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事件范例6篇

热点事件

热点事件范文1

佳作华章需用上好素材来构建,材料是否新鲜与作文的高下有密切的关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社会大舞台、大变革,面对许多的社会矛盾,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场思考,借以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和情感。用鲜活的材料充实文章,自然能够提升作文档次。

多角度运用热点事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意运用对比或类比思维,开阔视野,学会由此及彼地思考问题。某一个热点事件往往能带出一类事件,由此及彼地分析一类事件,往往更有典型意义,更有针对性。

二是注意运用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式,抓住事件的本质,抓住根本点。

三是注意运用逆向思维甚至另类思维,摆脱趋同思维的桎梏,学会独辟蹊径。热点话题往往具有内容广、范围大的特点,写作时避开“第一构思”,把目光投向其他方面,往往能使文章闪耀出创新的亮色。

四是注意化大为小,找准切入点,大题小做。一个热点事件,特别是大的热点事件,开掘的角度往往不止一个,应该有所选择,从众多头绪中抽出一个头绪,从一个小角度思考热点事件。多角度运用热点素材,最容易出现信息贪多的问题。信息点贪多求全,反而会造成内容主旨分散、缺少深度或力度等问题,所以务求找准适合自己的切入点。有了这几个方向的思考之后,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构思。

下面以“贵州毕节‘垃圾桶警示语’事件”为例,谈一谈鲜活热点素材的多角度运用。

【素材呈现】

“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2012年12月19日,因为12个大字,贵州省毕节市的垃圾桶再度引发网友热议。

2012年12月19日下午,有网友发微博称,毕节市在5名少年闷死垃圾桶的事件发生之后,将“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12个大字印在了当地的垃圾桶上,并附上了图片。该微博在短时间内,被转发和评论数百万次,很多网友在评论这则标语时,言语中都充满愤怒之情。“5个孩子才刚刚死去1个月,这是要他们后果自负吗?”“孩子不识字,牲畜也不识字,这个标语到底是写给谁看的?”

2012年11月16日,贵州毕节5名男童因躲避寒冬在垃圾箱里生火取暖,不幸死于一氧化碳中毒。这一事件随即在全国引发关注,当地也就此展开相关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时隔一个月,贵州毕节再次因“垃圾箱”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当地政府部门在看到网上的批评声后,随后也给出了回应,毕节市七星关区政府专门派出工作组对不当警示语进行调查,确认已喷制“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不当警示语的垃圾箱共12个,全部位于七星关区何官屯镇,毕节市其他地区尚未出现类似警示语,而一个月前垃圾箱上的标语是“人人动手,参与创建”。当地政府部门承认垃圾箱标语伤害了广大网友和社会人士的感情并表示道歉,相关责任人也被责令作检讨。

【语段示例】

一、“不当警示语”是不良工作作风的表现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将垃圾桶上印上“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的行为明显是不合适的。5名儿童闷死在垃圾桶内的悲剧,本身说明当地政府在公共管理上存在安全隐患,在保护和救助流浪儿童方面也存在不足。当地政府目前最重要的应该是进行反思,排除公共安全隐患,完善流浪儿童方面的相关政策。有关部门简单地将标语印在垃圾桶上,一是工作方法显得简单粗暴,态度蛮横无理;二是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推卸责任,也缺少实际效果。要真正解决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实际工作,而在垃圾箱上喷制“不当警示语”,不免让人产生地方政府推卸责任的联想。有关部门要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多听群众意见呼声,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点评】分析问题由表及里,全面中肯。

二、“不当警示语”冷漠荒诞,缺少人性

近日,贵州毕节在垃圾箱上涂上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的警示标语,让人再度感到悲凉。不久前,毕节5名流浪儿童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中毒身亡。5名可怜孩子的尸骨未寒,毕节的垃圾箱就刷上了如此冷漠的标语,难免让广大网友和群众愤怒。一方面这种标语对杜绝悲剧毫无作用,另一方面倒是让人看出有关部门的无知和麻木。5个孩子的生命,在当地换来的不是制度的温情,而是这样没有人味的话语,这种现象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流浪儿的悲剧何以会发生。对流浪儿的救助,最大的短板未必是相关制度,而是人的因素。事在人为,如果没有起码的同情心和人道情怀,怎能对弱势群体尽职尽力?当前,扭转有关部门这种冷漠待人的心态,是第一位的。

【点评】议论分析一针见血,颇有针对性。

三、网络问政方便快捷,舆论监督效果明显

贵州省毕节市在5名少年闷死垃圾桶的事件之后,将“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的警示语印在了垃圾桶上。这12个字引起网友热议,一些网友认为,“严禁人畜入内”反映出喷制该标语的部门对人性的蔑视,而“违者责任自负”则折射出相关部门推卸责任的心态。面对网友的口诛笔伐,毕节市政府也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回应,对不当警示语的炮制者进行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当地镇政府官员微博致歉,承认相关人员存在群众观念不强、工作方法简单、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这对改善工作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官员的不当言行,政府工作中的不当做法,甚至过去习以为常的穿戴打扮,都可能成为舆论监督的对象。“不当警示语”事件在引起网络和舆论关注后,有关部门能及时做出回应、整改,可见当今时代网络问政的高效快捷,可见舆论监督的效果明显。

