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古诗范例6篇

望天门山古诗

望天门山古诗范文1

1、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2、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来源:文章屋网 )

望天门山古诗范文2

关键词:优化媒体 激发兴趣 古诗教学

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很多文美意深的古诗。但是由于古诗与现在的时代相差甚远,再加上教师对古诗的误读,以及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落后,造成了古诗教学的困境。如何让学生们能更好的感受这灿烂绚丽的古诗文化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应当从实际出发,合理地选用传统教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多媒体的运用能让学生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很好地拉近学生与古诗的距离,引起品读古诗的兴趣,充分融入诗词的美妙意境,达到学习古诗的最佳状态,深切感受古诗的美丽与魅力所在。

一、科学合理运用教学媒体,激发兴趣,引起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地把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立体式表达而使效果生动逼真,学生对课文内容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也将大大增强。这样教育是快乐的,求知是开心的,轻松的。我们教学时要灵活掌握,不拘一格,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营造诗意的氛围,让学生回到遥远的古代,上出古诗的味道来,在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神奇与乐趣。如《清平乐?村居》,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宁静村庄,绿树环抱,炊烟袅袅等生动的画面,在这种情境下开展教学能把这节课变得有声有色,轻松活泼。让学生在欣赏Flas、学唱这首歌中感受到农村风景的美丽和农家生活的温馨,用多媒体让无声的课文动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领悟词中的意蕴。又如在教学李白的《望月天门山》时,如何让

学生感受天门山的雄伟壮观,仅是课文中的短小的诗句就能让学生“望”见天门山吗?为此教学时我反复的利用网络搜寻天门山的资料组成完整的图画与动画,浩荡的长江之水、楚江怒涛的冲击、波涛汹涌奇观等让学生真正的“望”见了天门山,水拍石岸激起的江水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感受天门山壮观之景与博怀。让学生犹如“身临

其境”。

二、优化教学媒体,展现诗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充分表达教师无法或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东西。语文课本所选内容贯古今,通中外,一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再加上小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不够丰富,对有些古诗所涉及的相关背景和内容缺乏基本的了解,这往往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出现障碍。教师可以适时地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供与诗文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亲身体验,展现诗歌情境,深度感知,帮助学生轻松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如教学《七律?长征》。在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70多年,离我们的学生已经很远了,要想很好的去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非常困难。教学中可用课件分别出示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红军长征路线图,以及红军要突破的四道封锁线、红军四渡赤水等长征历史背景资料,再播放《七律?长征》歌曲,配上长征画面。正因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适时合理使用,学生“穿越了时空”,与红军一道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突破敌人的围追阻击,历经千难万险,长征终于胜利。

三、利用多媒体让古诗与现实生活对接,发挥想像,提高审美情趣

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素材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古诗词给学生带来的情趣和韵味,“时而攀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时而观天门中断,望碧水东流;时而夜听风雨,细数落花;时而倚桥听流水,把酒话桑麻”。古诗词中的山川风物美不胜收。古诗教学教师要和学生的已有经验相结合,要把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紧密的与生活相联接,把不能表达的语句演绎成鲜活的形象。同时把字,句,图,文与观察,想象,等相结合,做到图文并茂,情景交融。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诗意,让学生们穿越到远古时代如《山行》中的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去亲身触摸远古的氛围,呼吸古代的气息,悠然走进诗歌体味情感。在教学的同时要根据古诗固有的特点,合理运用教学媒体,通过画面,音乐,动画等素材渲染,突出古诗意境,营造美的氛围。这样古诗的内容就会变得活灵活现,才能更好的让学生走近诗人的心灵,体味诗中的情感。

四、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习作

望天门山古诗范文3

1、运用教学媒体,自主理解诗意

教学《望天门山》这首诗一句一个美丽画面。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天然巧成。在理解诗句意思时,根据诗情画意分别给诗句配置了相对应的唯美画面,大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沟通中理解诗意。当出示“天门中断楚天开”这句诗时,视频上显示出长江从两山之间流过的壮丽画面。启发学生看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出“两座山遥遥相对,长江水冲破山奔流而出”时,教师及时引导:天门两山原本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山”,使它中断而成东西两山,学生随之感受到了借山势写出了水的汹涌;当画面出现“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之间的狭窄通道,激起回旋”时,学生立刻随口应到“碧水东流至此回”,然后图文对照朗读感悟出借水势写出山的奇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句诗也是诗人的兴奋点。当课件显示孤帆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山扑进眼帘,两山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学生对“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出行舟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兴奋点所在——喜悦之感。针对“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学生理解更易如反掌,当学生看到图上徐徐而来的“孤帆”和缓缓下落的“红日”时,传神地描绘出一只小船从天水相接的天边悠然驶来,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境和诗人欣睹命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课件的辅助,使学生对诗中的“相对出、楚天开、至此回、日边来”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

