜明的体现。德人更强调美学是艺术哲学,艺术追求美,文学是一种艺术,文学科学对作为一种艺术的文学之研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然而,英语的文学理论和德语的文学科学又有共同点,即这一学科是艺术之学,追求美。日本人引进文学科学,是为反对当时文学理论界把文学作为文献来研究的“国文学”,突出和强调文学是一种艺术,要从艺术(即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因此,把德国的文学科学译为文艺学,这个“艺”是为了让文学不是成为文献之学而是成为艺术之学。苏俄承接德国的文学科学,同样认为文学是艺术的一种,但认为整个艺术都须为政治服务,因此,文艺学成了服务于政治的政治之学,只是这一服务要通过文学中的艺术形象来实现。   这一苏联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中国20世纪中期的文艺学面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开与西方的对话,英语世界的文学理论进入中国,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1984年译成中文,有两点甚为重要,一是认为德国学统的literaturwissenschaf(t与此词对应的英文词为lit-eraryscholarship)不恰当,认为“文学理论”一词,除了是文学的原理、范畴、判断标准之外,还足以包括必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史的理论”;(2)二是把文学研究分为内部研究(研究文学自身)和外部研究(研究文学与社会、思想、心理等其文学的关系),强调内部研究才具文学本性。前一个方面让英语的文学理论与德语——俄语的文艺学对接,并影响了文艺学语汇向文学理论语汇的转变;后一个方面应合了文学研究从政治的紧密关联中走出,而转向文学性的学术研究。由于文学以及相关的文学理论在文化中一直都有的先锋作用,这一转向实质是更好地摆脱了旧的文学与政治的关联,而以文学本性作为主体性,充当了时代的先锋。可以说,文艺学成了强调自身特性的主体之学。   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是西方现代思想在20世纪前期的尾声,20世纪后期后现代的出现,引起了西方文学理论的新变,其对中国的影响,一是1987年伊格尔顿的《当代文学理论引论》译成中文,文学理论呈现为一个流派史,而其中的流派,现象学、解释学、符号学、精神分析等,不仅是文学本身,而还关联到社会、心理、政治等诸多领域;二是1998年卡勒《文学理论》译成中文,一方面把对内部研究进行了文学性的推进,另一方面把外部研究扩大到文化研究,并认为文化研究是既把文学作为文化实践加以研究,又把文学分析的技巧运用到文化的其他领域,还把文学作品与其他论述联系起来(3)。这两种倾向的合力,使文艺学成为流派之学和文化研究之学。   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新潮出现在西方并迅速并传入中国,于是,中国文艺学界出现了关于文艺学应展方向的争论:是文学理论的本位研究,还是进入社会的文化研究?   二、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在分裂、关联、张力中演进文艺学中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的不同走向,第一,前者应合了现代化进程中教育体系和学术体系中学科建设和学术规范的要求,后者应合全球化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中的文化转型的要求。第二,文艺学在中国一直都有两个功能,一是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二是作为文化先锋。自中国进入现代性进程以来,文学一直扮演了文化先锋的角色,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对文化变革有重要推动;从鲁迅、郭沫若、茅盾到巴金、老舍、曹禺,都因文学上的成功而在文化上有巨大影响;从《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创业史》到《艳阳天》《金光大道》,显示了共和国前期的文化功用;从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到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有巨大的社会影响文学在文化中的高位决定了文艺学的科学建设和文化先锋这两个功能可能而且确实在合一的状态下进行。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体系和文化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视觉文化中的电影和电视占了艺术体系的王位,而文学走向边缘。文艺学仅在文学之内,围绕着文学进行言说就难以取得文化先锋的作用,而要保持文化先锋的作用,就必须逸出文化之外,进入电影、电视、互联网、手机、广告等各种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文化领域。