【点评】善于另辟蹊径,寻找切入点。

【例文示范】

够威够力的标语

湖北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 战

近期,有两幅标语格外引人注目。贵州毕节,“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标语“威风凛凛”,刷在垃圾箱上;湖南邵阳,“谁不加快发展,谁就是邵阳历史的千古罪人;谁不加快发展,谁就是邵阳人民的不孝子孙;谁不加快发展,谁就是邵阳今天的混世魔王”,标语“正气盎然”,立在大道上空。

因为毕节不久前发生了5个小孩躲进垃圾箱取暖死亡的事件,在垃圾箱上新刷警示标语,大概算是“举一反三,杜绝后患”的行动。可网友们说,小孩未必识字,牲畜不会识字,警示标语写给谁看?明眼人一语道破,标语的意思是“谁如果进垃圾箱,死了政府不管”,推卸责任之意再明显不过。尤其令人不能忍受的是那种不通人性的冷酷:人和牲畜,难道是一回事,可以并举并论,一视同仁?“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句话一直可以激发受凌侮者、受歧视者的耻辱感,所以有关人员翻版一下,“严禁人畜入内”,真要把国人与牲畜进行同类管理吗?一则警示标语,可见有关部门简单粗暴甚至野蛮无理的工作作风,可见部分官员的冷漠荒诞、缺乏人性。

邵阳标语中的“千古罪人”“不孝子孙”“混世魔王”等,则是明显的诅咒之语——亏得汉语中的咒语丰富,足以让有的人信手拈来——看到这样的标语,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快马加鞭的急促劲、紧迫感,也能让人想象到如果谁“发展不够”或“阻碍发展”,一定会有被时代车轮碾成粉末的危险——同样有一股蛮横劲。邵阳的标语采取了无限上纲上线的“创作方法”,但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发展较慢或者不求发展,都无可厚非,何以要承担千古罪人、不孝子孙、混世魔王的道德贬斥?而且,事情往往难于评定,有时大干快上、一窝蜂,实为急躁病、“”,结果反而是加速倒退,这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以“发展”为借口,谁说半句不是就整谁,实际上是一种野蛮行径,与毕节标语本质上类似。

这种标语情状,在全国各地处处可见,流行多年。多年前安徽某县有“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的计生标语,几年前湖南嘉禾县也有“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的说法。标语作为一种公共场所的宣传形式,在中国司空见惯。标语,一方面应该目的明确、指向鲜明、用语铿锵,但另一方面也要多一些人性化,不能超越道德甚至法律底线。希望标语的撰写者能够引以为戒,不再作“荒唐言”。

热点事件范文2

事件一:《非你莫属》海归男学历遭质疑当场昏倒

在5月20日播出的职场选秀节目《非你莫属》上,法国海归男郭杰学历被质疑,当场晕倒,激起层层舆论巨浪。接下来的几天里,应聘者的学历问题演变为疑BOSS团的文颐留法经历有假并被网友炮轰,一周时间内事件再次升级,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公开发起万人投票抵制《非你莫属》,强烈要求该节目整改。《人民日报》等媒体也发表评论明确点出该节目的不当之处。截至6月4日,事件相关人等及节目均对此事做了回应,但舆论的浪潮仍久未退去。

专家点评:作为国内权威的职业规划咨询机构,向阳生涯认为,从招聘面试的角度来看,郭杰作为应聘者,对于这次面试的准备工作做得并不充分。面试官的问题,直接回答“不知道”确实不够礼貌,也不妥当。在求职面试中,遇到意料外的状况要学会随机应变,避免生硬的回答。在此,向阳生涯提醒职场人,在实际的面试中,很多时候面试官考察的并不是一个“答案”,而是考察你的临场应变力和抗压能力,因此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保证良好的现场发挥。

从招聘方来说,就郭杰的应聘岗位而言,现场的提问并未对他的实际能力做出有效考察,而对学位真假的争执取代了能力的考察。一个富有经验的面试官应当懂得如何提问,才能让应聘人员多多传达出自己的状况和信息,有利于判断其真实能力和岗位匹配度等。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场面试的招聘双方都不够专业。

事件二:宫斗戏成就古代版《杜拉拉升职记》?