2、大胆想象诵读,感悟诗情

小学生的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常会不由自主地“开小差”或做小动作。心理学表明:7-10岁儿童的集中注意力只能持续20分钟左右,10-12岁的儿童在25分钟左右。单一的朗读方式,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朗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教师要善于灵活变换多种朗读方式。古诗教学中,采取大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吟诵中体味,更能感悟诗的韵律美。为了让学生思维集中起来,对学习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时尽量把古诗的语言通过老师轻柔、舒缓、甜美的范读,再配上音乐与挂图,创设一种具体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先入为主”的情境,使学生在抑扬顿挫、和谐优美的语言情境中感受古诗的声韵之美。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六月的西湖,湖畔杨柳依依,湖面上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粉红的、雪白的荷花亭亭玉立,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画面下配上古诗的字幕,再配上悠扬动听的古筝曲。这种类似卡拉OK形式设计的课件,让学生既可以看着画面听范读,也可以看着画面、字幕诵读。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读出美,吟出情、诵出趣。尤其是针对我们孤儿学校这种封闭式的学校,因为同学们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少,知识面也就相对的窄。但是自从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动画效果,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详细生动的讲解分析,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任威 单位:吉林省孤儿学校

望天门山古诗范文4

关键词:自然诗 人物诗 审美理想 和谐统一

邹惟山诗选《时光的年轮》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之前只是集中阅读了他的最近两年创作的十四行诗,对于其他类型的诗歌作品所知不多;因此,这次翻开诗集,首先吸引我注意的,便是其中的《山水诗草111首》。如果说在他的十四行诗中,感受到的是自然的诗情与磅礴的气势的话,那么接触其新古体诗,则能感觉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清新与清新的韵律。诗人信手拈来的自然意象与人物形象,在简洁准确的文字之间和谐共生,美轮美奂,真是让人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让我们不知身在何处,而又将走向何方。

一.别具一格的自然诗

惟山自然,倾心山水,他每到一处,见秀丽景色宜人,必然题诗作赋。而令其最不能忘怀的,乃是其故乡的草木山石。《山水诗草111首》中的1-10首,便是2003年的秋天在江城里回忆故乡内江的自然山水时所作。对于生我养我的土地,诗人往往兴怀抒发,凭自生出与唐代诗人刘禹锡相比的自豪感:“山不在高神仙居,水不在深龙首扬。”[1]诗人热爱家乡,于是触手可及、举目可见之物,也饱含着无限诗意。这种自然生发的诗情,虽不直抒胸臆,亦能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反复揣摩品味,请看第10首:“俩姆右首鸡公鸣,新坳尖山长山岭。雁子翅下土地双,雄狮暗卧望笔影。”寥寥数语,平实道来,却又内含着信手拈来、大巧不工的妙处。俩母山是诗人自少年时代就开始钟情之地(另有十四行组诗《俩母山的石头》,极言此地的秀丽风景与诗意人生),此诗虽然没有十四行诗的华丽,但遣词古朴,自有清新淡雅的韵味。最后一句在直白中突起波澜,“望笔影”三字暗含着诗人对家乡山水的全部期许,因为在诗人看来只有如是土地,才能孕育出风流人物、优雅诗篇。再看《山水诗草111首》中的第2首,写诗人年幼时与祖父二人出门采猪草的经历:“凤凰山下凤凰游,祖孙二代凉悠悠。日出东山即出门,日落二峨水长流。”农家劳作非常辛苦,可是在诗人笔下却幻化出一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风光,隐约有着五柳先生“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神韵,又暗含东坡“绿水人家绕”的悠然自得。对于家乡山水的骄傲与自豪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再看《山水诗草111首》中的第93首:“龙蛇山川数十里,白云飞渡绕青松。青狮一头卧山崖,吼出胸中百年风。前瞻明月两堂水,峰峰壑壑在掌中。乱石丛间古贤居,天地灵气于此钟。”此诗寓情于景,有一种运动之势,有一种历史的气韵,同时也有对于特定自然地理的理解与写照,也许是诗人对于故乡情感的集中抒发。