这一变化,从现象上看,引起了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之间的论争,从实际上看,文学理论的本位守界与文化研究的跨界活动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共同推动了文艺学在新世纪以来的丰富演化,使文艺学呈现出一种多层级的深入和界内外的互动。#p#分页标题#e#   在文学理论的界域里,有关于文学性质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大讨论(童庆炳、钱中文、朱立元、董学文等),有文学如何形成中国经验的言说(哈金、南帆、张清华等),有关于文学形式的多方面研究(赵宪章、南帆、刘晓丽等),有关于文学叙事学的持续讨论(谭君强、张万敏、车文丽、陈德志等)在文化研究的论域,有视觉文化的言说(周宪等),有图像时代的谈论(金惠敏等),有文学与传媒文化以及与媒介公共事件的关系的研究(陶东风、周宪等),有文学与公共性、公共领域的言说(陶东风等),有关于文化产业、奥运会、世博会与中国形象塑造的研究(金元浦等)在由文艺学的自然延伸且又关联上其他学科并彼此关联而自成领域的,还有生态美学(曾繁仁等)、网络文学(欧阳友权等)陆扬新近的文章用斯图亚特•霍尔的核心概念“连接”(articufation)来命名文化研究的新范式(4)。这一后现代意义上的“连接”正可以借来描述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之间丰富而动荡的关系。然而,从学科的角度讲,怎样才能把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从理论上“统一”起来呢?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不一定需要统一起来,自己做自己想做的即可,但作为学科建设、理论把握、学术演进,却需探讨这种理论统一的可能。而从“文艺学”的中文名称产生以来时而含混时而明晰时而变形的演进,从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都把自己看成是文艺学的发展方向来看,追求理论的统一,正好形成一种前瞻性的“规划”。   三、文艺学的重释:西方之Literature与中国之“文”文艺学作为一个科学,来自于世界现代性进程中教育体制中的科学体系和知识体制中的学术体系的建立,现代学术是以区别和独立来达到整体的统一,正是在这一区分性和独立性中,艺术与广大的技术区分开来,成为美的艺术,文学与其他艺术区分开来,其研究成为文学科学或文学理论。正是在这一区分性中,literature一词才从广义性的文化,蜕变而成狭义性的文学。同样,中国之文,最初指一切形式的美(包括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河动植)。先秦以后,主要指语言之美,因此,一切对语言进行美的呈再现的都是文,无论是哲学之文,如《庄子》、《孟子》),历史之文,如《史记》、《汉书》,政论之文,如章、表、奏、启还是骈文、古文、小品文,都是文。当中国走向现代进程,引进西学之后,与一般的文区别开来的,由诗歌、小说、剧本、散文构成的,作为艺术之一的“文学”,才产生出来。在西方现代性之前,作为大文化literature是有统一的法则的;在中国古代,作为一切语言之美的文,也是有统一的法则的。金圣叹在《水浒传》评点的几篇序和在《西厢记》评点里,把《庄子》这样的哲学之文,《法华经》这样的宗教之文,《左传》这样的史学之文,《公羊传》这样的理论之文,与杜甫诗这样的抒情之文,《水浒传》《西厢记》这样的虚构性的叙事之文,放在一起,认为其有共同的“文法”。   而世界现代性的演化,进入20世纪,特别是进入到后现代/全球化时代之后,在学科和学术的独立和区分继续演进的同时,各学科和交汇与互渗所勃然兴起而蔚然成风,正是在这一跨学科的氛围中,西方的文学理论变成了流派理论,面对的已经不是狭义的文学,而是广义的文化。精神分析文论把文学与梦、艺术、现实现象相关联,叙事学把文学与语言法则、图像叙事、电影叙事、新闻叙事、广告叙事相关联,后殖民主义把文学与游记、报道、讲演、历史等统一把握可以说西方现代、后现代文论的每一流派,都对文学作了这样或那样、此向和彼向的延伸,从而,以流派史的形式出现的西方当代文学理论,已经事实上扩大了文学研究,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文化研究。因此,中国的文艺学应考虑如何从狭隘的只以诗歌、小说、剧本、散文为文学的研究范围里超逸出来,形成可以把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综合起来的更为广阔的学科胸怀,在理论上必要起来,在实践上需要起来。   怎样进行这样的综合呢?   正如文学一词需要重释一样,文艺学一词相应地需要重释,文学可回到西方古代的文化之广(lit-erature)和中国古代的语言之美(文),语言在文化的一切领域中流动,作为语言之美的文学也在文化的一切领域中流动。而作为研究文学的文艺学之“艺”就是对“文”之美的追求。正如在西方,艺术是追求美,在中国,文就是由内在蕴籍而外显出来的美。文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文艺学之“艺”(审美特性)随之有多样的风彩和各自的规律。当对文学之“文”和文艺学之“艺”作为新的解释之后,德语的文艺学与英语的文学理论就统一了起来,同时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的逻辑龃龉也涣然冰释了。