《甄嬛传》的热播浪潮至今还在延续,各角色之间的争宠角逐、为了目标不折手段、明争暗斗,让人联想到职场中的争斗。主人公甄嬛在后宫中经历跌宕起伏,最终成为圣母皇太后的经历,被比作古代版《杜拉拉升职记》。到底《甄嬛传》中的“宝典法则”对现代职场有多大启发和借鉴意义,一时间各大媒体上对此的评论七嘴八舌。

专家点评:“剧中关于为人处世、人际关系周旋的部分,是有职场人可以借鉴学习地方。但是,‘宫斗’跟职场竞争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着重强调人际关系的运筹帷幄、生死角逐;后者的重点应落在个人职业技能,即核心竞争力上。”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说,“后宫”中所谓的“成功”与现在职业发展成就毕竟不同。后宫中所谓“发展”,不外乎就是最终获得皇后的位置。一开始被选入宫的小主们,都只朝着那一个方向竞争。而职场上,每个人的发展方向、价值诉求、发展路径都不同。宫斗的成败,只是单一的人际关系斗争的成败,不能诠释职业成就实现的整个过程。

洪向阳还补充道,在职场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要自己根据个人的能力特长、价值观和机遇来进行科学的职业定位,合理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通过努力和积累达成目标。虽然职场中也存在恶性竞争,但毕竟不能触及法律的底线。此外,从长远的个人职业发展来看,个人的诚信和职业道德至关重要,用过激的手段和方式行事,蒙受巨大损失的一定是自己。

事件三:全球经济低迷,海外华人掀起归国发展潮

欧美国家都在经历着“小金融风暴”的考验,经济低迷、就业率低下、前景不明,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选择回国发展。今年以来,向阳职业规划咨询中心接到了很多海外华人的咨询电话,其中包括来自日韩的、澳洲的、美国的、英国的……他们中很多人已经在国外工作、生活了很长时间,看好国内的发展机遇,归国发展的意愿很强烈。

专家点评: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导师闫岭分析指出,造成此现象的外因是欧美国家经济动荡、就业市场时起时落(目前美国在相关救市措施下,就业指数有所回升,但职场人的信心并没有那么快恢复),很多职场人缺乏安全感,需要另寻“靠山”;内因是中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新兴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加上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外企进驻中国的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大企业都会在中国设立重要机构和岗位,就业机会的增长和平台的扩大正在吸引海外华人归国发展。

然而,动心想归国发展的海外华人因为长年在外,缺乏对国内就业行情的了解,对相关行业、岗位信息都往往无法掌握第一手信息,不少人回国后出现了发展受阻、职业定位迷茫等现象。为此,闫岭建议:找专业的职业规划机构详细了解国内相关行业、岗位现状; 梳理好自身已累积够的资源和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做好职业规划。

事件四:90后新一代大规模进入职场引发关注

带着各色各样的标签,90后大踏步进入职场。张扬个性的一代,进入职场又会表现怎样?社会各界的眼睛都紧盯着他们,个性张扬被视作难以管理,追求自我造成频繁跳槽,追求“心水”而非薪水……他们处处制造话题。

专家点评:经向阳职业规划咨询中心研究发现,90后职场新人身上普遍存在影响职业发展的四大“病根”:

1.心浮气躁,过于主观。对于眼前的挫折、委屈、不顺利缺乏承受力,还会不自觉地放大问题的严重性,常以“感觉不合适”“感觉不好”“看着没发展”“没多大意义”等理由不停地变换工作。根本原因是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不够清晰,缺乏中长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2.个性太强,不懂妥协。冲劲十足的90后,大多不愿受职场规则、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办公室文化等因素的约束,只凭个人想法做事,忘了服从团队的意志和规则,因而屡屡碰壁、受挫。

3.想法很多,经验太少。90后的想法和创意很多,这是他们的优势,然而,这些想法和创意往往又停留在书面或理想状态里,一旦遇到现实问题,能力和经验马上就捉襟见肘。

热点事件范文3

关键词:突发事件 分类 社会热点问题

世界上关于突发事件的记载由来已久,由于研究角度以及研究目的不同,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突发事件分类方式。随着社会形势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笔者认为现有的突发事件分类并不能从总体上涵盖现有的具有突发事件特征的社会热点问题,应当将社会热点问题视为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类别。

社会热点事件是一种新型的突发事件

目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突发事件都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从中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来看,突发事件这个概念具有共同要素:第一,突发事件具有“事发突然”、“出人意料”、“难以把握”的特征。第二,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第三,突发事件都具有危害性。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概念给出了如下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从这一定义来看,该法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笔者认为,这一分类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从理论上看,如我们所分析的,构成突发事件需要三个要素,该定义强调了“突发性”和“危害性”,特别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直接危害,对于事件的间接危害、事件的影响力重视不够甚至没有涉及。其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些新型的突发事件不断出现,该定义所做的分类,并不能涵盖现实中所有的突发事件。

近些年,一些社会热点经由媒体传播形成公共事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成为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新型突发事件。比如山东济宁副市长下跪事件、南京周久耕事件、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案、郑州规划局副局长质问记者事件、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陕西“华南虎照片”事件、“邓玉娇案”、上海“钓鱼执法”事件、河南“开胸验肺”事件、“躲猫猫”事件、广州政府网上公布预算、喝开水死亡事件、“最牛团长太太”,直到2010年的“门”事件、广西烟草局韩峰“日记门”事件等,在媒体上曝光之后,立即引起广泛关注,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对公众心理、情绪乃至社会秩序造成极大冲击。