在描写家乡的诗篇中,如果说诗人表现出的更多是一种壮怀激烈的热情,那么在游历各地自然山水的时候,则更多以一位富有禅趣的哲理诗人出现在读者面前。看似简单直白的语言与词语,仔细品读又能体会到语言当中饱含的诗意与情趣。如第15首:“青山青水大青果,兰天兰叶小兰河。小酒小菜有点醉,长街长楼频走过。”乍一读来,此诗对仗工整巧妙,在平仄与韵脚上却又不尽切合。若是反复揣摩,再读注解,方懂得全诗的意义:前两句极言诗人所游鸡公山景色之秀丽宜人,更暗含门下弟子李青果、刘景兰的名字。当此之时,青山绿水、人间胜境,高徒满座、师生欢畅,那么“小酒小菜有点醉”也就是顺理成章而理所当然的妙趣了。酒后微醺,师生同行,漫步于街道楼宇之间,畅谈文学、人生、哲理和世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2],曾不知虚名浮誉、尔虞我诈,以至于“世界末日”了。

正是有了这番气度与胸怀,先生在面对自然风光与文化传承的交错重叠时,才能展现出乐观的心态、悠然的情怀和超越的态度,于是诗歌也就增添了一份胜过常情的温暖。在《山水诗草111首》第32首中,诗人这样写道:“滕王阁上观神女,秋水广场望云薇。文化大树根深远,太平洋里云水激。”王勃的《滕王阁序》闻名已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众人皆知的审美典故;而先生之意却不止于此。他以一种比较的眼光,自信千年文明古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其传统文化必能引起世界的关注和共鸣,因此“太平洋里云水激”既是一种美好愿望,也是对中华文化在当下世界的合理预期。本诗作于2004年,在此八年之后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归属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可知先生所言不虚。

除了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与激昂,惟山诗歌还经常体现出对历史与自然的哲学思考。在诗人看来,有限的历史总是要融入无限的自然景致之中。因此,在路过新野庾信故居时,诗人的无限感慨油然而生(第55首):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有如“白河浪花败又开”,而王侯将相、功名利禄,远不如自然对人类内心产生的影响深刻。诗人不灭、诗歌常在而自然永恒;千百年之后,今天的碑石都将化为一种历史,山间河畔依然是“远处汉柏绿叶发,天空红鸟三五群”。

惟山先生的自然诗歌,无论是对于家乡故土的赞颂,还是大江南北秀美风光的感怀,都体现了一种本质意义的审美理想,试图去建构生活之中的诗意仙境。而这一审美理想,往往也需要借助人来实现。因此,我们研究新古体诗,绝对不能忽略其中的人物诗篇。

二.直率深沉的人物诗

惟山的人物诗篇,既有以师友、弟子为对象的情感抒怀,也有对于历史人物的咏叹。在诗中,先生往往寓情怀与哲思于一体,将古体诗的节奏感和当下俚言俗语的妙趣加以糅合,建构出一种博学、精致而严谨的“文穆”[3]诗风。

《山水诗草111首》中的第30-31首,为悼怀师友龙泉明教授所作。让我们先看第30首:“东湖波涌悲风起,珞珈山谷静无声。青青湖水龙未见,深深谷中泉不明。”句句写人,句句未有人出现;这种深沉肃穆的悲伤,却又非至交的离去而不能生发。若读者恰好知道龙泉明先生任教的武汉大学坐珞珈山而望东湖,则更能体验先生此时空对山水、知音不在的悲悼,而其与龙教授的真挚友谊,也跃然纸上。然先生诗作,每至动情之处,亦必有哲理的思考。于是,在《山水诗草111首》中的第84首(亦为怀念龙泉明先生)时,便是另一番气象。诗人追忆当年与龙泉明、何锡章两位教授共聚阔谈之情景,将之比作“隆中笑谈”,其后又以“岁寒三友”自况,与苍松紫柏为伴,情感也由单纯的悲伤转化为一种指向自然的豁达与平静,人虽有限,情谊与诗歌却永无止境。