演示法论文范文5

(一)因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传统的化学教材老化、实验内容陈旧,且主要为验证、操作类的实验,较为呆板,欠缺创新意识,有些内容几乎不涉及当今化学学科的最新领域,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不感兴趣,在实验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更有学生认为“化学实验室气味难闻、危险”。即使是愿意操作的学生,也是机械地搬照教材内容,缺乏创新性、主动性。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往往以单纯的讲解和练习为主,旨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经常是教师按照教材逐步讲解实验原理、操作、预期结果等,之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及教材的步骤来做,不会主动思考问题,更不用说自己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二)因仪器设备陈旧造成师生比不达标

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制定的“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基本内容”提出:为保证教学质量,基础化学实验中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18人,仪器实验中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能超过12人,每位教师原则上不能同时指导2个以上的不同项目的实验。现实是化学专业的专兼职教师少,学生人数却较多,实验课师生比无法达到教育部的要求。

(三)化学课程体系和实验内容设置的不合理

同类型实验内容出现重复现象是由于课程体系的分割。实验内容也是属验证性实验,较多低水平的重复出现,造成各实验课之间相互割裂,使实验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及完整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化学实验在教学的几种解决方法

(一)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实验能力

伴随着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的增加,各种新兴领域的相继出现,综合素质新型人才的需要,均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体现出来。除强化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还须引入综合性、探究性、设计性的实验,及化学实验中的实验项目,同时选择一些与学生心理特点相符合,并与社会相适应的实验内容,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改革实验课教学方法即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对基本操作需严格要求,并督促学生做到规范、冷静、沉着且精益求精。在实验方法上,教师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转为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索,鼓励学生在实验中与教师、同学一起进行探讨。

(三)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化学实验水平

计算机能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反应速度过快,学生很难看清现象;而有的实验则反映过慢,对教学进度有影响;甚至有的实验产生毒气,或有危险,严重影响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计算机却能克服这些不足,能模拟真实的实验,让学生摆脱恐惧掌握知识。

(四)开放实验室,引进先进仪器设备

创新能力是需要培养、锻炼的,也是建立在熟练基本操作技能之上的,而这些离不开实验室,应当想方设法安排专项资金购置化学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让化学实验教学在硬件上能得到改善,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只在集中上实验课时才被利用。因此,我们应开放化学实验室,创造学习环境和氛围,吸引学生,鼓励学生独立实验,激发学生产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并能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

(五)改进实验成绩考核评定

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取得的合理实验成绩,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课成绩并不占学分,也不独立考核,特提出实验教学也应设立相应的学分制,并以此提高该项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权重,且应占总学分的一定比例,对化学实验进行单独考核,同时以技能训练、方法训练与科学思维研究为主要考核项目,其中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课内、课外实践相结合,多项环节互相补充的体系,使学生对实验课产生重视。实验的总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占40%)、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成绩(包括实验预习、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的内容占60%)。通过这几个方面的考核,能反映出学生实验当中的真实水平,并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三、结语

演示法论文范文6

(一)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法中的“体验”,必须要学生亲自的参与其中才能感受到,因此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生生物知识的动力;体验式教学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景化的教学法,教师在设计的各种情景下讲授生物知识,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这样的学习氛围才更加的适合学生学习生物知识。

(二)构建融洽的师生氛围

体验式教学法中重要一环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尽量交流、沟通共同的经验和所能理解的知识程度,这样不仅能让师生都融入到自己构建的教学氛围之中,也让师生之间相互的尊重、信赖和鼓励。教师也能更加的了解学生到底适应怎样的教学方法和生物知识学习的程度,这样更加利于以后高中生物的教学。

2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对策

现在大多的高中生物教师都明白体验式教学所占的优势,但是却很少有人去尝试。一种是不明白该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运用,不肯定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另一种是大胆的去尝试了,可是却没有收获到想象中要的结果,这也打击了教师们想改革教学方法的信心。针对这些情况,下文主要浅析几点体验式教学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措施:

(一)构建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情境教学时目前各种教学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也同样适用,教师根据生物的教学目标,构建真实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们在这些情境中体验到真实感。在生物课堂教学的开始时,可以构建情境来导入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生物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在一节课的考试阶段就能集中自己的精力,针对情境的构建有多种方式,其中主要的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际情境,将书本上较为难懂、抽象的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可以遇见的情况,让生物知识更加的有趣,便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解细菌作用的知识时,由于细菌较微小,并不能被我们所直接的观察到,对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教师就可以将我们生活常见的“腌咸菜”和“凉拌菜”的事例渗透到教学课堂中来,让学生们认识到细菌在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多媒体技术是近几年来兴起的技术,在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运用以体验式教学法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到,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课件的展示,更加直观的理解生物知识,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例如:在学习生物膜系统功能的知识时,由于大多数学校实验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并不能构建太多的情境,这时就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了,教师可以讲这一章节的知识,制作成动画的格式和搜索一些相关的视频,在教学课堂中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亲自的看一遍,比教师照着书本讲几遍更容易让人理解。

(三)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是体验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阶段“。知识源于行动”,因此教师要在生物课堂中引导学生们发现自己所难以理解的点,再根据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亲自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和体验中。例如:在做DNA的提取和提纯的实验中,学生就提出了“玻璃棒为什么只能朝一个方向搅拌?”传统的教师就直接回答是便于DNA的收集,这样学生们仍然不明白,只是记住了答案。利用体验式教学法,教师让学生们自己分组利用小棉线来代替DNA来做DNA收集的实验,一组的玻璃棒始终朝一个方向去收集棉线,一组随意的改变玻璃棒的方向来收集,最后将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得到的结论,这样不仅让学生直接的体验到结果,也让学生们懂得主动去探索。

3总结

演示法论文范文7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转型发展要求,学院通过企业调研、专家论证、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全面修订了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新乡区域经济发展相吻合。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接足地气。压缩实验课时,还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我们将化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课时由过去的90学时减少到72学时,化工和制药专业为30学时,根据实验内容安排每个实验的课时,不在统一。减少课时,并不意味实验内容的减少。根据专业特点对现有实验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和更新,剔除过时、重复性内容。例如去掉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实验,放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行探究;将以前传统的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实验改为电子天平的使用和称量练习;将基础实验操作集中整合,强化练习。减少验证性实验,适当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突出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将传统的无机化学物制备实验改为锂离子电池材料和无机过滤材料的制备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基本无机化合物制备操作技能,又增加了电池材料和过滤材料的制备知识,让学生切身感受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实现教学内容与就业的密切联系。在学期的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热点、生活实际和教师的科研项目,拿出1~2个实验,开展一些“命题+探究性”探索,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设计性实验,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室完成,增加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的兴趣。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以往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大部分是要求学生上课前预习实验内容,老师在课堂上讲授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自己操作实验,课后上交实验报告,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实验效果一般,有些学生更是忙于应付实验,好像是为老师而学,无法突出自我的中心地位。我们改变传统的每次实验小组都重复讲授实验内容的方法,采用集中时间,统一讲授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首先对实验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联系生活和实际,提出疑惑和不解,怎样运用实验解决问题,变主动去学习实验。实验教学课堂中控制理论讲授时间,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动手练习,允许学生失败,反复操作,培养学生扎实的实验基本功。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实验的规范操作并及时纠正,比如天平的使用、洗涤的方法、滴定的操作等,有些学生意识不到实验操作的不规范带来的后果,老师可以演示操作、耐心讲解,不能强制和命令式教学,只会让学生更加反感和抵触。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发现不同的实验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异常”实验现象的原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成立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小组,实验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共同提高教学技能。按照学校要求,实验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3加强实验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整洁的卫生习惯。无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以后的实验将起到巨大的作用。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实验过程中的废纸屑、废液等需放到指定容器中,不能随手扔到地面或水槽中。公共药品和仪器不能拿到自己实验台上;取药品时要用专门的钥匙取用,取完后及时放回原处。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和清洗仪器,恢复原状,清洁实验台,值日生还需要清洁实验室的公共卫生,经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培养学生实验安全操作的习惯。进入实验室开始,就给学生灌输实验安全操作的理念,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熟悉实验室安全知识守则,对水、电、有毒、可燃、易爆的药品和气体的操作进行培训。在实验过程中,老师每次都要强调实验安全问题,告诉学生怎样处理异常现象,一旦出现问题,要镇静、及时报告老师,在老师指导下妥善处理,不能隐瞒不报,以防出现更大事故。针对无机实验中常用到的强酸、强碱和其他腐蚀类化学试剂,实验室配备急救小药箱和冲眼器,对一些小的偶发事件可以先进行有效的处理,再去医院检查和治疗。实验室还装配了通风设备、通风厨、通风药品柜和气瓶柜,最大程度的降低对学生和老师的身体伤害,确保实验安全进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然科学的重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验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环节,在实验中客观、规范的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是科学研究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并不是简单的看看书本,而是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实验验证和解决。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全面的观察实验现象,特别是和书本上不同的现象,要查找原因,找出症结,得出结论。要及时记录实验数据,不得随意修改、抄袭、造假数据,一旦发现,严厉惩罚。通过严格要求,让学生意识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后续课程和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探索微型化实验,倡导绿色化学实验