这类事件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但是,同其他突发事件相比,其形成条件、演变过程、对社会的影响、处置要求都有所不同,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公共危机。

社会热点事件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

社会热点事件的形成,一般沿循以下的路径:首先是发生一个小范围的突发事件,事件起因主要有弱势群体遭到侵权、社会道德困惑、官员不当行为等,当事人或者其他网友在网络等传媒上将此事披露,引起受众关注与讨论,事件开始在社会上传播;第二步,事件经媒体传播,受众情绪、意见不断高涨,影响越来越大,形成公共事件。

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路线图和成因,我们不难发现社会热点问题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

不确定性。根据2010年4月18日北青网邀请的100名专家的分析,目前,社会热点问题分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腐败现象、“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干群关系、社会治安问题等,这些问题跟每个人都相关,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不确定的时间发生引起不确定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可能性。

危害性。一般来说,社会热点问题不会像其他突发事件那样迅速引发大范围生命的丧失或者财产的损失,却会因为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关注,成为公众热点并造成公众心理恐慌、社会秩序混乱、普遍价值观质疑等。

广泛关注性。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性甚至比其他突发事件的关注性还要高,这一方面缘于信息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和人民对自身权利的认知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矛盾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期望通过舆论监督迅速形成社会热点问题,对政府形成一个“压力集团”,推动社会矛盾的解决。

总的来看,社会热点问题引致的事件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性,比如: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都难以预料,事态的变化、发展趋势以及事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难以预测;涉及公共利益,需要调动和整合公共资源,需要公共权力介入等等,因此,这类事件完全可以划入突发事件的范围,并按照突发事件处置的一般原则予以规制。

社会热点事件具有自身的特性

与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相比,社会热点事件在发生、发展、处置过程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参与者的多元性。与一般突发事件相比,社会热点事件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参与人数众多,数以万计的网民都可能通过网络对事件发表评论和看法,共同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其次是参与对象跨地域,涉及面广,既有来自事件发生地的,也有来自千里之外甚至国门之外的,而参与者的社会身份则几乎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很多时候,参与者可能和事件本身毫不相干。

演变过程的不确定性。社会热点事件要成为突发公共事件,一个很重要的中间渠道是媒介的传播。一个热点事件能不能被广泛传播,要看当时的舆论环境。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事件即将演变成公共事件时,突然发生了一个更具吸引力和轰动性的事件,此时,舆论极有可能受新事件的影响,将前一个事件逐渐冷却。但是,这种冷却有可能只是暂时的,当它受到新的诱因刺激时,可能再次重新演变成公共事件,这样的波动过程甚至可能反复数次。换句话说,一个热点事件能不能成为突发公共事件存在着不确定性,什么时间爆发成为突发事件也不确定,这是和一般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区别。

影响的“软杀伤”性。与地震、火灾、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相比,由社会热点引发的事件的直接危害一般不大,事件本身牵涉的人群也比较少,但是,其影响却更为深远。如果说地震、火灾、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主要还是“天灾”的话,那么由社会热点引致的突发事件无论是其发生原因还是处置过程更多的是“人祸”,可以指向政治问题、社会问题、道德问题等上层建筑,很多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因此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讨论。

处理上的艰巨性。由社会热点引致的突发公共事件,一般都是多元主体多种利益矛盾并存,历史与现实问题交织,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纠集,处理起来难度更大。在网络时代,这些事件的扩散非常快,处理的时间窗口非常短暂,一旦处置不当、不及时,就很可能发生连锁反应,后果难以预料。

社会热点事件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引起的突发事件由于公众关注度高,已经成为媒体吸引受众、赢得新闻竞争的主要着力点。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问题,探索其报道规律,对于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重塑新闻报道管理模式。搞好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首先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突发事件报道管理模式。在网络时代,许多过去行之有效的新闻管理办法不仅不起作用,而且束缚住了新闻单位的手脚,造成报道工作的被动。比如过去“只处理、不报道”、“先处理、后报道”、“宁慢勿抢”、“内外有别”或者试图封锁消息等做法,既不符合党和政府的要求,实际上也难以做到了。再比如,尽管国家和地方都颁布了相关的应急处理法律法规,但在现实操作中,很多人还是按照传统行政组织体系,层层请示汇报,这种体制不改变,必然造成信息传递的“慢半拍”和新闻报道的滞后,失去舆论引导先机。在报纸时代,新闻的截稿期可以到当天晚上12时,次日见报。因此,给新闻单位采访写作和主管部门审稿会签留有比较宽余的时间。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传播速度以分秒计,这就给主管部门在操作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遵循公益原则、主动原则、时间原则、一致原则,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有专人负责,有方案可以遵循,及时信息,有效引导舆论。