除了对于师友的怀念之外,他还常借诗勉励与褒扬门下弟子,鼓励他们潜心向学,完善自我,充实人生。先生写弟子,常用比喻手法,将姓名、个性与家乡、自然、情谊镶嵌。请看《2008年的第一场雪》之十一:“磁湖波上雨又来,黄石城里无尘埃。东方山水映明眸,灵山秀水谁安排。口若悬河惊四座,江汉之间一辩才。蝴蝶翩跹书香伴,天地辽阔任尔裁。”此诗当写门下弟子胡严艳之作。学姐是其门下高徒,明眸秀齿,钟灵毓秀,口才出众,能言善辩。此诗既是先生一番爱才之心的由衷显露,又是诗人自述胸怀,感慨造物之奇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末句饱含师长对弟子的赞许和期望,又充满了作为诗人所致力呈现的审美意趣。

在对师友的深情和对弟子的期许之外,惟山人物诗篇中也不乏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他不拘泥于历史得失与意识形态,以诗歌的审美理想关照笔下人物的气度与眼界。请看《山水诗草111首》中的第25首:“正观美庐美油画,忽听美龄仙逝啦。抗日呼声犹在耳,门外山河气自华。”诗人高度褒扬了宋美龄女士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国家和民族所做贡献,于党派纷争,是非曲折,并无一字提及。品读先生历史人物诗篇,全无私人之褒贬,而多着眼于人性、和平、审美、自然等福泽全人类之普世价值主题,展现出一种胜过常情的温暖。故“气自华”一语,虽然是赞颂宋美龄之气度,作为对惟山人物诗篇之评价,也是恰如其分的。

三.走向和谐共生之境界

在一种后现代的语境中,工业文明、机械复制、文学消费与大众狂化似乎正将人类意志与纯粹的审美理想剥离开来,让人在作为符号的世界中自我迷失。诗歌作为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单一而纯粹审美理想的文学形式,在这一时代受到的冲击也最为沉重。对于诗歌消亡的担忧,似乎成为每一个关心文学和诗歌的学人所共同面临的难题。

有鉴于此,学者们在重新认识当下的诗歌创作和文学评论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当与时代对话,并以时代为基础建构审美理想。例如《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一书指出:“文化诗学的审美性追求还表现在:与当代文化对话,把我们生活的世界变成一个更具审美价值的世界。”[4]在惟山先生的新古体诗中,读者似乎也能体验到诗人对于上述问题的现实性回答。诗歌产生于日常生活之中,并借助诗人的理想性描绘,使所言之事又高于日常生活。例如第49首描写了诗人与弟子同游南方古长城的情境:“直上南方古长城,身后阔野山水新。小女朴讷无言语,镜前再笑百媚生。燕赵女子不想家,江南山水梦中存。溪涧身材似楚风,风雨桥下有情人。”前六句尽言父女慈爱、师徒欢畅之景,有典故之雅趣,无白话之突兀。末联以字眼写景,而以诗心讲诗人的审美理想。纵然有涓涓细流的万年清澈,总不及桥下转瞬即逝却满怀希望的身影。平淡的风景,又增添一重哲理性色彩。它也是诗人关于诗歌和审美的答案。

对于惟山诗歌,阅读愈深,愈能感受到他对于在当下时代创作诗歌的态度:诗人要积极与现实对话,把诗歌创作、审美理想与文化、历史、现实相结合。既不沉溺于逝去的历史与典故,也不在现实的符号和快节奏中迷失。门下弟子、广西大学文学院李志艳教授,在为“山水诗草111首”所作的小序《赤子情怀、山水真意》中曾经指出:惟山先生的新古体诗,之所以能够避免诗歌与现实的隔离和形式与内容的脱节两大古体诗创作弊端,体现风格各异、底蕴深厚、古今贯通的特点,即在于他在诗歌表达上合理运用词语,化用前人的诗句,巧用典故;更为重要的是他立足于感受生活,致力于诗歌自身的自主性,以一种新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让诗歌接触生活、拥抱自然、融入土地,处处表现出一种真实存在的世界与情感。

什么是真正的诗人?什么是诗歌的本质?乔治·桑塔纳在《诗与哲学》中指出,诗歌应当表现出生活丰富的深层、感觉的特质、语言的诗韵、游戏的意趣和灵魂的梦想。[5]此次诵读惟山新古体诗歌,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他是为生活的深层和灵魂的梦想写诗。因此,我们最终获取的是一种关于诗歌审美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人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6]