实验室污染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怎样减少实验污染,保护环境成为近年来大家探讨的一个热点,实施微型化实验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做到“性质实验点滴化,测量实验缩微化,制备实验减量化”。在做元素性质实验时,我们用点滴板、井穴板和小试管代替常规的大试管,节约了实验药品,更容易观察实验室现象,并且方便实验结果的对比和重复。在做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时,用井穴板代替小烧杯,用滤纸代替盐桥,简化了实验装置,减少了氨水的用量,实验小型化,结果更加明显,降低了对学省的伤害。在做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实验时,把原料减少,产率提高,并且容易得到产品,现象明显,缩短了反应时间,受到学生的欢迎。

5结语

演示法论文范文8

在当前,我们国家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的各种价值观和理念都越来越多的与依法治校的观念产生了背离和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依法治校视阈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职能定位的研究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科研管理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引导教职工履行自身的职责。高职院校教职工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关乎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繁荣昌盛,做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教职工履行好自身的职责,提升高职院校的建设水平,为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通过科研管理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引导教职工做好示范和表率。开展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高职院校教职工的行为,提升教职工自觉严格要求自己的科研意识,以自身良好的素质和形象影响和教育身边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制定科研管理办法和机制,要符合人道的要求,符合依法治校的要求,开展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将有利于将高职院校教职工逐步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内化为教职工自我管理的意识。

2依法治校视阈下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职能定位中存在的问题考察

随着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深入,如果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多个方面来考察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职能定位构建,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的理念、氛围、根基以及制度保障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理念与时俱进程度不够

在一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结果往往只是作为资源分配,工资待遇评定的一个标准。科研管理的结果对教职工真正提升的意义表现不明显,没有将相关的科研管理结果告知给教职工,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改正。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把科研管理中此类问题放在心上。在管理层面,科研管理缺少的最基本的人道精神,在决策与研究中,忽视科研管理重要性,对科研管理科学性的无知与漠视,必然会将科研管理引上歧途。

2.2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氛围不够浓厚

高职院校在人才的招聘、使用、培养和激励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大多属于一“聘”定终身,没有建立与当下时展相适应的科研管理机制。高层次的人才即使引进来了,也常常会受到一些学术科研发展群体的打击和排斥,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高职院校整个人力资源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破坏了学校建立科研管理机制的氛围。

3依法治校视阈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职能定位

高职院校的核心是高职院校价值观,它是高职院校教职工所拥有的共同信念和判断是非的标准及调节行为及高职院校内外关系的规范,对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3.1树立正确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法律观

高职院校教职工以其独特性和无法模仿性成为高职院校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潜在资源优势,使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享有竞争优势和价值,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摒弃与修正科研管理职能定位中的认识误区,如果不能采纳和使用与时俱进意见与方法,将无法满足高职院校不同发展时期对人力资源的不同需求。同时,要树立诚信的法律观念。诚信对于高职院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通过建立和谐的积极上进的工作环境,营造一个靠稳定的政策引导人,靠和谐融洽的感情留住人,靠蓬勃向上的事业发展人的氛围,确保高职院校教职工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2要坚持用人性化的理念指导科研管理工作

开展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其核心内涵就是科研发展的再一次分配,它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科研管理,根据每一个教职工对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所作出贡献的大小来进行科研发展的一个分配的过程。要建立以业绩科研管理为主、其他定性因素科研管理为辅的科研管理机制。在科研管理机制指标的设立上,不要搞一个模式,一刀切,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职工,设立分类别的科研管理指标。要使科研管理的程序向教职工公开,科研管理的指标和最终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对科研结果差、存在问题的一些教职工,专门针对科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3.3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中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