及时准确全面信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社会热点事件报道的时效提出了新要求。据一般的经验,现在,热点事件一经发生,一般2至3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达到高潮。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声音如果跟不上,负面信息就会乘虚而入。在大众的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人们以后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就是“首因效应”。如果错过最佳的传播时期,即使付出加倍的努力,也难达到同样的传播效果。

所以,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及时性是第一位原则。当热点事件发生后,媒体要打破常规,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尽量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有关信息。要先网上,后传统媒体,先简要信息,后详细,先报事实,后报原因,先主流,后全面覆盖,先纠正错误,后补充,以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为危机处理争取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

当然,重视时效性不等于盲目抢发,迅速报道必须是在真实报道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只是道听途说就马上报道而没有进行核实,即使在较快的时间内报道了社会热点事件的新闻,不仅会使新闻的媒体失去公信力,还有可能误导视听,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整合传播形成舆论引导合力。在社会热点事件报道中,要重视融合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和互联网、手机、无线电、卫星通讯等新技术传播媒介,使其各显神通,让信息自由流通,增加社会的透明度,稳定社会和人心,增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识,广泛吸纳民意,动员社会参与事件的处置,推动事件的解决。

新媒体具有即时传播、自由平等交流的优势。一旦突发事件发生,手机、网络要在第一时间信息,抢在谣言发生之前将事件的真实情况告知接收者,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掌握舆论主动权;然后发挥网络优势,坚持连续报道原则,不断跟进,保持权威信息地位;要利用网络搭建平等沟通的平台,运用网民可以接受的形式与方法进行有效的、因势利导的教育引导,使网络成为加强政府与网民进行深度沟通的桥梁。

面对社会热点事件,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能失语,也不能起哄,要准确报道、科学解读,推动事态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对一些社会重大事件的报道,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务求客观、真实、全面、公允,避免偏听偏信、误导社会视听。要引导读者正确看待转型期热点事件多发的原因,充分理解事件的复杂性,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要善于把带有某种政治诉求的问题化解为地区性问题、行业性问题,把社会压力分解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去逐一处置。要倾听民意,化解民怨,举起社会公正的旗帜,与基层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和少数无良官员切割,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传媒渠道的增多,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信息爆炸”、“信息过剩”,面对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受众往往无所适从。主流媒体这时应该起到“把关人”的作用,一方面,面对纷纭的信息,要积极求证真伪,澄清真相;另一方面,要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扭转舆论走向,达到需要的引导效果。

总之,在社会热点事件报道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可以在报道议题的深化上形成有效的互动和联动。传统媒体可以凭借固有的舆论影响力来引导新媒体的报道基调,使之更趋理性;新媒体可以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强化主流媒体的传播效果。采用媒体与新媒体配合,可以形成舆论引导合力,为突发事件的处置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热点事件范文4

[关键词] 生物素养;学科热点事件;屠呦呦;施一公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普通高中生物学教学重要的目标。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所描述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任务。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合理挖掘当前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热点事件,开展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一、解读生物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生物n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1993年,美国生物科学课程研究所(简称BSCS)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比较两者对生物科学素养的界定,虽然在表述上略有不同,但总的来说,两者对生物科学素养的认识是趋同的。概括地说,生物科学素养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定义:在知识层面上,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知识,能够用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科学现象;在能力层面上,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具有将生物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上,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生命现象和生物科学知识具有关注和探究的热情,对生物学技术及其他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具有正确的判断力,并且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正确的抉择。

二、学科热点事件在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中的作用

当今,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得各类信息的渠道增多,不少事情得到人们的关注而成为社会热点事件,这其中就有一些事件与生物学具有一定关联的,我们称之为学科热点事件。这类学科热点事件本身或者与事件相关的背景可能蕴涵着生物学的知识和原理,可能关系到生物学知识和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也可能涉及对生物多样性、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判断。这就使得这些学科热点事件具备了成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资源的条件。

引导学生关注和探究这些学科热点事件,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也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应然之举。一方面,学生对于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现象和事件的关注,乃至于愿意着力于对它们进行探索和研究,本身就是生物科学素养的一部分。2016年1月7日的《南方周末》发表的《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的新起点》一文中指出:现在的高中生中知道当红影视明星的学生要远多于知道屠呦呦的学生。此文提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用现实的情景及问题来激活教材知识,并借此将综合实践能力与情感、态度等加以整合;需要用人类最前沿的科普性知识,不时对“核心素养”予以淬炼和激活。另一方面,热点事件得到了社会层面较多的关注,在各种媒体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往往能够激发起学生去了解甚至去研究的兴趣。由于学科热点事件关联着学科的知识、技能和价值判断,只要老师引导得法,学生就有可能围绕这些热点事件有所疑、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

一段时期以来,与生物科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是很多的,笔者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其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中的作用。

(一)屠呦呦研究员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2015年,我国生物科学领域最引入注目的事情当属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与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了本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这是我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消息传来,可谓举国沸腾,中国科学界多少年的诺贝尔科学奖的梦想这一刻终于成为了现实。笔者认为,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都应该在第一时间与同学们分享这份喜悦。同时,教师也需要挖掘这一事件在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上的价值。