注释:

[1]本文所有诗篇,均引自邹惟山:《时光的年轮》,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之《山水诗草111首》(附21首),以下只标注篇目序号及篇名,不再一一说明。

[2]王羲之:《兰亭集序》,参见阴法鲁编:《古文观止译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卷七,第422页。

[3]参见邹惟山:《时光的年轮》,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127页。“文穆”即作者文名。道德博闻、学勤好问曰文,布德执义、中情见貌曰穆。

[4]蒋述卓编:《文化的诗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69页。

[5]乔治·桑塔纳:《诗与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0页。

望天门山古诗范文5

1.复习学过的古诗、体会赏析古诗。懂得赏析古诗的方法。

2.培养朗读古诗、吟唱古诗、表演古诗、品评古诗、据诗画图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收集诵读、赏析学过的古诗。

2.多媒体课件制作。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按序出示:“品、评、诵、演、唱、画、赏诗会”)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多首古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开展一次品古诗、评古诗、演古诗、诵古诗、唱古诗、画古诗的赏诗会。

过渡:古代诗人为后人写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请看——

(二)品古诗:

1.媒体出示《登雀颧楼》诗图及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引导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体会。

(1)师: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生:想要领略到更远、更美的景色,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2)师:诗句不仅仅告诉我们登高望远的道理,大家从诗句中还想到些什么或领悟到了什么

生a:我想到诗人登上鹳雀楼,面对辽阔的景色,觉得自己看得还不够远,还想看千里、万里之外看到视力所能达到的尽头,而达到这目的的唯一办法是站到更高的地方去。

生b:我从“欲穷千里目”想到句中包含着诗人许许多多的希望、许许多多的向往,诗人想要达到最高境界;从诗句“更上一层楼”领略到诗人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精神。

3.小结: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不断努力攀登。

4.诵读:(范读——齐读)

(三)评古诗:

1.媒体出示:磅礴的瀑布声,直泻而下的庐山瀑布图

(1)师:还没看见瀑布,就先闻其声,此声此景,此时此刻,你想用哪一诗句来形容

(2)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师:媒体出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学生上台操作电脑据图评析: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李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赞美了庐山瀑布从青翠的山壁中间跌落下来。形容水流用“飞”(媒体加点)来表现出庐山的瀑布凌空而出;用“直”(媒体加点)可见山势很陡。“三千尺”(媒体划出)更是体现了庐山瀑布的高而长。可是这样写诗人还是觉得没有把庐山瀑布的雄伟写够。于是又进一步发挥想象,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云里落下来的。这里不用“真”(媒体出示)而是用“疑”(媒体加点),给人以恍恍惚惚的感觉,使人觉得好像是真的,又好像是假的,进一步写出庐山瀑布的雄伟与奇丽。

(5)教师小结:讲得太精彩了,庐山瀑布雄伟、壮丽,大家一起来赞颂一番。

(6)诵读:(范读——齐读)

2.媒体出示:黄鹂鸣叫、白鹭上青天的《绝句》图

(1)师:从这幅生动的画面中,你想到哪位诗人写的哪一首诗

(2)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绝句》一诗诗句内容。

望天门山古诗范文6

【关键词】古朴素淡;精神家园;隐逸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刘长卿是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名篇佳作,历来为人所喜爱,这主要是缘于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古朴、落寞、荒凉、旷远的诗意境界。阅读该诗,可从中体味到失意多味的人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体验。人生难能事事如意,而销蚀苦闷郁气,超越现实,获得心灵慰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契合了中国人这种潜在的、深层次的审美体验与心理需求,能在更高的层次上使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心灵的慰藉。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简单质朴,言约意丰。要想很好地品读这首诗,就要准确深入地解读这首诗中的意象,尤其是“柴门”意象,要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作者笔下的“柴门”,才能体味诗歌那深刻丰厚的内涵。