首先,教师应利用这一事件努力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虽然学习及科学研究的本身并不是为了获奖,但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毕竟代表了学界对科学家工作的充分肯定,是科学家本人以及他所代表的国家的一种无上的光荣。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这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我们国家在获得诺贝奖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更多的诺贝尔奖花落中华大地。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而在生物学领域还有无穷尽的未解之谜等待着人类去发现。21世纪正是“生命科学”获得巨大发展的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同学关注或者投身于生物科学的研究中。因此,生物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领路人和宣传员。

其次,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一事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提到,“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三人的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从这些颁奖词的角度去分析和讨论学习生物学知识以及进行有关生命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取向。经过探讨,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力求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学习生物学的根本目的,也是每一名学生立志要去实现的目标。屠呦呦研究员在解释当年她选择就读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的原因时说:“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我认为只有生药学专业才最可能系统地探索中医药领域。”这段表述说明了屠呦呦年轻时候的志向和追求。显然,她获得诺贝尔奖与她所具有的正确的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

这一事件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精神、引领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探究历程和方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施一公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揭示剪接体结构及工作机理

在生物科技前沿领域,我国也有一些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5年8月,中国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科学》周刊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文章,揭示了剪接体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有关基因表达过程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大发现,清华大学为此项科研成果召开了新闻会。生物科学界很多科学家都认为这一发现是有望@得诺贝尔奖的成果。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教授丁绍・帕特尔说:“剪接体的结构是完完全全由中国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在中国本土完成的,这是中国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将影响并鼓励下一代青年人进入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这一事件无疑是人们尤其是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而帕特尔教授的评论,提示我们这一热点事件富含着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价值。

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事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能力也是生物科学素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围绕这一事件,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介绍施一公教授的团队研究的成果和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关注他们在技术和方法上的创新之举,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创新对于科学发现的重要意义。RNA剪接体的结构是长期困扰科学家的一个难题,而施一公教授的团队正是创造性地运用了冷冻电镜技术,并运用了新的计算方法才最终得到了科学的结果。也许,同学们并不能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但同学们一定要有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时,我们要让学生对创新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创新并不一定就是“无中生有”,如上文提到的冷冻电镜技术已经产生了几十年了,施一公教授的团队是创造性地运用了冷冻电镜的最前沿技术。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可能是一种技术的改良,可能是一种新方法的运用。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在科学的基础上勇于革新,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增强了他们对创新的理解,创新能力的提升才成为可能。

其次,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施一公教授以及他的研究团队。在中国科学界,施一公教授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那些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他略带传奇色彩的求学和科研之路,他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执着追求,他对中国科学研究及教育状况的真知灼见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去了解、研究和感悟的素材。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更真切地理解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这显然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施一公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同样值得我们的学生去关注。这个研究团队非常年轻,但是,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努力创造了惊人的业绩,这也许更能激起学生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向他们靠近的激情和勇气。

再次,在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层面上,这一热点事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和信心、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是大有益处的。RNA剪接体是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对前体RNA加工成成熟RNA过程中发挥其作用的。这个作用的机理,高中学生不必要知道。但与这个过程相关联的真核基因与原核基因在结构上的区别、外显子和内含子、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的调控等知识是在高中阶段需要学生了解甚至掌握的。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给同学们介绍这一热点事件及其有关背景,便会很顺利地为教学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就能更加投入和主动,这显然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

当然,与学科密切相关的热点事件是层出不穷的。生物教师应该持续地关注这类事件,并积极探索其在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方面的应用价值,为顺利完成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热点事件范文5

多角度运用热点事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意运用对比或类比思维,开阔视野,学会由此及彼地思考问题。某一个热点事件往往能带出一类事件,由此及彼地分析一类事件,往往更有典型意义,更有针对性。二是注意运用逆向思维甚至另类思维,摆脱趋同思维桎梏,学会独辟蹊径。逆向或另类思维往往见出新颖,因为热点话题往往具有内容广、范围大的特点,写作时应该避开“第一构思”,把目光投向其他方面,往往能使文章闪耀出创新的亮色。三是注意运用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式,抓住事件的本质,抓住根本点。四是注意化大为小,找准切入点,“大题小作”。一个热点事件,特别是大的热点事件,开掘的角度往往不止一个,应该有所选择,从众多头绪中抽出一个头绪,从一个小角度思考热点事件。多角度运用热点素材,最容易出现信息贪多的问题。信息点贪多求全,反而会造成内容主旨分散、缺少深度或力度等问题,所以务求找准适合自己的切入点。有了这几个方向的思考之后,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构思。