一、柴门――古朴素淡的美学风格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柴门”是贫寒荒凉的标志,作者把简陋原始的柴门置于荒原之上,写出了山野的荒凉空旷,古朴苍凉;“柴门”也是朴素而简陋生活的写照。这里“日暮”“苍山”“天寒”“白屋”“柴门”“犬吠”“风雪”等一系列意象,展现的低矮茅舍在寒冬黄昏中更显得简陋、沧桑、荒凉,但又显示出其古拙、朴质素淡的和谐之美,充满自然本色,散发着原始的真美。古朴素淡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追求,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方面追求现实世界的繁华美景、美味享受;一方面,又在艺术世界里返归原始的简单质朴,欣赏古拙淡雅朴素之美。“柴门”,最能体现这种质朴简陋素雅之美。在作者的笔下,“柴门”意象与其他意象组合,蕴涵着无穷的艺术魅力。远山天寒的柴门,在漫天飘舞的雪花中若隐若现,浸透着作者的惆怅寂寞孤独,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古朴苍凉,画中有诗,画中有情,抒发了作者强烈的孤凄惆怅感伤情怀,但凄凉里有几分心安自得,感伤里也有些许愉悦,虽然伤感,但很优美。

二、柴门――家园的象征

柴门的真正意义在这里是守护,是对家园的守护,对宁静的守护,也是对诗意的守护,心灵的守护。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日暮黄昏,天寒地冻,孤独前行的诗人,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来到了柴门前。这里的门,有丰厚的意蕴:一是家园的象征。它牵系着远行者的归来,是诗人羁旅之时暂得的寓所,躲避着风雪,获得温馨与安宁;二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它呼唤着飘零异乡、历尽艰辛、饱经沧桑的诗人回归诗意家园(精神家园)躲避世间风雨。这蕴含着作者羁旅他乡,漂泊无依,心灵疲惫,渴望超越现实,追求心灵宁静,追寻心灵家园,获得心灵的回归、精神的超脱。“柴门”一扇,隔开了两个世界,门里是家园,是温馨,是呵护,是暖意融融,是爱意绵绵;门外是荒野,是风雪,是坎坷,是冷风飕飕,是雪花飘飘。柴门,温暖着“夜归人”疲惫的心灵。所以柴门大多在深山野岭、人烟稀少的地方,行人经过漫长的旅途,疲惫不堪,远远地看到柴门,内心就会漾起无比的幸福之感,他从“柴门”这里看到的是亲切温馨。这里的风雪夜也有象征意蕴。一方面是写实,作者刘长卿一生坎坷,宦海沉浮。他生命中大部分时间羁旅他乡。那宦游漂泊、孤独天涯之感此诗展露无遗,陈邦炎赏析此诗时就认为:“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唐人绝句鉴赏集》第77页)另一方面是象征,展现了作者宦海追求时的坎坷艰辛,仕途不顺。因此,这不仅表现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遭受风雪的伤痛与不幸,而且又深蕴作者回归后的温馨与愉悦,更有心灵的感悟、精神的超脱,曲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仕途的艰辛坎坷、失意和内心无限的感喟。正如明朝唐汝询《唐诗解》评价此诗云:“此诗直赋实事,然令落魄者读之,真足凄绝千古。”

三、柴门――隐逸的象征

柴门在山间林丛,它的前方是田园,是山林,主人常常站在柴门边,看着眼前的桑麻,望着远处的疏林,自有一种超脱隐逸的风范。“柴门”的里外都是宁静,所以,柴门就有了回归自然、追求宁静自适之感,是隐逸的象征。

柴门挡不住风,挡不住景,它就是这么习惯性地随意一掩,把嘈杂挡在了外面,把宁静留在了里面。走进柴门,就走进了自己,吟咏、冥想,闲适自得,惬意无限。作者刘长卿早年生活困顿,屡试不中,直到四十多岁才中第。然而仕途坎坷,曾两次被贬。为了生计和仕途,他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在权贵和要门间奔走,但一直失意待官,内心苦闷。终于他在人生黄昏之时,厌倦了仕宦官场,渴望恬静闲适的诗意人生。“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柴门”召唤着作者回归自然,回归田园;“风雪”意味着艰辛与寒冷,而能得以“夜归”,蕴含着作者的归隐之趣与超脱后的温馨,也是作者遭受磨难后心灵的感悟。在风雪中夜归,其象征意味很明显。“日暮苍山”“天寒白屋”“柴门犬吠”“风雪夜归”,诗歌中四幅画面在对立中求统一,在交织中融于一体,余味不尽,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上一篇材料采购

下一篇春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