下面以“贵州毕节‘垃圾桶警示语’事件”为例,谈一谈鲜活热点素材的多角度运用。

【素材呈现】

2012年12月19日下午,有网友发微博称,毕节市在“5名少年闷死垃圾桶”的事件之后,将“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12个大字印在了当地的垃圾桶上,并附上了图片。该微博在短时间内,被转发和评论数百万次,很多网友在评论这则标语时,言语中都充满愤怒之情。“5个孩子才刚刚死去一个月,这是要他们后果自负么?”“孩子不识字,牲畜也不识字,这个标语到底是写给谁看的?”此时距离毕节市5名少年儿童闷死在垃圾桶内已有一个多月。

2012年11月16日,贵州毕节5名男童被发现因躲避寒冬在垃圾箱里生火取暖,不幸死于一氧化碳中毒。当地配备的这种垃圾箱体积较大,与专门的垃圾车配套使用。这一事件随即在全国引发关注,当地也就此展开相关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时隔一个月,贵州毕节再次因“垃圾箱警示语”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毕节市七星关区区政府专门派出工作组对不当警示语进行调查,确认已喷制“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不当警示语的垃圾箱共12个,全部位于七星关区何官屯镇,毕节市其他地区尚未出现类似警示语,而一个月前垃圾箱上的标语是“人人动手参与创建”。当地政府部门承认垃圾箱标语伤害了广大网友和社会人士的感情并表示道歉,相关责任人也被责令作出检查。

【素材解析】

这则素材是新近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热点事件。这一事件可以从四个角度分析:第一,从标语本身的特点和标语撰写者的角度看,标语撰写者要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引起高度注意,防止出现荒谬、荒诞、荒唐的标语;第二,从地方有关部门工作作风这一角度看,“不当警示语”是一种不良政风的表现,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推卸责任,而且肯定缺少实际效果;第三,从事件反映出的人性因素这一角度看,警示标语态度冷漠荒诞,缺乏人性关怀,让人看出有关部门的无知和麻木;第四,从事件曝光后迅速引起当地政府重视、责令整改、效果明显这一角度看,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可见网络问政高效快捷,舆论监督效果明显。

【语段示例】

运用片段一:“不当警示语”是不良工作作风的表现。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将垃圾桶上印上“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的行为明显是不合适的。5名儿童闷死在垃圾桶内的悲剧,本身说明当地政府在公共管理上存在安全隐患,在保护和救助流浪儿童方面也存在不足。当地政府目前最重要的应该是进行反思,排除公共安全隐患,完善流浪儿童方面的相关政策。有关部门简单地将标语印在垃圾桶上,一是工作方法显得简单粗暴,态度蛮横无理。这种行为,是典型的“头痛砍头,脚痛剁脚”。二是这种行为推卸责任,缺少实际效果。要真正解决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实际工作,而在垃圾箱上喷制“不当警示语”,不免让人产生地方政府推卸责任的联想。有关部门要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多听群众意见呼声,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一句话点评:分析问题由表及里,全面中肯。

运用片段二:“不当警示语”冷漠荒诞,缺少人性。

近日,贵州毕节在垃圾箱上涂的“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的警示标语,让人再度感到悲凉。不久前,毕节5名流浪儿童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中毒身亡。5名可怜孩子的尸骨未寒,毕节的垃圾箱就刷上了如此冷漠的标语。这标语缺乏应有的人性关怀,难免让广大网友和群众愤怒。一方面这种标语对杜绝悲剧毫无作用,另一方面倒是让人看出有关部门的无知和麻木。5个孩子的生命,在当地换来的不是制度的温情,而是这样没有人味的话语。这种现象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流浪儿的悲剧何以会发生。对流浪儿的救助,最大的短板未必是相关制度,而是人的因素。事在人为,如果没有起码的同情心和人道情怀,怎能对弱势群体尽职尽力?当前,扭转有关部门这种冷漠待“人”的心态,是第一位的。

一句话点评:议论分析一针见血,颇有针对性。

运用片段三:网络问政方便快捷,舆论监督效果明显。

贵州省毕节市在5名少年闷死垃圾桶的事件之后,将“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的警示语印在了垃圾桶上。这12个字引起网友热议,一些网友认为,“严禁人畜入内”反映出喷制该标语的部门对人性的蔑视,而“违者责任自负”则折射出相关部门推卸责任的心态。面对网友的口诛笔伐,毕节市政府也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回应,对不当警示语的炮制者进行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当地镇政府官员微博致歉,承认相关人员存在群众观念不强、工作方法简单、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这对改善工作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官员的不当言行,政府工作中的不当做法,甚至过去习以为常的穿戴打扮,都可能成为舆论监督的对象。“不当警示语”事件在引起网络和舆论关注后,有关部门能及时作出回应、整改,可见当今时代网络问政的高效快捷,可见舆论监督的效果明显。

一句话点评:善于另辟蹊径,寻找切入点。

【佳作示例】

够威够力的标语

湖北枝江第一高级中学 王 战

近期,有两副标语格外引人注目。湖南邵阳,“谁不加快发展,谁就是邵阳历史的千古罪人;谁不加快发展,谁就是邵阳人民的不孝子孙;谁不加快发展,谁就是邵阳今天的混世魔王”,标语“正气盎然”,立在大道上空;贵州毕节,“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标语“威风凛凛”,刷在垃圾箱上。

因为毕节不久前发生了5个小孩躲进垃圾箱取暖死亡的事件,在垃圾箱上新刷警示标语,大概算是“举一反三,杜绝后患”的行动。可网友们说,小孩未必识字,牲畜不会识字,警示标语写给谁看?明眼人一语道破,标语意思是“谁如果进垃圾箱,死了政府不管”,推卸责任之意再明显不过。尤其令人不能忍受的是那种不通人性的冷酷:人和牲畜,难道是一回事,可以并举并论,一视同仁?“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句话一直可以激发受凌侮者、受歧视者的耻辱感,所以有关人员翻版一下,“严禁人畜入内”,真要把国人与牲畜进行同类管理吗?一则警示标语,可见有关部门简单粗暴甚至野蛮无理的工作作风,可见部分官员脱离群众、冷漠荒诞、缺乏人性的思想情感。

邵阳标语中的“千古罪人”、“不孝子孙”、“混世魔王”等,则是明显的诅咒之语――亏得汉语中的咒语丰富,足以让有的人信手拈来――看到这样的标语,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快马加鞭的急促劲、紧迫感,也能让人想象到如果谁“发展不够”或“阻碍发展”,一定会有被时代车轮碾成粉末的危险――同样有一股蛮横劲。邵阳的标语采取了无限上纲的“创作方法”――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发展较慢或者不求发展,都无可厚非,何以要承担千古罪人、不孝子孙、混世魔王的道德贬斥?而且,事情往往难于评定,有时大干快上、一窝蜂,实为急躁病、“”,结果反而是加速倒退,这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以“发展”为借口,谁说半句不是就整谁,实际上是一种野蛮行径,与毕节标语本质上类似。

这种标语情状,在全国各地处处可见,流行多年。多年前的超市有“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警示语,几年前湖南嘉禾县也有“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的说法。标语作为一种公共场所的宣传形式,在中国成为习惯,司空见惯。标语,一方面应该目的明确、指向鲜明、用语铿锵,但另一方面要多一些人性化,不能超越道德甚至法律底线。现实中的标语,荒谬者有之,荒诞者有之,荒唐者有之,希望标语的撰写者引起注意。

【现场评析】

亮点精评:

1.文章从素材解析的第一个角度(标语本身的特点和标语撰写者的角度)运用素材,能够由此及彼,就某一类现象和问题谈深说透,体现了对现实热点事件的高度关注和开阔的视野。

2.引、议、联、结,全文结构思路明晰。中间部分并列展开,把两个标语事件放在一起来说,善于归结共同点,分析议论层次分明。

3.议论分析注重技巧方法。对毕节垃圾桶标语事件的分析,先运用反问句式增强语言气势,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实质;对邵阳标语事件的分析,不仅善于由表及里,而且分析全面中肯,颇有力度。

4.语言方面也不乏闪光之处。如“亏得汉语中的咒语丰富,足以让有的人信手拈来”、 “一定会有被时代车轮碾成粉末的危险”具有反讽意味,也为本文增色不少。

热点事件范文6

网游市场的变化,总是隐藏在政府政策,产品,公司动态之中。《互联网周刊》作为关注互联网商业的高端杂志,对网游市场各事件进行监控和研究,制定出2010年2月网游市场策略点评榜,目的是对市场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投资人和消费者提供另一个视角的参考。

好评度:该事件的传播度,市场对该事件和产品的了解程度。主要来源于新闻转载率和市场反应,总分100分。

关注星级:在了解该事件的人群中调查口碑效应,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最高星级5星。

点评:

在农历春节的喜庆中,网游行业的热度也一直处于高涨之中。从春节假期中网吧里玩游戏热火朝天的现象中,就可窥见一斑。

日前,顺网科技了最新的《网吧网络游戏排行榜》,本次排行榜数统计了春节七天假期时间里,8.5万家网吧中的600万终端的上千款游戏的运营数据,真实反映了长假期间网吧网络游戏的变化。春节期间,腾讯的《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QQ炫舞》延续了节前的良好表现,《QQ飞车》的走势继续强势上扬一名,这使得在网吧网络游戏排行的前4位均被腾讯垄断,《战地之王》亦进入前十。从排行榜中可以看到,轻松、休闲,节奏明快的射击类,竞技类、音乐舞蹈类游戏成为网吧网民在假日期间的首选,《问道》是唯一跻身前十的MMORPG游戏。

然而,当孩子们沉溺在网络游戏中时,家长们也在春节期间迎来了保护孩子的又一大措施。网游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首批试点启动,完美时空,腾讯,网易、盛大等六家公司首批加入了试点。未成年人如果沉迷网络游戏,家长可向游戏企业实名举报并叫停或监控子女的游戏账号。但是,此举手续颇为繁琐,也引发了流于形式的担忧。